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论文答辩,首先是围绕论文展开的,比如:针对你的论文中的具体问题,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论文中可能某些问题阐述不够彻底的时候,可能会问你具体参数或依据……之类的问题。还可能将论文拓展开,问一些相关的、或类似的其他问题,考察你的知识面。也有可能问一些看起来跟论文不相干的,但属于数控技师应该掌握的知识。 正确的应对措施是:首先要对自己的论文熟记于心,论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问题,引用了哪些理论。论文通过了哪些试验或生产验证。别人看了论文是否能彻底明白这个问题,你的论文能不能指导别人解决问题。别人还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要能对答如流。再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数控技师》的相关要求充实巩固自己的知识技能。追问
谢谢 能不能举个答辩问的问题的例子 比如。。追答
这要看你的论文,如果是数控加工方面的,他可以问你关于工艺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问你为什么要用G90、G71、G73,他们各自的适应范围?刀具选用什么刀片材料、以及刀片的角度,切削液如何配比?假如在加工中遇到……问题,你怎么处理?你的工艺是否能保证所有尺寸合格?有没有尺寸链问题,如果有的话,你怎么处理?他还可以问你各种切削参数如何选择,会注意你论文里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切深是否合理,等等……。
你好,能否给我一个邮箱,我可以给你发送一些期刊论文或者学位论文。我专门为百度知道提问者提供论文,你可以看看我的回答记录,提供文献居多。需要时请百度hi我,我常在线,不在线时也可以发百度消息给我,但不要留言,我不常到空间去,直接写问题补充我也很少看得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百度知道 举手之劳团队 队长:晓斌11蓝猫我也需要一个高级铣工技师论文3500-4000字左右,能帮着解决的1849108252QQ邮箱发下 谢谢我的QQ邮箱775243182@qq 熟读论文 : 掌握论文的论点、论据和技术关键 ; 弄懂 弄通论文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符号、公式、曲线的确切含义 ; 反复推敲论文中是否有模糊不清、自相矛盾或用词不当的 地方等 , 若发现有上述问题 , 就要做好补充、修正、解释的准 备工作。通读论文多遍 , 熟悉论文中的重要内容 , 大概在哪几 页 , 要心中有数 , 这样 , 回答问题需要寻找依据时 , 翻阅论 文 , 能尽快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 避免一页一页翻看 , 不但心里 慌乱又延误时间。 2 充分准备好答辩中的第一道程序。 (1) 写出 " 论文报告 " 的发言提纲。 用 10 分钟宣讲 " 论文报告 ", 其内容包括论文的题目 ,介 绍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论文的要点 , 也即按 " 提出问题、分折 问题、解决问题 " 等三方面做精练的口头叙述。论文的全面归纳总结 , 也可以是最精彩之处、创新之处。 (2) 材料准备。 事先准备好进场应携带的资料和 " 论文报告 " 所用的有关 材料 , 如必要的挂图、表格、相片等 , 也可事先用白纸写好论 文的标题、主要目录等 , 答辩开始前 , 可以挂在黑板或墙上 , 这样可以 : A 加深考评员对你的论文的了解 , 同时争取让考评员对你有一种 " 准备充分 " 的印象分。 (3) 预讲互昕 : 要做到作 " 论文报告 " 时准确、流畅 , 既不要超过规定的 时间 , 也不要仅用 3~5 分钟 , 放弃介绍论文的机会。建议在 答辩前 , 自己预讲或同行间互讲数遍 , 这样的练习 , 一则便于 自己计算把握时间 , 二则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 且能在预讲 中 , 发现不足 , 征求意见 , 及时纠正 , 做到心中有数 , 争取以最佳状态上场。 答辩程序 一、注意事项 1 考生进场后 , 由主考评员宣布答辩开始和注意事项 0 3 主考评员提问 : 先由主考评员提出 5-8 个问题 , 一般不给时间准备 ( 或给少量时间准备 , 由考评员确定 ), 考生应立即作出回答 , 有 时也可以给予短时间思考后回答。随问随答 , 主考评员可以一 次提一个问题 , 也可以一次性提出多个问题 , 考生在昕清楚、 记下来后 , 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 2 插问 : 考生回答问题时 , 为保证答辩的中心题意和让考生掌握答题的要点 , 考评员根据具体情况 , 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三、结束方式 考生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 , 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式结束 : 1 �6�1考评员不加评述 , 宣布答辩结束 , 请考生退场。 2 �6�1考评员简要指出论文和答辩中的优缺点后 , 请考生退以上两种方式 , 由考评员根据具体情况 , 自行掌握。 四、评议与打分 1 考评领导小组综合评定。 听取各考评小组论文评审和答辩情况汇报后 , 再结合考生所在单位的情况介绍和意见 , 考评领导小组综合评审 , 举手表决 " 通过 " 还是 " 不通过 " 。 