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先秦史论文期刊与先秦史论文选题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1、如果想要了解先秦历史,应该看哪本书

《大秦帝国》,真正的好书。可以看看电视,百度一下,然后再买书,当当网。共分六章,每章都写得有血有肉,每章都是两本大大的厚书。从商鞅变法、苏秦合纵……到秦始皇,是了解当时社会、战争、百姓生活的有力参考资料。《李斯与秦帝国》,说的是公元237年,嬴政十年间的事情。李斯助秦王间六国、削重臣、夺军权、震宗室,中间经历了成蟜自焚、嫪毐被诛、太后被禁、吕不韦被逐等一系列风云变幻的政坛巨震……《先秦史·大学讲史·图文版》。这本书是国学之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很多呀,想看文献的话有《史记》,《竹书纪年》,《春秋》如果你对自己的古文水平没有太多把握的话,你可以看课本,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中国古代史》的《先秦卷》(红皮那个)如果是学术方面的话,有这方面的论文集,先秦史北京这边研究最多的是北京大学,另外清华的李学勤教授似乎也是研究先秦史的,不过也许只是一个阶段。还有山东大学徐鸿修教授有一本《先秦史论文集》(呵呵,我正在看)。不过学术方面如果你不是专业历史系的话,可能看的时候有点费劲,不如从文献古籍还有教科书入手。从公元前七七O年到前四七六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溺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六八五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六五一年,他大会诸侯于葵臣(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第-个霸主。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六三三年,楚成于率领楚、郑、陈等园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了齐国和泰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后,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 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战机,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九十里。古代军队行军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城濮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应很方便,又便于会合齐、秦、宋等盟国军队,集中兵力。公元前六三二年四月, 晋楚两军开始决战。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宏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五九八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案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 以后,吴国、越国相继强大, 争霸于东南。公元前四九四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四八二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膝县),成为霸主。 诸侯大国争霸,说明了周朝王权的削弱。自公元前七七○年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朝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这些权力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扎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起来夺权了。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东周列国志》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推荐《大秦帝国》,一共六部十一本,写的不枯燥还很符合历史事实,从商鞅变法写到秦国的灭亡。现在第一部电视剧已经出来了,第二部正在拍,很好看~~~~

2、历史学专业硕士有哪些方向?分别属于什么院系?有哪些学校招?

历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无论专硕还是学硕都属于人文系的‘历史学院’或‘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当然也有个别从属于文学院的,例如‘上海大学’。 主要招生学校有三类:一,985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二、211类院校,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等;三、普通省属重点高校,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等。除此之外,国家社会科学院和一些省级社科院也需要招收该专业的考生。如果这些都不看,国内的很多普通二本院校也招收研究生专业研究生,例如‘赣南师范学院、聊城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等。 至于研究方向,学术型的主要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史学理论、专门史【民族史、地方史、经济史等】、世界史等等’。而专业硕士则相对简单,一般都是学科教学【历史学】,这一类硕士大都集中在普通二本院校中,以师范类为主!不是,历史的方向很多,有中国当代史,中国现代史,古代史也有很多分支(先秦,秦汉,魏晋。。。),还有史学史方向,外国历史分支也很多,有英国史,德国史,还有地方史等等,很多。985的学校基本都有历史学科客观地说历史学的就业不是很乐观,如果考研还是考一些名校,最好是985的。这对你以后就业、科研都很有利。而且现在读历史研究生的人不多,考研压力不是很大,保证各科过线。面试机会还是很大的。如果确定考某一所学校,一定要看其学校老师的书和讲义,历史主要是成一家之言。很多问题都存在着分歧,要注意一下历史课程教学论,属于历史文化学院或者历史系,单位名称 招生简章 单位名称 招生简章北京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曲阜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首都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聊城大学 点击进入天津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鲁东大学 点击进入河北大学 点击进入 河南大学 点击进入河北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河南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山西大学 点击进入 华中科技大学 点击进入山西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华中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湖北大学 点击进入辽宁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湖南大学 点击进入沈阳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湖南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渤海大学 点击进入 湖南科技大学 点击进入延边大学 点击进入 中山大学 点击进入东北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华南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吉林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广州大学 点击进入哈尔滨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深圳大学 点击进入华东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广西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上海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西南大学 点击进入苏州大学 点击进入 四川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南京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重庆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江苏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西华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扬州大学 点击进入 贵州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浙江大学 点击进入 云南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浙江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西藏大学 点击进入杭州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陕西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宁波大学 点击进入 西北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安徽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青海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福建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宁夏大学 点击进入江西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 新疆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山东师范大学 点击进入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考研辅导招生简章>>>更多追问追答追问

