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几种运输活虾的方法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活虾运输的几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徐子涵[1](2018)在《南美白对虾的无水低温胁迫响应和无水保活运输装置》文中提出鲜活水产品口感细嫩而有弹性,味道鲜美,安全性高,营养价值高,在水产品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份额。虾养殖的地域性和气候性比较明显,保活运输是活虾广泛供应和销售的基本保证。无水保活运输效率较高,对水产养殖和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amei)进行模拟无水保活运输,将活虾捕捞后在常温充氧海水中暂养6 h,13 ℃水中冷击3 min,充纯氧包装,15 ℃模拟运输12 h,运输结束后在常温充氧的水中复活,探究了虾在无水低温胁迫环境中发生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反应、免疫反应、糖代谢及相关神经内分泌反应,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无水保活运输技术装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南美白对虾在无水低温胁迫过程中的存活率、观察肝胰脏细胞超微结构、测定血淋巴和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自由(ASAFR)等抗氧化物质活性、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等氧化产物及CAT、GSH-Px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研究了虾在无水胁迫中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运输12 h后南美白对虾的存活率仍高达86.67%,虾肝胰脏细胞内部结构完好,虽有核膜轻微水肿、内质网扩张、微绒毛排列紊乱等现象出现,复水后细胞形态与组成并未发生太大改变。SOD、POD、CAT、GSH-Px、T-AOC活性和CAT、GSH-Px基因表达水平均在冷击后呈现上升趋势,并在胁迫3-6 h达到峰值。复水后的虾与处理前新鲜虾相比,SOD、POD、GSH-Px、T-AOC的活性、MDA的含量以及CAT、GSH-Px基因的表达量均未发现显着性差异(P≥0.05)。MDA具有组织特异性,肝脏比血液具备更强的敏感性和解毒防御能力。无水保活胁迫过程引起了虾明显的氧化应激及抗氧化反应,但未导致无法恢复的损害。2.通过测定南美白对虾在无水低温胁迫过程中血细胞总数(THC)、观察血细胞超微结构、测定血淋巴中酚氧化酶(PO)、溶菌酶(Lys)、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谷氨酰胺(Gln)的含量以及酚氧化酶原(ProPO)、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LGBP)、铁蛋白(FcFer)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基因表达量,研究虾在无水低温胁迫中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无水低温胁迫过程能够激活南美白对虾的免疫系统,PO、Lys、GGT的活性、Gln的含量以及ProPO、LGBP、Fer和GRP78的基因表达水平在胁迫前期均显着升高以应对无水胁迫环境对南美白对虾机体的刺激,减少胁迫应激对虾的伤害。胁迫3-9 h,免疫反应较为强烈,免疫酶活性峰值先后在此时期出现。胁迫9 h后,无水运输环境可能对虾的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导致相关免疫酶和基因表达出现下降。将复水后的结果与处理前新鲜值结果比较发现,除THC、proPO、FcFer及LGBP的基因表达水平在胁迫后显着降低外,其他指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血细胞微观结构依旧完整,仅部分细胞器和核膜形态发生了改变。因而12 h的无水低温胁迫会影响南美白对虾免疫系统的效率与功能,但未造成永久性损害。3.通过测定南美白对虾在无水低温胁迫的过程中血淋巴中葡萄糖(Glu)和乳酸(LD)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的活力以及高血糖激素CHH水平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研究了虾糖代谢及相关神经内分泌反应情况。结果表明无水低温胁迫能够引起南美白对虾的糖代谢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Glu、CHH活性及CHH基因表达水平在冷击后迅速上升,激素水平对无水胁迫应激胁迫的比较敏感,进而引起糖代谢的改变,胁迫后期随着体内能量的消耗及应激适应性,含量下降并趋于稳定。随着无水低温胁迫的进行,LD含量、LDH、HK、PK、PFK活性均在3h后显着上升并在6 h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至稳定水平。3-6h无氧代谢强度增加并达到较高水平,随后的胁迫可能引起代谢系统损伤以及对胁迫的适应性,导致相关酶活性降低。复水后,除LD含量、LDH活性有所恢复但仍显着高于处理前水平、Glu含量显着低于处理前含量(P<0.05)外,HK、PFK、PK这些糖代谢酶的活性、CHH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与处理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短期复水仍不能完全消除无水保活运输的无氧代谢影响及能量损失,但无水低温胁迫过程对南美白对虾的糖代谢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具有可恢复性。4.根据无水保活运输的技术需求,设计了南美白对虾无水保活运输的重要装置,包括“一种捕捉运输通用型虾笼结构”(专利申请号:CN201610969903.X,公开号:CN106561584A)、“一种简易鱼虾保活运输箱”(专利申请号:CN201610963056.6,公开号:CN106561534A)和“一种鱼虾无水保活运输箱”(专利申请号:CN201610961468.6,公开号:CN106561533A)。捕捉运输通用型虾笼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虾捕捉后需要反复更换容器、导致虾体损伤、降低虾存活率的不足,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捕捉后的虾可直接运输,无需更换容器,取虾方便且不易造成虾体损伤。简易鱼虾保活运输箱结构简单,能够提供无水保活运输过程所需的温度、氧气、湿度等环境条件,且其中的蓄冷腔利用冰融化吸热的原理进行降温,可以反复使用、绿色环保。鱼虾无水保活运输箱能够为虾提供高氧、湿润的运输环境,且可串联使用实现大规模运输。这些技术装备能够满足虾在无水保活运输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减少应激损伤,提高运输效率,为虾的无水保活运输实践提供重要支持。

