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3500天

西安TTV菌株结构呈环状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西安地区TTV毒株结构呈环形(论文文献综述)

伊淑帅[1](2019)在《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组学分析及腹泻相关病毒的分子检测与进化研究》文中认为猫作为全球范围内饲养量仅次于犬的第二大类宠物,经常与人类分享相同的居住环境,并且与人类、家畜及家禽等接触频繁,由猫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也呈现出高发的趋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病毒宏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已经逐渐开展了关于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等携带病毒群落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已知病毒的基因遗传多样性,也大大拓展了人们对未知病毒的了解。但是,对宠物携带病毒组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不够迅速。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宠物猫病毒组学研究的相关报道。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宠物猫携带的病毒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宠物猫携带的病毒种类,掌握病毒的变异与进化情况。而彻底调查宠物猫病毒生态学对于潜在的猫源病毒性传染病的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至2018年间,共采集宠物猫粪便样品578份,样品覆盖辽宁省、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的11个市(县)。基于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宠物猫肠道病毒群落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临床健康猫与腹泻猫肠道病毒群落的差异;针对有意义的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Carnivores protoparvovirus 1)、猫博卡病毒(Feline bocaparvovirus,FBoV)、猫星状病毒(Feline astrovirus,FeAstV)与猫嵴病毒(Feline kobuvirus,FeKoV),建立了特异性检测方法,对上述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扩增病毒的主要基因与完整基因组,对病毒遗传进化特点、流行特征、基因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此外,首次对猫源犬博卡病毒(Canine bocaparvovirus,CBoV)与环形病毒(Gyrovirus,GyV)进行了检测与基因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病毒宏基因组学测序与分析,共获得13,130,914个重叠序列(contigs),其中41.25%注释到病毒序列。注释到的病毒序列进一步分为25个病毒科、47个病毒属。其中,脊椎动物病毒注释到14个病毒科25个病毒属,原生生物病毒注释到1个病毒科2个病毒属,细菌噬菌体注释到4个病毒科13个病毒属,植物病毒注释到3个病毒科3个病毒属,昆虫病毒注释到3个病毒科4个病毒属;发现FBoV、FeKoV、FeAstV、CBoV、GyV等新发病毒。通过比较临床健康猫与腹泻猫肠道的病毒群落,认为星状病毒科、小RNA病毒科、腺病毒科、冠状病毒科与呼肠孤病毒科可能是引起猫腹泻的主要病原。(2)建立了鉴别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与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PCR-RFLP方法,并对578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核酸阳性率为34.08%(197/578),腹泻猫阳性率(46.77%,116/248)显着高于临床健康猫(24.55%,81/330),年龄、多猫家庭与核酸阳性率显着相关,为危险因素;FPV为我国猫群中主要流行的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首次在我国东北地区猫群中检测到CPV-2a与CPV-2b。VP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我国流行的FPV毒株形成了新的遗传进化分支,是病毒进化的阳性选择,应引起高度重视;CPV毒株267、324与440位氨基酸的变异可能与CPV宿主特异性有关。(3)建立了鉴别FBoV1、FBoV2与FBoV3的多重PCR方法,并对578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猫博卡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2.32%(129/578),腹泻猫阳性率(32.66%,81/248)显着高于临床健康猫(14.55%,48/330);我国猫群中存在FBoV1、FBoV2与FBoV3的流行,FBoV1为优势流行病毒种。首次证明FBoV2与FBoV3在我国猫群中的流行,我国流行的FBoV3属于新的FBoV3基因型。首次分离到1株FBoV1,可在细胞上稳定传代。(4)建立了猫星状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FeAstV核酸阳性率为18.17%(105/578),腹泻猫阳性率(32.26%,80/248)显着高于临床健康猫(7.58%,25/330),季节与核酸阳性率显着相关,为危险因素;首次证明我国猫群中存在FeAstV-1与FeAstV-2的流行,FeAstV-1为优势流行毒株。FeAstV-2在逐年增多,存在扩大流行的趋势。基因分析表明FeAstV-1与FeAstV-2属于不同的星状病毒种,我国流行的FeAstV-1与FeAstV-2存在独特的流行趋势。(5)建立了猫嵴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FeKoV核酸阳性率为12.98%(75/578),腹泻猫阳性率(22.98%,57/248)显着高于临床健康猫(5.45%,18/330)。首次证明FeKoV在我国东北地区猫群中的流行,基因分析显示我国流行的FeKoV形成了新的遗传进化分支。(6)在578份猫粪便样品中检测出10份CBoV阳性样品,12份GyV阳性样品;分析发现,10份犬博卡病毒阳性样品均属于CBoV1的新基因型;12份环形病毒阳性样品中,4份为CAV阳性,3份为HGyV/AGV2阳性,3份为GyV3阳性,2份为GyV6阳性。本研究首次在猫体内发现CBoV1、HGyV/AGV2、GyV3与GyV6,表明猫可能作为犬博卡病毒与多种环形病毒的宿主。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不仅丰富了宠物猫病毒数据库,而且系统获得了我国宠物猫携带病毒组的情况,发现了大量的新发病毒,为潜在猫源病毒性传染病的预警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建立了检测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猫博卡病毒、猫星状病毒与猫嵴病毒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并对这些病毒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首次在我国猫群中发现猫博卡病毒2、猫博卡病毒3、猫星状病毒1与猫星状病毒2;国内外首次在猫肠道中发现犬博卡病毒,环形病毒属的HGyV/AGV2、GyV3与GyV6,为全面掌握新发猫肠道病毒的分布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通过系统的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为猫新发肠道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本底资料。

