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深静脉血栓患者,本以为不是什么大病,后来下肢肿胀,而且引起肺栓塞,住院15天出院,主要是溶栓和抗凝,没有植入过滤网,出院时彩超检查深静脉还是未通,医生说只能靠侧枝循环,属于后遗症。出院后,坚持每天穿弹力袜(长筒的,二级治疗型),吃华法林,复方丹参片,每周查一次血凝(PT, INR的值控制在1只能防各打速碧林来抗凝做手术在细管内置滤网
李中玉(LZY1949V),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疑难乳腺病专家会诊中心主任,河南饮食养生专业委员会理事。六十年代末拜师于全国著名“张八卦外科”第五代传人李道洲先生,得其真传。擅长运用中医中药传统疗法诊治外科疾病。
尤其对乳腺增生病、多发性乳腺结节、乳癌术后预防复发转移、肉芽肿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痤疮、慢性荨麻疹、脱发、银屑病等外科疑难疾病有专门的研究。继承研发有多种丸、散、膏、丹,疗效确切,行医五十年来,诊治经验丰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编的《中医外科病诊治彩色图谱》曾获得“1999年国家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主编《乳腺增生病中西医诊治全书》。先后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大河报,大河健康报、东方今报等媒体接受采访、发表科普文章50多篇。
知道,我邻居用过没有听说过最好写创新的前言研究。当时也不会,还是学姐给的雅文网,帮忙写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临床研究》何首乌肝毒性客观性、临床标志物及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知信行及需求测评工具的研制及应用随机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研究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慢性乙型肝炎证治规律研究杨柳教授关于白癜风的学术思想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于循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补肾活血方干预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之月经后期、过少的临床研究护理学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的评估和相关影响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的临床研究安徽省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现状与对策研究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医学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效果分析腹针配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安徽省临床医生职业压力源调查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早产儿相关临床问题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及危重新生儿稳定项目的推广和效果评价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尼可地尔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电子化数据管理关键因素初探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中药临床试验肝肾功能指标异常值的分析与评价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实习管理研究——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基于SOM的神经网络聚类方法在临床检验知识发现中的适用性研究口服地屈孕酮与肌注黄体酮对辅助生殖技术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医学科研论文,首先你要有科研课题立项,第二最好有一个团队,第三要有处理数据的软件。一篇优秀医学科研论文既要求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 又要富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且文字通顺, 层次清楚, 逻辑性强。可怜看看以下网址/bbs/art1 陌生、恐惧的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的就医条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门诊患者特别是首次来医院就诊,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就诊程序不了解,加上对自己的疾病能否治好的担心会产生惧怕心理。 13 祈求“神医”心理 在大多数病人的心里,都希望找到医术好的“神医”,尽快详细的检查,及时、准确的诊疗,药到病除;对护士穿刺总希望“一针见血”;对所有检查总希望一次就有了明确诊断。 15 期待诊疗,祈求安全 患者就诊时期望医生为其进行全面检查,并给予正确诊疗,对自己患病经过的叙述,总担心有遗漏,而误导了医生的诊断,若医生不耐心倾听,便会产生自责和不安心理。尤其是一些有难言之痛的患者,叙述病情遮遮掩掩,而后又叮咛医生保密,希望医生对自己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17 药到病除、急于求成心态 门诊患者大多都对疗效有一定疑虑,想迫切体验到治疗效果。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多次复诊常使他们怀疑医生的诊疗水平,有些病人甚至认为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患者总希望看一次医生就能“立竿见影”。 2 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管理措施 22 设置明确就诊流程 在各诊区设有鲜明的挂号、就诊、交费、取药指示标牌,当患者初次来医院就诊时,鲜明的指示标牌能缓解病人的恐惧感。 24 提高医护人员心理素质,以优质服务善待病人 门诊医护人员要加强医护心理学的学习,倡导人性化护理,注意察“言”观色,从不同的患者及家属的眼神中读懂他们的疑虑和疾痛,尽最大努力给予满足〔4〕;预测患者的需求,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解决患者的疑问,从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出发,善待每一位病人。 26 提高医、护技术水平,赢得患者信任 门诊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掌握医学全科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得到患者心理上的信任和行为上的配合〔5〕。总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医护人员必须通过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优化服务态度,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因人施护”,满足患者心理需要,使患者心情愉快,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才能使医院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参考文献】 1 王长虹,丛中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75-578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3 莫孙淑冰,廖进芳,刘均娥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6-398护士长岗位培训新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护士长学习共同体5 赵丹中国社区医师,2006,8(144):102%~6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猝死的原因及机制 2 刘洁珍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153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骨科专业毕业论文可以写相关的实验类课题。当时也是得到了雅文网的大力帮助,写的《骨科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还有些题目参考吧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内科治疗研究骨科住院患者饮食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提高骨科护理文书质量的调查分析现代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骨科围手术期大面积急性肺栓塞的早期救治细节护理六步法在小儿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东莞市43家医院骨科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及对策音乐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在手术室的控制措施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护理工作量测算分析台湾地区骨科发展历程骨科专科护士对骨科护理质量及康复的意义献身祖国骨科事业的叶衍庆教授骨科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手术室骨科外来器械的使用与管理骨科手术术前皮肤清洁方法的研究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骨科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体会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Mimics在骨科术前应用研究(附81例报告)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感受服务在骨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五年的建设与发展“1+3”模式在骨科预防患者跌倒与坠床管理中的应用体会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疼痛管理运用研究骨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策略分析骨科患者发生压疮原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100例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分析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疗效观察86例骨科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骨科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研究骨科研究生临床工作技能的培养护士气质类型对骨科专科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四川省部分医院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骨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互联网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骨科专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应该按您学校的模板写,每个学校和不同专业的要求都不一样。