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鸡支原体大肠埃希菌禽肺病毒合并感染的诊治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雏鸡支原体大肠杆菌禽肺病毒并发感染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1](2011)在《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认为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高热病在不少地方经常发生,尤其是高温高湿夏季。

王永,韩干身[2](2006)在《表现面部肿胀症状的鸡病鉴别诊断》文中研究指明

刘玉昊[3](2020)在《芩蓝提取液抗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细胞凋亡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能够引起禽类慢性呼吸道病的病原微生物。家禽感染MG后,通常会降低饲料利用率,使肉鸡体重下降,雏鸡的淘汰率上升,成年母鸡产蛋率下降等,给各国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支原体结构中没有细胞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对于MG感染治疗无效,使可用的抗生素范围缩小,加上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等问题,所以研发治疗该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尤为重要。从MG的主要发病机理出发,以扶正祛邪为本,力求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是目前MG防治药物研发的热点方向。本文选取已经被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对感染性疾病有明显治疗效果的中药进行组合,首先将以黄芩、板蓝根、紫菀、百部、甘草等为主的11味中药采用二倍稀释法进行逐步抑菌浓度筛选,最终确定抗MG感染的中药组方为黄芩35 g,板蓝根35 g、紫菀20 g、百部20 g、甘草20 g,将其制备成提取液,并以两味主药命名为“芩蓝提取液”,以备后续研究应用。采用前期构建MG感染模型的方法进行对雏鸡进行感染,根据其病程发展特点,于MG感染3 d后,开始将芩蓝提取液混水饲喂治疗,试验分为高、中、低剂量组(浓度分别为3.0、1.5、0.5 g/m L),剂量分别为3.0、1.5、0.75g/只·d,连续给药7 d。以泰乐菌素作为阳性药对照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记录体重及用料,计算饲养及治疗期间各组鸡的平均增重及料肉比。分别于饮水饲喂治疗后1、3、7 d剖检取各组实验鸡气管与肺脏,采用透射扫描电镜、ELISA、Real-Time PCR、TUNEL绿色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芩蓝提取液对MG感染造成的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由格罗斯气囊病变评分结果可见,芩蓝提取液混水治疗7 d后可以明显减轻MG感染导致的气囊损伤。模型组扫描电镜观察气管部位可以发现纤毛细胞倒伏坏死,脱落固缩,部分纤毛肿胀,顶端形成伞状水肿泡;透射电镜观察肺部组织中,肺泡Ⅰ型上皮细胞损伤严重,胞质破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芩蓝提取液治疗组中各组织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等病变呈剂量依赖性减轻。由此可见芩蓝提取液可以有效改善MG感染所引起的鸡肺脏和气管的损伤和凋亡。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芩蓝提取液治疗第7 d时,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from 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CAT)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凋亡蛋白Caspase-3、Bax、Caspase-9和Cytcle-C含量明显提高(p<0.05),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5);此时Caspase-3、Caspase-9、Bax和Cytcle-C的m RNA的表达量也呈现明显增长(p<0.05),Bcl-2的m RNA表达量呈现明显下降(p<0.05)趋势。相比较于模型组,芩蓝提取液治疗组在给药第1、3、7 d后,肺组织中凋亡因子Caspase-3、Bax、Caspase-9和Cytcle-C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凋亡因子Bcl-2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呈浓度依赖性,且相应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Caspase-9和Cytcle-C的含量也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抗凋亡蛋白Bcl-2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在MG诱导HD11细胞损伤模型试验中,经测定芩蓝提取液作用于细胞的最适浓度范围为15~30 mg/m L,最适作用时间为12 h。