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一般都是在知网当中查找。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很多的地方都需要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我们都可以从知网当中找到它的来源,并且获得很标准参考格式,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毕业论文撰写变得更加容易。而且知网所找到的参考文件往往十分权威,对于我们毕业论文撰写很有帮助,话题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所做的毕业课题。
除了知网之外,我们也可以从其他的一些学术平台来找到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的格式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如果格式不对很有可能会丢掉相应的分数,所以一定要注重格式的规范,而从知网当中所下载的参考文献是十分规范的,我们不需要担心任何格式的问题,只需要直接复制过来就可以了,这也是知网最大的优势。
知网检测系统查重
只有经过知网检测系统查重的研究生论文会被知网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收录,放在知网上,但是这些研究生论文被知网收录是由准确的时间的,知网官网会在研究论文查重后的第二年统一进行论文收录,所以研究生们不需要担心论文经过知网查重后会被放在知网数据库上的问题。
虽然知网查重不会立刻收录研究生论文,但是研究生论文在经过知网查重后,是会显示最近一次的检测记录的,这就要求研究生在使用知网查重后,一定要将论文修改到符合高校论文查重标准,确保论文顺利通过论文查重。
一、利用网络资源现在网络已经越来越深入到了我们的工作学习中,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将为我们写论文来许多方便和快捷。1.维普资讯最大最全的中文科技期刊论文资源门户网站,提供针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的检索及全文浏览, 收录了1989—2005年间8000多种中文期刊数据资源。目前各类学术论文1154.8万多条, 400多种中文报纸及一部分外文期刊数据,其中绝大多数有全文,囊括了理、工、农、医、文史哲的全部专业,。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文献被分为7个专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2.万方数据资源镜像系统、万方数据标准镜像系统汇集中国学位论文文摘、会议论文文摘、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标准法规、各类科技文献、科技机构、科技名人等近百个数据库,目前集纳了理、工、农、医、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与教科文艺等8大类100多个类目近6000种期刊,实现全文上网。3.CNKI即中国知网目前已集结了 7000 多种期刊、近 1000 种报纸、18 万本 博士 / 硕士论文、16 万册会议论文、30 万册图书以及国内外 1100 多个专业数据库。二、利用图书馆图书馆也是我们可以使用的一个丰富资源,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虽然不如在网络上搜索快,但是在一本书中不仅包括我们所需要的资料,还包括了其他内容,我们可以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了解下其他的内容,而且我们也可能找到在网络上找不到的资料。 据学术堂了解,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找毕业论文资源: 一、找论文网站 网上有很多收集论文的网站。先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这些网站,然后再在这些网站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这是一种方案。找这类网站,简单的用“论文”做关键词进行搜索即可。 二、通过各种网络电子资源检索 (1)维普:主要是科技论文; (2)万方:科技引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3)cnki:学术期刊,和维普有点点区别。毕业论文资料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理论书籍,从理论典籍中查找资料; 二是学习别人的理论研究——可以查找知网(/ ); 三是多浏览所研究专题近期的年会、论坛上的一些资料,这个代表了学术前沿动态。 需要说明一点:在学习别人的理论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别人借鉴引用了哪些书籍,哪些论文,学会顺藤摸瓜的去找到更多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学习的不断深入,你所占有的资料会越来越多,而且会从中找到体系线索。 祝你成功!!更多追问追答追问除了知网呢?追答
万方 龙源追问
收费吗?追答
不收费追问
好的,谢谢了。追答
不客气,你点下采纳,我能得到一个好评追问
好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毕业论文检测时会要测相似度的,别按一篇文章复制,多找几篇内容匹配文章 拼凑一下就行,在百度搜,我的就是那么做的更多追问追答追答
毕业论文检测时会要测相似度的,别按一篇文章复制,多找几篇内容匹配文章 拼凑一下就行,在百度搜,我的就是那么做的追问
关键百度的东西太少、有没有专门网站追答
那我就不知道了,自己也得编点 不能全抄追问
脑子里没有东西、马上就毕业了,现在一点也没有写
肖厚熠肖厚熠学生及家属没有从中高风险地区(黑龙江省黑河市全市、哈尔滨市香坊区,甘肃省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兰州市、天水市全市、陇南市宕昌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全市、中卫市中宁县,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阿拉善盟全市,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株洲市攸县,贵州省遵义市城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石家庄市裕华区、桥西区、保定市莲池区,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西宁市城西区,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返石人员。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
模具类毕业设计 联系 秋秋:3484143381毕业论文 箱体锁扣注射模具设计(内含两份) 2毕业论文 利用Pro/e进行电话机机壳模具设计3毕业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4毕业设计 冲裁垫片模具的设计5毕业论文 旋转体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6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封闭板成形模及冲压工艺 7毕业论文 塑料盒模具 8毕业设计 圆球模具设计与制造9毕业设计 罩壳设计说明书 10毕业设计 压铸模设计 11毕业设计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12毕业设计 手柄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与制造 13毕业设计 硅胶(RB)手机按键模具分析与制作 14毕业设计 注射器盖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15毕业设计 离合器冲模设计 16毕业设计 托板零件冲模设计 17冲压摸具毕业设计 设计该零件的冲裁模 18 基于PROE的模具设计(附PROE零件图,操作录像) 19毕业论文 盖冒垫片模具设计说明书 20毕业设计 发动机支承限位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 21毕业设计论文 塑料模具设计(注射器盖) 22毕业设计 喷墨打印机部件模具设计 23毕业论文 手柄限位杆盒冲压件设计 24毕业设计 冰箱调温按钮塑模设计说明书 25毕业论文 瓶盖拉深模的设计 26毕业论文 箱体锁扣注射模具设计(内含两份) 27毕业论文 密封垫片冲裁模设计 28毕业论文 塑料闸瓦钢背弯曲模设计 29毕业论文 22型车门垫板冲裁模设计与制造 30毕业设计 HFJ6351D型汽车工具箱盖单型腔注塑模设计 31毕业设计论文封闭板成形模及冲压工艺 32毕业设计 “远舰”轿车双摆臂悬架的设计及产品建模 33毕业设计说明书 电池板铝边框冲孔模的设计 34毕业设计 油封骨架冲压模具设计 35水管联接压盖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36毕业设计 外缘翻边圆孔板的塑料模设计 37宁波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 塑料模 38塑模具设计 39XX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管座及其加工模具的设计 40机械工程系模具专业2006届毕业设计说明书:横排地漏封水筒注塑模 机械,机电类毕业设计1毕业设计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2毕业设计 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3毕业论文复合化肥混合比例装置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说明书和总装图4毕业设计 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 5专用机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6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7毕业论文 桥式起重机副起升机构设计 8毕业论文 两齿辊破碎机设计 9 63CY14-1B轴向柱塞泵改进设计(共32页,19000字) 10毕业设计 连杆孔研磨装置设计 11毕业设计 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垂直距离检测装置的设计 1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13皮带式输送机传动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组成和撰写格式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组成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引言(前言)、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谢辞等几部分组成。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内容及格式要求1、页面要求:所有内容统一采用A4纸打印。2、题目(三号字,黑体,居中;外文用Time New Roman,加粗)题目应该简短、明切、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3、摘要(“摘要”用五号黑体,摘要内容用五号宋体)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4、目录(四号宋体)论文编写完成后,为方便读者阅读,有必要编写一个目录。目录可分章节,每一章节之后要编写页码。5、引言(前言)(五号宋体)应说明本论文(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6、关键词(五号黑体,外文用Time New Roman,加粗)关键词是表述设计(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7、正文(正文每章标题用五号黑体,居中。其它用五号宋体;外文用Time New Roman,标题加粗)8、结论(五号宋体)概括说明本论文(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和创新达到什么水平,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9、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注于正文相应处)。文献题目后请给出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期刊[J]、标准[S]、专利[P]等)。 10、附录(五号宋体)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调查问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应放在附录中,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超过正文。11、谢辞(五号宋体)放在论文的最后,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和撰写过程中曾给予您支持的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一般包括课题名称,选题理由,现实意义,研究概况,写作计划,提纲,创新之处,存在问题等部分。具体可以结合自己的设计内容补充完善,也可以跟自己的导师多沟通交流完善。
