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工程成本控制参考文献与成本控制国外参考文献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1、我想查找有关"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参考文献

[1]朱丽艳,刘国栋辽宁交通科技,2003,(04)施工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探讨[J][3]任建宁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途径[J][2]邱胜华,刘迪平商业经济,2006,(08)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J]

2、近5年内的工程造价或管理方面的参考文献,近5年内的,谢谢。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一:[1] 赵彬,孙会锋 建筑经济 云存储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 2013(09)[3] 王妍妍,唐招金 城市建筑 云计算体系结构中的多层次研究[J] 2012(11)[5] 罗雪琼,陈国忠,饶从志,徐静,森干,周毅 现代医院 论云计算及其体系结构[J] 2012(10)[7] 李凌霞 微计算机信息 基于云计算的BIM实施框架研究[J] 2012(05)[9] 顾宏久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J] 2010(S1)[11] 孙长军,陈江潮 经营与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 2010(01)[13] 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李卓 电信科学 云计算在电信IT领域的应用探讨[J] 2009(09)[15] 李永先,栾旭伦,李森森 江西图书馆学刊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 2009(05)[17] 吴学伟,任宏,竹隰生 建筑经济 信息如何影响法律--对法律基于信息视角的阐释[J] 2002(06)[19] 赵志敏 北京建筑大学 2014[20] 刘畅 重庆大学 2014[21] 李郁楠 大连海事大学 2014[22] 李菲 青岛理工大学 2014[23] 陈凤 河北工程大学 2013[24] 杨立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14[25] 褚彦秋 厦门大学 2014[26] 夏涛 山东大学 2014[27] 卢立明 天津大学 2009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二:[1] 周怀少 科技资讯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因素分析[J] 2010(30)[3] 朱小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业主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风险控制[J] 2010(03)[5] 仇一颗,仇劲松 公路工程 基于模糊评估模型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研究[J] 2007(04)[7] 李高扬,刘明广,吴育华 统计与决策 综合单价风险量化研究[J] 2006(04)[9] 陈长宏 中国建设信息 解释结构模型(ISM)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联调中的应用[J] 2004(09)[11] 田权魁 低温建筑技术 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成本集成管理方法研究[J] 2003(12)[13] 杨赞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模型及其风险评估方法[J] 2000(04)[15] 胡玫 云南大学 2013[16] 所滨立 吉林大学 2013[17] 段云萍 燕山大学 2012[18] 朱其芹 长安大学 2013[19] 文洁 湖南大学 2013[20] 黄治高 山东大学 2013[21] 王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22] 韦春晓 北京交通大学 2011[23] 李庆中 天津大学 2007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三:[1] 王永刚,贾洪刚 价值工程 基于价值视角的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 2012(12)[3] 苏永奕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浅谈FIDIC合同条款和国际EPC项目造价控制[J] 2011(06)[5] 赵华 净水技术 限额设计-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J] 2011(01)[7] 樊春阳,张东强,陈爽,余龙娥 合作经济与科技 基于项目全过程的房地产项目造价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J] 2010(04)[9] 刘雄英 科技资讯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2008(19)[11] 熊光蔚 江西科学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研究[J] 2008(05)[13] 皮娟娟 河南建材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J] 2008(09)[15] 张淑华,齐伟军 煤炭技术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 2007(07)[17] 刘映菲 山西建筑 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J] 2007(03)[19] 谭远明 中国建设信息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技术因素及分析研究[J] 2005(03)[21] 郝建新,尹贻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试谈全面造价管理[J] 2003(06)[23] 孔宪毅,平全虎 电力学报 加入WTO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2001(08)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四:[1] 毛燕红,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2] 王卓甫,简迎辉着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3] 丁士昭主编,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4] 程鸿群等编着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5] 尹贻林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6] 马永军,张翠红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7] 郝建新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8] 王振强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9] 李慧民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10] 李世蓉,邓铁军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11] 陈建国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12] 谭德精等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13] 周述发,李清和主编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14] 戚安邦着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15] 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尹贻林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17] 张传吉编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18] 王行愚编着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1989[19] 李郁楠 门窗 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程序[J] 2012(23)[21] 史红 江苏建材 价值工程在工程监理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 2002(05)

