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惠旋,李妙华,林志强[1](2021)在《彩超对急性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彩超对急性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睾丸扭转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准确性,并分析超声检查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表现。结果:45例睾丸扭转患者中,经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的有43例(95.56%),有2例患者(4.44%)为化脓性睾丸炎。经超声诊断准确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5例睾丸扭转患者中,急性睾丸扭转患者有24例(53.33%),其超声表现为:(1)部分患者未出现异常现象,部分患者表现为睾丸轻度增大,且内部回声弥漫性呈减低情况,阴囊壁因水肿增厚,回声增强。(2)患者的睾丸实质内的血流信号显着减少,甚至是消失,脉冲(Pw)血流频谱呈现为高阻型。(3)患者的睾丸周围组织、附睾周围组织表现为出血现象,可能会出现反应性鞘膜积液的情况。结论:采用彩超诊断急性睾丸扭转,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且该检查方式具有无创、无辐射等诸多优点,可将其作为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方式,不仅能有助于临床判断疾病,还能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陈昭蓓,苏海庆,张霞,覃敏培,廖海珍,谭臻,黄艳焦,李业钊[2](2020)在《高频彩超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不完全睾丸扭转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不完全睾丸扭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随访或手术证实为不完全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单纯使用高频彩超与高频彩超结合SMI技术诊断不完全睾丸扭转的准确性。结果 42例患者中,高频彩超诊断为不完全睾丸扭转30例,准确率为71.4%;高频彩超联合SMI技术诊断为不完全睾丸扭转38例,准确率为90.5%;高频彩超联合SMI技术诊断不完全睾丸扭转的准确率高于高频彩超(P<0.05)。7例被高频彩超误诊为正常睾丸的患者中(健患两侧睾丸血流评级相同), 4例由高频彩超联合SMI技术更正诊断为不完全睾丸扭转(患侧睾丸血管指数小于健侧);5例被高频彩超误诊为完全型睾丸扭转的患者中(患侧睾丸血流信号0级),4例由高频彩超联合SMI技术更正诊断为不完全睾丸扭转(患侧睾丸血管指数大于0,但小于健侧睾丸)。结论高频彩超结合SMI技术能为诊断不完全睾丸扭转提供更多重要的影像学信息,准确率高于高频彩超。
李业钊,陈昭蓓,张霞,廖海珍,覃敏培,谭臻,黄艳焦,苏海庆[3](2020)在《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在不完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价值》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与高频彩超对比,探讨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在不完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临床随访或手术证实的不完全睾丸扭转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与高频彩超的诊断性能进行比较,并分析健患两侧睾丸实质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流出时间(WT)。结果超声造影时,52例不完全睾丸扭转患者睾丸实质内部均可见分布不均匀的造影剂填充,回声强度低于健侧,部分可见造影剂局部缺损区。超声造影诊断不完全睾丸扭转的准确率为100%,高频彩超诊断不完全睾丸扭转的准确率为86.5%,两种方法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 <0.05)。患侧睾丸实质时间强度曲线(TIC)呈"慢上慢下型",健侧睾丸实质TIC呈"快上快下型",健患两侧睾丸实质造影剂的PI和WT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通过ROC曲线,确定PI值16.13 dB和WT值125.36 s为诊断的最佳临界点,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超声造影诊断不完全睾丸扭转的准确率与高频彩超不同,超声造影的诊断率较高,通过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根据PI和WT值判断有无不完全睾丸扭转,这可为临床医生准确诊断不完全睾丸扭转提供量化影像学信息,减少评估的主观性。
陈浩然[4](2019)在《分析在睾丸扭转诊断中高频彩超的临床运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在睾丸扭转诊断中高频彩超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30例睾丸扭转患者为观察组,结合其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高频彩色超声诊断,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均无阴囊疾病,通过分析两组受检者的高频彩超表现,继而探讨在睾丸扭转诊断中高频彩超的临床运用价值。结果经高频彩超检测后,观察组30例睾丸扭转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6.7%;误诊率为3.3%;鞘膜内扭转18、鞘膜外扭转11例;检测结果较为详细,观察组患者睾丸阻力指数、最大收缩期流速值与舒张期末最小流速值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超声诊断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率,详细观察其内部血流状况,安全性高,操作方法快捷、简便、直观,重复性强,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详细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
刘洪胜,雷劲松,顾九零,杨颖,吴晓菲[5](2018)在《高频彩超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在睾丸扭转诊断中高频彩超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睾丸扭转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选取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及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资料,分析高频彩超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结果:48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睾丸扭转,而患者经高频彩超检查结果确诊为睾丸扭转的共有46例,诊断准确率为95.33%;误诊2例,包括睾丸炎与附睾炎性包块。46例超声检查结果中,左侧扭转36例(78.26%),右侧扭转10例(21.74%);扭转半圈至一圈7例(15.22%),扭转一圈至两圈29例(63.04%),扭转两圈以上10例(21.74%)。超声影像主要显示为睾丸体积正常或肿大,内部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可见不均匀实质回声。