高丹[2](2019)在《直孔藏纸耐久性与耐用性评价及防霉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纸是我国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纸种之一,相传唐时文成公主进藏带入了造纸术,但由于当地缺少传统造纸所使用的竹、稻、鱼网等原料,藏汉两族的工匠们历经多年的尝试,用一种在西藏普遍生长的有毒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根来替代中原造纸原料,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造纸工艺及特色纸张。目前,对于藏纸的研究仅限于发展历史、生产工艺、现状调查等方面,对于其优点鲜有机制性或验证性的研究。为进一步促进藏纸的宣传、开发及产业化发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实践中表现出的良好耐久性和防霉性进行科学验证,显得极为有意义且有必要。本试验选取直孔藏纸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耐久性与耐用性评价和防霉作用研究,以期触及藏纸研究领域的盲区,为直孔藏纸打造民族特色品牌概念纸编写科学合理的说明书,为草原有毒植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应用实例,增强民族手工业信心,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本试验采用国标标准法,对照GB/T24422-2009,分别测定直孔藏纸的定量、白度、耐折度、抗张强度、撕裂指数等物理性能并对其进行纤维形态分析;采用加速干热老化方法处理纸张样品,测定老化前后表征耐久性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综合评价其耐久性;采用生霉纸张分离法对霉变书籍中的菌种进行分离,用试剂盒对生霉纸张的优势菌种进行鉴定,采用空气暴露法测定直孔藏纸对纸张霉变优势菌种的抑制作用,并对照GB/T4768-2008和GB/T2423.16-2008评价其防霉等级;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直孔藏纸中的总黄酮进行定性测定。本试验取得如下成果:1.直孔藏纸基础性能测定:采用国标标准法对直孔藏纸定量、抗张强度、耐折度、白度、撕裂度指数和透气度等基础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直孔藏纸定量56.6g/m2;白度53.18%;透气度432.56μm/Pa·s;耐折度12次(纵向)、43次(横向);抗张强度2.14 kN/m(横向),3.27 kN/m(纵向);撕裂度指数37.34 mN·m2/g(横向),32.59mN·m2/g(纵向)。直孔藏纸纸浆中杂细胞较多,其纤维平均长度1.13μm,平均宽度18.30μm。2.直孔藏纸耐久性与耐用性评价:采用干热加速老化法处理纸张样品,测定其白度、耐折度、抗张强度等耐久性指标并计算保留率,同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直孔藏纸的白度、耐折度、抗张强度保留率分别为95.22%、74.65%、79.71%,均高于对照纸张样品;同时,各纸张样品老化前后红外光谱图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直孔藏纸波峰变化最小,说明直孔藏纸有良好耐久性。可见,文献中所描述的藏纸“经久耐用”“易于保存”等描述较为客观,也基本符合传统所言“纸寿千年”的观点。3.直孔藏纸防霉作用研究:采用生霉纸张分离法从自然发霉书籍中分离得到12种霉菌,用A4纸验证后,得到4种优势菌种,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用4种纸张霉变优势菌种对直孔藏纸进行防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直孔藏纸对4种纸张霉变优势菌种的防霉等级分别为1级、0级、2级、2级,总的来说直孔藏纸防霉作用较为理想。4.直孔藏纸总黄酮测定:对于试验中直孔藏纸表现的良好性能进行机制研究,用直孔藏纸粉、瑞香狼毒根粉末、芦丁标准品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定性测定其中是否含总黄酮,发现直孔藏纸、瑞香狼毒根粉末与芦丁标准品的红外光谱扫描图基本近似,可见直孔藏纸在生产过程中保留了其原材料中的总黄酮成分,推测其良好性能与总黄酮成分有关。

张明珍[3](2014)在《甘肃省苹果主要病毒的种类及检测技术》文中提出近年来,甘肃省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苹果产业已经成为该省苹果主要种植区经济发展主要途径,然而苹果病毒病的发生给苹果产业造成严重危害。为明确甘肃省苹果病毒病的种类、发生与分布情况,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对甘肃省苹果花叶病毒和苹果锈果病毒两种主要的非潜隐性病毒的发病率、症状类型进行了调查,通过DS-ELISA检测法、汁液摩擦接种法对甘肃省苹果花叶病毒的带毒情况和寄主范围进行了测定,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受苹果花叶病毒侵染的寄主组织病变情况进行了观察,通过RT-PCR技术对苹果锈果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进行了检测。为甘肃省苹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奠定基础。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2013年对甘肃省静宁县、庄浪县、兰州市苹果种植地区苹果花叶病毒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个地区平均发病率为19%,其中兰州市平均发病率为11.7%,静宁县平均发病率为24.6%,庄浪县平均发病率为25.2%,10年以上树龄植株发病严重,富士较新红星发病严重;通过田间症状类型观察,将苹果花叶病毒侵染叶片的症状类型分为8种类型,分别为条斑型、斑驳型Ⅰ、斑驳型Ⅱ、环斑型、花叶型、镶边型、云斑型、网斑型。2013年9月对兰州市苹果种植区苹果锈果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兰州市苹果锈果病普遍发生,平均发病率为6.3%,田间症状主要为锈果型、花脸型、锈果花脸混合型,根据病斑面积将花脸型分为三个等级。2.从甘肃省静宁县、庄浪县、兰州市采集有花叶症状和无症状苹果叶片84份,采用DS-ELISA法对苹果花叶病毒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总带毒率为78.57%,三个地区的平均带毒率分别为84.38%、81.25%和65%,有花叶症状样品带毒率分别达到了100%、87.5%、80%,无花叶症状的样品带毒率分别为68.75%、75%和50%。共选择9个科19种寄主植物进行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菜豆、龙葵和芹菜无明显症状,其他寄主植物表现花叶、枯斑、褪绿斑、皱缩等症状。DS-ELISA检测寄主受侵染情况发现,普通烟、菜豆、龙葵、向日葵和芹菜表现阴性,其他14种寄主植物表现苹果花叶病毒阳性,普通烟和向日葵有明显症状,但DS-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3.选取有花叶病毒叶片和正常叶片组织进行超薄电镜切片观察,发现苹果叶片感染病毒后细胞发生着明显变化,发现病毒粒体以分散的长线状形式聚集排列在细胞质中,叶绿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叶绿体畸形,淀粉粒膨胀、增多,在叶绿体内发现有铁蛋白存在,且叶绿体数目减少,远离细胞壁。4.应用RT-PCR技术对其他几种苹果病毒进行了检测,选取了夏季嫩枝和冬芽对植物组织总RNA进行了提取,嫩枝的RNA18S、28S条带清晰,5S较淡,OD230/260、OD230/260在1.9左右,所提的RNA完整性较好;而冬芽的总RNA18S、28S条带清晰,OD230/260和OD230/260都在1.8左右,可用于进一步的PCR扩增。共选取了8对引物进行了PCR扩增,引物XG2、TL2、JG2、 JD1分别对苹果锈果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应用此体系对田间8份样品的检测结果发现,苹果锈果病的带毒率为25%,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带毒率为87.5%,苹果茎沟病毒的带毒率为62.5%,苹果茎痘病毒的带毒率为50%,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3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率达到了37.5%。