它是只有中国近现代史吗?追答

不是的,历史专业硕士主要是侧重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追问

那面试时主要是问些什么呢?是侧重于历史还是侧重于教学?追答

主要是历史教育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教学方法,以及你的教学实践状况等,中间或有一两个历史专业的知识点吧,总之面试较灵活,宽松;但是看的是一个人的综合水平。这是我在读硕士和博士是的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成功!但要认真、全面准备。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3、大一先秦史小论文的选题

推荐图书《长平风云》,战国史。其中具有大量与现有宣传口径相悖的观点,相信你看后可以很顺利的完成你的小论文。作品地址:纵横中文网;PDF格式校正了部分错漏,在小木虫论坛可以搜到。如果你觉得还可以,也请你向你的同学们稍加推荐一二。在此不胜感激!

4、朱凤瀚的著作

专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于1992年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1994年获天津市第五届哲学社会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专著《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于1996年获天津市第六届哲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7年获天津市优秀图书特等奖;1998年获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考古类二等奖。此外著有《先秦史研究概要》(二人合著,为第一作者),主持编撰了《西周诸王年代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之一)、《文物鉴定指南》等书,并在各种学术期刊与论文集中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枣“夏商周断代工程”课题一中的专题1以及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商周家族制度研究”。给先秦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开设《先秦史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甲骨文、金文与古史专题研究》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商周史研究》、《先秦史料学》等数门专业课程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先秦史、古文字与青铜器研究。著有《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初版,2004年增订。)、《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先秦史研究概要》(与徐勇合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并主持编辑了《西周诸王年代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5、河北师大的考古系怎么样?求教!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由原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原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于1996年合并而成,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学科。张恒寿、王树民、胡如雷、黄德禄等曾在此弘文励教,苑书义、沈长云等仍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这些史学名家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几代学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学院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中国史排名第22位,世界史排名第26位,考古学排名第13位。  学科平台方面,现有中国史、考古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教育部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挂靠于本院的泥河湾考古研究院、燕赵文化研究中心是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此外学院还设有艺术考古研究所、黑水城研究中心、避暑山庄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学术梯队方面,现有专职教研人员50名,其中教授24名,副教授18名。具有博士学位者41人。既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也有一批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  科学研究方面,在先秦史、唐宋社会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政治与文化、中国近现代国防与外交、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西欧中世纪军事与文明进程研究、国别史、国际关系史、燕赵文化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环境考古、艺术考古、中华文明起源、出土文献等方面形成明显特色。近十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国家大型文化工程),中华大典(国家重点文化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百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文物》、《考古学报》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等知名机构出版专著8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肯定好啊,古代遗址多

