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瓦斯抽采毕业论文与瓦斯抽采毕业论文答辩ppt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1、陕煤集团屈永安简介

屈永安,男,采矿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1967年出生,陕西韩城人,199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专业。

2014年在西安科技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目是《韩城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导师:钱敏 教授。在《矿业安全与环保》、《陕西煤炭》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发表论文

1、屈永安,等,韩城矿区突出松散厚煤层斜巷正揭煤综合技术,煤矿开采,2009(6)

2、屈永安,桑树坪煤矿保护层开采效果初探,陕西煤炭,2010(3)

3、屈永安,煤层突出与冲击耦合致灾机理与事故分析,现代矿业,2013(5)

扩展资料:

个人经历

长期在韩城矿务局从事煤矿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2009年任韩城矿业公司总工程师,2010年晋升高级工程师。

主持完成的《负责松软突出煤层保护层开采时空演化及瓦斯抽采技术研究》获得2009-2010年度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参加完成的《极薄煤层上保护层瓦斯抽采及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获得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5)。

获得2011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主持发明的《一种下行瓦斯抽放钻孔和测压钻孔封孔方法》和《一种下行孔封孔方法》等新方法 2011年获得国家专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永安

2、瓦斯抽放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案:为了减少或解除矿井瓦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利用机械设备和专用管道造成的负压,将煤层中赋存或释放的瓦斯抽放出来,送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地点的做法,叫做抽放瓦斯,所抽放出瓦斯数量的多少叫做抽放瓦斯量。 抽放瓦斯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抽放瓦斯可以减少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从而减少瓦斯隐患和各种瓦斯事故。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预防性措施。 其次,抽放瓦斯可以减少通风负担,能够解除通风不易解决的瓦斯难题,降低通风费用。尤其针对瓦斯涌出量很大的矿井或采区,瓦斯抽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必须的。 第三,煤层中的瓦斯同样是一种地下资源,将瓦斯抽采出来送到地面作为燃料和原料加以利用,可以起到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3、煤矿井下煤层气抽采技术

煤矿井下煤层气(瓦斯)抽采,是利用煤层巷道,或从煤矿井下巷道中向煤层内钻孔,将正在采掘或准备采掘的煤层内的煤层气预先抽出并进行资源化利用,使巷道和采掘工作面的煤层气(瓦斯)浓度降低到安全标准以下,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煤层气利用的目的。

我国于1949年在抚顺龙凤矿开始正式进行瓦斯抽采工作,经过近60年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在矿井瓦斯抽采技术及方法上积累了许多经验。目前,我国矿井瓦斯抽采技术及方法主要有:

1)根据抽采对象分,有开采层瓦斯抽采、邻近层瓦斯抽采、围岩抽采以及采空区瓦斯抽采。

2)根据抽采方法不同可分为钻孔法抽采、巷道法抽采、混合法抽采、地面钻井抽采(地面垂直井和水平井抽放)。

3)根据抽采与采煤时间顺序可分为采前预抽、边掘边抽、边采边抽及采后抽放。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4、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新技术的研究

胡千庭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重庆 400037)

摘要 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是世界各采煤国家关注的焦点,论文简要介绍了包括瓦斯灾害易发区域的预测技术、高效瓦斯抽采及抽采效果评价技术、瓦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等区域性的以建立本质安全矿井为目的的综合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关键词 煤矿瓦斯灾害 预测技术 抽采技术 监测预警技术

Research on New Prevention Technology for Disaster of Coal Gas

Hu Qianting

(Chongqing Branch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Science,Chongqing 400037)

Abstract:It is a universal focus of the world“s coal mining countries to prevent disaster of coal gas.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study status,progress and applications of several comprehensive technologies including forecast technology for regions prone to gas disaster,assessment technology for effective extraction of gas and extraction effects,technology of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for gas disaster,aiming to construction of essential safe coalmines.

Keywords:disaster of coal gas;forecast technology;extraction technique;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technologies

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是世界各采煤国家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我国,瓦斯灾害已成为煤矿群死群伤的头号杀手。2005年,一次死亡10入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占70.7%,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22起一次死亡100入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为20起。

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技术的研究已经从局部性短兵相接的单项技术向区域性的以建立本质安全矿井为目的的综合技术发展,包括瓦斯灾害易发区域的预测技术、高效瓦斯抽采及抽采效果评价技术、瓦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等。本文对这些技术的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1 瓦斯灾害易发区域预测技术

瓦斯灾害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通常属于瓦斯灾害易发区域。此外,瓦斯灾害易发区通常赋存着较高的瓦斯含量,因此,预测高瓦斯含量区域也是预测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有效手段。

1.1 地质雷达超前探测地质构造技术

地质雷达是一种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定向高频电磁波反射定位技术。在岩土工程和建筑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通过多年努力,最新研制出适合煤矿环境使用的本质安全型地质雷达,能够超前探测采掘工作面20~30m深处煤岩内的隐伏小型构造等地质异常体,通过在西山、淮南、松藻等矿区的试验,取得了好的效果。2004年12月12日,在西山杜儿坪矿68214尾巷进行了煤层陷落柱探测试验,发现在煤层中由浅到深雷达波逐渐衰减,而在有陷落柱的地方雷达回波出现强反射,同相轴基本形成一段弧形曲线,明显反映了陷落柱和煤层的分界面和陷落柱的大小范围(见图1)。

图1 杜尔平陷落柱探测结果

在西曲矿22502 工作面副巷探测2~4煤层位置和厚度:探测结果(图2)表明,2煤层的底板和4煤层的顶、底板位置反映均较清楚,4煤层在所测范围内基本稳定,受断层影响局部有起伏,所测4煤层平均厚度为3.35m。

