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疗效观察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微波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俞天佳[1](2020)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搭载钙磷离子用于牙本质小管封闭和间接盖髓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如何长期有效的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一直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除了以激光治疗为主的物理方法,许多化学药物可以通过在牙本质小管中形成不可溶解的沉淀来达到封闭牙本质小管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牙本质小管封闭剂都无法深入的进入到牙本质小管中,无法应对口腔日常酸蚀与磨损的挑战。由于牙本质主要为钙和磷酸盐复合物,所以磷酸盐沉淀方法表现出了牙本质小管封闭潜能。磷酸钙沉淀封闭剂可以在最初的牙本质小管机械性封闭以及长期的再矿化过程中起到双重的作用。封闭牙本质小管,隔离外界刺激,同时也是临床上对间接盖髓剂的要求之一。因此,如何使磷酸盐沉淀深入的进入牙本质小管中来起到封闭作用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由于其粒径可调、骨架稳定、孔径均匀、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被认为是药物载体的优先选择,也成为了牙本质过敏症治疗领域的一种新兴材料。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分别搭载在MSN表面制成了Ca2+/PO43-@MSNs,以临床常用脱敏剂诺华敏作为对照,评价适宜水粉比例的新材料抵御模拟口腔日常酸蚀与磨损的能力。另外,由于钙磷均有利于矿化,且Ca2+/PO43-@MSNs的高渗透与钙磷缓释特性,使其具有作为间接盖髓剂,起到保护牙髓组织,并促进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的可能。本研究将评价适宜水粉比例的Ca2+/PO43-@MSNs对hDPSCs的增殖、迁移和成牙本质向分化的能力。方法:1、制作MSN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筛选出适宜直径大小的MSNs。MSNs搭载钙磷离子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粒子及混合物大小及形态,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分析其化合物组成,并通过X射线能谱检测其元素组成以及元素分布情况。;2、通过SEM观察五个不同浓度Ca2+/PO43-@MSNs匀浆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情况,使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计算不同水粉比浓度处理的牙本质盘的牙本质小管封闭率,筛选出封闭效果最佳的水粉比例。使用最佳水粉比例处理牙本质盘,以诺华敏作对照,评价Ca2+/PO43-@MSNs抵御模拟口腔酸蚀与磨损的能力。3、根据GB/T16886.12-2017检测细胞毒性,筛选Ca2+/PO43-@MSNs体内应用最高浓度。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Ca2+/PO43-@MSNs对hDPSCs增殖能力的影响,选用最佳浓度培养细胞,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a2+/PO43-@MSNs对hDPSCs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基因的表达。结果:1、TEM下可见直径为50 nm的MSNs形状规律,大小均一,孔径分布均匀,粒子的分散性能较好。SEM下可见搭载钙磷后粒子直径为1μm左右,1:1混合后粒子间连接紧密,直径为50 nm左右。XRF结果显示钙磷搭载率提高至41.227%与38.976%。EDS结果显示钙磷搭载成功且元素分布均匀;2、Ca2+@MSNs:PO43-@MSNs:H2O=0.015 g:0.015 g:150μL浓度下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最佳,可以达到97.6%。相对于目前临床使用的诺华敏,Ca2+/PO43-@MSNs可以更好的抵御口腔日常的磨损与酸蚀。3、0.67mg/mL Ca2+/PO43-@MSNs促进hDPSCs增殖能力最佳。划痕实验显示,0.67mg/mL的Ca2+/PO43-@MSNs有促进hDPSCs迁移的能力。PCR结果显示0.67mg/mL浓度的Ca2+/PO43-@MSNs有促进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的能力。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完成搭载Ca2+或PO43-的MSNs,即Ca2+@MSNs与PO43-@MSNs两种粒子。筛选出了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最佳的水粉比例,且在适宜水粉比例下的Ca2+/PO43-@MSNs相对于临床使用的诺华敏能够更好的抵御日常口腔的酸蚀与磨损。适宜浓度的Ca2+/PO43-@MSNs可以促进hDPSCs的增殖、迁移和成牙本质向分化。这为Ca2+/PO43-@MSNs这种新材料应用于临床奠定了理论基础。

