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基层医院超声误诊异位妊娠分析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基层医院超声误诊异位妊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燕,杨勤洁[1](2020)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利用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实施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患者编码使用简单随机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患者手术或者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 观察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超声检查对120例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病因的急腹症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对120例患者进行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 结果发现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80.83%(97/120), 高于经腹超声的69.17%(83/120), 误诊率为11.67%(14/120), 低于经腹超声的21.67%(26/120),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 P=0.037;χ2=4.320, P=0.038), 两种检查方式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检查的准确率[96.67%(116/120)]高于经阴道超声和经腹超声, 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经腹超声,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033, P<0.001;χ2=20.748, P<0.001;χ2=8.772, P<0.001), 三种超声检查方式在异位妊娠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检查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6, P<0.001;χ2=8.514, P=0.014), 在流产、卵巢囊肿破裂和急性盆腔炎的诊断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尤其是对于异位妊娠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检查中意义更为明显。

孙晓宁[2](2020)在《257例卵巢黄体破裂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卵巢黄体破裂的基本特点,探讨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组2010年2月至2019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共257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体格检查、超声类型、初始血红蛋白值、腹腔积液量(直肠子宫陷凹深度)、包块最大直径及住院天数间的差异;以心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初始血红蛋白值、住院天数、疼痛时间、年龄、血压、包块最大直径作为自变量,以腹腔积液量为因变量,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检验,分析其相关性;将保守治疗组按是否口服盆腔炎汤分为口服盆腔炎汤组及未口服盆腔炎汤组,比较两组间腹部包块、腹腔积液吸收及腹痛缓解的差异;另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种黄体破裂类型间包块最大直径、腹腔积液量及疼痛时间的差异。结果:1.入组257例患者,平均年龄27.84±7.07岁,21-30岁有151例(58.75%);142例(55.25%)无明显诱因;257例(100%)均以下腹痛就诊;体格检查显示,下腹压痛者192例(74.71%),腹肌紧张者17例(6.62%),患侧区压痛者220例(85.60%),下腹反跳痛者93例(36.19%),移动性浊音者83例(32.30%),患侧包块者124例(48.25%),宫颈举痛者125例(48.64%);血红蛋白正常者149例(57.98%),轻度贫血者89例(34.63%);Ⅰ型黄体破裂者142例(55.25%),Ⅱ型黄体破裂者115例(44.75%)。2.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手术治疗组在初始血红蛋白值、腹腔积液量、包块最大直径、住院天数方面[分别为116(109-125)vs.107(100-120)g/L,2.1(1.5-3.0)vs.2.7(1.9-3.9)cm,4.2(3.1-5.8)vs.7.2(5.4-8.7)cm,3(2-4)vs.4(3-4)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型黄体破裂相比,Ⅰ型黄体破裂在包块最大直径、腹腔积液量方面(分别为6.199±2.158 vs.7.852±1.970cm、2.634±1.319vs.3.103±1.433c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包块最大直径与腹腔积液量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r=0.141,P=0.024;r=0.289,P<0.001),初始血红蛋白值、BMI与腹腔积液具有显着的负相关性(r=-0.290,r=-0.236,P<0.001);手术治疗组心率85.90±12.69次/分,包块最大直径7.12±2.21cm,初始血红蛋白值109±15.71g/L,BMI19.34±2.34。3.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03例(40.08%)选择保守治疗,154例(59.92%)选择手术治疗,其中115例(74.68%)行腹腔镜黄体囊肿剥除术;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中,两治疗组下腹反跳痛、患侧包块、移动性浊音及宫颈举痛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盆腔炎汤组与未口服盆腔炎汤组在腹腔积液、腹部包块吸收及腹痛缓解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卵巢黄体破裂好发于青年女性,多无明显诱因,首诊症状是突发一侧下腹痛,其他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呈Ⅰ型黄体破裂且初始血红蛋白正常。2.心率较快(>85次/分),包块最大直径较大(>7cm),初始血红蛋白较低(<109g/L),BMI较小(<19),Ⅰ型黄体破裂时,腹腔积液较多,更适宜手术治疗;包块最大直径越大、BMI越低,腹腔积液量越多,初始血红蛋白值越低,心率越快。3.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式主要为腹腔镜黄体囊肿剥除术;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下腹反跳痛、患侧包块、移动性浊音及宫颈举痛。

