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如何调整果树的大小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果树大小年的调整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邱芳颖[1](2021)在《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和植株营养对挂果量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橘农脱贫增收的支柱性产业。果实高产优质一直是柑橘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目前大小年现象导致的柑橘果实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果园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以成年纽荷尔脐橙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挂果量水平关键物候期(花芽分化期、生理落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的树体养分吸收利用、光合性能调控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差异,探讨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和植株营养对挂果量响应生理机制,以期为柑橘生产中花果管理及果园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证实柑橘果实挂果量对大小年程度、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显着影响本试验条件下,2019年度纽荷尔脐橙果园挂果量最低的368±30个·株-1已经导致严重大小年现象的发生,其大小年指数达到32.8%,且挂果量越多大小年程度越高;当地栽培条件下,树体挂果量超过368±30个·株-1果实单果重显着降低,且随果实挂果量增加产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另外,随着树体挂果量升高,果实外观品质指标单果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及亮度均显着降低,而果皮红色度和黄色度明显升高;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可滴定酸含量、出汁率明显升高而果实Vc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了解树体养分吸收分配对不同挂果量的响应机制当地栽培生态条件下,生理落果期土壤与叶片N、P、K含量、土壤-叶片的N、P、K分配率以及根系N、P养分提高均对树体挂果量增加具有积极影响,且挂果量较高的树体土壤-叶片的N分配率全年处在较高水平。果实膨大期树体对K元素的吸收利用较强烈,此时期叶片K含量处于全年最高水平,且挂果量水平高的树体其果实消耗的K养分较多,导致果实成熟期叶片K含量偏低。整体来看,土壤-叶片的养分分配率及叶片氮磷钾养分含量升高有利于提高果实出汁率和可食率,但对果实TSS、Vc含量有消极影响,并且延迟果实着色。另外,果实膨大期的叶片营养及土壤-叶片养分配率与果实品质相关性最好,可以作为果实品质柑橘营养诊断的参考时期。3.阐明叶片光合产物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不同挂果量的响应机制本试验条件下,生理落果期叶片PSI和PSII性能以及PSII与PSI运作协调性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树体挂果能力;果实膨大期夏季高温干旱和秋冬寡日照环境抑制PSI代谢活性以及PSII和PSI之间运作的协调性,而挂果量较高的树体可以维持较高的叶片光合生理性能,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改善;另外,生理落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较低有利于增强树体挂果能力和果实品质的改善。4.构建纽荷尔脐橙适宜挂果量确定模型试验地区纽荷尔脐橙适宜挂果量范围为119-173个·株-1,此时单果质量达到脐橙“L”级果实标准,树体产量接近高产标准且无大小年现象,同时果实品质良好;另外,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主要受挂果量影响而受单果重影响相对较小。建立基于柑橘果实产量y、单果重x1和挂果量x2建立的回归方程y=-18.69+0.10x1+0.18x2(R2=0.97)可用于预测纽荷尔脐橙合理挂果量范围,实现柑橘果园高产优质的目的。

张兵[2](2021)在《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是水果生产大省,果品产业在河北省农业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河北省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水果种植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是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之一。但河北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可用于农业灌溉的用水十分有限,为保证果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果园灌溉用水效率,降低水分无效利用和损耗。果园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提质增产效果,可以改良果园内的生产环境,便于喷药、修剪和采果等果园管理工作。经过调查发现,河北省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意愿较高,但实际采用率较低,且有弃用的现象。果农是否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分析果农节水技术的采用行为特征,对节水灌溉效率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河北省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河北省水果产业的生产现状、果园灌溉用水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并估算各地区果园的节水潜力;利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 150户果农进行实地访谈调查,发现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较高,但是实际采用率较低。对果农采用意愿和行为差异性的原因进行剖析,得出果农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补贴范围等,是影响果农采用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调研数据定量分析表明,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有用性、有效性是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果农的自身素质和小规模经营模式限制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扶持方式对果农是否采用技术有重要影响;合作社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范围和水平,在政府宣传、推广和果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之间起重要的联结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提高果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建议:一是通过媒体、培训等方式提升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政策的认知水平;二是加强政府在果园节水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管理,确保落实,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技术合理性建设,因地制宜;三是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四是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等。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对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果园的节水潜力进行了测算;对果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和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果农采用意愿高,实际采用率低的原因。