图2 西曲矿煤层厚度探测结果

在西曲矿28210工作面副巷磺头超前探测采空区边界:沿磺头表面向前方作水平扫描,参见图3,可见约在前方30m处有一强反射界面,推测为含水异常区。

图3 西曲矿采空区边界探测结果

1.2 P-S 波长距离构造探测技术

P-S波长距离超前构造探测技术主要检测地震波中反射回来的P 波和S波,用来分析预报地质构造,能方便快捷预报采掘工作面100~150m深处煤岩内的地质异常情况。

试验分别于2005年7月9~10日和9月21日在潞安常村矿S3-5 皮顺巷、王庄矿740回风巷和王庄矿630皮带巷进行了三次探测试验。

图4 常村矿陷落柱探测结果

常村矿S3-5皮顺巷探测(图4)结果为:大约55.8~87.5m处反射面较多,岩体破碎,可能为陷落柱影响区。该巷掘至距S3回风下山南帮55m处揭露一陷落柱。

王庄矿740回风巷探测(图5)结果为:在掘进面前方13.5m、掘进面前方56.5m处都存在反射界面,在70~120m 范围内还存在一些次生的反射界面。实际揭露发现掘进头前55m处发育F237断层,断层性质为正断层,走向132°,倾向222°,倾角80°,断层落差4.6m。

图5 王庄矿断层探测结果

1.3 煤层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技术

瓦斯含量Q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20℃和一个大气压条件下所含有的瓦斯量,它由可解吸瓦斯含量和残存瓦斯含量组成,单位为m3/t,其表达基准为原煤基。可解吸瓦斯含量Qm的值等于瓦斯损失量 Q1、煤样瓦斯解吸量 Q2、煤样粉碎后的瓦斯解吸量 Q3三者之和。

通过向煤层施工取心钻孔,将煤心从煤层深部取出,及时放入煤样筒中密封,记录取心器切割煤心到密封前的时间;然后在井下测量煤样筒中煤心的瓦斯解吸速度及解吸量,根据解吸速度和损失时间推算瓦斯损失量Q1;把煤样筒带到实验室然后测量从煤样筒中释放出的瓦斯量,与井下测量的瓦斯解吸量一起计算煤心瓦斯解吸量Q2;将煤样筒中的煤样装入密封的粉碎系统加以粉碎,测量在粉碎过程及粉碎后一段时间所解吸出的瓦斯量(常压下),并以此计算粉碎瓦斯解吸量Q3;瓦斯损失量、煤心瓦斯解吸量和粉碎瓦斯解吸量之和就是可解吸瓦斯含量,即 Qm=Q1+Q2+Q3。然后测定煤样质量,并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最终求出煤层瓦斯含量。

测试系统由煤样筒、容量法测量系统、气体成分测定系统、煤样粉碎系统和钻孔取样系统等组成,见图6。利用这种方法在淮南矿业集团进行试验,并与钻屑法测定可解吸瓦斯含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 可知,取心法测定的可解吸瓦斯量精度更高。同时与巷道掘进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进行对比(见图7),显然趋势基本一致。

图6 瓦斯含量直接法测定系统

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大面积大量测定煤层瓦斯含量资料,了解各区域的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状态,以此为基础便可有效预测瓦斯灾害易发区。目前试验取样钻孔深度达到50m,随着进一步改进和扩大试验,预计能够满足煤矿生产的实际需要。

图7 瓦斯含量测定结果对比

表1 钻屑法测定与取心法测定瓦斯解吸量试验结果对比

2 高效瓦斯抽采技术

2.1 地面钻孔抽采采动卸压区煤层或采空区瓦斯

瓦斯抽采是预防瓦斯灾害最根本的手段,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经验,结合淮南矿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对煤矿区地面钻井抽采采动卸压区煤层或采空区瓦斯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图8是地面钻井抽采采动卸压区煤层或采空区瓦斯的钻孔结构图,抽采采动卸压煤层内的瓦斯时,钻孔应进入卸压煤层内。在淮南矿业集团谢桥和张北矿采空区瓦斯抽采的试验结果表明,钻孔应布置在距离回风巷30m 以内,钻孔间距在200~300m之间。图9是谢桥矿抽采效果图,表2总结了淮南矿区地面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的流量和浓度。潘一矿的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流量为5~15m3/min,浓度为60%~85%。张北矿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流量为10~25m3/min,浓度为60%~80%。谢桥矿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流量为10~20m3/min,浓度为60%~90%。谢一矿的一个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量为4~5m3/min,浓度为50%。

表2 淮南矿区地面钻孔抽放瓦斯流量和浓度

图8 地面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钻孔结构图

图9 谢桥矿地面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效果

通过以上对淮南矿区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实施效果的归纳,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这些钻孔在正常工作期间,瓦斯抽放量和瓦斯浓度均较高,平均流量为15m3/min,平均瓦斯浓度为80%,抽放效果较好。当工作面推过钻孔40~100m时,钻孔瓦斯流量和浓度都增到最大值(见图10)。

图10 潘一矿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流量和浓度

2.2 井下顺煤层枝状长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技术

在山西大宁矿,引进澳大利亚生产的VLD-1000定向千米钻机,采用导向和纠偏装置调整钻进方向,并根据煤层强度确定排渣方式和参数。VLD定向钻机从2003年4月开始在大宁矿调试、运行,到2004年4月末的一个整年,总共钻进进尺为78484m,创下了单台VLD定向钻机在井下定向钻进的世界纪录。到2004年9月底,VLD钻机已经完成了定向钻孔160个,总进尺达到了112716m,最长的钻孔达到了1005m,有20个钻孔的长度在800m以上,钻孔布置如图11所示。

图11 大宁矿顺煤层枝状长钻孔

对不同深度钻孔的抽采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和考察,将钻孔按深度分为 800m、600m、400m组。不同深度千米钻机枝状长钻孔抽采效果如表3所示。由此可以看出,钻孔深度为800m组的钻孔总钻进长度是钻孔深度400m组的153%,其抽采第1年、第2年及800 d的总累计抽采量是钻孔深度400m组的133%~139%;钻孔深度为600m组的钻孔总钻进长度是钻孔深度400m组的145%,其抽采第1年、第2年及800 d的总累计抽采量是钻孔深度400m组的106%~121%。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钻孔的累计抽采总量也相应增加,说明增加钻孔长度对提高抽采效果是可行的。在煤矿井下实施千米钻孔后,既可大幅度减少抽采巷道工程量,并能实现大面积预抽。

钻孔在第2年末的总累计抽采量与第1年末相比增加了14%~28%,而在800 d时的总累计抽采量与第2年末的相比仅增加了1%左右。由此可得出,钻孔的合理抽采时间以1~2年为宜。