结论:高频彩超在睾丸扭转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扭转睾丸的临床处理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汪旭,王丽,周飞,姚冬梅[6](2018)在《睾丸蒂扭转60例高频彩超和常规彩超诊断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高频彩超和常规彩超在诊断睾丸蒂扭转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睾丸蒂扭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高频彩超结果及常规彩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高频彩超及常规彩超在诊断睾丸蒂扭转上的检查结果。结果:高频彩超结果显示,多数患侧睾丸与健侧相比有所增大,其内部表现为低回声或稍强回声,可见分布不均点状回声,边界清晰,阴囊壁有所增厚,有少量或中量鞘膜腔积液。CDFI结果显示患侧睾丸内部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在诊断睾丸形态饱满,睾丸内部回声改变以及睾丸内血流正常,血流减少和血流消失上,高频彩超的检出比例(38.33%,18.33%,23.33%,45.00%,71.67%)明显高于常规彩超(15.00%,6.67%,8.33%,25.00%,41.67%,P<0.05)。同时,高频彩超在诊断60例睾丸蒂扭转上的准确率为96.67%,明显大于常规彩超(78.33%,P<0.05)。结论:在诊断睾丸蒂扭转上,高频彩超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常规彩超相比误诊率明显减小,能够为其早期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彭有荣[7](2018)在《高频彩超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例睾丸扭转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采用高频彩超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彩超表现特征。结果:9例患者均通过手术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超声诊断准确率是77.78%;2例患者经手法复位后血供获得恢复,睾丸被保留。结论:应用高频彩超诊断睾丸扭转患者能够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对改善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卢芳[8](2017)在《高频彩超诊断睾丸扭转11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性。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我院收治的11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1例确诊睾丸扭转患者睾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回声不均、睾丸上方精索明显增粗呈团状等超声图像改变,CDFI显示睾丸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8例发病10h内采用睾丸保留术,3例发病大于12h睾丸坏死行切除术。结论高频彩超无创、快捷、可重复检查,能较准确判断睾丸扭转的程度及病情发展程度,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
柳元铭,刘雪玲,施连东[9](2016)在《高频彩超诊断睾丸扭转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睾丸扭转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提高超声首诊正确率,减少因漏诊、误诊所导致的睾丸切除。方法:对25例睾丸扭转患者高频彩超表现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25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睾丸扭转,其中4例手术中手法复位后血供有所恢复,避免了切除睾丸。结论:睾丸扭转后因缺血的原因睾丸组织发生坏死,睾丸切除率居高不下。通过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技术,对睾丸及附睾位置、精索形态及合并症等多方面的观察能减少误诊、漏诊,对抢救睾丸有重要的意义。
周家枢[10](2015)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手术病理确诊的睾丸扭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睾丸扭转的应用价值。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30例患者共33个睾丸扭转;其中31个睾丸增大,2个睾丸缩小;2个内部回声稍微减弱,27个回声不均匀且明显减弱,4个内部回声紊乱、强回声较多,伴有声尾。检查还显示33个睾丸内部血流信号消失。30例睾丸扭转患者中,26例扭转部位存在中度或稍高回声光团,表现为"线团征",而且边界清晰,其内部回声杂乱;同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光团周边存在较少血流信号。30例患者确诊后进行急诊手术治疗,1例因误诊延误治疗致睾丸坏死,双侧睾丸都实施切除;26例手术切除睾丸;3例经手术复位治疗后保留睾丸。以手术病理所见为标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符合率为96.97%。结论睾丸扭转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的声像图以及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对睾丸扭转进行辅助诊断。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观察指标 |
| 1.4 统计学方法 |
| 2结果 |
| 2.1 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
| 2.2 超声检查急性睾丸扭转的表现 |
| 3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临床资料 |
| 1.2 方法 |
| 1.3 诊断标准 |
| 1.4 统计学分析 |
| 2 结 果 |
| 3 讨 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观察指标: |
| 1.4 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2.1 两组受检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
| 2.2 两组受检者血流参数情况对比: |
| 3 讨论 |
| 1一般资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检查方法 |
| 2结果 |
| 3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2.1 仪器选择 |
| 1.2.2 超声检查 |
| 1.3 统计学分析 |
| 2 结果 |
| 2.1 高频彩色超声图像特征 |
| 2.2 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 |
| 2.3 患者手术所见及预后 |
| 3 讨论 |
| 1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诊断方法 |
| 1.3 统计学方法 |
| 2结果 |
| 2.1 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
| 2.2 睾丸扭转具体超声表现 |
| 3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仪器与方法 |
| 2 结果 |
| 2.1 彩超检查结果 |
| 2.2 治疗转归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一般资料 |
| 1.2方法 |
| 2 结果 |
| 2.1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 |
| 2.2手术所见及预后 |
| 3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