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美宝治疗感染性化脓性创面121例疗效观察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湿润烧伤膏治疗感染化脓性伤口121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胡伟,颜霞,刘树佳[1](2021)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的护理进展》文中指出综述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指出影响造血干细胞病人肛周感染因素主要与性别、年龄、化疗、粒细胞减少、血液病类型和肛门的特殊解剖结构有关。护理预防、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等方式可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提高移植成功率。

申纲[2](2019)在《湿润烧伤膏在骨科术后切口延迟愈合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在骨科术后切口延迟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阳市申纲卫生室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的80例骨科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组,常规药物组对患者给予常规纱布换药等干预,湿润烧伤膏治疗组在常规换药同时应用了湿润烧伤膏。比较两组切口愈合率;换药间距时间、切口疼痛减轻时间、渗血完全消失时间、开始肉芽长出时间、痊愈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异常现象发生率。结果湿润烧伤膏治疗组切口愈合率、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各项时间指标、异常现象发生率对比常规药物组有优势,P <0.05。结论骨科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实施湿润烧伤膏治疗可加速切口愈合速度,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颜俊杰[3](2015)在《中药熏洗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临床上中药熏洗治疗方法对治疗创面愈合的相关临床研究,本论文通过对中药熏洗治疗方法与创面愈合关系进行梳理后,从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角度来探析中药熏洗治疗方法对创面愈合的临床影响,进而阐释其治疗作用及调节机制,从而为探索临床上的中药熏洗治疗方法对创面愈合研究等提供科学、可靠依据。方法:根据临床症状选取标准,共选取临床患者例数为4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2组;每组均为20人,其中在对照组的2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12人,女性患者为8人,年龄段分布为21岁-65岁。治疗组的20名患者中有13名男性患者,7名女性患者,改组患者年龄段为10岁-80岁,针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换药治疗及中药创面熏洗治疗,分别于第3周、第5周在同等条件下检查所有患者创面愈合状况等;观察临床差异。结果:在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换药治疗及中药创面熏洗治疗3周后,对所有患者在同等条件下观察,治疗组创面恢复情况:痊愈2人,显效8人,好转10人,无效0人,对照组创面恢复情况:痊愈0人,显效3人,好转10人,无效7人。治疗5周后,对所有患者在同等条件下观察,治疗组创面恢复情况:痊愈6人,显效10人,好转4人,无效0人,对照组创面恢复情况:痊愈1人,显效5人,好转10人,无效4人。两组患者创面的愈合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并随着康复期的延长而扩大。在患者创面的治愈率方面以及创面临床愈合所需时间、同时观察创面临床缩小率并结合组织学观察发现治疗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方法治疗创面愈合,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患者创面修复质量,同时又显着缩短了创面的临床愈合所需时间。并且中药熏洗对皮肤未发现明显刺激,没有皮肤过敏反应,是一种临床应用安全且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刘俊利[4](2013)在《清热活血法促进肛肠术后感染性创口愈合的临床研究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清热活血法促进肛肠术后感染性创口愈合,旨在减轻初期炎症反应,缩短炎症反应期促进肛肠术后感染性创口愈合,促进创伤修复的临床疗效,探索紫连膏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病例纳入标准选择60例肛后浅间隙脓肿切开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紫连膏治疗组30例和凡士林对照组30例。紫连膏治疗组外敷紫连膏纱条,对照组外敷凡士林纱条,术后治疗5天时观察创口疼痛、红肿、渗液等情况,术后5天,12天观察肉芽生长情况;术后治疗5,12天时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选择紫连膏治疗组10例,凡士林对照组10例,取肉芽组织甲醛液固定后送病理室,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术后5天测定CD68、Lyn的阳性率,术后12天测定VEGF、SMA的阳性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比较。结果:术后5天清热活血的紫连膏治疗组创口疼痛、红肿、渗液情况改善明显快于凡士林对照组(p<0.01)。术后5天肉芽肿生长治疗组与凡士林对照组(p>0.01),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天肉芽肿生长治疗组明显快于凡士林对照组(p<0.01)。术后5天CD68阳性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凡士林对照组(p<0.05);术后5天Lyn阳性率治疗组与凡士林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10)。术后12天VEGF阳性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凡士林对照(p<0.001);术后12天SMA阳性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凡士林对照组(p<0.05)。创口愈合速度,清热活血的紫连膏治疗组明显短于凡士林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活血的紫连膏具有显着镇痛、抗炎、生肌的作用,减轻肛肠术后感染性创口初期炎症反应,缩短炎症反应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肛肠术后感染性创口愈合。其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巨噬细胞、溶菌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有关。

