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美国的三权分立吧或者议会与人大的比较,都可以写的很深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看是什么内容的了,....我找到一篇大学的作业 给你好了。但是注没法给你复制进来。或者你留个邮箱 给你发去。这论文是我当年的美国史作业 经不起推敲,呵呵。简论二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原因摘要: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对美国来说,种族问题是一个与生俱来的问题。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使现实的美国与其所宣称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黑人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进行了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长期不懈的斗争,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状况发生的变化,这种斗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民权运动”。关键词:黑人 民权运动 中产阶级 二战黑人在美国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如此,黑人却一直处于美国社会的底层,南北战争后,虽然奴隶制被废除,黑人争得了公民权,但是,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作为美国公民应有的平等权利。相反,他们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的樊篱之下。189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定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使种族隔离具备了法律依据,各州遂在居住、交通、教育等方面对黑人实行公开隔离。长期以来,黑人问题是困扰美国政府的一大难题。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曾这样预言:“在威胁美国的未来一切灾难中,最可怕的灾难是黑人在这个国土上的出现.一些观察家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他们在考察美国的目前困境和未来危险的原因时,几乎总是归结于这一主要事实”。 黑人为此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是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成为当时美国重大的社会运动,最终促使联邦政府从法律上废除了种族隔离制,从而书写下黑人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本文就二战后民权运动兴起和高涨的原因进行初步探究与分析。 一、教育是黑人夺取选举权的基础 黑人要拥有选举权,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而教育是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重要尺度。南北战争后,随着似有身份的降临,黑人渴望接受教育,许多黑人学校建立起来,遍及美国的黑人教育制度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但是教育并非朝夕之事,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奴隶制留给黑人的只能是无知和愚昧。进入20世纪以后,黑人的教育状况有了改善,19世纪后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开始走向社会,而学校里的黑人学生数量仍有增无减。1910年时,在南部10个州里,在校黑人学生增加到1426102人,1930年达到1893068人。1930年时,美国黑人中的文盲率下降到16%。黑人教育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此时黑人受教育的水平,是美国历史上各个人口集团中上升最快的。到1970年,黑人所受教育年限和白人相比只相差半年左右。战后黑人教育还有这样的特点:层次提高、黑白人同校。1960年,黑人攻读学位的有22.7万。1970年增长到55.2万。黑人还进入白人大学学习,1970年,大约有378000名黑人在这样的大学或学院接受教育。这一切,表明战后的黑人已具备了“文明交往的基本条件”。再也不用“文化测验”等手段来阻止他们行使选举权了。用知识武装起来的黑人。再也不满足于二等公民、被剥削选举权,因为他们懂得:“只有黑人拥有选举权时,才能学会保护自己。”随着黑人教育水平的提高,他们在为选举权抗争时,能进行有理论、有策略、有组织的斗争。因而,黑人在自身素质普遍提高的五六十年代赢回选举权是不足为奇的。二、中产阶级是黑人争取选举权运动的领导力量有人认为,第一批黑人中产阶级产生于南北战争后。但够得上中产阶级条件的黑人,在当时是属凤毛麟角。主宰着当时黑人社会的事谷物成分农,在南部390万黑人中,谷物成分农占到85.6%,他们生活水平和地位十分低下,无力自拔。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初一部分黑人开始离开南方农村,进入北方大城市寻求新的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少数黑人站稳了脚跟,上升为中产阶级。1910年,“在一千万的黑人人口中,有工作的男子共3178554人。其中做牧师的有17427人,做医生的有3077人,做律师的有796人,做教师的有7035人。在同一年间,妇女做学校教员的有2245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黑人中产阶级人数增加,力量增强。1950-1970年,黑人平均收入由占白人收入的54%上升为64%,其中,黑人妇女平均收入由占白人主妇的40%上升为92%。 到70年代中期,已有1/3的黑人家庭上升为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产生与壮大,对黑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选举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凡为中产阶级,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经济上也有相当的地位。这些人有知识与才干,懂得自尊与自信,也有参与美国社会和政治的要求。他们已超越了对基本生存的需求,而进入了更高的对政治权力与平等权利的要求阶段。因而,他们要求选举权的迫切程度大大超过了别的阶层,正如美国史学家所说:“大多数具有进取精神的黑人,都来自具有‘中产阶级’背景的那些人中,是摆脱了贫困的黑人”。 1909年成立的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就是由中产阶级组成与领导的一个影响深远、颇有力量的组织。著名黑人领袖布克•华盛顿和马丁•路德•金也是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争取黑人选举权的斗争中,黑人中产阶级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运动领导的责任,从而为这一斗争提供了训练有素的领导力量。三、黑人在地理分布上的比的变化 我们已经知道,19世纪后期的黑人,主要从事的是农业劳动。他们集中在南部地区,分散在农村中。至于北部地区,少有较大规模的黑人迁徙。数目众多的城市,居住者主要是白人。地理分布上的这种特点,不利于黑人获得选举权。第一,南部是民族矛盾尖锐,种族实力强大的地区,正是在这一地区,种族主义者处心积虑地要剥夺黑人选举权。第二,农村相对闭塞落后,黑人长期生活于此,觉悟和意识比较低下,不利于组织与领导。 20世纪初,这种情况开始改变,黑人开始了向北部和西部城市的迁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种迁徙速度加快。战火燃起时,大批白人青年应征入伍,许多工厂劳动力缺乏,芝加哥、克利夫兰、底特律及其他北方城市的工厂主,纷纷到南方去招募工人,这就给南方黑人提供了机会。 黑人的大规模迁徙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0年时,住在城市的黑人人口已经超过了居住在农村的黑人人口。1970年,纽约、华盛顿、底特律、费城、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黑人居民超过50万。伯明翰、亚特兰大、新奥尔良、纽瓦克、加里等城市,黑人人口占全市人口的一半以上。从布局看,黑人迁出南部后分布在全国各地,北部中央地区占26%,东部占22%,西部占19%, 其余则分布在南部。 黑人迁出南部,分布于全国各大、中城市,对于五六十年代黑人获得选举权有着重要的意义。黑人集中于城市,为现代文明耳濡目染,开始变得见多识广,富有朝气,对于体现他们政治地位的选举权格外看重起来,他们毅然投入到五六十年代为恢复自己权利而进行的斗争中。另外,黑人集中在城市,便于动员和组织,也便于形成强大的力量,五六十年代能出现如此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四、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干预二战后,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出于维护其国际形象的需要,美国政府开始正视几个世纪以来竭力回避却仍然无法回避的黑人问题。与此同时,20世纪50、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对联邦政府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马丁•路德•金明确指出:“黑人已组织成强大的力量,这使得政府无法回避他们的要求,他们已从实力出发来发展形势,使政府感到同他们合作是明智和深谋远虑的”。 此外,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非洲的独立运动,对美国黑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这一形势,美国政府只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一改压制黑人斗争、维护白人利益的做法,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推动黑人斗争的措施。首先,美国总统发表言论支持黑人斗争。肯尼迪总统说:“这个国家是建立在人人生而平等原则基础上的……如果一个美国人,因为其皮肤是黑色的,就不能在对公众开放的餐馆就餐,就不能送子女去最好的公立学校读书,就不能投票选举能代表他的人出任公共官职,一句话,就不能享受充分的自由生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除非全体公民都得到自由。“ 约翰逊总统继承了肯尼迪的政策,并进一步支持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称“他们(指黑人)的事业也应该是我们的事业“,认为“我们大家应该战胜(种族隔离制)这一并非完美的顽固不化和不正义的遗产”。 其次,联邦政府采取一系列民权立法措施。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7年颁布了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权法,该法令禁止干预黑人投票。肯尼迪政府在司法部专设一名民权助理部长,在三年内,该助理部长共向国会提交了几十个民权方面的议案。约翰逊政府颁布了1964年的《民权法》、1965年的《投票权利法》和1968年的《防止住房歧视民权法》。最后,联邦政府对违抗民权法令者采取强硬措施。1957年9月,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宣布该市中心中学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但此举遭到种族主义者的坚决反对。州长法布斯以“防止暴乱”为名,派出200名武装的国民警卫队员,在小石城中心中学周围布岗,阻止这9名黑人学生入学。已注册的黑人学生被赶出校门,暴徒还殴打黑人,在市内煽风点火,从而引发严重骚乱。艾森豪威尔政府迫于世界舆论的压力,派兵开往小石城,以军管措施平息了阻止黑人学生进入白人学校的小石城事件。1962年9月,黑人梅雷迪思申请入密西西比大学就读,引起该州一场地震级的哗变。在肯尼迪总统的支持下,梅雷迪思最终在联邦政府的“伴护”下入校注册。1965年,约翰逊政府采取保护措施,压制亚拉巴马州州长华莱士,使从塞尔马到蒙哥马利的黑人进军得以顺利进行。联邦政府的上述措施推动了黑人民权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美国联邦政府的有力支持,美国黑人的斗争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果。五、二战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1939年,希特勒挥师偷袭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虽未举全力出战,但大力发展国防工业,充当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兵役。广大黑人群众对此做出积极响应,他们怀有满腔热忱准备报效国家,但是却遭到种族歧视的挫伤和打击。在复苏的国防工业中,他们受到严重的歧视;在军队里也受到各样的限制,黑人只能参加完全由黑人组成的军队;各种支援战争的社会活动,也将黑人排斥在外。当报国热情和希望与白人“并肩作战”的美好愿望被现实打击后,黑人在痛心之余,也对真正实现民主平等原则产生了强烈的要求。二战对此来说,正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众多黑人确信,他们必将从战争中获益。如专栏作家乔治•斯宾勒认为“和平意味着……当前地位的延续……如果黑人想要获得自由,就必须结束这种状况”。因此,二战持续得越久越好,因为有一天“或许我们会发现自己已从长期受压迫的地位中翻了身”。黑人们之所以对二战抱有如此厚望,是因为他们逐渐认识到,战争给黑人提供了一个让美国百人的良心受到谴责和震撼的绝好机会。“是战争让我们有机会……来劝说、强迫我们的政府和国家,并让其感受到尴尬和羞耻……从而对占其人口十分之一的黑人采取更加开明的态度!”美国黑人在二战民主宣传的激励下,开始从新审视自己在美国的社会位置。米尔多指出:“毫无疑问,美国各阶层黑人的精神与几十年前已大不相同。”美国黑人中间的却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基本特征就是战斗性增强,用于大声抗议,强烈表示不满。