张守荣[3](2019)在《直接清宫处理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及术中止血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处理方法;比较直接清宫与甲氨蝶呤(简称MTX)预处理联合清宫治疗CSP效果以及术中紧急出血的处理方法。研究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日照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收治的停经10周以内I型及瘢痕肌层厚度超过2mm的II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66例,随机分2组,直接清宫组33例采取直接清宫手术;预处理联合手术组33例先经MTX预处理后再行清宫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于术中急性出血25例患者采取宫腔球囊填塞或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做出两组止血效果的比较。结果:1.所有CSP患者均顺利清除了胚胎组织,未切除子宫。2.直接清宫组33例中,术中急性出血13例,采取宫腔填塞球囊或纱布止血成功,2例发生大出血改为其他手术治疗视为手术失败。MTX联合清宫组33例,术中急性出血12例采取宫腔填塞止血成功,2例发生大出血改为其他手术治疗。两组治疗成功率均为9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直接清宫组39.40%、MTX联合清宫组3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值为直接清宫组227.75±148.09ml、联合清宫组192.08±105.62ml,差异无显着性(P>0.05)。3.直接清宫组、MTX联合清宫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618.30±1789.06元、5296.27±2880.38元,住院时间分别为4.18±1.33天、8.61±2.62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有21例出血患者采取宫腔填塞球囊11例、纱布10例压迫止血成功。球囊组与纱布组术中出血量平均值分别为136.82±39.70ml、191.50±66.0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与纱布术中填塞宫腔操作时间分别为11.27±3.07分钟、17.80±3.97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球囊填塞止血少于纱布(P<0.05)。结论:1.彩超监视下低负压吸宫治疗轻型CSP,同时采取导尿管球囊填塞宫腔压迫止血,安全、有效、可行,可以作为基层医院CSP一线治疗。2.术前应用MTX预处理联合清宫手术治疗CSP未见明显减少出血量益处,反而延长病人住院时间。3.宫腔填塞球囊或纱布对于控制CSP清宫术中急性出血都有效,以导尿管球囊填塞宫腔在减少出血量及控制出血速度方面更加简便、快捷。

王林萍[4](2019)在《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绒癌(Choriocarcinoma,CC),及绝经后子宫CC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并分析出CC尤其是绝经后子宫CC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的特点,以便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第一部分: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1980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CC的66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治疗、近期疗效及随访等资料。第二部分:检索发表年份为1980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录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关于绝经后子宫CC的56例病例报道。另外加入1980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3例绝经后子宫CC患者病例资料,共59例。分析讨论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等。结果:第一部分:66例CC患者中,其中1例为卵巢CC,属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范畴,将该例患者剔除。剩余65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35.0岁,仅有3例为绝经后子宫CC,且有2例患者通过基因多态性分析确诊为非妊娠性绒癌(Non-gestational choriocarcinoma,NGC)。除去2例NGC,剩余63例患者前次妊娠的性质包括流产(38.1%),葡萄胎(28.6%),足月产(23.8%),异位妊娠(7.9%),另有1例同时合并宫内妊娠。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范围为0-192月,CC是否在前次妊娠间隔时间1年以后发病与是否是葡萄胎妊娠无显着性差异(P=0.262)。CC最常见的症状为阴道出血(73.8%)。除去合并有宫内妊娠的患者,血β-hCG的范围为840-5410000mIU/ml,不同分期的CC血β-hCG的水平有显着性差异。本组中存在转移的患者占80.0%,其中肺转移所占比例最高63.1%。本组中高危患者占78.5%,低危患者占21.5%,低危患者中评分为0-4分的患者有6例,评分为5-6分的患者有8例。本组初诊误诊率达20.0%,其中异位妊娠最为常见。CC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化疗方案的选择上,低危患者有一半选择多药联合化疗,且绝大部分为20年前的患者,其中有2例首次化疗为单药化疗,化疗1个疗程后出现新的转移灶而改用多药联合化疗;高危患者绝大部分(86.0%)选择多药联合化疗,且以5-FU为主联合化疗较为多见。经治疗有64.6%的患者出院时达到CR,预后因素分析发现前次妊娠间隔时间≥12月,分期为III、IV,存在除外肺及阴道以外的转移,及未行盆腔手术治疗与预后不良有关(P<0.05)。第二部分:纳入了59例绝经后子宫CC的患者,其中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的患者有5例,确诊为妊娠性绒癌的患者仅1例,确诊为NGC的患者有4例。该部分患者年龄范围为47-73岁,平均56.8岁,50-65岁患者占77.9%。绝经年限范围为0.5-23年,平均7.7年。孕次范围2-13次,平均5.4次,产次1-11次,平均4.0次。前次妊娠的性质中除去NGC患者,葡萄胎15.1%,流产30.2%,足月产54.7%。间隔时间范围3-30年,平均11.3年,前次妊娠的性质为葡萄胎、流产、足月产之间距离发病的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次妊娠为足月产的间隔时间最长。治疗前血β-hCG的范围在4-2704040mIU/ml,存在转移的患者有50.9%。不同分期的绝经后子宫CC在治疗前血β-hCG水平上有差异(P=0.048<0.05),III、IV期的治疗前血β-hCG水平较高。绝经后子宫CC的预后评分较高,高危者占88.1%,低危者占11.9%,且低危患者评分均≥6分。本组中误诊的患者占39.0%,误诊疾病谱中前四位者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变性、子宫肉瘤。在首次化疗方案的选择上,有40.9%的患者选择EMA-CO方案。本组患者有75.9%的患者行子宫切除手术。63.3%患者经治疗后达到CR,达CR患者的化疗总疗程数在患者是否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方面有差异(P=0.004),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化疗疗程数较少。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中,绝经时间≥5年、评分≥13分和治疗前的血β-hCG≥104 mIU/ml为导致近期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1、CC根据病因可分为GC和NGC,育龄期妇女绝大部分子宫CC与妊娠相关,对于绝经后子宫CC,仍有GC与NGC之分,以NGC更为多见。2、绝经后子宫CC的特点:以50-65岁妇女较常见,患者一般有较高的孕产次,基本无生育需求,前次妊娠的性质足月产更为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绝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较为多见,需与妇科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患者多合并其他内科基础疾病,体质较差。3、对任何疑似CC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查体。绝经后出血亦应考虑CC的可能,常规行血清β-hCG的检测,以除外滋养细胞疾病,减少漏诊和误诊。4、血β-hCG作为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治疗前血β-hCG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CC的FIGO分期及预后。5、对于绝经后子宫CC的诊断中,需注意排除是否合并有生殖细胞肿瘤或其他未分化的上皮性肿瘤成分。应用基因多态性分析区分GC和NGC仍是有必要的。6、绝经后子宫CC的化疗原则基本参照育龄期CC。绝经后子宫CC患者中高危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目前一线化疗方案为EMA-CO方案。手术切除子宫可以缩短化疗的疗程。但对于手术治疗能否改善绝经后子宫CC患者的预后,仍需进一步评估。7、在绝经后子宫CC患者中,绝经时间≥5年、评分≥13分和治疗前的血β-hCG≥104mIU/ml为导致近期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

