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命文,陈凯,潘东瑞,李慧新,陈恩果[1](2021)在《一座40m砖混结构烟囱的爆破拆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油建公司一座高耗能、高污染的燃气供暖烟囱急需拆建升级。结合倒塌空间狭小、保护对象近距离分布等复杂环境,合理确定定向倒塌方案与针对性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充分考察烟囱本体结构与力学特点,科学计算爆破切口参数,缜密校核爆破有害效应,最终,烟囱倒塌位置准确,未造成安全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斌[2](2019)在《45 m高砖砌体烟囱定向爆破拆除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爆破工程技术发展,采用定向爆破法拆除部分老旧建筑物已成为一种技术先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方式。结合45 m高砖砌体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实际案例,对爆破设计中相关公式选用、参数计算、防护措施及爆破效果进行分析与说明,通过实际案例对前人总结的一些类似工程爆破经验及实验参数进一步进行了验证,希望能够为类似拆除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赵明泽,陈银友,许艳生,郭大鹏,樊中华[3](2019)在《复杂环境下50m高砖烟囱定向爆破拆除》文中提出供热锅炉房内需拆除一座高50m的砖烟囱,其周围被锅炉房呈"凹"字型包围,爆破环境复杂,距离被保护目标较近,使得塌落振动及爆破飞石控制困难。结合烟囱结构特性及现场实际,通过精心设计,精细施工,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及参数,采取减振沟、炮孔覆盖草帘钢丝网等多项针对性安全防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姚显春,姚尧,寄科祥,张伟,闫茂[4](2017)在《城市复杂环境下90 m钢筋砼烟囱的定向爆破拆除》文中提出拟拆除90 m钢筋混凝土烟囱位于宝鸡市区,周边环境复杂,采用单向倒塌控制爆破拆除。分析并确定了烟囱爆破切口的形状、尺寸、爆破参数、起爆网路和爆破安全技术。为了减少炸药用量和减小爆破振动危害,对爆破切口进行预处理。在烟囱倒塌轴线两侧的待爆左右板块中部预先对称开凿1.21.5 m宽的缺口,并将烟囱出灰口的门框拆除,割断门框的钢筋,形成宽2.4 m的窗口。复式簇联网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网路的准爆性,保证了爆破工作的可靠性。采用开挖减振沟、设置缓冲土垫层等措施降低爆破振动。爆破效果表明,确定的相关参数与安全措施合理有效,保证了邻近建筑物及设施的安全。
吴兴荣[5](2014)在《复杂环境下某废旧砖混烟囱拆除爆破》文中提出本文从爆破方案、爆破参数、技术措施与爆破效果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在复杂环境下某废旧砖混烟囱的爆破拆除。爆破结果表明,本次在复杂环境下拆除烟囱的爆破设计及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合理可行,可为同类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郭子如,李洪伟,颜事龙,吴红波,刘锋[6](2012)在《72m高砖结构厚壁烟囱的定向爆破拆除》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定向爆破技术成功拆除了一座72m高的砖结构厚壁烟囱。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烟囱的结构与尺寸,合理选择爆破方案,如爆破缺口的形状和尺寸、爆破参数及爆破网路,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使得爆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次设计与施工对于类似爆破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本凤,胡军,胡秋辉,刘士兵,周凤仪[7](2011)在《株洲601厂两座烟囱的爆破拆除》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被爆烟囱结构和周围环境情况,结合类似工程成功爆破经验,对爆破切口的形式与参数、爆破参数、安全设计与防护、爆破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总结了本工程的几点收获。
