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3479天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思考论文_杨胜云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在稳步进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符合新课改的特点和要求,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潜能,从而推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前进和发展。本文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中学语文教学;运用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不仅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生活教育理论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了“灯塔”的作用,明确指出了优化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方法。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也是在学习知识、在接受教育。生活是时刻变化的,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但也正是这样才使其具有了教育作用。每个人的生活不同,生活有好有坏,好的生活便能接受好的教育,坏的生活便是受到坏的教育。由此可见生活和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才能够达成教育的终极目标—终身教育。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作文中的优美片段、故事中的感人情节等都是源自于生活,只有帮助学生走进生活,才能发现其中的美。

(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的学习场所并不仅局限于学习,整个社会才是最大的学校。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学生只有在学校才能学习到知识,但这种想法是狭隘的,社会拥有着巨大的教学资源,它教给学生的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能够代替的。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人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人人也都可以是我们的学生,随处都是活知识、都是活学问、都是活本领。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走进社会,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未来的语文教学落脚点应该从课堂转移到社会。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其主要思想就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先生认为,做的方法决定了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就决定了教的方法。因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做”的主体,所以学生怎样做,教师就要怎样教,而不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做,从而让语文学习不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对知识地掌握也就更加全面,这就是“教、学、做合一”所要倡导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进行户外授课

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户外授课,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户外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鼓励学生用笔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身边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也能够让学生在一种快乐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富含生活气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轻松、愉快以及民主。这样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的大胆发言,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调动,从而让学校过程变得有趣、轻松和愉快。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语文知识的运用

只有加强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运用,才能让知识真正属于学生。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周记或者是日记,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总结记录自己最近生活中遇到有趣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想并和同学进行分享。教师还可以组织语言类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甚至是尝试让学生进行讲课。只有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才能让学生把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起来更加的方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因此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因材施教”,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点,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激发,促进学生更快的进步和发展。个性化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在乎,在提升课堂趣味的同时,还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个性化教学非常有必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推进中学语文课堂的改革和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其教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生活教育理论,不仅非常贴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其内涵还非常的丰富和极具深度,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生活教育理论,仔细感受其中的深意,从而加快中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旭辉.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C]// 0.

[2]杨春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

[3]魏娟.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36(35):55-56.

论文作者:杨胜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学生论文 理论论文 都是论文 语文论文 知识论文 行知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论文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论文_杨志慧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林佩锵论文_林佩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