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3476天

黔南职院创新“专业(畜牧兽医)+论文_蒙明洲, 高 尚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摘 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促进畜牧增效、农民增收、繁荣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就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和技术等问题,尝试在黔南州部分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或家庭农场)设立“黔南农业技术流动服务站”的方式,发挥黔南职院畜牧兽医专业及涉农和“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优势,探索高职院校如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形成黔南职院特有的育人和帮扶模式。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帮扶模式

近年来,贵州省政府提出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进村社合一,所有村建立合作社、所有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黔南职院作为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助力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研究并付诸行动,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布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100%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全覆盖”“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到村到户到人”“全面开展‘万名农技专家下基层’活动”,统筹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等技术力量,围绕种、养、加、销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对每个扶贫产业、每个贫困村、每个合作社的全覆盖,确保每个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都得到技术服务”等要求做好工作。

一、黔南州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及养殖专业专业合作社人员现状

黔南州农委 2017 年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从事畜牧兽医的技术人员约 1744 人,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 12076 家,畜牧养殖相关从业人员 80 余万人(含养殖大户)。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占 72.3%;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占 24.5%;大专及本科以上占 3.2%;学习过畜牧兽医专业的人员仅占 2.86%。其中,规模养殖场大专以上企业技术管理人员 380 人,70%以上企业无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随着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60%的村和50%的养殖企业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而特种养殖技术人才更寥寥无几。

目前养殖专业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着人才紧缺、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生产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合作社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互助性质的经济实体,也是以“对内服务为宗旨、对外盈利为目的”从而确保合作社的生存发展壮大以及广大社员的增收致富。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就无法保证生产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技术的要求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工作。对专业合作社的起步发展而言,需要的是有职业化素养、对市场经济和企业运营发展有着魄力的负责人和团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或者执行团队没有一个核心凝聚力和开拓进取的能力的管理艺术,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面临较大的管理风险。

当前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没有人愿意在农村专业合作社供职,同时,弱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刚起步阶段也不足以留住管理或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这是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客观难题。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的建立,而如果合作社发展没有骨干专业人才的支撑,则合作社要想取得长远发展也是不现实的。而目前这种“有需求,无人才”的现状已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二、黔南职院畜牧兽医专业师资、学生规模及近年服务社会成效

黔南职院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 29 人,其中专任教师 18 人,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 11 人。教学团队教授2 人、副教授 10 人、讲师 8 人,硕士 11人;双师素质教师 17 人,占专任教师的 81%。团队有省级教学名师 2 名,院级专业带头人 2 人;现有学生313人,7个教学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带领学生走出校门,积极投身“大扶贫”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专业人才、技术条件的优势,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参与社会行业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培训与服务;帮扶乡镇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推广新型养殖技术,让科技“进村入户”,科技服务辐射范围广,社会声誉高。累计完成各级各类培训 10000 余人次(含农民养殖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年解决生产技术疑难问题 200 余项。利用企业兼职和科技特派员等身份,深入养殖生产一线和农村养殖户上门技术指导 500 余人次。学生为周边群众进行专业服务每年 300 余人次。

三、黔南职院畜牧兽医专业服务养殖专业合作社措施和效果分析

(一)为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保障

学院在黔南州内,选择部分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或家庭农场)为帮扶(合作)单位,设立“黔南农业技术流动服务站”,开展帮扶工作。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前二年在学院学习,第三年组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分别到与学院合作的养殖专业合作社顶岗实习,学院将《规模化养猪》《规模化养禽》《牛羊生产》《禽病防治》等专业核心课程放到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场教学。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养殖专业合作社挂职,驻点指导或巡回指导,参加生产锻炼,提高实践技能,积累实践经验,解决养殖专业合作社人才缺乏和专业技术问题。

(二)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学生融入“黔南农业技术流动服务站”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设在养殖专业合作社,能力培养在现场,学生边学习、边生产、边创收,学生以“学员+员工”双重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和企业生产过程,感受真实职业氛围,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学会了忍耐和理解。既促进了知识的转化应用,为养殖专业合作社带来生产效益,真正做到了“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课堂与实习地点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由学校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双方的老师和师傅共同指导、共同考核。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顶岗相结合、专门实践与拓展训练相结合、独立工作与融入团队相结合,使学校、养殖专业合作社、市场三点成线、整体化一,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三)促进畜牧兽医课程教学改革

畜牧兽医专业“黔南农业技术流动服务站”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形成了校企参与、双方共建的长效机制,通过校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促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有效地促进了黔南职院畜牧兽医课程的教学改革。

(四)为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综合性服务

依托学院动物门诊、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平台,为地方养殖企业、养殖户提供畜禽生产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专业人才、技术优势,利用教学资源,通过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等方式,面向养殖专业合作社举办各类现代畜牧新技术培训班,提升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整合资源,提升养殖专业合作社品牌竞争力

依托学院“互联网营销开放性实训基地”平台,发挥“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团队优势,为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和产品转化等制定完善的帮扶措施,提供全方位帮扶服务,帮助农户(或家庭农场)利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助力脱贫攻坚。

参考文献:

[1]吴忠良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24):51-52.

作者简介:蒙明洲(1962—),男,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论文作者:蒙明洲, 高 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合作社论文 专业论文 黔南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团队论文 专业人才论文 企业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论文

上一篇:刍议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王承燕
下一篇: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论文_肖毅 邬仕伟 刘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