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标准堤塘管理探究 瑞安市水利局 马登科 1 基本情况 瑞安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依山面海、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境内104国道纵贯南北,飞云江横穿东西。全市人口111.86万人,陆地面积1271 KM2,国内生产总值168亿元,财政收入达15.5亿元,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 瑞安市标准堤塘属于浙东海塘一部分,总长50 KM,共划分为飞云江南岸、飞云江北岸,保护着瑞安市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安阳街道办事处、玉海街道办事处、上望街道办事处、东山街道办事处、锦湖街道办事处、飞云镇、莘塍镇、汀田镇、塘下镇等六大办事处和五大镇人口60多万人,保护面积30万亩。 原堤塘为赤膊土堤,堤身单薄,仅为五年一遇挡潮标准。历年来,每逢台风、天文大潮,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和侵害。 九十年代初,为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瑞安市委、市府决定建一条沿海标淮堤塘,籍此,拉开了瑞安市小规模建设标淮堤塘的序幕。至1994年共建成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8.8KM,完成投资1050万元。 94年8月21日晚,“9417”号百年未遇的台风在瑞安市梅头镇登陆,造成309人死亡,严重损坏土堤达44.23KM,农田受灾面积达41.4万亩,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45.67亿元。这场天灾浩劫,使瑞安市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兴修水利乃千秋功业,不建堤塘,沿海人民将无安宁之日。于是,瑞安市委、市府痛下决心,毅然斥巨资,决定在5年之内,全面完成沿海标准堤塘建设。至1997年全市共建成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45KM,总投入建设资金9000万元,基本实现了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闭合,人民生命财产有了一定保障。 1997年11号台风袭击了浙江省,给浙江省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瑞安市积极响应省府提出的提高海塘建设标准的号召,决定用三年时间将已建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提高到五十年一遇,再次掀起了建设高标准堤塘的高潮。至2000年底,全市共建成五十年一遇标准堤塘36.8KM,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4.43KM,投入资金约2.4亿元。 经过几年的台风考验,特别是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台风“云娜”,昔日“砸锅卖铁”兴建的标准堤塘巍然不动,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标准堤塘管理存在问题 标准堤塘建设、管理工作在各级部门的重视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人们在思想认识、管理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 2.1建设管理不同步,违章侵占现象严重 由于重建设,轻管理,管理机构建立滞后,错过管理与建设的最佳磨合时机,人们对标准堤塘的管理认识已经淡化,给管理增加难度,造成违章侵占和人为破坏堤塘问题比较突出,危及堤塘安全。一些业主在堤塘管理范围堆砂、堆物、取土,建造违章建筑,特别是沿堤海鲜城,肆意侵占管理范围,严重威胁堤塘的稳定,给堤塘管理维护和抢险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2范围尚未划定,违章行为难处理。 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确权划界是堤塘管理的根本前提。《浙江省海塘建设管理条例》明确了堤塘管理和保护范围,但瑞安市的堤塘管理实施办法尚未正式出台,相应区域的管理保护范围尚未划定,业主单位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管理人员未依法取得执法上岗证,对违章行为难以处理。 2.3宣传不够,对违禁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 标准堤塘的建成,不仅保障了沿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但一些生产经营者为贪图方便将塘顶作为交通道路,特别是大吨位汽车上堤塘。由于堤塘建在软土地基上,堤塘设计和塘顶砼保护设计时均不考虑汽车荷载,因而塘顶行车的动荷载将引起堤塘沉降加大。据调查,堤塘与水闸连接处最大沉降达60CM,塘顶砼保护层破损严重,堤塘标准下降,耗巨资修建的标准堤塘将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防洪能力。 3 对策研究 解决标准海堤的管理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几方面结合加以解决。 3.1管理措施 (1)抓紧制定地方性标准堤塘管理实施办法,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 要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力度。堤塘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日常巡查,在巡查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违章消灭在萌芽之中,坚决制止各类违章行为的发生,保证堤塘安全、完整和正常运用。 (3)加快管理人员的执法培训工作。2004年 7月1日《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对水政监察工作要求更高,规定无持证者不能上岗巡查。所以要加快对管理人员的上岗培训,提高巡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执法水平。 (4)加强内部管理,结合局目标考核工作,使标准海堤管理责任到人,实施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做好巡查记录的相应处理工作。 (5)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标准海堤的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依法保护标准堤塘的自觉性,在堤塘管理范围内设立公示牌。 3.2工程措施 (1)设立管理、保护范围界桩,清晰标准海堤的管理范围,明确界线。 (2)控制车辆上堤。在沿线所有上堤路口设置禁止车辆通行的禁示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分别采取措施,严禁大吨位车辆上堤,允许小型车辆通行的海堤也应控制流量和车速。 (3)整治海鲜城。海鲜城的建成对堤塘危害极大,造成的后果是:上堤的车辆多了;堤顶堆物、堆料等其他的违章也随之增多;堤顶环境极不卫生;堤塘沉降加大,标准下降; 加上海鲜城本身不安全,布局不合理,建筑外貌不美观等因素。对海鲜城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抓紧编制好海鲜城总体规划,加强对第三产业的管理,实行依法有偿、有序、有度地开发。 (4)加强观测、养护工作。堤塘工程的日常巡查、观测、检查和检测、养护、维修等是堤塘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堤塘的安全运行。 3.3保障措施 要真正管理好标准堤塘,把管理措施落到实处,需要一定的财力来保障,努力争取各级政府政策扶持,争取更多的专项经费投入。同时,还要千方百计争取多渠道筹措标准堤塘管理经费。 4 结语 瑞安市的堤塘管理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部分措施已落实或正在落实之中,在确保工程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把堤塘管理成集防洪防灾和观光旅游、休闲、品尝海鲜于一体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你在哪本书,那一页找到的。然后就写作者名,书号,页码就可以了吧。这个是通用规范,最好是引用规范里面的。
高等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广泛应用性已被许多人公认。一切事物都离不开“数”和“形”,因此,高等数学早就成为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数学为它们提供了描述大自然的语言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工具。正如伟大科学家伽俐略所说,“自然界这部伟大的书是用数学写成的。”从历史上看,众多的天文、物理的重大发现无不与数学的进展有关。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依赖于微积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黎曼几何有关;特别微积分的诞生,则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高等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还是一切重大技术革命的基础。在现代社会里,高等数学不仅对科技进步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和工具。如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拓扑学在齿轮设计、冷轧钢板的焊接、海堤安全高度的计算、计算机的发明与发展等等方面都提供了有效且便利的方法。事实上,从医疗上的CT技术到中文印刷排版的自动化,从飞行器的模拟设计到指纹的识别,从石油勘探的数据处理到信息安全技术,无不是高等数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数学作为工具,在经济理论研究,财政和金融活动中也有重要作用。用数学模型研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用数学手段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进行风险分析,指导金融投资等已很普遍。纵观上两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以数学方法在经济中的运用而驰名中外的。高等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一些过去与高等数学无关的领域,如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也都成为了高等数学大显身手的地方。数学方法也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学的研究,能帮助历史学家作出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结论。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达芬奇不仅认为绘画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而且强调任何人类的探索活动只有通过数学表达方式和数学证明为自己开辟道路,才能真正成为科学。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揭示高等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广泛应用性,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让他们在掌握高等数学这一有力的工具来解决问题并为现实服务时,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明确高等数学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学好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发展、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二)高等数学的人文价值高等数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高等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中介。笛卡尔认为,“现实世界就是数学定律表现物体在时空中运动的总和,而整个宇宙则是一个以数学定律构成的庞大而协调的机器。”正是数学方法为人类开辟了一条获得自然规律的道路。随着科学与数学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数学的推测与实际观测的吻合,使人们从信仰宗教转向信仰自然,坚信自然规律就是数学规律,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探索宇宙的数学规律上。从古希腊到现在,人们一直在探索数学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史的大量资料显示出数学的巨大力量。在人类的创造中,数学是最强大的方法,高等数学使我们对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取得了确定的认识。可见,高等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必不可少的中介。其次,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数学作为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中介,是自然科学的工具,是思想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它也是思维的工具,数学活动是一种创造与发现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因此,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创造、保存、传递、交流发展人类的文化中充当重要角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等数学能促进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促进人类文化不断迈向更高阶段,数学精神是人类文化精神的最高代表。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为核心,以高等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动态系统。高等数学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它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字文化、量的文化和计算机文化。此外,它还是一种理性精神,能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促进人类智能的不断发展。因此,在高等数学传授时要加强文化的渗透与教育。此外,高等数学的人文价值还体现在强大的育人功能,它是大学生发展的必要食粮。