邓睿[2](2018)在《3M适乐应用于超声洁治术和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敏感患者的疼痛感受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3M适乐应用于超声洁治术和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敏感患者的疼痛感受评价。方法:选取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超声洁治术(ultrasonic scaling)和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按牙周组织情况进一步筛选后分为预防性超声洁治组40名、慢性牙龈炎超声洁治组40名和慢性牙周炎超声洁治+SRP组40名,采用自身对照,左下尖牙为实验组,涂抹适乐;右下尖牙为对照组,涂抹碘甘油。分别在脱敏术前、脱敏后即刻、脱敏后1周和脱敏后1个月的时间点测量患牙的牙本质敏感程度。牙本质敏感程度的测量是依靠机械刺激、温度刺激和视觉评价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实现的。通过VAS值来计算两种药物在特定时期脱敏是否有效,进而计算脱敏有效率,在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预防性超声洁治组、慢性牙龈炎超声洁治组和慢性牙周炎超声洁治+SRP组三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上实验组(适乐)脱敏有效率均较高,并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脱敏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脱敏后即刻、1周及1个月时,适乐脱敏有效率较高,并且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适乐拥有较好的脱敏性能,可在临床中用于超声洁治术和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后所致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治疗。

董鑫[3](2017)在《三种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3M SinglebondTM Universal通用粘结剂、极固宁和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即刻效果和长久效果,挑选出效果最好的脱敏剂,为脱敏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观察离体牙牙本质通透性来比较3M SinglebondTM Universal通用粘结剂单独应用组及三种脱敏剂两两联合应用组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方法1收集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140颗,制备成牙本质过敏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20)、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n=40)、极固宁组(n=40)、高露洁组(n=40)。空白对照组涂布蒸馏水,其余三组按要求涂布脱敏剂,从涂布脱敏剂的3组中各随机抽取20个样本进行刷牙实验。扫描电镜下观察涂布脱敏剂后和刷牙实验后牙本质表面的改变,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扫描电镜的图片进行分析,计算开放牙本质管口的平均直径和相对面积,并使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收集40颗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经过牙合面处理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离体牙模型。所有模型暴露处理面,其余牙体部分进行封闭,然后按照不同的方法涂布脱敏剂,A组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B组SinglebondTM Universal联合极固宁组;C组SinglebondTM Universal联合高露洁抗敏牙膏组;D组极固宁联合高露洁抗敏牙膏组。涂布药物后将各组进行刷牙实验并投入到亚甲蓝溶液(浓度为2%)中浸泡6小时,然后将牙体垂直于牙合面剖开,根管显微镜下通过游标卡尺测量亚甲蓝溶液渗透的最大垂直距离,并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涂布脱敏剂后四组间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对比总体具有统计学差异(F=786.265,P=0.000);空白对照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00),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低于其余三组(P=0.000),极固宁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与高露洁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139)。刷牙实验后,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极固宁组、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组三组间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对比总体具有统计学差异(F=562.674,P=0.000);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低于极固宁组(P=0.000),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0),极固宁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8)。涂布脱敏剂后四组间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总体具有统计学差异(F=5224.798,P=0.000);空白对照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00),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极固宁组(P=0.000),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0),极固宁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26)。刷牙实验后,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极固宁组、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组三组间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对比总体具有统计学差异(F=332.288,P=0.000);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开放小管口的相对面积低于极固宁组(P=0.000),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0),极固宁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0)。将涂布脱敏剂的各组,刷牙实验前的直径、相对面积与刷牙实验后的直径、相对面积进行纵向对比,SinglebondTM Universal组的直径在刷牙实验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63),其余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 A组与B组相比(P=0.000),A组与C组相比(P=0.045),A组与B、C两组的亚甲蓝溶液渗透距离均具有显着性差异;B组与C组相比亚甲蓝溶液的渗透距离无显着性差异(P=0.129);A组、B组、C组分别与D组的亚甲蓝溶液渗透距离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D组的亚甲蓝溶液渗透距离是最长的。结论1 SinglebondTM Universal、极固宁和高露洁抗敏牙膏都可以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经过刷牙摩擦实验后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从强到弱依次是SinglebondTM Universal、极固宁、高露洁抗敏牙膏。三种脱敏剂中SinglebondTM Universal的即刻脱敏效果和长久脱敏效果最佳。2 SinglebondTM Universal联合极固宁应用组,SinglebondTM Universal联合高露洁应用组能较好的封闭牙本质小管从而降低牙本质的通透性。极固宁联合高露洁应用组的牙本质通透性最高,与其余三组均具有显着性差异。