3、论文: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摘要:本文从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概念谈起,对实施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做了详细论述,并对如何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提出了相关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施工项目成本是关系到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建筑企业;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一、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概念 (一)施工项目 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经营对象和生产对象,它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和最终成果。一个大的建设项目或者大型项目下一个单位的工程都可以归为建设项目。施工项目具有如下特征: 1施工项目当中,管理主体是建筑施工企业,客体是项目本身以及与项目实施相关的一系列关联主体和控制点; 3分部、分项工程不是完整的产品,不能称作“项目”。 (二)施工项目成本 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形式,也就是某一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结构件、其它材料、周转材料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施工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需要明确的是:施工项目成本不包括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也不包括不构成施工项目价值的一切非生产性支出,如材料盘亏和毁损、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等等。 施工项目成本亦称项目成本,以项目的单位工程为成本管理、核算考核对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质量、进度、投资三者的最佳统一,目标的实现是伴随着工程项目成本的消耗。 二、实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一)项目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存续于市场当中,就必然参与到市场的竞争,对于竞争主体而言,在提供同等质量的项目产品的同时能够保证较低的成本,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建筑业是一个趋于同质化的企业,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一致,施工流程基本一致,成本构成基本一致,施工技术和获取利润的方式在规模大小相似的建筑类企业当中也没有太大差距,那么如何做好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在不损害质量、工期目标的前提下)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项目成本是项目产品竞争能力的经济表现,它部分地决定了项目的竞争优势,间接描述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能力,换言之,可以说对于建筑类企业而言,科学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其赢得市场取得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项目成本管理关系到良好企业文化的塑造 一个企业,要想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价值,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必须做到的。对于建筑类企业而言,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项目成本控制是该类企业日常管理经营活动的主体,它是贯穿企业的生命主线。做好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严格的执行制度和流程,科学的奖惩措施等与项目成本管理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核心的运行状况,对于企业整体的内在其他管理的运行也有着积极地影响,对于树立良好的内部和外部形象,对于员工潜在凝聚力合约书里的形成都有着促进作用。 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成本最低化原则 降低成本,这是实施项目成本管理的初衷和最终目的,简单的来说,实施项目成本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促进并最终实现施工成本的最低化。当然,成本的最低化并不等于盲目的降低成本,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在能够提供同行业当中平均水准的项目质量的前提之下,或者说是能够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之下,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并据此进行分析、考核评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而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二)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单纯的通过某个部门的努力来降低项目成本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科学的,而单纯的通过降低项目当中某一过程的成本来实现成本的最低化也是不科学的,传统上这两种做法最终的结果是设计出的成本管理模式和规则与企业的实际实施有脱节现象,而且并没有做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全面成本管理原则的要求就是通过整个企业的努力,通过企业各个部门的努力,来最终实现项目实施各个过程的成本管理,已实现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模式。 (三)成本责任制原则 真正意识到成本管理在自身上的责任与奖惩,相关规则在员工进行实施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将项目实施成本的的责任进行分解,通过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保证责任具体到人,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具体化,保证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效率,促进整个公司成本管理的实施。具体来讲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对企业下达的成本指标负责,班组和个人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目标负责,以做到层层保证,定期考核评定。成本责任制的关键是划清责任,与奖惩制度挂钩,使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都来关心施工项目成本。 (四)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 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考核,都必须保证能够行之有效,应该做到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益,根据这一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是该原则的出发点和目标。 (五)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成本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决定了成本管理实际运行的科学性,决定了其最终实施结果,而成本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则由其采用的理论方法的科学性来决定,企业应该将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于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具体的来讲,预测与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量本利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方法等都是可以参考的自然科学准则。 