徐子涵,茅林春[2](2018)在《虾保活运输的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鲜活水产品在水产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保活运输是鲜活水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具体介绍了目前虾类有水保活运输和无水保活运输的方法,针对有水、无水保活运输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结合最新专利成果就目前虾类保活运输的技术装备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虾类保活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苏燕卿[3](2013)在《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渔业中的养殖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中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取得的经济效益良好,特别是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我国凡纳滨对虾全人工养殖经过全国沿海的大规模推广已经成了一项支柱产业,实现了养殖所需种虾和虾苗完全国内自给,使我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养殖对虾生产国。福建省龙海地区属于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密集区域,包括海澄、东泗、白水等镇,2003年-2004年和2005年-2007年分别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凡纳滨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面积达3万多亩,占闽南地区的50%左右,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地水产支柱行业之一。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点及相关养殖基础知识,分析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和影响因素等,为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调查、结合历史数据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对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总结,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当前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发展瓶颈,并借助SWOT分析法对当前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策和总体发展趋势,以促进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朱善云[4](2000)在《活虾运输的几种方法》文中提出 (1)干湿法运虾。装虾工具有蟹苗箱,塑料盘和帆布袋等。蟹苗箱为杉木框架,以铁纱窗为底,四周开有气窗,用于通风和喷水,规格为60×33×12厘米,可重叠装运,上需加盖。塑料盘即普通的食品周转箱,四周有孔。蟹苗箱和塑料盘底部铺棕片、丝瓜筋或海绵、洒上清洁水,然后将活虾轻轻放在

二、活虾运输的几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虾运输的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南美白对虾的无水低温胁迫响应和无水保活运输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影响虾类保活运输的因素
        1.1 种类及状况
        1.2 氧气
        1.3 温度
        1.4 密度
        1.5 暂养
        1.6 预冷
        1.7 水质
        1.7.1 pH
        1.7.2 盐度
        1.7.3 氨氮和代谢废物
    2. 虾类保活运输方法和关键技术
        2.1 有水保活运输
        2.1.1 有水保活运输方法
        2.1.1.1 降温法
        2.1.1.2 充氧法
        2.1.1.3 净水法
        2.1.2 有水保活运输关键技术
        2.1.2.1 合理暂养
        2.1.2.2 适量装载
        2.1.2.3 环境控制
        2.2 无水保活运输
        2.2.1 无水保活运输方法
        2.2.1.1 麻醉法
        2.2.1.2 冰温休眠法
        2.2.1.3 干法运输
        2.2.1.4 湿法运输
        2.2.2 无水保活运输关键技术
        2.2.2.1 适度休眠
        2.2.2.2 合理包装
        2.2.2.3 环境控制
        2.2.2.4 复水唤醒
    3. 虾在运输过程的应激反应
        3.1 呼吸频率改变
        3.2 营养减少
        3.3 行为激烈
        3.4 血液生化异常
        3.5 抗氧化反应变化
        3.6 免疫反应变化
        3.7 能量代谢及神经内分泌变化
    4. 虾类保活运输装备
        4.1 捕捞装备
        4.2 休眠诱导装备
        4.3 包装装备
        4.4 运输交通工具
    5. 研究意义与内容
        5.1 研究意义
        5.2 研究内容
        5.2.1 南美白对虾在无水低温胁迫环境中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反应
        5.2.2 南美白对虾在无水低温胁迫环境中的免疫反应
        5.2.3 南美白对虾在无水低温胁迫环境中糖代谢及相关神经内分泌反应
        5.2.4 南美白对虾无水保活运输装置的研究
第二章 南美白对虾在无水低温胁迫环境中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反应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
        2.2 设备与仪器
        2.3 材料与处理
        2.4 取样方法
        2.5 实验方法
        2.5.1 存活率的测定
        2.5.2 虾肝胰脏的微观结构观察
        2.5.3 氧化物质含量测定
        2.5.3.1 ROS含量测定
        2.5.3.2 MDA含量测定