相关范文: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讨论了基于Web的计算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实现方法。教师使用该系统可以进行网上授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试卷、评卷等;学生使用该系统在浏览器中观看教师授课视频图象(广播或点播)、在网上做作业、提交作业、考试、答疑或课堂讨论。1.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远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计算机远程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它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使教学活动上了一个新台阶。作者所在单位承担我校除计算机系以外的所有系所的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Foxpro》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学期平均有3000多学生,各教师均负责2~3个班共200~300多人的教学,教学任务繁重。为了使教师能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应用Internet网络服务的能力,以此来加强和巩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我们从1999年开始,开发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以下简称《远程教学系统》)。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实现作业、考试、授课、答疑/辅导等功能,使用一年多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下讨论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2.《远程教学系统》的体系结构《远程教学系统》是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实现的,是典型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服务器以Windows NT 4/2000 Server为操作系统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 7.0为RDBMS,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提供的服务。系统不允许匿名访问,它要求用户提供帐号/密码,通过验证后才能进入系统主页,以此追踪用户身份。本系统将用户分为三类: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他们都有各自的主页,访问系统的权限也不相同。其中权限最高的为管理员,其次为教师,最低为学生。权限高的能访问其下级所能访问的所有资源,反之则不然。例如教师能进入学生主页,而学生则不能访问教师主页所提供的功能(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本系统可同时为不同课程的多组教师/学生(上一门课的教师及其学生为一组)提供服务,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隔离性(例如某个教师帐号不能批改属于另一个教师的学生的作业等),又有资源的共享性(例如公共作业、试题的共享等),很好地解决了本单位各个教师负责不同班级,课程也有所不同的问题。《远程教学系统》体系结构按用户角色的不同,划分如下:图1 《远程教学系统》体系结构2.1 管理员模块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可同时为多组教师/学生提供服务,各组间的课程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学生组间应具有一定的隔离性。例如一门课程的教师对其学生具有管理权,但不能对属于其它教师的学生进行管理、某个学生只能访问其教师的作业等。因此系统主页需要教师或学生均以帐号/密码登录后才能访问,以此追踪用户访问系统资源的身份。而用户帐号的开设与删除、教师与学生的对应关系、课程名称、学生人数等信息,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这里,我们将系统资源访问帐号作为操作系统帐号开设,由Windows NT和Web服务器IIS负责进行用户验证。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使操作系统与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无缝集成;二是可同时为用户提供其它辅助服务,如:电子邮件、个人主页、FTP服务等。使系统应用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在应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2.2 教师模块教师模块中包含了教师授课所需的各种功能。如:网上实时授课广播、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试卷、评卷、考试结果统计分析、网上答疑、课程资料(素材)制作、学生帐号管理(修改学生密码)、设置联机会议等。系统使用组件对象模型(COM)以及Office Automation技术自动批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业并登记成绩。教师可对作业结果进行查询、统计。教师可利用OutLook向系统请求联机会议,以此进行网上答疑、群体或个别辅导。2.3 学生模块学生模块包含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在网上或本地)做作业、测验(考试)、教师授课视频广播收看、点播、网上答疑、课程资源浏览、辅助服务等。学生使用浏览器访问系统主页时,需要提供帐号/密码进行用户验证,通过验证后,在浏览器关闭之前,均以该帐号身份访问系统资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作业可直接在浏览器中完成并提交,对于《C语言》课程作业,为学生提供Web界面,完成作业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运行,一气呵成。远程考试功能既提供选择题形式的传统笔试试题,也提供实际操作形式的试题。考试通过WWW界面进行,有时间限制。学生在规定时限之前完成考试内容时可通过"交卷"按钮提交试卷;若考试时限到达时学生仍未交卷,则系统自动将考生当前的考试结果提交。试卷的批改、考试结果的统计均由程序自动完成。自我测验功能则提供测验试卷,不限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测验完毕后系统立即评卷并给出成绩及学生测验时的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照表,以便学生查阅。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网络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本系统为每位使用《计算机公共课远程教学》系统的学生和教师提供Email、FTP、个人主页、BBS、联机会议(在线聊天Chat、应用程序共享、白板)、等功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另外,本系统还配备资源库,内置与教学内容相关或与网络应用相关的多媒体资料,供学生课外浏览、学习。3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特点《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功能涵盖了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用户界面完全由浏览器提供,维护方便。其中采用了多项现时多媒体和网络的最新技术,如下所述:3.1 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简称COM)是一个软件规范,它是基于对象的编程模型,只要遵循COM规范,应用程序和组件对象之间就可实现二进制代码级别上的重用,解决了对编程语言和环境的依赖。COM是Microsoft其它许多技术的核心,它允许用某种语言编写的位于二进制代码中的对象,为其它语言所访问(或称二进制兼容)。COM技术已经渗透到Microsoft的各个产品中,如:Windows NT/2000、SQL Server、Visual Studio、Office 97/2000、BackOffice等。《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使用C++或ASP脚本、Perl脚本作为编程语言,其中大量采用了基于COM的技术,例如:3.1.1 ADO(ActiveX Data Object)ADO是数据库访问组件,应用程序通过ADO访问数据库的原理如下:图2 ADO存取数据示意图上图中OLEDB是Microsoft 继ODBC后新的数据访问机制,它不但可以访问数据库数据,而且还可以访问其它非数据库类型的数据,如Email、目录服务(LDAP)等。ADO是位于OLEDB上层的应用程序接口,操作较为简单。《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中作业、试卷、考试结果等信息都是保存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系统使用ASP脚本通过ADO对象访问数据库以及电子邮件、进行全文索引,如下图所示:图 3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数据存取示意图3.1.2 Office Automation对象《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利用Office Automation对象,使教师利用程序自动批改学生提交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Word、Excel)的作业,以此提高教学效率。3.1.3 ADSIADSI(Active Directory Service Interface)是Window NT/2000活动目录接口。