二战则是为黑人进行提供了更多的理由和机会。上述黑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所有倾向——不满、希望、增强的种族意识和战斗精神,都在“向华盛顿进军”等运动中体现出来。这些活动,显示了黑人的抗议行动已经逐渐向有组织的大规模运动方面发展。虽然在战争这种非常时期,此类斗争形式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形成全国性运动,但是这些小范围的活动已经为民权运动的兴起作了组织上的准备,其所开创的群众性抗议活动形式为后来的民权斗争所广泛采用。 战争危机为美国黑人认清并指出美国所宣称的民主信条与其实践之间的反差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二战期间黑人种族意识和黑人群众战斗性的增强及战争所全力维护的民主思想意识和观念,使黑人重新看到了希望。他们确信,二战已将旧有的种族结构永远地摧毁了。当美国白人拒绝承认这种变革的存在时,广大黑人便行动起来。这颗斗争的火种几经孕育,不断壮大,终于在50年代中期形成燎原之势,发展为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六、黑人自身的斗争以及国际国内的推动力量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说:“没有斗争就没有进步”,黑人争取自己政治权利的斗争也是如此。当重建结束,保护黑人选举权的大环境不复存在时,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黑人,再也无力为选举权抗争了。黑人的斗争在总体上处于低谷时期。加上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尚处于无序阶段,人们的文明程度还有待于提高,对于剥夺黑人选举权的行为,以及三K党屠杀黑人的野蛮行径,很难引起全国舆论的关注与谴责。这些都为剥夺黑人选举权又添一筹。 二战以后,黑人们掀起了震动整个美国社会的民权运动,他们向种族制度的各个方面发起了冲击。据美国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布赖恩特•道勒斯的统计,1963年到1968年的5年中,爆发各种族骚乱的城市有265个,骚乱总次数341次,骚乱总日数703天,被捕人员53409人,受伤人数8459人,死亡221人。 正是在如此激烈的冲突中,黑人赢回了选举权。黑人著名活动家查尔斯•希尔伯曼说:“在美国过去和现在的历史上,没有那件事情能说明,没有直接的对抗,黑人就能在美国社会获得正当的地位。” 二战后,白人的种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于黑人的苦难不再熟视无睹。1964年,三位民权工作者在密西西比州的内肖巴县给黑人选民登记时被暴徒杀害,这激起了全国舆论的愤怒,从而推动国会于1964年7月通过了重要的民权法。在1965年亚拉巴州塞尔马市的黑人示威活动中,维奥拉•利厄佐夫人于3月9日被暴徒杀害,消息传出,举国震惊,北方许多城市举行了声援示威。副总统对利厄佐夫人的家属表示慰问,总统发表了电视讲话,并于3月15日向国会提交了投票权利法案,8月,国会通过了这一法案。国际社会的支持也对黑人争取选举权起了推动作用。例如,小石城事件发生后,许多国家的报纸质问道:“从小石城事件看来,美国到底是怎样一个国家?”对于迫害黑人的行径,周恩来总理也曾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美帝国主义对黑人的法西斯暴行,揭穿了美国的所谓民主和自由的本质,暴露了美国政府在国内的反动政策和在国外的侵略政策的内在联系。”在同声谴责的世界舆论面前,美国政府必须有所交待。战后的几个民权法和投票权立法也可以看作是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反应。道格拉斯说,黑人选举权“对于那个曾长期被奴役的人民来说是生死之权”。重建时期的参议员桑门腊说:“黑人没有选举权,就等于没有自由……光有自由是不够的,一个公民既需要自由又需要平等……这两者对于构成一个完整的美国公民的资格是缺一不可的。” 二战后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是一种对种族歧视与压迫的直接回击,是历史沉积下,时代条件与社会现实综合作用的结果。经历了10余年的斗争,使形形色色的种族隔离制被消除,黑人的斗争迫使美国政府通过许多有关民权的法律和命令,黑人的选举权在各州基本上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处境,为美国社会注入了活力。但是美国的种族问题有根深蒂固的渊源,并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只要美国黑人坚持不懈地斗争,在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几百年来黑人梦想的平等与权力就能最终实现。[参考文献][1](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2] 布罗莱,《美国黑人简史》〔M〕,纽约。[3] 威廉•伊塞尔,《美国社会的变化1945-1983》〔M〕,纽约。[4] 哈利•A•波罗斯基,詹姆斯•威廉,《美国黑人历史》〔M〕,纽约。[5] 威廉•伊塞尔,《美国社会的变化1945-1983》〔M〕,纽约。[6] (美)乔安•妮格兰特改编,郭瀛、伍江、翟一我等译,《美国黑人斗争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版。[7] 何章银,《肯尼迪政府民权政策成因探析》,载《学海》,2002年第3期。[8] (美)阿瑟•林克 、威廉•卡顿著,刘绪贻、王锦瑭、李世洞、胡志宽等译,《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9] 卡罗•林罗斯,《少数民族问题》〔M〕,纽约,1972 年版。[10]格瑞德•迈克维尼,《重建与自由之人》〔M〕,芝加哥。
《自由的刻度》(钱满素 主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s/1cuzgegoN7KAad4tfT0JQiw
书名:自由的刻度
作者:钱满素 主编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1
页数:456
内容简介:
《自由的刻度:缔造美利坚的40篇经典文献》是由作者精心挑选的40篇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缔造美国文明的经典文献,并配上精到的评读辑录而成的一本书。集中展现了美国“从殖民开始,历经独立、建国、西扩、内战、工业化、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过程,一个民族在四百年中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之路和美国政治领袖的思想光辉。大体勾勒出美国发展的全过程,每一篇都代表了各自的时代。
作者简介:
钱满素,1946年生于上海,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文明的研究,著有《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美国文明》《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论文集《飞出笼子去唱》《一个大众社会的诞生》;主编过《年轻的美利坚》《我有一个梦想》《我,生为女人》《韦斯特小说集》等书,发表过不少有关美国历史、文学、政治的论文和文章。
你好的! ⑴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 ⑵ 只有自己写论文,做设计才能顺利的毕业 ⑶ 在这里我给出方法,以及相关资料寻找的网址,请认真阅读 ⑷ 否则,真的可能导致预想不到的后果!==================================================================== ❶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大量的原创论文! ❷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❸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百度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❹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❺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❻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弄通顺就可以了!【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 ❶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骗人的,就不上算了。 ❷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 ❸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 ❹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 ❺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 ❻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 ❼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1500字,30分,鬼帮你写啊
摘要美国文学作品to+helen论文的参考文献:1、文学小说论文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2、Analyze.To.Helen.3、茂长的大陆对美国文学的遥感;4、美国文学中的地方色彩与生态意识浅探。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2<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context(“wywContentAnswerPayChatList-3850062511“, [{“content”:null,“ctype”:1,“type”:1},{“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 </script>美国文学作品to+helen论文的参考文献美国文学作品to+helen论文的参考文献:1、文学小说论文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2、Analyze.To.Helen.3、茂长的大陆对美国文学的遥感;4、美国文学中的地方色彩与生态意识浅探。美国文学作品to+helen论文的参考文献:1、文学小说论文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2、Analyze.To.Helen.3、茂长的大陆对美国文学的遥感;4、美国文学中的地方色彩与生态意识浅探。
《美国历史发挥作用的黑人》美国南北战争 亦称“美国内战”(1861—1865),美国北部诸州同南部发动叛乱的各奴隶制州之间的战争,是资本主义北部同奴隶制南部之间对抗性矛盾激化的结果。在美国历史上,黑人的作用比较明显的在体育运动上外,在政治上、宗教上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这种在政治上的地位黑人已经达到了巅峰;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可以参考:1、在美国黑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从林肯总统呼吁并解决对黑人的奴役和歧视被暗杀到现在出现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可以看作是美国国内人权进步的一种象征。2、南北战争时期《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后积极参军,击败南方政府,促成国家再统一和强大;美国南北战争 约有19万黑人(其中72%来自南部各州)入伍,25万黑人在后方勤务部队中服役。 3、人种融合,使用社会的发展,20世纪前绝大部分黑人生活的处境,他们先是充当奴隶,后来成为谷物分成制佃农,而后者是20世纪的产物,是农村黑人大规模迁往城市带来的后果。在这样两种环境下,黑人既吸收了白人文化,又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亚文化。一方面,黑人接受了美国民主信条中的平等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不平等和不为社会接受的现实。这促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共同体的形成。4、身体素质良好,推动了美国体育发展;这个比较多的,资金找找补充。 5、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为美国民主献出生命,马丁·路德·金为黑人谋求平等,发动了美国的民权运动,功绩卓著,闻名于世。金在成为民权运动积极分子之前,是黑人社区必有的浸礼会的牧师。民权运动是美国黑人教会的产物,本文记叙金的第一次民权演说,揭示了民权运动与黑人教会的关系。 6、马尔科姆·艾克斯于1925年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东部的奥马哈市,少年时期是个不学无术的街头混混,贩毒、吸毒、滥交、抢劫、杀人几乎无恶不作。终于自食恶果,被抓入监狱。入狱后,他居然从看字典开始,学习了世界历史,哲学,政治,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参加了黑色穆斯林组织。出狱后,他投身黑人运动,成为声望仅次于马丁·路德·金的黑人运动领袖。