MG刺激HD11细胞后,细胞培养物中的促凋亡细胞因子Caspase-3、Bax、Caspase-9的m RNA表达均显着上调(p<0.05),抗凋亡细胞因子Bcl-2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下调(p<0.05),而当芩蓝提取液作用于MG处理的HD11细胞后,以上促凋亡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水平较MG组均出现了显着下调,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抗凋亡细胞因子Bcl-2的m RNA表达均较MG组出现了显着上调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在酶活性检测中,经MG处理的HD11细胞促凋亡细胞因子Caspase-3、Caspase-9的酶活性显着增加,在芩蓝提取液作用于MG处理的HD11细胞后,凋亡细胞因子Caspase-3、Caspase-9的酶活性显着下调并呈浓度依赖性。通过TUNEL荧光染色可以看出,与MG组相比,芩蓝提取液组显着降低了HD11细胞的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综上,本试验在成功筛选了中药组方芩蓝提取液的基础上,用MG R株菌液(0.2 m L/只)以气囊接种的方式感染7日龄雏鸡以复制MG感染模型,进行芩蓝提取液抗MG感染造成的肺和气管损伤及凋亡作用的相关研究。实验证明芩蓝提取液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因子SOD、GSHPX、CAT表达和抑制MDA表达来减轻MG引起的氧化应激性损伤。同时,动物体内外试验均证明芩蓝提取液能够通过抑制MG感染时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9、Bax、Cytcle-C和增加Bcl-2的释放来干预MG感染造成的肺组织凋亡。

庄宏旭[4](2019)在《烟曲霉菌肺内定植对雏鸡先天性免疫以及禽流感抗体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曲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腐生真菌,其中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和黄曲霉菌是引发禽曲霉菌病的常见致病菌,尤以烟曲霉菌的致病力最强。临床上,烟曲霉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条件性致病菌,通过向空气释放大量分生孢子(φ≈2-3μm)的方式传播病原,这些分生孢子被宿主吸入支气管和肺泡后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对家禽的危害尤为严重,尤其是对霉菌较为敏感的雏鸡。已有文献报道在畜禽舍的微生物气溶胶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气载真菌。当空气中少量的烟曲霉菌分生孢子被雏鸡吸入时可能不会引起感染,但这部分被吸入的分生孢子是否可以在肺内定植?定植后是否可以引起肺组织局部的先天性免疫应答?以及是否对禽流感(AI)抗体形成影响?而目前的研究主要报道家禽感染烟曲霉菌的防治与诊断,对雏鸡定植烟曲霉菌的先天性免疫应答以及对AIV感染的免疫影响还有待研究。基于此,为了研究烟曲霉菌肺内定植对雏鸡肺部先天性免疫以及AI抗体水平的影响,本课题建立了烟曲霉菌雏鸡肺部定植模型。本课题选用了200羽9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动物并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烟曲霉菌定植组(B)、H9N2 AIV感染组(C)、烟曲霉菌定植+H9N2 AIV感染组(D)、AI疫苗免疫组(E)、AI疫苗免疫+烟曲霉菌定植组(F)。9日龄和23日龄时对E、F组的雏鸡颈部皮下接种0.2 mL H9亚型AI疫苗;14日龄时B、D、F组接种烟曲霉菌琼脂珠,A组以0.3 mL生理盐水代替;17日龄时C、D组通过点眼滴鼻方式接种0.2 mL H9N2 AIV。通过六胺银(GMS)染色、真菌培养和镜检的方法确定B组的雏鸡是否成功定植烟曲霉菌;利用qRT-PCR方法检测A、B组雏鸡接种烟曲霉菌琼脂珠后第1、3、5、7天肺、脾组织中TLRs(TLR1、TLR2、TLR3、TLR4)和细胞因子(IL4、IL6、IFN-α、IFN-β、TNF-α)的mRNA的表达;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A、B组雏鸡接种烟曲霉菌琼脂珠后第2天肺组织的转录组表达,并利用qRT-PCR方法对转录组测序结果中部分先天性免疫因子(TLR1、TLR2、TLR3、TLR4、TLR7、IL-1β、IL6、IL8、IL10、IFN-α、IFN-β、IFN-γ)进行验证;利用HA和HI实验检测C、D组和E、F组的禽流感抗体效价;利用qRT-PCR方法检测C、D组雏鸡肺、脾组织中先天性免疫因子(TLR3、TLR7、IL-1β、IL4、IFN-α、IFN-γ)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雏鸡肺内接种0.3 mL浓度为5×106 CFU/mL的烟曲霉菌琼脂珠可以使烟曲霉菌定植在雏鸡肺内,且定植时间为28天;在接种烟曲霉菌琼脂珠后第1、3、5、7天B组雏鸡相对于A组雏鸡的肺、脾组织中TLR1、TLR4整体下调表达,TLR3整体上调表达,TLR2的表达量整体较低,促炎细胞因子IL6在肺组织中下调表达,脾脏中上调表达,TNF-α在第3、5天上调表达,IFN-α、IFN-β在肺、脾组织中整体上调表达,IL4在第1、3天上调表达;转录组测序共鉴定的基因总数是17,732个,其中980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倍变1.0或以上),上调基因767个,下调基因213个。KEGG生物通路的免疫系统差异表达基因107个;C组和D组雏鸡的AI抗体效价在试验期间趋势基本一致,差异不显着(p>0.05),E组和F组雏鸡的AI抗体效价差异也不显着(p>0.05);D组雏鸡肺、脾组织内TLR3、TLR7、IL-1β、IL4、IFN-α的mRNA表达水平普遍高于C组雏鸡。本研究表明:本课题成功建立了雏鸡肺部烟曲霉菌定植模型;烟曲霉菌定植后引起肺组织mRNA差异表达,激活了先天性免疫因子引起肺组织局部的免疫应答;烟曲霉菌和AIV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激活雏鸡的先天性免疫因子,但对AI抗体水平的影响不显着。