        2.5.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5.4.1 SOD活性测定
        2.5.4.2 CAT活性测定
        2.5.4.3 POD活性测定
        2.5.4.4 GSH-Px活性测定
        2.5.4.5 ASAFR活性测定
        2.5.4.6 T-AOC活性测定
        2.5.5 抗氧化基因表达测定
        2.5.5.1 RNA的提取与cDNA合成
        2.5.5.2 荧光实时定量PCR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无水低温胁迫环境中的存活率
        3.2 肝胰脏的微观结构变化
        3.3 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
        3.3.1 ROS含量的变化
        3.3.2 MDA含量的变化
        3.4 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4.1 SOD活性的变化
        3.4.2 POD活性的变化
        3.4.3 CAT活性的变化
        3.4.4 GSH-Px活性的变化
        3.4.5 ASAFR活性的变化
        3.4.6 T-AOC活性的变化
        3.5 抗氧化基因表达的变化
        3.5.1 CAT基因表达的变化
        3.5.2 GSH-Px基因表达的变化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美白对虾在无水低温胁迫环境中的免疫反应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
        2.2 设备与仪器
        2.3 材料与处理
        2.4 取样方法
        2.5 实验方法
        2.5.1 THC的测定
        2.5.2 虾血细胞的微观结构观察
        2.5.3 免疫酶活测定
        2.5.3.1 PO活性测定
        2.5.3.2 Lys活性测定
        2.5.3.3 GGT活性测定
        2.5.4 Gln含量的测定
        2.5.5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胁迫过程THC的变化
        3.2 血细胞微观结构的变化
        3.3 免疫酶活的变化
        3.3.1 PO活性的变化
        3.3.2 Lys活性的变化
        3.3.3 GGT活性的变化
        3.4 Gln含量的变化
        3.5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3.5.1 proPO基因表达的变化
        3.5.2 LGBP基因表达的变化
        3.5.3 FcFer基因表达的变化
        3.5.4 GRP 78基因表达的变化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美白对虾在无水低温胁迫环境中的糖代谢及相关神经内分泌反应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
        2.2 设备与仪器
        2.3 材料与处理
        2.4 取样方法
        2.5 实验方法
        2.5.1 代谢物质含量的测定
        2.5.1.1 LD含量的测定
        2.5.1.2 Glu含量的测定
        2.5.2 无氧代谢酶活性的测定
        2.5.2.1 LDH活性的测定
        2.5.2.2 HK活性的测定
        2.5.2.3 PFK活性的测定
        2.5.2.4 PK活性的测定
        2.5.3 CHH激素水平测定
        2.5.4 CHH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代谢物质含量变化
        3.1.1 LD含量的变化
        3.1.2 Glu含量的变化
        3.2 无氧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3.2.1 LDH活性的变化
        3.2.2 HK活性的变化
        3.2.3 PFK活性的变化
        3.2.4 PK活性的变化
        3.3 CHH激素水平的变化
        3.4 CHH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美白对虾无水保活运输装置的研究
    1. 引言
    2. 一种捕捉运输通用型虾笼结构
        2.1 装置结构及特点
        2.2 使用方法
    3. 一种简易鱼虾保活运输箱
        3.1 装置结构及特点
        3.2 使用方法
    4. 一种鱼虾无水保活运输箱
        4.1 装置结构及特点
        4.2 使用方法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虾保活运输的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虾类保活运输方法
    1.1 有水保活运输
        1.1.1 降温法
        1.1.2 充氧法
        1.1.3 净水法
    1.2 无水保活运输
        1.2.1 麻醉法
        1.2.2 冰温休眠法
        1.2.3 干法运输
        1.2.4 湿法运输
2 虾类保活运输关键技术
    2.1 有水保活运输关键技术
        2.1.1 合理暂养
        2.1.2 适量装载
        2.1.3 环境控制
    2.2 无水保活运输关键技术
        2.2.1 适度休眠
        2.2.2 合理包装
        2.2.3 环境控制
        2.2.4 复水唤醒
3 虾类保活运输装备
    3.1 捕捞装备
    3.2 休眠诱导装备
    3.3 包装装备
    3.4 运输交通工具
4 问题与展望

(3)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水产养殖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1.1.2 凡纳滨对虾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1.3 凡纳滨对虾养殖对龙海市经济的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对虾养殖种类的概括
        1.3.2 世界上不同时期的对虾养殖概况
        1.3.3 中国对虾养殖的概括
        1.3.4 凡纳滨对虾的优势及在中国对虾养殖业中的概况
    1.4 国内外对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1.4.1 种苗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明显
