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果树大小可以克服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果树大小年可以克服(论文文献综述)

邱芳颖[1](2021)在《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和植株营养对挂果量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橘农脱贫增收的支柱性产业。果实高产优质一直是柑橘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目前大小年现象导致的柑橘果实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果园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以成年纽荷尔脐橙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挂果量水平关键物候期(花芽分化期、生理落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的树体养分吸收利用、光合性能调控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差异,探讨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和植株营养对挂果量响应生理机制,以期为柑橘生产中花果管理及果园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证实柑橘果实挂果量对大小年程度、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显着影响本试验条件下,2019年度纽荷尔脐橙果园挂果量最低的368±30个·株-1已经导致严重大小年现象的发生,其大小年指数达到32.8%,且挂果量越多大小年程度越高;当地栽培条件下,树体挂果量超过368±30个·株-1果实单果重显着降低,且随果实挂果量增加产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另外,随着树体挂果量升高,果实外观品质指标单果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及亮度均显着降低,而果皮红色度和黄色度明显升高;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可滴定酸含量、出汁率明显升高而果实Vc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了解树体养分吸收分配对不同挂果量的响应机制当地栽培生态条件下,生理落果期土壤与叶片N、P、K含量、土壤-叶片的N、P、K分配率以及根系N、P养分提高均对树体挂果量增加具有积极影响,且挂果量较高的树体土壤-叶片的N分配率全年处在较高水平。果实膨大期树体对K元素的吸收利用较强烈,此时期叶片K含量处于全年最高水平,且挂果量水平高的树体其果实消耗的K养分较多,导致果实成熟期叶片K含量偏低。整体来看,土壤-叶片的养分分配率及叶片氮磷钾养分含量升高有利于提高果实出汁率和可食率,但对果实TSS、Vc含量有消极影响,并且延迟果实着色。另外,果实膨大期的叶片营养及土壤-叶片养分配率与果实品质相关性最好,可以作为果实品质柑橘营养诊断的参考时期。3.阐明叶片光合产物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不同挂果量的响应机制本试验条件下,生理落果期叶片PSI和PSII性能以及PSII与PSI运作协调性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树体挂果能力;果实膨大期夏季高温干旱和秋冬寡日照环境抑制PSI代谢活性以及PSII和PSI之间运作的协调性,而挂果量较高的树体可以维持较高的叶片光合生理性能,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改善;另外,生理落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较低有利于增强树体挂果能力和果实品质的改善。4.构建纽荷尔脐橙适宜挂果量确定模型试验地区纽荷尔脐橙适宜挂果量范围为119-173个·株-1,此时单果质量达到脐橙“L”级果实标准,树体产量接近高产标准且无大小年现象,同时果实品质良好;另外,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主要受挂果量影响而受单果重影响相对较小。建立基于柑橘果实产量y、单果重x1和挂果量x2建立的回归方程y=-18.69+0.10x1+0.18x2(R2=0.97)可用于预测纽荷尔脐橙合理挂果量范围,实现柑橘果园高产优质的目的。

向旭[2](2020)在《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瓶颈与产业技术研发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荔枝产业"大而不强"现象仍然十分明显,分析其主要瓶颈问题与技术短板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我国特色水果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从全产业链角度剖析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的整体动态情况,总结出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导致销售不畅、中晚熟品种隔年结果或"大小年"问题突出导致产量波幅大、安全生产与品控滞后增加品牌打造难度、荔枝供应链建设落后制约荔枝合理正常消费和规模化、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三产不融合等5个方面,是制约全省荔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从产业技术研发的过程分析,总结出克服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技术、冷链物流保鲜贮运一体化集成技术、绿色标准化种植与品控保障技术、果园宜机化与机械化集成技术、初加工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等5个方面,则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短板;从栽培技术、育种技术、冷链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及新工艺研发4个重点产业链环节,总结了近年来的主要研发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促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刘志华[3](2020)在《果树“大小年”研究进展与生产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果树"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概述,并结合目前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减轻或避免果树"大小年"的措施,以稳定果园的产量。

白岗栓,庞录侠,燕志辉,王建平,强成[4](2020)在《陕北山地苹果“大小年”现象的成因及修剪防御措施》文中提出陕北丘陵沟壑区是陕西省新发展的山地苹果生产基地,但山地苹果"大小年"严重。山地苹果"大小年"不但与树体营养、内源激素、气候环境等密切相关,而且与土壤水肥管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防治、品种特性及授粉树配置等密切相关。针对山地苹果"大小年"的问题,简述了"大年""小年"树的冬季修剪、花前复剪、疏花疏果及夏季、秋季修剪方法,以防止、减少"大小年"发生,促进山地苹果丰产稳产。