刘小春[8](2010)在《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模型研究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开发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爆破已成为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特别是在城区和工矿改造工程中,控制爆破工程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些构筑物均位于人员活动频繁、邻近水、电管网众多、周围建筑物较密集的地方,且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是一项风险较高的施工方法,如果在爆破方案设计中没有严格控制,疏忽、失误或者爆破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当,管理工作不严,就极易发生爆破危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一直是爆破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方案选择、爆破参数确定、爆破安全验算、爆破施工步骤;然后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对炮孔布置及钻孔、定向窗处理、预处理进行危险辨识,用层次分析法对炮孔布置及钻孔、定向窗处理、预处理、爆破阶段中出现的爆破事故、爆破失控、爆破公害的危险危害因素建立层次结构图,用事故树、事件树、鱼刺图分析方法对其产生原因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模型;最后用Microsoft的Visual Basic6.0和Access97开发了筒形建筑物控制爆破安全审查和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软件,且将开发的两个软件成功地应用于湘潭岳塘建材厂烟囱爆破拆除。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模型的建立及相关软件的开发为筒形构筑物爆破工程安全审查和评估提供了快速、高效的途径。这对拆除爆破安全评估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也为爆破工程行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赵周能[9](2007)在《无后坐定向爆破拆除45m高砖烟囱》文中研究说明在环境复杂条件下,对45m高砖烟囱成功地实施了无后坐定向爆破拆除。提出了一些防止烟囱后坐和保证定向准确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对类似烟囱的拆除爆破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介绍了爆破切口的钻孔爆破参数以及防止飞石和飞溅物的措施。
孙远征,龙源,范磊,亓秀泉[10](2007)在《在复杂环境中的砖混烟囱定向爆破拆除》文中指出在需保护建筑物很近,倒塌方向受限的复杂环境且烟道口部分位于切口范围内的不利条件下,通过对爆破参数、安全防护等进行周密设计与施工,成功对烟囱实施定向拆除爆破,飞石与震动得到了良好控制,拆除与防护效果均令人满意。为今后在苛刻条件下进行控制拆除爆破积累了经验。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工程概况 |
| 1.1 工程结构 |
| 1.2 工程环境 |
| 1.3 工程特点 |
| 1.4 工程要求 |
| 2 施工方案选择 |
| 3 爆破切口设计[9-11] |
| 3.1 切口位置 |
| 3.2 预拆除 |
| 3.3 切口形式 |
| 3.4 切口尺寸 |
| 4 爆破参数选择 |
| 5 爆破网路 |
| 6 爆破安全技术校核 |
| 6.1 振动效应 |
| 6.2 爆破个别飞散物校核及措施[13] |
| 7 结语 |
| 1 工程概况 |
| 1.1 结构物参数 |
| 1.2 四邻环境 |
| 2 爆破技术要求 |
| 3 爆破方案选择 |
| 4 爆破设计 |
| 4.1 爆破缺口参数计算 |
| 4.2 爆破参数设计 |
| 4.3 起爆网路设计 |
| 5 安全校核及防护措施 |
| 5.1 爆破震动校核 |
| 5.2 塌落震动校核 |
| 5.3 爆破飞石距离计算 |
| 6 爆破效果 |
| 7 结语 |
| 1 工程概况 |
| 1.1 烟囱周围环境 |
| 1.2 烟囱尺寸及结构 |
| 2 爆破拆除方案 |
| 2.1 爆破方案设计 |
| 2.2 烟囱倒塌方向 |
| 2.3 爆破缺口设计 |
| 2.4 烟囱爆破前的预处理 |
| 3 爆破参数设计 |
| 4 起爆网路 |
| 5 安全防护措施 |
| 5.1 爆破振动安全校核 |
| 5.2 安全防护方法 |
| 6 爆破效果 |
| 7 结论 |
| 1 工程概况 |
| 1.1 烟囱结构 |
| 1.2 周边环境 |
| 2 爆破方案及设计 |
| 2.1 爆破切口的确定[5-8] |
| 2.2 定向窗位置及形状 |
| 2.3 爆破切口设计 |
| 2.4 爆破参数设计 |
| 2.5 起爆网路与器材 |
| 3 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
| 4 爆破效果及分析 |
| 5 结论 |
| 1 工程概况 |
| 2 爆破方案 |
| 3 爆破参数 |
| 3.1 药包参数及布置 |
| 3.2 爆破缺口及参数 |
| 4 主要技术措施 |
| 4.1 优化爆破切口设计 |
| 4.2 爆前预处理 |
| 5 安全防护设计 |
| 5.1 对于飞石和冲击波的防护 |
| 5.2 烟囱主体塌落振动及飞散物防护 |
| 5.3 施工作业过程中安全防护 |
| 6 爆破效果 |
| 7 结论 |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一章 绪论 |
| 1.1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 1.4 本论文研究方法 |
| 第二章 筒形构建物控制爆破工程设计概述 |
| 2.1 筒形构筑物特点 |
| 2.2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方案选择 |