大宁矿首采面长500m、宽320m,于2003年开始实施千米钻机枝状长钻孔,钻孔间距15m左右(共计 12个孔、34个水平分支),钻孔深度为 500m左右,钻进总进尺11000m,抽采时间为2.0年。经考察单孔平均总抽采量为1.0mm3。首采面的煤层气含量为14m3/min,由此计算首采面的预抽率为 51.44%;2005年矿井煤层气涌出量为184.8m3/min,其中抽采量为130m3/min,矿井煤层气抽采率为70.35%。

表3 不同深度千米钻机枝状长钻孔抽采效果分析表

3 瓦斯灾害监测技术

瓦斯灾害监测是及时发现瓦斯灾害隐患的关键手段,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和监控网络系统两部分。

3.1 红外瓦斯传感器技术

红外瓦斯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瓦斯气体对某一特定波长红外光吸收性能与瓦斯浓度之间存在一确定关系,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红外光被吸收的程度反映瓦斯浓度值的原理进行工作,见图12。

图12 红外瓦斯传感元件

对研制的红外传感器进行的测试结果为:瓦斯浓度为0~5%之间时,最大绝对误差为0.06%CH4,最大线性度偏离 0.06%,平均响应时间7.8s,0~40℃温度变化时显示误差为±0.02%CH4,为期10d稳定性试验零点漂移最大为0.01%,在淮北桃园矿试验近7个月未进行调校,误差仍然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显然具有较好的性能。目前已开发出测量范围为0~10%和0~40%CH4的红外瓦斯传感器。

3.2 宽带监控系统

KJ90分布式网络化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主干传输平台即采用了基于I P的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将地面以太网技术直接延伸至煤矿井下环境,为矿井构筑了先进、可靠、标准、高速、宽带、双向的综合信息传输平台,使得矿山安全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各种监控设备、自动化过程控制设备、语音通讯设备、图像监控设备等都以IP方式接入。并与煤矿企业的Internet/Intranet整体架构实现无缝连接,如图13。

图13 宽带监控系统功能结构图

4 瓦斯灾害预警技术

瓦斯灾害的有效预防与矿井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然而,瓦斯灾害的发生具有许多相关影响因素,且这些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单纯靠入来掌握所有相关因素的变化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们开展了瓦斯灾害预警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大量的信息数据库,并通过监控系统监测各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利用试验研究得到的相关模型,实现对瓦斯灾害预警,并提出合理的消除瓦斯灾害隐患的建议,利用技术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决策水平。

预警系统基于ARC Infor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开发,使过程和结果具有直观性。目前,瓦斯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具备的功能有:①瓦斯赋存分析及预测;②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③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④瓦斯浓度变化实时监控与预测;⑤瓦斯爆炸危险性预测;⑥系统管理、矿图维护与输入输出等功能模块。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增加功能,自学习修正模型等。图14是该系统软件的一个界面。

4.1 瓦斯地质及瓦斯赋存分析与预测

瓦斯地质及瓦斯赋存分析及预测主要是以绘制瓦斯压力等值线、瓦斯含量等值线、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等为目标,研究基于地理信息(GIS)技术的瓦斯地质赋存状况预测方法及软件计算程序。在本系统中,主要研究开发了地质构造的维护、查询,地质单元的划分与智能识别,地质单元的瓦斯压力等值线绘制、瓦斯含量等值线绘制、等值线分布范围查询及分布图查询等功能。

图14 瓦斯压力等值线输出结果

4.2 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主要以绘制突出危险区域分布图为目标,其预测基础是煤矿实际测定的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等基本参数、地质构造、动力现象等。区域预测的方法包括瓦斯地质法、综合指标法、钻孔动力现象判断法和其他现象的综合判断法,区域预测的结果就是各个专业模块计算结果的并集。区域预测结果分为突出威胁区、突出危险区和严重突出危险区三级,结果图可以进行交互查询、打印和共享发布。

4.3 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主要分为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和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三部分内容,其预测数据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钻孔法日常突出预测数据,包括瓦斯解吸指标K1值、钻屑量S、瓦斯涌出初速度q及其衰减指标Cq等;二是工作面瓦斯涌出动态指标,包括放炮后30(60)min内瓦斯涌出变化评价指标V30(V60),监测系统监控的工作面瓦斯实时涌出变化量等;三是地质构造、日常记录的参数测定点、历史采掘状况记录、历史突出事故记录等。

4.4 瓦斯变化实时监控与预测

瓦斯监控信息来源于监测系统,预警服务器的任务是:定时从监控系统服务器读取需要的信息(主要是瓦斯浓度变化实时值),并主动传输到预警服务器上,再根据信息需求进行分类存储和显示,并通过软件界面接口提供灵活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

由于监控系统数据是进行瓦斯灾害动态预警的基础,所以数据采集服务器程序不但要求其自身具有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等特征,而且对控件系统服务器不能有任何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需要对监控系统和预警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合并以减少数据存储资源的浪费和数据的集中管理。

4.5 瓦斯爆炸危险性预测

瓦斯爆炸危险性预测以矿井监测系统的瓦斯浓度实时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综合其他影响因素研究出瓦斯爆炸灾害的预警指标和方法,实现对瓦斯爆炸灾害发生的超前预警,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对监测系统数据库保存的三类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瓦斯爆炸危险性实时预警;

(2)根据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异常情况下瓦斯爆炸危险性预警。

4.6 系统管理、矿图维护与输入输出

系统管理、矿图维护与输入输出是本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1)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包括本软件系统的通用参数设置、显示风格设置、用户权限设置、煤矿部门分配及员工设置、日志管理、系统配置状态诊断、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内容,系统管理功能模块的作用是为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矿图维护。矿图维护主要是对矿井的地图对象进行维护,包括设施设备维护、传感器维护、巷道维护、掘进工作面维护、采煤工作面维护、工作面预测测点维护、突出事故点维护、采空区维护、保护带维护、采煤阶段维护、采区维护、瓦斯赋存参数维护、地质构造维护等内容。

矿图维护模块的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图形绘制方法,为了严格按照预警系统的对象关系进行对象定义,在维护地图对象时,不但要求准确地绘制矿图及其对象,还特别要求同时建立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及关联方法。

(3)输入输出。输入输出功能是预警系统运行和展示预警结果的主要手段。输入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采集数据,即:日常维护输入、监测系统动态输入和历史数据分析;输出的方式有报表打印输出、报表网络发布、地图打印输出、地图网络发布等方式。