正如著名数学家M.克莱茵所说,“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能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变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高等数学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一斑。(三)高等数学的育人价值由于高等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作用日趋明显,应用越来越广泛,再加上丰富的人文价值,它对大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为大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不仅能丰富和拓宽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思维方法,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为他们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保持后劲,更重要的是贯穿在高等数学中一系列的精神、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会长期稳定地显示其作用。学会用数学思维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用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学会用数学的思想进行创新改革,这些都将成为大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2.有助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创新的工具。作为变量数学的高等数学,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思想,其内容的辨证性体现得非常典型和深刻。在高等数学中,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否定之否定、量变到质变的辨证规律随处可见。集中地反映了辨证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因此,它是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最优载体。高等数学的学习和认识还是一种再创造、重新发展的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模拟、猜想、验证等活动,概括出数学概念,提出数学命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也能极大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四)高等数学的个性优化价值高等数学不仅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好材料,也是完善学生人格的好材料。它对人格的培养主要依赖于自身的人文价值。高等数学是一门理论严谨,逻辑缜密的学科,其一切结论都有依据,并经过了严格的逻辑论证。这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不固执不偏激,既敢于坚持真理,又勇于修正错误的品格。高等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以及知识间一环扣一环、系统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学好这门课必须有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学习高等数学,可以磨练和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与坚强毅力。同时,在解题中又能经常受到“以退求进”、“逐步调整”等方法策略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能进能退”的开阔胸怀。通过数学史选讲、文化价值的体现,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史料,体会高等数学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价值,焕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古今中外数学家们在事业上的志坚如磐,严肃认真;在品格上刚正不阿,诲人不倦等,都会在不同程度和角度上唤起学生崇高的奉献精神。高等数学中潜隐着大量美的信息。抽象美、和谐美、结构美;美的数、式、形、符号以及美的结构体系、理论、方法等比比皆是。教师有责任去揭开美的面纱,展示数学美的风采,让学生在这种熏陶中增长知识、能力。以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情商,完善心理结构。综上所述,重视高等数学的课程价值,能够充分发挥高等数学的育人价值,是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意义十分重大,也将成为广大高数教师追求的目标。参考文献:[1]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2]林崇德.数学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6.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明史·张国维传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核罢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皆魏忠贤党也。已,陈时政五事,言:“陛下求治太锐,综核太严。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祖宗朝,阁臣有封还诏旨者,有疏揭屡上而争一事者。今一奉诂责,则俛首不遑;一承改拟,则顺旨恐后。倘处置失宜,亦必不敢执奏,此将顺宜戒也。召对本以通下情,未有因而获罪者。今则惟传天语,莫睹拜扬。臣同官熊奋渭还朝十日,旁措一词,遂蒙谴谪。不可稍加薄罚,示优容之度乎?此上下宜洽也。”其二条,请平刑罚,溥膏泽。帝不能尽用。进礼科都给事中。京师地震,规弊政甚切,迁太常少卿。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其冬,流贼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方壮年,一夕须发顿白。明年正月率副将许自强赴援,游击潘可大、知县陈尔铭等守桐不下。贼乃攻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卒。攻太湖,知县金应元、训导扈永宁被杀。国维至,解桐围,遣守备朱士胤趋潜山,把总张其威趋太湖。士胤战死,自强遇贼宿松,杀伤相当。安庆山民桀石以投贼,贼多死,乃越英山、霍山而遁。九月,贼复由宿松入潜山、太湖,他贼扫地王亦陷宿松等三县。国维乃募土著二千人戍之,而以兵事属监军史可法。明年正月,贼围江浦,遣守备蒋若来、陈于王战却之。十二月,贼分兵犯怀宁,可法及左良玉、马爌遏之。复犯江浦,副将程龙及若来、于王等拒守。诸城并全。又围望江,遣兵援之,亦解去。十年三月,国维率龙等赴安庆,御贼酆家店,龙军数千悉没。贼东陷和州、含山、定远,攻陷六合,知县郑同元溃走,贼遂攻天长。国维见贼势日炽,请於朝,割安庆、池州、太平,别设巡抚,以可法任之。安庆不隶江南巡抚,自此始也。议者欲赠割江浦、六合,俾国维专护江南,不许。国维为人宽厚,得士大夫心。属郡灾伤,辄为请命。筑太湖、繁昌二城,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并有成绩。迁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岁大旱,漕流涸,国维浚诸水以通漕。山东饥,振活穷民无算。十四年夏,山东盗起,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临、通四镇兵,护漕运。大盗李青山红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红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於朝,授以职。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临清。国维合所部兵击降之,献俘于朝,磔诸市。兵部尚书陈新甲下狱,帝召国维代之。乃定战守赏罚格,列上严世职、酌推升、慎咨题等七事,帝皆报可。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防河数策,帝亦纳之。十六年四月,我大清兵入畿辅,国维檄赵光抃拒螺山,八总兵之师皆溃。言者诋国维,乃解职,寻下狱。帝念其治河功,得释。召对中左门,复故官,兼右佥都御史,驰赴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出都十日而都城陷。福王召令协理戎政。寻衅山东讨贼功,加太子太保,荫锦衣佥事。吏部尚书徐石麒去位,红议归国维。马士英不用,用张捷。国维乃乞省亲归。南都覆,逾月,潞王监国于杭州,不数日出降。闰六月,国维朝鲁王于台州,请王监国。即日移驻绍兴,进国维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江上。总兵官方国安亦自金华至。马士英素善国安,匿其军中,请入朝。国维核其十大罪,乃不敢入。连复富阳、于潜,树木城缘江要害,联合国安及王之仁、郑遵谦、熊汝霖、孙嘉绩、钱肃乐诸营,为持久计。顺治三年五月,国安等诸军乏饷溃,王走台州航海,国维亦还守东阳。六月知势不可支,作绝命词三章,赴水死,年五十有二。
瑞安市标准堤塘管理探究瑞安市水利局马登科1基本情况瑞安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依山面海、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境内104国道纵贯南北,飞云江横穿东西。全市人口111.86万人,陆地面积1271KM2,国内生产总值168亿元,财政收入达15.5亿元,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瑞安市标准堤塘属于浙东海塘一部分,总长50KM,共划分为飞云江南岸、飞云江北岸,保护着瑞安市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安阳街道办事处、玉海街道办事处、上望街道办事处、东山街道办事处、锦湖街道办事处、飞云镇、莘塍镇、汀田镇、塘下镇等六大办事处和五大镇人口60多万人,保护面积30万亩。原堤塘为赤膊土堤,堤身单薄,仅为五年一遇挡潮标准。历年来,每逢台风、天文大潮,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和侵害。九十年代初,为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瑞安市委、市府决定建一条沿海标淮堤塘,籍此,拉开了瑞安市小规模建设标淮堤塘的序幕。至1994年共建成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8.8KM,完成投资1050万元。94年8月21日晚,“9417”号百年未遇的台风在瑞安市梅头镇登陆,造成309人死亡,严重损坏土堤达44.23KM,农田受灾面积达41.4万亩,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45.67亿元。这场天灾浩劫,使瑞安市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兴修水利乃千秋功业,不建堤塘,沿海人民将无安宁之日。于是,瑞安市委、市府痛下决心,毅然斥巨资,决定在5年之内,全面完成沿海标准堤塘建设。至1997年全市共建成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45KM,总投入建设资金9000万元,基本实现了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闭合,人民生命财产有了一定保障。1997年11号台风袭击了浙江省,给浙江省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瑞安市积极响应省府提出的提高海塘建设标准的号召,决定用三年时间将已建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提高到五十年一遇,再次掀起了建设高标准堤塘的高潮。至2000年底,全市共建成五十年一遇标准堤塘36.8KM,二十年一遇标准堤塘4.43KM,投入资金约2.4亿元。经过几年的台风考验,特别是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台风“云娜”,昔日“砸锅卖铁”兴建的标准堤塘巍然不动,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标准堤塘管理存在问题标准堤塘建设、管理工作在各级部门的重视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人们在思想认识、管理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2.1建设管理不同步,违章侵占现象严重由于重建设,轻管理,管理机构建立滞后,错过管理与建设的最佳磨合时机,人们对标准堤塘的管理认识已经淡化,给管理增加难度,造成违章侵占和人为破坏堤塘问题比较突出,危及堤塘安全。一些业主在堤塘管理范围堆砂、堆物、取土,建造违章建筑,特别是沿堤海鲜城,肆意侵占管理范围,严重威胁堤塘的稳定,给堤塘管理维护和抢险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2.2范围尚未划定,违章行为难处理。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确权划界是堤塘管理的根本前提。《浙江省海塘建设管理条例》明确了堤塘管理和保护范围,但瑞安市的堤塘管理实施办法尚未正式出台,相应区域的管理保护范围尚未划定,业主单位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管理人员未依法取得执法上岗证,对违章行为难以处理。2.3宣传不够,对违禁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标准堤塘的建成,不仅保障了沿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但一些生产经营者为贪图方便将塘顶作为交通道路,特别是大吨位汽车上堤塘。由于堤塘建在软土地基上,堤塘设计和塘顶砼保护设计时均不考虑汽车荷载,因而塘顶行车的动荷载将引起堤塘沉降加大。据调查,堤塘与水闸连接处最大沉降达60CM,塘顶砼保护层破损严重,堤塘标准下降,耗巨资修建的标准堤塘将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防洪能力。3对策研究解决标准海堤的管理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几方面结合加以解决。3.1管理措施(1)抓紧制定地方性标准堤塘管理实施办法,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2)要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力度。堤塘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日常巡查,在巡查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违章消灭在萌芽之中,坚决制止各类违章行为的发生,保证堤塘安全、完整和正常运用。(3)加快管理人员的执法培训工作。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对水政监察工作要求更高,规定无持证者不能上岗巡查。所以要加快对管理人员的上岗培训,提高巡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执法水平。(4)加强内部管理,结合局目标考核工作,使标准海堤管理责任到人,实施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做好巡查记录的相应处理工作。(5)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标准海堤的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依法保护标准堤塘的自觉性,在堤塘管理范围内设立公示牌。3.2工程措施(1)设立管理、保护范围界桩,清晰标准海堤的管理范围,明确界线。(2)控制车辆上堤。在沿线所有上堤路口设置禁止车辆通行的禁示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分别采取措施,严禁大吨位车辆上堤,允许小型车辆通行的海堤也应控制流量和车速。(3)整治海鲜城。海鲜城的建成对堤塘危害极大,造成的后果是:上堤的车辆多了;堤顶堆物、堆料等其他的违章也随之增多;堤顶环境极不卫生;堤塘沉降加大,标准下降;加上海鲜城本身不安全,布局不合理,建筑外貌不美观等因素。对海鲜城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好海鲜城总体规划,加强对第三产业的管理,实行依法有偿、有序、有度地开发。(4)加强观测、养护工作。堤塘工程的日常巡查、观测、检查和检测、养护、维修等是堤塘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堤塘的安全运行。3.3保障措施要真正管理好标准堤塘,把管理措施落到实处,需要一定的财力来保障,努力争取各级政府政策扶持,争取更多的专项经费投入。同时,还要千方百计争取多渠道筹措标准堤塘管理经费。4结语瑞安市的堤塘管理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部分措施已落实或正在落实之中,在确保工程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把堤塘管理成集防洪防灾和观光旅游、休闲、品尝海鲜于一体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欧业成