贺杰[4](2013)在《回顾性分析英夫利西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克罗恩病(CD)患者使用英夫利西(IFX)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并使用IFX治疗的C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28.1±9.2岁(13-55岁),32例活动性CD,6例瘘管愈合不良型CD。予IFX5mg/kg剂量在第0、2、6周进行诱导治疗,随后每隔8周维持治疗。结果(1)32例活动性CD中,治疗第1天12例患者自觉临床症状缓解,缓解率为37.5%;第1周26例患者自觉临床症状缓解,缓解率达81.3%;第10周时,32例患者自觉临床症状缓解,缓解率为100%。(2)第10周时,32例活动性CD患者中,25例CDAI评分达到临床缓解,7例临床有效,第0周时平均CDAI评分为222.2±41.2,第10周时为130.3±24.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36周时,13例患者维持治疗均持续有效。(3)第10-14周时与第0周相比,血小板、C-反应蛋白、白细胞均明显下降,血红蛋白、白蛋白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4)12例患者治疗前的SESCD评分平均值为12.2±7.0,治疗后为4.64±3.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的患者达到粘膜愈合。(5)6例瘘管愈合不佳的患者诱导治疗均有效,5例维持治疗的患者维持治疗均有效。(6)10例患者共发生15次不良反应,以输液反应及感染为主。1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2例患者并发活动性肺结核,1例患者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结论本研究证实IFX对于传统药物疗效不佳的活动性CD和瘘管型CD治疗有效,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可达到缩小甚至闭合瘘管以及促进粘膜愈合,同时具有激素节约效应。IFX用于CD治疗总体而言是安全的,但仍有一定不良反应。

陈闻天[5](2012)在《N-糖基化位点在流感病毒(H5N1)中的协同进化及对宿主特异性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对其的关注程度,过去半个世纪所积累的相关研究资料为我们对抗流感病毒提供有力武器。流感病毒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但变异速率非常快,每年都需要更新相应的预防疫苗,这主要与病毒囊膜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与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密切相关。这两种糖蛋白在识别、进入宿主细胞和增殖扩散中扮演了重要的生物学角色。目前研究显示流感病毒发生的糖基化仅为N-糖基化类型。为了研究N-糖基化在流感病毒糖蛋白中的分布规律,位点变化以及不同结构特征的N-糖链对病毒囊膜糖蛋白功能和结合效率影响,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展开讨论。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本课题收集并比对已报道的17种HA亚型与10种NA亚型氨基酸序列,通过分析糖基化位点的出现位置与保守率发现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或跨种间传播的产生,该亚型序列集会产生较多的糖基化位点。例如只含有禽流感H4亚型或H6亚型病毒HA的糖基化位点远远少于含有季节性人流感H1N1或H3N2病毒的相关序列集,而随着294NSS糖基化位点的出现某些H3N2病毒的HA中甚至出现了多达11个糖基化位点数目。本研究根据保守性和出现位置推断流感病毒糖蛋白中存在两类糖基化位点:一类在各亚型序列中具有相同位置且高度保守,另一个则存在于各亚型内部且保守率不一。位于HA0裂解位点附近(如H1序列中的27NNST或H8序列中30NGT)与HA2融膜肽附近的(如H1序列集中的498NGT或H5序列集中500NGS)糖基化位点在各亚型中高度保守,除参与宿主免疫系统逃避外还发挥着保护与调节HA0裂解位点与融膜肽等病毒基本生物学功能。此外位于HA1序列C-端即HA的头茎结合部还存在一个除H7和H15亚型外在各亚型中高度保守的糖基化位点。每种亚型中还存在有3-10个不等的糖基化位点,它们受到了所处不同进化枝的影响,保守率从0.1%(如H3亚型中的294NSS(0.15%))到100%不等。值得一提某些高度保守的糖基化位点距离各亚型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较为接近,这可能与在稳定新生蛋白折叠时二硫键形成需要N-糖链引导的钙联蛋白/钙网蛋白复合体作用相关。NA茎部通常出现2至4个高度保守的糖化位点,其它保守率不一的糖基化位点通常位于NA头部的各种抗原位点附近。位于NA四聚体头部顶端的146N糖基化位点的在各NA亚型中高度保守,有研究显示其与病毒神经毒力密切相关。如同对HA的描述,由于大量记录的H1N1、H3N2、H5N1、H7N2以及H9N2病毒存在导致了N1与N2序列集中出现了多样的糖基化位点,尤其位于头部区域,它们主要参与了免疫逃避。NA的糖基化位点数目受到茎部特异性序列缺失的影响。茎部序列的缺失有可能降低NA的酶活性并降低对临近未感染细胞表面唾液酸糖链的切除能力从而增强子代病毒对临近细胞的感染。除N4、N8与N9外,每种NA亚型都存在3至24个氨基酸与相应1至4个不等的糖基化位点的缺失。有意思的即使亚型内部特异性序列缺失还与与不同HA组合病毒来源有关。本节结果提供了全面而直观的糖基化位点在流感病毒两种糖蛋白各亚型之间的分布及相互关系。本课题第二部分切入H5N1病毒,研究糖基化位点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于糖结合蛋白的HA与外切糖苷酶的NA中的动态平衡关系。根据序列比对以及统计分析发现其HA与NA各含有12个糖基化位点,而最近五年中HA中糖基化位点逐渐增多并复杂化,而在NA中的影响逐渐降低。在2003年香港再次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致人死亡前,大多数H5N1病毒均属于clade0,HA与NA中不同糖基化位点模式共同存在。这个时期NA包含除极偶然出现的341NGT位点外位于茎部四个和头部七个所有目前已知糖基化位点,而HA则除五个高度保守的糖基化位点外还出现了170N与181N两个位点。从2003年开始世卫组织记录到由三波H5N1病毒爆发造成的数百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截至目前在除clade7外所有只感染禽的H5N1病毒进化枝(即clade3、4、5、6、8和9)中其糖基化模式高度保守。2005年H5N1病毒中clade2.2进化枝在青海湖附近造成上百只候鸟死亡后向西传播并导致欧洲等地部分禽类死亡。2006年中,H5N1病毒首次出现在非洲大陆,继而导致上百人死亡与禽鸟的大量捕杀。目前埃及等地最新出现的clade2.2.1.1进化枝中其HA新增一个糖基化位点:88NVS。除clade2.2.1.1外大多数位于clade2.2中病毒普遍由于T172A的突变缺失170N糖基化位点。据猜测170N的缺失可能会增强H5N1病毒HA对人呼吸道中常见唾液酸糖链的亲和力,相比该进化枝中NA糖基化位点迅速减少仅残留3个。然而目前从中国和越南等地clade2.3.4进化枝中病毒的糖基化位点模式在HA中保守,在NA中较为多变。相反另一大常见进化枝clade2.3.2中以170N的缺失和NA中糖基化位点保守为特征。181N糖基化位点位于HA顶部β-折叠,在所有的人感染病毒中保守禽感染病毒中保守率较低。事实上,所有的181N糖基化位点缺失毒株仅从禽类宿主中分离得到,如clade7.1、7.2或2.2.1.1。这样的结论为研究糖基化位点与宿主特异性的关系提供了启示。在第三部分中本课题通过三维模型构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优化研究糖基化HA与唾液酸糖链的动力学变化特征。HA结合到宿主唾液酸糖链受体是感染过程的首要步骤,不同亚型中结合唾液酸糖链的受体结合域序列高度保守。而170N与181N位点均位于受体结合域附近,也可能参与或影响了受体识别过程。为了探索糖基化HA与SA-α-2,3-Gal/SA-α-2,6-Gal糖链的结合能力,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程度糖基化HA分子进行16ns分子动力学模拟并采用多种动力学参数分析,发现N-糖链末端单糖残基具有极高的RMSF (root-mean-square fluctuation),意味着N-糖链末端极为活跃。作为具有复杂构象且高分子量的亲水性分子,N-糖链与蛋白中仅由一个共价键相连,这说明N-糖链的存在将影响HA受体结合能力。通过比较唾液酸糖链50ns水溶液分子动力学模拟并间隔5ns进行构象采样将其唾液酸残基进行叠加,发现两类唾液酸具有不同的拓扑学构象,即SA-α-2,3-Gal唾液酸糖链其余部分向左而SA-α-2,6-Gal唾液酸糖链其余部分向右。