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名字:我考进来那会儿它还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现在叫啥我就不说了),别误会,它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这种中国沃顿不一样,我们可是实打实的民办三本。是一个只有三栋教学楼(其中一栋还是实验室加机房综合体)的坐落在武汉远郊区青龙山脚下的野鸡大学。
学校、学院里面关系错综复杂,各种黑套路:例如辅导员暗示学生送礼;学生正常办事例如因病休学之类也要送礼,不然就各种为难你让你办不成事;奖学金助学金都是看你会不会“做人”;甚至教学生手把手操作综合测评分等。唉我去,心真累!就连毕业生200块钱的实习补贴都要以毕业论文知网查重的名义给扣了(我华师的同学每人500实习补贴爽爽快快的都发了)。任何拨款到院里基本上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要说这些大实话必须匿名你们懂)总之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小县城的既视感。经济落后地方贫穷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贫乏还误人子弟。
emmm对外野鸡(经贸)大学算吗。别人经常会问这是一本吗?当初想上个大学就好,现在悔不当初。日前某大陆朋友跟我说他就读的学校要升格为大学了!为他感到开心,不过本来要冠以“中国XX大学”之名,可是主管教育部门不同意,省名也不可,所以改冠个地级市名。不过这在台湾倒没有这限制。在大学如雨后春笋冒出后,许多高大上的校名纷纷出笼。台湾理论上最好的科技大学应该是台湾科技大学,事实上也是如此。但“中国科技大学”的横空出现,只能让台科大相形见绌,和对岸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名相仿,好像同胞兄弟一样。但其实台湾的“中国科大”是私立学校,还有许多“孪生兄弟”以弘扬民族文化之广博者为目的如“中华科技大学”,“中华大学”,追思民族之发源者,如“华夏科技大学”,纪念民族者,如“大汉技术学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没啥感觉啊。。维普的查重率普遍虚高,体现在2方面。一个是关联度不高的也会被标注,再一个是计算时故意调高结果值。问问你们学校学姐学长准不准只是相对的,如果高校或单位要求用PaperFree,那么PaperFree查重结果就最准的,每个单位要求的查重系统不一样 ,各个查重系统收录数据和算法都有差别,没有绝对的准,PaperFree数据涵盖了大多数期刊、学位论文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引用的相似内容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检测出来,对于前期修改论文参考性价比高。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混乱的,可靠的有,不可靠的也不少,一些野鸡论文发表网站伙同野鸡期刊假刊一起骗钱,如果不懂论文发表知识,很容易被骗发到假刊上。个人建议,发表论文前你最好去淘淘论文网学习下论文发表知识。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找正规的网站查重啊,比如知网查重。那一点钱又算得了什么。找那些野鸡网站查重,出了事都找不到一个人问责,而且它盗你的文没心理负担。你找正规网站,别人声誉在这里,比如知网,很多教授都在用的,给大学生第一个推荐的也是知网。知网要是盗你文,第二天它就上热搜了,绝对的。话又说回来,如果对自己的论文不自信,想要查重,本身就一定会担着这个被盗的风险,想要让风险为0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知识、思路写,别人的论文只是借鉴,然后自信自己不查重修改直接交上去就可以。不同的网站因为系统不同查阅出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一般到正规的网站查阅都是没问题的,大学生用的比较多的有学客行这个反映还不错,你也可以试试
摘要Nova Science Publishers/catalog/基地在纽约,主编是 Frank Columbus涵盖各个领域,有 110 个杂志。系列书有两百种左右,博主是学数学的,看了一下其中的 Mathematics Research Developments 系列的书,有 84 本,都是一些三流人写的破书!算算就知道,数量是十分庞大的。这个出版社喜欢铺天盖地地给一些三流的学者写邮件约杂志稿和书稿,水平可想而知。07 年时还被曝光了一次/这个出版社有三百多个杂志,涵盖许多领域,以生物,医学为主。这个出版社也是臭名昭著,找编辑跟抓壮丁似的,根本不管专业对不对口。有两位科学家为了测试这个出版社的水平,用一个制造垃圾论文的软件 SCIgen 写了一篇胡编乱造的论文,投给这个出版社的一个名为 The Open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 的杂志,居然被接收了,但要交 800$. 这个出版社似乎很青睐中国学者,特意办了一个中文版网站 /yt/bdsp/wyw/avatar-a.png)">野鸡出版社怎么查野鸡杂志就是质量差,没有数据库录用的杂志吧。这些期刊每隔一段时间会发邮件找你投稿。在评留学生或者科研工作者如果一不小心落入这些期刊的圈套,轻则文财两空,重则声誉受损。查查 IP 却发现是中国武汉,呵呵。这个出版社也是涵盖几乎所有领域,老板是美籍华人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周怀北。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这个出版社出了一百多个杂志,十分迅猛!去年被爆有两个期刊复制已发表的论文作为首期内容,雷人!这个出版社和武汉大学似乎很有渊源,武大的许多院长,副院长,系主任,乃至前校长都是这个出版社的某些杂志的主编(editor in chief)。许多国外的学者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名字就出现在某些杂志的编辑名单中了,呵呵!但最雷人的莫过于里这些都是国外典型的野鸡出版社
俗话说得好,不经历论文的折磨,毕业生都要写论文,每篇论文背后都藏着辛酸史,论文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那么学校论文会不会查重呢?以下请与paperfree 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1.学校论文会查重吗?学校论文会查重。这篇论文篇论文实际上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仍然相对复杂。首先,我们需要开始报告,然后收集数据,在论文的初稿中,然后一稿、二稿、三稿和无数版本的修改。毕业论文定稿时,我们还需要检查论文的重复情况,然后我们才能参加答辩。答辩时,答辩老师会对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学生还必须根据这些修改意见修改他们的整篇论文,并在修改后提交给导师。只有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你才能正式完成论文工作。如今专科硕士都是要写论文的,一般他们的论文都是要参加查重的,如果是一些野鸡大学,也许就不用参加查重了。第二,论文查重要求?一般本科论文查重率不超过30%,有些学校可能会严格要求重复率低于20%,研究生论文重复率不得超过15%,博士生论文重复率不得超过10%。如果学生想参加优秀毕业论文的选拔,这篇论文的重复率会更低。此外,在提交查重时,每个人都需要设置好论文的格式,除此之外,还要设置一些细节,比如你论文中引用的部分格式很重要,必须设置好。