总之,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雏鸡肺部烟曲霉菌定植模型,并对烟曲霉菌定植雏鸡的肺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初步研究了雏鸡烟曲霉菌定植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以及对AI抗体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烟曲霉菌与禽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其他病原菌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唐争魁[5](2019)在《蛋鸡偏肺病毒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文中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禽肺病毒病首次在南非报道后,其他国家也陆续报道了该病的发生。近些年了,鸡群肺病毒病感染时有发生,尤其易与大肠杆菌、支原体、温和型流感等病混合感染,给养禽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需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笔者就一起蛋鸡偏肺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进行详

郑新忠[6](2011)在《一起蛋鸡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治》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养鸡业规模化发展,呼吸道疾病已达到了复杂的程度,大多数为几种病混合感染所致。2010年夏季,一起蛋鸡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引发呼吸道疾病的病例,非常值得思考,应引以为戒。具体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病因分析

刘爵[7](2011)在《当前肉鸡疾病流行动态与防制对策》文中提出1肉鸡疾病发生情况禽病是导致我国家禽死亡、淘汰、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我国因家禽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过100亿元;而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值则远超过100亿元;另外,同比表明,我国用于每羽鸡的药物和疫苗费用平均为美国的6~10倍。

孙静[8](2011)在《商品肉鸡呼吸道病原体共感染的检测》文中研究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 AIV)、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禽偏肺病毒(Avian Pneumovirus viruses, aMPV)、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E. coli )、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 ORT )和禽败血性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是常见的能引起肉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既可以单独感染,也可以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使商品肉鸡发病。而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同时或先后感染机体,可产生协同致病作用,比单一病原体所致疾病严重的多。近年来,呼吸道病原体共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是目前导致我国商品肉鸡呼吸道疾病难于防制的重要原因。为快速、准确的对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肉鸡脏器中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本研究将AIV H9N2的HA基因、NDV的F基因、IBV的M基因、aMPV的F基因、MG的16SRNA基因、ORT的16SRNA基因和E. coli的16SRDNA基因的部分片段标记为地高辛探针。经灵敏性和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标记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了解山东省肉鸡群中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从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商品肉鸡群和死亡鸡胚中分别采集脏器样品,用核酸探针技术对呼吸道病原体进行了检测,以此为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从山东省济南、潍坊、青岛等地区肉鸡群采集421份有呼吸道症状的病、死鸡肺脏及160份临床健康肉鸡的肺脏进行上述七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结果表明421份发病肉鸡肺脏中AIV H9N2、NDV、IBV、aMPV、MG、ORT和E. coli的检出率分别为53.68%、68.41%、33.49%、54.87%、57.25%、9.02%和49.17%;且存在严重的共感染现象,共感染率高达90.26%,单一感染和阴性个体仅占7.36%和2.38%;发病肉鸡群中七种呼吸道病原体二重、三重、四重、五重、六重、七重感染的检出率分别达19.48%、26.12%、27.32%、11.88%、4.51%、0.95%,以二重、三重和四重感染最为常见。