经过优化的HA和唾液酸糖链体系为随后进行的分子对接试验提供了研究材料。第四部分中,本课题通过分子对接与三聚体HA-唾液酸糖链复合体分子动力学模拟为判断N-糖链在受体识别过程中的影响提供了直观的结论:RBD附近的170N与181N位点的N-糖链所影响范围极大而相应的唾液酸糖链则主要局限于受体结合域附近。在自由或结合状态下都可以了解SA-α-2,3-Gal唾液酸糖链具有线状朝向HA外侧的拓扑学构象,而SA-α-2,6-Gal唾液酸糖链则出现类似鱼钩状的弯曲并朝向Helix200。利用在模拟过程中的容积分析法可以看出两类唾液酸糖链独特的拓扑构象与HA中不同位点的N-糖链相互影响从而造成HA对不同唾液酸糖链的结合差异:181N糖基化位点的缺失有利于结合线状且朝外的SA-α-2,3-Gal唾液酸糖链,而170N糖基化位点的缺失则利于识别鱼钩状且朝向HA轴心的SA-α-2,6-Gal唾液酸糖链。而当糖基化程度更加复杂时,适应HA受体识别域的唾液酸糖链配体构象将更加受到限制。本课题的实验方法和结论还可以推广至流感病毒其它亚型HA受体结合域附近类似糖基化位点的研究。因此本实验结论有助于对疫苗设计、防控病毒扩散和病毒毒力与糖基化位点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王培林[6](2007)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垂直传递及其突变与表达》文中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是一种难治性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关联的疾病。据统计,世界上约有3亿五千万人携带HBV,每年新增乙肝患者50万~100万,我国感染人数约占世界感染人数的50%。乙肝每年导致至少200万人死亡。然而,迄今乙肝尚无特异有效的临床治疗对策与措施,乙肝的发生率尚未显着降低。因此,HBV感染的传播方式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乙肝经生殖细胞垂直传播的途径尚未得到证实,有关研究报道甚少。HBV是目前所知的最小的嗜肝病毒。HBV DNA长约3.2kb,构成HBV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病毒。HBV基因组共有4个开放阅读框架P、C、S和X区。本文报道了HBV基因组在男、女乙肝患者睾丸组织、卵巢组织中的基因复制、基因表达和基因突变,HBV基因组在乙肝患者父子、母子间垂直传递,HBV基因组小鼠卵细胞载体的构建和精细胞载体的构建与转HBV基因组小鼠的垂直传递。本研究从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等方面为HBV基因组经精细胞和卵细胞垂直传递提供了实验证据;乙肝患者的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受到HBV感染的乙肝患者的生殖细胞能够把HBV基因组传递给其发病后出生子女。本文为乙肝垂直传播的理论提供了证据,为HBV感染的干预(如乙肝疫苗的应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乙型肝炎患者父亲发病后出生子女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较大家系、样本的乙型肝炎患者父亲(HBF)、乙型肝炎患者父亲发病后出生子女(HBFa)和乙型肝炎患者父亲发病前出生子女(HBFb)各实验组血清游离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整合型HBV基因组检测率和HBV感染率,发现HBF、HBFa组的3项指标显着高于HBFb组,HBF与HBFa组的3项指标呈一致性增高。说明HBFa组的HBV基因组有可能从HBF组获得。进一步分析了整合在HBF与HBFa基因组内的HBV基因组突变,发现HBF与HBFa父子之间具有完全一致的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单链泳动变位;所分析的的3个家系5个成员的HBF与HBFa的HBV基因组,有U5样序列区和非U5样序列区的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突变位点完全一致,HBF家系2301父子U5样序列区和非U5样序列区的10个位点的SNP突变位点完全一致。提示HBFa的所有HBV基因组的SNP都应是由整合有HBV基因组的HBF基因组通过精细胞传递所致。为了在产生精细胞的睾丸及附睾组织寻找到组织与细胞学证据,作者又研究了HBF的睾丸及附睾组织细胞内的HBV基因组,发现在HBF睾丸及附睾组织中存在大量的HBV基因组,主要分布在曲细精管的基底部。显然,为HBV基因组在父子之间的垂直传递提供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证据。本文关于HBV基因组父子间垂直传递的研究为首次报道。第二,首次大样本的研究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均阳性乙肝患者母亲(HBM)孕妇的卵巢组织样本HBV基因组基因的表达,检测HBsAg在卵巢组织的分布与表达,发现HBsAg主要分布在卵巢组织的血管管壁及周围的间质细胞内,在卵巢皮质的卵泡细胞胞质中检测到HBsAg。说明在卵巢组织和卵泡细胞内存有HBV基因组,卵巢组织和卵泡细胞受到了HBV的感染。为母婴之间HBV基因组通过卵细胞的垂直传递提供了组织学与细胞学的证据。进一步分析了HBM卵巢组织与外周血、HBM新生儿脐带血存在的HBV基因组。发现在HBM卵泡组织中检测到HBV基因组,其检测率与HBM新生儿脐带血中HBV基因组的检测率呈一致性增高,显着高于对照组。说明HBM新生儿细胞内的HBV基因组可能是来自HBM,是通过卵细胞传递而来。因为HBM孕妇的卵巢组织样本HBV基因组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已提供了组织学与细胞学的基础。同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HBM卵巢石蜡组织切片组织细胞内的HBV基因组与分布,发现在HBM卵巢组织中检测到HBV基因组,分别分布在卵巢皮质的卵泡细胞,髓质的血管管壁以及血管周围间质细胞中。说明HBV感染了卵巢组织,在卵巢组织和卵泡细胞中存在HBV基因组。又进一步为母婴间通过卵细胞垂直传递HBV基因组提供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证据。本文关于HBV基因组母子间垂直传递的研究为首次报道。第三,应用人的生殖细胞进一步研究HBV基因组的垂直传递,涉及伦理学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质粒pBR322-HBV DNA共转染小鼠卵细胞,证明HBV基因组可以通过脂质体转染进入小鼠卵细胞,卵细胞可以作为HBV基因组的载体;为培育证明HBV基因组可以经卵细胞垂直传递子代的动物模型提供了前提条件。第四,运用精子载体共培养和体内转染法共转染小鼠精细胞,发现小鼠精子有一定俘获外源HBV基因组的能力,并发现HBV基因组在小鼠精细胞的分布。作者应用精子载体法建立了HBV基因组经精细胞垂直传播的转HBV基因组小鼠模型。为HBV基因组经生殖细胞垂直传递提供了实验证据。为HBV感染的垂直传播提供了实验证据。HBV基因组垂直传递的研究有助于探讨、阐明HBV感染传播的机制与途径。除在乙肝传播的理论上有所突破之外,还将为HBV感染的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这在降低乙肝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华东[7](2006)在《TT病毒的检测及与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 病毒性肝炎是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已发现并确认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庚6种,但仍有10%~20%的肝炎患者找不到任何已知的血清学肝炎病毒感染标志,肝炎病人病因不明,提示尚存在其它未被发现的肝炎病毒。1997年底,日本的Nishizawa等使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从一名姓名为TT的输血后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克隆到一段与目前已知的任何DNA序列都没有明显同源性的未知DNA序列,证实其与输血后肝炎高度相关,并把该基因片段可能代表的病毒以病人的名字命名为TT病毒(TTV)。目前我国对TTV的感染流行情况、基因检测分型等有初步报道,但各地对TTV的感染率报道差别较大,特别是和国外的相关报道差别更为明显。本课题旨在探讨TTV在东营地区的感染情况、TTV的传播途径、TTV和人类肝病的关系,以及TTV是否为非甲~非庚肝炎的致病因子、致病特征等。 