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怎么写?首先要弄明白作格式,其次是选题,再次是确定立意,最后是材料搜集和写作。 一、毕业论文格式: 1、标题。首行居中,字号一般比正文大两号。 2、作者。标题下一行,居中,字号比标题小一号。 3、摘要。一般100-200字内。字号同...奥,厉害追问
?
我很喜欢玩,每一次的玩耍都让我难以忘怀,尤其是这一次玩飞机,特别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这一天,爸爸为了鼓励我,买来一架我梦寐以求的玩具飞机。只见雪白的机身上印着几道蓝色的条纹,机身顶上有一个很大的螺旋桨,黑色,白色,蓝色搭配在一起非常好看。一接通电源,直升机尾部还会发出一闪一闪的蓝光呢!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拿到小区的院子里玩了起来。我把飞机放在院子的水泥地上,紧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遥控器上的操纵杆往前一推,螺旋桨立即听话地转动起来。整个机身慢慢地升高,飞机越飞越高,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接着我把方向杆往上一推,飞机迅速向前飞行。说时迟,那时快,一阵风吹来,飞机摇摇摆摆,翻了一个又一个跟斗,仿佛在与风“战斗”。风越吹越凶,飞机有点“示弱”了,往后退了几步,但我仍在“命令”它“奋勇前进”。忽然,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可以像蜻蜓一样低飞呀?这样应该能够降低飞机的受风阻力。想到这,我马上调整了飞机的飞行高度,果然飞机受到的阻力小了,它飞得越发自如了。 玩飞机不仅考验我们的灵活度,也让我懂得在遇到困难时,首先不要着急,然后需要冷静地思考和分析,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我爱玩飞机。
电池,电动机,主要就这两个,但是最后边有一个小的螺旋桨,可以调节扭矩,使直升机不至于机身跟随旋转!同时,尾部螺旋桨可以通过升降调节直升机飞行方向,玩具直升机的控制就是控制尾部螺旋桨的转速及方向
一种玩具直升机结构,其主要是由动力源、齿轮、连杆等组成.
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源驱动一齿轮组带动一声光拨杆与相对的二引导件旋转,该二引导件以周围的导槽规范一摇臂作有规律的摆动,并由摇臂驱动一弹性连动元件,该弹性连动元件连动二活动顶杆带动一升降撑轴作上下运动。
活动顶杆顶部并底顶一受弹性压条压制的支轴板中段,使支轴板另一端部作上、下摆动,而声光拨杆底部则以一偏心轮推抵一导动板滑移,利用导动板带动而受弹簧拉持的滑动拉板往复滑移,连动机身外所予设的饰体。
我咋觉得你写的是直升飞机不是玩具飞机呢?启动1、首先飞机左边为速度档,使用前拉到最低档;2、将遥控器调节到和飞机所指示的频道上面(一般为:A、B、C);3、打开遥控器的开关,再打开飞机的开关,再对准飞机,将遥控器的速度档往最高档推上,再放下来,这样飞机就对上频道了。操控1、将飞机放置平地上,左边的速度档慢慢往上(切勿一次推上,飞机速度档采用的是微调,一次性推上,飞机可能受损),当飞机正常旋转后,看飞机是否会左右旋转,如果会就使用遥控器上面的问题按钮进行调节。(微调按钮一般在遥控器上面,开关附近,或者遥控器左右手旁边),当飞机保持稳定后,再将飞机速度档提高一点,直到飞机飞在空中,就可以悬停一下(新手一般飞到距离地面1米左右就可以了)。之后速度档不变,右手控制右边的控制按钮(2通道是左右,3通道以上是摇杆),2通道的飞机是控制左右方向的,3通道以上的,摇杆的上下左右就是控制的飞机前后飞和左右旋转。当您熟悉这里 一切后,就可以慢慢练习,慢慢提高飞机的飞行高度,甚至设计自己喜欢的飞机方式利用旋翼产生的向上的升力,来克服直升机的重力。直升机的旋翼设计一般会向前倾斜一定角度,直升机就会向前飞。抬高机头,飞机就往后飞。通过尾翼就可以左右转动。基本就这些,多的就上网搜一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直升机是如何起飞的?3D演示起飞原理, 难怪不用跑道都能飞
玩具直升机(这里指的是超市中卖的电动玩具直升机)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1.直升机;2遥控器;3.充电适配器一、电动直升机机身,主要以下部件构成:1.可充电电池(锂电池);2.遥控接收电路板;3.升降驱动:主电动机2台,前后安装,配套齿轮、减速齿轮组件,旋翼驱动轴系等;4.尾部升降驱动(小电机组件,尾桨,尾杆、支撑管、机尾饰件)5.机架(主框架,机头、起落架、电机护架、彩灯板、彩灯护架6.升降旋翼(平衡杆、2对上下安装的主风叶(旋翼旋转方向一正一反),风叶压件,平衡杆锁扣(连接上旋翼与平衡杆)等二、遥控器1.左侧 升降操纵杆;2.右侧 方向操纵杆(操纵杆前后移动,左右旋转)3.方向陀螺调节按钮(带陀螺仪)或旋翼扭矩平衡旋钮4.发射天线或红外发射管6.电池三、充电适配器 主要给直升机机身上的电池充电。 给飞机充电时充电灯变绿即可,大约2-3小时,不要长时间充电,充电时应有人看管,充电时飞机应远离可燃物,以防发生意外。四、一般直升飞机充电后,可连续飞行5-6分钟,当直升飞机起飞困难时,应立即充电,以保护电池。五、操作要点:1.最好在空旷的室内(空间大于6*6*2.5米)或者晴朗无风的室外进行,确认附近无障碍物或宠物及人。2.起飞前确保飞机尾翼正对着你,且距离2米以上,打开机身上电源开关。3.将遥控器天线拉倒最长,确保遥控器升降操纵杆在最下面(最小位置),打开遥控器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若闪烁,表示电池电量不足,应更换遥控器电池)4.