牛颖慧,李莎,玛丽亚木古丽·帕塔尔,赵今[4](2016)在《精氨酸脱敏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并比较精氨酸脱敏牙膏与常用脱敏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Pub 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搜集精氨酸脱敏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数据的提取和质量评价由两个评价者独立完成。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所有的结果通过触压敏感测试及冷空气喷吹检测评估,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各治疗组的均数和标准差。Meta分析结果显示,精氨酸脱敏牙膏与含钾脱敏牙膏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触压评估:SMD=1.83,95%CI[1.07,2.58],P<0.05;冷空气评估:SMD=-1.19,95%CI[-1.69,-0.69],P<0.05);精氨酸脱敏牙膏与含锶脱敏牙膏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触压评估:SMD=0.68,95%CI[-1.59,2.96],P>0.05;冷空气评估:SMD=-0.94,95%CI[-2.28,0.40],P>0.05)。结论精氨酸脱敏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效果优于含钾脱敏牙膏,但与含锶脱敏牙膏无明显差异。

李娜,朱立江,王香兰,郑照杰[5](2015)在《两种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文中指出背景:MS Coat、极固宁脱敏剂均可以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隔绝外界刺激,降低牙本质敏感。国内外学者对两者效果的对比多为描述性、定性研究。目的:通过扫描电镜定量观察MS Coat、极固宁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并做出比较。方法:将30颗人离体新鲜第三磨牙样本制成3 mm厚的牙本质盘,以17%EDTA液体处理牙本质表面2 min,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MS Coat组和极固宁组分别用MS Coat脱敏剂和极固宁脱敏剂对牙本质表面进行处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表面和纵剖面结构。结果与结论:1表面观察: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全部开放;MS Coat组绝大部分牙本质小管口被堵塞;极固宁组牙本质小管口覆盖不规则鳞状晶体物质,仍可见一小部分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口,但直径变窄。2纵剖面观察: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呈条状平行排列,无任何堵塞物;MS Coat组小管口有沉淀物沉积,较致密,基本上封闭了牙本质小管口;极固宁组牙本质小管内有鳞片状晶体物质沉积。组间牙本质直径及小管数量比较:空白对照组>极固宁组>MS Coat组(P<0.05)。表明MS Coat脱敏剂和极固宁脱敏剂均能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且MS Coat脱敏剂的封闭效果优于极固宁。

陈丽薇,贾兴亚[6](2015)在《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牙本质过敏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效果特别是远期效果多不理想,是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本文对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原理及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朱彦红[7](2015)在《牙齿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奥敏清(牙齿脱敏剂)对牙本质敏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7例120颗牙本质敏感的门诊患者随机各60颗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奥敏清脱敏剂,对照组使用Gluma脱敏剂,比较两组的即刻疗效和一周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即刻总有效率分别是90.0%和86.7%,1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是55.0%和5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敏清脱敏剂和Gluma脱敏剂均是有效的脱敏剂,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李婵秀,黄江勇,梁焕友[8](2013)在《含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文中提出背景:NovaMin是一种生物活性玻璃离子,其有效成分与唾液发生反应后形成羟基磷灰石晶体沉积在牙齿表面,封闭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可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目的:观察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后含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子牙膏对患牙敏感症的影响。方法:从543例患者中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9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参加试验,遵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随机分成2组,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后,试验组用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专效修复抗敏牙膏刷牙,对照组用不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刷牙。分别在抗敏试验前和抗敏试验后4周采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评价患牙空气刺激的敏感程度。结果与结论:共88例患者完成试验,两组各44例。使用牙膏4周后,试验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由抗敏试验前时的4.25±1.87降低至2.53±1.22,试验前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对照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由抗敏试验前时的4.03±1.92降低至3.63±1.45,试验前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试验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表明含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的抗敏感牙膏可有效减缓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的牙本质过敏症状。