(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北海536000)
摘要:广西海岸带地质环境资源丰富多样,这些资源具有三大属性:自然属性、功能属性和灾变属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属性进行分析,寻求环境调查工作与规划管理工作的共性和结合点,为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海岸带;地质环境资源;属性;结合点
广西海岸带一直以来以其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吸引着人们,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环境地质问题不断显现。为确保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以地学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与综合治理[1]。因此,分析认识海岸带地质环境资源的自然属性、功能属性和灾变属性这3大属性,寻找出环境调查工作与规划管理工作的共性和结合点,为海岸带综合规划管理提供信息与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1 广西海岸带的地质环境资源背景
广西海岸带地处我国南部,南濒北部湾。海岸带陆域范围约13000km2,大陆岸线总长1435km,滩涂面积约976km2,沿海0~20m等深线浅海面积6488km2。其特点是岸线迂回曲折,港湾众多,滩涂广布,资源丰富而复杂。重要的地质环境资源除土地资源外主要有港湾资源、旅游地质资源、油气和矿产资源等。
依托丰富的环境资源,沿海各地进行了风景旅游区、矿山、港口码头、养殖区等规划与开发,给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北海市南部海岸滩涂为例,该段海岸线总长约23km,潮间带宽度一般为300~1600m,天然坡度约为1‰~2‰。分布中-细粒石英砂,沙质洁白松软,天然白度达到80%,
SiO2含量在99%以上,形成“沙滩、海水、阳光”的优良环境。其开发利用现状主要为:
(1)1986年北海市人民政府将其命名为“北海银滩”,并对中区(白虎头渔村一带)进行旅游开发。1989年国务院将北海银滩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北海及北海银滩从此逐步扬名海内外。
(2)20世纪80年代初在其中部侨港镇建设了渔港,90年代中期增设国际客运码头。
(3)在西段先后建设了水产油库输油管海堤和南万渔港防浪堤等工程设施。
(4)近几年在滩涂及近岸陆地修建了大量高位虾塘。等。
而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有:北海银滩中区沙滩变窄、沙体发暗;在西段沙体移动形成新沙堤;在滩涂上的工程设施发生基座潜蚀等。总体上沙滩的景观价值有所降低。
出现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在沙滩上修建了建(构)筑物导致潮流状态改变,以及进行海水养殖改变岸滩面貌并产生污染源等。即加载了不合理的功能(设施)而造成的。
但是现状有关规划对这些问题仍然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
如在国际招标基础上形成的《北海银滩旅游区规划设计》(2001~2020)中仍然保留了输油管海堤和防浪堤等现有工程设施;新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5.2),在“北海银滩”海岸带也规划了海域养殖、旅游、港口等功能区域(点)。这就意味着,对已开发的银滩旅游区自然景观造成不良影响的根本原因将长期存在。
老百姓的盲目开发情有可原,而专门的规划出现令人遗憾的方案,却不得不叫人深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如何预测这些功能规划与实施对环境资源的友好、协调程度;如何对海岸带已出现或潜在的众多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确保海岸带的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充分认识海岸带地质环境资源的属性是其重要的前提与基础。
2 地质环境资源属性分析
2.1 属性基本涵义
综合分析广西海岸带地质环境资源特点及其在规划管理、开发利用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概括出3大属性:自然属性、功能属性和灾变属性。其涵义初步归纳为:
2.1.1 自然属性
指符合一定地质地貌条件的环境资源所潜在的固有性质,强调资源的客观性,又可称客观属性。
(1)从种类看,有多样性和多重性等。
总体上地质环境资源存在多样性,即种类丰富多样;对单体来说地质环境资源又具有多重性、即某一环境资源属于多种地质环境资源类型,如砂质滩涂既属旅游地质资源,又是石英砂矿产资源等。
(2)从时空分布看,有重叠性、显露性、稳定性等。
重叠性:指在同一地质地貌单元空间内分布了两种及以上的环境资源,如大部分海湾既为港湾资源,又叠布了滩涂、海岛,属于旅游地质资源或矿产资源。
显露性:分显露的、隐埋的。广西海岸带的地质环境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地表、显露性好,主要矿产除石膏外适合于露天开采。
稳定性: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自然条件下地质资源(体)是否稳定的性质。可分稳定、次稳定和不稳定的。
2.1.2 功能属性
指某一客观的地质环境资源通过规划、实践等活动被人为地赋予一定功能后所表现或可能表现的性质。包括适宜性、稳定性、再生性。
(1)适宜性:指环境资源是否适宜于规划的功能或开发的要求,包括多宜、单宜、不宜等。
(2)稳定性:指在进行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环境资源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时,在数量质量上所表现出的时空稳定能力。可分稳定的、不稳定的和灭失的。
(3)再生性:资源被利用后是否可以得到自然恢复再生成的性质。包括可再生、不可再生两方面。
这些功能属性强调人为性,是对应于人为干预(规划、开发利用等)时环境资源所表现或可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当赋予不同功能时,其表现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如沙质滩涂,在稳定性方面,作为旅游资源利用应是稳定的,作为石英砂矿开采显然是不稳定、会灭失的。
2.1.3 灾变属性
指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资源产生影响时,环境资源在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灾害)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包括敏感性、脆弱性、持久性和自复性。
(1)敏感性:是指地质环境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时灾变(出现问题)反应的快慢以及所需影响的程度的大小,即发生灾变的难易程度。分敏感的、不敏感的。
(2)脆弱性:是指灾变在地质环境资源体上反映出来的难易和大小、轻重程度。其区别于敏感性在于包含有灾变的严重程度。分脆弱的、不脆弱的。
(3)持久性:是指灾变发生后在地质环境资源体上持续影响的时间长短,分持久的,暂时的。暂时性则往往是可恢复的,因而持久性又可理解为可恢复性。
(4)自复性:对可恢复性来说,发生灾变以后若能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自我恢复的称具有自复性,若需靠人工来恢复则称非自复性或他复性。
另外,环境资源发生灾变时从空间规模上分还有区域性与局部性。
2.2 属性关系
(1)功能属性对自然属性有一定依存与因果关系,如功能的多宜性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多重性的基础上的。
(2)自然属性是客观存在,是固有的;功能属性是受人为影响的,既可被赋予与激发,也可被限制与剥夺,即功能属性也是可变的。
(3)对灾变的几个性质来说,自然属性是内因是基础,功能属性是外因是诱导条件,灾变属性是自然属性与功能属性的综合体现。
3 属性分析及其作用与意义
上述几点属性关系说明对环境资源利用存在是否合理的问题,功能属性受人为影响是可控的。这为进行海岸带综合治理提供了前提条件,也说明进行属性分析是必要的。
属性分析是对与地质环境资源有关的规划开发方案或项目,以地学为基础,从属性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评估意见和建议的一项专门性工作。由于此项工作是紧密建立在地学基础上的,因此属性分析主要是地质环境工作者(可称调查者)的职责。
对地质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规划管理者、开发利用者与调查者不仅各自职责不同,他们对属性分析的深度、角度也是不同的,体现在分析的路径方向也就不一样。规划管理与开发利用者往往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资源的基本特点来谋划、实施,亦即其在属性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工作路径一般为“自然属性-功能属性”。而地质环境工作者在进行属性分析时,应该是根据社会需求,结合资源条件来分析灾变的可能结果,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其在属性关系分析中所体现出来的工作路径一般为“功能属性——自然属性——灾变属性——功能属性”。如图1所示。
图1 属性分析示意图
属性分析的主要作用与意义为:
(1)为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提供思路与方向。在调查之前或调查过程中就要有属性概念,以获取必要的内容、信息,为调查对象贴上属性“标签”。
(2)为综合管理提供最真实客观的信息、依据。由图1可知,规划管理(开发)者与调查者在环境资源中的结合点主要落在功能环节上。笔者认为功能属性这一“标签”就是地质调查与社会(环境)管理者工作最主要的共性与结合点。规划管理者对环境资源进行规划利用,注重的是资源的功能,但往往比较主观,而通过属性分析才能提高其与客观相吻合的程度。即调查者给予“标注”以后,规划、管理者就可以更好地综合分析利用调查成果,使规划开发与环境相协调。
(3)依据属性分析,在规划管理中,可以掌控一些原则。如在多宜性区域进行规划时要确保主导功能的发挥;在灾变敏感、脆弱的地方要进行论证,采取对策;对具有多重性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应优先地以保持其长期存在防止灭失为原则,这点尤为重要,如20世纪80年代初,曾在北海市南岸进行了石英砂矿详查,若真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那么今天的“北海银滩”可能就不存在了。
(4)3大属性均带有时空的概念,提醒我们的工作要有前瞻性,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已有的认识与方案。
4结束语
地质环境资源属性分析,实质上是要对资源规划开发方案进行评估,核心强调主观功能开发要与客观自然环境的协调,防止、减轻灾变的影响。但进行属性分析不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技术方法,尚需形成一定的工作机制(类似于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这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工程。
本文仅以地质环境资源为例进行初步分析,试图抛砖引玉为海岸带综合治理找到合理有效的分析手段与方法。由于作者水平所限,谬误难免,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何起祥,刘守全,周永青等.中国海岸带的地质特征与综合治理.见:中国地质调查局编.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40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Geo-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 Guangxi Coast Zone
Ou Yecheng
(Beihai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 Mineral Resouces Exploration, Beihai 536000)
Abstract: Guangxi coast zone is quite abundant in geo-environmental resources. Based on defining their three major properties of resources: a natural, a functional and a disaster properties, the relationship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ree are analyzed. The combination point of the resources survey is found ou and their planning is a basic premise for sythetical management and dur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ast zone.