轻轻上推遥控器升降杆,不要让飞机离地。检查飞机主旋翼旋转情况,调整上下旋翼扭矩是否平衡,推动方向操纵杆,检查尾桨工作情况,飞机左右旋转情况。5.起飞:果断将升降杆推到中间,使飞机迅速升空,之后轻轻上下调节升降杆(千万不要动作太大,否则很容易摔飞机!),使飞机稳定在空中合适高度,轻轻调节陀螺调节按钮或旋钮,消除飞机在空中自旋状态,使飞行姿态稳定。6.飞行:上升,轻轻上推升降杆;下降,轻轻下调升降杆;旋转,在左右推方向杆,前进,前推方向杆,后退,后拉方向杆。7.降落:调整方向杆,选择合适地点,轻轻回调(向下)升降杆,使飞机平稳落地后,将升降杆回拉到底,关掉主旋翼,关闭直升飞机电源。8.关闭遥控器电源,收回遥控器天下,收回飞机。理论力学告诉我们,当直升机旋翼旋转时,机身必然会朝反向旋转,并且,机身与旋翼在相对转动过程中扭矩等大。而机身旋转是我们不希望发生的,所以需要一套平衡旋翼反扭矩的系统。 通常我们看到的最普遍的直升机结构型式叫做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也就是尾部的尾桨提供了反扭矩。此外,还有别的方式可以平衡反扭矩。如共轴双旋翼、串列双旋翼、并列双旋翼等,都是使机体不转的方法。 不好意思,直升机发展史的内容直接从我的毕业设计中copy,不再单独写了。内容如下—— “直升机成为一种确实可用的飞行器,并在航空领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但是,关于垂直飞行的构思和尝试却可追述到古代。远在公元四世纪我国晋代《抱扑子》一书中就有关于竹蜻蜓的记载,它完全体现了现代直升机用旋翼来实现垂直起落飞行的基本原理。竹蜻蜓及其变种在十八世纪传入欧洲,被西方称之为“中国陀螺”(Chinese Top)。 十五世纪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工程师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提出了垂直飞行设想的草图。十八世纪,俄国的罗蒙诺索夫(М. В. Ломоносова)和法国的罗诺(Launoy)分别制造了可垂直起飞的模型,并进行了表演。前者与1784年在全俄科学研究院进行了表演,后者首次提出了平衡反作用扭矩的问题,但这些都较我国的竹蜻蜓要迟一千多年。 直升机的构思和模型实践虽然由来已久,但载人直升机的试飞成功只是二十世纪30年代的事,这也是经过无数先驱者不懈努力和在有关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结果。由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没有解决直升机前飞时的平衡问及操纵问题,大都不能飞行。直到1923年西班牙人J•西尔瓦(Juan de La Cierva)在所谓旋翼机上引入了铰接式旋翼获得成功,1926年英国人H•格劳渥(H. Glauert)发表了关于旋翼机的一般理论,菜为以后直升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42年美籍俄人I•西科斯基(I. Sikorsky)在他的第一架试飞成功的直升机VS-300基础上,成批生产了铰接式单旋翼直升机R-4。1946年,美国人L•贝尔(L. Bell)制造的翘板式单旋翼直升机贝尔-47获得了美国政府第一次颁发的直升机适航证。” 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的竹蜻蜓、达芬奇的画、西班牙人西尔瓦的铰接式旋翼和自动倾斜器(这两样是使直升机实际化的根本保证)。贝尔和西科斯基的直升机首飞后,直升机逐渐开始全面发展,就不再详说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直升机没有办法上升,只是在地上都运行正常,就是不上升?
自古以来,我国社会中就有很多天赋异禀之人,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往往就展现出了自己异于常人之处。说到伤仲永的故事,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毕竟许多“神童”最后都会慢慢变成平平无奇的普通人。
但是,中国曾经出现过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在十六岁的时候,他就发挥出了自己的过人之处,后来,更是凭借一项技术的研发成功垄断全球,就连美国这种发达国家也无法制裁我国。那么,这个中国的骄傲究竟何许人也?他所研发的技术又对我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汪滔走上科研之路
这位国之栋梁就是出生于八十年代的汪滔,他凭借480亿的身价稳居世界富豪榜,而他所研发出的无人机技术也是令很多国家望尘莫及的。在他的科研领域内,最拿手的一项创造就是大疆无人机的研发,凭借着此项技术,我国也在无人机领域内占据了优先发展地位。由于汪滔所研发出的无人机技术无论是在科技层面、还是经济层面上,都有着领先于美国的绝对优势,因此,他的大疆无人机也成为了垄断全球的无人机产业。
提到汪滔的无人机研究,还要从他16岁时收到的一个礼物说起。当年,由于汪滔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此他的父亲就决定送给他一台直升飞机的仿真玩具作为奖励。与一般孩子不一样的是,在汪滔收到这个礼物之后,就开始了对直升机的探索,时间一天天过去,汪滔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能不能研究出一种直接控制直升机飞行的行为呢?
