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主要有4种:APA格式、MLA格式、CMS格式、哈佛文献格式(Harvard System)。
APA是一种标明参考来源的格式,主要使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及其他学术准则中,国内很多期刊也是采用的APA格式。
MLA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多用于人文学科。
CMS格式源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1906年出版的Manual Style,主要用于人文学(humanities),它使用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目录来注明文献来源。
哈佛文献格式是哈佛大学的论文参考文献标准,全名为:哈佛注释体系(Harvard System),起源于美国,但是在英国和澳洲等国家运用得比较多,尤其在物理和自然科学领域。
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
1、前言。
12 本标准专供著者与编者编纂文后参考文献使用,而不是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纂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名词、术语。
22 识别题名: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 (ISDS) 认可的某种连续出版物唯一的名称。
3、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
在五种著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主要项目。可以按本标准第 6 章的规定或根据文献自身的特征取舍选择项目。
1、英文参考文献 :宋体 小四号
2、标点符号:英文全角
参考文献中还出现过 J G YNDAC
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用全称,名在后用缩写的著录形式。一般来说,国外作者在发表文章时常采用名前姓后的形式,所以作者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应注意交换原文中作者姓名的书写顺序。
姓名中若表示“小”或“几世”时,应将其放置姓名最后,并用逗号隔开。如Day FW,Jr。
西方人姓名中的von,van,de,la为姓的组成部分,当其移至前面时,首字母大小写均可,如 von Hindenbeng P。
如姓名中出现复姓时,著录格式为夫姓4妇姓在前均用全称,名在后用缩写的形式。
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 ( 人时,可全部照录。责任者超过 ( 人时,只著录前 ( 位责任者,其后加“ et al”字样。
集体责任者,可直接按照著录来源著录,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基于语料库的人民网对外传播英文报道特点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英文参考文献著录的注意事项
英文参考文献 :宋体 小四号 2、标点符号:英文全角 参考文献中还出现过 J G YNDAC++编程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美]William Ford,等陈君,译译文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格式代号
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
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外文书籍的中文翻译版本作参考文献,格式应该如下所示:
[1] [美]Bruce Eckel刘综田,等,译
[2] [美]William Ford,等陈君,译
参考文献的作用:
1、参考文献是反映论文研究的重要科学依据,通过指出论文的观点、方法结合一些材料等,将论文中所研究的来源出处表明,可以反映其科学性。
2、可以将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前人的进行区别开,这不仅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而且避免了抄袭的嫌疑。
3、可以方便读者查阅资料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标准规范的参考文献可以显示该研究领域的方向和背景,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R & I;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2] (美)Bruce Eckel著. C++编程思想.刘综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美)William Ford等著.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陈君译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本回答被网友采纳[2] (美)Bruce Eckel著. C++编程思想.刘综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美)William Ford等著.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陈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2] [美]Bruce Eckel刘综田,等,译[3] [美]William Ford,等陈君,译如果你写的中文文章,就按照国内杂志的统一格式书写,附如下 如果要发表在国外杂志,按照各杂志特定格式引用,和国内的是不一样的。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磁带 (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 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 辛希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4] 冯西桥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读顾城《南明史》[J]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 钟文发赵玮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d文献题名[N] [8] 谢希德人民日报,1998-12-25(10)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f专利题名[P] [10] 姜锡洲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txt/980810-2 [12] 万锦坤英文版[DB/CD] h文献题名[Z]
英文 参考文献 标准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