贾婷婷[5](2018)在《利用库源关系调控油茶大小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调控油茶的大小年现象,确立合理的留枝类型,对不同库源关系下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营养状况、激素含量、光合状况及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状况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湘林210’、’茶陵166’、’衡东大桃’为试验材料,选取油茶6种不同类型新梢,即与果并生长梢(Ⅰ类长枝)、与果并生中梢(Ⅰ类中枝)、与果并生短梢(Ⅰ类短枝)、无果并生长梢(Ⅱ类长枝)、无果并生中梢(Ⅱ类中枝)、无果并生短梢(Ⅱ类短枝),测定了不同类型新梢果实、叶片、枝条、花芽、叶芽中的营养水平及同化物运输与分配、不同库源关系下花芽与叶芽的激素水平以及6种不同新型新梢叶片的光合指标。以期能够明确油茶大小年现象发生的机理,为克服油茶大小年来保证每年产量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库的增加,三个油茶品种新梢的花芽分化率分别降低48.64%、46.28%、16.35%,叶片的生长类激素(GA3、IAA、ZT)含量分别增加16.22%、21.43%、7.62%,而芽生长类激素(GA3、IAA、ZT)含量分别降低29.84%、18.30%、45.83%,ABA含量升高66.08%。2、在油脂合成期,树体的营养竞争最为激烈,此时Ⅰ类长枝的叶片淀粉浓度最高为17.079mg/g,营养优先供给自身,在果实采收期,Ⅰ类长枝和Ⅱ类中枝上的花芽可溶性淀粉含量较高,分别为10.109mg/g、9.331mg/g。3、在营养竞争激烈期,Ⅰ类短枝的标记的13C含量反而增多,说明Ⅰ类短枝的光合同化物不足以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从其它类型新梢获得光合产物,Ⅱ类新梢的光合产物会外运(长枝外运77.47%、中枝外运76.66%、短枝外运81.40%),且Ⅱ类长枝留在枝条中的光合产物最多为22.407mg,是Ⅰ类短枝的4.10倍,Ⅱ类中枝留在叶片中的储藏营养最多为33.786mg,是Ⅰ类短枝的1.25倍,,在开花前,Ⅱ类中枝和短枝运至花芽中的储藏营养最多。综上所述:大年Ⅰ类新梢花芽分化率低,Ⅱ类新梢给果实外运同化物较多,对花芽的营养供应不足,导致了下一年的小年发生。可见大小年现象的发生是Ⅰ类新梢与Ⅱ类新梢的配比不合理引起的,为了保证油茶的连年坐果率,要注意结果枝的培养,在结果枝的培养过程中,要留有Ⅰ类新梢以保证当年的产量,为了保证第二年的产量,需要保留Ⅱ类新梢,即保留Ⅰ类新梢作为结果枝,保留Ⅱ类新梢作为辅生枝。为了减少落花落果导致营养的流失,必须做到合理负载,可以疏与Ⅰ类短枝并生的果;为了避免油茶营养生长过旺,可以对Ⅱ类长枝进行疏剪。

