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叶[1](2015)在《孵化机的选用与保护》文中研究说明孵化机是指人工模拟卵生动物将受精蛋发育成生命的机器,主要用于种蛋孵化、胚胎发育,是家禽孵化场、养鸡场、特禽孵化场等必需的。1种类孵化机种类可以分为煤电两用和只用电两个类型,两个类型的机器都包括小型孵化机、鸽子孵化机、小鸡孵化机、珍禽孵化机、鸭蛋孵化机、小型全自动孵化机、小型全自动孵化出雏一
李峥嵘,刘递多,刘凯[2](2015)在《冷凝热热回收技术在孵化设备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电加热式孵化设备的高能耗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孵化设备仍依赖电加热方法提供能源,各类新型孵化设备产品尚未有明显的市场占有率。文章归纳了国内孵化设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近年来国内对孵化设备的节能改造方法。冷凝热热回收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案例中常用于制备生活热水,同时制备常规空调冷冻水。根据禽蛋在孵化过程中吸热、散热的特点,提出应用热回收式冷水机组对孵化设备同时供冷供热的设想,替代传统孵化设备中使用的电加热设备,改造能源供应技术,并从理论上分析其可行性与节能性。
巩超玉,李传祥,赵辉宏[3](2014)在《光热—光电集成型太阳能孵化机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孵化机局限性很大,一旦停电,胚胎将会死亡,严重影响孵化效率。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一种以太阳能光热为主、光电为辅的孵化机设计方案。采用集热管加热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并送至孵化箱内部的铜制"暖气片";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通风风扇、加湿管等保持孵化箱内适宜的孵化环境;"暖气片"中的水温下降后再由水管排至冷水箱中,并用泵把冷水箱中的水打入热水器,形成对水的循环利用;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电储存在蓄电池里面,用来为控制器及灯泡等供电,或在阴雨天气为孵化机的加热片加温。该孵化机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政策,节能环保。
李传祥,巩超玉,赵辉宏[4](2014)在《光热-光电集成型太阳能孵化器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孵化器作为提高禽类孵化效率的设备,其研究备受国内外关注。由传统的电力孵化器到煤电孵化器,再到光电孵化器,可见孵化器正朝着绿色节能的理念发展,其孵化效率也在不断提高,提高了养禽业的经济效益。本文设计了一款节能孵化器—光热-光电集成型太阳能孵化器,以光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的形式充分利用了太阳能,使孵化器自主产热、发电成为了可能,随着国家对节能产品支持政策的出台,该型孵化器将会迎来发展良机。
吴杰文[5](2012)在《大型高效地源热泵空调孵化系统实验平台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禽孵化和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禽业的快速发展,孵化机的生产也迅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孵化机逐渐涌立。然而现有的孵化机耗能较大,技术层面比较低,从而孵化成本比较高,已经成为孵化行业发展的障碍之一。“节能”已经成为孵化行业机械化发展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谁的养殖成本越低,谁就有强大的竞争力,建立健康养殖和环保零排放养殖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为家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针对目前我国孵化设备存在能耗高、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对环境不友好以及高温辐射对种蛋影响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高效地源热泵空调孵化系统的设计,该型孵化机采用热泵节能新技术,利用浅层地热资源实现孵化设备的有效节能。高效地源热泵空调孵化系统一方面能满足孵化机种蛋孵化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能实现建筑空间或种蛋的冷藏功能,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能效比。