白岗栓,庞录侠,燕志辉,王建平,强成[3](2020)在《陕北山地苹果“大小年”现象的成因及修剪防御措施》文中指出陕北丘陵沟壑区是陕西省新发展的山地苹果生产基地,但山地苹果"大小年"严重。山地苹果"大小年"不但与树体营养、内源激素、气候环境等密切相关,而且与土壤水肥管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防治、品种特性及授粉树配置等密切相关。针对山地苹果"大小年"的问题,简述了"大年""小年"树的冬季修剪、花前复剪、疏花疏果及夏季、秋季修剪方法,以防止、减少"大小年"发生,促进山地苹果丰产稳产。

潘曾荣,陈吉祥,肖德琴,陈仕琼,王勋芳,马梅见[4](2019)在《彝良县柑橘园低产原因与改造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彝良县柑橘园早衰低产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通过近3年对彝良县4个柑橘主栽乡(镇)进行大量调查,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品种结构不合理、种苗混乱、病虫发生突出、管理不善等,并结合彝良县实际提出以高接换种与改善群体结构为主,新植与改良并重、加强田间管理与病虫防治为辅的综合改造技术,方能扭亏为盈,促进发展。

刘利民,聂琳,赵红亮,曹依静,孙昂[5](2018)在《苹果疏花疏果技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疏花疏果是苹果花果管理的重要环节,具有调节树体负载量、果树大小年、提高优质果实率等重要功能,从而使果树达到优质丰产效果。综述了国内外苹果人工疏花疏果、化学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剂种类和机理、疏花疏果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展望了苹果疏花疏果发展前景,对苹果疏花疏果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为苹果疏花疏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赖旭辉[6](2017)在《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调研与分析》文中提出荔枝是起源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在荔枝栽培中大小年结果现象是影响荔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本试验以大小年结果严重的‘桂味’和‘糯米糍’荔枝为材料,分别从栽培管理模式、增产效果、休闲树与结果树的叶片养分变化、果实品质等方面研究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在荔枝栽培上的应用,以期为解决荔枝大小年结果问题提供新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将树体分为休闲树和生产树,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隔年交替结果增产效果显着,生产成本跟常规园差不多,产量达317.5kg/667㎡,比采用该技术之前的192 kg/667㎡增产65.36%。2.休闲树修剪后矮化效果显着,‘桂味’和‘糯米糍’修剪后树体高度降幅分别为37.34%和36.25%,冠幅分别缩小16.75%和16.16%;休闲树在休闲期一般抽梢4次:8-10月一次秋梢,翌年2-4月一次春梢,5-7月一次夏梢,8-10月一次秋梢;‘糯米糍’的结果母枝数要比‘桂味’的多,枝梢年生长量也比‘桂味’的大。3.从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来看,‘桂味’休闲树在5月-9月间维持在51mg/g-64mg/g之间波动,显着低于结果树的71mg/g-96mg/g,而‘糯米糍’除5月16日休闲树显着大于结果树之外,6月-10月间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均维持在54mg/g-73mg/g之间。10月之后可溶性糖含量都有一个较快的上升,且休闲树上升速度大于结果树;从叶片中淀粉含量来看,两个品种变化趋势较为一致,5月-10月间含量维持在23 mg/g-40 mg/g之间,休闲树和结果树没有差异,10月份之后,休闲树中含量急速上升,而结果树中含量则上升不大,因此休闲树显着大于结果树。4.叶片中N、P、K含量变化趋势是休闲树高于结果树;Ca的含量变化是7月份之前休闲树高于结果树,7月份之后结果树高于休闲树,‘桂味’结果树的Ca含量显着高于‘糯米糍’的结果树;Mg、Zn、B试验期间的变化趋势是结果树高于休闲树。5.‘桂味’采前累积落果率和裂果率分别为25%和0.86%,显着低于‘糯米糍’,其累积落果率和裂果率分别为60%和24.47%;但从单株平均产量来看两个品种没有差异,‘桂味’和‘糯米糍’结果树的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78.1kg和75.5kg;在果实品质方面,‘糯米糍’的单果重和TSS含量要显着高于‘桂味’,特别是果实大小,‘桂味’平均单果重为19.92g,但大于19g所占比例只有24.05%,‘糯米糍’平均单果重为23.55g,但大于22g所占比例确高达80.45%。

