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有关无功检测的论文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1、谁帮我网上找或下载篇论文 与功率因数或无功补偿都行 二者同有也行

浅谈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摘要: 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是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减小网损,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进行了总结,对目前无功补偿和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无功优化 无功补偿 非线性 网损电压质量�1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量的增加,电网的经济运行日益受到重视。降低网损,提高电力系统输电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电力系统运行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电力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特别是随着电力市场的实行,输电公司(电网公司)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网损,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给输电公司带来更高的效益和利润。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优化和无功功率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合理配置和对无功负荷的最佳补偿,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而且可以降低有功网损和无功网损,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 无功优化计算是在系统网络结构和系统负荷给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控制变量(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和机端电压水平、电容器组的安装及投切和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使系统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网损达到最小。通过无功优化不仅使全网电压在额定值附近运行,而且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电能质量、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因而无功优化的前景十分广阔。无功补偿可看作是无功优化的一个子部分,即它通过调节电容器的安装位置和电容器的容量,使系统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网损达到最小。2 无功优化和补偿的原则和类型�27的规定。�22Mvar/km。这样就必须对系统进行感性无功功率补偿以抵消线路的容性功率。如实际上,电网在500kV的变电所都进行了感性无功补偿,并联了高压电抗和低压电抗,使无功在500kV电网平衡。�3 输配电网络的无功优化(闭式网)�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从优化方面可从两个方面说起,即输配电网络(闭式网)和配电线路及用户的无功优化和补偿(开式网)。32 优化算法� 由于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约束的多样性、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混合性和计算规模较大使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将非线性无功优化模型线性化求解,是一些算法的出发点,如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无功优化潮流、无功综合优化的线性规划内点法、 带惩罚项的无功优化潮流和内点法等等,以上均是通过将非线性规划运用泰勒级数展开,忽略二阶及以上的项,建立线性化模型求得优化解。这些方法由于在线性化的过程中,忽略了二阶及以上的项,其计算的收敛性得不到保证。为了提高优化计算的收敛性,又提出了将罚函数的思想引入线性规划,提出了带惩罚项的无功优化潮流模型与算法,使依从变量的越限消除或减小到最低限度。但它不能从根本上结局线性化后的不收敛问题。� 针对线性算法方法的不足,又提出了一些运用非线性算法,混合整数规划、约束多面体法和非线性原-对偶算法等等。尽管这些方法能在理论上找到最优解,但由于无功优化本身的特性,使计算复杂、费时,且不能保证可靠收敛。 为了提高收敛性和非线性的对于无功优化中的离散变量(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电容器组的投切)的处理,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方法,相继提出了遗传算法,�Tabu�搜索法,启发式算法,改进的遗传算法,分布计算的遗传算法和摸似退火算法等等,这些算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无功优化的收敛性和计算速度,并且有些方法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无功优化仍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由于无功优化是非线性问题,而非线性规划常常收敛在局部最优解,如何求出其全局最优解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由于以网损为最小的目标函数,它本身是电压平方的函数,在求解无功优化时,最终求得的解可能有不少母线电压接近于电压的上限,而在实际运行部门又不希望电压接近于上限运行。如果将电压约束范围变小,可能造成无功优化的不收敛或者要经过反复修正、迭代才能求出解(需人为的改变局部约束条件)。如何将电压质量和经济运行指标相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3)无功优化的实时性问题。伴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无功优化的实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避免不收敛,求出最优解仍需进一步研究。<![endif]>4 配电线路上的无功补偿及用户的无功补偿42 用户的无功补偿� 对于企业及大负荷用电单位,按照无功补偿的种类又分为高压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就地补偿。文献〔8〕指出在补偿容量相等的情况下,低压就地补偿减低的线损最大,因而经济效益最佳。这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低压就地补偿了负荷的感性部分,使流经线路和变压器上的无功电流大大减小,显然此种方法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最佳。但是上述并没有指出最佳补偿容量应为多少?同时也没有计及无功设备的投资。文献〔6〕指出了对于开式网的最佳补偿容量,三种常见的开式网可见图2所示。� 41 放射式开式网的最佳无功补偿� 对于用户或经配变出线的开式网络,针对开式网的接线的最佳无功补偿容量,参考文献〔6〕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其目标函数采用第二类目标函数,为了分析,下面进行了简单的推导: 对于网络为放射式网络,此时网络年计算支出费用与无功补偿的关系可表达为: 由于主要研究的是无功功率对有功网损的影响,因此有功功率对网损的影响可不考虑,(4)式可简化为下式:在其余节点的补偿QCn,op均于上式相同。��42 干线式和链式开式网的最佳无功补偿 对于干线式及链式接线开式网,在第i=1点设置无功补偿,其QC1,op同放射式开式网,若在i=1,2 设置无功补偿,见图2(b)、(c)所示。 此时年计算支出费用可用下式表达: 同理,可求得QC2,op的表达式为(为了简化起见,节点2电压可认为与节点1电压近似相等): 式中R�∑为干线式或链式接线开式网线路电阻之和,此处R�∑=R�1+R�2� 推广到网络节点数为i, 干线式或链线式开式网线路段数为m, 综合可得开式网各处无功负荷最佳补偿容量QCi,op的计算通式为: 上述公式简单明了,且将著名的等网损微增率和最优网损微增率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公式一次性能得出最佳补偿容量,避免了计算的迭代过程,具体算例可见参考文献〔3〕例6-2,在6-2例中,求解最佳补偿容量是通过求解5组方程,6次迭代所得,而利用上述的推导公式可一次性计算出。5 结语� 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需要比较精确的负荷数据、发电机数据、变压器参数等等。同时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电力系统的状态是连续变化的,因此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随着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和无人变电站的进一步实现,需要计算快,收敛性良好的算法,同时伴随着电力市场的实行,无功定价理论的逐渐成熟,无功优化的理论也将相应改变并进一步完善。