陈锐,肖昌琼[5](2012)在《骨折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应用康复新液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骨折手术后患者手术切口闭合愈合采用康复新液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105例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用浸有康复新液的棉条换药,对照组50例依次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换药,并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3 d,对照组为11.5 d。结论康复新液可有效促进骨折术后创面的恢复。

丁华荣[6](2009)在《外用桉叶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桉叶煎剂应用在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住院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桉叶煎剂治疗组35例和皮肤消毒液对照组33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检测创面细菌计数。结果:①治疗组在创面外观变化上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同期治愈率明显提高(p<0.01),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提前3.5d。③治疗后治疗组细菌计数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桉叶煎剂可以有效控制烧伤创面常见细菌及耐药菌群的感染;②桉叶煎剂可以加快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实验研究小组,纪晓峰,萧摩,赵俊祥,王文松,唐乾利,张向清,马恩庆,王怀奇,王广顺,王洪生,李利平,李传吉,李天宇,张力,张正文,张会生,余凯,杜福勤,何云华,陈永翀,陆敏康,周荣芳,杨跃超,金党军,赵贤忠,赵瑞庆,胡栋才,姚世红,侯师明,徐剑,惠雷,樊兆宗,戴扬[7](2005)在《对郭振荣、盛志勇等“四项抗感染错误实验”的科学剖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涉及的“四项抗感染实验研究”是发生在十年前的事件 ,其中心内容是部分烧伤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试图通过几个非系列性的试验研究从烧伤创面感染来否定湿润烧伤膏的药效作用。事件至今虽有十年了 ,但湿润烧伤膏的疗效已被公认。据统计 ,每年全国各家医院成功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超过 35万余例。大量严重烧伤病人治愈成功的事实以及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试验也都证明了这几项研究的片面性和错误结论。这四项研究从设计思路、研究目标等方面不仅带有主观意愿 ,而且其研究方法和结果明显存在主观控制实验结果的嫌疑 ,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避免继续在社会和学术界产生影响 ,现在对这四项错误实验进行剖析 ,其目的是提醒和教育广大医疗和研究人员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能像所剖析的作者那样 ,要严格按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开展工作 ,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和遗憾。

徐恒[8](2004)在《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对皮肤溃疡大鼠EGF、PDGF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皮肤溃疡(Chronic skin ulcer,CSU),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发病率高,治疗困难,中医药在治疗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本实验从分子水平出发,研究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机理。 本实验通过试管法研究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抑制作用。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依据文献复制了大鼠背部皮肤溃疡模型,以贝复剂为对照药物,观察治疗前后皮肤溃疡的愈合情况,通过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皮肤溃疡大鼠血清EGF、PDGF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对于各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其次是绿脓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造模成功后,大鼠血清EGF明显降低,PDGF明显升高。经治疗后,各组血清EGF、PDGF呈抛物线变化,但都在造模后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达到峰值后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治疗组的变化尤为明显,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血清中浓度增高,与空白组、贝复剂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明显优于各组(P<0.01)。本实验提示: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对各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可以提高血清EGF、PDGF的表达水平,提前达峰时间,从而促进皮肤溃疡的愈合。

李文香[9](2000)在《湿润烧伤膏治疗感染化脓性伤口121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

