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写论文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己琢磨了一下,现在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到你。大部分都要列出,各标各的页码;有的可以写“同上”,只标出页码等。多处引用同一文献,要求文献前标明多个序号,都需要进行标注。具体可以去学客行查重看看,有很多方法,用专业的查询更方便,准确。
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添加标注的方式是一样的,只要区别开不同的引用位置即可。
通常添加引用时,注明引用的页数,需要精确到页。如果是同一页,引用的标注用同样的标注即可;如果是不同页的引用,标明引用页即可。
1、所列参考文献应为便于读者考证的官方出版物。
2、所列参考文献应当标明编号、书名、作者和出版信息。
直接引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二、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标准的答案!参考文献标注有很多种格式,各个刊物要求不一样,1.有的是要求页下注,每一个都在当下页注出,页码放在文献中,2.有的在第二个出现后写“同上”,只写页码,3.有的要求放在文章后面一一列出,在各自的文献后各标各的页码,4.有的是各标。
1、打开Word,建立空白文档。
2、在文档中录入正文,正文包含有标题、编号、图片、图表、表格、标签、脚注、尾注等多种形式的内容。
3、需要使用交叉引用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后文需要引用前文的内容,在需要使用交叉引用的地方,点击【插入】—【交叉引用】。
4、在打开的窗口中,在【引用类型】中有多种可供引用的文档内容,选择需要的类型,然后在下方的框中就会出现本文档存在着改类型内容的列表。
5、在【引用内容】中也有多个选项供选择,可以只引用页码,也可以引用整个内容的文字等。
6、默认勾选【插入为超链接】,点击【插入】。
7、这样,就使用了交叉引用,并且因为使用了超链接,所以按住Ctrl点击交叉引用的文字,即可跳转到引用内容所在地。
注意事项:
作为 Office 套件的核心程序, Word 提供了许多易于使用的文档创建工具,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集供创建复杂的文档使用。哪怕只使用 Word 应用一点文本格式化操作或图片处理,也可以使简单的文档变得比只使用纯文本更具吸引力。
你可以在尾注里插入一个书签,然后二次引用时使用插入“超链接”,选择“本文档中的位置”,然后选择你插入的标签即可。更多追问追答追问请问如何做?假如我的尾注是“[1] 余全茂,王仁清.石墨烯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J].材料导报,2012,26(8):7-13.”。那么我如何去设置呢?请详细解答,谢谢追答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在正文直接双击文献编码就去到尾注的?就像第一次引用那样,直接双击编号就达到双向链接的效果追答
没有了,一个尾注只能标记对应一个编号,否则从尾注回到编号就不知道应该回哪个位置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用交叉引用的方法,点击引用的编号只能回到引用的地点,不能回到文档末尾的尾注。做文献引用,还是用ENDNOTE吧。
不同的页码放在各自的文章中相应序号后面,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
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著作的多处内容,可以简化标注,比如见以上著作,多少页码即可。现在中国知网的要求是相同文献用同一序号,不同的页码放在各自的文章中相应序号后面,比如你引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假如都是[2]的话,第一个在文章中标[2]43-45,第二个标[2]70,在文章后面参考文献中只列一个[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就可以了您好,请问您的问题解决了么?我现在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不知道怎么操作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的类型编码: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此外,电子文献的格式代号为:
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一般情况下,引用参考文献的基本单位是期刊中的单篇论文、论文集中的单篇论文、图书中的一个章节、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或者自成一份的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你这里所列举的27篇参考文献,有几个可以合并。例如,第9、第10,页码完全相同,可以合并;第6的页码包含在第9、第10中,也可合并。第18、第19的页码完全相同,第21的页码相差1页,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可以合并。第11、第12、第14、第17,页码比较接近,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则可以合并;如果不是同一章节的,则分别列举。第23、第22、第4,页码比较接近,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可以合并。第24、第27,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可以合并;如果不是同一章节的,则分别列举。第3、第8,页码相距较远,很明显不是一个章节的,应当分别列举。第1、第2、第5、第7、第13、第15、第16、第20、第25、第26,都是独立单元的,应当分别列举。上述意见供你参考。【尾注】:如果是期刊就不用管,专著的多次引用(起码5次以上),在文末的参考文献页码过多写不下的时候,就需要在文中引用处的[1]后面加页码。可以写成[1:23][1:25]...,也可以写成[1]p23,[1]p25...,还可以写成[1](p23),[1](p25)...
【脚注】:脚注引用一次就要在本页用不同的序号。
同一篇参考文献被第二次引用的时候,在你论文正文中角标处标注的编码仍然是该参考文献第一次被你引用时的编码。比如图中文献5和17为同一篇参考文献,那么,在你的论文中,不论第几次引用“股权结构、管理层***经验依据中国软科学”这篇文献,在论文正文的角标处,均注写【5】。同理6.11.24.23.33,在论文正文的角标处,均注写【6】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在文中第一次引用该文献时,该文献在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排序是多少,比如说是第4位,那么你在后面的文中继续引用该文献时只需在上角标上标注[4]即可。也就是说对于有重复引用的情况,文中引用文献的标号不一定非要从小到大一直按顺序排列。有些学校的规定很不合规范,他要求文中文献要按顺序标号,然后在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就会出现比如第7,第25,第30个文献都是同一个参考文献,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同一文献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只能出现一次。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同一文献在文章中被引用了多次的如果是直接引用了文章中的原话那么在引用的那段话后加脚注并在该页底部做出详细的标引纪录而在参考文献中只需标注一次参考了该文献就可以了!这其实是参考和引用的区别引用的必须在文章中用引号标引起来而且做脚注这样在论文查重的时候是可以被算作引用而不是抄袭的参考的文献只需要在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中用序号标注一次就可以了不用多次标注的。不知我的解释能否让你明白?
是的,但也不是要写多次,只不过你把初次引用时论文的序号再在引用处标出即可。如前面A处引用文献3,在A处标3,后面B处再次引用文献3,再在B处标3即可。所写论文中在不同地方引用一篇文献的不同部分,需要对每次引用作出详细的页码等说明,引用几次说明几次,这个是注释。参考文献是引用或参考过的文献即注释的目录,一篇文献出现一次。
一篇文献在论文中引用多次,不可以,那就不是自己的文章的,看不出自己的观点了,适当引用,能增强文章的力量,吸引读者观看。可以是可以,但是也要注意引用次数。毕竟论文也是有查重率的。虽然可以,但并不推荐,太多次后容易被当做抄袭
对于论文写作时多次引用同一篇文献问题,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多次引用同一篇著者的同一篇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只列首次出现得一条;如果为图书,在各处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
文献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