方法 目前TT病毒的诊断和分型依赖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PCR扩增后获得产物采用核酸杂交、酶切和测序的方法来判断分析结果。我们采用微板核酸杂交酶免疫方法对TTV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定性检测。由于TTV在血清中的含量很低,我们在检测过程中进行了二次PCR扩增,对第二次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鉴定。然后对阳性结果再获得一次产物,应用双探针杂交技术,用ELISA法进行确认TTV DNA。 统计方法:应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温志立[8](2004)在《HBV基因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关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HBV 基因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关系的研究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湖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同时用这种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 法研究了HBV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根据从前S1 基因到S 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出10 条内外引物,并将其中8 条内引物分成A、B 两组,分别扩增A、B、C 和D、E、F 型HBV,然后将第二轮PCR 的两组产物分别用3%琼脂糖进行电泳,根据PCR 产物片断大小直接判定HBV 基因型。与目前常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进行了比较,并做重复试验以证实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收集湖南省内HBV 慢性携带者,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和慢性重型乙肝等5 种临床类型的慢性HBV 感染者的血清220 例,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 法对血清中的HBV 进行基因分型,了解湖南人群的HBV 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将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对巢式PCR 法与PCR-RFLP 法的结果完全一致,重现率(100%); 湖南HBV 感染人群HBV 基因分型结果为B 型190例(86.4%)、C 型30 例(13.6%)。随着病情加重,基因C 型的比例增加(P<0.05)。C 基因型病人中的重病例比例显着高于B 基因型(P<0.05)。C 型的丙氨酸转氨基酶(ALT)、总胆红素(TBIL)、HBV-DNA 等平均水平都较B 型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不过,C 型的ALT 升高率(96.7%)显着高于B 型(75.2%)(P<0.05)。B、C 两型的HBeAg 阳性率总体无差别,但在慢性重型以及21-30 岁年龄段的患者中,C 型的HBeAg 阳性率(35.0%和50.0%)均显着高于B 型(14.4%和24.5%)(P 均<0.05)。结论这种新的巢式PCR 分型法能清晰直观地辨别HBV 基因型,结果准确可靠。用此法证实了湖南人群中的HBV 感染其优势基因型以B 型为主,C 型次之。基因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C 型引起的病情较B 型严重。

姜宏齐,陈焕永,蔡华枫,朱思和,马英骥,安国华[9](2003)在《TTV在黑龙江省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的比例及其致病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研究一种肝炎病毒 (输血传播病毒 ,TTV)在黑龙江省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的比例、疾病的发展过程及健康人的携带情况 ,以探讨输血传播病毒的致病性。方法 采用半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 (semi nestedPCR)方法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 ,包括 4 5例急性肝炎、2 7例慢性肝炎、8例重型肝炎 ,11例健康志愿献血员进行TTV的定性检测。对 9例经过第一步检测TTV DNA阳性的急性恢复期患者行再次检测。结果 80份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血清中 15份TTV阳性 ,占 18.75 %。其中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 9份TTV阳性 ,占 2 0 %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 5份TTV阳性 ,占 18.5 2 % ;8份重型肝炎中检出 1份TTV阳性 ,占 12 .5 %。其中 9份TTV阳性的急性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在恢复期采集的第 2份血清TT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1份健康志愿献血员的血清中没有检出TTV DNA。结论 输血传播病毒具有致病性。可以引起急性、慢性、重型肝炎 ,临床表现与甲 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区别。急性TTV病毒性肝炎可以痊愈。TTV存在输血以外的传播途径

刘玉兰,朱元民,陈红松,王宇[10](2002)在《TT病毒在肝病患者的感染状况及致病性》文中认为目的:研究TTV在肝病人群中的感染率及致病性情况.方法:研究对象:(1)非甲-非戊型肝炎组83例,男58例,女25例;(2)慢性肝病组75例,男53例,女22例;(3)查体人群组105例,男55例,女50例.采用非翻译区(UTR)及ORF1区二套引物进行PCR检测TTV-DNA,用RFLP方法对ORF1引物PCR产物进行酶切分型,并对部分PCR产物测序.结果:TTV在非甲-非戊型肝炎组,慢性肝病组及查体人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95.2%,93.3%及87.6%,三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RFLP分型,三组中G1型TTV检出率分别为32.5%,38.7%及19.0%,前二组G1型TTV阳性率均显着高于查体人群组阳性率(P<0.05,P<0.01).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G1型TTV阳性率(25.0%)与慢性乙型肝炎,HBsAg携带者中阳性率(37.1%)无显着性差异(P>0.05);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G1型TTV阳性率(40%)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阳性率(100%)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查体人群中TTV感染率与性别无相关性,21-30岁年龄段TTV感染率(72.2%)显着低于31-40岁年龄段感染率(96.2%,P<0.01)及41-50岁年龄段感染率(93.1%,P<0.05).结论:TTV在普通人群及肝病患者中有很高的感染率,30岁以下普通人群中感染率较低.G1型TTV与肝脏相关,但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程及预后无影响,提示G1型TTV的致病性较弱.

二、西安地区TTV毒株结构呈环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地区TTV毒株结构呈环形(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组学分析及腹泻相关病毒的分子检测与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1 发现未知病毒的方法
    1.2 病毒宏基因组学概述
    1.3 病毒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