利用该接口对象实现操作系统帐号的管理(开帐号、删除帐号、帐号属性设置)以及访问权限设置,简化帐号管理任务。3.1.4 Developer Studio对象Microsoft 的Visual Studio相信是广大程序员喜爱的开发工具,但大家都不太注意其中的Developer Studio对象:Application DebuggerBreakpoint Project使用他们,可以使程序的开发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许多在Visual Studio集成环境下通过菜单完成的命令或功能,都可以用Developer Studio组件对象的属性或方法来实现,如程序的语法分析、编译、链接、调试、表达式求值等。而这些都是教师批改C语言作业所要进行的操作。我们使用这些对象辅助教师批改C语言作业,减轻教师负担。3.2 视频流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文字、静态图像信息的传输是不成问题的。对于视频/音频信息的传送,则由于网络带宽等原因,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而远程教学系统中的授课功能就要求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传送大量视频/音频数据,以便实现教师授课的实时广播和视频点播(VOD)。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的限制下,视频/音频数据必须经压缩处理后才在网络中传输。以往多采用MPEG I等压缩技术,其特点是用户必须等待压缩文件完全下载到客户端后再播放,增加了客户等待的时间。目前,视频/音频数据采用经特殊算法处理的流技术,使视频/音频数据边下载边播放。流技术的典型代表是Microsoft 的Media Technologies(Netshow)和Real Network的Real Video/Audio。《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主要采用了Media Technologies压缩技术,使用其Multibit功能在一个流文件中压缩适合多种网络带宽(从28.8Kbps~3Mbps)的视频/音频流(最多6个)。由视频服务器根据客户访问时的实际网络传输能力选择其中一种带宽流向客户传输。另外,还根据Netshow和Real Video/Audio支持多播(Multicast)的特点,在网上对教师授课场景进行直播(广播)。在授课功能中,单是教师的授课图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配有同步的教师授课演示文稿(Powerpoint或HTML网页),真正将课堂搬到网上。图4 同步视频点播3.3 网上实时交互《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的实时交互,以此实现课堂讨论、教师操作示范演示、学生个别辅导等功能。教师通过浏览器或Outlook向系统发出联机会议(Online Conference)请求,在联机会议持续时间内,学生可通过浏览器加入会议,并使用系统提供的聊天(文本)、白板(图画)功能与与会者进行讨论;教师可通过应用程序共享功能向全体与会者演示某个程序的操作过程,或(通过语音)要求指定学生完成某个操作(个别辅导)。客户端使用NetMeeting,还可以实现一对一的视频/音频交互、聊天、白板、文件传输等。4 结束语《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使用一年多来,极大地促进了我单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手段,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殷培红,张小亚,李芒. 网络环境下问题解决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01,(11) .[2] 蒋冬梅,张卫红. 基于构建主义的Internet远程教育浅析[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2,(04) .[3] 陈信年,朱贻盛,龚丽,谢浩. 第三代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和设计[J]计算机工程, 2003,(11) .[4] 王基一. 对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认识[J]开放教育研究, 2000,(06) .其他相关:/testbbb/jyjxlw/200810/98477.html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补充:/viewAction.do?lunwenid=118225基于SIP的远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美国远程教育政策和原则的分析与启示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美国有关远程教育政策、原则的分析,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论述了对我国制定远程教育政策和原则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远程教育;政策;原则 近年来我国远程教育进行着“跨越式”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国家与地方法规、政策的制定,以及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形成与运转,都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也正是现阶段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中的突出问题,我们需要开展对远程教育政策、法规和体制的研究。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美国远程教育的有关政策、原则和管理体制等进行了分析,希望从中寻找一些对我们制定远程教育政策和法规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在研究工作中,我们研究的资料主要有两大类,其中一类是美国的国家远程教育政策及原则,即宏观层次的政策和原则;另一类是美国各教育机构在组织远程教育时的具体政策、原则和规定,即具体办学单位微观层次的原则和策略。本文着重对前者做出分析,并对后者做出简要的概括。 美国远程教育政策及原则的分析 通过对美国远程教育政策文件(1997年)、《知识产权及数字化远程教育的报告》(Report on Copyright and Digital Distance Education)、《美国高等教育协会成员远程及传统教育情况调查》(A Survey of Traditional And Distance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Members)等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美国进行远程教育的主要政策和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注重远程教育的质量——注重对远程教育机构进行持续性的资格鉴定 在美国,提供远程教育的机构可能是各级各类大学、教育机构和商业机构,他们开展远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同的,有的是赢利性的,有的是公益性的,所以无论从学习者的利益,还是从社会的利益来考虑,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在美国的国家远程教育办学原则中,特别强调和注重持续性地对远程教育的资格做出鉴定和质量评估。除在开办远程教育时对开办机构进行资格评定以外,还定时对这些机构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以防止远程教育进行过程中那些经过了资格鉴定的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无论是非赢利性的远程教育还是赢利性的远程教育,认证的工作都由对传统教育进行评估的学术团体来进行。这些学术团体有两类:地区性的评估团体和小规模的全国性、专业性评估团体。 地区性的评估通常会授权一些协会进行,但同时这些机构也可能是待评估的对象。无论被评对象提供的远程教育是课程学习、学位课程还是资格认证,进行评估的标准都与普通课程质量评估的标准相同。评估所涉及的内容有:是否具有充足的图书和媒体资源、师资的情况、参与的方法、适当的测试标准、学生的学习成果等。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会请地区评估团来进行评估,因为这也是让学生获取州和国家财政资助的必经过程。 小规模的专业评估则是由专业团体对个别课程进行的,如由美国法律协会、美国物理医疗协会等进行的评估。 2.强调广泛性——远程教育应用层次的广泛性 美国政府和各种教育协会不但支持远程教育应用在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而且鼓励幼儿园、基础教育和其它各级各类教育中都运用远程教育的技术及资源,“现在的远程教育课程是多种多样的,他们适合于从幼儿园到退休人员等的不同层次的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在技术的支持下,丰富和扩充了他们参与远程教育的经验。”[1] 同时,美国远程教育的政策又强调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远程教育的应用方法和目的要有所不同。以下是一段对K12阶段远程教育课程进行说明的文字,它清楚地表述了对这一时期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要求:“为K12学习准备的学习课程必须与围绕着Common Core of Learning所设立的地区和国家课程体系相一致,这将能更好地为学习的核心精神服务,同时要包含对在职和职前教育者的职业培训。”[2]� 3.提倡技术多样化——发挥各种技术和媒体的优势 由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再加上长期以来已经在远程教育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当前可用于进行远程教育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可谓多种多样,而且各有所长。因此,美国国家及州的远程教育策略中,都强调合理运用各种不同的媒体和技术为远程教育服务,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同时也鼓励学习者善于利用不同类型的技术和资源,如互联网、CD-ROM、教育电视节目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技术和媒体的优势。 “我们可以利用的技术不但有卫星广播技术,还有其它很多的通讯技术,如互联网、CD-ROM和闭路电视等,这些技术让教育者、学习者和其它职业人员在全国及全世界的范围内联系起来。”[3]� 通过政策的推动,许多教师和学生已经能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例如,在远程教育中解决师生交互问题的方法除面谈和电话外,许多人已经用电子邮件和网上聊天室来进行了。对全美高等教育协会成员远程教育情况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无论是用网络进行远程教学的教师还是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的教师,很多人都已接受了新技术,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4] 4.促进整合——强调资金和资源的整合 在美国,由于许多教育团体、公司、高等院校都有资金、技术、人力开展远程教育,为了避免资金、资源和技术的无谓重复和浪费,在美国国家及地方的远程教育政策中都强调各级政府、各类办学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商业机构要统一协调,将各自的经费和资源统一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相互配合来进行远程教育,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求将教师、学生家长、行政管理人员、商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时间、精力、资源进行总体上的调配和投入。