五、总结与颁证 1 �6�1总结与颁证 : 报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后 , 由职业技能鉴定所召回获得技师资格的考生 , 进行技师资格社会化考评的工作总结与颁发证书 。 2 �6�1对没有通过的考生 , 由鉴定所当面向其指出不足与错误之处 , 以及修改建议 , 允许半年后重新申请技师考评 。 答辩时应注意的问题 考生要想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 , 除了在答辩前做好上述准备外 , 还需要了解、掌握 答辩的要领和答辩的技巧 , 才能减少失误 , 达到预想的效果。 一、携带必要的资料 1 携带笔记本与笔。 供记录考评员所提出的问题和记录有价值的意见之用。通 过记录 , 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情 , 而且还可以边记边思考 , 回 答问题时就会更有把握 。但所携带的东西 , 应尽量精简 , 并摆好顺序或编上号码 ,避免资料带多 , 慌张之中 , 反而找不到所需材料 , 就适得其反 了。 3 若需幻灯机、技影仪等演示设备 , 事先向鉴定所提出 , 给予准备。 二、按发言提纲宣讲论文 , 不要照论文全文宣读 一般 3000 字的文章要15 分钟左右才能念完 , 这与规定所给的 10 分钟论文报告时间 ,肯定超时 ;而且照本宣读 ,太平铺直叙 , 不会吸引人。按发言提纲宣讲 , 重点突出 , 不用赶时间 ,便于掌握进度 , 同时还能顾及到语调、板书和挂图的配合使用。 三、从容答辩 论文答辩是为了取得技师资格的一次严肃而有意义的考 核 , 是对考生在撰写过程中所做工作的一次审查 ,考生经过了 较长时间的撰写、查阅资料、深入研究、反复修改 ,理应对自己的论文所涉及的问题 , 已相当熟悉和了解 ; 在答辩前又做了 充分的准备 , 应该是胸有成竹 , 大可不必紧张 , 消除紧张的心 理很重要 , 因为过度的紧张 , 会使本来可以回答的问题也回答 不出来了 ,只有精神适当放松 , 从容镇定 , 思路才会畅通、敏捷 , 答辩时才能有良好的表现。 四、精神集中、态度端正 1 弄懂题意后再作回答 : 如果对考评员所提问题没有理 解清楚 , 不要贸然回答 , 可以请考评员再复述一遍 ; 如果对问 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 , 可以请考评员作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 问题的理解说出来 , 并问清考评员是不是这个意思 , 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 , 只有这样 , 才有可能避免答非所问 , 答到要点上。 3 中心突出 , 不要东扯西拉 , 使人昕后不得要领。 2 吐字清晰、声音适中、层次分明。 六、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有时考评员对考生所作的回答 ,不太满意 ,也会进一步提出疑问 , 以求了解考生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这个问题 , 遇到这种情况 , 可以这样处理。 1 不太有把握的 , 可以以谦虚口吻试着回答 , 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 , 即使讲得不很确切 , 也不要紧张 , 只要回答的内容与所提问题有关联 , 考评员会引导和启发你进入正题的 ; 3 注意仪容 : 穿戴、言行、举止要讲文明 , 有礼貌。 2 礼貌退场 :答辩结束时 ,无论自己答辩情况如何 ,无论考评员提出什么意见 , 都应从容地、有礼貌地退场。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表 达 :" 谢谢指导 " 、 "感谢提醒 "、" 经过您的指点 , 我对××问题更清晰了 " 。因为这是对考评员起码的尊重 ,也反映了考生本人为人处事的修养与素质。 八、答辩后 , 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 答辩离场后 , 不要将精力放在打昕考评情况或打分多少上 , 因为违反考评纪律 , 会被取消考评资格 ; 正确的做法应该 是趁热打铁 , 认真总结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的经验教训: 1 通过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的实践 , 自己学习和掌握了 哪些开展技术工作的方法 , 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上取得哪些经验。 3 通过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实践 , 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 今后的努力方向怎样。 不论考评结果怎样 , 考评后 , 考生都应根据考评员提出的问题和意见 , 继续修改自己的论文 , 力求向纵深方向发展 , 使 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再有所提高 , 做好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 的经验总结 , 将会终身受益。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楼主你好答辩主要先自述:主要要说明用途,功能,组成部分,还有工作过程。还有可以照着读的,放心,我是今天523号答辩的,过了,也祝你成功。还有答辩你放心不会为难学生的,我答辩的时候,他问我的问题我基本不会,要问到你会为止。呵呵请采纳!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今天主要是针对检查工作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应用较多的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进行培训。