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当产生新的灵感后,这些灵感就会成为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动力,而汪滔也是如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的他也决定退学,专心研究关于直升飞机的控制问题。
在中国社会中,受到一些传统思想的限制,很多人都会认为从大学退学去搞研究是“不正经”的,但对于此事,汪滔也有着十分坚定的决心。就这样,他先是申请了很多美国的大学,但在接连被拒后,他也选择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完成自己的梦想。
在入学之后,汪滔就遇到了自己的贵人李泽湘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之下,他的很多想法也纷纷落实。虽然说汪滔与李泽湘之间的研究是非常顺利的,但是在毕业论文方面,汪滔的研究成果却出现了偏差,所幸,最后在李泽湘的帮助之下,汪滔也顺利毕业,并来到了他的门下成为研究生。
汪滔开始了对无人机的研究
几年后,虽然汪滔拿到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文凭,但他的工作却并不顺利,曾经,还有人想要高价购买他的创意,但这也纷纷被他拒绝了。于是,在2006年,汪滔也在深圳创办了自己的大疆创新公司。在最开始的时候,由于他的公司规模较小,因此很多人才都不愿屈尊于此,在这段时间内,汪滔手把手地为团队其他成员讲解知识,不论是什么时候,他的电话也始终保持开机状态。
最终,在2009年时,他发明的直升机控XP 3.1也凭借着过人的性能,而受到了全行业的一致好评。后来,汪滔又致力于研究更加精良的设备,在此基础之上,2012年时,他也创造出了令美国都十分眼红的大疆无人机。在无人机技术领域内,大疆公司内的产品不断推出多旋翼控制系统、多旋翼控制器以及众多飞行控制模块。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之下,其产品也广受青睐。2013年以后,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内占据的市场份额也高达70%左右。
在当今世界的无人机领域内,虽然说美国仍然有着传统技术的优势,但综合来看,他们的产品也是无法与大疆无人机相抗衡的。即使美国想要通过技术制裁来限制大疆无人机的发展,但在客户的强力支持之下,这种制裁也是毫无作用的。通过汪滔的努力,我国也终于赢得了无人机领域内的世界领先地位。
结语
从汪滔的科研经历就能看出,当一个人拥有坚定梦想的时候,那么他所做的努力就都是值得的,如果当初汪滔在世俗观念的影响之下,继续完成了原本的大学学业,或许我国后来也不会拥有如此先进的无人机技术。
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对年轻人创新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我国的科技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最终打破其他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垄断,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现代科技强国。在汪滔的带领之下,相信很多年轻人也会追随他的脚步,继续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仅9年时间,80后中国小伙成功垄断这一技术,美国也只能干瞪眼
无人机核心技术。汪滔对直升机很感兴趣,之后一直致力于无人机发展,成功创办大疆无人机。一种玩具飞机结构,其主要由机箱(1)、齿轮组(2)、旋转动力轮组(3)、衔接齿轮组(4)、升降撑座(5)及机体(7)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机箱(1)两侧设有长孔(11)及纵向的槽缝(12),机箱(1)内一端处设有驱动机(10),驱动机(10)连接设有齿轮组(2),齿轮组(2)枢设有主动轴(20),主动轴(20)顶侧连接设有枢转盘(21),枢转盘(21)顶侧凸设有凸柱(211),齿轮组(2)另设有滑动片(22),滑动片(22)设有引导槽(221),凸柱(211)伸设于引导槽(221)内,齿轮组(2)一侧端设有旋转动力轮组(3),旋转动力轮组(3)连接设有衔接转轴(31)及啮合齿轮(32),啮合齿轮(32)啮接有衔接齿轮组(4),衔接齿轮组(4)设有主动轮(41),主动轮(41)连接设有从动齿轮(42),从动齿轮(42)枢设有支杆(43),支杆(43)串设于凸轮(44)上,凸轮(44)下方设置有升降撑座(5),机箱(1)顶侧设有枢接片(6),枢接片(6)枢设有玩偶饰体(61),玩偶饰体(61)下方设有摆动片(63)。 模型飞机有不同类型、不同项目、不同级别以及不同的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不断引进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型结构,但无论怎么发展和提高都脱离不了性能和结构这两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性能要求 性能要求主要有:气动性能要求、稳定性要求和操纵性要求。 气动性能:主要是升力系数大、阻力系数小、平飞速度大、着陆速度小、爬升率大、升限高、航程远、载重大等。 稳定性: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作用在模型飞机上的各种力和力矩要处于平衡状态。当受到外部干扰时,能及时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 操纵性:模型飞机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都能按照要求改变其运动状态,而且操纵灵敏省力。 二、结构要求 而且不同类型、项目、级别的模型飞机结构不同,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首先是要坚固。