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遗址公园论文参考文献与硕士论文作为参考文献怎么写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1、游览大明宫国家遗址小论文800字

遗址公园有六大亮点:一是由8公里宫墙、宫门、中轴构成的大规模遗址格局形制;二是独特的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识,如紫宸殿、含耀门等;三是科学的复原研究基础上建设的微缩景观;四是集考古、科研、科普、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遗址中心;五是以IMAX3D电影、实物、电子、模型和标牌合而为一的遗址阐释系统;六是“月光大明宫”的夜景观系统。还有十大典型游览景点:一是游客中心、丹凤门景点;二是中轴景点;三是太液池;四是麟德殿;五是遗址中心;六是玄武门、重玄门及北夹城运动区;七是三清殿、大福殿、炕底寨原村址及部分村庄展示区;八是宫苑区内园林景观及雕塑;九是南宫墙中国书法博物馆、唐三彩博物馆等;十是东宫墙休闲区。没有那么多字 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有问题。,可以找我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2、求 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的论文选题

  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与景观设计研究  ~~~~各种语言论文代写、发表、翻译、现存论文提供~~~~  /s?wd=www.dxf1.cn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湿地(Wetland),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有的土地资源和生境,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宝库。国际《拉姆萨尔湿地公约》(Ramsar Converntion,伊朗1971)给地球表层湿地下的定义是:湿地(Wetland)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并以水成土和土壤水分饱和为其主要特征。1992年1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拉姆萨尔湿地保护公约》(LWWPC)。同时在同年6月制订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列入议程并为优先项目。2000年3月,国家林业局编制并公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概念,已经从“湿地作为水禽及其栖息地”上升到新的高度,即“保护湿地,更是为了保护其独特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特别是保护湿地在提供淡水资源、蓄洪防旱、控制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功能和效益。”  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条件,支持了独特的适应此条件的生物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自然生产力。植被(Vegetation)是湿地的显著标志,沼泽(Marshland)是湿地的主要类型。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由湿生、沼生和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与上述生命形成有关的非生命的水、光、热、无机盐等组成,这些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它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同时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特殊的水、光、热等条件,其初级生产力高,能量积累快,成为许多重要野生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栖息之地,尤其是鱼类和珍稀水禽的栖息与繁衍区域,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与水、城市与湿地有着不解之缘,大凡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城市都有湿地(水系),如北京的海(北海、中海和南海),上海的江(黄浦江),济南的湖(大明湖),而杭州兼具江(钱塘江)、湖(西湖)、河(运河)和溪(西溪),世界上的著名城市如纽约、东京、日内瓦、巴黎和堪培拉也是如此。  但是,正由于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以及诱人的吸引力,湿地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影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许多地区的湿地,特别是城市湿地(Urban Wetland)正受到严重地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湿地盲目地开垦和侵占、工业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湿地动植物逃离和死亡、湿地生态系统严重干扰、湿地景观的破坏。城市(Urban)和城市边缘(Suburban)湿地,受城市化、工业化影响最深,破坏程度最大。如何在搞好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恢复和改善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还湿地之本来面貌,已成为城市湿地生态恢复的当务之急,也是城市规划中的当务之急,而在城市湿地生态恢复中,植被的恢复和湿地植物群落构建是最基础的,也是最被关注的,从一定意义来讲,植物群落能否得到科学地营造,直接关系到城市湿地建设和城市湿地景观构建的原动力。  浙江省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都处于前列,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实施“蓝天、碧水、绿地、清净”工程,建设“绿色浙江”,全面进行生态省建设,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这给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省建设首先是绿化建设,城市湿地的绿化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客观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通过对我省重要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的研究,提出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方法和途经,保护、恢复和改善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改善城市湿地的景观,为中国城市边缘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生态省建设和“绿色浙江”建设服务,为城市化推进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湿地是目前国际众多学者关注的前沿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但近年来发展得非常迅速,国内外对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水文、湿地植物资源调查、湿地水污染、湿地分类、湿地鱼类、湿地鸟类等方面的研究。