一、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产品零件设计图样下发前,首要先要进行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所谓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如果公司设备(含外协供应商)能力不能进行加工,或者加工不经济,应向设计者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当然前提条件是满足使用(质量)要求。产品设计质量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应该是“适用”就好,现在公司部分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设计的产品工艺性考虑不足,总是将设计精度无限提高,如在哈车电机设计时,前曲路环与轴承内盖部分配合尺寸是003),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和检查成本。检查员是按设计图样\工艺(检验)文件\标准进行检查,是“符合性”检查。如不符合就必须提出。当然在新产品试制期间,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允许现场更改产品图样或工艺文件,但检查人员需要记录并督促技术人员正式更改技术文件。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产品设计一旦确定,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是进行工艺规程设计。1、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2、工艺路线:产品和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3、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工艺规程主要作用:是组织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有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就可以制订生产产品的进度计划和相应的调度计划,使生产均衡、顺利进行。结合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特点,联诚集团项目管理部编制的工艺流程,是用于指导集团公司内部生产所编制的工艺文件,更接近于工艺路线方案设计,但经各分公司细化的工艺(检验)流程,又兼有工艺过程卡的特点。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工艺文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许多工序组合而成。 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场地或设备同时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它是由单个或多个工步组成。工步是加工表面、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和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产品加工效率(成本)还与产品批量大小有直接关系。一般在单件生产时,使用通用机床和通用夹具广泛和通用刀具和量具,只需编制工艺过程卡。中小批量生产时,一般使用通用机床和部分专用机床,广泛采用专用夹具,部分使用专用刀具和量具。要求编制工艺过程卡,关键工序要求有工序卡片。大批量生产时,一般采用专用设备并按流水线布置,采用专用夹具、刀具和量具生产,要求有详细的工艺文件,包含工序卡、工步卡等。机加工检验员不但有对产品实物事后进行检查的职能,且在巡检过程中,还有检查督促工人严格执行工艺文件的职能。三、加工顺序的安排1、按加工性质和作用不同,工艺过程一般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划分加工阶段有以下作用:1)避免毛坯内应力重新分布而影响加工精度。如铸件、焊接件内应力释放等;2)避免粗加工时较大夹紧力和切削力所引起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3)可及时发现毛坯缺陷,避免不必要的损失。4)合理使用机床,保持机床精度。5)适应加工过程中热处理的需要。当然对于加工质量要求不高或虽然加工质量要求高,但毛坯刚性好、精度高的零件,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产品批量小时一般采用在通用机床上工序集中原则安排加工。批量大时可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流水线生产。四、工序设计内容工序设计包括工序基准的选择、工序尺寸的确定、加工余量的确定、机床设备的选择、工艺装备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和工时定额的确定。此方面专业知识较深,内容又多,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掌握,因此选择只能讲述几个知识点: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a)选择的粗基准应便于定位、装夹和加工;b)应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c)为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d)粗基准应平整无飞边毛刺,以便定位可靠。