只有为了共同的目标,通过一致的努力,在将来的时间里我们的远程教育才会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5] 远程教育政策提倡资金和资源的整合以多种形式进行,其中最普遍的是教育机构间的合作。例如加利福尼亚的虚拟大学,其2000多门在线课程分别来自加利福尼亚虚拟社区的学院、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各校区和加州内的其他独立大学和学院。学生通过网络注册成为虚拟大学的学员后,就可以选择这些课程进行学习。这样既避免了同一课程由不同教育机构反复设计、制作、进行教学的情况,又可以发挥每个教育机构教育资源的优势。 随着对远程教育在教育市场中的价值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投入到远程教育中来,因此也有一些合作是在教育机构和商业机构之间进行的。为此,许多远程教育课程是根据商业计划和商业培训的需要来开设的。在这种合作中,教育机构常常以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和教学活动进行者的角色参与,而商业机构常常是以技术提供商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合作中,教育机构可以获得的好处是合作者给他们提供了用于支付远程教育技术支持的昂贵费用,同时他们的合作伙伴则获得了“无价的实验室”,让自己的技术得以在教育中进行实际运用,并在课程进行中不断发展,最后完成研究的目标。例如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设计了一个学习网络虚拟学院(Learning Network Virtual Academy),他们就是通过上述的方法与多所大学和学院进行合作,其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在这种合作中,由教育机构提供教学内容,由商业机构提供技术,可以说是一种强强合作。 5.重视知识产权——注重对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及所用技术进行管理和保护 对于教学资源及各项技术的保护实际上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美国,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意识已较深入人心,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法律条款较齐全。在有关远程教育的宏观政策中,也不断地对此加以强调,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来保护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和技术。 由美国版权办公室1999年5月制定的《知识产权及数字化远程教育的报告》中,对在数字化远程教育中可能出现的版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其中这段文字就表述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教育机构正在努力采用和执行适当的方法维护远程教育中的知识产权。这些努力包括发布有关规定、就相关事宜培训教职员工、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法的教育等。” 6.重视教学内容的开发——提供更多、更好的课程 为了保证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有更多的选择权,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增加远程教育的多样性,美国的国家政策支持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特别是网络课程的开发,并不再控制网络信息的发布与展示。 7.推广普及性——远程教育意识的普及 在美国Commission on Colleges、Washington State Higher Education Coordinating Board、United States Distance Learning Association、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等机构的政策性文件介绍和分析中都强调,美国很重视公民对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接受,并在此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国人不抗拒进行继续教育,相反对此有一定的自觉性,因此他们能积极参与远程教育,能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技术和资源进行自我提高和学习。“由于数据获取的便利性,人们可以获取必要的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并成为社会的杰出领导者。能够获取世界范围的信息,将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6] 以上所述及的是美国各级政府的远程教育政策,而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不同的远程教育组办机构,都会针对自己的办学特点、学校规章等提出进行远程教育的具体原则和规定。这些原则通常都会对办学方针、入学申请、课程安排、考核及认证方法、资源利用方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不同的教育团体,其原则和规定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但他们制定这些原则总体上都是从以下三点出发的: 第一、体现国家的远程教育政策和原则。每一条规定都是国家相应远程教育政策、原则内容的具体化,都是对国家及州等各级政府远程教育的政策和原则的体现,它们是一脉贯通的。 第二、为学习者服务。让学习者了解办学的方法和参与远程教育的方法等,从而选择和决定自己是否参加远程教育、怎样参与远程教育、参与什么类型的远程教育和学习后能获得什么成果。 第三、为保证校方自身的教育质量服务。通过对学生的入学方法、作业提交方式、考试方法、评估原则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确保参与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从而确保校方的教学质量。 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远程教育政策和原则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对我国开展远程教育的有益启示。 1.应当强调政府宏观调整、科学制定政策的重要性 美国的远程教育国家政策经过多方讨论和不断更新,系统地对远程教育发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规范,给具体办学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得远程教育政策能在宏观上对远程教育的开展进行调控。这对我们的启发是,我们首先要科学地制定我国国家远程教育政策,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实施、管理和发展进行科学、全面和详细的规划和说明,确保国家能在宏观上对远程教育进行调整。 2.制定远程教育资格认证和质量监控的系列办法,并使之法制化 除了要对办学单位在办学之初进行资格认证外,还应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地对他们的办学质量加以监控,确保办学机构在办学过程中保持应有水平。 质量的监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课程质量(传统课程及网络课程)、教师教学活动、教学管理水平、学生学术水平及学习资源建设的数量及质量等。质量的监控标准应由国家统一制定,并应与普通课程评价采用的标准和要求相当。 3.合理建立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各级远程教育政策,保证政策的一体化和灵活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因此,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及办学机构都制定自己的远程教育政策和原则,这既可以保证国家远程教育发展的统一性,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平均,东部地区多一些,西部地区少一些,经济发达程度也同样不平衡。各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济实力制定相应的远程教育政策,将能更合理地利用各种技术和资源来发展远程教育。如西部地区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要通过卫星来提供教育资源,就可出台一些政策促进这一方法的实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各省要发挥网络和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优势,那么就可配合出台一些政策促进和保护有关项目的实施。 当然,具体办学单位以国家远程教育的政策、原则为基础,认真制定自己的办学原则,一定要体现国家远程教育的基本政策,注意保证总体原则和局部原则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4.有效地制定和利用政策,促进社会有关资金和资源在远程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整合 近年来,我国的远程教育发展非常快,据有关资料报道:近年以EDU域名注册的网站以每半年100家左右的速度增加,而许多看好我国教育市场的外资以COM域名的方式介入我国网络远程教育中;同时,也有诸多综合性门户网站开设了专门的教育频道开展网上远程教育。据统计,在网络界从事教育或培训工作的互联网单位大概在3000家左右。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加大了远程教育资金的投入。 要合理地利用这些资金和资源,使投入者、办学者和受教育者都从中获益,促使远程教育良性发展,迫切需要制定有关的政策,促进各种资源和资金能有效地整合、合理地利用。 5.利用政策促进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 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我国现在也存在着传统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并存的情况,我们需要制定政策,确保各种技术都得到合理运用,这有利于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也提供多种可能的学习方式,让用不同方式进行学习的人群都有机会进行远程学习。 除此之外,美国远程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对于教学资源开发和设计的重视,对于远程教育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对于参与远程教育、进行终身学习观念的培养等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3] Report on Copyright and Digital Distance Education.U.S.copyright office.1999 [2][5][6]National Policy Recommendation �1997 http://www.usdla.org [4]A Survey of Traditional And Distance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Members.NEA.july� 2000 http://www.nea.org/he