        1.4.2 放养密度的不合理性突出
        1.4.3 滥用药物引发的问题较为严重
        1.4.4 病毒问题依旧十分严重
        1.4.5 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养殖模式
    2.1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特性
        2.1.1 形态特征
        2.1.2 生活习性
        2.1.3 产卵习性
        2.1.4 繁殖与幼体发育
        2.1.5 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2.2 对虾的主要养殖方式
        2.2.1 粗养方式
        2.2.2 半精养方式
        2.2.3 精养方式
        2.2.4 超精养
    2.3 养殖由海水向半咸水、淡水发展
    2.4 对虾的生态养殖
        2.4.1 对虾生态养殖的原理
        2.4.2 对虾生态养殖的意义
    2.5 对虾生态养殖的基本模式
        2.5.1 虾蟹混养
        2.5.2 虾鱼混养
        2.5.3 虾藻混养
        2.5.4 虾贝混养
        2.5.5 多元混养
第三章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
        3.1.1 凡纳滨对虾的引进及推广
        3.1.2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
        3.1.3 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的演变
    3.2 龙海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模式
        3.2.1 池塘条件
        3.2.2 水源条件
        3.2.3 苗种选择
        3.2.4 苗种放养
        3.2.5 饲料投喂
        3.2.6 养殖管理
        3.2.7 成虾收获
        3.2.8 养殖成本与效益
    3.3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3.3.1 种苗质量不高导致成虾质量偏低
        3.3.2 病害的预防与控制有待提高
        3.3.3 养虾发展速度快,但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3.3.4 养殖户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3.5 多数养殖户对饲料质量重视不足
第四章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 SWOT 分析
    4.1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的优势分析
        4.1.1 良好的区位优势
        4.1.2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量占主导地位
        4.1.3 龙海市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经济效益更明显
        4.1.4 大力推进凡纳滨对虾养殖培训
    4.2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劣势分析
        4.2.1 多数虾塘面临老化及改造问题
        4.2.2 养殖户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的现象
        4.2.3 龙海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4.3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的机会分析
        4.3.1 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4.3.2 养殖业在全省的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4.3.3 加大推广项目经费支持
    4.4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的挑战分析
        4.4.1 培育优质种苗的意识及积极性不高
        4.4.2 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养殖业发展
第五章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的发展趋势
    5.1 养殖模式应向有利于防控病害发生的方向发展
    5.2 养殖模式应向有利于提高凡纳滨对虾质量的方向发展
    5.3 养殖模式应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5.4 养殖模式应向有利于综提高合养殖效益的方向发展
第六章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发展对策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和扶持作用
    6.2 不断完善病害防控机制,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质量安全
    6.3 扩大标准化示范区,促进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6.4 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养殖水平
    6.5 重视凡纳滨对虾品牌的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活虾运输的几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美白对虾的无水低温胁迫响应和无水保活运输装置[D]. 徐子涵. 浙江大学, 2018(06)
  • [2]虾保活运输的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J]. 徐子涵,茅林春.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9)
  • [3]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D]. 苏燕卿. 集美大学, 2013(01)
  • [4]活虾运输的几种方法[J]. 朱善云. 专业户, 2000(01)


南美白对虾论文 对虾论文 畜牧业论文

上一篇:国外农产品保鲜贮藏新方法
下一篇:增加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