而临床健康肉鸡肺脏中AIV(H9N2)、NDV、IBV、aMPV、MG、ORT和E. coli的检出率分别为12.50%、23.13%、5.63%、36.87%、21.88%、0%和16.88%;阴性和单一样品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43.75%;多重感染样品仅占31.25%,且主要为二重感染。上述结果表明,发病肉鸡和临床健康肉鸡均存在呼吸道病原体共感染,但二者差异极显着(P<0.001),发病肉鸡更为严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感染是肉鸡呼吸道疾病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从山东省部分地区采集193份父母代发生呼吸道疾病后的死亡鸡胚脏器样品,用核酸探针技术进行上述七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结果表明H9N2 AIV、NDV、IBV、aMPV、MG、ORT和E. coli阳性率分别为33.33%、44.44%、26.11%、35.56%、48.33%、0%、52.22%,且存在严重的共感染现象,共感染率高达77.72%,单一感染和阴性个体仅占2.59%和19.69%;死亡鸡胚中七种呼吸道病原体二重、三重、四重、五重、六重、七重感染的检出率分别达30.56%、31.61%、11.40%、4.15%、0%、0%,多重感染主要为二、三重感染。上述结果表明,父母代发生呼吸道疾病后,鸡胚孵化过程中的死亡鸡胚中存在呼吸道病原体的共感染,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感染是鸡胚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在本研究中从山东省的发病鸡群中分离了1株病毒,经HA、HI试验和病毒回归试验确定所分离的毒株为新城疫病毒,命名为LVCX。按常规方法测得LVCX株的生物学毒力指标MDT、ICPI和IVPI分别为47.4 h、1.975和2.85,鸡胚半数致死量LD50为10-9.8。通过RT-PCR扩增出了LVCX的F基因,通过分析其融合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现,分离株LVCX属于基因Ⅶ型,其多肽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表明LVCX株为NDVⅦ型强毒株。

二、雏鸡支原体大肠杆菌禽肺病毒并发感染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雏鸡支原体大肠杆菌禽肺病毒并发感染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点
2 临床症状
3 剖检变化
4 预防措施
5 治疗方案

(2)表现面部肿胀症状的鸡病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的临床表现
2 鉴别诊断概述
    (1) 肿头且有呼吸症状的疾病主要有:
    (2) 肿头且有拉稀症状的疾病主要有:
    (3) 肿头且有神经症状的主要疾病有:
    (4) 肿头且有关节疾病的有:
3 鉴别诊断要点
    3.1 病原
        (1) 传染性鼻炎:
        (2) 禽流感:
        (3) 葡萄球菌病:
        (4) 鸡毒支原体病:
        (5) 大肠杆菌病:
        (6) 肿头综合征:
        (7) 禽霍乱:
        (8) 马立克氏病:
        (9) 鸡痘:
        (10) 其它因素引发的:
    3.2 流行病学
        (1) 传染性鼻炎:
        (2) 禽流感:
        (3) 葡萄球菌病:
        (4) 鸡支原体病:
        (5) 大肠杆菌病:
        (6) 肿头综合征:
        (7) 禽霍乱:
        (8) 马立克氏病:
        (9) 鸡痘:
        (10) 其它:
    3.3 临床症状
        (1) 传染性鼻炎:
        (2) 禽流感 (AI) :
        (3) 葡萄球菌病:
        (4) 鸡支原体病:
        (5) 大肠杆菌病:
        (6) 肿头综合征:
        (7) 禽霍乱:
        (8) 马立克氏病:
        (9) 鸡痘:
        (10) 其它:
    3.4 病理变化
        (1) 传染性鼻炎:
        (2) 禽流感:
        (3) 葡萄球菌病:
        (4) 鸡支原体病:
        (5) 大肠杆菌病:
        (6) 肿头综合征:
        (7) 禽霍乱:
        (8) 马立克氏病:
        (9) 鸡痘:
    3.5 实验室诊断
4 防治
    4.1 传染性鼻炎
    4.2 禽流感
    4.3 葡萄球菌病
    4.4 鸡支原体病
    4.5 大肠杆菌病
    4.6 肿头综合征
        (1) 卫生管理。
        (2) 应用药物。
        (3) 免疫接种
    4.7 禽霍乱
    4.8 马立克氏病 (MD)
    4.9 鸡痘

(3)芩蓝提取液抗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细胞凋亡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鸡毒支原体(MG)的相关研究
        1.1.1 MG的发病情况和危害
        1.1.2 MG的流行病学特点
        1.1.3 MG的诊断方法
        1.1.4 MG感染的防治
    1.2 中药组方干预MG感染的研究进展
    1.3 芩蓝提取液主成分的药理作用
        1.3.1 黄芩
        1.3.2 板蓝根
        1.3.3 紫菀、百部、甘草
    1.4 细胞凋亡与氧化应激
        1.4.1 细胞凋亡