Key words: Coast zone; Geo-environmental resources; Property; Combination point
荷兰一个神奇的国度,荷兰教育质量高、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而且留学费用相对合理,适合各个阶层的家庭。近年来关注荷兰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那么去荷兰留学是怎样一种体验呢?下面天道留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留学生的体验,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大家。
1. 真正的国际化环境,并且时不时发现自己英语还不错
不同于很多留学热门国家(你懂得),在这里你会真正体会到在一个国际化的班级里上课是怎样的感受。这里没有成群的中国学生扎堆,也没有出国上学但班里90%都是中国人的坑爹状况。在荷兰即使是最受欢迎的商科,班里一半以上都是荷兰人,剩下一半则由来自德国,比利时,俄罗斯,中国和罗马尼亚等国际学生组成。中国人占比不大,基本只有10%-15%左右。
说到这你是不是担心班里都是外国人,自己英语又一般,感觉亚历山大?No No No, 千万别担心!要知道荷兰不是英语国家,人家有自己的热爱的荷兰语。这么一来其实班里90%的学生都不是英语母语出身!所以你会时不时发现自己英语也不赖啊,大家都很友好谦虚,沟通的时候有点小语病或者小口音被视为很正常的事情~是不是顿时感觉轻松很多呢!
2. 贵吗?还好
在荷兰留学是怎样的感受在荷兰留学是怎样的感受很多人肯定会关心花费的问题,所以先谈谈。凭良心说,荷兰留学真的是性价比很高!学费比美国英国低不只一点点,基本上本科7800欧一年,硕士12000欧一年。现在欧元跌成这样,你算算还觉得贵么。。。生活费如果不是在阿姆斯特丹,其实也还好,不会很高~再加上荷兰人特别不追求奢侈品,名牌这类东西,没有拜金的氛围。。。所以在这里中国学生比大牌的情况很少见。
3. 宽进严出,上课考试压力不小
在荷兰上学,想毕业也不是很容易。一年被分为5-6个学期,一个学期6周课,紧接着复习一周就考试。在这里老师不划重点,没有范围,PPT也极其简略,只够提供一点思路。对于偏文的科目,根本别想背一背PPT就能过。唯一的出路就是老老实实读paper,上课好好听老师阐述论文的含义,下课和同学多讨论讨论,不要自己理解偏了还不知道。以硕士为例,每周的阅读量可以说非常大!通常为了一节课,学生需要提前读3-4篇论文,如果这学期有三门课就意味着一周要读十多篇学术论文,重点是很多时候这些论文就算你慢慢啃也不一定能读懂!
很多时候老师并不会讲的很透彻,而是注重引导思路和引起讨论。所以很多学生会有一节课听下来没啥笔记,也没有收获的情况。这种时候就要赶紧找小伙伴一起再把论文串一遍比较好。总之,一门课两次考试机会,卷子难易度一样大! Good Luck吧。
4.小组任务和个人作业轮番轰炸
小组作业是荷兰留学必经之路。中国学生习惯于单独完成作业,所以一开始布置小组作业,大家是拒绝的。。。你要问我小组作业的感受,我只能说五味陈杂,取决于是什么样的队友吧,这也是小组作业的特别之处!如果你碰到了学霸,那么我恭喜你日子不好过啊。老师刚布置作业,下午学霸就发信息让你写个part1初稿,你胆战心惊写好了,学霸红红绿绿标出自己的看法,顿时心都碎了。。如果你碰到了猪队友,那么我也恭喜你,日子更不好过啊。眼看截止日期快到了,组里没人有动静。你打破沉寂,告诉队友们该有所行动了,大家索性随机分下题各写各的,最后的成绩惨不忍睹,也算是体现了猪队友的平均水平。
小组作业其实很考验智商情商啊!切忌逃避或者过于服从,一定要发表自己的观点。问题通常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如果你一言不发只是总结了别人的观点,小心被视为搭便车哦。相信关于小组作业,荷兰留学党都有好多故事可以说。。。
个人任务通常一学期一次,相当于写个小论文。要知道在这里写论文如果没有十几二十个参考文献,都不敢往上交。
5.上学基本靠骑车。来荷兰留学没丢过车?怎么可能!
入乡随俗,和绝大多数荷兰人一样大家出门基本都靠自行车。第一方便,第二省钱。要知道在阿姆坐公交随便来回都要三四欧!深思啊!基本来到荷兰,大部分学生第一件大事就是去买车。花个百八十欧买个二手破车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手自行车要五六百欧,你会买么?
在荷兰留学是怎样的感受留学荷兰然后接下来一两年,不丢一次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荷兰留学过。我见过在阿姆车刚买一天就丢了的,那心塞。。。
6.娱乐:喝酒聊天, 聊天喝酒
整体来说荷兰留学生可以玩的地方太少了!商店下午6点后通通关门。KTV?是什么,能吃么?反正在这没见过!国内孩子们那种一起吃个串串,一起看个电影逛个街,一起K个歌的日子这里压根没有!如果你想说你们有红灯区和大麻,请问谁一天到晚没事干去红灯区啊。大麻那么臭根本没人想碰,真的!
所以让我告诉你荷兰留学一般怎么玩~如果你和外国朋友聚呢,无非就是club或者朋友家开party,然后大家就喝酒聊天扭一扭,一直循环。如果和中国朋友聚,就是约好在谁谁谁家一起做饭吃饭唠唠嗑!还蛮温馨的~然后好不容易等到放假了,和朋友一起畅游欧洲,特别有意义!这也是学一学期最大的动力!
在荷兰留学的感受:一、地理位置很好:荷兰靠近北欧,去游玩非常方便,最重要的是夏天不会像南欧那么热。你感受过法国和意大利人民过夏天的心情就懂了,他们已经热到跳河游泳。二、语言环境很正宗:荷兰人的英语,比起申根国那些可怕的口音,真的是不能再好了,而且大部分荷兰人英语水平都不错。上课教授的口音也是超级棒的。不用担心听不懂。三、在荷兰的中国人少:这里是指跟英国比,因为英国大部分学校都是被中国人包围了。甚至一个班90%人说中文,那留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四、其他方面:荷兰是很朴实的国家,人性格是,长相也是。 自然环境当然杠杠的,人文也不错呀,像莱顿就是伦勃朗的故乡。一、荷兰简介:
是由尼德兰、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4个构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复合国,是以尼德兰本土为核心的主权国家。尼德兰王国政府的权力仅限于国防、外交、国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权力以外,各构成国皆有完全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荷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对待毒品、性交易和堕胎的法律是全世界是最为自由化的。荷兰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与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二、、荷兰的气候:
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月平均气温:1月2~3℃;7月18~19℃。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蕴藏。
三、荷兰政治体制:
荷兰是一个议会制君主立宪国。政府由君主与包括总理在内的部长内阁共同形成。正式国名为荷兰王国。象征国家主权的碧翠斯女王系于1980年正式登基。首都为阿姆斯特丹,政府所在地为海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被称为“郁金香王国”的荷兰,拥有世界一流的名校和发达的经济,作为欧洲申根国家,荷兰采取全英文授课的形式讲授国际课程,覆盖1000多个专业,加上荷兰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学外语 就到扬格外语,扬格外语为您解答:申根公约的成员国亦称"申根国家"或者"申根公约国",成员国的整体又称"申根区"。申根公约目的是取消相互之间的边境检查点,并协调对申根区之外边境控制。就是在七个成员国中的六个国家之间取消边境管制,持有任意成员国有效身份证或签证人可以在所有成员国境内自由流动。根据该协定,旅游者如果持有其中一国的有效签证即可合法地到所有其他申根国家参观。荷兰的大学分为研究性大学(U类)和应用技术类大学(H类)。 U类大学本科3年,多为荷兰语授课,而H类大学本科4年,多为英语授课;U类大学和H类大学的硕士课程学制一样,文科类学科学制1年,理工科类学科2年。 不同学历的学生在申请荷兰留学的时候,需要准备的申请材料需因人而异,下面小编就盘点一下:在荷兰哪些专业最受学霸们欢迎! 商科与经济荷兰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十大经济之一。荷兰的商学院全部被列入“全球商学院100强”之列,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阿姆斯特丹大学)推荐院校 应用类大学:海牙大学、格罗宁根汉斯大学、撒克逊大学、鹿特丹商学院 研究类大学:蒂尔堡大学、鹿特丹伊拉斯姆斯、阿姆斯特丹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奈梅亨大学。 排版大赛火热报名中 荷兰海陆空运输均十分发达,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大小水道160多条,桥梁1000多座,其河口的鹿特丹是世界级大港,吞吐量曾连续42年居世界第一。 推荐院校 应用类大学:丰蒂师大学、汉恩大学、泽兰德大学 研究类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格罗宁根大学、蒂尔堡大学 法律荷兰法律基于源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法典和刑法典的法国法律。国际法庭设在荷兰,荷兰健全和高质量的法律体系为荷兰的法律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推荐院校 应用类大学:海牙大学 研究类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格罗宁根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工科 鹿特丹是欧洲较大的炼油中心,荷兰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之一。荷兰有许多有名的跨国公司,如荷兰皇家壳牌集团、飞利浦电子公司、联合利华公司等。 推荐院校 应用类大学:汉恩大学、丰蒂师大学、泽兰德大学 研究类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爱因霍芬理工大学、屯特大学(荷兰3TU)农业荷兰是世界第三大食品出口国,世界较大的花卉出口国,农业技术先进。瓦格宁根大学是欧洲重要的农业大学之一,在农业学科方面的研究机构中排名世界第二。 推荐院校 应用类大学:万豪劳伦斯坦大学 研究类大学:瓦格宁根大学 当然了,选择专业还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的!荷兰,一个浪漫的国度,等待着一个感性而优秀的你。荷兰留学入学申请有什么条件,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p/5252943485,看系统中有多少与你情况相似的学生成功申请了这个学校或者那些专业,看看他们最低多少分就可以被录取,就可以知道申请的成绩要求了。林军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350003)