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护理论文题目供你进行参考: 1、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 2、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构建的研究 4、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5、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6、精神病患者照料家属的护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 7、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 8、膜滤对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去除特性研究 9、安徽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生无偿献血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10、护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1、灾害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 12、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13、运用ECS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14、医院志愿者活动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影响的研究--以某省属医科大学为例 15、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一般这类论文都比较好写,我长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2四肢痛:如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4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幻肢痛;7.癌性疼痛:癌症所致疼痛或与癌症治疗相关疼痛等。赵军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眼科行政副主任、眼内人工晶体植入中心主任、眼内人工晶体植入研究室主任,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专门从事白内障摘除及各类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尤其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及衍射多焦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上万例手术经验,并承担安徽省卫生厅下达的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新技术全省推广任务。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取得科研成果4项,其中3项获合肥市科技进步奖。阚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安徽省血液净化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流行病学委员会委员,擅长各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精通血液净化治疗。李秀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兼任:安徽省抗癌协会理事、安徽省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合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安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兼职教授。华东地区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协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吴艳妹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中华消化学会安徽分会常务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消化科疾病的诊断及疑难危重病人处理具有较强的能力,能熟练掌握胃镜、肠镜技术及诊断、治疗各种手段;2005年在我市率先开展了无痛胃镜诊疗技术。马维青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安徽省内分泌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专攻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对各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在国家级、省市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陶瑞雪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处理妇产科危重急症的能力。在妇科领域,擅长妇科良性肿瘤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在产科领域,对产前优生优育、围产期保健、各类难产的处理及妊娠合并和并发症有很强的处理能力。周业金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华东地区手外科协会委员,安徽省骨科协会委员,安徽省显微外科协会委员,《临床骨科杂志》编委,在手外科、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胸廓出口综合征、游离复合组织移植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带足背皮瓣的第二游离足趾再造拇指、断指再植和复杂性断指应用显微血管移植再植领域具有很高造诣;另外在复杂性骨与关节创伤、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人工髋、膝、肩关节置换。文刚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暨外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安徽省靶向专业治疗专业组和胃肠肿瘤专业治疗组常委。1996年至1999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研究胃肠道肿瘤和肝移植基础。2004年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研修肝移植的临床应用。主持和负责科研课题六项。其中市科委重点项目三项。撰写专业论文十余篇。 专业特长:消化道肿瘤的诊治和肝移植。温晓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安徽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特长儿科内科、新生儿疾病。朱幼玲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安徽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20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尤其对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2004年被评为合肥市精神文明十佳个人,安徽省女职工“十五”文明立功先进个人。胡淑荣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省肾病协会委员,从事肾内科专业30余年,对肾内科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病,肾功能衰竭和严重并发症(如:各种原发肾炎、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及疑难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肾内科血液净化疗法。冯益进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安徽省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合肥市耳鼻咽喉科学会秘书长。特长耳显微外科,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疾病,鼾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喉肿瘤的切除。刘刚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技术特长:青光眼,眼底病。主持开展的屈光性晶状体手术、青光眼防粘连术国内领先,胎儿角膜移植术、复杂视网膜脱离术、玻璃体切割术、人羊膜眼表重建术居省内领先或先进水平。丁锐男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肝胆血管外科行政副主任,血管外科主任,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的《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术式及病理研究》科研课题已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鉴定,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熟练地掌握普外科急危重病人及各种疾病的处理;在我省率先开展多种血管疾病诊治及研究,如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复杂的动静脉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王可兵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安徽医科大学毕业,擅长普胸外科、心脏外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在食道癌、肺癌、胸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的治疗上颇有心得,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治愈病例数千。尹忠祥主任医师,安徽省颈椎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对骨科疑难病症有极高的诊疗水平,有八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50年,擅长脊柱损伤、痉挛性脑瘫综合症、先天性髋脱位、儿麻后遗症、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疑难病症的诊治。王家米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合肥市肿瘤学会主任委员,外科学会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胃肠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合肥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技术主任,合肥市干部保健专家,工伤鉴定专家,精通外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精湛、全面。能熟练完成各类手术操作,复杂的肝胆外科手术,乳腺癌,甲状腺癌,胃肠肿瘤。胰腺癌手术。刘尚全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分泌科副主任,糖尿病足诊疗中心主任,医务部副部长。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主 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 研究方向: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GLP-1质粒的构建及其降糖机制研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与钠调。汪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外科学会常委。在安徽省率先开展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瘤等,颈部不留任何疤痕,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特长胃肠道疾病、微创手术。血液肿瘤科。鲍扬漪1982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医学系,现任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大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及徐州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抗癌协会理事,安徽省抗癌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血液专科分会委员。长期从事血液、肿瘤的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1992年-199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进修并多次参加全国肿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学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论文 静脉血栓 下肢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