四、加强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完善项目运作体制和机制 意识决定行动,真正实现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其出发点必须是企业自身一时的转变,而的正确科学的成本控制意识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方面管理者决策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管理层成本管理意识的形成有着引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的约束性,对于将成本管理意识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有着促进作用。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责任的分解可以使的员工有着实现降低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科学的奖惩措施的制定可以使员工有着实现降低成本的欲望,只有这样,项目成本才能真正与经营者和每一位员工利益密切挂钩,才能促使其自觉、主动地重视成本的管理。 (二)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 有了成本控制意识,在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计划决定行动,计划的科学性决定行动的科学性。建筑企业应该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结合企业所能利用的资源,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企业所处行业的政策性规定等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应该强调的是,不同的施工方案,最终实施的结果可能一致,但成本会有很大差异,其中,施工计划的内容主要有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机械器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计划工期的确定等。计划的编制应该保证其可行性,在此前提之下最大程度的保证其科学性,预测与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量本利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方法等的运用就是为了保证其科学性而起作用的。 (三)加强合同管理,规避法律纠纷 科学的管理项目施工相关的合同,对于企业避免陷入法律纠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着积极作用,应该知道,如果合同管理不善给企业带来法律纠纷,项目施工成本会因此而加大,而且有可能断送整个项目的效益型或者使得项目中断。具体来讲,在施工合同管理当中,建筑企业应该做到的有: 1科学的制定和执行内部合同审查审核制度; 3浅谈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J]2009,(07)建筑企业如何进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2008,(06)浅谈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J]2008,(05)论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J]2007,(05)小型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多维思考[J]2006,(05)浅议建筑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2008,(11)

4、求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类参考文献

〖检索时间〗2008-03-19 05:53:32〖检索范围〗全部期刊〖起止年代〗2001-2007〖检索条件〗(题名=工程造价管理*年=2001-2007)*(题名=施工)〖检索结果〗检中81篇,选中81篇1/81【题 名】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谢秀杰【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8X): 278-2783/81【题 名】清单计价下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作 者】吴瑛 蒋伟琪【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9): 249-2505/81【题 名】浅谈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卢桂梅【刊 名】山西建筑2007(3): 66-677/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罗家驹【刊 名】广东建材2007,33(17): 270-2719/81【题 名】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吴福平【刊 名】山西建筑2007(4): 14-1611/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杜琼【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2007(2): 44-4813/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牛永科【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33(1): 253-25315/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闫静 黄必军【刊 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6(01S): 118-11817/81【题 名】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纯林【刊 名】机场建设2006(12): 136-13719/81【题 名】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强【刊 名】经济与管理2006,16(23): 223-22421/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要小俊【刊 名】太原科技2006,32(18): 237-23823/81【题 名】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作 者】岑佩珠【刊 名】科技资讯2006(4): 142-14325/81【题 名】浅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孙立峰【刊 名】山西水利2006,32(13): 239-24027/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周岚【刊 名】新疆有色金属2006,26(3): 186-18729/81【题 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作 者】黎慧敏【刊 名】广东建材2006(5): 140-14131/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王俊玲【刊 名】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22-12333/81【题 名】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徐卫成【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2006(03B): 41-41,6435/81【题 名】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王慧敏【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2): 87-8738/81【题 名】浅议工程建设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周广联【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2005,25(5): 153-15440/81【题 名】现阶段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李永胜【刊 名】山西电力2005(11M): 62-6543/81【题 名】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作 者】龚文胜【刊 名】葛洲坝集团科技2005(8): 25-2645/81【题 