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参考文献里的文章编号与参考文献里的文章编号是什么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1、要写参考文献,如何设置word编号为[1] [3]

1、先将第一个参考文献写好,光标放置在文献前。

2、点击图示位置处的编号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定义新编号格式。

3、在弹出的窗口中修改编号格式,此处按照一般的参考文献编号格式进行修改,改为"[1]",对齐方式按照喜好选择,然后点击确定。

4、接着就可以编辑第二个参考文献。在编辑完成后,将参考文献的标注加到对应的正文中。首先将光标放置在要插入的位置,然后选择插入-->交叉引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引用文献。

5、选择好后点击插入,即可得到如下效果图,最后选中"[1]",然后选择开始-->上标,得到上标形式标注。接下来按照这个步骤操作即可。

自动设置word编号为[1] [3]的方法:选择要加入编号的文本段落,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编号/自定义,编号格式默认为“1]”,就OK了。系统默认有缩进,如果你的参考文献一行放不下,又不希望在下一行缩进,一般的论文格式规范好象都是如此,就把制表位和缩进值都设为0。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打开word2010 点击开始菜单,然后找到段落,上面有个编号,点开右边向下箭头后会 看到定义编号格式,如下图,然后把编号格式1改成[1],然后确定就可以了

项目编号,或是编号,还有多级列表可自由选用,在段落设置里

2、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修改时,最后相对应的序号怎么能自动修改啊?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和最后相对应的序号自动修改的方法:

1、全选待插入的参考文献,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编号”,找到“定义新编号格式”。

2、弹出定义新编号格式后,在定义新编号格式中设置参考文献编号格式后点击确定。

3、在正文中插入文献,选择上方的“插入”,在下方找到“交叉引用”,同时选择需要引用的文章,点击插入,这样编号就在文中了。

4、当文献的顺序发生变动时,word并不会自动更新引用编号,需手动操作,如果只更新单个编号,则选中该编号并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编号就自动更新了。

5、直接点击键盘的“ctrl+a”全选文章,再按F9,这样就可以对文章中所有编号的引用进行更新。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修改时,最后相对应的序号可以使用尾注法自动修改。

方法如下(以Word2003为例):1、把光标移动到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菜单中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2、在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择“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择“节的结尾”。3、如果“自动编号”后面不是阿拉伯数字,就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4、确定后就在该处就插入一个上标“1”,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5、把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可以回到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然后就可以继续写文章。7、在标号的外面输入方括号,调整格式为上标,复制包括方括号在内的标号,如:[1]。在下一个需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粘帖刚才复制的[1],就会出现一个“[2]”,但后面的参考文献信息与第一条是相同的,删除重新输入第二条参考文献的内容就行,记住不能将编号删除。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有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会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不能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可以看见尾注的编辑栏。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可以呢出现,选中-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删除。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参考文献的自动修改写论文,参考文献的修改很麻烦,删除一个,添加一个,就需要改一长串数字。怎么办呢。本人推荐一种简单方法:尾注法(这个是相对简单的方法)方法如下(以Word2003为例):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7.在标号的外面输入方括号,调整格式为上标,复制包括方括号在内的标号,如:[1]。在下一个需要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粘帖刚才复制的[1],自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但后面的参考文献信息是与第一条相同的,删除重新输入第二条参考文献的内容就行,记住不能将编号删除。在两个尾注将插入也会自动修改。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还没完,文章后参考文献的标号上的方括号如何加呢?很简单:在全文中,查找尾注标记^e,然后全部替换为[^&]即可;如果用了脚注就查找脚注标记^f,再全部替换为[^&]便可以了(注意查找时让“不限定格式”按钮为灰色)别看步骤多,操作一遍,就知道很简单了。这种方法在有很多人审阅的情况下问题很大。原因就是第一次插入点在审阅中删除的情况下。尾注内容标号还存在。如果又有在别的地方的交叉引用。那么接受所有修改之后这些交叉引用都会变成错误点。另外就是,如果你有成百上千的reference的时候。检查duplicate比较麻烦。但此方法对一般的学生来说 用起来是很不错的另外就是利用一些reference manager的软件,这些软件的使用需要学习 网上一般都有教使用方法的 有时间可以研究研究 每个人习惯不一样,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主要看自己的习惯了 就是刚开始学习的过程有点……追问

谢谢你,可是如果我把原来论文中的序号修改时后面的对应的参考文献就突然消失了,比如说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3]修改成[7],论文后面对应的参考文献[3]就消失了,并没有变成[7],怎么修改才能只是修改序号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3、发表文章时参考文献中标注[M] [A] [C] [J]是什么意思

[M]是专著, [A]是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C]是论文集,[J]是期刊文章。

1、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扩展资料

格式范例

一、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图书目录[M]

二、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读南明史[J]

[2]OU J P,SOONG T T,et al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析出文献题名[A]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专著:M;录音带:A;会议录:C;期刊:J。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扩展资料

文献的分类

1、按加工情况分,可有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按载体形式分,可有书写文献、印刷文献、缩微文献、音像文献、机读文献等;

3、按内容的学科范围分,则有社科文献、科技文献等。一种具体的文献可能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献类型的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信息资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作者在前,书名中间,年份在后。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4、论文中参考文献符号与数字的意思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文献题名

中医药信息:期刊名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12]王明亮1998-08-16/1998-10-01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论文名称[J]

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

示例:沈延生战略与管理,1998(6):1-34论文名称[D]

示例:

刘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15著作名称[M]

示例:金太军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50html这个是有统一规范的。采纳哦~



参考文献 编号 文章

上一篇:房屋平面设计毕业论文摘要与接触网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下一篇:抄书论文查重与写论文抄书会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