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搭建高效地源热泵空调孵化系统实验平台,包括系统参数和设备的详细设计与选型。该系统具有种蛋孵化和制冷两大功能,地源热泵热水机组产生的热水用于种蛋孵化,而产生的冷量则用于调节和改善种蛋储藏室或禽舍的温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系统能效比,高效地源热泵空调孵化系统实验平台的综合能效比可达到1:7.5左右。(2)对单台孵化机内部热水加温装置进行优化设计,用热水取代电热丝发热作为孵化热源的传热介质,实现孵化机内部的低温热水辐射加温,避免了电热丝高温辐射对种蛋的影响;通过加大了孵化机内部加热装置的散热面积,一方面使得内部温度场均匀性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均温风扇的功率,从而达到降低系统能耗的目的。(3)分别对本课题组设计制作的高效地源热泵空调孵化系统实验平台进行空载实验测试和种蛋孵化试验。空载测试主要为了检验该系统的综合性能,如孵化有效区域温度场的均匀性、孵化机的温升和保温性能等参数,最后对孵化系统性能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通过种蛋的孵化试验,检验孵化机的孵化率、健雏率以及系统能效比,并对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价。(4)利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的Airpak模块对所建孵化机进行建模和仿真,主要包括孵化机内部的温度场和风速场模拟与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孵化机内部的温度场均匀性和通风是否达到孵化机行业标准。将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实际测试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然后利用对比结果来对孵化机的设计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对孵化机的下一步优化工作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薛玉建[6](1998)在《新型煤电两用孵化机通过鉴定》文中提出 山东省夏滓孵化设备研究所历时10余年研制生产的新型煤电两用孵化机今年4月在山东省德州市通过鉴定。 这种特别适合于小型孵化场和个体养禽专业户使用的孵化设备,可
薛玉建[7](1998)在《新型煤电两用孵化机》文中指出山东省夏津孵化设备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新型煤电两用孵化机最近通过鉴定。这种特别适合于小型孵化场和个体养禽专业户使用的孵化设备,可孵化各种家禽和珍禽,其最大特点是采用煤、电两种加温方式,既可同时并用,也可单独使用,在停电时用煤加温可长期正常运行,并具有自动...
王乃迪[8](1998)在《珍惜岁月 提高自我──初识夏景顺》文中研究说明
李红,普及[9](1996)在《新机具采撷17则》文中研究指明新机具采撷17则李红普及1LDY-318型多用组合犁组该犁由河北省河间市西环偏置犁厂生产。该犁组采用不同部件及不同组合形式,可完成传统耕翻、上翻下松、间隔深松、化肥深施、偏置耕作等多项作业。上翻下松可实现上翻8~10cm(厘米),同时深松25cm。上...
周天[10](2001)在《打工路上有风有雨也有情》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甚至残酷,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这机会对每一个人均等,不管你腰缠万贯还是一文不名。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种类 |
| 2 特点 |
| 2.1 实用新型, 经济效益很高, 以电为主要热源, 炉火作为补充热源, 可使用蜂窝煤、煤球、煤饼、木炭、液化气等多种燃料。 |
| 2.2 不怕停电。有电自动控制, 无电用电瓶控温, 用炉火加温仍可正常孵化。 |
| 2.4 上面孵化, 下面出雏, 一机多用。出雏时把蛋架翻平, 停止翻蛋, 换上出雏框。 |
| 2.5 两套控制系统和配件可非常简便地插接更换, 无论出现什么故障都能及时处理。 |
| 2.6 省电。比老式孵化机省电50%, 适用于家庭用户, 节省成本。 |
| 2.7 机器厚度0.8 m, 摘门后厚0.75 m, 带脚轮, 一般房门都可以很方便地进出。 |
| 2.8 自动通风换气, 接近自然孵化。 |
| 3 使用与保护 |
| 3.1 孵化机应安装在混凝土地面上, 地面应保持平整, 安装时稍向前倾斜 (有的机型向后) , 以便于清洗时排放污水, 机门前要留2~3 m的空间。 |