    1.4 病毒宏基因组学的应用进展
    1.5 小结
第二章 宠物猫肠道病毒组及主要病毒的研究进展
    2.1 宠物猫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2.2 猫肠道病毒组研究进展
    2.3 猫肠道中主要及新发病毒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四章 全文技术路线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群落的宏基因组学分析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的分子流行情况调查与分析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新发猫博卡病毒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新发猫星状病毒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新发猫嵴病毒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猫源犬博卡病毒与环形病毒的检测与基因组分析
    6.1 材料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2)直孔藏纸耐久性与耐用性评价及防霉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瑞香狼毒综合研究进展
        1.1 瑞香狼毒植物特性
        1.1.1 瑞香狼毒植物分类
        1.1.2 瑞香狼毒形态特征
        1.1.3 瑞香狼毒生态特征
        1.2 瑞香狼毒毒性研究
        1.2.1 瑞香狼毒主要危害
        1.2.2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
        1.2.3 瑞香狼毒生物活性
        1.3 瑞香狼毒资源利用研究
        1.3.1 有毒植物资源利用
        1.3.2 瑞香狼毒应用前景
        1.3.3 狼毒藏纸研究进展
    第二章 影响纸张耐久性因素研究进展
        2.1 造纸原料
        2.1.1 原料种类
        2.1.2 纤维形态
        2.2 抄造过程
        2.2.1 蒸煮
        2.2.2 漂白
        2.2.3 加填
        2.3 保存环境
        2.3.1 温度
        2.3.2 湿度
        2.3.3 光照
        2.3.4 空气
        2.3.5 微生物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直孔藏纸基础性能测定
        3.1 试验材料
        3.1.1 纸张样品
        3.1.2 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物理性能测定
        3.2.2 纤维形态测定
        3.3 结果
        3.3.1 直孔藏纸物理性能测定
        3.3.2 纤维形态观测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直孔藏纸耐久性与耐用性评价
        4.1 试验材料
        4.1.1 纸张样品
        4.1.2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试验原理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
        4.3.1 白度
        4.3.2 耐折度
        4.3.3 抗张力
        4.3.4 红外光谱测定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直孔藏纸防霉作用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样品
        5.1.2 试验仪器
        5.1.2 主要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纸张霉变优势菌种分离
        5.2.2 纸张霉变优势菌种鉴定
        5.2.3 纸张防霉作用研究
        5.2.4 红外光谱测总黄酮
        5.3 结果
        5.3.1 纸张霉变菌种分离、纯化及验证结果
        5.3.2 纸张霉变优势菌种的鉴定结果
        5.3.3 直孔藏纸防霉作用研究结果
        5.3.4 直孔藏纸总黄酮测定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附录 Ⅰ 试验相关试剂的制备
    附录 Ⅱ 试验主要材料照片
    附录 Ⅲ 直孔藏纸相关产品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甘肃省苹果主要病毒的种类及检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苹果主要病毒病研究简介
        1.1 苹果花叶病毒的研究现状
        1.2 苹果锈果病研究现状
        1.3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研究现状
        1.4 苹果茎沟病毒的研究现状
        1.5 苹果茎痘病毒的研究现状
    2 苹果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3 本试验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甘肃省苹果花叶病与苹果锈果病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苹果花叶病的调查
        1.2 苹果锈果病的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苹果花叶病的发病情况和症状类型
        2.2 苹果锈果病的发病率和症状类型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苹果花叶病毒的 DS-ELISA 检测和寄主范围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毒源采集和保存
        1.2 苹果花叶病毒的 DS-ELISA 检测
        1.3 苹果花叶病毒的分离和寄主范围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DS-ELISA 检测甘肃省苹果花叶病毒
        2.2 苹果花叶病毒的寄主范围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苹果花叶病毒组织显微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组织病变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主要苹果主要病毒病的分子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供试药剂
        1.3 植物总 RNA 的提取
        1.4 RNA 完整性、含量及纯度的检测
        1.5 cDNA 的合成及 PCR 扩增
    2 结果与分析
        2.1 苹果组织总 RNA 的完整性
        2.2 苹果锈果病毒的 PCR 扩增体系
        2.3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的 RT-PCR 扩增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回顾性分析英夫利西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疗效评价
        2.3.1 临床疗效评估
        2.3.2 实验室指标评估
        2.3.3 粘膜愈合状况评估
        2.3.4 瘘管疗效评估
    2.4 IFX安全性评估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药物使用情况
        3.2.1 IFX使用情况
        3.2.2 合并用药情况
    3.3 IFX治疗后疗效评估
        3.3.1 临床疗效评估
        3.3.2 实验室指标评估
        3.3.3 粘膜愈合状况评估
        3.3.4 瘘管疗效评估