在湿地水文学研究方面:1869年,湖泊学创始人福艾专著《湖泊学专长概论》,奠定了湿地研究的开始;1923年,瑞士全国水文局领导人、日内瓦大学理学院院长兼地质学教授高莱写就的权威性《湖泊学》专著,主要对湿地水文学进行研究,专著中记载了距今100年前后的湿地水文研究深度。在湿地土壤研究方面:1979年,Cowardin等专家开始将“水成土”(hydric soil)术语引入到湿地土壤研究,20多年间,专家们对水成土的理化性质特别是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著名的有Mausbach and Richardson(1994);Richardson et al.(1994);Vepraskas(19994);Hurt et al.(1998);and Vepraskas and Sprecher(1997);杨青、吕先国(1998)研究了湿地基底呼吸活动;白军红、余国营等(2001)利用统计学定量研究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等。在湿地植物研究方面:1999年,朗惠卿主编《中国湿地植被》,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湿地植被的专著,首次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我国湿地植被的植物区系、植物生态、植物群落,并对植被分类、分布、区划以及形成、结构、演替过程、生产力与营养物循环深入探讨;2001年美国学者朱莉K.克朗克和M.修伯翰芬尼斯(Julie K.Cronk和M.Sibhan Fennessy)合作出版了《湿地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Wetland plants: biology and ecology),对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学、湿地生物化学和植物作为湿地生态完整性的进行研究;陈吉泉研究了河岸植被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和景观中的作用(1996);汤庚国、李湘萍、谢继步等对江苏湿地植物的区系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1997);李湘萍、汤庚国、王定胜等研究了江苏湿地植物群落学特征及其分布和演替规律91998);顾长明等对安徽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研究(2003)。在城市湿地研究方面:还刚刚开始,1999,陈运生对浙东湿地的古地理环境研究作了研究;杨学军、唐东芹提出了城市地区湿地生境类型的生态绿化与对策(2001);2002,陈久和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对城市边缘湿地的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  人类对城市湿地研究较迟,作为现代城市湿地生态设计的研究却是上个世纪才开始,1925年荷兰生物学家蒂济(Jaques P. Thijsse)和园艺师西普克斯(C.Sipkes)在布罗门代尔(Bloemendaal)2公倾土地上创造了一座乡土植物的的园林,种植了一些湿地植物。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剧,环境的迅速恶化,迫使人们在考虑对于自然湿地索取同时,开始重视如何保护湿地,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于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海率先开展了生态园林的研究,其中有一部分专门研究城市湿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的陈自新和北京林业大学苏雪痕等园林专家开始进行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课题科学地分析了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测定了近百种植物的环保效应和环境适应性,并提出了不同环境下的多种植物种植结构方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为园林环境生态设计的科学化作出了新的贡献。在理论研究突破同时,实践上也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广东中山岐江公园、北京土城遗址公园、杭州西湖西进等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但从国内外城市湿地研究来看,对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和定量化设计还未见报道,而这却是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城市水生植物和城市水生动物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我们希望通过对城市湿植物群落构建进行研究,进一步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湿地景观,让“地球之肾”发挥健康机能,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花经,陈俊愉,程绪珂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8  2、中国高等植物,傅立国等主编,青岛出版社, 2000╱10  3、陈久和:《试论城市边缘湿地的可持续利用———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181-183页。  4、余国营:《论湿地研究的若干基本科学问题》,《地理学报》2002年第2期,第25~26页。  5、陈运生:《浙东湿地的古地理环境研究》,《地理科学》1999年第3期,第35~36页。  6、陈桥驿.浙江地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6.  7、顾长明等,安徽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3):323-328  8、汤庚国,李湘萍,谢继步,等,江苏湿地植物的区系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21(4):47-52  9、江苏植物研究所.江苏植物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  10、刘昉勋,等.江苏海岸沙生植被的研究.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6。10(2):115-123  11、刘昉勋,等.江苏海滩植被演替的研究.植物资源与环境,1992,1(1):13-17  12、林文棣.中国海岸带林业.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13、陈宜瑜.中国湿地研究.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95  14、刘厚田.湿地生态环境.生态学杂志,1996,15(1):75—78  15、殷康前,倪晋仁.湿地研究综述.生态学报,1998,18(5):439~545.  16、国家林业局等编制.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7、陈吉泉.河岸植被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和景观中的作用.应用生态学报,1996,7(4).  18、许木启,黄玉瑶.受损水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生态学报,1998,18(5).  19、李湘萍,汤庚国,王定胜等.江苏湿地植物群落学特征及其分布和演替规律.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2(1).  