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阴柴胡与窄叶石竹的鉴别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银柴胡与窄叶丝石竹的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张燃[1](2021)在《适合于银柴胡饮片的DNA条形码分析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适合银柴胡中药饮片的DNA条形码分析的DNA提取方法。方法:本实验利用试剂盒提取法(对照)、改良高盐低pH法、改良CTAB法、改良SDS法,对银柴胡饮片样本进行总DNA提取,并对于提取结果进行紫外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选取最优结果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三种DNA提取的改良方法中,改良CTAB法效果最好,提取的DNA纯度好、含量多。结论:改良CTAB法提取获得的银柴胡DNA,经PCR扩增结果可满足后续DNA条形码鉴定。

杨建宇,刘冠军,刘白云,张举昌,刘桂香,仪忠宝,祝之友,唐祖宣[2](2020)在《中华中医药道地药材系列汇讲(22)道地药材银柴胡的研究近况》文中研究指明银柴胡作为一种宁夏产的道地药材,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在中草药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鉴于此,通过综述银柴胡的历史沿革、采集、炮制、品鉴方式、产地变迁近况、药理作用、应用效果,以期能为今后银柴胡的合理应用和品质辨别提供借鉴。

姜范成,鄢长余,赵月然,陈代贤,郭月秋[3](2020)在《银柴胡及其常用伪品的鉴别》文中提出目的:对中药材银柴胡与伪品进行对比检识,探讨银柴胡与伪品的鉴别。方法:选取充当银柴胡伪品霞草、瓦草、蝇子草、山麻楂予以性状显微鉴别。结果:采用性状显微方法可有效鉴别银柴胡及伪品。结论:本方法可有效鉴别充当银柴胡的常见伪品,确保该品种在市场流通、临床用药中的安全和有效,发挥中药最大功效。

王秀芬,李静,方光明[4](2020)在《中药银柴胡质量评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银柴胡为临床常用的清虚热类中药材,其药用部位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含有甾醇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解热、抗炎、降血脂等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银柴胡质量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指导银柴胡及其易混淆药材的鉴别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银柴胡产业的良性发展。

黄旗凯,沈亮,刘志香,开国银[5](2019)在《无公害银柴胡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银柴胡作为中国传统的常用中药,已有几百年的药用历史,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味甘,性微温。归肝、胃经。有清虚热,除疳热的作用。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病证。为乌鸡白凤丸等中药制剂的原料药。近年来人们对其需求日益增多,而野生资源被长期过度采挖,导致野生银柴胡的资源严重匮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人工栽培面积虽逐渐扩大,但银柴胡人工栽培品的品质与野生品差异较大。同时,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所导致的农药残留、金属超标等问题,以及市场上伪品众多,严重影响银柴胡药材的品质、疗效和用药安全,由此银柴胡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尤为重要,无公害栽培是促进银柴胡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该文综述了银柴胡无公害生产应具备的产地环境、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水等农艺措施,以及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等无公害种植技术,从而构建规范化的银柴胡无公害生产体系,有效指导银柴胡的规范化生产栽培,促进银柴胡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于凯强,焦连魁,任树勇,李梦雪,马伟宝,彭励[6](2015)在《中药银柴胡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银柴胡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清虚热、除疳积等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银柴胡含有甾醇类、环肽类、生物碱类、酚酸类、挥发类等化学物质,具有抗炎、治疗过敏性疾病、扩张血管等作用。本文分别从中药银柴胡的本草考证、基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化学成分、药材鉴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银柴胡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银柴胡资源保护、规范化种植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李军[7](2015)在《银柴胡的鉴别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银柴胡作为常用中药材,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该文综述了银柴胡的鉴别、化学成分及提取、应用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银柴胡的正确合理使用及其单味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陈飞[8](2013)在《银柴胡与其伪品山银柴胡的鉴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银柴胡与伪品山银柴胡的鉴别方法。方法选取常见的充当银柴胡的常见伪品灯心蚤缀、丝石竹、旱麦瓶草根三种予以鉴别。结果通过物理及化学方法可有效鉴别银柴胡与伪品山银柴胡。结论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可有效鉴别充当银柴胡的常见伪品,发挥中药最大功效。

娄亚丽,蔡继炎,杨欢,倪斌,戴清清,刘圣金[9](2013)在《目前中药饮片人为造(掺)假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但人为造(掺)假现象屡禁不止。本文对目前常用中药饮片人为造(掺)假情况进行了总结,为药材市场监督提供有益的参考。

董军[10](2007)在《银柴胡与混淆品窄叶丝石竹的真伪鉴别》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显色反应、紫外光谱4种方法鉴别银柴胡的真伪。

二、银柴胡与窄叶丝石竹的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柴胡与窄叶丝石竹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适合于银柴胡饮片的DNA条形码分析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DNA提取方法
        (1)改良SDS法
        (2)改良高盐低p H值法
        (3)改良CTAB法
        (4)试剂盒法
        1.2.2 DNA检测方法
        1.2.3 PCR扩增检测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检测
    2.2 PCR扩增检测
3 讨论

