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我的班主任叫XX,20几岁,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有一头束起的乌黑的直发,高挑的身材,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美丽而锐利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里总能吐出大学问来!许老师不爱打扮,不爱像其他老师一样化妆,烫,染头发,她总喜欢穿朴素的衣服,束起头发,给人很运动,很精神的感觉。许老师平时对我们很好,处处为我们着想,所以不到一个月,老师就深得“民心”,同学们都很喜欢许老师。许老师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记得我们初一要广播操比赛时,老师和班长牺牲自己午休的时间走街串巷去为我们选比赛服装。放学时,老师没有抓紧时间自己回家休息,吃饭,而把我们留了下来,守着我们练习广播操,想让我们取得年级第一名。一遍又一遍……我们的汗水滴了下来,我看到老师的汗水也滴了下来,老师为我们加油,打节拍,一遍一遍……我们都很感动……许老师是一个关心,爱护同学的人。为了我们的健康,学校组织我们去学校的卫生站进行动脉抽血体检。从没有抽过血的我们,特别是女孩子,非常害怕,一遍一遍的询问老师和已经抽过血的同学:“痛不痛?痛不痛?……”许老师没有不耐烦,她耐心的告诉我们:“不要怕,老师以前也抽过血,没事,你不要去看它就行了,不痛的,你们要勇敢啊!”我们在老师的安慰下,鼓起勇气伸出手臂,扭过头,闭紧双眼,老师则在一旁鼓励我们……抽完血,看我们都没有大碍,老 师终于松了口气,但是,这时孙齐阳突然头很晕,脸色发白,嘴唇上一点血色也没有,老师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赶忙带着她去医务室和葡萄糖水,问她感觉好些了吗,等孙齐阳恢复了脸色,老师才真正放下心来。看着老师为我们担心的样子,同学们在心中不觉又增加了几分对老师的喜爱。
你到知源论文上找找,哪里有很多论文资料,我这的时候在网上找到的,希望对你有用。百度搜索
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1督促学生按时到位上好体育课、选修课及各类活动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3与班委会、队干部讨论班级情况,问题和解决办法、措施。5查阅班级日志和学生周记。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3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42、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43、我国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分析44、教育筛选功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发挥与失效45、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46、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47、我国高校扩招的利弊分析48、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9、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50、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51、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52、学校管理审美化研究53、人性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54、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55、中小学有效领导的构成与方法56、人际关系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57、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58、建立学校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59、对奖励的有效性的探索60、校长(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构成与建立61、班主任的领导素质62、校长(班主任)领导威信的建立途径63、学校改革的动力与策略64、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65、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66、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67、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68、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69、教学评价改革探索70、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71、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72、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73、如何听课与评课74、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75、学科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研究76、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77、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7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79、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80、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81、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2、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3、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4、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方法研究85、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86、加强学科联系的探索87、教师协作教学的探讨8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89、网络文化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90、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局限研究9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究92、网络情境下的学习方式(途径)研究93、大(或中、小、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94、学生智力(或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研究95、教师(或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96、学习困难学生(或差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97、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98、能力(或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的研究99、学校(或班级)环境建设研究(校风、班风、学风)100、品行(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64、校本管理研究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学术堂分四个步骤来教你如何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 1.选择一个笼统的题目 这个题目应该是你既感兴趣又对其有一定了解的题目。对这个题目你应该已有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值得你去进一步探讨、研究,进而将其扩展为一篇论文。 2 确定最后的题目 最后选定的题目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 1)选定的题目本身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且是严肃的。你的分析必须有见地、有深度。一篇科研论文应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应该使读者读后有所收获。 2)选定的题目应该是你力所能及的。 3)选定的题目应该有足够的资料供参阅。论文中所表述的观点或看法应该建立在对各种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只能找到一两本或一两篇与你的论文题目有关的书籍或文章,如果你只是从这一点资料中得出结论,那么你所做出的结论很可能依据不足。 4)选定的题目应该是可供客观研究使用的。 5)选题不应该是当前最热门却又无法下定论的题目。如果你选定的题目太大,无法写深写透,你就应该设法缩小它的范围,为自己的论文找到一个恰当的焦点。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从大题目中发现小题目的过程。你定好题目没??要是还没思路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在网上找些关于这类的(职业教育)等等找下你的思路!一、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课改总体目标的界定,彰显了“新课改”不仅是对学科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更是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其源动力是对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企盼。 二、新课改下的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1、德育工作要全员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每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社会价值与人类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生的两条支柱。文、史、政等学科具有较高的人文教育含金量。“道德文章”、“文以载道”是古有良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被写入现颁《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开设的电影艺术欣赏课、开放式阅读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欣赏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历史、政治或以史为鉴、或直面人生,发人深思,结人启迪。音乐、美术欣赏课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一部部好电影、一篇篇好文章、一首首好歌曲,都发挥着教人求真向善的作用。与人文学科相呼应,理科教学隐含着四严:严密的逻辑、严谨的作风、严格的标准、严肃的态度,这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实验中的合作、应用例题的取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师生的人文价值观。 新课程理念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倡导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学校必须强化全员育人意识,让每一个老师既教书又育人,自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自主开发学科的育人功能。 2、寓教于乐,建立正确的认知取向 新课改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各个学科教材内容的编制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中都可见其端倪。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应当加强各个学科的联系,多与各个学科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使教师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能渗透德育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另一方面,在教学工作中,还要看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其兴趣爱好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引、乐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正确的引导,动手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正确的认知取向得以建立。我在工作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并对竞赛中为赢得比赛钻空子、耍手段等行为设置严厉的惩罚措施,向学生灌输“你可以输但是你不能恶性竞争”的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间的良性竞争。 3、以身作则,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作为经常与学生打交道的班主任,我的一言一行都受学生的关注和监督,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学活动中,我对后进生也经常给以关心和帮助,在态度上保持一视同仁,不以学生成绩划分层次;生活中,我经常走进学生的圈子,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师生问像朋友一样相处;在知识层次上,为了解答学生各方面的疑问,我经常增进自身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时注意对体育、娱乐、时尚等也有所涉猎,紧跟学生步伐。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我还经常注重自我反思和批评,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及时予以补充和修正,在学生面前树立乐观、积极、勤劳的形象,帮助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4、必要的社会生活的参与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要充分发掘现有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募捐活动、照顾孤寡老人、做环保倡议等等。最后根据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的发言讨论做出科学的德育评估,以便教师能合理地安排接下来的德育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走进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走进蔬菜大棚,接受劳动教育;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魅力;祭扫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德育教育空间,深化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地系起来,充分发挥了德育网络的教育功能。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班主任 题目 论文 初中 小学 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