摘要:海岸侵蚀、淤积是改造沿海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在当前世界海平面上升的总体情况下,海岸侵蚀将成为全球性海岸带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海湾淤积影响着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和时空对比分析等监测手段来揭示地质环境的这种深刻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是未来环境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在系统总结现代海岸地质地貌特点,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变迁概况的基础上,对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海岸变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有关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海岸变迁;海岸侵蚀;海湾淤积;环境地质;福建南部
1 现代海岸地质地貌特点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海岸线总体呈NE—SW方向展布,岸线曲折蜿蜒,总长度约1327.5km(包括岛屿岸线347.8km),其中,人工堤岸线长450.0km,约占海岸总长度的33.9%。本区地质构造复杂,NNE与NE向的主干断裂控制着海岸的展布方位,NW向的张性断裂与前者复合部位,海湾、港澳发育。滨海陆地地貌以圆缓低丘、红土台地和河口平原为主。海岸呈现岬角与海湾相间,低丘与平原交错等特点。海岸带基岩有侏罗—白垩系火山岩类、燕山期花岗岩类、上三叠—侏罗系变质岩类和上第三系玄武岩类,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在河口和港湾地带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比较发育。根据构成海岸岩性的成因、形态和抗侵蚀能力,本区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3大类型。
1.1 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主要分布在惠安崇武、晋江围头、龙海流会、漳浦六鳌和古雷、诏安宫口等半岛区域。在这些区段由于海岸直接遭受海水动力的强烈冲蚀和岸流的磨蚀作用,海蚀现象发育,几乎没有海滩堆积。基岩海岸按风化程度及抗蚀强度,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岩质(新鲜基岩)海岸和风化壳海岸。
1.2 砂质海岸
砂质海岸多形成于滨海低丘或基岩岬角之间开阔的海湾内侧,如惠安大港、晋江深沪湾和围头湾、龙海港尾湾和隆教湾、漳浦浮头湾和将军湾,东山乌礁湾、诏安大埕湾等地,沿岸沙堤、沙坝、沙嘴,海成阶地和平原地貌发育,岸线较为平直。
1.3 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于宽阔海湾顶部,以及河流入海区域,按其物质来源和地理位置可分为港湾型和河口型。
(1)港湾型:主要分布于湄洲湾、厦门港、漳浦旧镇湾、东山湾和诏安湾等地。这些港湾的共同特点是:陆域由低丘或台地环绕,湾口常有岛屿屏障,往往湾中有湾,呈半封闭状态;因此,波浪作用微弱,岸坡低缓,滩涂开阔。其物质主要来源于周围基岩风化壳,经暂时性地表水流搬运或沿岸海流、潮流、波浪等搬运、沉积。根据野外调查,福建南部港湾型淤泥质海岸,目前仍处于充填、淤涨状态。
(2)河口型:主要分布于晋江口和九龙江口等较大河流湾口两岸,常形成宽阔的河口淤积平原。这些平原系断陷盆地在溺谷河口长期河、海等外动力交互作用下,逐渐回填发育而成,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目前多数处于淤涨之中。
在港湾、河口的滩涂湿地,往往有零星、片状的红树林分布,目前保护较好的主要见于东山湾内、漳江口竹塔和九龙江口草埔头。红树林具有促进滩地淤积和防风固岸,以及净化海水的功能;建议加强对现有红树林海岸的管理和保护,在某些侵蚀岸段可进行人工种植,以改善海岸带的地质生态环境。
2 全新世以来海岸变迁概况
2.1 全新世早期(12000~8000a,B.P.)
气候开始转暖,随着全球性第四纪末次冰川的消融,海平面大幅度持续上升。距今12000~9500a,沿海再次遭受海侵,平均海面高程约-11.0m(黄海高程,下同),海岸线比现在略偏东,距今8000a左右,海平面又出现小幅波动。
2.2 全新世中期(8000~2500a,B.P.)
气候继续向暖,海平面高位震荡。距今约7500年是全新世最大的海侵,海面高程可达5.0~10.0m,海水沿江入侵内陆,岸线位于现海岸线以西数千米至数十千米;距今约6000年,由于新构造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使全部岸段海水退出,平均低海面高程约-5.0m。随后,大约5400~3100年,海平面又开始上升,高海面高程约4.0m,稳定时间较长,海陆交接地带发育泥炭层及贝壳堤,古海岸线比现在略偏西;此后又发生小范围海退。
2.3 全新世晚期(2500a,B.P.以来)
这是近代河床演变及滩涂发育时期,区域海平面基本稳定,但局部也存在升降问题,最后一次海退大约发生在距今1400~700年间。可见,全新世虽是一次海进,但不是直线式上升,而是存在多次海平面波动和岸线变迁的过程(表1,图1)。史志记载及测试资料表明,本区沿海大部分平原是近千年形成的。泉州平原是明朝(1368年)以后逐渐堆积而成的;龙海平原,根据沙头农场表层14C测年分析,距今约600年。晋江深沪湾(1987年)、漳浦前湖湾(1999年)、东山马銮湾(2001年)、石狮沙湖湾(2005年)等地,相继在潮间带发现原始古森林遗迹,说明近期海面有上升趋势,由于各岸段所处地质环境不同,内、外动力作用差异及人为因素影响等,现海岸线仍在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之中。
表1 福建南部沿海全新世古海面标志物及14C测年一览表
续表
图1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全新世古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6]
3 海岸变迁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3.1 海平面变化
海岸变迁是海平面和陆地升降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各国科学家不断发出警告,由于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和工业上大量使用氯氟烃等,导致大气臭氧层破坏,引起全球气候暖化,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呈上升趋势。根掘国家海洋局发布的资料,以及我国数十个海洋观测站和验潮站长期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沿岸海域的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海平面在过去的百年中平均上升了14.4cm,我国东南沿海平均上升了11.5cm,相当于年平均上升速率1.15mm/a,预测福建沿海上升速率可达2.0~4.64mm/a。其中,厦门30年间上升了10.54cm,平均上升速率3.40mm/a。
3.2 陆域地壳变化
本区陆域地壳形变的背景,主要受菲律宾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的影响,在NWW向地应力场的作用下,NE向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南段的NW盘呈下降态势,SE盘则呈上升态势;故地壳形变总体特征呈现由内陆向沿海,并且由北向南掀斜。由于断裂的活动性,在NW向断陷洼地区,在掀斜状态之中仍然存在局部相对下降的地段,如漳浦、东山湾附近。根据地震部门观测,地壳形变幅值(间隔8.55年),北部惠安、晋江为+30~+20mm,上升速率3.51~1.71mm/a;向南漳州、厦门为+25~+20mm,上升速率2.92~1.71mm/a;而到漳浦、东山为-10~-30mm,下降速率1.17~3.51mm/a。关于东山湾一带呈明显下降趋势的佐证还有:东山岛南部陈城镇有一明万历年间刻在基岩上的石碑,现已被海积砂掩埋;城关西埔20世纪60年代筑起的防潮海堤,早已报废;据澳角村渔民反映,原高潮线以上的民房,现在大潮可以淹到1.0m左右的高度;东山县渔民在兄弟屿海域不断打捞到砖块、瓦片,以及鹿、熊等大型脊椎动物骨骼;东山县“沉东京”的传说,在县志上有记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居住在该地区的古人,也感受到了海岸变迁与沧海桑田的变化。
3.3 海岸线变迁
本区海平面上升势态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表现。宏观上,对于地壳形变呈上升趋势的地段,因地壳上升速度与海平面上升速度基本相等,故呈相对静止状态,海平面上升对该区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地壳形变呈下降趋势的地段,因地壳下降速度与海平面上升速度基本相等,二者叠加造成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一倍,即可达4.0~10.0mm/a,使海岸线发生显著变化,构成对沿岸地区的严重威胁。微观上,由于海岸陆域升降、海平面变化,以及海洋和河口动力作用往往是交织进行的,工作区从北到南沿海各段的海岸线进退变迁也是各有差异的。现通过实测地形图(1959~1981年)和遥感手段(1986~2000年),以黄海高程零米线的变化为依据,将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海岸线变迁类型划分为蚀退海岸、淤涨海岸和稳定(平衡)海岸三种类型。
(1)蚀退海岸:开阔海域的岛屿、半岛或岬角,与波浪垂直的岸段,海湾内迎风浪一侧等,均可直接遭受风浪、潮汐的强烈侵蚀作用。关于海岸蚀退率的大小,除与外动力地质作用强度有关外,还受到组成海岸岩性的控制。岩质海岸抗蚀力较强,蚀退速度缓慢,短期内不易觉察其变化,其形态多为陡崖峭壁或水下岩滩,主要分布岛屿、半岛的东北部和南部,如崇武半岛大砟、镇海—流会角、东山岛澳角等地;强风化—剧风化的风化壳海岸抗蚀力相对较差,其形态常呈陡或直立状的海蚀土崖,由于受海浪营力的强烈侵蚀不断被夷平,常形成堆积沙滩或沙岸,如南安石井桥头、深沪圭庵寮等处。
因人工围垦或采砂等工程活动,造成物源中断或补给不足的砂质海岸,蚀退现象亦比较突出。如围头湾东石塔头一带,砂质岸滩原属于微涨或基本稳定;但自1956年以后,由于沿岸小湾河口建闸、围垦,加之人为大量挖沙,导致入海泥沙中断,物源补给不足,海岸强烈蚀退。近20年来,海岸蚀退20.0~80.0m,高潮滩面蚀低0.50~1.0m,沿岸沙堤冲蚀殆尽,已建石堤等护岸工程也屡遭破坏。区内代表性蚀退海岸零米线变化速率,参见表2。
表2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蚀退海岸零米线变化速率统计表
全区蚀退海岸累计约445.0km,占岸线总长度的33.52%,主要分布于强风化-剧风化基岩海岸与砂质海岸。