余天霞[7](2014)在《柑橘大小年差异分析及生化参数估测研究》文中指出柑橘大小年结果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直接影响柑橘树的生长发育,近期影响果树产量不稳定,大年供过于求,小年供不应求,远期会使果树提前衰老,易遭病虫害,使果实品质变差,果实产量逐年下降,核心影响是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柑橘生产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柑橘大小年结果现象,促使柑橘年年稳产高产,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形成柑橘大小年的内在原因是树体营养失调。叶片营养分析是柑橘树营养状况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高效的植物营养诊断方法是柑橘营养工作者一直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从遥感数据中提取生化参数成为可能,利用反射光谱数据可以估测叶片内生化成分的浓度或含量,为精准农业中实时、快速、无损、准确地获取作物营养信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柑橘大小年的普遍现象,以北碚锦橙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光谱辐射仪测量柑橘树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并同步对叶片进行水分、氮、钾、磷含量的测定,在成熟期以树为单位获取产量数据,分析实验期间柑橘大小年存在的严重程度,分析大小年4-12月生化参数差异。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处理冠层光谱数据,获取光谱变量。分析柑橘大小年萌芽期(3月)生化参数差异和光谱差异,结合柑橘大小年形成的主要原因:营养失调。采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法,分析柑橘萌芽期的叶片生化参数与光谱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预测叶片生化参数的模型。通过对叶片营养元素的诊断来控制柑橘大小年现象。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实验期间柑橘存在严重的大小年情况,连续三年产量数据中有80%以上的柑橘树存在大小年现象,其中60%以上的柑橘树存在极严重的大小年现象。这与试验区果农的管理有一定关系。(2)对柑橘大小年的生化参数差异分析可看出,从4月到12月叶片的水分、氮、磷、钾含量都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春季是柑橘各器官生长发育时期,此时期柑橘树需要大量营养元素,再加上果农在早春施肥致使此时期各生化参数偏高。除钾含量外,叶片的其余生化参数小年比大年偏高,这是因为柑橘在小年期果实比大年期少,树体营养供给营养生长,致使叶片营养含量小年比大年高。(3)根据柑橘叶片营养诊断分级标准及周学伍的锦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指标,氮含量2.75-3.25为适量阶段,小年期柑橘树在4月处于过量状态,其余时期氮含量都处于低量阶段,亦柑橘在大小年产量都不高。钾含量0.7-1.5为适量区间,大小年的叶片钾含量都较低,这不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影响果树产量。磷含量适宜阶段:0.14-0.17,其中柑橘树小年中的4月份磷含量过量,7月处于高量状态,大年期叶片磷含量处于适量阶段。(4)通过对柑橘树大小年时期的叶片生化参数含量做配对样本T检验,水分含量的显着性差异除10月份外,其他月份都存在P<0.01的差异显着水平。氮含量整个时期大小年都存在P<0.01的差异显着水平;钾含量除8、10月份无显着性差异外,其余月份都存在显着性差异;磷含量除7月外,其余月份都存在P<0.05的差异显着水平。这说明柑橘叶片中的营养元素是与柑橘大小年现象有一定的关系。(5)分析柑橘大小年萌芽期生化参数差异得到:生化参数中差异最大的是氮含量,其他生化参数差异都较小,除钾含量外,大年含量大于小年,这是因为,此时期为萌芽期,果农的肥水管理对此时期柑橘叶片的营养元素有一定影响。根据周学伍的锦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指标,氮和钾含量绝大部分的树未达到指标的适宜值,磷含量大年时期绝大部分树达到适宜值,小年时期低于适宜值。结合前面分析结果,可根据柑橘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来判断大小年,叶片营养元素过高或过低会形成小年,只有适量或接近适量值才利于柑橘生长发育,形成大年,亦估测柑橘叶片的营养元素是十分重要的,对克服柑橘大小年现象具有重大意义。(6)对柑橘大小年萌芽期光谱差异分析可得:冠层光谱反射率曲线走势起伏一致,但反射率高低有一定的差异,小年期的反射率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都比大年期反射率高,这可得出绿峰、红谷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年期反射率曲线较平滑,大年期反射率曲线在700-800间有较明显的反射峰。通过微分技术处理后,除在一些拐点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外,其他波段区域差异较小,可推出大小年的红边位置,红边幅值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柑橘大小年萌芽期的冠层光谱参数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得出:红边位置、红边幅值、黄边位置、黄边幅值、绿峰反射率、红谷反射率、绿峰/红谷、绿峰红谷归一化值8个光谱参数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余光谱参数没有显着性差异,这说明柑橘大小年冠层的一些光谱数据能一定程度上反应柑橘叶片中的生化参数差异。这为利用柑橘冠层光谱信息反演柑橘叶片生化参数提供可能。(7)通过对柑橘萌芽期的叶片生化参数与柑橘冠层高光谱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所有生化参数与光谱变量都存在显着相关性,氮含量与光谱变量相关性最好,达到0.885,水分含量其次,钾含量最低。利用相关系数较高的光谱变量与生化参数建立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最后得到以下最佳模型。氮含量:光谱变量Dλ403,反演模型:y=2.617-1315X-5.554*106X2-7.486*109X3,R2=0.885。水分含量:光谱变量DX591,反演模型:y=58.4-921.7X+4.97*109X3, R2=0.638。磷含量:光谱变量Dλ605,反演模型:y=-0.05945-1642X-4239000X2-3.52*109X3, R2=0.748。钾含量与光谱变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显着水平,但建立的模型未能达到显着性水平,这可能与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建模方法有一定关系。结论说明,利用高光谱遥感估测叶片生化参数是有可能的,这为柑橘叶片营养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为柑橘大小年的科学管理,控制柑橘大小年现象提供科学的方法。

