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俭”与“奢”——浅谈中美消费观念差异苗 青 到过美国的中国人都会体会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美国人和中国人存在极大的差异。总的来说,身处在这个经济高度发达、资源和物产非常丰富国度里的美国人,在很多方面非常奢侈、浪费,但在某些地方又表现得很随意、俭朴。 首先,美国是一个浪费巨大的国家。以能源为例,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量为除美国以外世界平均量的63亿亩,因此农产品非常丰富,价格(产出成本)也比较低廉。其主要农产品的人均消耗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据称美国人均糖的消耗量就高于中国的10倍以上。除了能满足国内的巨大消耗以外,美国的农产品还大量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国。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美国你会感觉到美国人都非常能吃,向牛排、汉堡、热狗这样的食品绝对都是“大号”的,而这种吃法的结果,就是造就了很多的大胖子。 美国的奢侈和浪费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美国人的俭朴。同样在吃的方面,美国人普遍不太讲究排场。美国的宴请,往往只有一道主菜,吃得很简单,一般也不喝酒。在美国的宴会上,你很难看到中国式的杯盘层叠、推杯换盏。比起中国、法国这样历史悠久、饮食文化盛行的国家,美国的饮食显得很随意、简单。 另外,大多数的美国人对穿戴也不是很讲究。牛仔裤、体恤衫、运动鞋是他们的主要选择。即便是穿着正装,也不大会选择高档名牌。但是,他们的服装一旦旧了一些,往往会被随手扔掉,这样又显得比较浪费。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中低档服装在美国市场是如鱼得水,其市场容量之大,简直让中国人无法想象。 我们在这里谈美国人的俭朴与奢侈,除了经济基础、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历史文化和消费习惯方面的原因。这些奢侈与俭朴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国消费观念的映衬。因此,以美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人的消费,他们会觉得更是神奇。饮食文化就不用说了,即使是在日用消费品方面,他们也很难弄明白,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短短的30年中,为什么消费层次提高的如此迅速,而中高档消费品在中国有着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 例如手机,1992年中国只有3提出-论点; b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急求一篇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在南京市鼓楼、玄武两区的两所普通中学随机抽取了初一、初三、高二3个年级42名学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15人。 (2)问卷编排:问卷中选择题9道,开放式问题2道。语言上注意措辞的简洁、中性、明了。 (3)问卷内容:问卷中11道题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涉及零用钱,包括零用钱的来源、数量、自由支配程度、是否有计划地使用以及主要用于什么;第二方面涉及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包括消费的标准、场所、更换频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对中学生使用通讯产品的看法;第三方面涉及青少年对消费的期望。 2对零用钱的调查2对消费期望的调查 结合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与访谈记录的分析整理,概括来说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呈现四大特点:第一,经济上依赖父母长辈,很少考虑价格因素,想买就买;第二,追随时尚的步伐,但又反感千篇一律,在时尚流行中展现与众不同;第三,青少年消费的目的不再仅仅为了吃饱穿暖,而是为了吃好穿好,享受生活,而这种享受是以金钱为代价的;第四,在金钱的支配和消费两方面自主性较大。四、青少年消费心理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资料 1喻国华 何同善 周雪晴主编 《消费心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3月版 3黄希庭著 《心理学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3月版 5刘金花主编 《儿童发展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版 7周晓虹著 《现代社会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9月版 9《当代青年消费行为扭曲的原因透视》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1、概论2、什么是消费心理3、影响消费心理的因素有哪些,即消费心理与XXX的关系4、当前消费心理调查5、应对措施(企业、经营者、消费者)6、结束语7、参考文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两大方面去写,一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消费者对物品的需求愿望;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经营者认为的消费者需求愿望
知网有一些 [1]余勇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 中国旅游业遭遇9·11之后最大危机[N] 旅游购物心理与旅游商品开发[J] [4]本报记者 储东华 蔡侯友 杨猛 云南日报,2004-10-14(012) “黄金周”假日旅游消费心理研究[J] [6]林增学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旅游者餐饮消费心理与服务策略探析[J] [8]王艺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5) 老年人旅游消费心理及其市场营销对策研究[J] [10]周晓梅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灾后旅游市场消费心理修复研究[J] [12]王立群,梁媛,王媛 中国商贸,2010,(29)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J] [14]杜婧婧,张建华 上海商业,2010,(7) 浅析老年人旅游消费心理行为及其营销对策[J] [16]张莉萍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9)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基于长沙市部分学校的调查分析[J] [18]张小红,陈全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4) 新视角看世界文化遗产湖北明显陵的开发——分析旅游消费者消费心理塑造“市场品牌”[J] [20]赵勤,王东海,胡文波 市场论坛,2006,(8) 对我国不同群体体育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J] [22]李晓东,张孜,武耀祥 长春大学学报,2007,(12) 黄金周旅游消费心理透析[J] [24]韩玫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3)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J] [26]于长江 中国旅游报,2005-07-20(007) 中国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及市场营销策略[J]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参考文献 消费心理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