模型飞机的结构是由各种构件组成的,要使每个构件在规定的外载荷下安全工作,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个基本要求。 (1)足够的强度:构件在承受外在载荷下,抵抗破坏的能力,以保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不发生破坏。 (2)足够的刚度:构件受载荷后,抵抗变形的能力,以保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不产生过分的变形,也就是说构件在受力后的变形不超过容许范围。即不使飞机失去操纵性和稳定性。刚性不够的飞机(特别是在承受阻力时)在飞行时会在某一临界速度时发生危险的抖振。- -! 很明显你的提问问的太笼统 所以早前的朋友给你回答的都是乱的没谱。现在的玩具直升机,大致就是双层螺旋桨 和单层螺旋桨 两个大类大致来说 双层螺旋桨的零件配件要求低 单层螺旋桨的配件要求配置高 精密些---最简单的办法 买个单桨或者双桨的玩具飞机去玩玩比对下看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发动机你要买还是要做呀?翅膀
12月23日 《无人驾驶飞机》 梁德旺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24日 14:31 主讲人简介: 梁德旺教授, 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1987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长期从事飞行器的总体气动力学、航空宇航推进系统的研究。先后数十次获得中国宇航科技基金奖一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内容简介: 回顾航空百年史,我们来看以战斗机为代表的军用飞机的发展史。在过去是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亚声速飞行时代,当前是以喷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超音速时代,那么未来将是无人战斗机的时代。那么什么是无人机?无人机是动力驱动,能够自主飞行,可重复使用,而且是无人驾驶的航空飞行器。那无人机同巡航导弹有若干共同之处,但也有很大区别。巡航导弹是携带战斗部对敌实施一次性攻击的武器,而无人机则可携带不同装备,执行不同任务,可多次回收使用。无人机兼有有人战斗机和导弹的优点,它和导弹一样没有人员的伤亡和被俘危险,又因不存在人的生理限制,可超长时间续航,也可以超高机动飞行;并且又因其目标特征小,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和生存力。同时它又和有人机一样,可多次使用,活动空间大,可执行多种任务,而无人机与有人机相比成本低得多。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无人机的应用。无人机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个我们把它称为软杀伤,也是在电子对抗战争中间使用的无人机。硬杀伤就是进行无人攻击,对地也好,对空也好,都是硬杀伤的。那么反辐射无人机,是对雷达进行攻击,它是个自杀式的。在侦察方面,无人机到目前战争中用得更多还是在战场的侦察,可以进行光学侦察,带航空相机,CCD摄像机、红外行扫仪。另外在民用方面就更广了,森林防火,边防的缉私,航空拍照,地面的勘探等等,都可以使用无人机。 第三个方面,无人机主要的关键技术是无人机的起飞和着陆技术。大家知道,有人机都是采用的轮式起降,都有起落降。而无人机不一样,由于没有人在上面,很多的方式都可以采用。例如有起飞车滑跑起飞,有采用火箭助推。着陆方面的技术有撞网回收和拦阻网回收。 最后一个方面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未来无人机的发展将在高空、高速、隐身、长航时无人机方面得到发展。因为美国人现在提出了无人战斗机的概念,也研制出了X-45和X-47无人战斗机,各个国家也在相继和即将开展无人战斗机的研制。另外未来的战争将会往空间发展,高度发展。所以是一个高超声速无人机的技术,也将会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无人驾驶飞机》 (全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无人驾驶飞机》。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1号”成功地飞行了四次,在最后的一次飞行中间,飞行59秒,距离260米,它标志着人类飞天梦的实现。 回顾航空百年史,我们来看以战斗机为代表的军用飞机的发展史。应该说在过去是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亚声速飞行时代。当前是以喷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超音速时代。那么未来将是无人战斗机,或者说是无人机的时代。所以今天我们将在这儿来介绍一下无人机的发展情况。什么是无人机?大家可能都会问到这个问题。我们说所谓无人机,它是动力驱动,能够自主飞行,可重复使用,而且一定是无人驾驶,也一定是航空飞行器,或者说是飞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无人机和有人机有什么样的区别。所谓无人机,我刚才说了首先是无人驾驶,有人机当然是有人驾驶;那么无人机可以按照我们事先规划的航线来进行飞行,而有人机是驾驶员驾驶飞行;相对有人机而言,无人机的性能比较简单,而有人机由于有人在上面,它人员的支持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那么飞机要复杂得多。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一张画面,就是驾驶舱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仪表,而无人机没有这么多仪表;另外相对而言,无人机小,而且轻。