陈丽[8](2013)在《《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版本: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植物科学基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植物营养生长的一般特性,从而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去。教学重点:1.根冠比及根冠比的大小与外界条件的关系;2.顶端优势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果树大小年现象。

李烨,赵和平[9](2009)在《苹果树产生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办法》文中研究表明果树一年结果多,一年结果少,甚至不结果,这种现象在苹果、梨等一些果树上表现尤为明显,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果树的大、小年。"大小年"结果是盛果期苹果园的一种普遍现象。果树的大小年,它不仅造成产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劣,降低了商品价值,而且容易招致树势衰弱,从而加重树体病虫害的发生,丰产年限缩短,使果农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不利

李烨,赵和平[10](2008)在《苹果大小年结果产生的原因及克服办法》文中认为"大小年"结果是盛果期苹果园的一种普遍现象。果树的大小年,不仅造成产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劣,降低了商品价值,而且容易导致树势衰弱,从而加重树体病虫害的发生,丰产年限缩短,使果农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市场的均衡供应。因此,克服大小年结果是成龄果园管理的重大课题。

二、果树大小年的调整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树大小年的调整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和植株营养对挂果量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概况
    1.2 柑橘高产优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1 柑橘产量品质对矿质营养响应研究
        1.2.2 柑橘产量品质对光合生理响应研究
        1.2.3 柑橘产量品质对生态因子响应研究
    1.3 果树大小年发生机制研究
        1.3.1 营养学说
        1.3.2 激素平衡学说
        1.3.3 大小年调控措施
    1.4 果树合理负载量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主要内容
    2.3 研究目标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不同挂果量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
        3.1.4 果实品质指标测定
        3.1.5 大小年指数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小年果实产量比较分析
        3.2.2 挂果量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3.2.3 挂果量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3.2.4 挂果量与果实外观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3.2.5 挂果量与果实内在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4章 挂果量对柑橘树体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4.1.2 处理方法
        4.1.3 样品采集
        4.1.4 矿质营养指标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株养分状况
        4.2.2 土壤养分状况
        4.2.3 土壤-叶片养分分配率
        4.2.4 果实品质与植株营养吸收、分配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5章 挂果量对叶片光合性能参数与光合产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5.1.2 试验处理
        5.1.3 样品采集
        5.1.4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SII单位反应中心比活性参数
        5.2.2 PSII单位横截面积比活性参数(t=0)
        5.2.3 PSII单位横截面积比活性参数(t=t_(Fm))
        5.2.4 光系统性能指数
        5.2.5 能量分配比率
        5.2.6 PSI和 PSII间协调相关参数
        5.2.7 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5.2.8 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6章 柑橘的适宜挂果量确定模型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挂果量对单果重的影响
        6.2.2 纽荷尔脐橙果实分级挂果量范围的建立
        6.2.3 挂果量与产量回归分析
        6.2.4 挂果量对大小年幅度值回归分析
        6.2.5 产量因子分析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2)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及不足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理论基础
        1.6.1 理性选择理论
        1.6.2 农户技术采用理论
2 河北省水果生产及果园灌溉现状分析
    2.1 河北省水果生产现状分析
        2.1.1 果园面积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