百度地图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降 耗 节 能——做好无功补偿及滤波工作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在号召全民建设节能型社会,中央给各级政府与企业也都确定了明确的节能目标,各种节能项目迅速发展,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在众多领域的节能项目中,电力节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众多的电力节能产品中,无功补偿无疑是电力节能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我国从50年代起就实行了《利率电费调整办法》,把无功补偿上升到了政策、法规层面,要求全社会共同重视,强制做好无功补偿方面的工作。合理有效的无功补偿可以为电力用户与供电系统带来巨大的效益,这已是的事实。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证实,合理有效的无功补偿使输配电线路、变压器等配电设施上的有功损耗可降低35%--50% ,设备带载能力可增加20%--30%。从业内总结的无功当量概念上看,每投入1kvar低压电容器,每天可以节约016kwh电能。我国的电网十分庞大,无功含量也十分巨大,还在消耗着系统的大量有功电能。可见,积极有效的开展无功补偿工作,让有不合理量无功存在的用电户得到合理的补偿,让存在故障、补偿不合理的无功补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投入电容1千乏,每天节约2度电”,将为全社会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使能源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 通过对无功补偿设备现状和使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大部分设备都是由开关厂做为一个附属产品提供给用户的。由于设计、控制原理、补偿方式与实际应用脱节,做为十分重要、降耗节能的无功补偿设备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接导致了无功补偿设备与用户系统不匹配,补偿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无功补偿设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给用户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能源、经济损失。另外,供电部门对电力用户的无功电量有一个考核,即力率调整电费。向力率(功率因数)达不到要求的电力用户收取力率调整电费。对于这些电力用户,做好无功补偿的工作,不仅会让供电系统有功损耗降低,而且其本身也得到降低线损、变损及不支出力率电费的收益,并且补偿到位的,还会有电费奖励。专业无功补偿谐波治理领域的公司,对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有更多的理解思考,有效解决问题:对每一个用户现场进行测量和了解,针对每一个用户进行符合现场需要的合理设计和配置,使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设备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得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功功率 当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时,如:电流通过白炽灯发热发光,转换成热能和光能;通过电动机的转动使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等,这些在能量的转变过程中做功的电能,叫做有功电能,其功率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在交流电力网中使用最多的电动机与变压器,在运行中要产生磁场,而电容器及空载输电线路则产生电场。交流电流在电源与电感或电容负载之间往返流动,形成电能与磁场能、电场能能量的相互交换。此电能既不做功也不消耗,这种电能称为无功电能,其功率称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绝不是无用功率:电动机需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产生磁场,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功率因数(力率)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称为功率因数, 用 表示 =P/S力率电费 全国供用电规则规定,用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的标准为:高压用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用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085以上;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减收电费(奖励比例) 增收电费(罚款比例)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000 05 05015 00 00030 05 05045 00 00060 05 05000 084 370 1083 369 1182 468 1281 467 1380 566 1479 565 1578 664及以下,每降低077 676 785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电费调整表减收电费(奖励比例) 增收电费(罚款比例)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00 05 0501 00 0002 05 0503 00 0004 05 0505 00 00065 05 00080 00 00095 05 00000 175 561 147为例,如通过补偿装置将系统功率因数提高到接近1的水平,系统电流将下降30%左右,即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损耗可降为P=I2R=(1-30%)2R=07左右,功率因数从095以上线损降低率和变压器的可变有功损耗降低率如下表:cos 07 07COS 097 07左右的系统,由于有效的补偿可使系统电流下降30%,即提高发电厂、变配电设施30%的带载能力。 改善电压质量 由于系统存在的大量感性负载将造成供电线路电压降低的损失,尤其在供电线路末端更为严重,通过合理的补偿可以有效的缓解线路压降,改善电能质量。 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的计算公式如下: ×10-3式中:P——有功功率,KW U——额定电压,KV R——线路总电阻, Q——无功功率,KVAR ——线路感抗, 由于系统的感抗远大于电阻,从上式中可以看到,无功的变化会引起电压产生很大的变化。线路中,无功功率Q减小以后,电压损失也就减少了。对于供电线路末端电压一般较低,可通过增加无功补偿装置来提升线路末端电压。节约电费支出 通过合理的补偿,,使计量点的功率因数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以消除力率电费,从而使电力用户电费支出大幅度降低。无功就地平衡,减少线路中无功电流的流动,是降低线路有功损耗最有效的方法。如果用户在负荷的终端做补偿,流过用户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流会相应的降低,有功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损耗会有明显的下降,且功率因数得到显著提高。供电政策中关于谐波部分要求由于现代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产生谐波的设备、设备种类、数量巨增,使得供用电系统中的谐波含量大量增加。电子电力装置 电力电子设备是电力系统中数量最大的谐波源,这种装置的主要类型是多相换流装置,包括整流器(交变直)、逆变器(直变交)和变频装置、三相交流调压器等,换流装置的特征谐波次数为HC=kp±1,k为任意正整数,p为换流装置的脉动数。变频装置 变频装置常用于风机、水泵、电梯等设备中,由于采用了相位控制,谐波成分很复杂,除含有整数次谐波外,还含有分数次谐波,这类装置的功率一般较大,随着变频调速的发展,对电网造成的谐波也越来越多。一般变频装置的特征谐波次数为5、7次。 电弧炉、电石炉 通常所谓的电弧炉是指交流电弧炉,用于钢铁冶炼。由于加热原料时电炉的三相电极很难同时接触到高低不平的炉料,使得燃烧不稳定,引起三相负荷不平衡,产生谐波电流,经变压器的三角形连接线圈而注入电网,其中主要是2~7次谐波,平均谐波畸变率可达基波的8%~20%,最大可达45%。气体放电类电光源 节能灯、荧光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与金属卤化物灯等属于气体放电类电光源。分析与测量这类电光源的伏安特性可知,其非线性十分严重,有的还含有负的伏安特性,它们给电网制造了大量的奇次谐波电流。虽然单体功率小、产生的谐波量有限,但其庞大的数量,使之产生的谐波污染不容忽视。 家用电器 电视机、录相机、计算机、调光灯具等,因具有调压整流装置,会产生奇次谐波。另外,工厂中常用的电焊机等也会产生大量的谐波。谐波的危害对供配电线路的危害 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力线路与电力变压器一般采用继电保护,保证线路与设备的安全运行。但由于谐波的干扰,保护不能全面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甚至产生误动或拒动。谐波严重威胁供配电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 影响电网的质量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使电网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发生畸变。如民用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由于荧光灯、调光灯、计算机等负载,产生大量的奇次谐波,其中3次谐波的含量较多,可达40%;三相四线配电线路中,3的整数倍谐波在中性线上叠加,使中性线的电流值超过相线上的电流。