| 3.2 孵化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7℃, 温度高于2 7℃或低于20℃时, 应考虑安装空调设备或采用其他措施控温。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孵化机 (特别是出雏机) 排出的废气要用管道引至室外。孵化室要经常清扫、冲刷和消毒。 |
| 3.3 整机安装完毕后要通电试机, 检查温度、湿度等调节系统是否正常, 并根据要求调好温度。还要检查超温、低温报警系统有无故障, 定时查看翻蛋系统是否正常等, 待运转1~2 d, 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式进孵。 |
| 3.4 应用中随时观察机门上温度计的温度, 如有不正常, 应及时检查控温系统, 消除故障。 |
| 3.5 随着胚龄的增加应适当开启进气口和排气口, 后期要全部打开, 以保证胚胎正常发育, 但前期不应开启过大, 以免加温较慢, 浪费电能。 |
| 3.6 要留心翻蛋角度是否达到要求, 定时是否准确, 最好使所有孵化机的翻蛋方向一致, 以便于管理, 每翻蛋一次都要做好记录。 |
| 3.7 一定要正确选用孵化机漏电开关, 以防漏电引起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 |
| 1 国内孵化设备现状和发展方向 |
| 2种蛋孵化过程的能量需求分析 |
| 3 冷凝热热回收技术应用于孵化设备的适用性 与节能潜力分析 |
| 4 小 结 |
| 1 光热—光电集成型太阳能孵化机设计方案 |
| 1.1 孵化箱箱体制作 |
| 1.2 热水器连接 |
| 1.3 主要的供能方式 |
| 1.4 散热扇和加热片 |
| 1.5 控制器 |
| 1.6 电磁阀 |
| 1.7 温度探头和湿度探头以及通风风扇和加湿管 |
| 1.8 翻蛋电机和行程开关 |
| 1.9 灯 |
| 1.1 0 通风口 |
| 1.1 1 出雏筐 |
| 1.1 2 蛋架和蛋盘 |
| 3 工作原理 |
| 7 分别给出了光热和光电能量传输图, 而图8则给出了孵化机的工作流程图。 |
| 摘要 |
| ABSTRACT |
| 主要符号表 |
| 第一章 绪论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 1.1.1 研究背景 |
| 1.1.2 研究意义 |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现状 |
| 1.2.1 国内研究动态与现状 |
| 1.2.2 国外研究动态与现状 |
| 1.3 行业存在的问题 |
| 1.4 课题的来源 |
| 1.5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
| 1.5.1 研究内容 |
| 1.5.2 拟解决的问题 |
| 第二章 大型高效地源热泵空调孵化系统概述 |
| 2.1 系统介绍 |
| 2.1.1 系统组成 |
| 2.1.2 系统工作原理 |
| 2.2 实验设计方案 |
| 2.2.1 实验目的与必要性 |
| 2.2.2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 2.2.3 实验方法和研究路线 |
| 2.3 本章小结 |
| 第三章 高效地源热泵空调孵化系统实验平台设计 |
| 3.1 地源热泵空调孵化机构成 |
| 3.2 实验平台概况 |
| 3.3 实验平台设计与计算 |
| 3.3.1 热水机组选型 |
| 3.3.2 孵化机内部热水加热装置设计 |
| 3.3.3 冷冻水相关设计 |
| 3.3.4 热水泵和冷冻水泵的选择 |
| 3.3.5 保温水箱设计 |
| 3.4 孵化机最佳供热热水温度 |
| 3.4.1 实验测试方案 |
| 3.4.2 温度场测试点分布 |
| 3.4.3 多路温度巡检仪上位机软件 |
| 3.4.4 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
| 3.4.5 最佳供热热水温度加温和保温过程温度场特性研究 |
| 3.4.6 孵化机内部风速场测试 |
| 3.5 孵化试验及结果分析 |
| 3.5.1 性能试验 |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 3.5.3 孵化试验能耗监测与经济性分析 |
| 3.5.4 增量投资回报期预测与环境效益分析 |
| 3.5.5 种蛋发育情况监测 |
| 3.6 本章小结 |
| 第四章 基于CFD的高效地源热泵空调孵化系统实验平台模拟和仿真实验 |
| 4.1 CFD软件简介 |
| 4.1.1 CFD概述 |
| 4.1.2 CFD应用领域 |
| 4.2 孵化机温度场和风速场的模拟仿真 |
| 4.2.1 物理模型 |
| 4.2.2 数学模型 |
| 4.2.3 边界条件 |
| 4.2.4 孵化机实体建模 |
| 4.2.5 孵化机网格划分 |
| 4.2.6 孵化机内部温度场模拟仿真结果与分析 |
| 4.2.7 孵化机内部风速场模拟仿真结果与分析 |
| 4.3 本章小结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 5.1 结论 |
| 5.2 展望 |
| 参考文献 |
| 附录 |
| 致谢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