参考文献: 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 美国黑人在觉醒 黑皮肤的感觉——美国黑人音乐文化 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 走向后代多元文化主义:从里德和罗思看美国黑人和犹太文学的新趋向 大海(美国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自传) 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 美国黑人领袖及其政治思想研究 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 一个美国黑人家族的历史—根 美国黑人史 美国黑人问题与南部农业经济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 美国黑人短篇小说集 美国黑人斗争史 the American Negro/美国黑人研究 文化的断裂--美国黑人问题与南方重建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on the issue since ancient times by people's concern, but as a subject to stud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s also the matter. This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demand, the National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issues involved. Here with the parents of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aim is to the family and society, the education sector to shoulder the common task of educa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education is a system of education works here include a family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collective (Tuoyouyuansuo, school) education, the three interrelated and organic combination of mutual influence, interaction and mutual constraints The education project from which one can, but in this project,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educatio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educators famous Su Huomu Belinsky transferred to a child than marble, he said, to shape this into a marble statue of need six sculptor: 1 family, 2 schools, 3 children of the collective; 4 child; books; 6 occasional factor. From the order, the family was included in the first place, can see the family in shaping children in the course of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rts of the educators occupy a position. For this reason parent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is very necessary. First,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education and basic point Family education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family of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 of minors education process. Their educational objectives should be: the child into the community to accept collective education (kindergarten, school education) prior to guarante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o accept the kindergartens, schools of education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he child for admission into the school, with kindergartens, schools to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the United States, the various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moral education mainly among children good moral quality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mainly habits include: living habits, labor practices, learning habits, the church children how to learn "life." As a result of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family, and kindergartens, schools of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features so that family education to becom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education and basic point is by no other educational advantages. (A) family of early education The family is the cradle of life of children, who are receiving education after the birth of a venue that is the first class life; parents are children's first teachers, that is, the Enlightenment division. Therefore, parents of children by 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education the most. Generally speaking, after the birth of a child after three years of development, access to early childhood, from the 3-year-old…… 6-year-old is preschool, which is sai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education, this i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an important period. China's Gu Yan: "Cang, with the Cang, with the yellow, yellow." Childhood is gradually nurture life with the beginning of many basic human capacity is a stage of this age, such as language, and some basic moves Living habits, and so on, the character is gradually taking shape. U.S. psychologists Bloom, a person'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f his 17-year-old regarded as the level reached 100 percent, then 4 years old when it reached 50 percent. 4-8 years old and a 30% increase ,8-17-year-old also won 20 percent. This shows that children in the 5-year-old former intelligence is the fastest growing period, the early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s the best, if parents in this perio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od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 will be the key to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Since ancient times, many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celebrities in the early years of fruitful period by a good family education is their future become an important cause. For example, the German poet, playwright Goethe's become, effective early education in the family. Goethe 2-3 years old, his father hold on to the outskirts of the field visit to observe nature, culture Goethe's observation capability. 3-4 years old, his father taught him to sing, the songs back, said a fairy tale, and we intend to let him in the face of public lectures, training his speaking ability. These are awareness education so that young Goethe optimistic, progressive, happy to think, be good at learning. Goethe-8-year-old can use, Germany, Britain, Italy, Latin, Greek reading books, 14-year-old wrote the script, the 25-year-old with a month's time wrote a famous poem in Europe,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 " Another example of ancient "and his son calligrapher," Wang Xizhi's known for, Wang Xianzhi,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1350 Edison invented the great inventors, the generation of literary star Guo Moruo, Mao Dun and other celebrities of the growth process that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early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 Instead, the period of childhood are not good family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impact o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many of the examples is. Such as India, "Langhai" Ka Mala, who was Diao to the wolf, when 8-year-old was found, but their living habits with the same people, their living habits and almost like a wolf, limbs, crawling, eating raw meat, day V Night, Later, a man-made training, two years before standing, after six years can be like walking Xiangren, four years learned to six words, in his 17-year-old, the intellectual level reached only 3-year-old child's level. According to "China Women" revealed that China's Nanjing City Xingma one of the workers suffering from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diseases, Shenpa children persecuted by the people, will own three children from small lock at home, people so that they contact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has a long Up to 10 years, resulting in the children mental retardation, speech delay, compared with their peers, intellectual capacity and very different life, near idiots, so the family can not be neglected the role of early education, (B) family education continuity of family education second characteristic is the continuity. After the birth of a