赖旭辉[6](2017)在《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调研与分析》文中提出荔枝是起源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在荔枝栽培中大小年结果现象是影响荔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本试验以大小年结果严重的‘桂味’和‘糯米糍’荔枝为材料,分别从栽培管理模式、增产效果、休闲树与结果树的叶片养分变化、果实品质等方面研究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在荔枝栽培上的应用,以期为解决荔枝大小年结果问题提供新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将树体分为休闲树和生产树,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隔年交替结果增产效果显着,生产成本跟常规园差不多,产量达317.5kg/667㎡,比采用该技术之前的192 kg/667㎡增产65.36%。2.休闲树修剪后矮化效果显着,‘桂味’和‘糯米糍’修剪后树体高度降幅分别为37.34%和36.25%,冠幅分别缩小16.75%和16.16%;休闲树在休闲期一般抽梢4次:8-10月一次秋梢,翌年2-4月一次春梢,5-7月一次夏梢,8-10月一次秋梢;‘糯米糍’的结果母枝数要比‘桂味’的多,枝梢年生长量也比‘桂味’的大。3.从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来看,‘桂味’休闲树在5月-9月间维持在51mg/g-64mg/g之间波动,显着低于结果树的71mg/g-96mg/g,而‘糯米糍’除5月16日休闲树显着大于结果树之外,6月-10月间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均维持在54mg/g-73mg/g之间。10月之后可溶性糖含量都有一个较快的上升,且休闲树上升速度大于结果树;从叶片中淀粉含量来看,两个品种变化趋势较为一致,5月-10月间含量维持在23 mg/g-40 mg/g之间,休闲树和结果树没有差异,10月份之后,休闲树中含量急速上升,而结果树中含量则上升不大,因此休闲树显着大于结果树。4.叶片中N、P、K含量变化趋势是休闲树高于结果树;Ca的含量变化是7月份之前休闲树高于结果树,7月份之后结果树高于休闲树,‘桂味’结果树的Ca含量显着高于‘糯米糍’的结果树;Mg、Zn、B试验期间的变化趋势是结果树高于休闲树。5.‘桂味’采前累积落果率和裂果率分别为25%和0.86%,显着低于‘糯米糍’,其累积落果率和裂果率分别为60%和24.47%;但从单株平均产量来看两个品种没有差异,‘桂味’和‘糯米糍’结果树的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78.1kg和75.5kg;在果实品质方面,‘糯米糍’的单果重和TSS含量要显着高于‘桂味’,特别是果实大小,‘桂味’平均单果重为19.92g,但大于19g所占比例只有24.05%,‘糯米糍’平均单果重为23.55g,但大于22g所占比例确高达80.45%。

余天霞[7](2014)在《柑橘大小年差异分析及生化参数估测研究》文中提出柑橘大小年结果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直接影响柑橘树的生长发育,近期影响果树产量不稳定,大年供过于求,小年供不应求,远期会使果树提前衰老,易遭病虫害,使果实品质变差,果实产量逐年下降,核心影响是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柑橘生产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柑橘大小年结果现象,促使柑橘年年稳产高产,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形成柑橘大小年的内在原因是树体营养失调。叶片营养分析是柑橘树营养状况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高效的植物营养诊断方法是柑橘营养工作者一直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从遥感数据中提取生化参数成为可能,利用反射光谱数据可以估测叶片内生化成分的浓度或含量,为精准农业中实时、快速、无损、准确地获取作物营养信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柑橘大小年的普遍现象,以北碚锦橙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光谱辐射仪测量柑橘树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并同步对叶片进行水分、氮、钾、磷含量的测定,在成熟期以树为单位获取产量数据,分析实验期间柑橘大小年存在的严重程度,分析大小年4-12月生化参数差异。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处理冠层光谱数据,获取光谱变量。分析柑橘大小年萌芽期(3月)生化参数差异和光谱差异,结合柑橘大小年形成的主要原因:营养失调。采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法,分析柑橘萌芽期的叶片生化参数与光谱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预测叶片生化参数的模型。通过对叶片营养元素的诊断来控制柑橘大小年现象。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实验期间柑橘存在严重的大小年情况,连续三年产量数据中有80%以上的柑橘树存在大小年现象,其中60%以上的柑橘树存在极严重的大小年现象。这与试验区果农的管理有一定关系。(2)对柑橘大小年的生化参数差异分析可看出,从4月到12月叶片的水分、氮、磷、钾含量都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春季是柑橘各器官生长发育时期,此时期柑橘树需要大量营养元素,再加上果农在早春施肥致使此时期各生化参数偏高。除钾含量外,叶片的其余生化参数小年比大年偏高,这是因为柑橘在小年期果实比大年期少,树体营养供给营养生长,致使叶片营养含量小年比大年高。(3)根据柑橘叶片营养诊断分级标准及周学伍的锦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指标,氮含量2.75-3.25为适量阶段,小年期柑橘树在4月处于过量状态,其余时期氮含量都处于低量阶段,亦柑橘在大小年产量都不高。钾含量0.7-1.5为适量区间,大小年的叶片钾含量都较低,这不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影响果树产量。磷含量适宜阶段:0.14-0.17,其中柑橘树小年中的4月份磷含量过量,7月处于高量状态,大年期叶片磷含量处于适量阶段。(4)通过对柑橘树大小年时期的叶片生化参数含量做配对样本T检验,水分含量的显着性差异除10月份外,其他月份都存在P<0.01的差异显着水平。氮含量整个时期大小年都存在P<0.01的差异显着水平;钾含量除8、10月份无显着性差异外,其余月份都存在显着性差异;磷含量除7月外,其余月份都存在P<0.05的差异显着水平。这说明柑橘叶片中的营养元素是与柑橘大小年现象有一定的关系。(5)分析柑橘大小年萌芽期生化参数差异得到:生化参数中差异最大的是氮含量,其他生化参数差异都较小,除钾含量外,大年含量大于小年,这是因为,此时期为萌芽期,果农的肥水管理对此时期柑橘叶片的营养元素有一定影响。根据周学伍的锦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指标,氮和钾含量绝大部分的树未达到指标的适宜值,磷含量大年时期绝大部分树达到适宜值,小年时期低于适宜值。结合前面分析结果,可根据柑橘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来判断大小年,叶片营养元素过高或过低会形成小年,只有适量或接近适量值才利于柑橘生长发育,形成大年,亦估测柑橘叶片的营养元素是十分重要的,对克服柑橘大小年现象具有重大意义。(6)对柑橘大小年萌芽期光谱差异分析可得:冠层光谱反射率曲线走势起伏一致,但反射率高低有一定的差异,小年期的反射率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都比大年期反射率高,这可得出绿峰、红谷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年期反射率曲线较平滑,大年期反射率曲线在700-800间有较明显的反射峰。通过微分技术处理后,除在一些拐点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外,其他波段区域差异较小,可推出大小年的红边位置,红边幅值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柑橘大小年萌芽期的冠层光谱参数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得出:红边位置、红边幅值、黄边位置、黄边幅值、绿峰反射率、红谷反射率、绿峰/红谷、绿峰红谷归一化值8个光谱参数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余光谱参数没有显着性差异,这说明柑橘大小年冠层的一些光谱数据能一定程度上反应柑橘叶片中的生化参数差异。这为利用柑橘冠层光谱信息反演柑橘叶片生化参数提供可能。(7)通过对柑橘萌芽期的叶片生化参数与柑橘冠层高光谱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所有生化参数与光谱变量都存在显着相关性,氮含量与光谱变量相关性最好,达到0.885,水分含量其次,钾含量最低。利用相关系数较高的光谱变量与生化参数建立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最后得到以下最佳模型。氮含量:光谱变量Dλ403,反演模型:y=2.617-1315X-5.554*106X2-7.486*109X3,R2=0.885。水分含量:光谱变量DX591,反演模型:y=58.4-921.7X+4.97*109X3, R2=0.638。磷含量:光谱变量Dλ605,反演模型:y=-0.05945-1642X-4239000X2-3.52*109X3, R2=0.748。钾含量与光谱变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显着水平,但建立的模型未能达到显着性水平,这可能与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建模方法有一定关系。结论说明,利用高光谱遥感估测叶片生化参数是有可能的,这为柑橘叶片营养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为柑橘大小年的科学管理,控制柑橘大小年现象提供科学的方法。