另外,相同频率的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要产生同次谐波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从而造成有功损耗,降低电网电压,占用电网的容量。 对电力设备的危害 对电力变压器的危害 谐波使变压器的铜耗增大,其中包括电阻损耗、导体中的涡流损耗与导体外部因漏磁通引起的杂散损耗都要增加。谐波还使变压器的铁耗增大,这主要表现在铁心中的磁滞损耗增加,谐波使电压的波形变得越差,则磁滞损耗越大。除此之外,谐波还导致变压器噪声增大,变压器的振动噪声主要是由于铁心的磁致伸缩引起的。 对电力电缆的危害 随着谐波次数升高,频率上升,使电缆趋肤效应明显,导致导线的有效截面积变小,交流电阻增大,增加导线的有功损耗。另外,电缆的电阻、系统母线、线路感抗与系统串联,提高功率因数用的电容器、线路的容抗与系统并联,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谐振。 对电动机的危害 谐波对异步电动机的影响,主要是增加电动机的附加损耗,降低效率,严重时使电动机过热。尤其是负序谐波在电动机中产生负序旋转磁场,形成与电动机旋转方向相反的转矩,起制动作用,从而减少电动机的出力。另外电动机中的谐波电流,当频率接近某零件的固有频率时还会使电动机产生机械振动,发出很大的噪声。对低压开关设备的危害 对于配电用断路器、漏电断路器、电磁接触器、、热继电器来说,受谐波电流的影响,在工作中都有可能产生误动作。对弱电系统设备的干扰 对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有线电视、楼宇自动化等弱电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通过电磁感应、静电感应传导方式耦合到这些系统中,产生干扰。其中电磁感应与静电感应的耦合强度与干扰频率成正比,传导则通过公共接地耦合,有大量不平衡电流流入接地极,从而干扰弱电系统,使之不能正常工作。另外,谐波还能影响电力测量的准确性、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等等。谐波电流,特别是3次(及其倍数次)谐波侵入三角形连接的变压器,会在其绕组中形成环流,使绕组发热。对Y形连接中性线接地系统中,侵入变压器的中性线的3次谐波电流会使中性线电流巨增、使中性线发热。由于谐波的频率较高,使导线的集肤效应加重,因此铜损急剧增加。同时变压器铁芯由于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磁通而导致铁损急剧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规定:“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供电营业规则》中规定:用户的非线性阻抗特性的用电设备接入电网运行,所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引起波形畸变超过标准时,用户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根据国家标准GB/T14549-93的规定,注入考核点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畸变率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 公共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电网标称电压(KV)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 奇次 偶次00 406-10 42 10 22110及以上 26 038 10 78 62 39 62 26 44 19 21 16 28 13 24 11 12 966 100 43 34 21 34 14 24 11 11 81 13 68 5710 100 26 20 13 20 88 53 49 31 30 27 12 58 31 36 27 25 16 11 13 53 43 39 20 26 28 16 66 48 32 23 27 19 18 11、电感性设备和电力变压器是耗用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 613、电网频率的波动也会对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磁化无功功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72、低压网的无功补偿 821112、 采用适当措施,设法提高系统自然功率因数 921、合理选用电动机 1022、 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 1023、 采用同步电动机或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补偿 1024、 正确选择变压器容量提高运行效益 113、 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 1232 并联补偿移相电容器,应满足以下电压和容量的要求 1231、电感性设备和电力变压器是耗用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据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电力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13、电网频率的波动也会对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磁化无功功率造成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影响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一些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够使低压电力网功率因数提高的一些实用方法,使低压网能够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达到降损节能的效果。2、低压网的无功补偿2111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100KVA以上的专用配电用户,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跟踪补偿的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运行更可靠。但缺点是控制保护装置复杂、首期投资相对较大。但当这三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性接近时,应优先选用跟踪补偿方式。2211,1/2负载时约为086。所以核算负荷小于40%的感应电动机,应换以较小容量的电动机,并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运行方式,限制空载运转。故从节约电能和提高功率因数的观点出发,必须正确合理的选择电动机的容量。22、 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实验表明,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数变动和电动机定、转子间的气隙变动是对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因此检修时要特别注意不使电动机的气隙增大,以免使功率因数降低。23、 采用同步电动机或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补偿由电机原理可知,同步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取决于电动机上所带机械负荷的大小,而无功取决于转子中的励磁电流大小,在欠激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吸取”无功,在过激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送出”无功。因此,只要调节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其处于过激状态,就可以使同步电机向电网“送出”无功功率,减少电网输送给工矿企业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了工矿企业的功率因数。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就是将异步电动机三相转子绕组适当连接并通入直流励磁电流,使其呈同步电动机运行状态,这就是“异步电动机同步化”。因而只要调节电机的直流励磁电流,使其呈过激状态,即可以向电网输出无功,从而达到提高低压网功率因数的目的。24、 正确选择变压器容量提高运行效益对于负载率比较低的变压器,一般采取“撤、换、并、停”等方法,使其负载率提高到最佳值,从而改善电网的自然功率因数。如:对平均负荷小于30%的变压器宜从电网上断开,通过联络线提高负荷率。通过以上一些提高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和自然功率因数的叙述,或许我们已经对“功率因数”这个简单的电力术语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知道了功率因数的提高对电力企业的深远影响,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对用电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的方式和对补偿容量的确定方法。3、 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功率因数是工厂电气设备使用状况和利用程度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一项主要指标。供电企业仅仅依靠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办法已经不能满足工厂对功率因数的要求,工厂自身还需要装设补偿装置,对功率因数进行人工补偿。