child, from small to large, almost 2 / 3 of time living in the family, Zhaochaomumu, all the parents in the education. Such education is the intentional and unintentional, planned and unplanned,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are carried out, no matter what, in what time education, parents are in their own words and deeds at any time affect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 Such education of children living habits, moral conduct and behaviour and so on in the style of conversation kept to influence and demonstrations, the subtle influence of the considerable role, accompanied by a person's life can be said to live to old to learn the old, some Parent educator again called for life teachers. This life of the education often reflects a family's Family Style, Family Style is good or bad often have to continue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or even a dozen, dozens generation, and this Family Style often with family members engaged in the employment-related . Such as: Xinglin family "," Pear Orchard House, "" family education ", etc. At the same time Family Style also reflects a family's style of study, study, good or bad is often the continuation of many generations, a dozen people, several dozens of generations . As in modern China, Wuxi people Yan Gong added-not "countries selected in the Museum", statistics from 2003-Shunzhi Branch to Guangxu 30 years Bing Xu Jia Chen Branch, the champion of 114 people, including his son by the first brothers Shuzhileishi Absolutely not, such as Suzhou Miao, Wu and Pan Sanxing, Changshu Weng, both surnamed Jiang, Chen Haining, Zhejiang, check the two surnames. See, family education is often the continuity of personnel group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rise. This Situatio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quite prominent in the contempora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social needs of the unemployed increased, the broad people's careers, a family member can not have all engaged in the same work, but many see this situation That some family members work frequently appears in the results, be commended, but some family members one after another crime. This is a continuous education and family have great relations. (C) family education authority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authority of parents in their children on their elders reflected by the power and power. The existence of the family, parents and children identified the blood relationship, upbringing, emotional, moral and ethical children in the living needs of the elderly parents have great dependence, family members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consistency, have decided The father of each of their children a greater role in the constraints. Parent education was easier to accept and submit to the children, parents and reasonable use of this feature, the children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habits formed the usefulness, for child care, in particular, is the case. Child care and other children in playing the game, when disputes arise when parents are often invoked to confirm their own speech act is right, if they like to say: "My father is saying this." Or "My mother is So do. "And so on. Children of parents in the eyes of the authority decided to accept the child how to treat the nursery schools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parents, the child is the first to face an important social relations. In this relationship, almost embodies the moral social ethics in all aspects, if such a relationship in the formation of cracks and defects, the children then to the community, in a variety of relationships will be reflected. Therefore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al authority, but also because the children of parents in childhood has always played a dual role: the safety of children is not only the survival of protected persons, but also a life of the Wizard of Enlightenment.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education, depends on the extent to establish the authority of parents, foster parents must be authoritative Built on respect for children on the basis of personality, rather than the feudal patriarchal system, parents are wis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authority, but also know how to establish the authority does not rely on repression and force, subjective assumptions, but the method used Gangrouxiangji. Both parents in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s attitude on the first concerted and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should be wide, wide, it should be strict martial law, in front of their children establish a kind of dignity and image, so that parents accept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D) of the infected family education Parents with children between the blood relationship and ki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close, making the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have strong feelings on the role of infection. Children on the demeanour of the parents can often Xinlingshenkuai to intelligence-intelligence. In dealing with in and around the sid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ter and the issue of children on the attitude of parents is very easy to resonate. In the happy parents, the children will take part in joy, the parents showed irritability and Menmenbuyue, the child's emotions can easily be affected, even young children as well. If the parents lack of rational and emotional, hot temper, will enable blind children to absorb its weaknesses. Some parents in dealing with unexpected incidents, show panic anxiety, surprise, the impact on children is not good if the frightened parents the same, steady firm and children in distress will also calm the situation calmly, so the quality of child psychology training Play a positive role. (5) timeliness of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process, parents are parents of children in the family of the individual acts of education than kindergarten,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promptly. As the saying goes:知子莫若父, that women Morrow home. Overnight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heir situation can be said to be well known to the children was slightly changed, even a look, a smile can make parents Xinlingshenhui, so as parents through their children's every move, his every word and deed can make the best of At this very moment of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found the chil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timely education, timely corrective, not the problem overnight, so that bad habits in the embryonic stage of the eradication. And kindergartens, schools, teachers faced with dozens of children, only for the children of this age stage for general education, that is, education groups, because of time and energy constraints, it is impossible to take care of each child's characteristics, Prone to the phenomenon of loss, or even to take care of the children of teachers and the poor do not have a sense of trust, and parents could guide their children promptly correct understanding. So parents of children to the correct family education so that children can enter kindergarten before forming a good habit, to accept collective education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can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mass education. Second, a good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21st century create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personnel "China's 1990s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children" in the specified: "Today's children are the masters of the 21st century, child protection and the bottom-up development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base, which is a prerequisite for development.