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硕士生最近没有事情做,我可以拿来练练手。论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问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出品:科学大院
作者:仇子龙(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普博览
在1930年代的维也纳和1940年代的巴尔的摩,奥地利的阿斯伯格(H Kanner)医生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一类奇怪的孩子,他们仿佛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与别人交流,成为“星星的孩子”。
这些孩子往往有一些重复刻板的动作,不太说话或者语言模式古怪,缺乏沟通和语言交流,他们给这种病起了一个名字:自闭症(autism)。
在距离自闭症被发现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医生们还发现自闭症儿童除了具有经典症状外,其中少数人还具有机械记忆力超强与对数学、音乐有特殊才能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对自闭症的不断关注,大量国内外描写自闭症的影视作品纷纷出现,让人们对这种神秘的疾病充满了好奇。
自闭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目前自闭症的发病率究竟有多少?能否治愈?
随着医学与科学的逐渐发展,临床医生与科学家紧密合作,已对自闭症的起因与发展有了一些了解,科学家也在研究自闭症的过程中发现,人类许多精神症状与基因关系密切,在研究自闭症的过程中,人类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自身。
先天生成与后天形成
最早研究自闭症的时候,坎纳医生认为,这种疾病可能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冷漠而导致的,也正因为这样,“自闭症是完全由后天因素导致的”这个观点曾经流行了很长时间。
直到有研究者发现,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其他孩子也是自闭症患者的概率大大上升;家族中出现自闭症患者,家族内其他成员罹患自闭症的概率也大大上升。这些说明自闭症具有比较明确的家族遗传模式,提示自闭症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疫苗疑云与遗传之谜
1998 年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Lancet)发表了一篇报道,英国韦克菲尔德(A Zoghbi)教授发现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性疾病要要瑞特综合征(Rett syndrome)也与MeCP2 基因突变密切相关,95%的瑞特综合征患者携带的MeCP2 基因发生缺失功能的突变,因为瑞特综合征患者有部分与自闭症患者类似的表型,早期也被归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这些证据表明,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与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密切相关,如果失调可能导致神经发育性疾病,例如自闭症等。
经过数年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发现MeCP2 蛋白质确实对神经元的突触功能有重要影响。
研究者陆续制作了多种MeCP2 基因敲除与转基因的小鼠模型,来观察如果小鼠携带有过多的MeCP2 蛋白,是否能表现出类似自闭症的表型。
2006 年佐格比研究组将人MeCP2 基因转入小鼠后,惊奇地发现携带人类MeCP2 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表现出焦虑水平上升和社会交往行为缺陷等类自闭症表型。
这个小鼠模型极大地推动了自闭症的研究,人们可以研究过多的MeCP2蛋白究竟如何影响大脑发育,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型是否能告诉我们含有自闭症基因突变的哺乳类大脑在发生社交障碍的时候,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免疫导致的自闭症动物模型
2007年帕特森(P Kanner L Am J Psychiat, 1946, 103(2): 242-246 Lai M C, Lombardo M V, Baron-Cohen S Lancet, 2014, 383(9920): 896-910 Weiss L A, Arking D E, Consortium J H A Nature, 2009, 461(7265): 802-808 Sebat J, Lakshmi B, Malhotra D, et al Science, 2007, 316(5823): 445-449 Tabuchi K, Blundell J, Etherton M R, et al Science, 2007, 318(5847): 71-76 Jamain S, Quach H, Betancur C, et alNature Genetics, 2003, 34(1): 27-29 Ramocki M B, Peters S U, Tavyev Y J, et al Annals of Neurology, 2009, 66(6): 771-782 Amir R E, Van Den Veyver I B, Wan M, et al Nature Genetics, 1999, 23(2): 185-188 Samaco R C, Mandel-Brehm C, Mcgraw C M, et al Nature Genetics, 2012, 44(2): 206-211 Hsiao E Y, Mcbride S W, Hsien S, et al Cell, 2013, 155(7): 1451-1463 Liu H L, Chen Y C, Niu Y Y, et al Cell Stem Cell, 2014, 14(3):323-328cn)
近年来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不断提升,也出现了对自闭症的一些误解。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孩子思维究竟有何区别?那就基于自闭症孩子的一些症状和主流的解释理论,做一个相对简单的梳理。
什么是自闭症?
关于自闭症先来给一个概念:自闭症(Autism),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发展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障碍以及行为或兴趣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这三个特征由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在临床观察之下所总结,后来成为诊断罹患孤独症与否的重要标准,称为"Kanner三联症"。除上述核心症状外,大部分患儿还具有智力低下或超常、感知觉损伤及认知缺陷等方面的相关症状。
概念有些抽象,那下面就直接进入正题,就是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思维与普通孩子究竟有什么不同?