20、杨学军,唐东芹,城市地区湿地生境类型的生态绿化与对策,林业科技通讯,2001•7  21、Kenneth D.Konyha, Douglas T. Shaw, Kurt W. Weiler. Hydrologic design of a wetland:advantages of continuous model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4(1995)99-116  22、Richardson,J. L. 2001. Wetland soils:genesis,hydrology,landscapes and classification  23、Cronk,J. K. and M. Siobhan Fennessy. 2001.Wetland plants:biology and ecology  24、Gopal, Brij. 2000.Bo\iodiversity in wetlands:assessment,function and conservation.  三、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  1、研究内容  ①、城市湿地类型和湿地植物调研  现状进行分析,对国内(以长江三角地区为主)主要城市湿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目前城市湿地的景观现状、生态特色和植物应用,分析城市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和可应用湿地植物的丰富性。  ②、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研究  构建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模型,研究湿地群落的安全性、稳定性、景观丰富性和美感可变性。总结出不同类型城市湿地的植物群落特色。  ③、城市湿地生态效益评价  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湿地,测定湿地植物的生长量、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建立光响应曲线,建立绿量回归方程,对城市湿地进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  ④、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  选育适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湿地植物30-50种,根据测定的生长指数、光响应曲线和绿量回归方程,初步定量地开展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克服城市湿地植物应用的随意性和设计的模糊性。  ⑤、城市湿地植物快繁技术研究  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选育城市湿地特色植物8-10种,利用现代先进植物繁育技术和设施,进行快繁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  2、技术关键  ①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自然界的植被群落是植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演替的结果,而人工湿地植物群落不仅受湿地植物“装配式”地模仿自然构建,还受到水位、城市负载的影响,使得群落构建可变性和复杂性。  ②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通过生长、生态因子测定,利用生态位的原理进行城市湿地植物定量设计,因受环境影响,测定数据会有偏差,导致设计的非唯一性和不确定性,富有挑战性。  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初步研究计划和方案,吸取森林植被群落和城市陆地植物定量设计的经验,从我省城市湿地的实际出发,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经验,通过认真测定、科学分析,结合不同类型湿地实际,解决好我们的城市湿地群落的不稳定性和景观丰富性,攻克技术难关。  四、预期目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或产业化前景)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①发表湿地相关学术论文3-5篇,城市湿地专著1本  ②选育城市湿地特色植物30-50种,并进行扩繁;  ③测定20-25种湿地植物光响应曲线和绿量回归方程;  ④城市湿地植物设计样板工程(示范湿地)1-2处。  2、应用或产业化前景  ① 可以整体改善城市湿地景观的单调性和生态脆弱性;  ② 提高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可持续性;  ③ 增加城市湿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④ 改善城市环境,减缓城市矛盾,提高城市的品位。  本研究的产业化主要是利用湿地植物素材、造景技术、设计品牌、模型指标等进行城市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推广湿地植物素材、群落模型、数据指标,引导城市湿地开发和生态建设。  五、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1、研究方案  本课题根据群落理论和生态原理开展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其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城市湿地植物调查和指标测定  ②、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和景观设计  ③、城市湿地植物快繁技术研究生态效益评价  2、技术路线  3、组织形式  (1)、项目研究体系结构和组成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由浙江林学院园林、植物、生态等专业科研人员组成,为了使学科完整性和利于工作开展,适当邀请校外协作单位人员参加研究和样板湿地建设,共同团结、高效、严谨的课题研究组,其构成简单示意如下:  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研究项目组织方式示意图  (2)、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方法及步骤  成立课题组,由浙江林学院蔡建国博士主持,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苏雪痕教授担任顾问。课题组在项目下达以后,首先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各司其职、分头执行。  在项目执行中,做到月月互通情况,半年一次汇报,一年一次汇总检查。项目研究中期全面检查,找出问题,及时寻求解决办法,保证项目研究顺利进行。  项目结题,通过技术验收鉴定,达到预定的技术目标。  4、课题分解  子课题一:城市湿地类型和湿地植物  子课题二:城市湿地植物生态效益评价  子课题三: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和设计  子课题四:城市湿地植物快繁技术研究计  六、计划进度安排  在项目实施年限为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3年。分步实施:  1、2005年1-10月:城市湿地调研分析;湿地植物选育和引种栽培。  2、2005年11月-2006年10月,城市湿地植物选择和指标测定;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模型研究。  3、2006年11月-2008年5月,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和试点;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城市植物快繁技术研究。  4、2008年6月-12月,材料总结和论文撰写;课题结题和验收。