另外,系统还设计研究了灾害防治措施、专家系统知识库等内容。

5 结束语

有效预防瓦斯灾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面临的技术难题将越来越复杂。本文介绍的技术是这些年的一些研究进展情况,部分技术仅在部分矿区进行过试验,达到大面积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瓦斯灾害的预警技术,目前更主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十一五”的科技攻关、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预警模型,筛选和完善实用预防技术,并通过现场的试推广应用和自学习不断修正,使之具备涉及瓦斯灾害动态预警所必需的实用软硬件技术,真正为提升煤矿安全水平起到中坚作用。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5、荥巩煤田崔庙煤矿煤层瓦斯抽放可行性研究

李元建 范云霞

(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 郑州 450052)

作者简介:李元建,1953年生,男,河北南宫市人,高级工程师,1976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现从事煤炭地质勘查、煤层气勘探研究工作。

摘要 煤层气(煤矿瓦斯)是煤的拌生矿产,是一种优质能源,它具有洁净、方便和高效等特点。对煤矿瓦斯的抽放与利用不但能够提供更加充足、洁净、高效能源,而且能够消除瓦斯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对崔庙煤矿二1煤瓦斯地质特征和资源量的分析,采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确定瓦斯抽放的经济可行性。

关键词 煤矿瓦斯 抽放与利用 崔庙煤矿

Feasibility Study on Gas Drainage of Coal beds in Cuimiao Coalmine of Xinggong Coalfield

Li Yuanjian,Fan Yunxia

(Henan Institute of Coal Geology and Survey 450052)

Abstract:As a kind of associate gas with coal,CBM(coal gas)is considered as a high quality energy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cleanness,convenience and high-efficiency.Drainage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gas can not only provide clean and high-efficient energy,but also eliminate the bad effect of coal gas on safety production of coalmine.Through the analyses of geological feature and total resources of CBM in the coal seam of Cuimiao coalmine,the feasibility on the drainage of coal gas was discussed by the methods of NPV,IRR and Investment return term.

Keywords:Coal gas;Drainage and utilization;Cuimao coalmine

煤层气(煤矿瓦斯)是煤的伴生矿产,是一种优质能源,它具有洁净、方便和高效等特点。对煤矿瓦斯的抽放不但能够提供更加充足、洁净、高效能源,而且能够消除瓦斯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国发办已将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和利用列入“十一五”规划,提出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抽放和利用方面的16条意见,明确了鼓励瓦斯抽采和利用的配套法规,提出了资金补助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为瓦斯抽放和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以荥巩煤田崔庙煤矿为例,探讨二1煤层瓦斯抽放的可行性。

1 崔庙煤矿地质简况

崔庙煤矿位于荥阳市崔庙镇邵寨村,北距荥阳市16km,东距郑州市36km。东西走向长2.8km,南北倾斜宽1.7km,面积2.1km2,南部以二1煤层露头风化带为界,北部以马泉沟断层(落差25m)为界。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厚1.0~13.3m,平均煤厚6.73m,属中~厚煤层,二1煤地质储量2028×104t,可采储量1195.54×104t,后备储量13000×104t。采用一对立井上下山开拓方式,经技改后采用两立一斜开拓方式,目前未进行开采,具体开采方案等设计通过后确定。二1煤层顶板普遍为构造破碎带,为泥岩或炭质泥岩,一般厚10m,而且自煤层顶板面往上岩石破碎程度逐渐减弱。水平方向上,在底板标高-100m 水平以上,岩体结构类型属不稳定的散体结构,在-100~-300m水平范围,岩体结构类型属稳定性较差的碎裂岩体结构,在-300m水平附近以深,属于基本稳定的层状岩体结构,直接底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间接底板为中细粒砂岩或粉砂岩,属稳定底板。

2 矿井瓦斯

1煤层煤体结构以粉煤为主,属于全层构造软煤,煤层原生结构遭到强烈破坏,呈挤压、揉搓构造特征,偶尔夹块煤也是粉煤压固而成,强度极低,指压可碎,破坏类型为Ⅳ。瓦斯含量5.58~35.25m3/t,煤层瓦斯压力0.55~3MPa,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P)为11~46,平均29.5,煤的坚固性系数(f)为0.15~0.46,平均0.25,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118,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二1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79m3/t。瓦斯含量每百米增加7.67m3/t。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186×104m3,采空区瓦斯涌出量为34×104m3。该矿曾发生两次煤与瓦斯突出,2002年12月在掘进11031下顺槽揭石门过程中发生一次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量430 t;2004年9月29日11031在下顺槽掘进过程中发生一次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量800 t。两次突出标高均在+20m 水平,一般在+50m以浅为煤与瓦斯一般突出,+50m以下则为煤与瓦斯严重突出危险区,突出强度随开采深度增大而增大,矿井二1煤与瓦斯突出频率高,以中、小型突出为主,几乎是有掘必突;突出多发生在顶层掘进煤巷之中,其次是石门揭煤,采煤工作面偶有突出;在断层附近20m范围最容易发生突出。

3 抽放瓦斯必要性

3.1 从煤与瓦斯突出现状看抽放瓦斯的必要性

煤矿安全规程对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瓦斯抽放系统,崔庙煤矿开采的二1煤近两年有多次煤与瓦斯突出,符合建立瓦斯抽放系统的必要条件。

3.2 从资源利用和环保的角度看抽放瓦斯的必要性

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CH4)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矿井瓦斯实际上就是煤层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当,发热量在8000大卡至9000大卡以上,是通用煤气的2~5倍,燃烧后很少产生污染物,属优质洁净气体能源。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缔约方在境外实现部分减排承诺的一种履约机制。其目的是协助未列入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并协助缔约方遵守《京都议定书》第三条规定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定量承诺。CDM的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基于投资项目的“经证明的减排量(CE R)”的转让与获得。煤层气开发是实施CDM项目的重要领域,煤矿瓦斯的利用将会收到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改善煤矿安全和保护全球环境的多重效益。崔庙煤矿二1煤层的瓦斯储量为6.08×108m3,可抽瓦斯量为1.83×108m3,这说明崔庙煤矿瓦斯资源较为丰富,为瓦斯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源条件。