(一)整体和重点思考能力的缺失
在一般的认知方式里,人类有一个天生的倾向,就是喜欢尽量从外界刺激中找出联系,也喜欢尽量类化所知到其他情景。也就是说,常人对事物的知觉加工在顺序上存在对事物的总体特征进行优先加工的倾向,即在对事物进行局部分析之前,必须经过整体加工的知觉阶段。据此,他认为常人的知觉过程开始于对总体的组织,之后才是对局部特征的分析。
这种整体和重点思考的正常运作驱使人类最注重事物的意义,由此方可分辨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材料。
Frith,U(1989)在对孤独症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孤独症患者的知觉加工模式似乎与常人的知觉加工模式不同,他们更倾向于对事物的细节或局部构成进行加工,而无法理解事物的整体意义。并且提出了中央信息整合薄弱(Weak Central Coherence,WCC)理论。
一位学者曾经这么说:"我把自闭症人士的视觉比作昆虫的小眼面视觉—— 同时看到众多零碎且细微、不同的资料。"缺乏这种整体思考使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成为一个零碎分裂的世界,而关注细节的现象也成为"同一性坚持"这一自闭症典型特征。
可以说,自闭症个体这一独特的感知能力既是一种障碍,同时又是一种"优势",它会使他们因环境微小改变而产生不安,但也会使他们拥有一些常人所没有的独特能力,即能力孤岛(Inlets of Abilities)。比如自闭症儿童偏好细节部分多于全盘思考;并且长于分拆的技巧,对细节有很强的观察力,这从一些操作任务如:指从一堆线条中找出隐藏物件、指把多个立体积木的其中一面图画合并组成一个图案中的优异能力可见;但同时多数自闭症儿童不能将物件的零星部分整合,或将句子重组成段落。
有台湾学者曾将这种思维方式总结为自闭症者的"呆超人能力"。包含包含了几个因素:对一个题目的持久注意力、专门性资料处理系统的顺利运作、和最重要的是重复的运作。
具体来说,自闭症儿童缺乏这种整体和重点思考能力的还有着以下典型的行为表现:
1注意力偏狭:一般人留意的东西,自闭症儿童可能不会留意。他们所留意环境中的某些小节,一般人也未必会留意。对某些偏狭的题目,他们也许会长时间保持兴趣。
3鹦鹉式学舌:就算语音、声律、语法准确,它们综合的语言却欠缺整体的意义,令自闭症人士不了解沟通的基本目的。
5僵化、欠缺弹性的行为;2坚持完全遵循惯例的每个细节;4
[2] Understanding autism:in sights from mind and brain
[4] 《自闭症弱中央统合理论综述》,陈墨
[6] 《自闭症的认知神经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邓赐平
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与社会交往障碍或沟通障碍、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的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自闭的症状:
1、智力障碍
出现自闭症之后,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智力障碍,一般在儿童患病期间智力水平表现不一致,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智力障碍,甚至会出现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
2、兴趣范围狭窄
一般出现自闭症后,患儿会出现兴趣范围狭窄的情况,对正常人热衷的玩具、游戏等都不会感兴趣。平时一些儿童不喜欢的物品则会表现出广泛的兴趣,例如喜欢观察电风扇、瓶盖等异常的物体,而且可能关注时间会持续很长,没有厌倦感,而对正常人喜欢的玩具却没有任何兴趣,这些也和自闭症有一定的关系。
3、刻板行为
自闭症患者通常会有刻板的行为模式,比如每天上床的时间需要固定,而且外出时喜欢走相同的路线。这些行为比较刻板,如果被制止,通常会表现出不愉快,焦虑情绪,甚至会反抗,这些都和自闭症有关。
4、语言障碍
自闭症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语言障碍,这是该疾病比较常见的表现。在语言障碍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语言能力迟缓的情况,可能到了两三岁依然不会说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出现沉默、语言少、表达能力降低的情况。
5、社交障碍
一般出现自闭症之后,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社会交往障碍。患者无法正常和别人建立人际关系,而且无法正常与他人沟通,一般缺乏朋友,而且分不清具体的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
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发育障碍类的精神疾病,多发于婴幼儿时期,很多人也称为儿童孤独症。
自闭症的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表现为下列中的至少两条:
①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社交姿势等多种非语言交流行为方面存在显着缺损。
②不能建立适合其年龄发展水平的的伙伴关系。
③ 缺乏自发性地寻求与他人共享快乐、兴趣和成就的表现,(例如不会向他人显示、带给或指向感兴趣的物品)。
④ 缺乏互动性的与人或感情交流,(例如不会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喜欢独自玩,视玩具为“工具”
2、言语功能障碍,表现为以下至少几条:
①口头语言发育延迟或完全缺乏,且并没有用其它交流形式例如身体姿势和手语来代替的尝试。
②在拥有充分语言能力的患者中,缺乏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对话的能力
③语言刻板和重复或古怪语言。
3、重复刻板行为,表现为以下至少1条:
①被包围在一种或多种狭隘和刻板的兴趣中。其强度或注意集中点与常人不同
② 刻板重复的运动技能动作 (例:手的挥动、手指扑动或复杂的全身动作)。
自闭症 参考文献 儿童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