        2.1.2 果园产量呈下降趋势
        2.1.3 缺水地区果园面积占比较大
    2.2 河北省果园灌溉现状分析
        2.2.1 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下降
        2.2.2 果园用水量呈下降趋势
        2.2.3 果园灌溉与地区缺水矛盾突出
    2.3 果园灌溉节水潜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被访农户基本特征
        3.2.1 个人特征
        3.2.2 家庭生产特征
    3.3 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特征
    3.4 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3.4.1 不同特征果农的采用意愿
        3.4.2 不同种植规模果农的采用意愿
        3.4.3 不同种植环境下果农的采用意愿
        3.4.4 不同销售模式下果农的采用意愿
    3.5 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1 不同意愿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2 不同特征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3 不同规模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4 不同种植环境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5 不同销售模式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6 技术应用效果估算
        3.5.7 果农果园节水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果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影响因素选择分析
    4.2 实证分析
        4.2.1 模型的选择
        4.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4.2.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加大节水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
        5.2.2 加大技术补贴力度和技术合理性建设
        5.2.3 提高农业专业人才待遇和政府人员服务意识
        5.2.4 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
        5.2.5 持续推进农业用水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 河北省果园灌溉情况调查
作者简介
致谢

(3)陕北山地苹果“大小年”现象的成因及修剪防御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小年”现象及其危害
2 “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营养竞争
    2.2 内源激素平衡失调
    2.3 恶劣的气候条件
        (1)霜冻。
        (2)干旱。
        (3)多雨。
        (4)强紫外线。
        (5)灾害性天气。
    2.4 水肥管理不当
    2.5 修剪不合理
    2.6 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不到位
    2.7 病虫害防治不当
    2.8 品种特性造成
    2.9 授粉树配置比例不当
3 防治“大小年”结果的修剪措施
    3.1 “大年”树的修剪措施
        3.1.1 冬季修剪。
        (1)量化修剪。
        (2)优中选优。
        (3)“三套枝”修剪。
        (4)短截串花枝。
        (5)更新复壮。
        (6)适当重剪。
        3.1.2 花前复剪。
        (1)短截。
        (2)回缩衰弱的结果枝组。
        3.1.3 疏花疏果。
        3.1.4 夏季修剪。
        3.1.5 秋季修剪。
    3.2 “小年”树的修剪措施
        3.2.1 冬季修剪。
        (1)适当轻剪,尽量保留花芽。
        (2)重截营养枝。
        (3)更新复壮。
        3.2.2 花前复剪。
        3.2.3 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
        3.2.4 夏季修剪。
        3.2.5 秋季修剪。
4 小结

(4)彝良县柑橘园低产原因与改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彝良县柑橘生产概况
    1.1 种植历史悠久, 栽培范围广泛
    1.2 技术长期缺位, 果园未盛即衰
    1.3 自然气候优越, 适合规模发展
2 低产园的含义、标准与成因
    2.1 低产园的标准
    2.2 低产园的含义
3 低产的成因
    3.1 品种单一树龄老化, 不适应市场需求
    3.2 苗木质量把关不严, 个体质量比较低
    3.3 栽培管理比较粗放, 群体结构不合理
    3.4 不注意控制大小年, 树早衰果品下降
    3.5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产量品质双下降
4柑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5 改造技术
    5.1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管理
    5.2 实行高接换种, 增加柑橙种类
    5.3 加强田间管理, 重剪控果护树
    5.4 疏伐去劣留优, 改良群体结构
    5.5 加强病虫防控, 减轻危害损失

(5)苹果疏花疏果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疏花疏果方法及研究进展
2 化学疏花疏果方法及研究进展
3 疏花疏果剂种类及机理应用研究
    3.1 疏花剂
    3.2 疏果剂
4 疏花疏果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5 前景及展望