(2)中华中医药道地药材系列汇讲(22)道地药材银柴胡的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银柴胡的历史沿革
2 银柴胡的采集、炮制、品鉴方式以及产地变迁近况
3 银柴胡的药理作用和应用效果
4 小结

(3)银柴胡及其常用伪品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试验
    3.1 性状鉴别
        3.1.1 银柴胡:
        3.1.2 霞草:
        3.1.3 瓦草:
        3.1.4 蝇子草:
        3.1.5 山麻楂
    3.2 显微鉴别
        3.2.1 银柴胡
        3.2.2 霞草
        3.2.3 瓦草
        3.2.4 蝇子草
        3.2.5 山麻楂
4 特征比较
5 结论

(4)中药银柴胡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定性鉴别
    1.1 常规鉴别方法
    1.2 薄层色谱法鉴别
    1.3 光谱法鉴别
    1.4 指纹图谱鉴别法
    1.5 离子迁移谱技术
    1.6 DNA条形码技术
2 定量分析
3 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4 结语与展望

(5)无公害银柴胡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公害银柴胡产地环境
2 品种鉴定
3 无公害银柴胡生产的综合农艺措施
    3.1 整地和育苗床处理
    3.2 种苗处理
    3.3 播种
    3.4 田间管理
        3.4.1 间、定苗及中耕除草
        3.4.2 追肥和灌水
4 病虫害综合防治
    4.1 农业防治
    4.2 物理防治
    4.3 生物防治
    4.4 化学防治
5 讨论及展望

(6)中药银柴胡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银柴胡本草考证
    1. 1 银柴胡原植物考证
    1. 2 银柴胡药用功能考证
2 银柴胡原植物形态特征及其分布
    2. 1 银柴胡原植物及其形态特征
    2. 2 银柴胡资源分布
3 银柴胡人工种植技术
    3. 1 银柴胡人工种植适应性
    3. 2 银柴胡种植技术
    3. 3 银柴胡种子质量研究
4 银柴胡的化学成分
    4. 1 甾醇类
    4. 2 环肽类
    4. 3 生物碱类
    4. 4 酚酸类
    4. 5 挥发类物质
5 银柴胡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5. 1 药理作用
    5. 2 临床应用
6 银柴胡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6. 1 外观性状鉴别
    6. 2 显微鉴别
    6. 3 光谱学鉴别
    6. 4 色谱学鉴别
    6. 5 化学反应鉴别
7 结语

(7)银柴胡的鉴别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银柴胡的鉴别
    1.1 性状鉴别
    1.2 显微鉴别
    1.3理化鉴别
    1.4 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鉴别
2 银柴胡的化学成分及提取
3 银柴胡的应用
    3.1 疳热之王
    3.3 治疗过敏性疾病
    3.4 治疗阴虚咳嗽
    3.5 治疗癌症
4 结语

(9)目前中药饮片人为造(掺)假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混伪品[1-27]
2 增重品[1-27]
3 制劣品
    3.1 掺入同植物的非药用部位[24, 25]
    3.2 提取后的废渣再出售[11, 12]
    3.2 变质药材处理后出售[30, 31]
    3.3 掺入相应化学成分
4 小结

四、银柴胡与窄叶丝石竹的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合于银柴胡饮片的DNA条形码分析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J]. 张燃. 轻工科技, 2021(02)
  • [2]中华中医药道地药材系列汇讲(22)道地药材银柴胡的研究近况[J]. 杨建宇,刘冠军,刘白云,张举昌,刘桂香,仪忠宝,祝之友,唐祖宣.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22)
  • [3]银柴胡及其常用伪品的鉴别[J]. 姜范成,鄢长余,赵月然,陈代贤,郭月秋. 中国药物评价, 2020(05)
  • [4]中药银柴胡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 王秀芬,李静,方光明. 宁夏农林科技, 2020(03)
  • [5]无公害银柴胡栽培技术[J]. 黄旗凯,沈亮,刘志香,开国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6)
  • [6]中药银柴胡的研究进展[J]. 于凯强,焦连魁,任树勇,李梦雪,马伟宝,彭励. 中国现代中药, 2015(11)
  • [7]银柴胡的鉴别及应用研究进展[J]. 李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5(20)
  • [8]银柴胡与其伪品山银柴胡的鉴别[J]. 陈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4)
  • [9]目前中药饮片人为造(掺)假的现状研究[J]. 娄亚丽,蔡继炎,杨欢,倪斌,戴清清,刘圣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9)
  • [10]银柴胡与混淆品窄叶丝石竹的真伪鉴别[J]. 董军. 中国药业, 2007(14)


银柴胡论文 dna论文

上一篇:尿道破裂后双肾和输尿管大量积水的B超诊断1例报告
下一篇:经穴放血对脑卒中早期脑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的家兔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