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课题组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基础条件。  ◆浙江林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课题组成人员从事科研工作多年,曾主持和参与研究的项目有省科委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委、省林业厅种苗站等研究项目10多项,并有多项成果获奖。  浙江林学院现已有试验湿地和苗木基地,并有组织培养设备和设施齐备的温室。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是重点学科,设备先进,基础好。  ◆主持人蔡建国博士:师从我国园林植物开发和园林植物造景权威苏雪痕教授,从事园林植物研究10余年,曾先后主持和参与省科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委、省林业厅种苗站项目多项,并如期完成研究任务,主持和参加研究的成果多次获奖,先后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和参与安排及参与了多个良种基地、花木基地的建设工作,并使这些场均能成功建成并取得良好效果。近几年开展城市植物配置、植物优化、城镇绿化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方面的科研项目,并主持完成多项城市绿化规划设计任务。  ◆课题组主要成员都是从事湿地植物、园林植物育种、景观生态、园林效益评估、园林设计和试验分析等教学、科研多年,对城市湿地和湿地植物较为了解。  ◆已完成的相关课题和成果  已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已完成和在研相关课题5个(“浙江省城市林业结构调整及优化技术研究”、“杭州市道路行道树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城市绿化观赏花木新优品种引繁与开发研究”、“滨海特色园林植物引繁与开发研究”和“农村小城镇绿化工程集成技术应用与示范研究”),完成有关规划设计项目多项。  ◆仪器设备  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研究项目仪器一览表  仪器名称 型 号 数 量 价格(元) 备 注  照度计 ST-85 2 1860 租用  负氧离子测定仪 1 16000 租用  叶面积测定系统 AM-100 1 52705 租用  温、湿、光照记录仪 HOBO H8系列 3 6000 租用  数码相机 CANON 1 7000 已有  笔记本电脑 NEC 1 15000 已有  手持GPS定位仪 2 4000 已有  八、经费预算  预计所需的研究经费为15万元,具体见下表。  城市湿地植物群落构建研究项目经费预算  经费开支  预 算  (万元) 设备费 能源材料费 试验外协费 资料印刷费 会议及调研费  2.4 1 2.8 1.2 3.6  租赁费 鉴定验收费 人员经费 管理费 其他费用  1 1 0 1 1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植物景观设计方向的论文选题,供大家参考:  1.郑州紫荆山公园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  2.多肉植物在景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南宁市彩叶植物研究概况  4.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植物配置研究  5.浅析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综合防治  6.佳木斯市园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应用调查研究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8.塔里木盆地园林工程提高植物成活率的途径  9.地锦育苗及园林绿化栽培技术  10.陕西关中主要城市观花树种花的观赏性状分析  1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生态控制策略  12.广西地区15种典型园林观赏植物的耐阴性及光合特性  13.上海常绿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研究  14.南京市不同园林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富集特征  15.园林道路绿化种植的配置方法探索专科相对好写。。。不知你是做设计还是要只写论文可以写你们地区某个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分析、某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老城区或商业区的植物设计 也可以写一些特殊区域的,比如 工厂、矿区或者医院,这些地方在做植物设计的时候都有额外的要求。

3、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 作文

在郑和下西洋的舰队生产基地南京“龙江船厂”的遗址上兴建的宝船遗址公园,目前已经初具规模,这是南京人民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献上的一份永久性的厚礼,具有不寻常的意义。 他们在着手规划设计方案前,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据《龙江船厂志》上的古图记载,龙江船厂作为一家国营船厂,有着严格的管理机构,有水闸、有桥、有城,规划十分明确。因此,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的定位是“以寳船遗址为核心的郑和文化体验式公园”。宝船遗址是公园存在的根本,也是公园唯一性的根本体现。经过与历史考证出的船厂古图对比,目前遗址上的三条水道为原船厂的四作塘、五作塘、六作塘,即造船用的船坞。宝船公园就是紧紧围绕三条古作塘的水道进行设计并展开建设的。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秦兵马俑遗址参考文献

看一些秦史 史记 都能找到相关知识

5、圆明园关于一些审计学论文的写作资料和参考文献?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与家人第二次来到北京,但我却是头一回来到圆明园遗址开辟的福海公园。 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还记得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去似的。继续往里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有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还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丛林,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赛过珍珠的湖光水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采纳哦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6、跪求两篇建筑论文 有参考文献的 关于圆明园和古罗马的最好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而又屡屡节外生枝,条件愈益苛刻,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面对侵略者的计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委曲乞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因而痛失歼敌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我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名为"北巡",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第三),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今 全国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在十年动乱中,遗址虽然遭到过一些破坏,但它毕竟被保住了:整个园子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尤其是1976年ll月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圆明园园史展览馆,自1979年11月举办以来,至今累计接待中外观众近400万人次,其中十分之一为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国衰园毁,盛世兴园。 