(2)淤涨海岸:主要分布泉州湾、安海港、同安湾、厦门港、旧镇湾、东山湾、诏安湾和宫口港。港湾型淤涨岸,主要分布于半岛两侧及岛屿西南侧,这类海湾虽无河流携带大量泥砂入湾,但由于近期海面上升,来潮快,退潮慢等水动力条件控制,使岸流及波浪带来的泥沙因水动力减弱而产生堆积,尤其是腹大口小及岸坡平缓的海湾更有利于淤积,那些物质来源丰富的海湾将逐步成陆,零米线向湾口及浅海扩展。河口型淤涨岸,由于泥砂来源丰富,水动力较弱,滩面宽阔平缓,组成物质较细,具有十分有利的沉积环境,零米线淤涨速率可达10.0~100.0m/a,积高率5.0~30.0cm/a。
此外,围海造田,堵湾截流,修堤建闸等海岸工程活动,客观上阻碍了海流的畅通,减少了纳潮量,促使港湾加速淤积。如泉州湾洛阳江口段,从1972年开始,相继在洛阳桥建闸,随着“五一”围垦、城东围垦和白沙围垦等工程相继实施,使该区的纳潮面积相应减少了1:3以上,致使水道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淤积,潮滩不断淤高,航道严重淤塞。从1969~2000年,后渚港零米线两侧向航道推进总和达780.0m,平均约25.16m/a。区内淤涨海岸零米线向外推移变化情况,祥见表3。
全区淤涨海岸累计约560.0km,占岸线总长度的42.18%。其中,自然淤涨状态的岸线长360.0km,因海岸工程促进淤涨的岸段长约200.0km,占淤涨海岸总长度的35.71%。
(3)稳定(平衡)海岸:系指长期以来,海岸冲淤动态变化基本平衡;或原为蚀退海岸,现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后,岸线基本趋于稳定。基岩稳定海岸,一般分布在地形比较隐蔽的港湾内;砂质稳定海岸,主要分布在与波浪作用方向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开敞岸滩。如深沪湾南部,砂质海岸尽管季节变化明显,局部有冲淤现象;但岸外水深流急,物质来源比较有限,常年冲刷、淤积动态基本平衡,岸滩保持稳定。
本区稳定海岸累计约322.5km,占岸线总长度的24.29%。其中,自然冲淤平衡岸段长72.5km;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后,冲淤平衡岸段长约250.0km。
表3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淤涨海岸零米线变化速率统计表
4 海岸变迁环境地质问题
4.1 海岸蚀退危及沿岸居民与基础设施的安全
在当前世界海平面上升的总体情况下,海岸侵蚀将成为全球性海岸带最主要的自然灾害。随着海水入侵、海岸冲刷、侵蚀后退,往往破坏沿岸公路、堤防、缆线等基础设施,威胁港口、码头等岸边工程的安全,加剧港口淤积,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1)福建沿海每年都有强台风登陆,海啸、风浪、潮汐等外动力作用,强烈侵蚀着厦门大学一带海岸,有数百米海岸公路遭受毁坏;钟宅至同安海底缆线也曾被冲断;英厝至鳌冠红土台地,因长期遭受海岸侵蚀、土崖发育,不断引发海岸崩塌、滑坡,水土强度流失,大量泥沙入海,进一步加剧了厦门港的淤积问题。
(2)海岸侵蚀还常常毁坏海堤、防风林带等护岸工程,造成海水倒灌、吞没大片良田,引起土壤盐渍化和风沙活动,恶化滨海地质生态环境,并严重威胁着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厦门岛东岸曾厝安-港仔埔,有250m海堤全部毁坏,与白石炮台之间的护岸工程也遭到严重破坏,还有青礁1000m海堤也遭到同样破坏,堤内几十公顷良田,千余户居民及10多家工厂,面临着海水倒灌、浸没的危险。
(3)有的虽然没有明显的海岸蚀退现象,但由于海滩不断被侵蚀降低,从而引发岸坡变形、位移、失稳,影响港口、码头等工程的稳定与安全。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化,沿海岸边工程建设还将继续增加,海岸侵蚀将成为危害岸边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按照发达国家经验,当前防护海岸侵蚀最有效的途径是海滩喂养,并辅以导堤促淤和外防波堤掩护等工程措施。当然,这些措施仍需视海岸地质环境特点而定,也可采用海滩人工砂补给法等。
4.2 海湾淤积影响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厦门、泉州、漳州均属滨海港口工贸城市,特别是泉州历史悠久,区域经济的兴衰发展与海岸变迁关系密切。
(1)泉州港在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曾经是世界性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15000多艘大海舶,外港包括洛阳江口之后诸港、大盈溪口之安平港和泉州湾口的獭窟岛港等,通航日本、朝鲜、南亚、西亚及东非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朝皇帝忽必烈之命,护送科克清公主远嫁波斯,就是从泉州港起航的;1974年在后诸港出土的宋代木构远洋船(现保存于泉州古船陈列馆),就是泉州港辉煌历史的见证。然而,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从北宋到明朝建立了380余年的泉州市舶司因港口淤塞而迁往福州,泉州也从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变为“历史文化名城”。关于泉州港的衰退,不少论者都从社会因素着眼,但港口的严重淤积、海岸线的不断外推,仍是铁一般的事实。漳州月港(海澄)兴起在明朝中叶,主要是替代正在衰落中的泉州港。这里曾经商贾云集,洋船停泊,市镇繁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就在这里集结军队,整编东征,一举收复了台湾。但好景不长,随着海湾淤积、航道淤浅,“五口通商口岸”厦门港的开通,漳州月港也衰落了。
(2)港口选址应以岸线稳定,港内航道水深、淤少、避风、浪小等为原则。从海岸变迁角度看,崇武半岛岸段、石狮祥芝、晋江深沪、金门东北岸及大小金门海峡、漳浦六鳌、下寨、东山港等岸线比较稳定,具备建港条件。然而,有些岸段就目前状况看,似乎可以建港;但从海岸变迁发展趋势看,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是不适宜的。例如,九龙江口厦门海沧-钱屿段,北心滩岸线淤涨速率达121.0m/a,海门岛东侧淤涨速率也达105.0m/a,积高率为21.0cm/a,若照此速度发展30~40年后,黄海高程零米线可能到达钱屿。随着零米线向前推进,海湾滩底逐渐淤高,水深变浅,对建港十分不利。
4.3 滩涂淤涨给水产养殖业带来新的问题
通常认为滩涂淤涨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但本区滩涂积高率大于海平面上升率,故海岸滩涂面积仍在不断扩展,水动力条件也在不断减缓。发展水产养殖除需要考虑滩涂面积的发展趋势外,还必须考虑滩涂地质环境的污染问题。
(1)由于河口、海湾滩涂的不断淤涨,每年都有新的沉积物覆盖在老的沉积物之上,致使底栖生物和浮游微生物的地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有的生物难以继续适应并繁衍生存,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如厦门同安湾,由于河口建闸,湾内丙州、东坑大面积围垦等因素,导致落潮流速大减,泥质沉积物快速回淤,滩地与水道积高率2.0~5.0cm/a,淤泥层积厚达10~100cm,使得原来栖生于此的珍稀鱼类-厦门文昌鱼(由无脊椎向有脊椎动物过度的典型标本),因生态环境破坏,数量锐减,面临绝迹的危险,被迫迁移到厦门黄厝沙质海域。
(2)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三废”排放量与日俱增、环境污染负荷加重,河流或海流带来的污染物质,往往在河口、海湾顶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地方富集,致使滩涂淤涨区域水中缺氧或有害物质元素含量剧增;这样,将会改变原生滩涂的地质生态环境,使水中生物难以继续生存或产生恶性循坏,继而不适宜于水产养殖。这是今后水产养殖业不得不面临,需要研究解决的新问题。
5 结束语
(1)福建南部岸线长1327.5km,海岸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三大类型。其中,基岩海岸又分为岩质海岸和风化壳海岸;淤泥质海岸分为港湾型和河口型。滨海红树林具有促淤、防风、固岸和净化海水的功能;建议加强管理与保护,在某些侵蚀岸段可进行人工种植,以改善海岸带的生态地质环境。
(2)全新世虽是一次海进,但存在多次海平面波动和岸线变迁的过程。史志记载及测试资料表明,本区沿海大部分平原是近千年形成的。晋江深沪湾(1987年)、漳浦前湖湾(1999年)、东山马銮湾(2001年)、石狮沙湖湾(2005年)等地,相继在潮间带发现原始古森林遗迹,说明近期海面仍有上升趋势,由于各岸段所处地质环境不同,现海岸线仍处在发展演变过程之中。
(3)海岸变迁是海平面与陆地升降的综合反映。全区蚀退海岸累计445.0km,占岸线总长33.52%,主要分布强风化-剧风化基岩海岸与砂质海岸;淤涨海岸累计560.0km,占岸线总长42.18%,主要分布河口、港湾淤泥质海岸;稳定(平衡)海岸累计322.5km,占岸线总长24.29%。其中,自然淤涨海岸360.0km,工程促淤海岸200.0km,占淤涨海岸35.71%;自然冲淤平衡岸段72.5km,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后,冲淤基本平衡岸段250.0km。
(4)海岸侵蚀往往破坏沿岸公路、堤防、缆线等基础设施,威胁港口、码头等岸边工程的稳定与安全,加剧港口淤积,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当前防护海岸侵蚀最有效的途径是海滩喂养,并辅以导堤促淤和外防波堤掩护等工程措施,亦可采用海滩人工砂补给法等。
(5)厦门、泉州、漳州等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海岸变迁关系密切。港口选址应以岸线稳定,港内航道水深、淤少、避风、浪小等为原则。从海岸变迁角度看,崇武半岛岸段、石狮祥芝、晋江深沪、金门东北岸及大小金门海峡、漳浦六鳌、下寨、东山港等岸线比较稳定,具备建港条件。
(6)本区滩涂积高率大于海平面上升率,故海岸滩涂面积仍在不断扩展,水动力条件也在不断减缓。发展水产养殖除需要考虑滩涂面积的发展趋势外,还必须考虑滩涂地质环境的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再团等.台湾海峡西岸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地震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2]陈承惠等.闽南沿海全新世地质年代学研究.台湾海峡,1982(2)
[3]广州地理研究所.闽南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初步研究.1987
[4]郑晓云.闽南沿海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三所,1995
[5]郭允谋,李庆年.福建湄洲湾的演变.热带海洋,1987,6(6)
[6]陈峰.古雷半岛海滩岩的形成及闽南沿海海平面变化.中国海平面变化.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7]陈伟光.华南沿海14C同位素年代测定数据.华南地震,1982,4(4)
[8]王绍鸿,杨建明,曾从盛等.中国东南沿海五万年来的海平面变化.福建省地学论文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96