小的无人机才十克,那么当然也有11吨重的无人机,而有人机再也没有10克或者说100公斤这样的飞机存在。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无人机与航模的主要区别。大家讲,航模也是无人驾驶。的确在飞机上也没有人驾驶,但是它们两者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无人机是自主驾驶,自主飞行,而航模,飞机上没有人,但是遥控操纵,对于无人机来讲可以超视距、程序控制,而航模是视距内范围里,也就是在我们目视范围里,我们人员进行控制。另外从系统上来讲,无人机系统复杂,而航模相对来讲要简单得多。另外对无人机来讲,它有高速、中速和低速飞行无人机,而航模由于是人员操作,我们目视看的速度,我们反映的速度都不可能快,所以航模不可能是高速的,它只能是低速。另外无人机与巡航导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无人机和巡航导弹都是无人驾驶,都是自主飞行。但是无人机,它可以带不同的装备,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巡航导弹,它带的战斗部,对敌攻击,而且是一次性使用。无人机可以重复多次使用。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无人机系统的组成,首先它是飞行器平台。无人机,它一定有一个飞行器与之相应。第二它有无线电遥控、遥测装置。我们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到的有两幅画面,一个是一个主控站,竖起来的是一个天线来对飞机进行遥控、遥测。那么右边的这幅画面,就是主控站里面的一些设备。在这个主控站里面,我们可以对无人机的航线进行规划,可以对无人机进行操纵,可以对无人机的整个飞行姿态进行遥控、遥测,随时掌握飞机在空中的姿态和飞行状况,还可以来执行相应的任务。无人机的组成系统中间有一个发射回收系统。那么飞机要上天,也要回来,因为多次使用,所以它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射系统和回收系统。另外,无人机要执行相应的任务,比方说战场侦察、战场评估、对地攻击等等,那么也就要带相应的,通常称的任务设备。所以在无人机上通常对无人机,我们有几个指标的考核,除了它的飞行参数以外,一个是任务载重,就是说能载多少重的任务设备,能飞多长的时间,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续航时间。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无人机的分类。简单地说无人机可以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无人机。那么在军用无人机中间又可以分为无人侦察机、无人战斗机、靶机、微型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下面我们将逐一地看一下各类飞机的情况。 这个大家看到的是以色列研制的“苍鹭”无人机,它的翼展16.6米,机长8.5米,升限也就是说它能飞到的高度是7500米到13500米,起飞重量1100公斤,巡航速度110到212公里/每小时,它的任务重量,就是能载任务设备的重量是250公斤,续航时间50个小时,专门用于侦察和监视。这是“搜索者”无人机,也是以色列研制的,它的翼展是7.22米,机长是5.15米,它的最大起飞重量是372公斤,可以飞行14个小时,任务重量是63公斤,这个也是一个战略无人机。大家可以看到的,它是美国的“纳蚊”,翼展12.8米,机长5.75米,升限达到7600米,起飞重量六百多公斤,最大速度259公里/每小时,在空中续航40小时,那么也是用于侦察和监视。美国在这个飞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捕食者”无人机。大家从画面上可以看到,这个形状很相似,跟纳蚊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是捕食者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那么大家看到“捕食者”的头部形状要比“纳蚊”大。为什么?这是因为,在这个飞机里面装有卫星天线。这个大家可能都很关心,好多同学都知道的,这就是“全球鹰”无人侦察机,这是在无人侦察机方面,我简单的给大家看了一些画面。在我们国家也研制了有相应的无人侦察机,特别是战术无人侦察机,比方说爱生系列的,云笛、云燕等等,也有相应的无人机。 那么无人战斗机方面,现在在研的,有美国的X-45和X-47.那么这个大家看到的是X-45,它的翼展是10.36米,它的起飞重量是6804公斤,最大速度213公里/每小时,有效载荷907公斤。这个是X-47的无人战斗机,大家可以看到画面是X-47的首飞镜头。X-47,它的翼展是7.62米,机长8.53米,起飞重量2495公斤,有效重是252公斤。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飞机马上要着陆了,而且都是轮式起降。因为这个轮式起降在目前国际上,无人机发展中间是比较热的一种起降技术。靶机是无人机中一个系列之一。那么现在看到的是我国研制的“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一个打靶情况。那么这个靶机翼展7.5米,机长6.98米,升限18000千米,起飞重量2345公斤,最大时速可以达到920公里。 微型无人机是近几年,或者说上个世纪90年代才产生的一种微小型无人机。这个是美国在进行微型无人机的试飞。那么大家可以看到,微型无人机相对来讲简单多了,它可以手一抛,飞机就出去了,然后来进行它的自主控制和飞行控制。大家要注意,这不是航模,我刚才讲了,它还是自主飞行的。 这个是无人直升机,这个是“翔鸟”无人直升机的一个飞行镜头。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大家看到,它的机长是7.07米,所谓的机长是指旋翼的长度,升限达到3000千米,巡航速度每小时150公里,有效载重是50公斤,续航时间四个小时,这是关于无人机的一个简单的介绍。 