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护理论文题目供你进行参考: 1、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 2、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构建的研究 4、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5、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6、精神病患者照料家属的护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 7、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 8、膜滤对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去除特性研究 9、安徽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生无偿献血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10、护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1、灾害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 12、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13、运用ECS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14、医院志愿者活动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影响的研究--以某省属医科大学为例 15、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一般这类论文都比较好写,我长乳腺内无痛性肿块,增大较快,局部皮肤可凹陷或呈“桔皮样”改变,可有乳头抬高或内陷。 2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诊断依据 1X线钼靶摄片协助诊断。 3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 4中药治疗。用药原则 1对于有骨骼转移,或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应辅以激素治疗,其用药框限以“B”为主,晚期病人可选用“C”项药。辅助检查 1中、晚期病者需t解远处转移情况,检查专案可以包括“A”、“B”或“C”。疗效评价 1好转:肿瘤姑息性切除,切口愈合,无并发症,或经非手术治疗后,肿块缩小。 3乳腺内无痛性肿块,增大较快,局部皮肤可凹陷或呈“桔皮样”改变,可有乳头抬高或内陷。 2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 诊断依据 1X线钼靶摄片协助诊断。 3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 4中药治疗。 用药原则 1对于有骨骼转移,或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应辅以激素治疗,其用药框限以“B”为主,晚期病人可选用“C”项药。 辅助检查 1中、晚期病者需t解远处转移情况,检查专案可以包括“A”、“B”或“C”。 疗效评价 1好转:肿瘤姑息性切除,切口愈合,无并发症,或经非手术治疗后,肿块缩小。 3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84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 92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100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2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6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8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10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12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14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16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8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20 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发现复发与转移,对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EA和CA1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辅助手段1对象随机收集吉林省人民医院2006年间原发性乳腺癌40例,均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诊断 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20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小叶增生8例,乳腺纤维腺瘤12例,亦全部为女性,年龄16~72(平均47)岁 年龄经检验(P>0 1 结果判断: 以试剂盒给定的阳性界值,CEA为15 μg/L 组织学分级: 采用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2],将分化程度从高到低分为Ⅰ, Ⅱ, Ⅲ级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阳性率之间用χ2检验1乳腺癌组和对照组CEA和CA153表达的比较乳腺癌组CEA 的血清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2196) μg/L和3283±2 乳腺癌组CA153的血清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3722) U/mL和4763 U/mL,其余均小于参考值,乳腺癌组和对照组此两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 201),肿瘤>5 cm组的CEA和CA153含量高于2~5cm组和<2 cm组(P<001)3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表达与CA153表达的关系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阳性组CA153含量高于CEA阴性组(P<001),表2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中以CEA和CA153使用的较为广泛[3] 肿瘤相关抗原CA153最早发现于乳腺癌细胞,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分子量较大的粘液样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00~450 ku,包括一个膜区,一个细胞内区和一个富含糖基的细胞外区,由抗人乳脂球膜抗体115D8和DF3所识别,存在于多种腺癌内,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胰腺癌[5],当细胞癌变时,由于糖基转化酶被激活,引起细胞膜上蛋白酶和唾液酸酶活性增高,细胞骨架破坏,CA糖类抗原增多并从癌细胞膜上分离出来[6],向血液中释放,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转移复发的判定,当乳腺癌发生肝转移,尤其是骨转移时CA153含量会显著升高,阳性率可达100%[7],EssmannSeboth等[8]曾报道有CA153检测比临床及影像检查早48 mo发现乳腺癌转移复发的病例,因此它对乳腺癌的动态追踪、判断复发转移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M]553 Histologic grading of breast cancerLets doit (editorial)[J] [3] 孙龙安,李龙,林钢主编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3P, Haglund C, Ruberts PJ Br J Cancer, 1991,63(4):636-640 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J] [6] Haglund C, Lundin J, Kuusela D, et alBr J Cancer,1994,70:487 肿瘤标记物CA153的免疫放射分析及临床应用[J] [8] EssmannSeboth D, Fuchs I, Jakesz R, et al In: Klapdor R, eds New York: W Zuckschwerdt Verlag, 1994:158-159.
乳腺癌 题目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