        1.4.2 氧化应激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细胞、菌株、药物及试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相关试剂的配制
        2.1.5 芩蓝提取液及其他待测药提取液的制备
    2.2 芩蓝提取液的组方筛选(药敏试验)
        2.2.1 单味中药对MG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2.2 中药联合对MG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2.3 复方中药的组合及MIC测定
        2.2.4 芩蓝提取液组方的确定
    2.3 芩蓝提取液对MG感染鸡的作用试验
        2.3.1 实验分组与治疗
        2.3.2 格罗斯气囊病变与病理学评分
        2.3.3 肺脏和气管的光学显微观察
        2.3.4 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
        2.3.5 肺脏组织凋亡蛋白表达分析
        2.3.6 肺脏组织中Pvp A的 m RNA表达水平检测
        2.3.7 一步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验(绿色荧光法)
        2.3.8 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
    2.4 芩蓝提取液对MG诱导的HD11巨噬细胞损伤影响的研究
        2.4.1 HD11细胞的复苏和培养
        2.4.2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2.4.3 HD11细胞的处理
        2.4.4 Caspase-3和Caspase-9 酶活性检测
        2.4.5 芩蓝提取液对HD11 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芩蓝提取液组方的确定
        3.1.1 中药与组方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3.1.2 芩蓝提取液组方的确定
    3.2 芩蓝提取液对MG感染鸡的疗效试验结果
        3.2.1 临床症状及疗效观察
        3.2.2 呼吸道组织的病理学观察
        3.2.3 肺脏组织凋亡蛋白表达测定
        3.2.4 肺脏中Pvp A基因的m RNA表达变化
        3.2.5 芩蓝提取液对MG感染鸡肺组织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
        3.2.6 TUNEL法测定鸡肺脏细胞凋亡
    3.3 芩蓝提取液对MG诱导的HD11巨噬细胞损伤的影响研究
        3.3.1 细胞活性检测
        3.3.2 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9、Bax、Bcl-2的m RNA表达水平检测
        3.3.3 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9 酶活性检测
        3.3.4 芩蓝提取液对MG处理HD11 细胞凋亡TUNEL荧光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中药组方抑菌效果及芩蓝提取液组方的确定
    4.2 芩蓝提取液对MG感染的治疗作用
    4.3 芩蓝提取液的抗凋亡作用
    4.4 芩蓝提取液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4.5 芩蓝提取液对MG诱导的HD11巨噬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烟曲霉菌肺内定植对雏鸡先天性免疫以及禽流感抗体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烟曲霉菌及其对养禽业的危害
    1.2 先天性免疫系统
        1.2.1 Toll样受体
        1.2.2 细胞因子
        1.2.2.1 白细胞介素
        1.2.2.2 肿瘤坏死因子
        1.2.2.3 干扰素
    1.3 烟曲霉菌感染的先天性免疫研究
    1.4 转录组测序的应用
    1.5 禽流感病毒
    1.6 真菌在畜禽舍的分布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菌株与病毒株
        2.1.2 试验动物与鸡胚
        2.1.3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2.1.4 主要实验溶液及配制
        2.1.5 主要仪器
        2.1.6 数据分析软件
    2.2 试验方法
        2.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2 烟曲霉菌琼脂珠的制备
        2.2.3 烟曲霉菌琼脂珠的接种定量
        2.2.4 SPF雏鸡烟曲霉菌肺部定植
        2.2.5 H9N2 禽流感病毒增殖与纯化
        2.2.6 H9N2 禽流感病毒EID50 的测定
        2.2.7 雏鸡肺组织真菌培养与观察
        2.2.8 肺组织真菌计数
        2.2.9 肺组织病毒载毒量的测定
        2.2.10 雏鸡肺组织切片制作与六胺银(GMS)染色
        2.2.11 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2.2.12 雏鸡肺部定植烟曲霉菌的转录组测序
        2.2.13 转录组生物信息分析
        2.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雏鸡先天性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