    3.3 IFX安全性评估
第四章 讨论
    4.1 IFX有效性
    4.2 IFX安全性
    4.3 IFX应答相关因素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5)N-糖基化位点在流感病毒(H5N1)中的协同进化及对宿主特异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流感病毒的研究概述
        1.1 流感病毒结构与感染机理
        1.2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研究进展
    2 N-糖基化在病毒囊膜糖蛋白研究
        2.1 N-糖基化的功能
        2.2 病毒表面融膜蛋白的研究
        2.3 流感病毒HA与唾液酸糖链配体的研究
        2.4 NA蛋白糖基化的研究
    3 生物信息学在流感病毒糖蛋白中的研究
        3.1 流感病毒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
        3.2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流感病毒糖蛋白三维结构的研究
    4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N-糖基化位点在流感病毒囊膜糖蛋白中分布规律
    1 引言
    2 实验内容
        2.1 流感病毒全亚型HA与NA序列的获得与处理
        2.2 N-糖基化位点的预测与统计
        2.3 流感病毒全亚型HA与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2.4 HA与NA三维结构的获取与比较
    3 实验结果
        3.1 全亚型HA的进化关系与糖基化位点分布特征
        3.2 全亚型NA的进化关系与糖基化位点分布特征
    4 讨论
        4.1 全亚型HA中糖基化位点分布规律
        4.2 全亚型NA中糖基化位点分布规律
    5 总结
第三章 N-糖基化位点在H5N1病毒HA和NA中的协同进化关系
    1 引言
    2 实验内容
        2.1 H5N1病毒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2.2 对H5N1病毒的划分
        2.3 N-糖基化位点在H5N1病毒HA与NA的进化统计
        2.4 N-糖基化位点在H5N1病毒HA与NA的协同进化
    3 实验结果
        3.1 糖基化位点在H5N1病毒HA与NA分布特征
        3.2 H5N1病毒HA与NA的进化统计分析
        3.3 N-糖基化位点在H5N1病毒HA与NA的协同进化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N-糖基化位点对宿主特异性的影响
        4.2 N-糖基化位点在H5N1病毒HA与NA中协同进化
    5 总结
第四章 HA与唾液酸糖链的模型建立与优化
    1 引言
    2 实验内容
        2.1 H5N1病毒HA三维结构选择与处理
        2.2 唾液酸糖链三维模型的建立
        2.3 HA与唾液酸糖链模型的优化
    3 实验结果
        3.1 HA与唾液酸糖链模型建立
        3.2 唾液酸糖链在水溶体系中MD模拟的特征
        3.3 HA在水溶体系中MD模拟的特征
    4 讨论
        4.1 唾液酸糖链的结构特征
        4.2 HA受体结合域中氨基酸及N-糖链在分子动力学中变化特征
    5 总结
第五章 两个位点的糖基化在H5N1病毒HA对唾液酸糖链特异性改变中起到了辅助作用
    1 引言
    2 实验内容
        2.1 HA与唾液酸糖链的分子对接
        2.2 三聚体HA-唾液酸糖链复合体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HA与唾液酸糖链的分子对接
        3.2 170N与181N两个位点的糖基化在HA三聚体对不同唾液酸糖链亲和性改变中起到了辅助作用
    4 讨论
        4.1 SA-α-2,3-Gal/SA-α-2,6-Gal糖链在HA-唾液酸糖链复合体中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
        4.2 影响RBD对唾液酸糖链亲和力改变的氨基酸突变
        4.3 复杂的N-糖链影响了HA对唾液酸糖链的亲和力
        4.4 N-糖基化位点的变化在HA中具有复杂的影响
    5 总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6)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垂直传递及其突变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基因组的生物学特性
        1.1 HBV 及其基因组
        1.2 HBV 基因组的生物学特性
    2. HBV 感染的嗜肝性和泛嗜性
    3. HBV 感染的传播方式
        3.1 母婴传播
        3.2 宫内感染
        3.3 分娩期感染
        3.4 产后感染
    4. 乙肝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4.1 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4.2 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4.3 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5. HBV 基因组通过生殖细胞进行垂直传递的研究
        5.1 HBV 基因组通过精子垂直传递的研究
        5.2 HBV 基因组通过卵子垂直传递的研究
    6. 问题和展望
第二章 HBV 基因组在乙肝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与父子间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2 实验试剂与试剂成分
        2.3 常用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HBV 基因组U5 样序列的检测
        3.2 HBF 及其HBFa 和 HBFb HBV 感染率
        3.3 PCR-SSCP 分析
        3.4 HBV 基因组U5 样序列SNP 分析
        3.5 HBF 睾丸及附睾石蜡包埋组织HBV 基因组PCR 检测
        3.6 巢式PCR 扩增阳性的HBF 睾丸及附睾组织原位杂交结果
    4. 讨论
        4.1 乙肝的遗传流行病学分析
        4.2 血清游离型HBV 基因组检测与垂直传递
        4.3 PBMC 整合型HBV 基因组检测与垂直传递
        4.4 HBV 基因组的PCR-SSCP 突变分析与突变的垂直传递
        4.5 HBV 基因组的SNP 分析与SNP 的垂直传递
        4.6 HBF 睾丸及附睾组织HBV 基因组的存在
        4.7 FISH 技术对HBV 基因组在组织细胞内的准确定位
第三章 HBV 基因组在乙型肝炎患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与垂直传递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试剂与器材
        2.3 器材及来源
        2.4 方法
    3. 结果
        3.1 HBM 卵巢组织HBsAg 的表达
        3.2 孕妇卵泡组织及其新生儿脐带血HBV 基因组的PCR 扩增
        3.3 HBM 的卵巢石蜡切片FISH 检测
        3.4 HBM 卵巢组织与卵泡细胞HBV 基因组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3.5 HBM 卵泡及新生儿脐带血HBV 基因组PCR 方法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3.6 HBM 卵泡组织FQ-PCR 检测HBV 基因组
    4. 讨论
        4.1 HBsAg 在卵巢组织的表达
        4.2 HBM 母子间的HBV 基因组的垂直传递
        4.3 研究HBV 基因组经卵细胞垂直传递的意义
第四章 HBV 基因组小鼠卵细胞载体的构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材料与方法