[9]蔡丽珠.厦门员当港ZK3702钻孔第四纪微体古生物群及海侵初探.福建地质,1988,7(3)
[10]潘国轩,林敦宇等.福建省海岸带地质地貌(陆地)综合调查报告.福建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86
The Environment Geology Problem of Coast Line Changes in South Fujian
Lin Jun
( Fuji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Fuzhou 350003)
Abstract: Under the global sea-level rising condition, coast erosion is the main natural disaster and gulf accumination influence on sustainous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city. Therefore coast erosion and gulf accumination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jor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improment of coas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characteristics of modem coast geography and coast line change since the Holocene ,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ast line changes in South Fujian have been studied.
Key words: The coast changes; The coast erodes; The gulf accumulations; Environment geology; South Fujian coust areas
严学新1 邵静芳2 陈洪胜1 史玉金1
(1.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200072;2.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上海201306)
摘要:本文结合临港新城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临港新城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以期为临港新城的城市建设服务。
关键词:地质环境特征;影响评价;临港新城
1 前言
临港新城三维地质调查是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的示范调查项目。工作重点是工程地质结构调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水文地质调查,同时对临港新城区冲填土的地面沉降效应等地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其对新城建设的影响。
临港新城地处上海市东南部,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未来洋山深水港建设。新城以两港大道和沪芦高速公路为分隔,共分为主城区、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4大片区,在4大片区集中城市建设用地之间设置临港森林(图1)。建成后的上海临港新城,将集现代物流、港口加工、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居住旅游等为一体,构筑21世纪中国港口城市的新形象。
图1 临港新城规划总体布局示意图
2 临港新城地质环境特征
2.1 基础地质结构特征
调查区属华南板块扬子陆块,全区均为第四系及新近系所覆盖。基岩面埋深220~340m,其东部及南部埋深较浅,向西北方向逐渐变深,基岩地层岩性以白龙港玄武岩和侏罗系劳村组角砾状晶屑岩屑凝灰岩、英安岩为主。断裂构造形迹不明显,基底相对较稳定,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与工程建设相关的100m以浅的晚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上更新统顶部暗绿、褐黄色硬土标志层和中部的硬土层均有保留;浅部的淤泥质粘土和软粘土层所占厚度较小,而砂层和粉土层所占厚度较大,总体上地层结构条件相对较好,不利之处是近地表部分普遍分布一层滨海沉积的砂质粉土层(工程地质(2)3层)。
2.2 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调查区含水层较为发育,区内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包括潜水-微承压含水层及其下五层承压含水层。潜水水位一般在3.23~4.08m之间,第一层承压含水层水位一般在-1.75~-1.25m之间,水位相对较高,对规划区地下空间开发带来不利影响。规划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基础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铁结构有中等腐蚀性。
2.3 工程地质结构特征
根据区内第四纪沉积规律和工程地质层埋藏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指标,结合临港新城规划,对100m以浅的各工程地质层进行分析与评价。
(1)1层为填土,松散,层厚0.3~3.0m,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碎石、砖块及植物根茎。均匀性极差,一般不宜作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1)3层为冲填土,松散、流塑,层厚0.4~8.5m,层顶埋深0~1.7m,海岸带以粉性土为主,饱和,含贝壳碎片,摇震反映迅速;规划区西部以粘性土为主,饱和,含有机质染斑。本区冲填土属于欠固结土、不均匀性比较明显,其分布具有成层性、含水量高、透水性较弱、排水固结差、强度低、压缩性高(图2)、灵敏度高等特点;地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低,地基的沉降量比较大,不同地段的沉降量差别较大,可能会产生负摩阻力,对工程极其不利。对于采用桩基础的工程,还可能发生承台和地基土脱空现象,应予以注意。
图2 冲填土荷载-沉降曲线
(2)1层为褐黄色粘性土,湿,软塑-可塑,层厚0.5~2.5m,层顶埋深0.3~2.0m,含铁锰质结核及氧化铁斑点,静探比贯入阻力为0.43~1.74MPa,中-高压缩性,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时,注意其土质均匀性和厚度的差异。
(2)3层为灰色砂质粉土,稍密,饱和,层厚2.80~16.30m,层顶埋深0.6~8.5m,含云母、有机质斑点,偶见贝壳碎屑,摇震反应迅速,静探比贯入阻力为3.41MPa,标准贯入击数为11击,规划区内遍布。该层震动液化:不液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东南部芦潮港镇以东、西部彭镇镇、万祥镇新港镇及规划的综合区的部分地区。轻微液化区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中部及主城区东部。中等液化区局部分布,主要在东海农场以南、规划区综合区东部、及芦潮港农场南部;渗流液化:规划区内地下工程建设施工时均存在,如基坑工程、隧道工程、管道工程等,应注意砂土渗流液化对工程的影响。
(4)层为灰色淤泥质粘土,饱和,层厚1.50~12.50m,层顶埋深5.8~19.5m,含有机质斑点,含云母、贝壳碎屑,压缩模量为2.23Mpa,静探比贯入阻力0.63Mpa,属滨海-浅海相沉积物,为上海地区最典型的软土层,在高层建筑和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
(5)层主要为灰色粘性土层,层厚2.70~21.50m,层顶埋深17.0~25.3m,在(6)层缺失区厚度大,局部地区有砂质粉土透镜体分布。区内该层分为5个亚层,(5)1-1灰色粘土层、(5)1-2灰色粉质粘土层、(5)2灰色砂质粉土层、(5)3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层和(5)4灰绿色粉质粘土层。其中(5)1-1、(5)1-2层很湿-饱和,软塑-流塑,压缩性较高,强度低,为荷载较大建筑的压缩层,此外,该两层由于埋藏适中,可作为沉降控制复合桩的桩基持力层。(5)2层为规划区的微承压含水层,但分布不连续,厚度小,但在大的基坑开挖工程和隧道工程中有可能揭露该层,应注意该层所产生的流砂现象。(5)3、(5)4层为溺谷相地层,分布在(6)层缺失区,厚度、埋深变化较大,且土质不均,易引起荷载较大建筑的不均匀沉降。
(6)层暗绿色-草黄色粘性土层,湿,层厚1.50~7.35m,层顶埋深22.2~29.0m,含氧化铁斑点,由上至下,粘粒含量逐渐减小,粉粒含量逐渐增大,静探比贯入阻力为1.99Mpa,该层与下部(7)层联合可作中型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
(7)层草黄色-灰色砂质粉土、粉砂,饱和,层顶埋深25.0~50.0m,古河道切割区埋深较深。该层规划区内均有分布,土质好,可作大型及重型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
(8)2层为粉质粘土夹粉土层,湿,层厚3.50~18.0m,层顶埋深54.6~73.0m,夹薄层粉砂或粉砂团块,偶见氧化铁斑点及贝壳碎屑。规划区内分布不连续,埋深、厚度变化大。
(9)层砂性土层,饱和,分布连续,厚度大,上部为颗粒较细,粘粒含量较多,一般为砂质粉土,下部颗粒逐渐变粗,为粉砂或细砂,底部含有砾石。该层可作为超大型建筑的桩基持力层,但由于埋藏较深,费用较大。
调查区典型工程地质剖面示意图见图3。
2.4 地质灾害
2.4.1 地面沉降
2.4.1.1 现状
临港新城规划区总体沉降量相对中心城区要小。1980~1995年规划区大部分地区累计沉降量在50~100mm之间,年均沉降量在3~7mm/a之间。1996~2001年间,规划区内地面沉降有所增加(图4),累计沉降量在50~100mm之间,年均沉降量在10~20mm/a之间,其中规划区北部地区沉降量大,万祥一带已形成沉降漏斗,最大累计沉降量达200mm。北部地区沉降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有关。目前由于南汇地区地下水开采量有所控制,而且开采不甚集中,因而由开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有所减少,目前的沉降速率基本在5mm/a以下。
2.4.1.2 趋势分析
图3 临港新城典型工程地质剖面示意图
规划区地面沉降主要由开采地下水和工程建设所引起。区内开展自来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因地下水的开采地面沉降短时间内仍将持续发育;区内存在大面积的欠固结冲填土,其自重固结沉降量相当可观,据初步试验计算,对于厚度为6m的冲填土,其完全固结沉降量可达8~12.5cm。规划区内94塘以西部分冲填土,固结已经有一段时间,后续自重固结沉降量相对比较小;而94塘以东部分为新近冲填土,其自后续重固结沉降量将会比较大。