当然有啦,天空网就不错啊,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在这个网站上订的论文,练导师都说写的不错呢。现在快答辩了,估计没问题了,现在很多签了工作的都在外地安心工作呢,就等6月份回去答辩就OK啦。省时省力啊。天空值得信赖哦,你可以上去看看,网址是www.lwsky.com,希望能帮到你。加油哦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学校统一纸面格式,使用A4打印纸)。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 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装订在一起,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定后归档。 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正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 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理论研究类(理科)、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类(包括机械、建筑、土建工程等):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调研报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理科):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 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 5.经济、管理及文科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撰写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题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篇幅为5000个词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1-2篇外文文献。 6.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1)翻译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外语专业学生翻译6000~8000字符的专业外文文献或写出10000字符的外文文献的中文读书报告),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2)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或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或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等。 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但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学生应参照教务处2004年3月印制的《毕业设计制图规范》进行绘图。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文稿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文稿纸背面不得书写正文和图表,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6.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7.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园括号括起。您的政治行政方面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有什么要求呢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这个首先要找资料!一般人来说都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感觉那个感兴趣就写哪个。其实这样是错的!有可能主观上选择的土木几乎找不到资料!那样给写论文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所以说,你一定要选题列表中各个题目都搜一下资料是不是充足!否则的话就不要选择该题目!祝你好运!望采纳!追问
谢谢您你的学费都交哪里去了?追问
……
去论文网看看,这里也许有 /刊物发表 .cn 美好论文发表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毕业设计,知道有什么网址可以看别人发表的论文不,评论一下谢谢
本科生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是学生对所从事毕业设计工作和取得成果的完整表述。报告(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基本能力训练的过程。为加强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根据《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结构与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包括封面、内容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几部分。理工类论文全文不少于1.5万字,设计说明书不少于0.8万字,文科、管理类论文全文为1.2万字左右。(外语专业为8 000~10 000词)。毕业设计报告(论文)一律打印,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一)题目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题目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能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毕业设计报告(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5个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行书写,用词必须规范。 (二)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内容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内容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中文内容摘要应在400字以内,英文内容摘要(Abstract)应与中文内容摘要内容相同。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从大到小排列。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同。 (四)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按2~3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内容摘要(中、英文)、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且标明对应页数。 (五)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引言)、论文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一般作为专业技术类论文的第1章,应综述前人在本领域的工作成果,说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情况以及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管类论文的绪论(引言)一般作为论文的前言,内容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应太长。 论文主体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 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为500字左右。 (六)注释 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形式。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毕业论文工作中取材的广博程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参考文献数量理工类一般在8~10篇,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5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但对土建类专业,学术期刊类文献和外文文献篇数可酌减,具体数量由相关系确定;文科、管理类一般不少于13篇。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5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引用网上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产品说明、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报告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致谢中予以说明。 不论何种类型的论文都要将其中与所撰写论文内容最直接相关的一篇外文文献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3 000个汉字,并将外文文献原文以及对应的中文译文一并编入附录。 (八)附录 对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对论文确有作用的材料,外文文献及中文译文、冗长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符号说明(含缩写)、较大型的程序流程图、较长的程序代码段、图纸、数据表格等,可以编制成报告(论文)的附录。附录字数不计入报告应达到的文字数量,篇幅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正文。 (九)致谢 对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导师和对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报告(论文)撰写等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尽量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二、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排版打印要求 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29.7厘米×21厘米)、以Word格式编排打印,英文及阿拉伯数字为Times New Roman。页面上、下页边距各2.5厘米,左页边距2.5厘米,右页边距2.2厘米,并按如下要求排版: (一)封面 封面采用教务处制定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封面。