e)粗基准一般只用一次。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a)所选择的基准应便于定位、装夹和加工,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b)遵循基准统一原则: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比较方便加工其它多个表面时,应尽量使用同一组基准定位,避免基准转换带来的误差。c)遵循基准重合原则:表面最后精加工需保证位置精度时,应选用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当遵循基准统一原则时不能保证位置精度时,必须采用基准重合原则。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设备)的选择所选加工方法应考虑每种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等级”。各加工方法有其加工特点,在制定工艺过程时须考虑各加工设备“经济加工精度”。。各型设备具体“经济加工精度等级”在后面有时间再介绍。3、切削用量选择进给量、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合称切削用量三要素。在保证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前提下,要尽量使三者之积最大。粗加工时,一般是先按刀具寿命确定切削用量,先尽量选择切削深度、再选择进给量,最后考虑切削速度。精加工时则主要依据产品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确定切削用量。4、核价时应机械加工工序间的加工余量板料经气割、焊接后的加工余量2~4 mm(单面),加工余量4~6 mm(双面)棒材的外径加工余量不经热处理至少2~3mm、经热处理至少5~6mm。五、机械加工质量机械加工精度是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设计值)的符合程度。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有很多,这里不再介绍。但我们必须正确了解公司设备的经济加工精度。所谓设备经济加工精度是指机械加工时,设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指设备完好、工夹量具适当,工人水平相当,工时定额合理)能经济地达到的公差等级。钻IT710~13级,刨IT10~11级,铣IT8~11级,镗IT7~11级,车T7~11级,铰T7~11级,磨T5~8级,研磨T51、外圆柱表面加工路线及所能达到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粗车可达到的公差等级IT11级以下,表面粗糙度25~123~36~08~04~05钻孔—扩孔可达到的公差等级IT11级,表面粗糙度663、车床加工孔能达到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孔深不超过直径的3倍)一次钻孔(孔径≤80)可达到的公差等级IT12~13级,表面粗糙度1264、螺纹加工经济精度用板牙加工处螺纹可达到的公差等级6H~8H级,用丝锥攻内螺纹可达到的公差等级4H~7H级,车外螺纹可达到的公差等级4H~6H级,内螺纹可达到的公差等级5H~6H级5、在各种机床上加工形状、位置公差平均经济精度卧车 圆度0015(400<直径≤800),平面度0003(直径≤200)、03 - 03, 最小极限尺寸是493,下偏差是-06二)未注线性尺寸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公差等级 尺 寸 分 段 005 ±01 ±02 ±01 ±02 ±05 ±02 ±05 ±02 ±2 V(最粗级) —— ±05 ±26 0,而长度尺寸50未注公差应为50+03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第一篇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应用基础1第一章 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1第一节 认识数控机床1一、基本概念1二、数控加工与传统加工的比较1三、数控机床的产生2四、数控机床的特点2五、数控机床的分类2六、数控机床的发展4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6一、数控机床的组成6二、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9三、数控机床的插补原理10第三节 先进制造系统简介12一、计算机直接数控系统(DNC)12二、柔性制造单元FMC13三、柔性制造系统FMS14四、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4五、数控机床的网络技术15第二章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应用17第一节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17一、数控铣削加工的特点17二、数控铣削加工的主要对象17三、数控机床坐标系21第二节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组织与质量管理23一、成组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23二、“5S”管理24三、文明生产25四、数控机床安全生产规程27五、质量管理与控制28六、9000系列标准30第三节