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Related to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the motherl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ntire nation, from the start with children. "And:" In 2000 to make 90 percent of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4) of the parents to varying degrees, master conservation, education of children of knowledge. "This Top targeted the parents shoulders for the state created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the 21st century talents. Can this generation of children training to become Dezhitimei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this country is Houjiyouren relationship to the Bainiantaiji. Fu-Lu Bell also said: "The country's fate is not so much lies in the hands of those in power, we might as well have said to be in the hands of his mother." This sentence is very philosophical, it profoundly understand the parents pick in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in The role played by. Parents should first clear direction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nterests, the people's request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the child can not be regarded as private propert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idea of the country, correct educational purposes. China's 21st century is what the situation, with the words of Comrade Deng Xiaoping, to make our country in the middle of the 21st century to achieve the level of moderately developed countries, per capita income reached 4,000 U.S. dollars, in gross national product amounted to 6 trillion U.S. dollars. The 21st century should be a good ideologies and noble moral character, and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positive spirit of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strong adaptability, Chikunaila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eneration. If the 21st century do not have such a group of high-quality builders is very difficult to complete this great, with such a quality is not overnight can do, and a good family education training is a prerequisite for high-quality people. Third, a good family education is a catalyst to optimize the children hearts Children from infancy into childhood, with age, from the family environment will eventually enter the small community, contact with the crowd outside the home, things. Lee Jia Choue those in society from time to time to enter the child's perspective, adults take isolation tactics will not work, because in the family video from different angles will continue to reflect the reality in today's society, issu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have The. Children, especially young children lack a rational ability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but sensitive than adults have the feeling of capacity. They occurred around the kind of terrible things, sensitive, and this sensitivity training is the ability to rationally distinguish between a good basis, as parent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is extension, help the children feel in this capacity on the basis of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life of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psychological capacity, social filter information, optimize the hearts of young children. If parents in their daily life can be for young children is not strong capacity to accept the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 to seize the day-to-day chores,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in identifying the Shishifeifei, specifically so that they feel Lee's bright side, Experience to the ugly despicable, can help children enhance the Yangshan Chuxie sense of justice, thus resist the dark side of the ugly soul of the child erosion. For example, today's video into the urban residents in almost every family, the children almost every day to deal with them, it can be said is not out of their homes, Bianzhi the world. Which can be received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There are political situ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rdinary people of Sushi, from which you can learn a lot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maj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vents,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small home. It is inevitable that some homicide violence, obscene absurdity of the lens Yingru child's eyelid. Parents should address these issues timely guidance, to improve their children's ability to identify, we need to keep their own perceptions of behaviour, for their children establish a positive image, optimizing the hearts of children, the prevention of child make mistakes, and even violations of law and discipline. Family to work in this area, help small and sta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 The family is society's cells, with healthy cells, can we have a sound body, the sick cells, the body will cause disease. As an ancient saying goes: "body repair and then home-and-then-State governance, rule of the then-world", "Qijia, the country, the world-the" point of view is that this truth. For this reason parents do a good job in optimizing the work of children's mental stabil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power in ages. In short, as parents to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fully and conscientiously do a good job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make good parents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for the country to train qualified personnel in the building.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为美国民主献出生命,马丁·路德·金为黑人谋求平等,发动了美国的民权运动,功绩卓著,闻名于世。金在成为民权运动积极分子之前,是黑人社区必有的浸礼会的牧师。民权运动是美国黑人教会的产物,本文记叙金的第一次民权演说,揭示了民权运动与黑人教会的关系。马尔科姆·艾克斯于1925年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东部的奥马哈市,少年时期是个不学无术的街头混混,贩毒、吸毒、滥交、抢劫、杀人几乎无恶不作。终于自食恶果,被抓入监狱。入狱后,他居然从看字典开始,学习了世界历史,哲学,政治,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参加了黑色穆斯林组织。出狱后,他投身黑人运动,成为声望仅次于马丁·路德·金的黑人运动领袖。