32 并联补偿移相电容器,应满足以下电压和容量的要求Ue?c≥Ug?cnQg?c≥Qc式中Ue?c——电容器的额定电压(KV)Ug?c——电容器的工作电压(KV)n——并联的电容器总数Qg?c——电容器的工作容量(Kvar)Qc——电容器的补偿容量(Kvar)31技术特点燃料电池发电是在一定条件下使燃料(主要是H2)和氧化剂(空气中的02)发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和热能的过程。与常规电池的不同:只要有燃料和氧化剂供给,就会有持续不断的电力输出。与常规的火力发电不同,它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与常规发电相比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点:(1)理论发电效率高,发展潜力大。燃料电池本体的发电效率可达到50一60%,组成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在(10—50)MW规模即可达到70%以上的发电效率。(2)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少。与传统的火电机组相比,C02排出量可减少40%一60%。Nox(<2ppm)和SOx(<1ppm)排放量很少。(3)小型高效,可提高供电可靠性。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受负荷和容量的影响较小。(4)低噪音。在距发电设备3英尺(1.044米)处噪音小于60dB(A)。(5)电力质量高。电流谐波和电压谐波均满足IEEE519标准。(6)变负荷率高。变负荷率可达到(8%一lO%)/min,负荷变化的范围大(20一120)。(7)燃料电池可使用的燃料有氢气、甲醇、煤气、沼气、天然气、轻油、柴油等。(8)模块化结构,扩容和增容容易,建厂时间短。(9)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小于lm2/KW。(10)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操作。总之,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发电方式,既适合于作分布式电源,又可在将来组成大容量中心发电站,是2l世纪重要的发电方式。制约燃料电池走向大规模商业化的主要因素是:高价格和寿命问题。11采用燃料电池发电是提高化石燃料发电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高温燃料电池组成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可使发电效率达到60—75(LHV),这一目标将在2005年左右实现。预计到2010年,发电效率可超过72%。煤气化燃料电池联合循环(IGFC)的发电效率可达到62%以上。以燃料电池组成的热电联产机组的总热效率可达到85%以上。燃料电池本体的发电效率基本不随容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燃料电池既可用作小容量分散电源,又可用于集中发电应用范围广泛。23采用燃料电池发电可提高供电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率、低污染、低噪声、模块化结构、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突出特点,是理想的分布式电源。与目前一些可做为分布式电源的内燃机相比,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更高、污染更低。在250KW—lOMW的功率范围内,具有与目前数百兆瓦中心电站相当甚至更高的发电效率。作为备用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由于污染和噪声大不宜在未来的城市中应用。低温燃料电池不仅发电效率高,而且启动快、变负荷能力强,是很好的备用电源。现代社会对供电的可靠性和环境的兼容性要求越来越高,高效、低污染的分布式电源系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台湾相继发生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大面积停电,许多重要用户长期不能恢复供电,给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北约轰炸南联盟,使电力系统严重受损。这些由不可抗力引起的电网破坏无不使人引发出一个重要的思考:提高我国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虽然主要依靠电网的改造和技 术革新,但如果在电网中有许多分布式电源在运转,供电的可靠性将会大大提高。 对于象军事基地、指挥中心、医院、数据处理和通讯中心、商业大楼、娱乐中心、政府要害部门、制药和化学材料工业、精密制造工业等部门,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要求很高。目前采用的备用电源效率低、污染严重、电压波动大。而采用燃料电池作为分布式电源向这些部门提供电力,会使供电的可靠性和电力质量大大提高。他们将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第一批用户。对于边远地区,负荷小且分散,若建设完善的电网,不仅投资大,线损大,且电网末端地区电力质量不稳定。对于这些区域若辅助燃料电池发电的分布式电源,更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地区的电力供应问题。燃料电池的重量比功率和体积比功率均比常规的小型发电装置大,因此,它也是理想的移动电源,适合于各种建设工地、野外作业和临时急用。25发展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是国电公司“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是电力工业中的高新技术,己受到普遍重视。美国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主要由美国能源部组织实施,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为美国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日本的东京电力公司、关西电力公司及其它公用事业单位是日本燃料电池开发及商业化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其目的也是为电力公司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电力公司处在完成“两型”、“两化”、“进入世界500强”的历史时刻,恰逢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各行业“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有利时机,在国家电力公司内不失时机地进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是非常必要的。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技术路线,以高起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初步形成自主产权的燃料电池发电关键技术,不仅可以使我国在燃料电池发电技术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大大缩小,而且,对国家电力公司进行发电系统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提高国际竞争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7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在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MCFC和SOFC技术方面,国外已分别示范成功了2MW和100KW的燃料电池发电机组,而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2000年才可望研制出2KW左右的试验装置。在PAFC和PEFC技术方面,国内与国外的差距更大。倘若我们现在不开始研究开发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等到燃料电池完全成熟后再引进,不但会受制于人,还将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更谈不上尽快形成燃料电池发电的产业化。若不能形成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并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那么,也谈不上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只有从现在开始,在国外的基础上,高起点研究,经过10—20年的努力,有可能在国电公司形成燃料电池的产业和广泛的商业应用。21美国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研究开发状况31美国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计划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了"改善气候行动计划”,燃料电池被确定为一项关键技术,联邦政府为此制定了一项“美国联邦燃料电池发展计划”,目的是通过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这项计划中,对每一个燃料电池的新用户资助l000/KW的优惠。结果,仅在1998年,就有42台200kwPAFC发电机组投入运行。美国政府鼓励在一些对环境敏感的地区建立燃料电池发电站。此外,政府已促使美国所有的军事基地安装200KW燃料电池发电机组。通过这些措施,加速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并提高国家能源的安全性。