名】新形势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吴艺【刊 名】公路与汽运2005(3): 59-6047/81【题 名】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作 者】张宏君【刊 名】新疆农垦经济2005(6): 34-3649/81【题 名】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对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作用【作 者】许成枫【刊 名】安徽建筑2005,26(1): 121-12351/81【题 名】现行招投标模式下的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胡春媚【刊 名】山西建筑2005,31(4): 158-15953/81【题 名】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提高施工企业效益【作 者】张静 陈雪萍【刊 名】江西冶金2004(8): 131-13155/81【题 名】论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戴刚 陈芝春【刊 名】甘肃农业2004,14(8): 234-23457/81【题 名】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陶云霞【刊 名】山西建筑2004(6): 22-2259/81【题 名】谈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陈强【刊 名】上海建设科技2004,30(19): 173-17461/81【题 名】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陈伟【刊 名】安徽建筑2003,18(6): 25-2663/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永光 张佳音【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29(17): 129-13065/81【题 名】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王庆生 杨丽梅【刊 名】山西建筑2003,34(3): 65-6667/81【题 名】从永久船闸工程看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作 者】万华琳 冯军捷【刊 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3(5): 63-6469/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研究【作 者】李雨洁 李多修【刊 名】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2(7): 150-15171/81【题 名】浅议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周瑞卿【刊 名】福建建筑2002,28(8): 106-10773/81【题 名】浅谈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赵二平【刊 名】山西建筑2002,23(5): 38-4075/81【题 名】基于C/S结构的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作 者】徐学东 赵卫东 等【刊 名】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6): 17-1877/81【题 名】浅议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付永贵【刊 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2,4(1): 30-3179/81【题 名】福州平安大厦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林华【刊 名】福建建材2007(8): 184-1842/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李玉顺 吴广君【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33(19): 243-2444/81【题 名】施工企业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曾萍【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9): 264-2656/81【题 名】浅议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施工阶段如何控制工程成本【作 者】丁峰【刊 名】煤矿现代化2007(6): 183-1848/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孟丽【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4): 253-25410/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分析【作 者】杨岭【刊 名】安装2007,36(2): 92-92,10212/81【题 名】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分析【作 者】陆平杰【刊 名】化工质量2007(6): 135-13514/81【题 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艳春【刊 名】山西建筑2006(3): 13-1416/81【题 名】浅析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吴金来【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4): 44-4618/81【题 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浅议【作 者】李海军【刊 名】现代农业2006,20(12): 80-8320/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杨丽梅【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46-4722/81【题 名】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探讨【作 者】王大慧 季同月【刊 名】山西建筑2006(22): 50-5024/81【题 名】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磊【刊 名】福建建筑2006,22(3): 85-8626/81【题 名】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碧君【刊 名】山西建筑2006,29(2): 51-5228/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寇国力【刊 名】四川建筑2006(6): 112-11430/81【题 名】施工企业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苏奋【刊 名】广东建材2006,19(2): 22-22,3032/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浅析【作 者】曾炽容【刊 名】广东建材2006(4): 140-14134/81【题 名】浅谈施工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意义【作 者】陈惠娟【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2006(3): 67-6736/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剖析【作 者】费冬玲【刊 名】辽宁经济2005(24B): 140-14039/81【题 名】如何有效进行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田玲【刊 名】四川建筑2005(6): 36-37,4641/81【题 名】浅谈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后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付凌云【刊 名】中国招标2005(1): 53-5544/81【题 名】工程造价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施工企业的制胜之道【作 者】周新莉【刊 名】中小企业科技2005(3): 173-17446/81【题 名】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梁德文【刊 名】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4): 111-11248/81【题 名】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赵春锋【刊 名】陕西建筑2005,12(2): 125-12650/81【题 