3.3 抽放瓦斯的可行性

由于煤层中原始瓦斯含量并不可能100%地被抽出,目前更多的是采用矿井瓦斯抽放率和相对瓦斯抽放量来衡量钻孔抽放煤层瓦斯的效果。煤层瓦斯抽放效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钻孔自然排放和实抽瓦斯量的大小。钻孔抽放煤层瓦斯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煤体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主要包括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和煤体透气性的大小;其二是取决于抽放瓦斯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钻孔密度、封孔技术和抽放时间。因此,钻孔抽放煤层瓦斯的可行性指标严格而言并不具备统一的标准,而是与矿井的生产状态、抽放设备、工艺水平等方面因素有关,崔庙煤矿二1煤层的煤层透气性系数为8m2/MPa2·d,百米钻孔瓦斯涌出量0.16m3/min。属可以抽放类型。

4 煤层瓦斯合理预抽方式

崔庙煤矿瓦斯主要来源于二1煤层,根据预测,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占35%,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占45%,采空区瓦斯涌出占20%。可以采取本煤层顺层钻孔抽放、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抽放瓦斯技术。

4.1 本煤层顺层钻孔抽放

顺层钻孔的钻场位于二1煤层的煤巷内,抽放钻孔沿着二1煤层布置,钻孔之间可互相平行,也可交叉。

4.2 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抽放

穿层钻孔的钻场布置在二1煤层底板距二1煤层10~20m左右,选择薄煤层开半煤岩巷作为专用瓦斯巷,在该巷每隔20m 开凿钻场。掘凿半煤岩巷和钻场可以采用宽幅掘采煤体,巷旁多余煤体的被采出空间用断面内岩石回填法处理,这样不仅多采出了煤炭、降低了掘进成本,又实现了无矸石运输的绿色开采。该岩巷可兼探水、疏水、堵水工程的施工巷,可预处理开采期间底板水患,保证生产安全。

5 抽放设备选型

瓦斯抽采泵的选型十分重要,选型的原则是既要满足瓦斯流量的需要,又要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效益,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没有特别要求,所需泵的流量可以根据下面公式计算: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2006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式中:Q——泵的额定流量,m3/min;∑Q——最大纯瓦斯量之和,m3/min;X——泵入口处的瓦斯浓度,可取30%;H——泵的机械效率,取80%;K——综合系数,一般取1.2。

所需泵的压力可以根据下面公式计算:

P=(H+P)×K

式中:P——泵压,Pa;H——管路总阻力,Pa;P——单孔负压(取 13340),Pa;K——备用系数,取1.2。

5.1 管材选择

瓦斯抽采管路的选型主要根据流量和管路负压来选取,管径取决于瓦斯流量的大小,管材则取决于管路的负压。抽放管材的选择和管径确定抽放主管选用HW—KF G矿用玻璃钢(有安全许可标志),直径为DN350×9mm,分支管路选择热轧无缝钢管,支管管径为D159×4.5mm。

5.2 抽放管路管径计算

根据抽放管道的范围和所负担的抽放量的大小,管径的选取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2006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式中:D——管道内径,m;Q——管内混合流量,m3/min;V——管内瓦斯流速(取10~15),m/s。

6 经济评价的方法、依据和评价指标

6.1 评价方法及指标

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法作为本次经济评估的基本方法。评价的过程是以每一年度作为基本时间单元,计算出该年总收入及各项支出,用收入减去支出,求出每一年度的纯收入,最后综合计算出评价期限内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以这三个主要指标来确定瓦斯抽放的经济可行性。

6.2 经济效益评价

崔庙煤矿可抽出二1煤层瓦斯资源量1.83×108m3,若将抽出瓦斯的60%加以利用,可利用瓦斯资源量1.098×108m3,可实现销售收入31374万元,崔庙矿服务年限为28.5年,瓦斯抽放生产周期按20年计算,投入开发后内部收益率为16.0%,大于基准收益率12%,投资回收期5.6年,小于基准回收期6年,财务净现值为1569万元,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瓦斯气价格0.8元/m3的情况下,投入开发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7 结语

崔庙煤矿二1煤瓦斯资源量为6.08×108m3,其中可抽出瓦斯资源量为1.83×108m3,年平均可抽采资源量为0.06×108m3。据该煤矿二1煤瓦斯抽放参数预抽该煤层瓦斯还是可行的,抽放基本条件也是成熟的,瓦斯抽放有利于改善目前矿井安全状况,提高煤炭产量,将抽出的瓦斯作为能源加以利用,可减少矿区环境污染,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以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计算将取得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河南煤田地质局.1995.河南省煤层气资源评价

[2]河南煤田地质局.1995.荥巩煤田煤层气资源评价

[3]于不凡.2005.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杜

[4]叶建平,秦勇等.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杜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6、程远平的主要学术论文

1. 程远平; 俞启香. 中国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24(3)2. 付建华,程远平. 中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现状及防治对策[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24(3)3. 程远平,俞启香. 煤层群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体系及应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5): (EI收录)4. 程远平,俞启香等. 煤与远程卸压瓦斯安全高效共采试验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2(2): (EI收录)5. 程远平,俞启香等. 上覆远程卸压岩体移动特性与瓦斯抽放技术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学报,2003,22(4): (EI收录)6. 俞启香,程远平等. 高瓦斯特厚煤层煤与瓦斯卸压共采原理及实践[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2) : (EI收录)7. 程远平,周得永等.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及涌出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 23(1)8. 王亮,程远平等. 巨厚关键层下远距离被保护层裂隙演化及卸压瓦斯抽采研究[J]. 2007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年10月9. 刘洪永,程远平等. 超远距离被保护层采动裂隙发育对卸压瓦斯抽采影响的研究[J]. 2007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年10月10王海锋,程远平等.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煤量研究及应用[J]. 2007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年10月11. CHENG Yuanping, YU Qixiang et al. Technical methods of safe high-efficient exploitation of coal and gas together in high-gas coal seams in china [J].12. 3rd International Methane & Nitrous Oxide Mitigation Conference. Beijing, 2003

7、简述抽采瓦斯本岗位存在哪些重大风险?