美国政府投入巨资研究开发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保持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随着商业化过程不断深入,将逐步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为美国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DOE的燃料电池发展计划如下:PAFC己商业化,不再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开发。PAFC目前的发电效率为40%一45(LHV),热电联产的热效率为80%(LHV)。已完成250KW和2MWMCFC的现场示范,预计2002年进行20MW的示范;2003年左右,使250KW和MW级MCFC达到商业化;2010年,燃用天然气的250KW一20MWMCFC分散电源达到商业化,100MW以上MCFC的中心电站也进入商业化;2020年,100MW以上燃煤MCFC中心发电站进入商业化。MCFC技术目标是运行温度为650℃,发电效率达到60%(LHV),组成联合循环的发电效率为70(LHV),热电联产的热效率达到85(LHV)以上。目前,己完成25kw和100kwSOFC现场试验,正在进行SOFC的商业化设计。预计2002年左右,进行MW级SOFC示范;2003年左右,100kw一1MWSOFC进行商业化:2010年,250kw一20MW燃用天然气的SOFC以分布式电源形式进入商业化,100MW以上燃用天然气的SOFC以中心电站形式进入商业化;2020年,100W及以上容量的燃煤S0FC以中心电站的形式进入商业化。SOFC技术目标是:运行温度为1000℃,发电效率达到62%(LHV),组成联合循环的发电效率达到72%(LHV),热电联产的热效率达到85(LHV)以上,燃煤时发电效率可达到65%(LHV),这一目标预计2010完成。美国是最早研究开发PEFC的国家,但在大容量化和商业应用方面已落后于加拿大。目前美国生产的质子交换膜仍居世界领先水平。美国在PEFC的开发方面是面向家庭用分散式电源,实现热电联供。PlugPower公司与GE合作,计划2001年使10kwPEFC进入商业化,价格达到S750—1000/kw,大批量生产后,使PEFC的价格达到$350/kw。32市场预测美国能源部(DOE)对美国潜在的燃料电池市场的预测认为:在2005年一2010年,美国年需求燃料电池发电容量约2335MW一4075MW。现在美国的燃料电池年生产能力为60MW,商业化的价格为$2000一$3000/kw,若年生产能力达到100MW/a,商业化的价格则可达到$l000—$1500/Kw。若能达到(2000—4000)MW/a的生产能力,燃料电池的原材料费仅$200一$300/kw。那么燃料电池的价格则有可能达到$900—$l100/kw,此时可完全与常规的发电方式竞争。3221MW,燃料电池及电厂的费用主要由业主承担,但是制造商和政府也各承担一部分。这种政府和企业联合研究开发的方式促进了日本燃料电池的发展。使用燃料电池发电享有许多优惠政策:燃料电池的相关设备,在未超过一定规模时,其工程计划仅须申报即可动工。对500kw以下的常压燃料电池生产与使用的审批手续大大简化。在医院、旅馆、办公大楼等安装的燃料电池发电机组,政府提供的经费资助。新建的燃料电池发电设备享有10的免税额,并获有30%的加速折旧。对装设于电力公司或自备发电用的燃料电池项目,日本开发银行将提供投资额40%的低息贷款。33市场预测1990年,日本通产省发表了“长期电源供需展望”报告,预计日本国内的燃料电池发电容量到2000年约2250MW;2010年约10720MW,电力系统用5500MW,其中约有2400MW是MCFC和SOFC高温型燃料电池;2010年煤气化MCFC和SOFC达到实用化;发电效率达到50%一60%。由于燃料电池发电技术仍有许多技术上的难题没有突破,进展速度低于预期值,因此日本目前已将原目标做了修正,预计2000年燃料电池装机容量将达到200MW,其中分布式电源l12MW,工业用热电联产型为88MW;2010年将达到2200MW,其中分布式电源型为735MW,工业用热电联产型为1465MW。34国外发展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经验总结回顾国外燃料电地发展的道路,有许多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的经验。美国在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除了雄厚的财力之外,还有三方面重要的原因:一是政府将燃料电池发电技术视为提高火力发电效率、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列入政府的“改变气侯技术战略”中,并大力投入资金和力量研究开发;二是燃料电池技术提高到“国家能源安全并大力投入资金和力量研究开发;三是将燃料电池技术提高到“国家能源安全关键技术”的战略高度,DOD和DOE均投入资金研究开发;四是对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希望能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给美国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资金研究开发,力图保持领先地位。日本走的是一条通过与美国合作、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实现产业化的路线,并在PAFC的商业化方面己超过了美国,在MCFC的研究开发方面也接近美国。成功的重要经验也是政府对燃料电池给予高度重视,先后列入了“月光计划”和“新阳光计划”,大力投入研究开发。另一条经验是研究机构、企业和用户联合,组成从研究、开发到商业应用一体化集团,既承担研究开发的风险,也享受成功的优惠。加拿大Ballard公司在PEFC方面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研究开发,一个小公司也能在10—20年内成为举世瞩目的燃料电池技术拥有者。 燃料电池起源于欧洲,但是,现在欧洲的燃料电池技术已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主要原因是政府和企业对燃料电池发电技术重视不够。目前,欧洲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成立了—个燃料电池发电技术集团,引进美国、日本的技术,并进行研究开发。四 各种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综合比较42 PAFC:以磷酸做为电解质,可容许燃料气和空气中C02的存在。这使得PAFC成为最早在地面上应用或民用的燃料电池。与AFC相比它可以在180℃一210℃运行,燃料气和空气的处理系统大大简化,加压运行时,可组成热电联产。但是,PAFC的发电效率目前仅能达到40%一45%(LHV),它需要贵金属铂做电催化剂;燃料必须外重整:而且,燃料气中C0的浓度必须小于1%(175℃)一2(200℃),否则会使催化剂中毒;酸性电解液的腐蚀作用,使PAFC的寿命难以超过40000小时。PAFC目前的技术已成熟,产品也进入商业化,做为特殊用户的分散式电源、现场可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PAFC还有市场,但用作大容量集中发电站比较困难。45PPM;熔融碳酸盐具有腐蚀性,而且易挥发;与SOFC相比,寿命较短;组成联合循环发电的效率比SOFC低。与低温燃料电池相比,MCFC的缺点是启动时间较长,不适合作备用电源。MCFC己接近商业化,示范电站的规模已达到2MW。从MCFC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看,MCFC是将来民用发电(分散电源和中心电站)的理想选择之一。45 PEFC:PEPC的运行温度较低(约80℃),它的启动时间很短,在几分钟内可达到满负荷。与PAFC相比,电流密度和比功率都较高,发电效率也较高(45%一50(LHV)),对CO的容许值较高(<10ppm)。PEFC的余热温度较低,热利用率较低。与PAFC和MCFC等液体电解质燃料电池相比,它具有寿命长,运行可靠的特点。PEFC是理想的可移动电源,是电动汽车、潜艇、航天器等移动工具电源的理想选择之一。目前,在移动电源、特殊用户的分布式电源和家庭用电源方面有一定的市场,不适合做大容量中心电站。结 论选择适合于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应综合考虑以下几点:较高的发电效率;环保性能好;既能作为高效、清洁的分布电源,又具有形成大容量的联合循环中心发电站的发展潜力;既能以天然气为燃料,又具有以煤为燃料的可能性;技术的先进性及商业化进程;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降低造价的潜力;国内的基础。综合考虑以上几点,对适合于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提出以下几点选择意见:(1)优先发展高温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即选择MCFC和SOFC为我国电力系统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两种燃料电池既能以天然气为燃料作为高效清洁的分布电源,又具有形成大容量的联合循环中心发电站(以天然气或煤为燃料)的发展潜力。(2)MCFC和SOFC各有特点,都存在许多问题,尚未商业化。若考虑技术难度和成熟程度以及商业化的进程,对于MCFC,应走引进、消化吸收、研究创新,实现国产化的技术路线,并尽快投入商业应用:对于SOFC,应立足于自主开发,走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发展路线。(3)随着氢能技术的发展,PEFC在移动电源、分散电源、应急电源、家庭电源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的市场潜力,国家电力公司应密切跟踪研究。(4)AFC不适合于民用发电。PAFC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与MCFC、SOFC和PEFC比较,已相对落后。因此,AFC和PAFC不应做为国家电力公司研究开发的方向。参考文献[1] 许世森,朱宝田等,在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燃料电池发电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研究,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1999.12