封面所填内容文字格式为宋体、三号字。题目较长的,可以分成两行填写,并注意上下两行匀称、美观。 保持封面线形、位置及长度,不得随意改变。 (二)内容摘要 摘要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印,然后隔行打印摘要的文字部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内容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应各占一页,不设置页码。 (三)关键词 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空一行,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 ”开头(黑体字),后跟3~5个关键词(字体不加粗),关键词之间空一字,其他要求同正文。 关键词如需转行应同第一个关键词对齐。 (四)目录 题头“目录”应居中,黑体、小二号字,“目”与“录”之间空两字,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0.5行。然后,隔行打印目录的内容。 目录列至正文的2~3级标题以及附录、参考文献和致谢所在页码,标题与页码之间加“…………”连接,并应使用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的“插入-索引和目录”自动生成,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置页码。 (五)正文 正文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外侧打印,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1.标题与字号 论文题目为黑体、二号字,居中,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1行。 论文每级标题的层次代号及字体字号见下表: 理工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层次名称 示 例 说 明 章 第1章 □□…□(小二号黑体)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章序用阿拉伯数字 节 1.1└┘□□…□ (小三号黑体)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一格,下面阐述内容另起一段 条 1.1.1└┘□□……□ (四号黑体) 款 1.1.1.1└┘□□……□└┘□□……□□□□…… (小四号黑体)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一格,下面阐述内容在标题后空一格接排 项 └┘└┘(1)□□…□└┘□□…□□…□□□□…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题序空二格书写,以下内容接排 ↑ ↑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 文管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四级标题 五级标题 └┘└┘一、□□□□□(小二号黑体) └┘└┘(一)□□□□(小三号黑体) └┘└┘1.□□□□ ( 四号黑体) □□□□□□□□□□□□□□□□□□□□□□□□□□□□ └┘└┘(1)□□□□ (小四号黑体) □□□□□□□□□□□□□□□□□□□□□□□□□□□□□□□□ └┘└┘①□□□□□ (小四号宋体) 空两格书写 空两格书写 空两格书写 空两格书写 空两行书写 ↑ ↑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 文管类论文在论文题目和第一个一级标题之间必须有一段过渡性的文字;所有的一级子标题和二级子标题之间也必须有一段过渡性的文字。 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2. 公式与图表 正文中的公式原则上居中。如公式前有文字,文字应与正文左侧对齐,公式末尾不加标点。数学表达式必须符合科学表达方式,公式中的乘号必须使用数学符号“×”,不得用星号“*”或字母“x”代替。公式录入必须使用公式编辑器或插入“域”。公式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逐章编序,如第2章的第3个公式序号为“(2-3)”,附录2中的第3个公式序号为“(②-3)”等,公式序号的右侧符号靠右边线顶边排写,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 式中└—┘Mf ——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θf ——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 转角,θf = (rad/mm)。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如 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 理工类论文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居中,如第2章的第3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和图题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文管类论文插图按自然顺序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居中,如“图1”,插图不命名,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图中的文字应使用没有边框的图文框或文本框,并注意与线段、图形之间的叠放次序及组合关系。如果图中文字或数码过多,也可以使用小五号宋体字或更小的宋体字。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插图序号右上角加引用文献注释编号。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理工类论文插表逐章单独编序,插表序号置于插表的正上方居中,如“表2-3”(插表应有表名);文管类论文插表全文统一编号,如:“表1”(插表不命名),插表序号及表名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3. 页眉与页脚 论文除封面外,各页均应加页眉,页眉文字居中,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页眉的文字用华文行楷、五号字,距边界1.5厘米,设置黑色双线0.5磅下边框,应用于段落。 论文中的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要求排印在该页页脚。序号按页分别编号,不采用通篇文章统一编号方式。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序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文字用五号、宋体字。引文出处的注释也在当页的页脚排印,书写格式同参考文献。所有注释均须采用插入“引用”或“脚注和尾注”的方法生成,脚注和尾注所列的文献应当列入参考文献,但工具书除外。 4. 数字 正文中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具体内容包括: (1)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80年代,4时3刻等。年号要用四位数,如1989年,不能简写为89年;标注时间时,月、日要用两位数,如2007年02月05日。 (2)数值与计算(含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4.5%,10个月,500多种等。 (3)一个数值的书写形式要照顾到上下文。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字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六条意见。星期的表示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该用汉字数字,数字间不用顿号隔开,如三五天,七八十种,四十五六岁,一千七八百元等。 (4)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当使用汉字。如二倍体,三叶虫,第三世界,“七五”规划,相隔十万八千里等。 (5)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写为以万、亿为单位的数。如345 000 000公里可写为3.45亿公里或34 500万公里。 (6)数字的书写一般每两数码占一格,数字间分节不用分位号“,”,凡4位以上的数都从个位起每3位数空半个数码(1/4汉字)。例如:“3 000 000”,小数点后的数从小数点起向右按每三位一组分节。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从数字中间转行。 其他需要注意的还有: (1)所有数码一律采用半角字表示,如1234。 (2)使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顺序词时,其后不能使用顿号“、”,必须使用逗号“,”,且“首先”、“其次”应与“最后,”相对应。 (3)英文字母后不得使用顿号,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逗号“,”或圆点“.”。 (4)英文摘要必须按标准格式书写。标点符号后要加一个空格,不得使用汉语中的专用符号,如书名号“《》”、顿号“、”圆句号“。”等。 (5)注意区别外国人名中的分隔符(如马克•吐温)与英语中的缩写符(如St.Luis),又如:罗伯特•S.卡普兰的英文为:Robert S.Kaplan。 (6)破折号(即两字线)为中文状态下“减号键”的上档键“——”,不得连续使用几个减号“-------”。 (7)数码和时间区间不得使用连字符“-”或一字线“—”,而应使用动态键盘“标点符号”中的波浪线“~”,如:“x的取值范围为0~30”,“论文写作时间为2001年11月28日~2002年5月28日”。 (六)致谢 致谢独占一页,题头“致谢”应居中,黑体、小二号字,“致”与“谢”之间空两字,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0.5行,然后另起一行打印致谢的内容。致谢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 (七)参考文献 另起页。名称为小二号黑体。独占行,居中,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0.5行。参考文献的内容按文献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分别按参考论文(刊物上发表的)、参考书目和其他参考资料(报纸文章、电子文献、网站上发表的等)不同类别列于正文之后。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设计报告(论文)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著录格式如下: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 〔2〕 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会议论文集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 〔4〕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E.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 〔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F.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 〔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G.