在中华大地振兴之际,圆明园遗址迎来了新的春天。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在中央改革精神推动下,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备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整古建基址,进行绿化美化。两年动土方4O万立方米,使ll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原貌,其中水面55公顷。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6年来,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圆明园的兴衰荣辱,是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遗址公园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它却是圆明园百年残毁史的重大转折,是名园复苏的历史性开端。也揭开了首都园林发展史新的一页,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象征。 感 展开历史长卷,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看,日寇丧心病狂地在南京展开了大屠杀,三十万中华儿女倒在了血泊之中,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儿童失去了双亲。 为了中华之崛起,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起抗战:张自忠如青松一样站立在山头,坚持留下来指挥作战;狼牙山五壮士奋不顾身毅然跳下悬崖,雄壮的口号声久久回荡。为了中华之崛起,中华儿女献出了全部的智慧与心血:杨利伟驾驶着“神州五号”,让中国飞向太空;刘翔一次次超越自我,让五星红旗走向世界。 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会欺侮你,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圆明园之所以会毁灭,就是因为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所造成的,这是一个永远的教训,为了中华之崛起,让我们努力吧!中国人是不垮的,华夏大地永远洋溢着希望。圆明园的会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孙矢,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孙矢.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圆林。

7、历史文物遗迹考察的论文提纲怎么写啊??据有美术研究价值的文物遗迹。

参考范文: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野趣水景园的植物造景艺术 摘 要:通过对野趣水景园的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类型及景观营造的总结与分析,以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的野趣水景园为例,探讨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规划方法,特别是水边空间的植被绿化,要根据各自的场所和植物的不同生活形态来选择,充分利用水、湿生植物,通过合理分区营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洛阳;植物园;造景 洛阳有着悠久的建城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闻名遐迩的园林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这座地处暖温带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水系和肥沃的土地,人文风景和自然风景资源丰厚,利于造园。 2006年,坐落于古城里坊遗址之上的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建成。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位于新旧城区的中部核心地区,东起现状里坊路,西至王城大道,南临古城路,北接洛宜路,周边为规模更大的隋唐地遗址保护区,全园占地861 800m2。 园区被东西流向的古洛渠、胜利渠分成3大区域,南区为生产管理区,北区为苗圃科研基地,中区为专类园区。 野趣水景园是专类园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园子,位于植物园的西北部,总面积133 800 m2,水域面积28 378 m2。设计时间为2005年10月,2006年6月建成。 1 野趣水景园的总体规划 作为植物园中专类园区的一个区域,野趣水景园要与全园总体规划目标原则一致,满足全园所要达到的功能--以洛阳的山水、植物和隋唐遗址文化为基础,以文物保护和促进当地生物产业发展为前提,以科研、科教、生产、旅游和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渠道,解决灌溉、排水和造景要求[1]。 造园手法富有细节变化,充分体现自然野趣的风格特色,充分利用水系、地形与植物配置相协调,使园中的一切都统一在娴雅而和谐的气氛之中。同时运用山水画艺术风格,使园林成为立体的山水写意画,有形的自然山水诗。 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心、一环、一轴线”。 一心:以湖水围绕的大洲为重心,统帅全园。洲内林木森森,野花怒放,趣味盎然。 一环:以环湖路为纽带串联景区,环湖路既为水陆的分界面,又作为景观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大小不同的岛屿美不胜收,水中的荷花、睡莲、美人蕉等竞相开放,相映生辉。 一轴:通过贯穿水景园内的二级路形成与全园的有机联系,既体现了水景园独特的人文景观,又实现了与整体植物园协调统一的连通。 2 水景园植物景观特色 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题,以洲、岛、渚等丰富的地形地貌,野趣自然的植物配置,分区域展示了各植物组合的野生、天然、美丽的园林景观,从而集中体现了耐湿、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在湿地水域的生态环境中所起的固岸护坡、洁净水质、哺育动物等大地之肾的生态功能。 以植物造景为主,除了原种的植物收集展示,还补充大量观赏价值高的品种作为配景,既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注意到植物配置的群体美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季相、色彩、质地等造景要素上全面提升植物园的观赏性,营造出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优美园景和舒适的环境以吸引游人前来参观,达到寓教于游憩休闲的目的。 