摘要: 美国多层轻钢结构主要用于多层公寓、酒店,最早一幢多层轻钢住宅于1990年开始设计。至目前多层轻钢结构总面积发展到约30万平方米。从发展形势看,美国已成功开展了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发与工程应用,并有许多成熟的技术可以作为我国发展多层轻钢住宅体系的参考。 关键词: 钢结构 住宅体系 美国多层轻钢结构主要用于多层公寓、酒店,最早一幢多层轻钢住宅于1990年开始设计。至目前多层轻钢结构总面积发展到约30万平方米。从发展形势看,美国已成功开展了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发与工程应用,并有许多成熟的技术可以作为我国发展多层轻钢住宅体系的参考。 美国的多层轻钢结构住宅技术是一项综合的技术,集轻钢结构、建筑节能保温、建筑防火、建筑隔声、新型建材、设计施工于一体的集成化技术,社会化分工明确,各种产品的生产商、施工方、设计方紧密合作,在北美金属结构协会的促进下,依靠新编的轻钢结构设计标准与广泛的宣传发展很快。可以预计,对于美国多层公寓与多层酒店的建造来说,轻钢结构的建设将是一个主要的结构发展方向。 发展多层轻钢结构住宅技术,最关键的问题是其结构本身的性能,楼盖结构要具有适当的跨度并尽可能轻,并希望有较好的楼盖平面内刚度,墙体结构在承担竖向荷载(自重与楼面活荷载)的同时还要承担横向荷载(风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美国多层轻钢结构住宅的特点为: 1.轻质楼盖系统其楼盖由C型的轻钢搁栅与铺于搁栅上的薄板组成。搁栅一般跨度为3.6米~4.8米,搁栅高为254毫米(搁栅的最大跨度可达11米),搁栅间距为 600毫米。由美国迪垂驰公司研发的搁栅专利产品在腹板上开有大孔,这样对于管线的穿越与布置极为方便。楼面有三种做法,分别为:高密度木纤维水泥板;满铺压型钢板再浇筑20毫米的陶粒轻骨料混凝土;满铺定向木纤维板或高密度层压胶合板。在这些轻质楼盖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公斤的荷载。 该楼盖结构体系重量仅为国内传统的混凝土楼板体系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其楼盖的结构高度将比普通混凝土板高100~120毫米。 2.竖向墙体结构一般将内横墙作为结构的承重墙,墙柱为C形轻钢构件,其壁厚根据所受的荷载而定,通常为0.84~2毫米,墙柱间距一般为400~600毫米,墙柱的下端为U形开口朝上的底槽梁,墙柱上端为U形开口向下的顶槽梁,搁栅固定于上槽梁侧边。为提高墙柱的稳定性,一般墙柱高度范围内设三道轻钢拉条。这种墙体结构布置方式,可有效承受并可靠传递竖向荷载,且布置方便,但该墙体结构不能承受水平荷载。 为抵抗水平风荷载与地震作用,美国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中有二种方式,分别为采用轻钢剪力墙或采用带十字交叉支撑的普钢框架结构。轻钢剪力墙一般布置在分户墙,采用0.5毫米镀锌薄钢板蒙于石膏板上,再固定于轻钢墙柱上,形成类似于应力蒙皮结构的剪力墙,每层之间有一个特殊的构件对上下楼层剪力墙进行连接,以有效传递水平剪力与由于水平力作用在墙柱上而产生的拉力。在地震区,为保证结构安全,采用带十字交叉支撑的普钢框架作为抗侧力结构,形成以轻钢承受竖向荷载,以普钢承受水平荷载的混合结构体系。 3.建筑保温节能技术美方轻钢住宅体系中,对保温节能技术十分重视,对于墙来说为确保达到保温效果,一般除了在墙的墙柱间填充玻璃纤维外,在墙外侧再贴一层保温材料,有效隔断了通过墙柱至外墙板的热桥;楼层之间搁栅内填充玻璃纤维,减少通过楼层的热传递;所有内墙墙体的墙柱之间均填充玻璃纤维,减少户墙之间的热传递。 4.建筑防火技术 对于轻钢结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防火技术的应用,在墙的两侧与楼盖的天花处贴防火石膏板,对于普通防火墙和分户墙用25.4 毫米厚(1吋)石膏板保护,以达到1个小时的防火要求,另外在墙体墙柱间与楼盖搁栅间填充的玻璃纤维对于防火与热传递也起了积极的保护作用。这些产品都通过了美国UL认证试验室的试验测试与认证。美国住宅对耐火极限的要求比中国低一些,这与美国的住宅设计中更多强调保证逃生需要的时间有关,而不过分强调住宅本身的耐火极限要求。 5.建筑隔声技术轻钢建筑中,美国的研发工作对于隔声处理下了较大功夫,在内外墙及楼盖搁栅间填充玻璃棉,有效阻止了通过空气传播的音频部分,而对于通过固体传播的冲击声,在美国的多层轻钢住宅中,作了如下构造处理:对于分户墙用二道墙柱构成带有中间空隙的二道墙体;而对于吊顶用的固定石膏板的小龙骨,用带有小切槽的弹性构造以有效减少楼层间的固体声传播。
美国减税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启示叶 君 田淑慧(吉林大学, 长春 130012)摘 要 自 20 世纪 30年代以来, 美国历史上先后经历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可以说, 美国的减税政策史是一部沉痛与光辉并行、曲折与浩荡兼具的发展史。本文重点研究美国减税政策的历史演变轨迹,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它带来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关键词 减税政策 税收负担 演变 启示 美国中图分类号 F81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0 ! 06 ! 22 作者简介: 叶君,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英美历史文化、跨文化交际。田淑慧,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公共政策分析。 减税政策是一种扩张性政策。它是指通过降低税率、缩小征收范围、取消或停征某些税种等手段来调整或改变既有税制, 进而降低企业或居民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政策, 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主体税种和重要税种税负的下降。它通过发挥税收的乘数效应, 对经济增长、供求关系、财政收支、价格机制、就业水平等产生影响。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强国, 被公认为是在减税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它的税收政策是其宏观经济政策及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消费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工具。美国的减税政策取向对世界各国的税制变革及经济增长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1 美国减税政策的历史演变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减税政策始于 20 世纪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标志性的著作是凯恩斯于1936 年出版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减税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美国的GDP 不同程度的增长, 增加了私人储蓄和投资, ∃ 唤醒% 了美国经济。美国减税政策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5 个时期。11 正统凯恩斯主义: 20 世纪40~ 70 年代的美国减税政策 在20 世纪 30 年代初, 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失业率居高不下, 银行机构大量倒闭, 通货膨胀加剧。这些严重动摇了西方世界对自由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心。自此, 提倡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凯恩斯主张实施减税在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 它成为二战后直至整个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灵魂。就在20 世纪40 年代, 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阿尔文&哈维&汉森提出补偿性财政政策的观点。他主张政府应逆经济风向行事, 交替使用扩张与紧缩两种办法: 在经济萧条期间, 采用赤字预算的膨胀政策, 扩大政府开支, 减低税率, 提高社会总需求; 在经济繁荣期间, 采用盈余财政的紧缩政策, 缩减政府开支, 提高税率, 降低社会总需求[ 1]。补偿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美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但是到了 20 世纪50年代, 补偿性财政政策出现了各种失误, 导致经济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的 ∃ 艾森豪威尔停滞% 局面。1961 年, 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 为了使国内! 150 !第12 期(总第206期)2010 年 12 月工业技术经济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No 12 ( General, No 206)Dec 2010经济迅速走出 ∃ 艾森豪威尔停滞% 的泥潭, 他接受了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瓦尔特&海勒等凯恩斯主义者的增长性财政政策的主张, 并于 1962 年开始全面推行减税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使个人所得税税率由20% ~ 91%的范围降到14% ~ 70% , 公司所得税率从52%降到 48% [ 2]。它扩大了社会总需求, 并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此次减税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成功的应用之一。随后的美国第36任总统约翰逊继承了肯尼迪的减税政策。一方面, 他于1964 年2 月推动国会批准了肯尼迪生前留下的 ∀减税法案#, 使公司税削减255 亿美元, 个人所得税削减110 亿美元; 另一方面, 又提出 ∃ 向贫穷开战%、建立 ∃ 伟大社会%等执政口号, 在实践中把政府通过政策干预经济的规模和力度扩大到空前的范围, 美国的实际GDP 以令人瞩目的 55%的平均速度增长。但是到70 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的局面, 凯恩斯主义宣告失灵。美国终结了长期单一使用凯恩斯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的历史。12 里根革命: 20 世纪80年代的美国∃ 供给性减税%政策 1981 年里根上台, 为克服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滞胀问题, 他转而采纳了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 以全面减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良方。里根政府共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减税方案: ( 1) 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 ∀1981 年经济复兴法案#。此法案主要包括将个人所得税最低税率14%和最高税率70%分别降至11%和50% ; 颁布了加速折旧条例 (ACRS) , 允许企业以 ∃ 重置成本% 来计提折旧; 减少政府对个人、企业和州政府工作的不必要干预; 支持稳妥可靠的货币政策; 增加国防开支, 提高军事预算等内容; ( 2) 1986 年通过的税制改革法案。在继续进行大规模减税的同时,进行税制改革, 通过扩大税基, 降低税率, 加强公平, 简化管理等方式来解决税制繁杂的弊端,以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税收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表 1 详细列出了 1981~ 1986年间里根政府的减税额度。表 1 里根政府的 ∀经济复兴法案# 对联邦政府税收的影响[ 3 ]项 目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个人税和非税收入 48 412 871 1175 1414 1721公司利润税收入 57 112 208 277 398 537企业间接税和非税收入 5 2 6 5社会保险税收入 5 5 6 6 6总 额 105 524 1076 1448 1821 2256(注: 减少额, 亿美元) 里根政府的减税政策涉及的税种多、减税数额庞大, 在世界减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有资料表明, 里根1981~ 1986 年的减税使得美国国内的GDP 迅速增长, 1983 年、1984 年和1985 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36%、68% 和 34%; 失业率从1982 年的97%下降到1985 年的72%。里根政府的 ∃ 供给性减税% 扭转了 20 世纪70 年代末高失业率、高通胀率的经济 ∃ 滞胀% 局面, 为企业积累了资金, 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刺激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13 国家干预型平衡预算: 20 世纪90 年代的美国减税政策 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资本流动加强,税基复杂多变, 国际间的税收竞争日趋激烈, 再加上战争因素, 美国财政于 1991 年出现了高达2687 亿美元的巨额赤字。高赤字伴随着高利率、高负债、高汇率和高贸易赤字, 这 ∃ 五高% 问题! 151 !第12 期(总第206期)2010 年 12 月工业技术经济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No 12 ( General, No 206)Dec 2010使老布什总统在位期间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为了摆脱这种局面, 1993 年克林顿上台, 扭转了∃ 里根经济学% 片面强调供给的财政政策, 推行∃ 综合经济发展计划% 以振兴美国经济。