2.4.2 岸滩冲淤
临港新城边滩的演变,其外形基本保持不变,5m以上的边滩面积在自然状态下变化很小,边滩演变主要呈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与长江口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
芦潮港东部岸坡总体上比较稳定,冲淤幅度较小;芦潮港南部岸坡的特点是:近岸是陡坡,其外是平坦的海底,两者之间的水深大约为6~7m,两者的演变存在一定的差异。近岸陡坡1958~1977年侵蚀,1977~1997年淤涨,1997~2003年侵蚀;而其外的平坦海底1958~1989年淤涨,1989~2003年侵蚀。近岸陡坡的冲淤变动范围在水平方向上为1.5km左右,在垂向上为4m左右。平坦海底的垂向冲淤变幅约3m,平均淤积速率1958~1977年为10.4cm/a,1977~1989年为4.3cm/a,1989~1997年为-14.7cm/a(侵蚀),1997~2003年为-19.6cm/a(侵蚀)。1997年以来,近岸陡坡也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可见,近年芦潮港岸段的侵蚀呈加强趋势。位于杭州湾北岸的芦潮港岸段海底近10年以冲刷为主,而南汇嘴以东以淤积为主。
3 地质环境对临港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影响分析
3.1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结构特征优势,适当调整城市结构布局
3.1.1 建筑适宜性评价
依据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主要地基土层的分布缺失情况对临港新城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即:影响天然地基条件的(2)1层、(1)3层和影响桩基条件的(6)层的分布缺失情况进行分区(见图5所示)。
Ⅰ1工程地质地段,(2)1层、(6)层分布,(1)3层缺失,天然地基、桩基条件好地段,适宜各种建(构)筑物,可按城市功能需要进行布置;
图4 临港新城规划区1996~2001年累计地面沉降现状示意图
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论文集:1999~2005
程地质地段,(1)3层、(6)层分布,(2)1层缺失,(1)3层形成时代大于10年,桩基条件好,天然地基条件一般,适宜布置高层建筑、重装备建构(筑)物及地基承载要求一般的多层建(构)筑物;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论文集:1999~2005
工程地质地段,(1)3层、(6)层分布,(2)1层缺失,(1)3层形成时代小于10年,桩基条件好,(1)3层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适宜布置高层建筑、重装备建构(筑)物;Ⅱ1工程地质地段,(2)1层分布,(1)3层、(6)层缺失,桩基条件差,天然地基条件好,适宜布置多层建(构)筑物;
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论文集:1999~2005
工程地质地段,(1)3层分布,(2)1层、(6)层缺失,(1)3层形成时代大于10年,桩基条件差,天然地基条件一般,适宜布置地基承载要求一般的多层建(构)筑物及景观、绿化等。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论文集:1999~2005
工程地质地段,(1)3层分布,(2)1层、(6)层缺失,(1)3层形成时代小于10年,桩基条件差,(1)3层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适宜布置一些景观、绿化等;3.1.2 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规划区浅部均分布有砂层,厚度较大、分布稳定,中部砂层(5)2层零星分布,地下工程施工中均有可能发生流砂。对地下工程建设不利。规划区内软土层均有分布,连续,埋深、厚度变化不大,易发生变形,对基坑边坡影响较大;对于隧道盾构建议在第(4)、(5)中穿过。
图5 工程地质分区示意图
3.2 地面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对新城安全的可能影响
3.2.1 海堤沉降——防洪安全
由2.4.1分析可知,规划区内由于地下水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将持续发育,冲填土自重固结导致的地面沉降也同时存在,使海堤防洪能力不断下降。因此,设计时应预留由于地面沉降导致损失的标高,同时加强监测,及时加高。
3.2.2 不均匀沉降——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地下管线)安全运营
规划区内地下水开采形成的“沉降漏斗”,区内冲填土的不均匀性都会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规划区内多项线性工程项目,如经过规划区的浦东铁路、轨道交通3号线,新城区内大量的线性工程的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区域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严重时将引起轨道交通无法运营,管线开裂。
3.3 海岸带变化趋势及其对城市安全的影响
3.3.1 对规划区土地资源增长的影响
规划区位于南汇边滩和杭州湾北岸。南汇边滩是长江口南岸沙嘴的主体,长江口和杭州湾两股水体落潮合流和涨潮分流是塑造这个沙嘴的动力条件,长江丰富的流域来沙则是形成这个宏大沙嘴的物质基础。近30年来,东滩稳定淤涨,向外延伸速度每年达40~90m。但随来沙量的减少,南汇边滩冲淤趋势将会发生一定改变,如南岸在长江来沙丰富的时候,呈沙嘴突出;来沙减少时呈弧形转折,前者滩地淤积,后者侵蚀。根据预测结果,南汇东滩仍将淤积,但淤积速率有所减少,而南岸冲刷趋势将增强,严重影响土地后备资源。而杭州湾北岸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东端岸段开始出现高滩侵蚀现象,并且逐年由东向西推进,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奉贤岸段滩涂已由淤涨转为侵蚀。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长江口南岸泥沙来源减少,潮流输沙能力增强,滩地侵蚀后退明显,滩地资源逐步减少。而且芦潮港人工半岛一期促淤坝,拦阻了部分长江口泥沙向杭州湾北岸输移,使进入芦潮港以西的泥沙减少,使得杭州湾北岸冲刷作用增强,从而亦影响到北岸的滩涂资源的增长。
3.3.2 岸滩冲淤对岸带工程建设的影响
岸滩冲淤对护岸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冲刷对其安全性的影响。根据已有成果,岸带冲刷1m前后将使各类海堤的安全系数降低,降低的幅度在11%~15%之间,从而影响海堤结构的安全性。岸滩冲淤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于引起泥面线下降,从而导致桩基承载力下降,基础变形增大,进一步影响结构和基础的内力。根据预测,规划区杭州湾岸段将处于冲刷状态,因此,应注意东海大桥的桩基工程所遭受的影响。
4 对策
(1)在工程地质分区Ⅰ区,第(6)、(7)层埋深适中,为桩基持力层好区;Ⅱ区,第(6)层缺失,第(7)层埋藏较深,以(7)层为持力层桩基费用大。根据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可适当调整建构筑物的位置或在调整基础的型式,选择第(5)层作为桩基持力层。在满足使用、安全情况下,节约建设成本。规划区分布大面积的欠固结冲填土,根据拟建工程特点,结合冲填土的土性,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处理。规划区第(4)软土层遍布,该层土易发生变形,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监测,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
(2)规划区内地面沉降发育,地面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对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地下管线、海堤等)影响严重,建议建立临港新城地面沉降监测网,监测地面沉降动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 结束语
临港新城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是上海市三维地质调查的示范项目,是对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一个探索,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次调查以工程地质调查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能较好地服务于临港新城的工程规划建设。调查过程中,地调中心给予了很大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标准汇编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勘查
[2]张咸恭等.专门工程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 of Lingang New City and Its Influences to the Construction
Yan Xuexin1,Shao Jingfang2,Chen Hongsheng1, Shi Yujin1
(1. Shangha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Shanghai 200072;2.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Lingang New City, Shanghai 20130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ing on the production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Lingang new city,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 of Lingang new city and its influences to the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The goal is as on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ngang new city.
Key words: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 Analysis of influence; Lingang New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