6、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历史学专业

培养系统掌握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掌握一般教育及历史学专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宽的 知识面,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一定研究创造能力的专门人才。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博士点是在原同名硕士点的基础上,于1998年正式批准设立。该学科为我系传统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史学界有重要影响。设立至今,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1人,已有6人获博士学位。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是阐述历史学的理论、方法及历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学科领域。该博士点以培养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熟悉中外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具有创造性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学术人才为目标,致力于以新方法、新理论促进跨学科史学的发展,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史学方法论;(二)唯物史观与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三)唯物史观与历史文化比较研究。该学科学术队伍整齐,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曾多人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七五、八五、九五项目,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30余部,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多项。李学智教授作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现代化问题以及历史文化问题的比较研究,承担各级多项重要研究课题。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硕士点1982年批准设立,1983年正式招生。该专业以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宽广的中外史学理论知识、能从事独立研究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8人,毕业41人。本硕士点研究方向、发展状况。学术队伍组成与同名称博士学位点一致。“世界史”博士点介绍(正在建设中) 世界史博士点是在原同名硕士点的基础上,于2005年正式批准设立。该学科为我系传统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史学界有重要影响。该学科学术队伍整齐,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为王亚平教授。本专业课程设置依据21世纪历史学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确定。课程设置强调理论化、数量化、系统化、经济化、生态化和社会化,体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点,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并举的硕士学位点。主要学位课程有: 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西欧经济-社会史平;选修课程有:西欧法律制度史、宗教社会史、西欧教会史、转型时期中西经济-社会比较、西欧中世纪乡村生活研究、中西民众宗教信仰比较研究,等等。本学科点的指导教师都具有相当的坚实的学术基础,其中几位指导教师曾在德国、英国进修或者作为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过多项国家科研基金项目;出版了近10部专著,先后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60余篇论文;获得省市和学校科研成果奖4项。本学科的指导教师在教学方面也具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已经培养了10余名硕士研究生,在大学以及新闻机构工作。并有三人在复旦大学、东北师大以及德国汉堡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本学科点拥有相当数量的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其中有各类学科级的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哲学研究》、《经济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哲学、宗教、文化各专集均自创刊起连续订阅。有Economic History Review,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and Theory等十余种西文期刊。 经济-社会史(专门史)也是我院长期从事研究的优势学科,富有学术前沿性、中外史学交融性和关照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现实性等特点,在国内史学界已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专门史研究领域。经济-社会史在西方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史,目前已成为西方史学界的重要新兴学科。它将经济史与社会史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从社会整体上和长时段的大趋势上研究和说明问题。经济-社会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天津师大的经济社会史学科颇有特色,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交叉、三个特征:那就是以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问题研究为中心,实现经济史与社会史的交叉、世界史与中国史的交叉,坚持人文的、大众的和整体的历史观。主要研究方向为:(一)西欧经济史与社会转型;(二)西欧宗教文化与社会转型;(三)西欧性别妇女史与与社会转型;(四)中西经济-社会史比较。本学科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年富力强,4名正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其中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兼职东北师大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名硕士生导师,平均年龄46岁,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曾多人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七五、八五、九五项目,国家级十五重点教材,经常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种学术专著出版。近年推出的《经济-社会史研究丛书》(2001年)、《史学研究新方向:经济-社会史》(2002年)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侯建新教授作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英国及西欧经济-社会史、中西经济-社会史比较研究,推出了一批系统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承担各级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奖励,有广泛的社会反响。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系具有较深厚的学术积累和较高学术水准的骨干学科。20世纪80年代,一批知名学者如万九河、周乾荣、李光霁先生等在该学科任教时,曾培养了先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两个方向多届硕士研究生。该硕士点于2000年批准设立,2001年正式开始招生。中国古代史是以先秦至鸦片战争的中国历史为研究对象、揭示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领域,该硕士点以培养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研究手段、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人才为目标,主要研究方向为:(一)隋唐史;(二)先秦史;(三)中国古代社会史。本学科学术队伍以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成熟稳定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由9人组成的学术梯队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完成国家级、部(省)级等20余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近30部。研究领域覆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多篇(本)论著获得全国性和天津市奖励。学科带头人马俊民教授在隋唐史研究领域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精神,对一系列史实的考证和论述成果有独到之处,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或填补了研究空白,为国内史学界专家和港台学者广泛承认。“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介绍(正在建设中)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早在1989年,历史系就设置了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硕士点,长期从事历史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该硕士点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教育理论和基础知识,对历史教育的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够从事高水平教学和科研的人才为目标。本学科学术队伍齐整,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现有成员6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科研成果丰厚。自1990年以来,曾承担教育部师范司高师历史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应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出版《历史学概论》、《历史教育学》、《中学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等著作十余部,在国家及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冯培兰副教授作为本学位的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历史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一系列重要著述发表,曾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持的高中历史教师参考用书的编写工作。日前,以该学科为骨干,我院被教育部批准为新课程改革国家培训基地。

7、秦汉史论丛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不是期刊,书籍类。台湾学者廖伯源先生致力于秦汉政治史研究,最近将他十年来所作关于汉代制度史的论文十二篇结集为一编,名曰《秦汉史论丛》,由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8、徐中舒的著作年表