王鹏彦[8](2010)在《试论果树大小年结果形成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文中提出什么是果树"大小"年?就是在果树生产上,产量一年高一年低或连续几年高产之后出现连续低产或无产的现象。这种有规律的产量起伏的变化不仅表现在一个果园的群体上,更主要的还表现在一个果园不同植株的个

李烨,赵和平[9](2009)在《苹果树产生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办法》文中提出果树一年结果多,一年结果少,甚至不结果,这种现象在苹果、梨等一些果树上表现尤为明显,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果树的大、小年。"大小年"结果是盛果期苹果园的一种普遍现象。果树的大小年,它不仅造成产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劣,降低了商品价值,而且容易招致树势衰弱,从而加重树体病虫害的发生,丰产年限缩短,使果农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不利

沙波[10](2006)在《内源激素、水分和氮磷钾含量与银杏大小年结实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内源激素、水分和氮磷钾含量与银杏大小年结实的关系,找到影响银杏大小年结实的内在原因,制定有效的化学调控方案以解决银杏大小年结实问题,本试验以银杏桂86-1的15a大、小年结果树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测定内源激素,恒温干燥法测定水分,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钼蓝比色法测定全磷,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对银杏大、小年树不同部位(果芽、叶芽、果枝、营养枝、新梢、果叶和营养叶)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如下: 1、果芽分化期和萌芽期,银杏果芽中ZR、IAA和ABA的较高含量,GA的较低含量和ZR/GA、IAA/GA、ABA/GA的高比值以及ZR、IAA和ABA含量在果芽和叶芽间的高比值,GA含量在果芽和叶芽间的低比值,均有助于果芽诱导和成花,形成大年结实。 2、叶芽中ZR的较高含量和ZR/GA、ZR/IAA、ZR/ABA的高比值,促进叶芽分化发育,有利于后期的营养生长和形成大年。 3、ZR、IAA和GA能显着促进果叶生长,输出养分有利于种实发育,有利于形成大年。 4、种实成熟前,营养叶中IAA和ZR的高水平,ABA的低水平有助于完善叶片同化功能,供应养分促进种实发育,形成大年结实。