名】谈工程造价管理应注重施工合同的审查【作 者】陈鸿【刊 名】国外建材科技2005,31(4): 154-15552/81【题 名】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刘东伟【刊 名】山西建筑2004,24(6): 44-4554/81【题 名】浅谈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姚爱华【刊 名】特区经济2004(8): 116-11756/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肖文健【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30(5): 99-10058/81【题 名】山东高密实施工程造价管理新模式推进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 成效显著【作 者】葛萌【刊 名】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4(5): 62-6360/81【题 名】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耿春红【刊 名】山西建筑2004,11(2): 119-12062/81【题 名】新模式下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初探【作 者】王森华【刊 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3(11): 65-6564/81【题 名】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施建斌【刊 名】山西建筑2003,29(8): 208-20966/81【题 名】浅论入世后施工企业与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潜 邹灵岚【刊 名】人民长江2003(4): 27-28,5868/81【题 名】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邬鹏华【刊 名】建材技术与应用2003(6): 16-1870/81【题 名】入世后施工企业内部的工程造价管理探析【作 者】黄先友【刊 名】经济师2002(B10): 83-8472/81【题 名】从施工实践谈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安生理【刊 名】山西建筑2002,28(8): 129-13074/81【题 名】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赵倩【刊 名】基建优化2002,33(3): 360-36476/81【题 名】施工索赔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工作【作 者】郭照金【刊 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2,17(2): 1-478/81【题 名】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作 者】马楠 王健【刊 名】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1(4): 43-44

6、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论文

/这个论文网有你需要的,你可以参考下。

7、论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 论文怎么写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工程建设经验总结,对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控制,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建筑工程;论文、综述;工程投资控制 工程投资项目的管理即为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将有机地贯穿于以上各个阶段之中。从而影响决策、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但是目前许多工程仍出现投资失控,如: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应控制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源头,加强项目工程设计环节的控制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是在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坚决把重点转到前期阶段上来,当前尤其是抓住设计这个关键,未雨绸缪,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因此,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控制要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这是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根本所在。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是何等的重要。例如:洛阳新区某住宅小区,建筑面积82912平方米,由两栋18层,两栋16层及6栋多层组成的花园式小区,工程总造价控制在1.4亿元以下,在投资控制中,造价人员召开专家研讨评议及周密计算,改变了地基处理方式、调整了部分结构尺寸,优化给排水系统,不仅提高了使用功能,还节约了几百万元的资金。2、工程招投标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通过招投标是引进竞争机制,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手段。施工队伍的优劣关系到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控制的成败和业主入住时对开发企业产品的满意度。因此,要求施工企业具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它不仅使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实现高效、优质、低耗,也使施工企业能有实力在工程造价上给建设单位合理的优惠。同时要严格掌握工程招标条件,认真编制工程标底和标书,做好评标定标工作。以中标价为基础通过谈判、协商确定合同及工期。工程招标应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招标书条款应严谨、准确和全面,工程造价及相关费用应尽量包死,少留或不留活口。中标后合同条款的签订应严谨、细致,工期应合理,尽量减少甲乙双方责任不清日后扯皮的现象。3、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造价工程师或咨询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在合同和造价方面的专业代理,在对合同条件的拟定、招标方式的选择,承包金额的协商过程中,应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切实控制投资,保证取得合理的最佳成本效益。在与承包商协议整个合同和商谈工程承包价时,除根据市场价格基础对承包商的总体报价的合理性作出评估外,尤须注意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承包商报价的平衡性作出评估。与此同时,造价工程师或咨询公司也应格守公正的职业道德,防止片面依从业主意愿,故意压低承包商价格。就建设单位而言,一般希望工程成本低一些好,但从建筑业的合同管理可以看出,表面的低价,往往导致偷工减料或频繁的索赔,甚至导致拖延、停工等严重事件的发生。所以合理地制定标底和评标是保证投资得以控制的重要手段。这既保证了承包商的合理利益,有益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实际上也间接地维护了业主的利益。4、加强项目施工环节的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在施工阶段主要是以施工图预算为目标,控制建安工程造价。在这一阶段节约的余地已经很小,但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因而要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42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设计如有变更,一是要尽量提前变更,因为变更越早,损失越小;二是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要切实防止通过变更设计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提高工程造价的情况发生。44对材料采购严格把关。材料控制上造价工程师应着重把好价格关和数量关,实行材料台账管理。