4、功率因数补偿和无功补偿是什么关系?

功率因数就是根据无功补偿来确定的啊,所以其实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和无功补偿系统设计原理完全是一样的。因为现实中无功补偿还是通过计算功率因数利用控制器来控制功率因数的,如果是静态补偿的话,那么你前面所说的以无功功率为检测量,则检测量和控制目标量相同,检测精度低。也没法达到目标,要达到这个还是需要控制系统来控制,而实际的控制系统就是用功率因数来设计控制。因此这两个完全是一样的。是一样的,感性负载的运行是要电网提供有功和无功电流,这就使线路载流量加重,调相机及电容器都可以提供无功电流(功率因数是衡量无功的指标),一般采用电容器补偿较为简单及经济,经电容补偿后,电网可减少无功的输送,线路电流明显下降。既然是自动补偿,功率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最终以功率因数达到设计标准为目的,目前的补偿器采用分组、分相等方式,参照其原理设计就行了,补偿原则有电压优先也有无功优先的,但主要还是以无功为主。LZ的思路是对的,没必要再求证什么了。跟你个答案,你可以在网上搜索:郭卫国知识专家。郭老师,对于电气行业是无所不通!!!

5、谁能把我找一篇关于 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 论文

产品简介: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多的 SVC 专利技术拥有者。专业研制开发并向国内外用户提供SVC 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光触发的触发方式,从ETT到LTT各项技术完备。拥有高效热管冷却和全密闭纯水冷却两种冷却方式,拥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 SVC 专用高压全载试验检测中心,并拥有先进的DSP全数字控制技术。集中了国内外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性能价格比明显优于同类进口产品。详细介绍: 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多的 SVC 专利技术拥有者。 专业研制开发并向国内外用户提供SVC 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光触发的触发方式,从ETT到LTT各项技术完备。拥有高效热管冷却和全密闭纯水冷却两种冷却方式,拥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 SVC 专用高压全载试验检测中心,并拥有先进的DSP全数字控制技术。集中了国内外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性能价格比明显优于同类进口产品。 荣信SVC产品不仅全面替代进口,还广泛应用于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200余家钢铁企业,兰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等电气化铁道牵引站,以及兖州矿业集团、淮南矿务局、海口电业局、包头铝业等煤炭、电力、有色金属行业,还出口到越南、泰国、缅甸、土耳其、尼日利亚、苏丹、巴西等国家,为意大利达涅利等国际型的工程总包公司提供SVC分包业务,用户遍及世界各地,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SVC装机数量全球第一(已超过ABB、西门子),正在运行的SVC超过600套,遥遥领先于国内同行业企业。 荣信 SVC 通过中国 ISO9001 专业认证,并采用国际标准生产。荣信股份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的优势:◆系列化、标准化产品 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的SVC装置已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产品,规格品种齐全,技术先进,从而对质量、工期、价格及售后服务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使用户在合理的性能价格比范围内选择合适的SVC产品。◆品质保证成熟的技术、先进的试验检测手段及ISO9001质量体系的运行是荣信SVC品质的坚实保证,从元器件到整机出厂均为100%检测。 ■ 高压全载试验中心 ■ 国内唯一的SVC专用高压全载试验检测中心 ■ 试验电压6kV,10kV、27aspx?id3=&id1=52&id2=55