克林顿的 ∃ 综合经济发展计划% 是一种增税与减支并重的国家干预型平衡预算政策。它在财政税收方面的内容主要是: ∃ 把财政赤字从1993年的3167 亿美元减至1997 年的1810 亿美元。办法是: 5年内增税 3200 亿美元, 把个人所得税率由31%提高到36%, 最高达39% , 公司所得税税率由34% 提高到36% ; 削减预算支出5000 多亿美元, 其中削减国防预算880 亿美元, 削减医疗保健支出和裁减10 万名政府机构人员的支出。 [ 4]%1997年, 美国国会又通过了 ∀财政平衡预算法案# 和 ∀减税法案#, 对税收进行可增可减的调整。包括降低长期资本利得税的最高税率, 增加儿童扣税额, 提高遗产税与赠予税的免征额, 提高对个人退休账户的税收优惠等措施。克林顿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 使美国的GDP增长率高于世界同期经济年增长率的25% ,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削减了财政赤字, 美国的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14 最富争议的联邦减税: 21 世纪初小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 2001年3 月美国经济重现低迷, 结束了长达120 个月的经济增长。美国税制不公平、偷税漏税严重的弊端暴露无疑。小布什上台以后, 效仿里根的减税增支政策, 企图再次利用减税拉动美国经济增长。在一片反对声中, 美国议会终于在2001年通过 10 年减税135 万亿美元的 ∀经济增长与减税一致法案#。主要是削减个人所得税, 计划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由 396% 降至33% , 并简化税率级次; 增加了儿童税收抵免限额, 由500 美元增加到1000 美元; 提高遗产税的免征额, 并计划于2010 年取消遗产税等。这些减税措施使小布什政府见到了经济复苏的曙光。布什政府进一步加快了减税的步伐, 于 2002 年通过∀创造就业与工人受助法案#, 2003 年通过 ∀就业和经济增长减税协调法案#, 又提出 10 年减税3500 亿的计划。布什政府的一系列减税政策遭到了经济学界和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布什减税的政策效果究竟如何呢? 美国商务部在 2003 年 7 月的报告显示, 2003 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了 24% , 已经超过了 18% 的预期, 经济开始复苏, 消费、投资、就业、库存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均有所好转。但也有批评显示, 布什的减税更有利于中高收入阶层积累财富, 因为它将 60%的好处给了那些年收入超过10 万美元的人, 使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公平现象加剧。15 金融之战: 迎接世界性金融危机挑战的奥巴马新政 始于2007 年8 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金融市场出现恐慌, 国际投资银行纷纷破产。金融危机把美国带入二战后经济最漫长衰退的寒冬。为拯救美国经济, 奥巴马提出了刺激就业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奥巴马计划的关键词就是 ∃ 减税%。他提议国会通过减税法案来鼓励小型企业投资并且雇用更多工人, 新投资的资本收益税在1 年时间内将降为零, 而对投资支出的减税有效期将延长至2010 年底。奥巴马的减税法案的出台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2008年2 月, 奥巴马政府颁布了减税规模为1680 亿美元的 ∀2008 经济刺激法案#。同年 8月, 金融危机形势日趋恶化, 奥巴马政府又迅速通过了 ∀2008 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 和 ∀2008 年延长税收 (优惠) 和最低选择税减免法案#, 提出减税约1100 亿美元的计划。其中包括对可再生能源、交通和能源安全等4 个方面的税收优惠, 延长灾害减免期限, 提高子女抵免限额等。进入2009 年以后, 美国议会又通过了 ∃ 刺激经济法案%, 规定的减税规模约为2810 亿美元, 创造350万个就业机会。为了进一步控制财政赤字, 奥巴马陆续向国会递交了2010 年度预算案和 2011 年! 152 !第12 期(总第206期)2010 年 12 月工业技术经济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No 12 ( General, No 206)Dec 2010联邦政府预算案, 均涉及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计划。从美国减税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 有一个事实十分明显: 经济处于萧条时期, 减税和相关的税制改革备受青睐。总体来讲, 美国的减税实践没有阻碍自由市场的发育, 而且它已逐渐成长为一种长期的财政战略选择。始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真正意义上的减税政策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 从其实践的效果来看, 适度、公平的减税政策能够 ∃ 唤醒%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又具有广阔的扩展空间。2 美国减税政策演变的启示着眼于美国的减税政策, 无论是肯尼迪! 约翰逊时期的需求性减税、里根的供给性减税, 抑或是奥巴马政府的一揽子计划等, 减税政策已经成为美国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工具, 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意图和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趋势。它带来了诸如GDP 的增长、储蓄和投资增加、暂时缓解通货膨胀等功效。从整个美国减税政策的历史演变中, 可以获得如下几点启示。21 减税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 其作用不可替代 减税政策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决策而间接实现的。对企业而言, 税收是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重要成本。采取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减税政策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引导资源由非生产性投资转向生产性使用,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企业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对个人而言,减税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积极参与到各种投资活动中, 抑制闲暇消费, 有利于劳动供给的增加。因此, 减税政策是增加社会储蓄、投资、劳动以及就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比增加政府支出更有效应。所以政策制定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减税在财政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提升减税政策的重要性, 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来拉动经济的增长。22 减税政策应该供求并重, 并适时作出调整美国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的减税实践表明,减税具有 ∃ 需求% 与 ∃ 供给% 双重效应, 单一地使用需求或者供给手段都行不通。供求 ∃ 天枰%的失衡, 必然限制减税政策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需求决定供给, 而供给又反过来对需求起到引导作用。如果只重视总需求, 实施片面的需求管理政策, 会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调, 出现经济 ∃ 滞涨%; 如果只重视总供给, 则容易引发经济衰退或下降。因此, 减税政策的设计者应该以美为鉴,努力寻求各种财政理论的最佳结合点, 避免出现供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并在供求失衡之时进行适当的微调, 做到供需并重。23 对减税风险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谨慎选择减税策略 从美国减税的历史实践上看, 减税对经济发展能起促进作用。但减税风险是减税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不可规避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4 个方面:(1) 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就短期来看,减税直接减少政府财政收入, 进而会造成政府可利用支出的减少, 并可能带来大量的财政赤字和∃ 债台高筑% 现象; ( 2) 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减税的出发点是税收政策延伸后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 实际上是向公众让渡部分利益, 引发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如果减税措施使用不当, 将造成市场主体间的不平等竞争; ( 3)影响税制的严肃性和固定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是对税收政策的局部调整或否定, 因此必然对既定税制的稳定性造成冲击。如果不同时期和不同目标的减税政策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就更会加剧税制的复杂化; ( 4) 减税政策本身具有时滞性。减税的政策效果不如增加财政支出那样明显和直接,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它对经济的激励效果往往在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完全凸显出来, 尤其是在扩大内需和提高居民购买力方面。减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它给减税政策的运用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借鉴美国减税的经验的基础上, 必须对减税风险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果政府可支配的财力充足, 则可考虑实施! 153 !第12 期(总第206期)2010 年 12 月工业技术经济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No 12 ( General, No 206)Dec 2010全面的大规模减税, 否则应采取相对谨慎的减税策略, 力争把风险维持在可控范围内。24 减税应与发展民生相结合, 努力寻求社会公平从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去考察减税政策的动机及效果并不难, 难的是减税如何真正的实现社会公平。从实际情况看, 美国的减税法案受到抨击和质疑最多的也正是关于减税的公平性问题。很多学者认为, 美国减税拉大了贫富差距, 不符合低收入者福利的增加和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它更有利于中高收入阶层财富的积累, 使得纵向公平难以实现。因此, 在设计减税政策时要有意识的向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倾斜, 着重减轻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 并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对民众基本公共物品的供应, 并且通过各种∃ 民生% 支出, 加大对低收入阶层转移支出和补助的力度, 做到公平和效率兼顾, 使减税政策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25 减税要与其他政策配套实施, 共同发挥作用相对于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 如今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可谓时过境迁。但美国减税政策的历史经验表明, 美国政府在实施减税政策的同时,还配合着财政、货币、汇率、价格杠杆等措施,使他们共同发挥作用。比如, 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 用发行货币的手段来配合减税政策; 当减税造成收不抵支时, 可以利用发行国债的手段来弥补财政的空白; 为了平衡减税带来的财政收入的减少, 可以采用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 在某些不影响国计民生的产业部门适当的增税等。总之, 为了应对刚性的财政支出, 使减税政策取得预期效果, 避免单兵冒进,有关减税的安排必须与其他政策配套实施。参 考 文 献1. 何盛明: 财经大辞典 ( 下卷) [M]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1990: 18362. Anthony S. Campagna: US National Economic Policy1917~ 1985, New York: Praeger, 19873. 章嘉琳. 变化中的美国经济 [M] . 学林出版社,3754. 丁冰, 张连城. 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M] .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97The 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US. Tax Reduction PolicyYe Jun Tian Shuhui( Jilin Universi 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Abstract Since the 1930s, large- scale tax reduction policy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five times in the US. history. In anotherword, the US. hi story of tax red uction has bitter experience parallels with glory and both t wists and magnificence. The paper is mainly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 tax reduction, and thus further analyzes i ts enlightenment and the use for reference.Key words tax reduction policy; tax burden; development; enligh tenment; The United States! 154 !第12 期(总第206期)2010 年 12 月工业技术经济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No 12 ( General, No 206)Dec 2010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广工好坑