1、风险管控措施1)由通风科根据3102综放工作面情况合理确定配风量、风速(1)通风科应根据工作面巷道掘进时的瓦斯涌出量,合理预测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的最大瓦斯涌出量,为工作面风量计算提供基础依据;(2)通风科应根据《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从工作面人员数量、气象条件、炸药量、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等因素综合计算工作面最大需风量;(3)通风科应依据《煤炭安全规程》的要求,对计算出的风量风速进行验算,确保工作面及两条顺槽的风速满足“综采工作面的最低风速不得小于0.25m/s,最大风速不得大于4m/s”的要求。2)综采队生产期间要合理控制采煤机割煤速度,以防瓦斯超限(1)综采队应生产期间应控制采煤机割煤速度,实现均衡生产,采煤机每割一刀煤,放煤一次,严禁“两刀一放”;当上隅角瓦斯达到0.6%时,必须放慢割煤速度或停机,待瓦斯下降后在进行割煤。(2)若割煤过程中,发生瓦斯报警断电,必须逐头逐面研究,采取加大风量、缩小循环进度、控制截割速度、施工卸压孔等措施。3)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在上隅角预埋瓦斯抽放管路进行采空区抽放(1)沿综放工作面回风巷预埋一趟非金属管路,该管路与回风顺槽处抽放管路相连;(2)在综放工作面上隅角处形成一个负压区,使综放工作面上隅角处的瓦斯流向抽放管路,达到减少上隅角瓦斯浓度的目的。4)由抽放队加强综采工作面抽放管路的巡回检查,确保瓦斯抽采效果达标(1)综放工作面两顺槽采用钻孔进行瓦斯预抽,用以解决工作面的瓦斯问题时,通风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建立、健全抽放系统,保证抽放系统运转正常,在抽放系统未建立前工作面不准回采;(2)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如果上隅角瓦斯浓度超过0.6%时,必须开启回风顺槽安装的抽放管路对上隅角进行瓦斯抽放;(3)抽放队应加强综采工作面两顺槽的瓦斯抽放管路巡检,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将检查结果以及处理结果反馈至通风科。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 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高处坠落 触电 火灾 灼烫 淹溺 中毒与窒息 透水 冒顶片帮 坍塌 放炮 其他 这个是20类风险,具体您的岗位有哪些安全风险就要结合自身工作内容来辨识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8、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的第三章 瓦斯抽采系统

第十四条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必须建立地面固定抽采瓦斯系统,其他应当抽采瓦斯的矿井可以建立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同时具有煤层瓦斯预抽和采空区瓦斯抽采方式的矿井,根据需要分别建立高、低负压抽采瓦斯系统。第十五条 泵站的装机能力和管网能力应当满足瓦斯抽采达标的要求。备用泵能力不得小于运行泵中最大一台单泵的能力;运行泵的装机能力不得小于瓦斯抽采达标时应抽采瓦斯量对应工况流量的2倍,即:第十六条 瓦斯抽采矿井应当配备瓦斯抽采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管网瓦斯浓度、压力或压差、流量、温度参数及设备的开停状态等。抽采瓦斯计量仪器应当符合相关计量标准要求;计量测点布置应当满足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的需要,在泵站、主管、干管、支管及需要单独评价的区域分支、钻场等布置测点。第十七条 瓦斯抽采管网中应当安装足够数量的放水器,确保及时排除管路中的积水,必要时应设置除渣装置,防止煤泥堵塞管路断面。每个抽采钻孔的接抽管上应留设钻孔抽采负压和瓦斯浓度(必要时还应观测一氧化碳浓度)的观测孔。煤矿应当加强瓦斯抽采现场管理,确保瓦斯抽采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瓦斯抽采钻孔的效用,钻孔抽采效果不好或者有发火迹象的,应当及时处理。

9、什么是瓦斯抽采

煤矿瓦斯抽采就是向煤层和瓦斯集聚区域打钻,将钻孔接在专用的管路上,用抽采设备将煤层和采空区中的瓦斯抽至地面,加以利用;或排放至总回风流中。瓦斯抽采是向煤层和瓦斯集聚区域打钻,将钻孔接在专用的管路上,用抽采设备将煤层和采空区中的瓦斯抽至地面,加以利用;或排放至总回风流中。抽采瓦斯不仅是降低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超限和积聚,预防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重要措施,还可变害为利,作为煤炭伴生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在煤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瓦斯和气体,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部分瓦斯已经扩散到空气中,一部分保留在煤体中。为保证煤炭开采中减少瓦斯事故,应对煤体瓦斯含量大到一定值时,进行瓦斯抽采。瓦斯抽采就是在煤体上钻上一定数量的孔口,利用一种特殊的真空泵进行抽煤炭中的瓦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就是在煤矿或隧洞开挖时检查瓦斯的浓度,确保施工安全。