章雯,陈伟[9](2013)在《牙本质过敏的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牙本质过敏症(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又称过敏性牙本质(hypersensitive dentine),是指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一种异常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我国首次牙本质敏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08年成年人牙本质过敏症发病率为40.7%[1]。

李刚,付莹莹,钟亦思,胡德渝[10](2012)在《抗敏感牙膏功效成分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牙本质敏感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治疗牙本质敏感的方法,其中自行局部使用含某些特殊功效成分的抗敏感牙膏是首选。本文对抗敏感牙膏的功效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二、微波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搭载钙磷离子用于牙本质小管封闭和间接盖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搭载钙磷材料的制作与筛选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MSNs的制作
        2.2.2 MSNs的TEM检测
        2.2.3 Ca~(2+)@MSNs和PO_4~(3-)@MSNs的制作
        2.2.4 Ca~(2+)@MSNs和PO_4~(3-)@MSNs的X射线荧光光谱(X-RayFluorescence,XRF)分析
        2.2.5 Ca~(2+)/PO_4~(3-)@MSNs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检测及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分析
    3 结果
        3.1 MSNs的TEM检测
        3.2 Ca~(2+)@MSNs/PO_4~(3-)@MSNs与Ca~(2+)/PO_4~(3-)@MSNs的SEM检测
        3.3 Ca~(2+)@MSNs/PO_4~(3-)@MSNs的EDS分析
        3.4 Ca~(2+)@MSNs/PO_4~(3-)@MSNs的XRF分析
        3.5 Ca~(2+)/PO_4~(3-)@MSNs的EDS mapping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Ca~(2+)/PO_4~(3-)@MSNs作为牙本质小管封闭剂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不同水粉比的Ca~(2+)/PO_4~(3-)@MSNs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评价
        2.2.2 Ca~(2+)/ PO_4~(3-)@MSNs缓释性能的评价
        2.2.3 模拟口腔环境中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评价
        2.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水粉比的Ca~(2+)/PO_4~(3-)@MSNs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评价
        3.2 Ca~(2+)/PO_4~(3-)@MSNs缓释性能的评价
        3.3 模拟口腔环境中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Ca~(2+)/PO_4~(3-)@MSNs作为间接盖髓剂的体外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人牙髓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2.2 筛选Ca~(2+)/O_4~(3-)@MSNs体内应用最高浓度
        2.2.3 Ca~(2+)/PO_4~(3-)@MSNs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2.4 Ca~(2+)/PO_4~(3-)@MSNs对人牙髓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2.2.5 Ca~(2+)/PO_4~(3-)@MSNs诱导人牙髓干细胞矿化基因的表达
        2.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人牙髓干细胞鉴定
        3.2 筛选Ca~(2+)/PO_4~(3-)@MSNs体内应用最高浓度
        3.3 Ca~(2+)/PO_4~(3-)@MSNs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4 Ca~(2+)/PO_4~(3-)@MSNs对人牙髓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5 Ca~(2+)/PO_4~(3-)@MSNs诱导人牙髓干细胞矿化基因的表达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3M适乐应用于超声洁治术和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敏感患者的疼痛感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人的纳入
    1.2 材料和器械
    1.3 预处理
    1.4 牙本质敏感程度测定和评价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预防性超声洁治组脱敏治疗后脱敏有效率比较
    2.2 慢性牙龈炎超声洁治组脱敏治疗后脱敏有效率比较
    2.3 慢性牙周炎超声洁治+SRP组脱敏治疗后脱敏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3.1 牙本质过敏症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
    3.2 牙本质过敏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3.3 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4 牙本质过敏程度的测定和评价
    3.5 患牙的选择及处理
    3.6 牙本质过敏症脱敏的机制
    3.7 关于适乐
    3.8 实验结果分析
    3.9 实验的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三种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与主要设备
        1.1.2 离体牙的收集
        1.1.3 实验方法
        1.1.4 统计分析
    1.2 实验结果
        1.2.1 三种不同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1.2.2 脱敏剂联合应用的牙本质渗透性实验研究
    1.3 讨论
        1.3.1 离体牙的保存及模型的制备
        1.3.2 牙本质过敏症的研究方法
        1.3.3 扫描电镜下 Singlebond~(TM) Universal 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形态学测定
        1.3.4 扫描电镜下极固宁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形态学测定
        1.3.5 扫描电镜下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形态学测定
        1.3.6 脱敏剂联合应用对牙本质渗透性的影响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进展
    2.1 发病机制
    2.2 发病原因
        2.2.1 全身因素
        2.2.2 局部因素
        2.2.3 其他因素
    2.3 治疗方法
        2.3.1 药物脱敏
        2.3.2 激光脱敏
        2.3.3 材料充填
        2.3.4 冠修复
        2.3.5 食物脱敏
        2.3.6 联合脱敏
        2.3.7 其他脱敏方法
    2.4 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实验附图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精氨酸脱敏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检索策略
        1.2.1 计算机检索
        1.2.2手工检索
    1.3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1.3.1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3.2 质量评价
        1.3.3 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2.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精氨酸脱敏牙膏与含钾脱敏牙膏的比较
        2.4.2 精氨酸脱敏牙膏与含锶脱敏牙膏的比较
    2.5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5)两种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2结果Results
3讨论Discussion