6、有关变频空调室外电控的功能检测的毕业论文

  其中这些有开题报告  1 基于MultiSim 8的高频电路仿真技术  3 虚拟信号发生器设计及远程实现  5 信号高精度测频方法设计  7 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9 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分  11 全自动电压表的设计  13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字滤波及频率测试  15 温度箱模拟控制系统  17 基于微控制器的电容器储能放电系统设计  19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21 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功器设计  25 基于LabVIEW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  27 高精度电容电感测量系统设计  29 基于Labview的虚拟数字钟设计  31 斩控式交流电子调压器设计  33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智能小车设计  35 基于EDA技术的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  37 基于EDA的计算器的设计  39 基于CPLD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扩音电话机的设计  43 35KV变电所及配电线路的设计  45 6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47 镍镉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49 智能住宅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原理研究  5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53 无刷直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5 智能红外遥控暖风机设计  57 蔬菜公司恒温库微机监控系统  59 仓储用多点温湿度测量系统  61 中频电源的设计  63 基于ARM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65 动力电池充电系统设计  67 PWM及单片机在按摩机中的应用  69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  71 单片机太阳能热水器测控仪的设计  73 双容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75 基于PROTEUS软件的实验板仿真  77 电机学课程CAI课件开发  79 63A三极交流接触器设计  81 自动售报机的设计  83 基于MATLAB的水轮发电机调速系统仿真  85 软胶囊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硬件设计)  8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谐波鉴幅  89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91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号音自动播放器设计  93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源切换控制器的设计  95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及其在倒车技术上的应用  97 公交车报站系统的设计  99 宾馆客房环境检测系统  101 基于单片机的户式中央空调器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103 基于单片机的定量物料自动配比系统  105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107 基于IGBT-IPM的调速实验系统驱动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109 基于87C196MC交流调速实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111 电子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  113 列车测速报警系统  115 语音控制小汽车控制系统设计  117 直流机组电动机设计  119 中型电弧炉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121 新型洗浴器设计  123 基于电流型逆变器的中频冶炼电气设计  125 基于CD4017电平显示器  127 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的设计  129 龙门刨床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131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通风控制器设计  133 论人工智能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135 浅论扬州帝一电器的供电系统  137 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  139 浅析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141 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水位测控仪分析  143 论“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获取技术  145 论传感器使用中的抗干扰技术  147 论高频电路的频谱线性搬移  149 论工厂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  151 论供电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及电气安全  153 论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技术  155 论特殊应用类型的传感器  157 论在线检测  159 论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  161 试论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  163 自动选台立体声调频收音机  165 基于环绕立体声转接器的设计  167 多种变化彩灯  169 单目视觉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171 智能毫伏表的设计  173 基于单片机mega16L的煤气报警器的设计  175 编码发射与接收报警系统设计:看护机  177 红外快速检测人体温度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179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原则  181 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案  183 自行车里程,速度计的设计  185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原油含水分析仪的硬件与人机界面设计  187 温度报警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189 鸡舍电子智能补光器的设计  191 单片机控制电梯系统的设计  193 控制式智能计热表的设计  195 基于单片机PIC16F877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197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  199 自动存包柜的设计  201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  203 智能温度巡检仪的研制  205 基于蓝牙技术的心电动态监护系统的研究  207 大型发电厂的继电保护配置  209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211 FC-TCR型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设计  213 数字显示式电子体温计  215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多路室内火灾报警器  217 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219 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221aspx?Rule=%20&Code=%20&Query=%E7%94%B5%E5%8A%9B%E7%B3%BB%E7%BB%9F%E6%97%A0%E5%8A%9F%E4%BC%98%E5%8C%96&Cat=%E6%9C%9F%E5%88%8A然后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都发表到哪些期刊杂志。太多了,我随便列举几个,比如:中国电力教育杂志:1电抗器补偿电抗器是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常用补偿设备,用以补偿输电线路对地电容所产生的充电功率,以抑制工频过电压。电抗器的容量根据线路长度和过电压限制水平选择,其补偿度(电抗器容量与线路充电功率之比)国外统计大多为70~85,个别为65,一般不低于60。电抗器一般常设置在线路两端,且不设断路器。13中间同步或静止补偿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间装设同步调相机或静止补偿装置,利用这些装置的无功调节能力,在线路轻载时吸收线路充电功率,限制电压升高;在线路重载时发出无功功率,以补偿线路的无功损耗,支持电压水平,从而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中间同步或静止补偿通常设在线路中点,若设在线路首末端,则调节作用消失。输电网的电压支撑点与调压输电网与受电地区的低一级电压的电网相联的枢纽点,常设置有载调压变压器或有相当调节与控制能力的无功补偿装置,或者二者都有,以实现中枢点调压,使电网的运行不受或少受因潮流变化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电压波动的影响,在电网发生事故时起支撑电压的作用,防止因电网电压剧烈波动而扩大事故。电压支撑能力的强弱,除与补偿方法和补偿容量大小有关外,更与补偿装置的调节控制能力和响应速度有关。并联电容器虽是常用而价廉的补偿设备,但其无功出力在电压下降时将按电压的平方值下降,不利于支撑电压。大量装设并联补偿电容器反而有事故发生助长电网电压崩溃的可能性。采用同步调相机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辅以适当的调节控制,是比较理想的支撑电压的无功补偿设备。近年来,国内外均注重静止补偿装置的应用。2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与电压调整以相位补偿和保证用户用电电压质量为主。27左右。励磁功率——滞相的无功功率在配电网中流动,不仅占用配电网容量,造成不必要的损耗,而且导致用户电压降低。相位补偿是以进相的无功补偿设备(如并联电容器)就近供给用户或配电网所需要的滞相无功功率,减少在配电网中流动的无功功率,降低网损,改善电压质量。中国对大电力用户要求安装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2电压调整为保证用电电器有良好的工作电压,避免受配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配电网需要进行电压调整。配电网电压调整的措施包括:中心调压、调压变压器调压和无功补偿调压。21利用地区发电厂或枢纽变电所进行中心调压这种措施简单而经济方便,但它只能改变整个供电地区的电压水平,不能改善电压分布。当供电地区的地域比较广阔、供电距离长短悬殊时,中心调压措施往往不能兼顾全区,有顾此失彼的缺点。22调压变压器调压可弥补中心调压方式的不足,进行局部调压。调压变压器有有载调压变压器、串联升压器和感应调压器三种。有载调压变压器与感应调压器一般用于特定负荷点,串联升压器则用于供电线路。调压变压器的调压作用是靠改变电力网的无功潮流来实现的。它本身不仅不产生无功功率,而且还因本身励磁的需要而消耗无功功率。当电网的无功电源不足时,调压变压器的调压效果不显著。相反地,若调压变压器装设过多,将加重配电网的无功功率消耗,拉低全网电压水平,增大网损,降低并联电容器的无功出力,严重时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的趋向。23无功补偿调压由于增加了电力网的无功电源,能起到改善电网电压的作用。装设于变电所内的无功补偿装置,还可采用分组投切的办法,对供电地区实行中心调压。串联电容补偿,可用于配电网中进行局部调压。距离较长的重载线路,使用串联电容补偿,效果较好。因其调压作用是由线路滞相电流流过串联电容而产生的电压升高来实现的。故线路负载愈重,功率因数愈低,串联电容补偿调压的作用愈显著。这种调压作用随线路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具有自行调节的功能。串联电容器所产生的无功功率,也增加了电力网的无功电源,可改善电力网的电压水平。串联电容能使线路受端的电动机产生自励磁现象,在设计、使用时,需采取预防措施。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fcgcg