在中国,15到20年前,多数工作由政府分配。一纸文凭差不多是唯一衡量标准。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对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拥有者仍然设定了不同的薪水档次,部分职位只限高学历人担任。扭曲的用人标准在作祟,随着中国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无论是否真正涉及跨国业务,各用人单位都以是否有国外高校文凭作为取才标准。留学经历成为争取理想工作机会的重要砝码,也成为职位晋升、获取科研经费和提高福利待遇的重要评价标准。 许多虚假大学网站的服务器都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域名注册方便,这也使得教育部门和网监部门难以监管。同时,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对研修或专修学院监管有限,审批不严,有个场地就可办学;有的非学历民办机构通过在地方人力资源、工商和民政等部门备案,以培训学校、非营利性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种名目申请营业许可,再巧借名目去行骗,教育部门根本无从得知。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造成虚假大学泛滥的主要原因还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学维权意识差,考生和家长又相信“潜规则”存在。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虚假大学查处力度,还要从根本上消除招生录取中的潜规则。 “野鸡大学”招摇撞骗的手法其实很拙劣,骗术等级也并不高明。他们大多只是创建网站行骗,成本低廉,即使某个虚假校名被曝光,也可以换个校名再继续。而且多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当受害者察觉报警已逃之夭夭。致使监管、查处难度较高。在美国每个人都有权利开办大学,任何人都可以花几十元、用半小时的时间在政府部门注册成立大学,然后为自己及他人颁发学位,至于会不会被承认,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开办“野鸡大学”的人正是利用了美国的这种“自由”和法律漏洞。许多“野鸡大学”按政府规定注册,但没有完整的校舍,学生大多不用到教室上学,而是通过函授上课,写几千字论文就可毕业,取得学位的时间只要12个月。因为美国法律并未禁止函授学校颁发文凭,许多名校也提供通过网络或函授教学的课程。
当然合法。
野鸡大学看起来高大上,可实际上却不被所有用人单位所承认。当事人的学历一旦被曝光为野鸡大学的学历,就算侥幸挤进某单位就业,也会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旦东窗事发,脸就会丢到姥姥家
看过钱钟书《围城》一书的朋友不难想起: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就是到国外野鸡大学进行“镀金”后回来欺世盗名的开山鼻祖,“德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给他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导致他最后婚姻破碎、身败名裂。
野鸡大学的域名一般在境外,在美国等地区,任何公民都有办大学的资格,也就是说:如果题主心血来潮,可以给美国的某个朋友发个区区几十块钱微信红包,然后让他到当地政府部门注册一个名字响彻云霄的大学,比如“环球科技大学”,不用三十分钟,这所叫做“环球科技大学”的“高校”就可能立马成立。可以说,这种大学的注册成本低廉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至于这所大学如何经营,有没有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如何,是不是一个空壳,境外有关部门原则上是一概不理的。
基于此,野鸡大学的注册人就打着合法的旗号坑蒙拐骗,四处张贴招生广告,大有一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势头。
抓住法律的漏洞,野鸡大学取缔一批,又盛行一批,如同割韭菜一般割一茬长一大截,极其难缠。文章最后,我将人民日报曝光的一批野鸡大学的名称广而告之,希望各位朋友多多转发,让更多的考生免于受骗。
扩展资料
野鸡大学主要特征
一、没有获得国家级认证机构的认证。有些大学声称获得的认证实际上来自虚假的认证机构,也有的声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著名机构的认证,而实际上这些机构并不具有认证功能。
二、没有教学设施。通常以邮政信箱或电子邮件作为联系地址,抑或是楼房的单元号码。
三、无需在访问学校或与学校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即可获得文凭。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批改论文或积累学分。
四、与教师没有或很少有交流。即便对作业进行批改,也不会影响最后拿到文凭。
五、有意取与著名学校类似的校名,以达到欺骗目的。
参考资料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促进我国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公民,都可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三条 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第四条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五条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六条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
第八条 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
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公布。
参考资料:
现在就已经有后遗症显现出来了,题主可以试着搜一下知网最近两年的硕论,稍不留神就会发现论文中的句子怎么那么奇怪,好好的话非得别扭着说,这就是论文查重的效应。重复率要求定到5以下,只能让论文的文字质量越发惨不忍睹,从根本上来讲重复率并不科学,同样的观点和论据改一改换种说法就能通过系统,但那就不是抄袭吗?唯一能够根治学风的就是加大论文当中实践的比重,现在整个方向就是偏掉的。所以说重复率这种东西吧??不查不行,但是现在的学校贪便宜,都找的什么野鸡机构,查出来的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野鸡 论文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