        2.2.14.1 样品制备与RNA提取
        2.2.14.2 cDNA的合成
        2.2.14.3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14.4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反应
        2.2.15 禽流感抗体效价的检测
        2.2.16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雏鸡肺部烟曲霉菌定植模型的建立
    3.2 雏鸡的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3.3 雏鸡肺组织真菌培养形态学
    3.4 q RT-PCR检测雏鸡定植烟曲霉菌后先天性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
        3.4.1 q RT-PCR检测雏鸡定植烟曲霉菌后TLRs的表达
        3.4.2 qRT-PCR检测雏鸡定植烟曲霉菌后细胞因子的表达
    3.5 转录组测序结果
        3.5.1 样品质量检测结果
        3.5.2 测序数据质控结果
        3.5.3 参考基因组比对
        3.5.4 差异基因的表达
        3.5.5 差异基因的Gene Ontology(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3.5.6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功能分析
        3.5.7 qRT-PCR对部分先天性免疫因子的验证
    3.6 雏鸡免疫器官指数
    3.7 雏鸡接种烟曲霉菌琼脂珠后肺组织的载菌量
    3.8 H9N2 禽流感病毒的病毒载量
    3.9 雏鸡接种烟曲霉菌对禽流感抗体效价的影响
    3.10 qRT-PCR检测雏鸡感染H9N2 AIV后 TLRs与细胞因子的表达
4 讨论
    4.1 雏鸡肺部烟曲霉菌定植
    4.2 雏鸡定植烟曲霉菌的转录组测序及诱发的先天性免疫应答
    4.3 烟曲霉菌定植对雏鸡感染禽流感抗体形成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蛋鸡偏肺病毒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发病情况
2临床症状
3剖检病变
4实验室诊断
    4.1细菌检查
        4.1.1涂片镜检:
        4.1.2细菌培养:
        4.1.3生化试验:
        4.1.4药敏试验
    4.2病毒及支原体检测
        4.2.1病料处理
        4.2.2 PCR检测
        4.2.3结论:
5综合诊断结果
6治疗措施
7小结

(6)一起蛋鸡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分析
    1.1 鸡呼吸系统结构的特殊性
    1.2 疾病影响
    1.3 日常管理
2 发病情况
3 临床症状
4 剖检变化
5 治疗
6 讨论

(7)当前肉鸡疾病流行动态与防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肉鸡疾病发生情况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非典型传染病病例增多
    2.2 细菌病发病严重
    2.3 呼吸道疾病发生多
    2.4 免疫抑制病相当普遍
    2.5不明病因的复合因素疾病增多
3 肉鸡常见疾病流行特点及防制
    3.1 鸡传染性贫血
    3.2 腹水综合症
    3.3 鸡慢性呼吸道病 (CRD)
    3.4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 (HSMS)
    3.5 细菌性软骨坏死性骨髓炎
    3.6发育不良综合症
    3.7 肉鸡大肝脾病
    3.8 包涵体肝炎
    3.9禽肺病毒感染

(8)商品肉鸡呼吸道病原体共感染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鸡呼吸道疾病概述
    1.2 肉鸡呼吸道疾病
        1.2.1 H9N2 亚型禽流感
        1.2.1.1 病原学
        1.2.1.2 流行病学
        1.2.2 新城疫
        1.2.2.1 病原学
        1.2.2.2 流行病学
        1.2.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1.2.3.1 病原学
        1.2.3.2 流行病学
        1.2.4 禽偏肺病毒病
        1.2.4.1 病原学
        1.2.4.2 流行病学
        1.2.5 鸡大肠杆菌病
        1.2.5.1 病原学
        1.2.5.2 流行病学
        1.2.6 禽败血支原体
        1.2.6.1 病原学
        1.2.6.2 流行病学
        1.2.7 鼻气管鸟杆菌病
        1.2.7.1 病原学
        1.2.7.2 流行病学
    1.3 呼吸道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呼吸道病原体共感染检测方法
        1.4.1 核酸探针检测方法
        1.4.2 核酸探针的种类
        1.4.3 核酸探针的标记
        1.4.4 核酸探针的斑点杂交方法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仪器
        2.1.2 试剂
        2.1.3 病料
        2.1.4 毒株
        2.1.5 引物
    2.2 方法
        2.2.1 NDV、IBV、aMPV、MG、ORT 和E. coli 核酸探针的标记和敏感性、特异性检测
        2.2.1.1 菌株DNA 的提取