《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 《国学论丛》 (清华国学研究院出版)第1卷1期。《古诗十九首考》, 《立达》(季刊)第1期。次年又经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6卷65期重载。《评<中国文学变迁考>》, 《一般》(上海出版)第2卷3期。《五言诗发生时期的讨论》,《东方杂志》第24卷18号。《王静安先生传》, 《东方杂志》第24卷3号。《静安先生与古文字学》, 《文学周报》 (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第5卷1、2期合刊。《追忆王静安先生》,同上。《王静安先生致死之原因》,同上,署名史达。《论西周是封建社会——兼论殷代社会性质》, 《历史研究》本年第5期。《先秦史讲义》;在川大历史系授课,本年及1963年均编撰有油印本。 《巴蜀文化初沦》, 《四川大学学报》 (社科版)本年第2期。《对<金文编》的几点意见》, 《考古》本年.笫7期。《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的问题》, 《考古学报》本年第3期。 《四川彭县檬阳镇出土的殷代二觯》, 《文物》—本年第6期。《<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历史教学》本年第11期。又载所编·《左传选》,中华 书局1963年出版。《论自然经济,阶级和等级》,四川大学第4次科学讨论会油印本。 《孔子的政治思想》, 《成都晚报》本年1月3日。《左传选》,编选一百六十余篇,写有后序,注释标点由罗世烈担任,中华书局于9月出版。 《论商于中、楚黔中和唐宋以后的洞——对中国古代村社共同体的初步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 (社科版)本年第1期。又载云南《思想战线》本年第2期.《西周墙盘铭文笺释》, 《考古学报》本年第2期.《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 (笔谈摘要), 《文物》本年第6期。 《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四川《社会科学研究》本年3月创刊号。又载《史学史资料》本年第3期。《对古史分期问题的几点意见》, 《四川大学学报》 (社科版)本年第1期。《殷周史的几个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 (社科版)本年第2期。《夏史初曙》, 《中国史研究》本年第3期。《西周史论述》 (上、下), 《四川大学学报》 (社科版)本年第3期4期连载.又本文补充,见同上刊1980年第1期106页.《中山三器释文及宫堂图说明》,与伍仕谦合撰, 《中国史研究》本年第4期。 《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家属称谓》, 《四川大学学报》 (社科版)本年第1期。  《论<豳风)应为鲁诗——兼论<七月>诗中所见的生产关系》,与常正光合撰, 《历史教学》本年第4期。《西周利簋铭文笺释》, 《四川大学学报》 (社科版)本年第2期。《夜郎史迹初探》,与唐嘉弘合撰, 《贵州社会科学》本年7月创刊号。《<交州外域记)蜀王子安阳王史迹笺证》,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5辑“四川地方史研究专集”,本年7月出版。《锌于与铜鼓》,四川《社会科学研究》本年第5期.又载《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中国古代铜鼓学会编,文物出版社本年出版。《川甘边区白马人属古氐族说》,与唐嘉弘合撰,收载《白马藏人族属讨论集》,四川民族研究所本年编印。《<西夏史稿>序》, 《光明日报,史学副刊》,本年8月12日.并见吴天墀著《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本年初版本及1983年增订本。《<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序》, 《四川大学学报》 (社科版)本年第4期。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一书,先生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本年第1版,线装本上、中、下三册。1981及1982年第 2版第3版,均合订一册。 《周原甲骨初论》,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0辑“古文字研究论文集”,本年5月出版。《论殷周的外服制——关于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的问题》, 与唐嘉弘合撰, 《人文杂志》增刊“先秦史论文集”,本年第5期。《论巴蜀文化》,系汇集有关巴蜀文化论文六篇成书,四川人民出版社本年出版。《经今古文问题综论》,本年为“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征稿撰写,巴蜀书社即将出版。 《数占法与<周易>的八卦》, 《古文字研究》第10辑,中华书局本年7月出版。《怎样考释古文字》,香港中文大学编《古文字论集》,本年9月出版。又《先秦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期(总3期)摘要转载,四川辞书出版社《辞典研究丛刊》 (6)于1985年5月重载,文物出版社《出土文物研究》于1985年6月重载。《宋代斗夷源于楚国令尹子文说》,与唐嘉弘合撰,收载《西南民族研究》,四川民族出版杜本年6月出版。《<羌族史稿>序》, 《历史研究》本年第1期。为冉光荣等著《羌族史稿》作.此书后改名《羌族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唐嘉弘合撰,载《中国古代史论丛》第8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2月出版。《夏商之际夏民族之迁徙》 (讲稿),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本年印本。《徐中舒史学论著辑存》,交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选收论文60篇,约90万字,先生委托吴天墀编辑,至本年夏间告成。 《古代都江堰情况探原》, 《四川文物》本年第1期。《怎样研究古文字》, 《古文字研究》第15辑,中华书局本年出版。《殷周金文集录》,由先生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本年2月出第1版,1986年2月出第2版。《青川木牍简论》,与伍仕谦合撰于本年,中华书局《古文字研究》,即将刊出。《<两汉及唐代地方行政史>序》,系多年前为著者黄绶所撰,存有手稿,未刊。 《关于夏商研究—<夏商史论集·序言>》, 《郑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本年第1期。《关于夏代文字问题》,与唐嘉弘合撰,齐鲁书社《夏史论丛》本年第1版。《<人类学考古学论文集>序》,为著者冯汉辑《人类学考古学论文集》作,文物出版社本年第1版。 《<山海经>和“黄帝”》,与唐嘉弘合撰,载《<山海经)新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本年1月出版。《汉语大字典》,先生担任主编,四川及湖北辞书出版社于本年10月出第1版。 《一项开拓性的工作》,载《辞典研究丛刊》 (8),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我的学习之路》, 《文史知识》本年第6期。 《甲骨文字典》,先生主编,本年1月交稿,四川人民出版社现已出版。

9、先秦史论文题目热点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编写要点  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  一、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  二、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详细提纲举例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史论 先秦 文选 期刊

上一篇:怎样查找已发表论文的发表期刊与怎样查找自己发表的论文
下一篇:论文发表期刊邮寄与论文发表期刊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