高艳灵[5](2018)在《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及基层医院误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误诊情况,以总结异位妊娠的超声特点及与其他疾病的超声鉴别要点。方法应用腹部及阴道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多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及hCG检测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分析,寻找误诊原因。结果发现自2013年以来超声误诊病例69例,其中,异位妊娠误诊为其他疾病25例,非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异位妊娠44例。结论异位妊娠有其自身的声像图特点,超声是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但基层医院误诊情况时有发生,工作中应尽量避免误诊发生。

王丽,汪旭[6](2018)在《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超声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类,判断急腹症疾病类型,并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对急腹症疾病类型诊断的准确率及误诊率,同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根据超声显示的病灶位置、大小、回声、血流图像等特征分类,发现不同病因等导致的急腹症患者超声表现特征明显,100例急腹症患者经术后病例诊断泌尿系结石19例,肝、胆结石18例,急性阑尾炎15例,急性胆囊炎11例,急性胰腺炎10例,肠梗阻10例、肠穿孔12例,异位妊娠、卵巢扭转各5例,腹部大血管疾病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00%,误诊率为16.00%,误诊患者中,2例泌尿系结石误诊为慢性结肠炎和肠梗阻;1例胆结石误诊为肠息肉;1例急性阑尾炎误诊为泌尿系结石;2例急性胆囊炎误诊为胆结石和胆汁淤积;1例急性胰腺炎误诊为肠瘘;1例肠梗阻、1例肠穿孔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例异位妊娠误诊为化脓性阑尾炎和早孕,3例卵巢扭转误诊为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穿孔、早孕;1例腹部大血管疾病误诊为宫外孕。超声误诊的原因主要包括超声显示不佳、未见明显征象、超声表现不典型或与其他疾病类似等。结论:多普勒超声诊断急腹症的准确率较高,但受超声显示不佳、未见明显征象、超声表现不典型等的限制仍可出现误诊,临床应辅助其他方式尽早鉴别诊断。

高艳灵[7](2009)在《基层医院异位妊娠超声误诊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误诊情况,以总结异位妊娠的超声特点及与其他疾病的超声鉴别要点。方法应用腹部及阴道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多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及hCG检测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分析,寻找误诊原因。结果发现自2003年以来超声误诊病例112例,其中,异位妊娠误诊为其他疾病43例,非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异位妊娠69例。结论异位妊娠有其自身的声像图特点,超声是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但基层医院误诊情况时有发生,工作中应尽量避免误诊发生。

吴柳木[8](2014)在《经阴道超声在未破裂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天柱妇幼保健院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为例,总结基层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经验,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价值,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的患者,患者均来自于天柱县地区,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确诊的有85例,漏诊3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的符合率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此项超声诊断。