3 植物配置类型分析 3.1 疏林缀花草地的植物配置 以榉树、榆树、黄连木、乌桕等高大乔木为主,或孤植或群植。修剪整齐的草坪,姿态优美的大树,散置的置石,以及镶嵌于草坪上的花卉组合,共同组成了一幅自然、朴素、淡雅的优美景色。 3.2 水边空间的植物配置 水生、湿生植物所在的水边空间,将水域和陆地的景观融为一体,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植物难以替代的,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与水质处理系统、生态保护系统巧妙地结合为一体[2]。 3.2.1 水边林、湿生植物带 这一地带处于水陆交界处,土壤湿润,选用的植物材料应对水分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很强,还要有与自然山水相协调的景观效果。在陆地与近水区之间种植了水杉、落羽杉、垂柳等乔木,林下种植了吉祥划等耐湿植物,岸边种植了千屈菜、卵叶丁香蓼等适应性强的岩生植物,是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带。千屈菜花色明艳醒目、姿态娟秀洒脱,与水体绿树形成对比,层次分明,景色优雅宜人[3]。 3.2.2 直立水生植物带 这里会出现不定期的水位变化,是受波浪影响的区域,坡面坡度变化很大,主要是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芦竹(Arundo donax)、美人蕉(Canna indica)、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菖蒲(Acorus calamus)、水葱(Scirpus validu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等直立水生植物生长的区域,植物品种繁多,色彩丰富,姿态优美:碧叶如盖的荷花,叶似利剑的菖蒲、瓣如飞燕的鸢尾(Iris germanica),花絮似雪的芦苇,穗若串珠的蓼花(Polygonum hydropiperl)等,这些挺水植物与水体和岸上的景物相互映衬,反映出不同季相的秀美景色。 精品荷花区集中了大量的精品荷花品种如:玉吉(Nelumbo nucifera 'Clean Jade')、祝福玉莲(N. nucifera 'Zhufu')、友谊(N. nucifera 'Friendship red')、牡丹莲(N. nucifera 'Friendship Peony')、赛佛座(N. nucifera 'Saifo zuo')等,沿岸种植水杉、垂柳等耐湿植物作背景,同时点缀一些睡莲、萍蓬等浮叶花卉,使得景色生机盎然,充满韵律节奏感与山林隐逸野趣[4]。 3.2.3 浮叶--沉水植物带 该区是许多水生观赏植物适宜的区域,如睡莲、萍蓬草(Nuphar pumilum)、金银莲花(Nymphoides indica)等。 睡莲王莲景观区:拥有大量色彩娇丽优雅的睡莲品种,如仁者(Nymphaea 'Rene gerard')、佛琴娜莉斯(N. pygmaea 'Virginalis')、爱丽(N. laydeder 'Elisiana')、粉牡丹(N. 'Pindk Peony')、怀特(N. tetragona 'Tuberoda Richa')、日出(N. 'sunrise')等,景观壮丽,秀色宜人。 沉水植物景观区: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llatum)、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穿叶眼子菜(P. perfoliatus)等,洁净水持,提高水的含氧量,犹如水下森林、意境幽深。 3.3 洲岛植物配置 应用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使山体、绿地和水体自然衔接,创造大片野趣、休闲的园林景观。大量运用各种野花组合,营造自然美丽的景观,或置于路旁石畔,或置于水边林缘,或大片种植。野花组合品系的选择要根据应用地区的气候条件、海拔高度、土壤条件等因素,选用不同品系具有极强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花卉品种进行混合配比。野花组合是由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宿根花卉按配方组成的多种组合,如“夏日花园组合”“一、二年生组合”等。这种多类型搭配的组合,才能从早春到晚秋开花不断,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河中的水杉树小岛颇具特色,茂密的水杉挺拔林立,水葱、垂柳带来淳朴的野趣,让人享受到返璞归真的体验。岛中植物与水生湿生植物协调花生,共同营造出自然美丽的景观效果。 4 植物配置的经验与心得 大量运用水生植物造景,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力求模拟并再现自然水景,创造了独特的耐人寻味的园林意境。水生、湿生植物配置进行合理分区:沉水植物区、睡莲王莲景观区、荷花观赏区、沿岸的水生湿生植物区。使得水面空间层次丰富,驳岸处理自然,使山水融为一体。 地被植物与野花组合的广泛应用是野趣水景园造景的主要组成部分。林下岸边、路旁广泛栽种地被植物与各种草花组合,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景观。如园路两旁选种一些与绿地环境相适应的草花组合--“夏日花园”,色彩缤纷,夹道相映成趣。园路转角“超矮的花坛组合”,淡雅秀丽。林下大量种植鸢尾、葱兰,高低错落,色彩丰富。 同时更兼顾景观生态学要求,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同时又考虑了其景观多样性与景观个性的统一,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营造景观,最终达到自身的景观稳定。 5 问题与思考 (1)水生植物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物质,净化水系,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水生植物不像陆地植物易于控制,如果对其习性不了解,会存在较大的植物分割危险,因此应加强对水生植物的侵害性研究,才能作出更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 (2)施工与设计要有机结合,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与设计之间要充分协调,地形整理、植物配置、置石等景观性强的工程,要依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和进度随时调整和调度,既要掌握法则,又要灵活运用,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6 结语 位于专类园区北部的野趣水景园,植物千姿百态,绿树成荫,湖面微波粼粼,水鸟纷飞,野趣盎然。同时大量运用水湿生植物造景,鸢尾风韵优雅、清新自然;再力花花穗修长,随风摇曳,洒脱多姿;芦苇成片种植于溪边,重阳时节,柄柄芦花呈现出一派深秋的景色,煞是好看;花叶芦竹洒脱自然;泽苔草无拘无束,田园野趣尤浓;纸莎草高大洒脱;花蔺婀娜潇洒,柔美多姿。水、湿生植物洒脱的姿形、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美丽的四时景色,通过艺术构图,形成了一幅幅风光秀丽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唐学山,李雄,曹礼昆,等.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日)都市绿化技术开发机构,地面植被共同研究会.地面绿化手册[M].王世学,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赵可新,钱萍.水生、湿生植物在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5(7):73-75. [4]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8、100分~~~求英文文献:求一篇与遗址公园规划有关的英文文献 给个网址 谢谢啦!