下面我想给大家说一下无人机的发展过程。第一架无人机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当初是在1935年,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希特勒为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命令他的空军开展火箭的研究。一个方面就是外形像飞机一样的火箭研究。第二种是弹道式的飞行轨迹是抛物形的火箭研究,而且在波罗的海的乌采顿岛上修建了佩内明德试验场进行试飞。那么1942年6月,再一次把这个工程提出来了,在1942年的12月24日实现了首飞。这个地方大家看到的是由冯×布劳恩主持研制的叫V-1无人轰炸机。那么冯×布劳恩是什么人呢?二次大战之后,他到了美国,后来主持了美国的阿波罗空间计划。那么再后来进一步的发展,就形成了V-2无人机,应该说V-2无人机的产生,在无人机技术方面是一个里程碑。同时无人机的发展使得航空器中间的另一个就是导弹诞生了,因为第一个无人轰炸机,当年二次大战期间,德国人为了打击英国,向英国伦敦投放了五千架V-1无人机。因为大家知道,当初的无人机技术水平和现在的无人机技术水平是不可比拟的,所以无论是打击精度还是怎么样都不可能和现在比,如果现在投入五千架的轰炸机将会是个什么样的,我想现在的伦敦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有了第一个无人机以后,我们下面就来看看无人机的发展,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一个无人靶机的研制时期,所以我们把它简称靶机时代。那么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处在一个冷战时期,一些超级大国在加紧进行军备竞赛,研制出了一批高性能的飞机和导弹。如何对这些飞机和导弹的性能进行检验和鉴定,也是我们通常在航空装备进行设计定型的时候,它必须要进行打靶试验。那么打什么?于是就提出了要研制无人靶机来适应航空装备,武器装备鉴定需要,靶机就在这个时候诞生和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一架靶机是美国的“火峰1型”靶机,它是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高亚音速,全金属机体结构。机长大概有七米,翼展3.93米,起飞重量1134公斤,最大的平飞速度是1112公里/每小时。这里我给大家展示的是中国的第一架靶机,这个就是我们学校研制的长空靶机,这个靶机的机长是8.4米,起飞重量2060公斤,最大的平飞速度是每小时920公里,高度范围是在相对地面50米到18000米。 第二个阶段是无人侦察机的诞生。在越南战争期间,有人军用侦察机应该说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像美国的U-2侦察机,SR-71等等有人侦察机,但是在这个期间,U-2侦察机在越南、前苏联和我国的上空接连被击落下来,应该说损失是很惨重的,而且美国人在外交上也很被动。于是美国人就提出来了,要研制无人侦察机。那么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人员的伤亡。于是美国人首先把火蜂靶机改装成无人驾驶侦察机,把它称为Ryan147,那么这个就是Ryan147无人侦察机。它的机长是8.8米,翼展3.93米,起飞重量1430公斤,最大的平飞速度612米/秒,高度达到18000米。那么中国的第一架无人侦察机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可以看到这是长虹无人机。它的机长8.97米,翼展9.76米,起飞重量1085公斤。这个无人侦察机是通过母机挂在这个机翼下面,在空中进行发射的,所以应该说无人机空中发射的还不是太多。 第三个阶段是无人机飞速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这个时期有些什么特点?第一个是现代战争中间无人机在广泛地应用。可以说无人机从辅助、支援这么一个作战转为了一个主战,就是说主要来进行打仗用的一个武器装备,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飞跃的变化。第二个小型无人机崭露头角,尤其是在中东战争,应该说它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战例。在贝卡谷地战役中间以色列利用了小型的无人飞机,来诱导(叙利亚)的防空、堤防雷达的开机,很典型的一个战例。第三个无人机的发展系列化,出现了三大发展热点,一个是长航时无人机、无人战斗机和微型无人机。在这个时候美国的“全球鹰”也研制出来了。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各个国家相继成立了无人机专业化部队。那么以前它不是一个专门的部队在用,而是由空军或者哪个部队在用,那么后面就形成了专门的无人机部队。这是讲到了无人机的三个发展阶段。 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推动无人机快速发展的背景和原因,第一个原因我想跟大家介绍的就是政治上的原因。在越南战争中间,大家都知道,美国在越战中间是输得很惨的。那么我们先不说地面部队,我们先来说一下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空军是怎么样个状况,它有2600多架飞机被击落,其中有五千多名的飞行员被俘,或者是死于战争,应该说就这一点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可以说丧亡惨重。人们厌战、反战情绪高涨。所以引起了政治危机,这就是政治上它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减少人员伤亡,必须无人化,这就提出来了,要研制无人机。第二个经济上的考虑。给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有人驾驶飞机的成本,就是各种有人驾驶飞机的单价,大家看到了这是成倍的增长。