材料采购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从厂家进货,拉大与预算价的降幅,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紧紧围绕以实现工程项目的低成本目标控制;材料采购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预算数,对于实耗数与预算数有差异时,应认真进行分析。对于施工机械费的控制,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的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计量准确。同时,造价工程师还要按月做好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成本,同时要按照目标责任预算考核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纠正偏差,以防止对后续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成本失控;对盈亏比例异常的现象,要特别引起重视,及时准确查清原因,使成本管理朝好的方向发展。在项目总成本上,造价工程师负责各工种直接费的审核和汇总,进行控制。5、认真做好竣工结算价的审核工作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部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验收质量合格,并符合合同要求之后,向建设单位进行的最终工程价款结算。经审核的工程竣工结算是核定建设工程造价的依据。因此,竣工结算的审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52审查定额套用是否正确。审查所列分项工程的单价是否与定额单价相符,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含的内容是否与单位估价表一致;对于换算的单价,首先审查单价的换算是否是定额允许的,其次审查单价换算是否正确。5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2]吴现立,冯占红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成本控制要对成本形成全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产品投产前的设计、工艺的确定以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另外,还要考虑产品使用中的寿命周期成本。成本控制就是以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为对象,结合生产经营各阶段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 2成本控制必须从各方面使用效果来衡量 成本控制不能只是消极的将实际成本支出限制在成本标准范围内,它还负有对成本标准进行重新审定和修正的任务,使成本标准始终保持着积极先进的水平。 4成本控制中必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手段密切相连,开展成本控制必须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和其他准备工作,否则必将使成本控制流于一种形式。这就要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材料单价、内部转移价格以及费用预算的限额,要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原始记录和考核报告,以及设置一整套完整的计量工具,要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采用标准成本制度,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尽其职,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入手,全员、全过程地参与成本控制。因此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影响成本控制目标的因素分析 确定成本控制目标,要将成本控制放到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与战略选择的相互关系中考察。 经济活动越复杂,成本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复杂。这些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成本因经济活动而发生,降低消耗始终是对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节约规律要求人们在实现特定目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成本。由于成本总额受到活动量的影响,降低成本的基本标志是降低单位成本。二是成本是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就具体业务而言,业务经办人员往往不希望有较多的成本约束。较少的成本限制意味着较多的自由度,业务处理过程就变得相对容易和轻松。三是成本的代偿性特征决定了人们对成本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在成本变动不影响其他指标的前提下,人们总是追求低成本,以成本绝对额的高低为标准来判断成本控制措施。然而成本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指标的变动。成本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代替,往往使相互关联的成本构成要素之间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收益则随成本、收入的变化而变动。成本与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判断成本高低的标准由于视野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四、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 1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要配合企业为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控制的需要,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以成本竞争为中心,利用低成本优势在竞争中或者取得超过竞争对手的高额利润,或者以低成本为依托,通过价格竞争来扩大市场份额,最终扩大企业的利润,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3在既定的企业战略模式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容易形成误区,以成本换效率有其可取之处。在某种情况下,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是通过增加成本以获取其他的竞争利益。成本一般不改变风险,但可以改变报酬。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报酬,只是成本控制的一个方面;通过改变成本的构成、规模等,提高报酬,则是成本控制的另一方面。 参考文献:[1]乐艳芬上海会计,1999(10)论成本控制目标[J] [3]戈飞平上海会计,1999(7).

9、谁有成本控制方面的参考文献啊?要英汉对照的 毕业论文用~~谢啦 高分求助!!急!!!

  谈施工项目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成本是构成工程成本的主要项目之一,在工程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由于建筑产品自身的特点及市场等因素所致,工程项目所需的材料品种规格多样化,供应渠道多元化,按照施工合同绝大多数材料均需施工单位自行采购,而施工地点大都又远离城市,加上招、投标市场的不规范性及预算定额的滞后性,导致材料成本控制的复杂化。所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地使用各种材料,控制材料成本,对于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很现实的意义。(这里的控制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而不是一味机械地实行管、卡、压,)而材料成本的控制又是重点之重点。在此拟以四个方面对材料费用的控制进行分述。  一、材料供应计划的编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材料供应与需求相适应,需要编制材料供应计划。  材料供应计划编制要经过的步骤:经营或技术部门按施工计划及施工预算,提供施工项目及单项工程年、季度需要主要材料明细表,同时提出三大材节约指标及措施;工程所需的特殊材料和专用工具应由技术部门按工程任务书提出计划,年初或季初交物资部门备料;物资部门根据各部门提出的需用材料计划,在充分利用库存物资的基础上,做好物资平衡工作,及时编报材料采、订、购计划。材料计划供应量的计算公式为:  材料计划供应量=材料需要量+期末库存量-期初库存量  由于期初库存量是已知的,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计划期的材料需要量和期末库存量。  