范汝贤[9](2013)在《基层医院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当中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均通过超声进行诊断并采用甲氨蝶呤进行肌肉注射,不间断治疗15d后对患者进行血β-hCG、包块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的统计与分析。结果:7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通过超声诊断的误诊例数为5例,经β-hCG重新检验后确诊,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后,65例患者的血包块体积与β-hCG与治疗前相比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方面,采用超声检查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的几率,再经过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能够在治疗异位妊娠方面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基层医院当中具有临床应用以及推广的价值与意义。

罗永勤[10](2012)在《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的诊疗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异位妊娠患者63例的超声诊断和药物治疗的情况。63例患者均采用药物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50mg/ml,连续治疗15d后,观察患者血β-hCG、包块大小、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结果:63例患者经过超声诊断后,误诊4例,患者经过血β-hCG检测后确诊,治疗后53例患者血包块大小和β-hCG均小于其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3±1.2)d。结论:在基层医院中开展异位妊娠的超声检查效果比较明显,采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二、基层医院超声误诊异位妊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层医院超声误诊异位妊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257例卵巢黄体破裂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资料的收集
    3 分组设计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入组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2 卵巢黄体破裂的基本特点
    3 两组间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住院天数比较
    4 腹腔积液的相关因素
    5 两种黄体破裂类型间比较
    6 盆腔炎汤的临床疗效
    7 卵巢黄体破裂的预后情况
讨论
    1 卵巢黄体破裂的基本特点
    2 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
    3 两组间血红蛋白、超声结果、住院天数比较
    4 腹腔积液的相关因素
    5 两种黄体破裂类型间比较
    6 盆腔炎汤的临床疗效
    7 卵巢黄体破裂的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直接清宫处理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及术中止血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2 剖宫产切口妊娠病例的入选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直接清宫组的治疗方法
        1.3.2 MTX联合清宫组治疗方法
        1.3.3 清宫术中发生出血的处理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判定
        1.5.1 治疗成功的判定标准
        1.5.2 治疗失败的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第2章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2.4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
    2.5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
    2.6 术后月经恢复时间
    2.7 宫腔填塞止血成功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8 两种不同宫腔填塞物止血效果比较
第3章 讨论
    3.1 剖宫产切口妊娠的发病相关因素
    3.2 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3 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治疗方法
        3.3.1 药物甲氨蝶呤(MTX)治疗
        3.3.2 清宫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
        3.3.3 MTX预处理联合清宫手术治疗
    3.4 剖宫产切口妊娠治疗后随访
    3.5 研究的价值
    3.6 存在的不足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Ⅹ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绒癌的临床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
        1.1.4 疗效评价标准
        1.1.5 随访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年龄
        1.2.2 孕产史
        1.2.3 前次妊娠的性质及间隔时间
        1.2.4 临床表现
        1.2.5 辅助检查
        1.2.6 分期及预后评分
        1.2.7 误诊情况
        1.2.8 治疗
        1.2.9 近期疗效及随访
    1.3 小结
二、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文献来源
        2.1.2 病例资料分析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发病年龄及绝经年限
        2.2.2 孕产次
        2.2.3 前次妊娠的性质及间隔时间
        2.2.4 主诉
        2.2.5 血β-hCG的水平及转移部位
        2.2.6 分期及预后评分
        2.2.7 误诊情况
        2.2.8 治疗
        2.2.9 近期疗效及随访
    2.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和诊断特点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超声检查:
    1.3诊断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不同病因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表现:
    2.2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急腹症准确率及误诊率:
    2.3不同病因急腹症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3讨论

(7)基层医院异位妊娠超声误诊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基层医院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超声诊断方法:
    1.3 药物治疗: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10)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的诊疗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超声诊断方法
    1.3药物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基层医院超声误诊异位妊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 陈燕,杨勤洁. 中国基层医药, 2020(20)
  • [2]257例卵巢黄体破裂临床分析[D]. 孙晓宁. 青岛大学, 2020(01)
  • [3]直接清宫处理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及术中止血方法探讨[D]. 张守荣. 青岛大学, 2019(02)
  • [4]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D]. 王林萍.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及基层医院误诊分析[A]. 高艳灵.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8
  • [6]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J]. 王丽,汪旭. 河北医学, 2018(06)
  • [7]基层医院异位妊娠超声误诊情况分析[J]. 高艳灵. 中国实用医药, 2009(07)
  • [8]经阴道超声在未破裂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吴柳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8)
  • [9]基层医院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 范汝贤.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24)
  • [10]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的诊疗临床分析[J]. 罗永勤. 中国医学创新, 2012(21)


宫外孕论文 腹腔积液论文 怀孕论文 超声诊断论文 绝经论文

上一篇:四氯乙烯混合法在镍阳极泥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下一篇:一本毕业论文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