F22达到了一亿美元的价格,单机价格。那么轰炸机,价格更是惊人了。像B2隐身轰炸机,它的造价是4.5亿美元。那么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南京长江二桥的建设,花了33.5亿人民币,这两个价格,就是一架B2隐身机轰炸机的价格跟我们建设一座长江大桥的经费是差不多的。 另外无人机的使用费用比较低,因为无人机体积比较小,重量也比较轻,那么造价成本都很低,有的是降低三分之一,有的可以说是一个数量级。另外无人机特别无人战斗机可以长期保存在仓库里面,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样的话,使用维护费用大大减少。据军方估计可以减少80%,另外在飞行方面,大家可能讲了,你不用,你怎么训练,无人机的训练它跟有人机不太一样,有人机,飞行员必须到空中去飞,飞一次要四万美元,一个小时,就要四万美元的价格,包括人员保养等等。而无人机可以在虚拟的坐舱里面进行训练。因为我人不在飞机上,我是在操纵键盘。那这样的话,我就可以用虚拟的训练系统,所以费用大大减少。同时无人机,一个人可以同时控制几架甚至数十架的无人机,而驾驶员不可能在空中一个人开两架飞机。所以我们对飞行员的培养,这个费用也可以大大减少,所以说无人机的使用费用是很低的。 另外无人机的发展,我个人认为战争的需求是无人机快速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在冷战期间,形成了靶机。而越南战争期间无人侦察机又诞生了。中东战争小型的无人机崭露头角,在海湾战争中大量地使用了小型无人机。而在科索沃战争中间,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初露锋芒。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间更是发挥了威力,在阿富汗战争中间,捕食者首次发射导弹,也是无人机首次进行导弹发射,对地面攻击。那么未来呢,大家可以看到高空、高速、隐身、长航时无人机是一个大的需要。另外无人作战飞机高超声速无人机,以及微型无人机都是一个很大的需求。所以战争的需求是无人机得以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另外无人机它有超长的使用特性,特别是小型无人机,它快速机动、隐蔽性好。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战士在战场前沿就可以利用无人机看到敌方阵地上的情况,甚至可以看到对方的哪个士兵在使用什么装备,正对着哪个方向进行开火,都会看得很清楚,而且都是实时的。那么这张图上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是一个在巷战中间,微小型无人机应用的一个示意图。那么战士们在这个地方可以把无人机抛出去,它到了对面看另外一条街上,敌方的步兵情况是怎么样子,所以来进行巷战,应该说无人机这种非常机动的使用性能使得它也得以快速发展。 第四个给大家介绍一下无人机的应用。我这里有一个表大家可以看到,无人机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个我们把它称为软杀伤,也是在电子对抗战争中间使用的无人机。那么在软杀伤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可以进行雷达信号干扰,比方说我装的铝箔到了以后,空中把它撒出来,那么对方的雷达就看到,当时屏幕可能就没有亮点了,就是一团杂乱的信号,对敌方的雷达进行干扰。那么也可以带一些干扰机,我不放东西,我发射跟你的雷达同频率的、同频段的电磁信号,让你接收不到,发现不了我方的飞机,这样的话,就可以隐蔽下进行攻击。另外还有光电干扰,比方说打的闪光、激光等等进行干扰,这是软杀伤的。目的干吗?就是为自己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可以这么讲,在作战中间哪怕是几秒,都是非常关键的。 那么硬杀伤就有无人战斗机。这个大家知道,就是进行无人攻击,对地也好,对空也好,都是硬杀伤的。那么反辐射无人机,是对雷达进行攻击,它是个自杀式的。在侦察方面,应该说无人机到目前战争中用得更多还是在战场的侦察,可以进行光学侦察,带航空相机,CCD摄像机、红外行扫仪,所谓红外行扫仪,就可以不管是在白天还是晚上,不管你是隐蔽的,还是不隐蔽的,通过它的红外特征来进行侦察,了解敌方的情况,特别是用得比较多的战场评估。什么叫战场评估?当我们把导弹打到我们想打的这个目标以后,打住了没有,打了以后,损伤情况怎么样,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无人机派过去进行侦察,了解打过以后情况是怎么样子的,来决定要不要再一次实施打击,这个就叫做战场评估。所以说无人机的应用,我这里还仅仅举的是军用方面的用途。那在民用方面就更广了,森林防火,边防的缉私,航空拍照,地面的勘探等等,都可以使用无人机。刚才已经大概地把无人机的应用做了一个介绍。 太长了,这里装不下了,我给你发到邮箱里吧!
参考资料:都是我在网上帮你找的。希望对你有用!
历史: 不管你的直升机多么先进,其风险和损失问题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作为直升机飞行员,要想冲锋陷阵而不想在安全问题上作出一点牺牲,世界上恐怕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这也正是老百姓经常说的一句俗话:好将难逃阵头亡。因此,最安全、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机器人上天,那样即使打了败仗,人员却不受损失。于是,在旋翼式无人机方面,便产生了无人驾驶的直升机。 旋翼无人机-直升机,它的构造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低廉,更为重要的是它根本不需要发射系统,还能垂直起降,更能自由悬停,而且飞行起来灵活性相当高超,可用各种速度、用各种飞行剖面的航路进行飞行。在一般的飞行品质上,也能呈现出“二小一高”的重要特点:振颤小、噪声小,可靠性比较高。因此,在直升机技术发达的国家,无人驾驶直升机很早就开始研制。