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42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43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44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45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46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47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48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49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50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51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53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54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55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56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57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59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60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6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62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63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64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65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6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67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68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69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70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71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73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74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75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7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77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78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79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80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81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82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83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8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9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9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95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96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97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98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99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100 关于师范生教育观现状的调查研究101 学校情景下儿童肥胖症的综合防治模式研究102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103 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研究104 “先行组织者”与古诗教学词句疏通105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106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107 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学研究108 浅析另类儿歌的思想倾向及形成原因109 浅析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10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探讨111 晏阳初的平民教学观及其当代价值112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113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114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方案的分析与思考115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学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11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长的用人艺术研究117 中小学科学教育人文化的思考118 小学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119 现代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1 、创建个性化语文教育2 、新课程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3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 、浅谈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5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6 、课堂的问题与处理7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8 、在新课程下——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9 、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10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11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13 、构建民主开放课堂14 、教师提问技巧探析15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16 、小学艺术教学与素质教育17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18 、小学生公德教育的几点体会19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小学语文教育(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标准研究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3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看传统语文教育弊病5论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2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4行走在“大语文”教育之路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再思考6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与反思8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10小学阅读教学对话的可能:基于主体、文本分析2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策略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设计(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1小学作文教学要“小”学化3从体验生活到描绘生活——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感受5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于小学语文考试操作与评价研究的思考4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的有效策略(六)小学语文教育其他方面的研究1对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误区的几点思考3当前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不平衡成因分析5小学英语师资培训的探索与实践2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4谈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学习迁移6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8谈后进生转化的措施与体会10浅谈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12试论制约自然教学的心理学因素14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探微16关于我国电化教育的几个问题18小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20cn/user5/166883/407125.html)欲知更多有关“口语交际”的论文,请点击:/s?lm=0&si=&rn=10&tn=baiducb3&ie=gb2312&ct=0&wd=%BF%DA%D3%EF%BD%BB%BC%CA+%BF%DA%D3%EF%BD%BB%BC%CA+%C2%DB%CE%C4&pn=10&ver=0&cl=3&uim=0&usm=0
随着时代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如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巧,养成与口语交际相关的良好习惯,以及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简单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清晰而流利地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最美语言,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给学生平时积累语言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口语交际课时,一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说什么,只有几个学生能说会道,踊跃发言。有的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词不达意,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有的乐意发言的,也是只言片语不能完整的讲一段话,这都反应出了学生平时语言积累不够的问题,古人云“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累,仅仅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会阅读,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文章,阅读自己喜欢阅读的课外书,阅读过后能进行简单的复述,并且能说出自己喜欢那些段落或者喜欢那些词语,这样就可以做到在阅读中积累。同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在平时的交流中,优异捕捉学生不经意间表达出的好词佳句,适时地表扬激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继续积累的兴趣。二、抓住课堂进行渗透说话训练每个单元中间安排的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在上新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敢说”,在师生的互动之中充分提升交际能力。1、图文结合,大胆想象“说”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图画,这就给学生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给说话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利用好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打开语言的闸门,无拘无束地交流,畅享交流的快乐,从而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2、创设情境,尽情表演“说” 教学诗歌、古诗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诗歌类、古诗类的文章画成一幅简单的图画,改写成优美一段句子,并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将文字说得生动、具体。教学有大量插图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插图处进行仔细观察,将这幅插图说得详细具体。教学语句含义深刻的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教学童话、寓言故事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复习了课文中的内容,也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3、续编故事,拓展延伸“说”在教材编排之中,有很多通话和寓言故事,这些优美的童话和寓意深刻的寓言也给学生留下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例如:《守株待兔》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这则寓言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提问:还会有兔子来撞在这棵树上吗?这个人还会和上次一样捡到兔子吗?他的生活会怎么样?……这样顺着课文情节,让学生展开想象,既延伸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三、抓准学生交流的时机教师除了利用口语交际课、平时的语文教学外,还可以抓住适当的时机,灵活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例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读吃过那些水果?是谁给你买的?您最爱吃的水果有那些?这些水果是什么形状?成熟时是什么颜色?味道有什么特点?这时全班同学就像炸开了的锅,你一句,我一句,积极发言,,这样做到了感性认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口语交际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四、联系实际挖掘交际材料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模拟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例如我在语文课上向学生提问:你们上过街吗?和谁一块去的?都卖了那些东西?买东西的时候搞价了没有?那个商店的售货员服务态度好?比比看,哪家的货物便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口语交际十分活跃。五、写作教学提高交际能力写作和口语一样同是表达,写作是我手写我心,口语交际是我口说我心,在正式写作之前可以让学生口述自己如何写这篇课文,大胆地谈谈自己的想法,这都有利于口语交际,加强写作训练,从低年级写一句话到中年级写一段话,再到高年级写一篇作文,语句通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都需要学生的语感文字的准确运用,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作用。六、乐于表达提高交际能力要使学生乐于表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走近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要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了解他们关心的是什么,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就可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小学生非常爱看《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个时候可抓住学生这个兴趣点,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能不能把这个小节的故事情节复述一遍?由于内容贴近学生,学生有话可说,就容易激发他们与人交流、沟通的欲望。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交际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凡是能够让学生“说话”的机会,尽量交给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锻炼学生,就会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对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要求主要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较完整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会与别人交流。笔者通过随堂听课、与师生座谈、做小游戏等方式对所在城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做了深入的了解,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口语交际课节有限、教师情境创设不够、学生表达不充分、不会倾听等等。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就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口语交际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首先要注意培养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作为老师,应在课内外积极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情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和欲望的有效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切实开展好口语交际活动课和语文教学实践课,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合作交流,在轻松的语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 例如,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学生如何问路,我们指定一个从大家熟悉的地点到学校怎么走的问路情景,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学生扮演问路人,另一组扮演指路人,让学生模仿表演。这种富有语言实践性的活动课,不仅激发了学生语言的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起交际的兴趣。二、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多赏识学生我们在对低年级学生的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认知规律,因为低年级学生在年龄、心理、认识等方面都处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阶段,他们表达出来的一些想法和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苛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完美状态。老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允许学生在认识上存在不足。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你说得真棒!”“你的声音真响亮!” “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你能一下说这么多,真厉害!”教师的表扬就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即使说得不好,也不能训斥,教师可以先肯定,然后委婉的说:“如果你能……就更好了。”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说得特别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请他到台前说给大家听,并向大家介绍经验,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也可以亲自参与其中,顺势引导。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走到孩子们中间去,和孩子们一起完成情景对话。三、课外延伸,拓展交流空间
教学论文 口语交际 浅谈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