你是不是广工的?哥也是,今晚就要交了,同求追问大哥,别吓我,不是第八次课才交吗? 昨天是第八周广工的阿,我也在找阿广工的吗?~~我明晚要交我也是广工的,好悲催啊啊啊啊啊啊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三、实验与观察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有些护理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四、资料搜集与处理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五、论文写作提纲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时即可得心应手。六、执笔写作执笔写作标志着科研工作已进入表达成果的阶段。在有了好的选题、丰富的材料和详细的提纲基础上,执笔写作应该是顺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当然要充实,但形式也不可不讲究,文字表达要精炼、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特别应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语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抒情等语句以及俗言俚语,也不要在论文的开头或结尾无关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言论或政治形势。论文写作也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存在着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使思维活动连续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停顿,这样写作效果较好。
美国梦、乐观主义——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摘 要】电影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透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 【关键词】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 美国梦 乐观主义 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世界传播事业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时代,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是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其中电影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影就像一个微观世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在美国电影中,“美国梦”和“乐观主义”是常被涉及的主题。那什么是“美国梦”呢?最具代表的关于“美国梦”的电影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 (1994)是由罗伯特•泽梅基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愚人电影”(反智电影)。该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阿甘正传》一举获得13项提名,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还夺得了当年全美10大票房影片的首位,并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4年后该片又进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列。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 影的神话。 一、《阿甘正传》简介 福瑞斯特•甘(阿甘)出生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由于父亲早逝,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并参了军,随后开赴越南战场。在军营里,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布巴在越战中丧生,丹中尉失去了双腿,阿甘则因为救人成了战斗英雄。回国后,阿甘为了履行对布巴的承诺,买下了一艘破船开始捕虾。一系列机缘巧合后,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气,还莫名其妙地累积了大量资产。不过,钱并不是阿甘所看重的东西。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马,可珍妮有自己的梦想,不愿平淡地度过一生…… 二、《阿甘正传》的主题 亲情、友情和爱情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围绕着愚人文化这一背景,影片讲述了发生在阿甘身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阿甘自幼腿部残疾而且智商低下,小镇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待阿甘,只有两位女性关心、爱护他:母亲给予了他伟大的母爱,珍妮则以纯真的少女情怀温暖着他的心。在母亲心目中,阿甘不是负担,而是上天对她的馈赠,她倾尽全力抚养阿甘,总有办法找到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你会尝到什么样的味道”,“笨有笨的作为(傻人有傻福)”,并且为了能够为他争取于正常儿童同样的生活学习机会,她甚至答应陪校长睡觉。 《阿甘正传》表达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其中被导演反复强调的就是对生活永不放弃。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以情感上的教育,而且也是一部关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到1982年的社会史,非常值得一看。阿甘智商虽低,但他心地单纯,信念坚定,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在运动、战场、商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甘的人生历程中穿插着美国战后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猫王、披头士乐队、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水门事件、乒乓外交等等。阿甘的故事象一面多棱镜一样折射出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观众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三、《阿甘正传》反映的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美国梦”和“乐观主义” 从《阿甘正传》中我们能够想到人们追逐已久的美国梦以及乐观主义。美国梦是上个世纪的神话,是许多欧洲人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而来到美国的目标。美国地广人稀,到处都充满着爆富的机会。今天,美国梦依然存在,大量亚洲人和拉美人把美国看成是实现梦想的摇篮。那到底什么是美国梦呢?虽然已有些许变化,但却有一个永不变化的主题:或成为富人,或成为体育英雄,或成为著名演员,或有参观白宫和得到美国总统接见的机会 ,或通过勤奋刻苦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怎样来实现这些梦想呢?人们需要做什么呢?人们应该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或者要有最高的智商吗?谁能回答这些问题?看过《阿甘正传》后你就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美国大事,他很富有,参观过白宫,还是一个体育英雄。他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告诉人们,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即使你的智商极低。他就是阿甘。美国是一个具有“未来取向”的国家,这也决定了美国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价值观。但在60年代,青年一代为了表达对美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越南战争的不满和反叛,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迷惘与困惑.选择的是一种逃避现实、追求享乐、否定理性、强调本能的幻灭之路。性的解放、毒品带来的幻游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流浪和群居生活是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影片中珍妮和她的“嬉皮士”同伴的生活方式。但低智商的阿甘与他们完全不同。也许他的智商使他无法了解珍妮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所做的事情,但他身上一直洋溢着一种美国人所特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虽然阿甘的智商极低,但另一方面,阿甘又是聪明的。他参观了一所退伍兵专用医院,用他高超的乒乓球技艺来愉悦他们。与此同时,电视里正在报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消息。然而没人观看这个人类的世纪创举,他们都被这个低能儿的球技深深吸引。此时科学是乏味的,体育更加伟大。阿甘相信,蠢人才做蠢事,傻人有傻福。这也正是电影导演对阿甘成功生活的诠释。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蠢人,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这就是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的砝码。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聪明还是愚蠢,你只需做到最好,然后取得成功。阿甘教给人们成功的钥匙就是:你自己去决定你是做聪明人还是傻子吧。 美国人总是思考着未来的目标,他们说:“我们要把人类送到月球上去。”他们做到了。他们的国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上由十三个殖民地建立起来,如今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梦是真实的,古巴人来到美国成为棒球明星;每天数以千计的墨西哥人越过边境线寻找工作,寻求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做出决定,拥有自己的目标,一切都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宁.美国文化与现代化.北京:辽海出版社,2006. [2]张奎武.英美概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赵英男.英文影视赏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董力燕,刘铭.《阿甘正传》中的成功哲学[J].文教资料,2007. [6]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J].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刘洋.寻找迷失的英雄——《阿甘正传》的新英雄观及其文学内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文献综述的话就写美国电影和文化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导向开始改变,电影里的所反映的思想也开始不一样了。不过美国电影始终都宣扬的是英雄主义。反正综述嘛,就是一通抄,把别人的话概括概括、总结总结。有些就转换成自己的话就好了。至于外文文献直接google里搜,输关键字american culture,film,cinema应该有的。google scholar里面应该也有不少PHD文档的。我写论文常用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对不起暂时没找到!
美国 文献 论文 题材 格式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