10、有关煤矿安全方面的论文谁有。给咱发一篇吧

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70%左右,预计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02年全国煤炭总量为13.9亿吨,2003年为16.0亿吨,2004年煤炭产量尽管达到了19.60亿吨,2005年达到21亿吨,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1_2]。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文章编号:1003—3033(2006)05—0042—05;收稿日期:2006—02—10;修稿日期:2006—04—12万方数据第5期林柏泉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43·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2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1)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工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的72.8%~89.6%(2002--2005年);2)煤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死亡人数的71%。煤矿所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是相当严峻的,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例如:2004年10月20日发生在郑州大平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48人;2004年11月28 Et发生在铜川陈家山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66人;2005年2月14 El发生在阜新孙家湾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14人;2005年11月27 El发生在七台河东风煤矿的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71人[3-51。3)由于煤矿事故多,死亡人数多,造成了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与先进采煤国家的差距很大。20(K卜_2004年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6~3,而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非常低。如2000年,南非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0.13,印度为0.42,波兰为0.26,俄罗斯为0.46。2002年美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只有0.025。由此可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与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蚓6。4)煤矿特大及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灾害事故的频发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条件下,我国煤矿必须大幅度减少和控制特大以上瓦斯事故的发生。5)实际上,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以往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集中暴露,涉及许多方面,既有自然因素、科技投入和研究的不足,也有人为的条件以及国家的体制、管理、经济政策,社会的传统观念,煤矿企业的文化素质等等。3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1)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多变,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多,是造成事故的客观因素。我国煤矿开采的煤层大多属于石炭二迭纪的煤层,其中瓦斯含量大、煤层透气性低,地质构造复杂,不易在开采前抽放瓦斯,但在采掘时,瓦斯放散量大,再加上开采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和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采动诱发的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原有安全技术及理论基础已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迫切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的突然涌出现象,造成瓦斯事故。中国的煤矿都是瓦斯矿,且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48%,突出灾害的发生次数为世界之最,每年达数百次。突出的规模为几百吨、几千吨,甚至超过万吨,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多。而美国、澳大利亚的煤矿多为露天矿,煤层的赋存条件相对简单,有突出灾害的煤矿所占比例小,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停产关闭。但是,我国的情况不同,在目前的能源供应条件下,对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不可能采取停产关闭的措施。为此,只能是自主开发与之相应的安全技术相结合,以确保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的安全生产。2)国家对煤矿企业的技术定位不够准确是主观因素。长期以来,煤矿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技术水平不高,要求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长期以来,技术投入不足,装备水平差,产业技术人才匮乏,劳动效率低。把“千军万马”的队伍放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劳动,因而一旦出现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等事故时,容易导致损失惨重,甚至全矿毁灭的现象。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的煤矿,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井下工作人员少,全矿的巷道布局简洁,巷道面积大,风流通畅,一旦发生灾变时,易于撤离,可能造成伤亡人员较少。另外,在煤矿井下工作的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危险源,一旦出现违章作业(有意或者无意),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对高危行业,应最大可能实现机械化,尽量减少人员。例如:澳大利亚2003年煤矿死亡人数为0,优于其他行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井下作业人员少;2006年1月2日美国东部西弗吉尼亚州阿普舒尔县萨戈煤矿发生爆炸事故,仅死亡12人,也是得益于井下作业人员少【8J8。煤矿生产属于高危行业,仅靠“千军万马”低技能、低素质的矿工劳动,造成的事故风险是极大的,万方数据·44·中国安全科学学报Oaina Safety Science Jcxmml第16卷2006芷安全生产的观点,在社会上长期未能得到共识。为此,笔者建议国家应当将煤矿列入高危行业,给予必要的投入,建立煤矿行业准入制度,甚至在新矿井设计时,就应当要求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有时则相反,既为了满足地方扩大就业面的要求,甚至降低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造成资金被工资占用,无力更新设备和提高矿井的安全装备水平。3)大多数煤矿技术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素质低,工程技术人员缺口多,难以适应高危环境的要求是不容忽视的现实。由于煤矿劳动生产率低,全行业的工资收入差,在全国二十几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而且工作危险、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这就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出现了“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缺口多,愿意到煤矿长期工作的一线人才少”的现象。以平顶山煤业集团为例,2001--2003年,流失的高级工程师就达162人;四川省连续6年没有进一个学采矿的大学毕业生。其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安全技术装备不足,另一方面已有的安全技术装备由于缺乏高水平的人才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以2004年10月20日发生在郑煤大平煤矿的“10·20”瓦斯突出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为例,一280水平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流逆行到上水平运输大巷,多处瓦斯浓度监测仪超限报警,预示着全矿处于瓦斯爆炸一触即发,面临毁灭的边缘时,竟然在31分钟内没有采取切断电源的措施,致使架线电机车行驶到巷道拐弯处引起瓦斯爆炸,造成死亡148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对于广大的煤矿职工来说,安全文化素质更是—个严重的问题。由于煤矿是高危行业,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应当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从事该项工作,才能应付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局面。但是,实际情况是:由于工资较其他行业低、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时间长的现状,加上当前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就很难招收到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因此,就只能招收农民工,而且缺乏应有的技术培训。采用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低下的劳动者,在这种高危环境中作业,产生事故是难以避免的。4)基础工作薄弱,安全技术装备不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煤矿矿井的寿命多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当建井初期,矿井的生产系统还是比较好的,但随着开采深度加大,范围延伸扩展,瓦斯涌出量增多,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增大,危险程度急剧增长,原有的矿井生产系统就难以适应要求,而又没有可能自筹资金来改建生产系统。也就是说,很多煤矿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前几年困难时,甚至发不出工资。长期以来安全投入少,装备差,有的矿民国时期、解放初期的安全装备还在用,抗灾能力差,所以不产生事故则已,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就是大事故。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投入,矿井安全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还有许多矿井的安全设施达不到要求,这也是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煤矿安全的投入,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5)国家对煤矿的税制不够完善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笔者的印象中,税制改革时,统一采用17%的增值税,由于煤炭属于初级产品,不同于机电产品,没有副加值,是原料产品,现行税制显然是不适用的,所以税率下调了三四个百分点,笔者认为还不够,应当进一步下调税率。另外,为了保护国有资源和减少资源开采所造成的污染,笔者认为对煤炭应征收资源费和环境保护费以补偿国家的投入,收费的标准应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煤质的优劣程度和煤矿开采体制(国有、集体和个体)而不同,以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对公平原则和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对高瓦斯矿井应当将减少的税费投入到安全和环保的技术改造中去。瓦斯实际上又是资源,通过瓦斯抽放不仅可以解决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而且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因此,为了鼓励矿井瓦斯抽放工作,建议:抽放瓦斯利用的收入应减免税收,且鼓励瓦斯发电和开发新的瓦斯利用途径(尤其是低浓度瓦斯的合理利用),使高瓦斯矿井有积极性千方百计地提高瓦斯抽放量和利用量。既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又降低了瓦斯对大气的温室效应(瓦斯对大气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炭的21倍)t9],同时,还增加了资源的回收率,真正实现煤和气的共采。6)对事故后的处理未能充分体现惩前毖后的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长期以来,在处理瓦斯爆炸等大型恶性事故时,一方面对大量人员的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深感痛心,觉得应严惩有关责任人,但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事故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矿井自然条件困难,生万方数据第5期林柏泉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45·产系统不完善,安全设施不足,人员素质差,既有当事人的责任,也有领导和客观环境的原因。