(6)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调研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荔枝大小年结果现象
        1.1.1 品种特性与大小年结果的关系
        1.1.2 气候条件与大小年结果的关系
        1.1.3 栽培管理技术与大小年结果的关系
        1.1.4 树体营养与荔枝大小年结果的关系
    1.2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
        1.2.1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特点
        1.2.2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休闲树修剪前后树高、冠幅、树冠投影面积调查
        2.2.2 休闲树枝梢生长情况调查
        2.2.3 树体养分含量动态变化比较
        2.2.4 坐果、落果和裂果规律观察
        2.2.5 产量和果实品质测定、成花率统计
        2.2.6 隔年交替结果园与常规管理果园的对比
        2.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在荔枝生产中应用案例调研
        3.1.1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特点
        3.1.2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应用效果
    3.2 冬季修剪对矮冠开心树形控制调查
    3.3 休闲树枝梢生长情况调查与分析
    3.4 结果树与休闲树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比较
        3.4.1 可溶性糖含量
        3.4.2 淀粉含量
    3.5 结果树与休闲树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比较
        3.5.1 N含量
        3.5.2 P含量
        3.5.3 K含量
        3.5.4 Ca含量
        3.5.5 Mg含量
        3.5.6 Zn含量
        3.5.7 B含量
    3.6 隔年交替结果树产量、采前落果裂果和果实品质比较
        3.6.1 结果树的产量
        3.6.2 采前落果和裂果比较
        3.6.3 果实品质
        3.6.4 成花率
4 讨论
    4.1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4.2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对矿质营养含量变化的影响
    4.3 隔年交替结果园与常规园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对比
    4.4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运用于荔枝栽培的探讨
致谢
参考文献

(7)柑橘大小年差异分析及生化参数估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域及实验设计
    2.2 柑橘树冠层高光谱数据获取与提取
    2.3 叶片水分、氮、磷、钾数据的获取
    2.4 产量数据获取
第3章 柑橘大小年差异分析
    3.1 柑橘大小年分析
    3.2 柑橘大小年产生的原因
    3.3 产量差异分析
    3.4 叶片水分、氮、磷、钾含量的差异分析
    3.5 萌芽期生化参数及光谱差异分析
        3.5.1 生化参数差异分析
        3.5.2 光谱差异分析
第4章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精度检验
    4.1 生化参数与光谱数据相关分析
    4.2 基于光谱数据的水分、氮、磷、钾含量的预测模型
    4.3 模型精度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苹果树产生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产生原因
    1.1 营养的竞争
    1.2 栽培技术不合理
    1.3 不良自然条件
    1.4 品种的影响
    1.5 植物激素的影响
2 克服措施
    2.1 大年树的管理措施
        2.1.1 加强综合管理
        2.1.2 适当重剪
        2.1.3 科学疏花疏果
        2.1.4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
        2.1.5 应用生长调节剂
    2.2 小年树的管理措施
         2.2.1 合理肥水
        2.2.2 适当轻剪
        2.2.3 保花保果
        2.2.4 避免不良条件危害
        2.2.5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

四、果树大小年的调整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和植株营养对挂果量响应研究[D]. 邱芳颖. 西南大学, 2021(01)
  • [2]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兵.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3]陕北山地苹果“大小年”现象的成因及修剪防御措施[J]. 白岗栓,庞录侠,燕志辉,王建平,强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5)
  • [4]彝良县柑橘园低产原因与改造技术[J]. 潘曾荣,陈吉祥,肖德琴,陈仕琼,王勋芳,马梅见. 云南农业科技, 2019(01)
  • [5]苹果疏花疏果技术问题研究[J]. 刘利民,聂琳,赵红亮,曹依静,孙昂. 陕西农业科学, 2018(11)
  • [6]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调研与分析[D]. 赖旭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柑橘大小年差异分析及生化参数估测研究[D]. 余天霞. 西南大学, 2014(10)
  • [8]《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教学设计[A]. 陈丽. 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 2013
  • [9]苹果树产生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办法[J]. 李烨,赵和平. 果农之友, 2009(03)
  • [10]苹果大小年结果产生的原因及克服办法[J]. 李烨,赵和平. 烟台果树, 2008(02)


柑橘论文 果树论文 水果论文 三农论文

上一篇:英特尔:3亿美元让“迅驰”走红
下一篇: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