二、湿润烧伤膏治疗感染化脓性伤口121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润烧伤膏治疗感染化脓性伤口121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肛周感染的概述
    1.1 肛周感染的定义
    1.2 肛周感染发生率现状调查
2 HSCT病人肛周感染的相关因素
    2.1 肛门的特殊解剖结构
    2.2 性别和年龄
    2.3 HSCT病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配型及化疗方案的影响
    2.4 血液病类型
    2.5 HSCT预处理后粒细胞缺乏
3 HSCT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
    3.1 保护性隔离
    3.2 肛周皮肤的评估
    3.3 肛周保持清洁
    3.4 肛周痔疮的护理
    3.5 药物预防
    3.6 饮食指导
    3.7 运动指导
    3.8 便秘与腹泻的预防
4 HSCT病人肛周感染的护理
    4.1 肛周感染皮肤做培养
    4.2 紫外线照射疗法
    4.3 药物治疗
    4.4 疼痛护理
    4.5 心理护理
5 问题与展望

(2)湿润烧伤膏在骨科术后切口延迟愈合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切口愈合率。
    2.2 生活质量、疼痛程度。
    2.3 相关时间指标比较。
    2.4 异常现象发生率。
3 讨论

(3)中药熏洗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创面愈合疗效标准
        1.2 纳入的标准
        1.3 排除的标准
    2 临床研究
        2.1 临床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病例分组
        2.4 两种治疗方法比较
        2.5 不良事件
        2.6 临床治疗的观察指标
        2.7 临床治疗效果评判标准
        2.8 关于临床质量控制
        2.9 临床上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图
        2.10 关于统计学上对此进行的分析
    3 临床研究结果
讨论
    1、临床上西医对于创面愈合的常见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2、临床上中西医对于创面临床修复过程的共同认识
    3 中医学关于影响创面临床愈合因素认识
        3.1 中医学关于临床上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常见发病因素认识
    4 临床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几种常见的病理现象
        4.1 溃疡
        4.2 化脓
        4.3 创面感染
        4.4 创面愈合不良
    5 临床中药熏洗方之方解及其作用机制
        5.1 临床中药熏洗方之药物组成
        5.2 组方依据
        5.3 临床中药熏洗方之单味临床药物分析
    6 中药熏洗方的临床药效及作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4)清热活血法促进肛肠术后感染性创口愈合的临床研究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资料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6)外用桉叶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外用桉叶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研究
    1、缩略写中英文对照表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前言
    5、资料与方法
    6、结果
    7、附图
    8、讨论
    9、结论
    10、参考文献
二、综述:烧伤后难愈性残余创面的治疗
    1.正文
    2.参考文献
三、致谢

(8)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对皮肤溃疡大鼠EGF、PDGF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综述
展望
实验研究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四、湿润烧伤膏治疗感染化脓性伤口121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的护理进展[J]. 刘娜,胡伟,颜霞,刘树佳. 全科护理, 2021(22)
  • [2]湿润烧伤膏在骨科术后切口延迟愈合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申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5)
  • [3]中药熏洗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D]. 颜俊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3)
  • [4]清热活血法促进肛肠术后感染性创口愈合的临床研究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D]. 刘俊利. 云南中医学院, 2013(02)
  • [5]骨折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应用康复新液的疗效观察[J]. 陈锐,肖昌琼.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03)
  • [6]外用桉叶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研究[D]. 丁华荣. 广西医科大学, 2009(10)
  • [7]对郭振荣、盛志勇等“四项抗感染错误实验”的科学剖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实验研究小组,纪晓峰,萧摩,赵俊祥,王文松,唐乾利,张向清,马恩庆,王怀奇,王广顺,王洪生,李利平,李传吉,李天宇,张力,张正文,张会生,余凯,杜福勤,何云华,陈永翀,陆敏康,周荣芳,杨跃超,金党军,赵贤忠,赵瑞庆,胡栋才,姚世红,侯师明,徐剑,惠雷,樊兆宗,戴扬.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5(01)
  • [8]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对皮肤溃疡大鼠EGF、PDGF影响的实验研究[D]. 徐恒.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4(04)
  • [9]湿润烧伤膏治疗感染化脓性伤口121例疗效观察[J]. 李文香. 交通医学, 2000(06)


对照组论文 创伤愈合论文 桉叶论文 凡士林论文 健康论文

上一篇:响应WTO 实现上海农业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蔬菜高蛋白保健牧草——新西兰菊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