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 〔7〕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H.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 例: 〔8〕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I. 外文文献 外文文献列印个市铜中文文献,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 例: 〔9〕S. Niwa, M. Suzuki and K. Kimura. Electrical Shock Absorber for Docking System in Space.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Motion Control, Bogazici University, Istenbul. 1990: 825-830 (八)附录 名称为小二号黑体。独占行,居中,“附”与“录”之间空两字,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0.5行。每个附录均从页首开始,并在附录起始页的左上角用标准小四号黑体字注明附录序号。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其中外文文献的中文译文作为附录1,外文原文作为附录2。内容格式要求同正文。 文管类附录序号相应采用“附录一”、“附录二”等。 (九)软件 较短的软件流程图和原始程序清单可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大型软件可根据各专业要求将软件流程图、原始程序清单以及所设计的软件系统刻录在光盘上作为设计成果上交。 三、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 定稿需要在左侧装订,在左边竖装两个钉,两钉之间及与页边的距离要匀称、美观。定稿文本的装订顺序具体要求如下: (一)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封面 (二)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三)内容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 (四)目录 (五)正文 (六)致谢 (七)参考文献 (八)附录 封面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是学生对所从事毕业设计工作和取得成果的完整表述。报告(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基本能力训练的过程。为加强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根据《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结构与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包括封面、内容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几部分。理工类论文全文不少于1.5万字,设计说明书不少于0.8万字,文科、管理类论文全文为1.2万字左右。(外语专业为8 000~10 000词)。毕业设计报告(论文)一律打印,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一)题目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题目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能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毕业设计报告(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5个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行书写,用词必须规范。 (二)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内容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内容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中文内容摘要应在400字以内,英文内容摘要(Abstract)应与中文内容摘要内容相同。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从大到小排列。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同。 (四)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按2~3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内容摘要(中、英文)、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且标明对应页数。 (五)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引言)、论文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一般作为专业技术类论文的第1章,应综述前人在本领域的工作成果,说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情况以及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管类论文的绪论(引言)一般作为论文的前言,内容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应太长。 论文主体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 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为500字左右。 (六)注释 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形式。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毕业论文工作中取材的广博程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参考文献数量理工类一般在8~10篇,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5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但对土建类专业,学术期刊类文献和外文文献篇数可酌减,具体数量由相关系确定;文科、管理类一般不少于13篇。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5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引用网上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产品说明、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报告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致谢中予以说明。 不论何种类型的论文都要将其中与所撰写论文内容最直接相关的一篇外文文献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3 000个汉字,并将外文文献原文以及对应的中文译文一并编入附录。 (八)附录 对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对论文确有作用的材料,外文文献及中文译文、冗长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符号说明(含缩写)、较大型的程序流程图、较长的程序代码段、图纸、数据表格等,可以编制成报告(论文)的附录。附录字数不计入报告应达到的文字数量,篇幅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正文。 (九)致谢 对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导师和对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报告(论文)撰写等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尽量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二、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排版打印要求 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29.7厘米×21厘米)、以Word格式编排打印,英文及阿拉伯数字为Times New Roman。页面上、下页边距各2.5厘米,左页边距2.5厘米,右页边距2.2厘米,并按如下要求排版: (一)封面 封面采用教务处制定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封面。封面所填内容文字格式为宋体、三号字。题目较长的,可以分成两行填写,并注意上下两行匀称、美观。 保持封面线形、位置及长度,不得随意改变。 (二)内容摘要 摘要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印,然后隔行打印摘要的文字部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内容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应各占一页,不设置页码。 (三)关键词 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空一行,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 ”开头(黑体字),后跟3~5个关键词(字体不加粗),关键词之间空一字,其他要求同正文。 关键词如需转行应同第一个关键词对齐。 (四)目录 题头“目录”应居中,黑体、小二号字,“目”与“录”之间空两字,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0.5行。然后,隔行打印目录的内容。 目录列至正文的2~3级标题以及附录、参考文献和致谢所在页码,标题与页码之间加“…………”连接,并应使用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的“插入-索引和目录”自动生成,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置页码。 (五)正文 正文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外侧打印,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1.标题与字号 论文题目为黑体、二号字,居中,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1行。 论文每级标题的层次代号及字体字号见下表: 理工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层次名称 示 例 说 明 章 第1章 □□…□(小二号黑体)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章序用阿拉伯数字 节 1.1└┘□□…□ (小三号黑体)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一格,下面阐述内容另起一段 条 1.1.1└┘□□……□ (四号黑体) 款 1.1.1.1└┘□□……□└┘□□……□□□□…… (小四号黑体)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一格,下面阐述内容在标题后空一格接排 项 └┘└┘(1)□□…□└┘□□…□□…□□□□…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题序空二格书写,以下内容接排 ↑ ↑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 文管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四级标题 五级标题 └┘└┘一、□□□□□(小二号黑体) └┘└┘(一)□□□□(小三号黑体) └┘└┘1.