9、急需英文文献及翻译 本人论文题目是 基于89C52控制的无功功率补偿。关于单片机的或者无功补偿的都可以。

1,调整不平衡电流无功补偿装置调整不平衡电流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在补偿系统无功功率的同时调整不平衡有功电流。调整不平衡电流无功补偿装置利用wangs定理,即在相间跨接的电容器可以在相间转移有功电流。装置中安装有12台耐压400V的单相电力电容器,每一台电容器既可以接在相线与相线之间也可以接在相线与零线之间,电容器改变接法利用同步编组开关(专利号:ZL20092001215995以上的同时,将三相间的不平衡电流调整至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0%以内。不但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铜损,而且可以降低变压器的铁损。调整不平衡电流无功补偿装置非常适用于三相不平衡的农网以及城市居民电网使用。2,同步开关技术(专利申请号:200910010913.0)同步开关技术是近年来最新发展的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使机械开关的接点准确地在需要的时刻闭合或断开。对于控制电容器的同步开关,就是要在开关接点两端电压为零的时刻闭合,从而实现电容器的无涌流投入,在电流为零的时刻断开,从而实现开关接点的无电弧分断。WSBC-PTK4型同步开关采用了独具一格的同步开关专利技术,使开关内的磁保持继电器完美地实现“电压过零投入,电流过零切除”的同步操作。与现在常用的复合开关相比较,省略了与磁保持继电器接点并联的晶闸管组件,于是结构简化,成本降低,又避免了晶闸管组件所容易出现的故障,因此可靠性大大提高。3,适度过补偿技术变压器自身的无功量虽然不大,但是变压器的数量很大并且通常是连续运行,在夜间负荷较小的情况下,变压器的无功电流就要占到系统电流的较大部分,因此变压器自身的无功功率不容忽视。通常的补偿装置都是安装在变压器的低压侧,在低压侧进行检测并进行控制将负荷的无功电流补偿掉,却无法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电流。一般人总认为变压器自身的无功只能在高压侧进行补偿,其实不然,通过在低压侧适量过补偿的办法,同样可以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电流。因为变压器属于理想元件,所谓理想元件就是能量传送没有方向的元件,同一台变压器,如果将高压侧接电源低压侧接负荷就是一台降压变压器,如果将低压侧接电源高压侧接负荷就是一台升压变压器。根据这个原理,对变压器进行无功补偿在低压侧进行与在高压侧进行没有区别。通过在低压侧适度过补偿的方法,就可以将变压器的无功电流补偿掉。要实现适度过补偿功能,需要将无功补偿控制器设计成具有过补偿功能,并且过补偿量可以进行设定,还要求控制器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4, 32位单片机应用技术现在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大都使用8位单片机进行控制,8位机的速度慢,存储容量小,不能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只能进行比较简单的控制,即将被淘汰。使用32位ARM内核的单片机现在正如日中天,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价格已经很便宜,以至于用32位单片机制造的控制器的材料成本可能低于用8位单片机制造的控制器。32位单片机的功能强大,运行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与控制。因此,使用32位单片机制造无功补偿控制器是无功补偿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32位单片机的唯一缺点是开发难度太大,一般的小公司不具备开发能力。5,谐波测量与保护技术现在的电网中,电力电子元件的使用越来越多,从而导致系统中的谐波电流含量越来越大。无功补偿装置中的电容器对谐波电流非常敏感,很容易产生谐波放大导致电容器损坏。大部分无功补偿装置中使用热继电器来保护电容器。电容器属于电流稳定型元件,其电流只与电压和频率有关,与变压器的负荷电流无关,在电压正常没有谐波的情况下电容器不会过载。 在电压过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由控制器来实现保护功能,不需要由热继电器来实现保护功能。在谐波超标的情况下,电容器会出现过载,虽然热继电器可以将电容器切除,但是如果控制器不能够测量谐波,那么就会继续投入新的电容器,出现新的过载现象。如果热继电器设置在自动复位状态,则过一会被切除的电容器还会重新投入运行,继续过载状态,并且会干扰控制器的运行,因为控制器不知道哪些电容器已经被热继电器切除,哪些电容器电容器即将恢复运行。如果热继电器设置在手动复位状态,则最终所有的电容器将统统被切除,在手动复位之前,即使谐波消失,电容器也无法重新投入运行。因此,在谐波严重的情况下,热继电器的保护效果远不如控制器具有谐波保护功能效果好。综上所述,无功补偿控制器具有谐波检测以及谐波过载保护功能,不仅可以观察系统中的谐波含量,还可以省略热继电器,即提高性能又节约成本。6,阶梯补偿技术由于电容器的容量是固定的,为了能够控制补偿装置的补偿量,需要在一套补偿装置中安装若干台电容器,控制电容器的投入数量,就可以控制总的补偿量。最常见的设计方案是使用若干台相同容量的电容器,这时,步进台阶就是单台电容器的容量。按标幺值计算,设总补偿量为1,则步进台阶为电容器数量的倒数。例如:在一套补偿装置中安装了10台20Kvar的电容器,则总补偿量为200Kvar,步进台阶为20Kvar。按标幺值计算,步进台阶为1/10。这种设计方案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使电容器循环投切。缺点是步进台阶过大,即使安装了15台电容器,步进台阶仍然为1/15,在被补偿用户负荷较轻时,仍然不能取得良好的补偿效果。最好的设计方法是使用若干台相同容量的电容器,再使用一台1/2容量的电容器和一台1/4容量的电容器。例如:使用8台20Kvar的电容器、1台10Kvar的电容器和1台5Kvar的电容器。这时共使用10台电容器,总补偿容量175Kvar,步进台阶为5Kvar,标幺值为:5/175=1/35。这种设计方案的步进台阶已经足够小,可以实现足够的补偿精度,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8台相同容量的电容器可以实现循环投切,1/2容量的电容器和1/4容量的电容器的投切虽然可能频繁一些,但是由于容量小,投切频繁一些没有问题。7,软件的可靠性设计技术现在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大都使用单片机来设计。提到单片机的可靠性,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会想到看门狗,其实看门狗只能保证单片机死机时可以产生一个复位信号,有了看门狗并不一定能够保证足够的可靠性。计算机的死机相当于程序跑飞而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而如果程序跑飞之后没有进入死循环而又返回到正常程序循环当中,那么就不会出现死机现象,于是看门狗就不会起作用,但是程序跑飞之后究竟干了些什么是不可预计的,因此软件的可靠性设计工作就是要保证在程序跑飞之后尽可能弥补程序跑飞造成的问题。追问

你有这些英文文献及其翻译吗追答

英文我不懂哦,你不是中国的吗做论文的时候,电脑有翻译的功能,你找找,我就做过好吧

10、摘要翻译高分求!!!!!!

很多翻译不出呀



论文

上一篇:论文检测一稿多投什么意思与论文一稿多投是指什么
下一篇:论文检测超过多少字会检测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