笔者对矿工有发至内心的同情和忧虑,觉得在煤矿工作工资低,环境恶劣,能下井上班,坚持工作,就算不易了。希望对他尊重、关爱和保护,创造安全生产的条件,否则,就更没有人干这一行了。虽然,近几年煤矿领导人工资待遇有较大提高,情况有所变化,但是,许多煤矿的领导是一年四季都在矿上坚持工作(除了外出开会),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无节假日,时刻还担心井下出事,连晚上睡觉都不安宁。因此,从所付出的劳动和其他行业相比,也不算高。4建议应当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当前,尽管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别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有利条件是:有经验丰富、政治文化素质高的各级领导;有经过数十年建设的强大物质基础;有建国几十年来培养起来的技术队伍;有经过多次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等规程规定;有专业化的煤矿安全研究机构和有关的大专院校;许多大的煤矿企业还有自己的瓦斯防治机构等..应该说做到控制瓦斯事故的频发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特别是我国有具有世界先进生产水平的神华煤矿,也有在高瓦斯和突出危险条件下、多年来实现安全高产的淮南和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等所获得的技术及管理经验。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对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都是可贵的。为了扭转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笔者建议,应主要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4.1加强宣传和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减少入的不安全行为1)将最近几次大的瓦斯事故做成vCD光盘,分发到全国所有的瓦斯矿井,说明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有关的责任,措施的不足之处,事故的教训,以敲响警钟。在瓦斯矿井要做到人人皆知,像抗非典那样,深入人心,关心瓦斯灾害防治,做到了解安全规程,执行安全规程的模范。尤其是应当使煤矿职工了解其所工作范围内所存在的危险源,知道危险出现时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具备解决相关危险的能力,以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2)对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的负责人更应当进行技术培训并实行上岗证制度,宣讲近年来的灾害事故的实例,经验和教训,以提高一线领导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高他们对灾害事故的预见性和发生事故时的应对处理能力。3)对地矿学科的艰苦专业,国家给予奖学金,并和学生签订毕业后在煤矿企业工作年限的协议,同时,提高在煤矿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待遇,建立煤矿行业从业人员最低工资制度,改善其工作环境,以保证在煤矿中后继有人。4.2加强科研工作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本质安全化的生产体系党和政府历来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安全管理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加强,煤炭开采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国有重点煤矿中,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比例达到了60%左右。但是,煤矿重大瓦斯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产生这些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煤层瓦斯富集条件的复杂性,地下作业诱发的采动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的3场互动性,矿井瓦斯动力灾害的突发性,巷道网络化体系中发生的瓦斯爆炸传播过程的流动场、温度场和化学场的耦合性,增加了探索瓦斯动力灾害事故机理及防治技术的难度。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开采深度的加大和开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开采条件更趋复杂,原有安全技术及理论基础已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迫切需求。因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1)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力度,特别是应当针对当前开采条件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安全装备的研制,以便为建立本质安全化的矿井生产系统奠定基础。2)对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议应当成立瓦斯防治小组或研究所,通过与高等院校和专职科研单位的合作,测定矿井采掘范围内煤层的瓦斯压力、煤层透气性、煤的强度、煤层瓦斯含量等技术参数,查明矿井有关区域的瓦斯危险程度,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预测预报在采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3)对高危矿井要投入必要的资金,改造通风系统和设备,装备瓦斯抽放系统、监测设备,矿井防灾救护系统等安全设施和装备,以改善安全生产的环境,提高生产系统的抗灾能力。万方数据·46·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aina Safety Science Jc.aml第16卷2006焦4.3对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应当制订特殊政策,采取特殊措施,以利于健康发展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既有资源赋存条件差和容易诱发事故的一面,同时又拥有相对丰富的瓦斯资源。国家应当对其制定特殊的政策:减少对高瓦斯矿,特别是突出矿井的税收额度,将少收的税款补助至矿井对安全的投入中去,以改善矿井的安全条件;鼓励其进行瓦斯抽放和开发利用瓦斯,并且在开发利用瓦斯的过程中应减免税收,鼓励瓦斯发电,其所发的电可并网运行,不得限制和歧视。5结论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为主的格局不会改变,笔者通过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有以下两点结论:1)近年来,煤矿行业事故多发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多变,国家对煤矿企业的技术定位不够准确,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工作环境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现有煤矿安全技术装备不到位以及国家对煤矿的税制不够合理等。2)为了解决当前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综合措施予以解决。其中包括:加强宣传和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要建立煤矿行业从业人员最低工资制度,改善其工作环境,以保证在煤矿中后继有人;加强科研工作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本质安全化的生产体系;对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应当制订特殊政策,采取特殊措施,以利于健康发展[10]。而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企业、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煤矿的安全与健康发展。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70%左右,预计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02年全国煤炭总量为13.9亿吨,2003年为16.0亿吨,2004年煤炭产量尽管达到了19.60亿吨,2005年达到21亿吨,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1_2]。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文章编号:1003—3033(2006)05—0042—05;收稿日期:2006—02—10;修稿日期:2006—04—12万方数据第5期林柏泉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43·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2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1)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工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的72.8%~89.6%(2002--2005年);2)煤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死亡人数的71%。煤矿所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是相当严峻的,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例如:2004年10月20日发生在郑州大平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48人;2004年11月28 Et发生在铜川陈家山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66人;2005年2月14 El发生在阜新孙家湾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14人;2005年11月27 El发生在七台河东风煤矿的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71人[3-51。3)由于煤矿事故多,死亡人数多,造成了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与先进采煤国家的差距很大。20(K卜_2004年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6~3,而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非常低。如2000年,南非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0.13,印度为0.42,波兰为0.26,俄罗斯为0.46。2002年美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只有0.025。由此可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与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蚓6。4)煤矿特大及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灾害事故的频发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条件下,我国煤矿必须大幅度减少和控制特大以上瓦斯事故的发生。5)实际上,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以往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集中暴露,涉及许多方面,既有自然因素、科技投入和研究的不足,也有人为的条件以及国家的体制、管理、经济政策,社会的传统观念,煤矿企业的文化素质等等。3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1)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多变,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多,是造成事故的客观因素。我国煤矿开采的煤层大多属于石炭二迭纪的煤层,其中瓦斯含量大、煤层透气性低,地质构造复杂,不易在开采前抽放瓦斯,但在采掘时,瓦斯放散量大,再加上开采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和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采动诱发的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原有安全技术及理论基础已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迫切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的突然涌出现象,造成瓦斯事故。中国的煤矿都是瓦斯矿,且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48%,突出灾害的发生次数为世界之最,每年达数百次。突出的规模为几百吨、几千吨,甚至超过万吨,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多。而美国、澳大利亚的煤矿多为露天矿,煤层的赋存条件相对简单,有突出灾害的煤矿所占比例小,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停产关闭。但是,我国的情况不同,在目前的能源供应条件下,对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不可能采取停产关闭的措施。为此,只能是自主开发与之相应的安全技术相结合,以确保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的安全生产。



瓦斯 煤层 煤矿 钻孔 矿井 工作面 灾害

上一篇:电压表毕业论文与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
下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要求在哪里查与硕士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