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安装与精度检验32一、数控铣床的安装32二、精密量仪34三、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几何精度38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定位精度39五、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精度41六、机床空运转试验44七、机床连续空运转试验45八、机床负荷试验46九、最小设定单位试验46十、原点返回试验48第四节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维护保养49一、机械部件的维护49二、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维护50三、位置检测元件的维护50四、数控系统日常维护51五、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定期检查52六、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不定期点检54第二篇 FANUC系统数控铣床/加工中心部分55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操作与仿真55第一节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手动操作55一、操作面板简介55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手工操作59三、手动钻孔63四、与参考点有关的指令64第二节 对刀与参数设置65一、对刀65二、工件坐标系的设定69三、PMC的参数设置73第三节 程序编辑与自动加工77一、程序编辑77二、程序的输入与输出79三、自动加工80四、显示数据81五、镜像功能84六、程序的再启动84七、程序的复制86八、移动部分程序87九、合并程序87第四章 平面与外轮廓加工89第一节 平面加工89一、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用铣平面夹具89二、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平面常用刀具92三、平面铣削工艺95四、数控程序编制的基础98五、平面的检测常用量具103六、平面度误差的检测106七、平面加工中常见误差108第二节 外轮廓的加工109一、数控铣削加工工序的划分109二、铣削内外轮廓的进给路线110三、数控加工工艺文件111四、手工编程中的数学处理113五、指令介绍117六、刀具半径补偿120第五章 孔系加工与箱体类零件加工126第一节 孔系加工126一、孔加工用刀具及其选择126二、切削液130三、孔加工的进给路线131四、孔加工的固定循环功能133五、孔的测量141六、孔加工常见误差及修正142第二节 箱体零件的加工145一、常用刀具系统145二、常用高速数控刀具刀柄147三、箱体类零件的测量157第六章 槽与复合轮廓加工165第一节 槽类零件的加工165一、槽的加工工艺165二、子程序167三、对称度误差的检测173四、导致键槽产生加工误差的原因174第二节 复合轮廓的加工174一、机夹可转位刀片及代码174二、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176三、高速切削刀具177四、坐标变换178五、极坐标编程181第七章 曲面加工186第一节 非圆曲线轮廓的铣削186一、加工原理186二、用户宏程序187三、A类型的宏程序188四、粗糙度的测量191第二节 固定斜角平面铣削193一、B类宏程序编程193二、用户宏程序的调用196三、一般零件的编程197四、通用宏程序的编写199五、角度测量202第三节 曲面的加工204一、刀具204二、曲面轮廓加工工艺205三、曲面的测量207第八章 特殊零件加工214第一节 螺旋件的加工214一、夹具214二、螺旋线加工214三、柱面坐标编程[G07?1(G107)]215四、螺纹的测量218五、螺旋槽(或面)的检测219六、螺旋面和槽(凸轮)的误差分析220第二节 型腔加工220一、导形件的加工227二、高速铣削的数控编程231第三节 异形零件与高速加工227一、异形件的加工227二、高速铣削的数控编程231第四节 配合件的加工233第三篇 SIEMENS(802D)系统数控铣床/加工中心部分237第九章 SIEMENS(802D)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与仿真237第一节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程序编辑237一、系统控制面板237二、SIEMENS802D数控系统屏幕的划分239三、SIEMENS802D机床控制面板241四、程序编辑242五、通过RS232接口进行数据传送245六、插入固定循环245第二节 对刀与参数的设定247一、输入刀具参数及刀具补偿参数247二、输入/修改零点偏置值250三、设定编程数据253四、设定R参数值255五、PLC参数的设置255第三节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与仿真259一、开机与关机259二、刀具装夹259三、回参考点260四、手动控制进给运动261五、MDA运行方式(手动输入)262六、自动加工263七、程序段搜索266八、执行外部程序(由RS232接口输入)267九、坐标系切换268十、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268第十章 轮廓加工275第一节 外轮廓的加工275一、基本知识275二、基本准备功能介绍277三、其他指令284四、循环285第二节 内轮廓的加工295一、子程序295二、极坐标与柱面坐标296三、坐标变换298第十一章 孔系与型腔加工306第一节 