Pan Masters lead the West Valley site plan(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规划)Ming Dynasty Yongle 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Jinling between the tower site is located on China Gate, Yuhua Road, east side, the original was octagonal, nine, ten feet high 32.9, with a giant white porcelain body of colored glass components built on. The tower towering, colorful, unusual spectacular, known as "Seven Wonders of the Middle Ages, one of the world," became a symbol of Nanjing, unfortunately destroyed in the fighting later.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Jinling sulfur glass tower-cum-site is bounded by the Qin Huai River Park Planning, South arrived Zhengxue Road, west to Yuhua Road, east of Nank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lant, covering about 7.6 hectares. To reproduce the 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Jinling sulfur glass tower, the world's wonders, from the famous ancient architecture scient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directed by Pan Gu West led programming.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of the two programs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Jinling construction of sulfur glass tower-cum-site park, aimed at protecting 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tower and local heritage sites and historical monuments to show their cultural values, improve the city's economic vitality.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conceptual planning programs. The first is the east-west axis as the axis of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Tamiao used to organize the temple ruins park district to extend the existing historical pattern; north-south axis to the axis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towers and tower of the former pond Square; the whole base is divided into ruins park, 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tower area, 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temple area, Temple City, commercial districts, four districts in th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Jinling first temple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mentum, the temple district includes a big open square, arch, gate, bell tower, Xianghe bridge, Ming Yu Bei, Heavenly King Hall, so wind-room, Main Hall and so on.Into the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of the other programs, old and new north-south axis parallel to the two setting, north-south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andscape intersect. 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in the south of the original axis, the north side of the new temples and Tayuan formed between the main axis parallel to the second axis. Contains the ruins park area, Tayuan, temples, the new tower, the site 3 region, in the creation of a bright and clean, lofty religious space, while increasing the volume ratio, effectively cut off between the temple areas and commercial interference.Authenticity of archaeological sit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The experts agreed that, in order to avoid damage to the tower base sites, the new tower location should be located in a large tower in the northwest tower base. Tower building the image, especial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surfaces should be more faithfully reflect the original tower of the Ming dynasty historical information reflects the superb craftsmanship of glass. The tower structure must meet the design standard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to address the resistance to typhoons and seismic issues. Tower should be able to board, have enriched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ntents of each layer should show "gratitude" topic. Green design to the main land where trees, emphasizing mix of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trees to create a solemn atmosphere; temple in the region reflects the green of the ancient temple.It is learned that for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authenticit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will be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conduct on-sit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depending on the site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and determined 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Jinling sulfur glass tower-cum-Ruins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program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program will be publicized widely solicit views of the community.