1、计划期材料需要量的制定  编制材料需用计划。材料的需用计划一般由项目的经营或技术人员编制,其主要依据是图示量和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具体要求,编制好的材料需用计划是物资部门确定经济采购量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物资部门再依据采购计划确定订货点,继而签定采购合同以及进行后期的存货管理。  确定经济采购量。经济采购量就是项目一定期间材料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的一批采购数量;与存货相关的成本,是指为形成和维持材料采购管理而引起的各项费用支出,其总额随材料数量、价格等属性的变化而增减,主要由订货成本、购买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四部分构成。确定经济采购量的目的,就是使与材料有关的上述四项成本总和达到最低;根据施工项目的一般情况,由于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相对较小,重点要考虑购买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的最小化,最终得出一定期间的经济采购量。  编制采购计划。根据材料的需用计划和采购经济采购量的分析结果以及将要选择的合同类型编制采购计划,说明如何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合同类型、组织采购的人员、管理潜在的供应商、编制采购文档、制定评价标准等采购计划一般由项目物资部门制定;根据项目需要,采购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详细的,也可以是非正式、概括的,关键强调其正确性、及时性和可执行性。  2、计划期末材料储备量的制定  由于材料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着时空的差异,所以在客观上形成了材料储备。材料储备并不是越多就越好,而是要有一个度,即要制定材料储备额,常用的是经济订购批量法。  经济订购批量是指某种材料的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之和最小时的订购批量。订购费是材料从订货到入库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费用,它与材料订购次数有关。保管费用是材料储备占用资金的利息,仓库管理费和材料储备损耗等,它与平均库存量有关。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可以证明二者之和最低的订购批量即为经济订购批量。  二、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  材料采购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它是材料部门的可控成本,所以材料部门是材料采购成本的责任中心。目前建材市场行情看涨,除按合同应向建设单位收取的那一部分材料价差外,其余的都要施工单位自行承担,所以,加强材料采购过程的控制,是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1、严格执行材料采购计划  因为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它的执行也就要具有严肃性,而不是随心所欲。  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大宗材料实行招标,价格低者优先  有些材料耗用的数量可能与材料质量的优劣成反向关系,即材料质量好,耗用的数量少,材料质量差,耗用的数量多,所以存在着一个优选的过程,坚持企业招标采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要在一系列限制条件下,求得合理调配,使总运费最低。要通过运筹学方法来求解,提供最优决策。  4、健全和完善约束机制,整治材料采购中的损公肥私之风气  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材料采购一般要靠道德约束,而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市场比较完善,从制度上可以解决这种现象。比如说:材料的招标采购,价格公示等。  5、采用ABC分类法对库存材料进行控制  ABC分类法是按成本比重高低将各成本项目分为ABC三类,对不同类别的成本采取不同控制方法。它可以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做到主次分明,抓住成本控制的主要矛盾。(A类物资项数约为10%左右,所占资金约为70%左右;C类物资项数约为70%左右,所占资金约为10%左右;其余为B类物资,其项数与所占资金均为20%左右。)  三、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耗用材料数量的多少是影响材料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前已述及材料计划单耗的制定,在制定内部承包方案时,材料单价也需要重新修正,制定计划价格,建立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利益分配机制,尽力控制材料费用,具体措施如下:  1、相关部门在签发工程任务书的同时,签发限额领料单一式二份,经计划部门签证后,一份随工程任务书下达到施工队(厂、车间),一份交发料仓库,作为领料和发料凭证。  2、由于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等原因,必须补办相应手续,才能领发材料;发生材料代用,也必须按规定程序报请批准。  3、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要按规定建立实物帐卡,加强实物管理,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摊销;对零星材料,采取按金额控制的办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残废材料,应回收入帐。  4、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格成本考核,在实践中检验计划制定的偏差,以便更好地制定成本计划,来指导施工生产。  四、推行物资系统现代化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  1、充分应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应由如下子系统组成: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物资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2、不仅要建立可靠的物资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证供应的目标,还要致力于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节省物资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  3、按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并吸收先进企业的管理方式,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  4、构建物资管理现代化的监控体系。对主要采购物资定期公示,要确保公示的内容的真实,公示内容尽可能全面、一目了然。  五、材料成本的考核与分析  1、材料成本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树立管物就是管钱的观念;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制度规定进行材料费用核算,有的单位材料帐上出现赤字,这可能是材料单据未到,而月末又未估价入帐所致,这是不正确的;严肃财经纪律,谨防利用材料费用帐做文章,如利用库存材料调节成本等。  2、材料费用的分析  分析材料费用,一般是先将材料费的实际数与计划数对比,检查材料费的变动情况;其次,分析影响材料费变动的因素和原因。  各项目部针对材料成本须提供以下报表:  1)原材料及半成品盘点表  2)主要材料库存明细表  3)主要材料收支存情况表  4)单项工程材料消耗统计表  5)主要材料节超情况统计表(分量差价差两块)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费变动额=实际单价*实际消耗量-计划单价*计划消耗量  量差引起材料费的变动=(实际消耗量-计划消耗量)*计划单价  价差引起材料费的变动=(实际单价-计划单价)*实际消耗量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还是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好



参考文献 成本控制 国外 工程

上一篇:室内装饰论文怎么写题目与关于室内装饰材料的论文
下一篇: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论文格式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