孔系零件的加工306一、孔加工固定循环概述306二、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介绍306第二节 槽类零件与型腔的加工316一、圆弧形排列键槽铣削LONGHOLE316二、圆弧槽铣削SLOT1318三、铣圆周槽SLOT2320四、矩形型腔铣削POCKET3322五、圆形型腔加工POCKET4325第十二章 特殊零件与配合件的加工332第一节 螺旋加工332一、螺旋线加工332二、螺纹循环加工333三、圆柱分度凸轮的加工(四个坐标轴)341第二节 非圆曲线的加工344一、参数编程的基本概念344二、R参数的运算345三、跳转指令346四、加工实例347第四篇 自动编程部分349第十三章 MILL加工349第一节 平面铣削的加工349一、机床设备的选择349二、刀具的设定349三、刀具轨迹生成351四、实体切削验证351五、后置处理352第二节 轮廓加工352一、外轮廓铣削352二、曲面粗加工354三、曲面精加工355第三节 型腔加工356一、挖槽加工356二、等高线挖槽358三、钻孔加工358四、浅平面加工360五、实体验证361第五篇 数控机床的维修部分362第十四章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机械故障诊断和排除362第一节 概述362一、数控机床的故障362二、数控机床故障产生的规律362三、数控机床故障的分类362四、数控机床故障的诊断363五、数控机床的修理364六、数控机床维修常用的工具365七、数控机床维修常用的仪表366八、数控机床维修常用的仪器366第二节 数控铣床的机械故障诊断和排除367一、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367二、高速主轴368三、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主轴部件369四、滚珠丝杠螺母副372五、直线电动机传动373六、数控机床用导轨375七、自动换刀装置376八、辅助装置382第三节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液压与气压系统389一、VP1050加工中心液压系统389二、TH6350卧式加工中心液压系统390三、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气动系统391第十五章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电气故障诊断和排除394第一节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394一、电路介绍394二、数控机床的抗干扰技术395第二节 PMC参数的调整397第三节 典型数控系统故障排除401一、SIEMENS数控系统的硬件401二、数控系统故障排除实例406试题库——技能试题409第一部分 中级工技能试题409一、铣样板409二、圆弧连接板410第二部分 高级工技能试题412一、按要求加工图5所示零件412二、按要求加工图6所示零件413第三部分技师技能试题413一、配合件的加工(一)413二、配合件的加工(二)416三、软件应用题417试题库——理论试题419一、选择题419二、判断题429附录一 数控铣削加工常用词汇英汉对照表436附录二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技师(高级技师)论文写作与答辩要点439一、论文写作439二、论文的答辩440参考文献441……
论文答辩的出题来自申报者论文的内容,答辩小组考评人员在阅读申报者提交的技师论文后,一般会根据论文的内容提出4~8个答辩题,出题通常会涉及:论文谈到的问题、论文未讲清的问题、与论文相关的问题、提高或展望型问题等等方面。具体的可以来中国鸣网学术站看看。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立脚点时颤振的诊断和稳定加工区域的预报[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难加工材料时硬质合金刀具前刀面磨损机理及切削性能研究[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铝合金表面微观形貌分形机理研究[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铝合金刀具选型及模糊综合评判[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钛合金的切削温度研究[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过程铣削力建模与仿真[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过程建模与仿真[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过程动力学建模及其物理仿真研究[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航空铝合金刀具失效机理及刀具寿命研究[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航空铝合金7050T7451时刀具的磨损破损[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立铣刀的有限元分析[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稳定性及加工变形研究[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淬硬钢的试验研究[高级铣工技师论文]高速铣削淬硬钢的应用研究追问
发一篇来啊,270143696@qq.com
铣工 技师 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