□□□□ ( 四号黑体) □□□□□□□□□□□□□□□□□□□□□□□□□□□□ └┘└┘(1)□□□□ (小四号黑体) □□□□□□□□□□□□□□□□□□□□□□□□□□□□□□□□ └┘└┘①□□□□□ (小四号宋体) 空两格书写 空两格书写 空两格书写 空两格书写 空两行书写 ↑ ↑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 文管类论文在论文题目和第一个一级标题之间必须有一段过渡性的文字;所有的一级子标题和二级子标题之间也必须有一段过渡性的文字。 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2. 公式与图表 正文中的公式原则上居中。如公式前有文字,文字应与正文左侧对齐,公式末尾不加标点。数学表达式必须符合科学表达方式,公式中的乘号必须使用数学符号“×”,不得用星号“*”或字母“x”代替。公式录入必须使用公式编辑器或插入“域”。公式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逐章编序,如第2章的第3个公式序号为“(2-3)”,附录2中的第3个公式序号为“(②-3)”等,公式序号的右侧符号靠右边线顶边排写,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 式中└—┘Mf ——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θf ——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 转角,θf = (rad/mm)。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如 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 理工类论文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居中,如第2章的第3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和图题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文管类论文插图按自然顺序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居中,如“图1”,插图不命名,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图中的文字应使用没有边框的图文框或文本框,并注意与线段、图形之间的叠放次序及组合关系。如果图中文字或数码过多,也可以使用小五号宋体字或更小的宋体字。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插图序号右上角加引用文献注释编号。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理工类论文插表逐章单独编序,插表序号置于插表的正上方居中,如“表2-3”(插表应有表名);文管类论文插表全文统一编号,如:“表1”(插表不命名),插表序号及表名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3. 页眉与页脚 论文除封面外,各页均应加页眉,页眉文字居中,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页眉的文字用华文行楷、五号字,距边界1.5厘米,设置黑色双线0.5磅下边框,应用于段落。 论文中的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要求排印在该页页脚。序号按页分别编号,不采用通篇文章统一编号方式。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序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文字用五号、宋体字。引文出处的注释也在当页的页脚排印,书写格式同参考文献。所有注释均须采用插入“引用”或“脚注和尾注”的方法生成,脚注和尾注所列的文献应当列入参考文献,但工具书除外。 4. 数字 正文中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具体内容包括: (1)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80年代,4时3刻等。年号要用四位数,如1989年,不能简写为89年;标注时间时,月、日要用两位数,如2007年02月05日。 (2)数值与计算(含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4.5%,10个月,500多种等。 (3)一个数值的书写形式要照顾到上下文。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字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六条意见。星期的表示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该用汉字数字,数字间不用顿号隔开,如三五天,七八十种,四十五六岁,一千七八百元等。 (4)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当使用汉字。如二倍体,三叶虫,第三世界,“七五”规划,相隔十万八千里等。 (5)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写为以万、亿为单位的数。如345 000 000公里可写为3.45亿公里或34 500万公里。 (6)数字的书写一般每两数码占一格,数字间分节不用分位号“,”,凡4位以上的数都从个位起每3位数空半个数码(1/4汉字)。例如:“3 000 000”,小数点后的数从小数点起向右按每三位一组分节。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从数字中间转行。 其他需要注意的还有: (1)所有数码一律采用半角字表示,如1234。 (2)使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顺序词时,其后不能使用顿号“、”,必须使用逗号“,”,且“首先”、“其次”应与“最后,”相对应。 (3)英文字母后不得使用顿号,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逗号“,”或圆点“.”。 (4)英文摘要必须按标准格式书写。标点符号后要加一个空格,不得使用汉语中的专用符号,如书名号“《》”、顿号“、”圆句号“。”等。 (5)注意区别外国人名中的分隔符(如马克•吐温)与英语中的缩写符(如St.Luis),又如:罗伯特•S.卡普兰的英文为:Robert S.Kaplan。 (6)破折号(即两字线)为中文状态下“减号键”的上档键“——”,不得连续使用几个减号“-------”。 (7)数码和时间区间不得使用连字符“-”或一字线“—”,而应使用动态键盘“标点符号”中的波浪线“~”,如:“x的取值范围为0~30”,“论文写作时间为2001年11月28日~2002年5月28日”。 (六)致谢 致谢独占一页,题头“致谢”应居中,黑体、小二号字,“致”与“谢”之间空两字,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0.5行,然后另起一行打印致谢的内容。致谢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 (七)参考文献 另起页。名称为小二号黑体。独占行,居中,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0.5行。参考文献的内容按文献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分别按参考论文(刊物上发表的)、参考书目和其他参考资料(报纸文章、电子文献、网站上发表的等)不同类别列于正文之后。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设计报告(论文)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著录格式如下: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 〔2〕 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会议论文集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 〔4〕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E.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 〔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F.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 〔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G.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 〔7〕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H.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 例: 〔8〕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I. 外文文献 外文文献列印个市铜中文文献,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 例: 〔9〕S. Niwa, M. Suzuki and K. Kimura. Electrical Shock Absorber for Docking System in Space.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Motion Control, Bogazici University, Istenbul. 1990: 825-830 (八)附录 名称为小二号黑体。独占行,居中,“附”与“录”之间空两字,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0.5行。每个附录均从页首开始,并在附录起始页的左上角用标准小四号黑体字注明附录序号。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其中外文文献的中文译文作为附录1,外文原文作为附录2。内容格式要求同正文。 文管类附录序号相应采用“附录一”、“附录二”等。 (九)软件 较短的软件流程图和原始程序清单可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大型软件可根据各专业要求将软件流程图、原始程序清单以及所设计的软件系统刻录在光盘上作为设计成果上交。 三、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 定稿需要在左侧装订,在左边竖装两个钉,两钉之间及与页边的距离要匀称、美观。定稿文本的装订顺序具体要求如下: (一)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封面 (二)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三)内容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 (四)目录 (五)正文 (六)致谢 (七)参考文献 (八)附录 封面示例
毕业设计 论文 远程教育 文献 外文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