        2.3 器材及其来源
        2.4 方法
        2.5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小鼠单个卵细胞的分离及透明带的消化
        3.2 小鼠卵细胞中HBV 基因组检测结果
        3.3 转染小鼠卵细胞内及卵巢组织中 HBV 基因组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4.1 小鼠卵细胞俘获HBV 基因组
        4.2 HBV 基因组通过小鼠卵细胞垂直传递
第五章 HBV 基因组小鼠精细胞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小鼠的垂直传递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小鼠精细胞俘获HBV 基因组的检测
        3.2 小鼠精子俘获外源HBV 基因组的原位杂交检测
        3.3 提取幼鼠尾DNA,检测HBV 基因组
        3.4 检测转基因小鼠HBV RNA 的表达
        3.5 HBV 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4.1 小鼠精细胞对外源基因具有主动捕获性
        4.2 体外转染外源PBR322-HBV DNA 进入鼠精细胞
        4.3 PCR 和FISH 方法检测精子捕获外源HBV 基因组
        4.4 经输精管及附睾管内精子细胞转染法建立HBV 基因组垂直传递的小鼠模型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
致谢

(7)TT病毒的检测及与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TTV检测及东营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调查人群和标本来源
        二、试剂
        三、主要仪器
        四、实验项目和检测方法
    结果
        一、正常人群血清TTV DNA阳性率及性别间差别比较
        二、TTV DNA阳性率的年龄趋势
        三、母婴TTV的垂直传播率和6月龄婴幼儿的感染率
    讨论
        一、TTV的发现和基本特征
        二、流行病学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TV与人类肝病关系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检查人群和标本来源
        二、试剂
        三、主要仪器
        四、实验项目和检测方法
    结果
        一、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的TTV DNA阳性率
        二、TTV DNA在不明转氨酶升高、肝炎、肝硬化、肝癌中的阳性率
    讨论
        一、TTV在人体的分布
        二、TTV与甲-戊型肝炎的关系
        三、TTV与不明转氨酶升高、肝硬化、肝癌的关系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一、TTV的发现
    二、TT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三、TTV的分布
    四、TTV的传播途径
    五、TTV的易感人群
    六、TTV的病理学研究
    七、TTV感染的临床表现
    八、TTV的检测方法
    九、治疗对策
    十、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8)HBV基因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关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HBV 基因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关系的研究
    1. 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 PCR 作为HBV 基因分型方法的确立
    2. 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 PCR 研究 HBV 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
第二部分 HBV 基因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关系的初步研究
    1. 不同基因型 HBV-C 基因片段重组载体的构建和克隆
    2. 不同基因型 HBV-C 蛋白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影响的差异
第三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和准种的研究
    1. 乙型肝炎病毒 Bj 和 Ba 基因亚型的鉴定
    2. 熔点曲线检测 HBV 准种与临床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1: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
综述2: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临床意义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个人简历

(9)TTV在黑龙江省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的比例及其致病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观察组:
        1.1.2 对照组: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血样采集:
        1.3.2 测定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西安地区TTV毒株结构呈环形(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组学分析及腹泻相关病毒的分子检测与进化研究[D]. 伊淑帅.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直孔藏纸耐久性与耐用性评价及防霉作用研究[D]. 高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3]甘肃省苹果主要病毒的种类及检测技术[D]. 张明珍.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4]回顾性分析英夫利西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D]. 贺杰. 中南大学, 2013(05)
  • [5]N-糖基化位点在流感病毒(H5N1)中的协同进化及对宿主特异性影响[D]. 陈闻天. 西北大学, 2012(05)
  • [6]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垂直传递及其突变与表达[D]. 王培林.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 [7]TT病毒的检测及与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D]. 张华东. 山东大学, 2006(12)
  • [8]HBV基因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关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D]. 温志立. 中南大学, 2004(11)
  • [9]TTV在黑龙江省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的比例及其致病性[J]. 姜宏齐,陈焕永,蔡华枫,朱思和,马英骥,安国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3(01)
  • [10]TT病毒在肝病患者的感染状况及致病性[J]. 刘玉兰,朱元民,陈红松,王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10)


基因组论文 唾液酸论文 乙肝阴性论文 科学论文 基因位点论文

上一篇:四川省武胜县种草养畜成效显着
下一篇:英国是否在追随或影响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