例如,美国的卡曼公司早在50年代就曾推出无人驾驶直升机,并且已经有一些型号投入了实际运用阶段。无人驾驶直升机操纵系统 一种无人驾驶直升机操纵系统,根据直升机上飞控计算机的指令进行操纵,包括旋翼操纵机构、航向操纵机构和油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翼操纵机构包括自动倾斜器、三套变距舵机和拉杆组件;自动倾斜器安装在直升机主轴的下方,三套变距舵机分别和自动倾斜器相连安装在自动倾斜器的周边下方,拉杆组件的一端与自动倾斜器相连,另一端和直升机的旋翼相连,旋翼操纵机构通过三套变距舵机的协调动作驱动自动倾斜器升降或倾斜,带动拉杆组件控制旋翼的飞行姿态;所述的航向操纵机构包括航向舵机、推拉钢索和摇臂,航向舵机安装在直升机的设备舱内,航向操纵机构通过航向舵机驱动推拉钢索,推拉钢索带动摇臂,驱动尾桨变距机构改变尾桨距角,实现对航向的控制;所述的油门操纵机构包括油门舵机和油门钢索,油门操纵机构通过油门舵机驱动油门钢索控制发动机油门的开启度,实现对发动机的控制。我也想答不过一楼太详细我就不说了请看百科/view/423175.htm?fr=ala0_1词条下面还有相关链接。已是网上最详细的内容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抄遥控直升机的说明书一、直升机与普通飞机区别及飞行简单原理:不可否认,直升机和飞机有些共同点。比如,都是飞行在大气层中,都重于空气,都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但直升机有诸多独有特性。(1)直升机飞行原理和结构与飞机不同飞机靠它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而直升机是靠它头上的桨叶(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2)直升机的结构和飞机不同,主要由旋翼、机身、发动机、起落装置和操纵机构等部分组成。根据螺旋桨个数,分为单旋翼式、双旋翼式和多旋翼式。(3)单旋翼式直升机尾部还装有尾翼,其主要作用:抗扭,用以平衡单旋翼产生的反作用力矩和控制直升机的转弯。(4)直升机最显眼的地方是头上窄长的大刀式的旋翼,一般由2~5片桨叶组成一副,由1~2台发动机带动,其主要作用:通过高速的旋转对大气施加向下的巨大的力,然后利用大气的反作用力(相当与直升飞机受到大气向上的力)使飞机能够平稳的悬在空中。二、平衡分析(对单旋翼式):(1)直升飞机的大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平衡重力。 直升飞机的桨叶大概有2—3米长,一般有5叶组成。普通飞机是靠翅膀产生升力起飞的,而直升飞机是靠螺旋桨转动,拨动空气产生升力的。直升飞机起飞时,螺旋桨越转越快,产生的升力也越来越大,当升力比飞机的重量还大时,飞机就起飞了。在飞行中飞行员调节高度时,就只要通过改变大螺旋桨旋转的速度就可以了。(2)直升飞机的横向稳定。因为直升飞机如果只有大螺旋桨旋,那么根据动量守衡,机身就也会旋转,因此直升飞机就必须要一个能够阻止机身旋转的装置。而飞机尾部侧面的小型螺旋桨就是起到这个作用,飞机的左转、右转或保持稳定航向都是靠它来完成的。同时为了不使尾桨碰到旋翼,就必须把直升飞机的机身加长,所以,直升飞机有一个像蜻蜓式的长尾巴。三、能量方式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无中生有,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另一种形式。在低速流动的空气中,参与转换的能量只有压力能和动能。一定质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能推动物体做功;压力越大,压力能也越大;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流速越大,动能也越大。而空气的流速只有来自于发动机所带的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当然从这里分析能量也是守衡的。本回答由网友推荐、直升机与普通飞机区别及飞行简单原理:不可否认,直升机和飞机有些共同点。比如,都是飞行在大气层中,都重于空气,都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但直升机有诸多独有特性。(1)直升机飞行原理和结构与飞机不同飞机靠它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而直升机是靠它头上的桨叶(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2)直升机的结构和飞机不同,主要由旋翼、机身、发动机、起落装置和操纵机构等部分组成。根据螺旋桨个数,分为单旋翼式、双旋翼式和多旋翼式。(3)单旋翼式直升机尾部还装有尾翼,其主要作用:抗扭,用以平衡单旋翼产生的反作用力矩和控制直升机的转弯。(4)直升机最显眼的地方是头上窄长的大刀式的旋翼,一般由2~5片桨叶组成一副,由1~2台发动机带动,其主要作用:通过高速的旋转对大气施加向下的巨大的力,然后利用大气的反作用力(相当与直升飞机受到大气向上的力)使飞机能够平稳的悬在空中。二、平衡分析(对单旋翼式):(1)直升飞机的大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平衡重力。 直升飞机的桨叶大概有2—3米长,一般有5叶组成。普通飞机是靠翅膀产生升力起飞的,而直升飞机是靠螺旋桨转动,拨动空气产生升力的。直升飞机起飞时,螺旋桨越转越快,产生的升力也越来越大,当升力比飞机的重量还大时,飞机就起飞了。在飞行中飞行员调节高度时,就只要通过改变大螺旋桨旋转的速度就可以了。(2)直升飞机的横向稳定。因为直升飞机如果只有大螺旋桨旋,那么根据动量守衡,机身就也会旋转,因此直升飞机就必须要一个能够阻止机身旋转的装置。而飞机尾部侧面的小型螺旋桨就是起到这个作用,飞机的左转、右转或保持稳定航向都是靠它来完成的。同时为了不使尾桨碰到旋翼,就必须把直升飞机的机身加长,所以,直升飞机有一个像蜻蜓式的长尾巴。平衡方面要用到陀螺仪的自稳的物理特点
无人机 直升机 飞机 螺旋桨 旋翼 直升飞机 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