        2.2.1.2 扩增MG、ORT 和E. coli 目的片段的PCR 反应
        2.2.1.3 尿囊液中病毒RNA 的提取
        2.2.1.4 禽流感H9N2 亚型HA 基因、NDV 的F 基因、IBV51、aMPV F 基因的RT-PCR反应
        2.2.1.5 PCR 产物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2.1.6 核酸片段的定量
        2.2.1.7 探针标记步骤
        2.2.1.8 标记探针的敏感性检测
        2.2.1.9 标记探针的特异性检测
        2.2.2 样品检测
        2.2.2.1 样品组织DNA 的提取及定量
        2.2.2.2 样品组织总RNA 的提取及定量
        2.2.2.3 样品斑点杂交
        2.2.3 NDV 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2.2.3.1 病毒分离与鉴定
        2.2.3.2 鸡胚半数致死量测定
        2.2.3.3 动物回归试验
        2.2.3.4 病毒生物学毒力测定
        2.2.3.5 NDV 分离株F 基因RT-PCR 扩增及序列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核酸探针标记结果
        3.1.1 目的片段的PCR 或RT-PCR 扩增结果
        3.1.2 目的片段酶切结果
        3.1.3 PCR 和RT-PCR 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结果
        3.1.4 核酸探针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3.1.5 核酸探针的特异性试验结果
    3.2 样品斑点杂交结果
        3.2.1 商品肉鸡肺脏中呼吸道病原体的斑点杂交检测结果
        3.2.1.1 肉鸡肺脏样品中禽流感H9N2 亚型、NDV、IBV、aMPV、MG、ORT 和E. coli的斑点杂交检测结果
        3.2.1.2 商品肉鸡肺脏中七种病原共感染的检测结果
        3.2.2 死亡鸡胚内脏中H9N2-AIV、NDV、IBV、aMPV、MG、ORT 和E. coli 的检测结果
        3.2.2.1 死亡鸡胚内脏中H9N2-AIV、NDV、IBV、aMPV、MG、ORT 和E. coli 的斑点杂交结果
        3.2.2.2 死亡鸡胚内脏中七种病原共感染的检测结果
    3.3 NDV 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结果
        3.3.1 病毒分离、增殖与鉴定
        3.3.2 鸡胚半数致死量测定
        3.3.3 动物回归试验
        3.3.4 生物学毒力指标测定结果
        3.3.4.1 鸡胚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结果
        3.3.4.2 1 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结果
        3.3.4.3 6 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结果
        3.3.5 F 基因RT-PCR 扩增、克隆与鉴定
        3.3.6 PCR 产物序列分析
4 讨论
    4.1 核酸探针的标记
    4.2 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4.2.1 商品肉鸡肺脏样品中 H9N2、NDV、IBV、aMPV、MG、ORT 和 E. coli 的检测结果分析
        4.2.2 死亡鸡胚内脏样品中 H9N2、NDV、IBV、aMPV、MG、ORT 和 E. coli 的检测结果分析
    4.3 NDV 分离毒株的鉴定及致病性结果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雏鸡支原体大肠杆菌禽肺病毒并发感染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J].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 [2]表现面部肿胀症状的鸡病鉴别诊断[J]. 王永,韩干身. 养殖与饲料, 2006(08)
  • [3]芩蓝提取液抗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细胞凋亡作用研究[D]. 刘玉昊.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烟曲霉菌肺内定植对雏鸡先天性免疫以及禽流感抗体水平的影响[D]. 庄宏旭.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5]蛋鸡偏肺病毒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J]. 唐争魁. 北方牧业, 2019(04)
  • [6]一起蛋鸡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治[J]. 郑新忠.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7)
  • [7]当前肉鸡疾病流行动态与防制对策[J]. 刘爵. 北方牧业, 2011(09)
  • [8]商品肉鸡呼吸道病原体共感染的检测[D]. 孙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支原体感染论文 基因探针论文 大肠杆菌论文 呼吸道疾病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上一篇:壳聚糖-DNA纳米粒口服介导的mEpo基因体内转染肠上皮
下一篇:绿豆根腐菌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