(6)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发病机制
2治疗原则和途径
3治疗方法
4展望

(7)牙齿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含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治疗牙本质过敏症(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引言Introduction
1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设计
    时间及地点
    对象
    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随机分组方法
    材料:
        含Nova Min活性玻璃离子的专效修复牙膏
        不含Nova 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的牙膏
    方法:
        试验方法
        疗效标准
        主要观察指标
        统计学分析
2结果Results
    2.1受试者基本情况
    2.2随机分组流程图
    2.3受试牙分布
    2.4两组受试牙膏安全性评价
    2.5空气压力刺激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值
3讨论Discussion
作者贡献
利益冲突
伦理要求
学术术语
作者声明

(9)牙本质过敏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商品化脱敏剂
    1.1 氟保护剂
    1.2 堵塞作用为主的脱敏剂
    1.3 腐蚀作用为主的脱敏剂
    1.4 覆盖作用为主的脱敏剂
2 家用脱敏剂
    2.1 脱敏牙膏
    2.2 漱口水、口香糖
3 离子导入法
4 激光脱敏
5 中药脱敏
6 其他

四、微波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搭载钙磷离子用于牙本质小管封闭和间接盖髓的实验研究[D]. 俞天佳.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2]3M适乐应用于超声洁治术和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敏感患者的疼痛感受评价[D]. 邓睿. 山西医科大学, 2018(01)
  • [3]三种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D]. 董鑫. 华北理工大学, 2017(03)
  • [4]精氨酸脱敏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Meta分析[J]. 牛颖慧,李莎,玛丽亚木古丽·帕塔尔,赵今. 口腔疾病防治, 2016(11)
  • [5]两种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J]. 李娜,朱立江,王香兰,郑照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38)
  • [6]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研究进展[J]. 陈丽薇,贾兴亚.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08)
  • [7]牙齿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朱彦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8)
  • [8]含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治疗牙本质过敏症[J]. 李婵秀,黄江勇,梁焕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38)
  • [9]牙本质过敏的治疗进展[J]. 章雯,陈伟. 口腔医学研究, 2013(01)
  • [10]抗敏感牙膏功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 李刚,付莹莹,钟亦思,胡德渝.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2012(06)


牙本质论文 高露洁论文 脱敏牙膏论文 牙本质过敏论文 脱敏治疗论文

上一篇:总工会表彰载人航天工程首次试飞先进集体和个人
下一篇:介入性超声在腹腔积液病变治疗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