(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金陵大报恩寺塔,遗址位于中华门、雨花路东侧,原呈八角形,九级,高32.9丈,用巨型白瓷胎五色琉璃构件堆砌而成。该塔高耸入云,五光十色,异常壮观,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成为当时南京的象征,可惜毁于后世战火。 金陵大报恩寺硫璃塔暨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北临秦淮河,南抵正学路,西到雨花路,东至金陵机械制造厂房,占地约7.6公顷。为再现金陵大报恩寺硫璃塔这一世界奇迹,由著名古建筑学家、东南大学教授潘谷西领衔执导规划方案。 两大方案进行比选 建设金陵大报恩寺硫璃塔暨遗址公园,目标是保护大报恩寺塔遗址及区内文物和历史遗迹,展示其文化价值,提升城市经济活力。 目前概念性规划方案有两个。其一是,东西向轴线为历史上塔庙轴线的再现,用来组织庙宇区遗址公园区,延续历史已有的格局;南北向轴线是新轴线,组织大报恩寺塔以及塔前水池广场;整个基地分为遗址公园区、大报恩寺塔区、大报恩寺庙宇区、庙市商业区,四区相对独立。为表现金陵第一名刹的气势,庙宇区的内容包括,庙前广场、牌坊、山门、钟鼓楼、香河桥、明代御碑、天王殿、左右配殿、大雄宝殿等。 进入比选的另一个方案为,新旧两条轴线南北平行设置,南北向景观轴线与其垂直相交。南侧为原大报恩寺的轴线,北侧新建寺庙与塔院之间形成与主轴线平行的次轴线。包含遗址公园区、塔院、寺庙、新塔、遗址3个区域,在创造了明净、崇高的宗教空间的同时,提高容积率,有效隔断寺庙区与商业区之间的干扰。 现场考古保护文化遗产原真性 专家们一致认为,为避免对塔基遗址的破坏,新塔的大塔位置应位于塔基的西北面。塔的建筑形象,尤其是外部与内部表面应较忠实地反映明代原塔的历史信息,体现高超的琉璃工艺水平。塔的结构必须符合当代结构设计规范,解决抵抗台风及抗震的问题。塔应可以登临,各层都有充实的活动内容,应展示“报恩”主题。绿化设计,以地生树木为主,强调长绿与落叶树的搭配,营造肃穆氛围;庙宇区内绿化体现庙宇的古朴。 据悉,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有关部门将根据史料记载,进行现场考古发掘,视现场发掘情况,决定金陵大报恩寺硫璃塔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的发展方向。规划设计方案将进行公示,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

9、作文赵王城遗址公园100字

  赵王城遗址公园,总占地8200亩,计划投资3.3亿多元。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战国古城址,属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南大门进入,是正门。这里边是文化展示区,是赵文化主题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赵武灵王的大型雕塑,再继续北行,就是一条长158米的“历史长卷”,这个长卷由众多花岗岩组成的竹简,每个竹简上面都记录与雕刻着赵国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语典故。再往北,就是下沉广场,这也是整个公园的精华部分——赵王城遗址博展馆。 赵王城兴建于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前后,由西城、东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排列,有“龙台”的西城面积最大,东城面积最小。赵王城内,前后有八代赵国国君在此“办公”,历时158年。公元前209年,秦国大将章邯攻打赵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从此,一代名都被毁并逐渐成为废墟,又经过2000年的风风雨雨,最终风化成了我们看到的这般模样。曾经的赵王城,曾经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蔺相如完璧归赵、毛遂的自我举荐……,灰飞的,升腾到了空中,凝结成赵文化的现实厚重;烟灭的,沉入了地下,形成了赵文化的历史积淀。遍地的庄稼,丛生的荆棘,满目的苍翠,代表着生机的颜色覆盖了整座赵王城。

10、写中国文化遗址公园的作文大全

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很多值得炫耀的文明和文化。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兴盛不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也以外在的物态的形式来表现,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习和行为的规范等;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特征,这种民族性的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时候,觉得这些方块汉字、押韵诗歌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觉得传统就是在夕阳西下时面对微风杨柳感慨万千,就是在中秋节散坐于石凳对月当歌。就和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一样,安闲而又恬静。等进入学堂,我才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传统文化是多方面的,她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记忆最深处。当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也就谈不上什么传统,什么文化了。传统文化并非单纯的四个汉字,那是种精神上的东西,需要不断剖析。而时人尤其是学生对她的忽视却令人痛心,学校开设的有关选修课,无人问津;国外大兴办“XX(文豪、科学家等)年”,我们却津津乐道于超女好男…甚至当端午节成了韩国的专利,也只是几个人站出来捶胸顿足!传统文化的破碎声清晰可辨…中华文明从古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我中国与“古中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多么令人惊羡!而当下,学生们都忙于在“数学拓展”“物理研究”等之间奔波,远古的灿烂被还给荒原,泯灭凝成阴风一片,仿佛能听到羌笛声呜咽,闻到记载她的残页发出浓郁的霉味…我将她搂入怀中,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啊…更确切地说,是每位中华儿女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是不是该放弃所谓的“超女好男”了?我们是不是该提高警惕以防传统文化沉入历史了?我们是不是该…是时候了啊,难道你没发现,原本评论传统文化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今冒出本《品三国》《论语心得》竟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掀起轩然大波!这不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表现,而影射出了时人对传统的陌生、迷茫!随着一系列重大事件不断震撼我们的心灵,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伟大复兴的梦想的实现也进入了快车道。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如何复兴传统文化也成了热门话题,在网上我也结识了许多有志于此的同好。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是需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阅历了无数惊涛骇浪,穿越了无数深峡险滩,其间有过许多灿烂辉煌的时期,也有过不少风雨如晦的朝夕。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特点在于她历尽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在于她屡经考验而能活泼泼的生存下来。现在我至少已经有些头绪了:传统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正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这个十字路口上我们应当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剔除不合时宜的糟粕,更重要的是应当根据时代特点将传统文化赋予全新的意义和形式,共同构建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湿地 植物 城市 遗址 圆明园 植物群落 景观

上一篇: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用什么与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算字数吗
下一篇:论文参考文献为什么无法对齐与论文参考文献两行怎么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