| 2.3 爆破设计 |
| 2.4 爆破安全验算 |
| 2.5 爆破工程步骤 |
| 2.6 本章小节 |
| 第三章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 3.1 辨识的方法、依据和程序 |
| 3.1.1 辨识方法 |
| 3.1.2 辨识的主要理论依据 |
| 3.1.3 辨识程序 |
| 3.2 辨识的危险、危害因素及等级 |
| 3.3 重要危险、危害因素产生原因的系统安全分析 |
| 3.3.1 炮孔布置及钻孔 |
| 3.3.2 定向窗处理 |
| 3.3.3 预处理 |
| 3.3.4 爆破 |
| 3.3.4.1 爆破事故 |
| 3.3.4.2 爆破导向失控 |
| 3.3.4.3 爆破公害 |
| 第四章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模型建立 |
| 4.1 安全评估模型建立步骤 |
| 4.1.1 建立因素集 |
| 4.1.2 建立权重集 |
| 4.1.3 建立评判集 |
| 4.1.4 模糊综合评判 |
| 4.1.4.1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
| 4.1.4.2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
| 4.1.5 安全评价等级确定方法 |
| 4.2 本章小结 |
| 第五章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软件开发 |
| 5.1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软件开发概述 |
| 5.1.1 数据库技术 |
| 5.1.2 ACCESS97 数据库管理系统 |
| 5.1.3 Visual Basic 程序语言 |
| 5.1.4 Visual Basic6.0 编程软件 |
| 5.2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软件设计思路 |
| 5.3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审查软件开发 |
| 5.3.1 系统需求分析 |
| 5.3.2 数据库设计 |
| 5.3.3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软件开发 |
| 5.4.1 系统需求分析 |
| 5.4.2 数据库设计 |
| 5.4.3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 5.5 本章小结 |
| 第六章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软件的应用 |
| 6.1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审查软件应用 |
| 6.1.1 系统中各界面示意图 |
| 6.1.2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审查软件输出实例 |
| 6.1.2.1 设计施工单位相关资质证书及材料审查 |
| 6.1.2.2 爆破方案审查 |
| 6.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软件应用 |
| 6.2.1 系统中各界面示意图 |
| 6.2.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评估软件输出实例 |
| 6.2.2.1 专家进行系统操作 |
| 6.2.2.2 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操作 |
| 6.3 本章小结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 7.1 结论 |
| 7.2 创新点 |
| 7.3 展望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 附录 B 筒形构筑物控制爆破安全审查和安全评估软件部分源代码 |
| 1 工程概况 |
| 2 烟囱倒塌方向的确定 |
| 3 工程难点及其处理措施 |
| 3.1 工程难点 |
| 3.2 工程难点的处理措施 |
| 3.2.1 控制烟囱后坐的措施 |
| 1) 爆破切口形状的选择 |
| 2) 爆破切口尺寸的确定 |
| 3) 爆破切口下沿至地面的高度 |
| 3.2.2 确保倒塌方向准确的措施[7-8] |
| 1) 方向定位准确, 切口尺寸沿倒塌方向严格对称。 |
| 2) 开设定向窗和定位窗。 |
| 3) 妥善处理内衬。 |
| 4) 做好爆前预处理。 |
| 4 爆破参数设计 |
| 4.1 炮孔参数 |
| 1) 炮孔深度 |
| 2) 炮孔间距a和排距b |
| 4.2 装药参数 |
| 5 起爆网路 |
| 6 安全防护 |
| 7 爆破效果 |
| 1 工程环境及烟囱结构 |
| 2 爆破方案 |
| 3 爆破参数设计 |
| 3.1 爆破切口设计 |
| 3.2 预处理与定向窗 |
| 3.3 切口强度计算 |
| 3.4 药孔参数 |
| 1) 最小抵抗线W: |
| 2) 药孔间距a: |
| 3) 药孔排距b: |
| 4) 药孔孔深L: |
| 5) 单孔药量Q1: |
| 3.5 起爆网路设计 |
| 4 安全设计与校核 |
| 4.1 爆破震动校核[4] |
| 4.2 烟囱塌落震动校核 |
| 4.3 爆破飞石的预防 |
| 4.4 安全防护措施 |
| 5 爆破效果与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