二、果树大小年可以克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树大小年可以克服(论文提纲范文)

(1)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和植株营养对挂果量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概况
    1.2 柑橘高产优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1 柑橘产量品质对矿质营养响应研究
        1.2.2 柑橘产量品质对光合生理响应研究
        1.2.3 柑橘产量品质对生态因子响应研究
    1.3 果树大小年发生机制研究
        1.3.1 营养学说
        1.3.2 激素平衡学说
        1.3.3 大小年调控措施
    1.4 果树合理负载量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主要内容
    2.3 研究目标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不同挂果量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
        3.1.4 果实品质指标测定
        3.1.5 大小年指数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小年果实产量比较分析
        3.2.2 挂果量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3.2.3 挂果量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3.2.4 挂果量与果实外观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3.2.5 挂果量与果实内在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4章 挂果量对柑橘树体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4.1.2 处理方法
        4.1.3 样品采集
        4.1.4 矿质营养指标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株养分状况
        4.2.2 土壤养分状况
        4.2.3 土壤-叶片养分分配率
        4.2.4 果实品质与植株营养吸收、分配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5章 挂果量对叶片光合性能参数与光合产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5.1.2 试验处理
        5.1.3 样品采集
        5.1.4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SII单位反应中心比活性参数
        5.2.2 PSII单位横截面积比活性参数(t=0)
        5.2.3 PSII单位横截面积比活性参数(t=t_(Fm))
        5.2.4 光系统性能指数
        5.2.5 能量分配比率
        5.2.6 PSI和 PSII间协调相关参数
        5.2.7 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5.2.8 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6章 柑橘的适宜挂果量确定模型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挂果量对单果重的影响
        6.2.2 纽荷尔脐橙果实分级挂果量范围的建立
        6.2.3 挂果量与产量回归分析
        6.2.4 挂果量对大小年幅度值回归分析
        6.2.5 产量因子分析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2)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瓶颈与产业技术研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
    1.1 发展现状
        1.1.1 种质资源
        1.1.2 面积与产量
        1.1.3 经济效益
        1.1.4 产业链情况
    1.2 瓶颈问题
        1.2.1 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导致销售不畅
        1.2.2 中晚熟品种隔年结果或“大小年”问题突出导致产量波幅大
        1.2.3 安全生产与品控滞后增加品牌打造难度
        1.2.4 供应链建设落后制约合理正常消费
        1.2.5 规模化、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三产不融合
2 广东荔枝产业技术研发进展及主要短板
    2.1 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2.1.1 栽培技术
        (1)秋梢培养与控冬梢促花技术。
        (2)控穗疏花与壮花技术。
        (3)减少落果与裂果的坐果调控技术。
        (4)密植果园改造技术。
        (5)高接换种技术。
        (6)高效省力化技术。
        (7)安全生产技术。
        2.1.2 育种技术
        (1)荔枝远缘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2)荔枝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3)荔枝离体再生与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
        2.1.3 冷链保鲜技术
        2.1.4 加工技术及新工艺研发
    2.2 主要技术短板
        2.2.1 克服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技术
        2.2.2 冷链物流保鲜贮运一体化集成技术
        2.2.3 绿色标准化种植与品质控制保障技术
        2.2.4 荔枝果园宜机化与机械化集成技术
        2.2.5 荔枝初加工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
3 建议及展望
    3.1 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3.2 对荔枝生产技术的展望
    3.3 对荔枝新技术育种的展望

(3)果树“大小年”研究进展与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果树花果脱落与“大小年”的形成
    1.1 花、果脱落的内部因素
        1.1.1 营养物质。
        1.1.2 内源激素。
        1.1.3 果树品种。
    1.2 花、果脱落的外部因素。
        1.2.1 人为因素。
        1.2.2自然因素。
2 生产中预防和调控果树“大小年”的措施
    2.1 加强肥水管理。
        2.1.1 深施有机肥。
        2.1.2 分期追肥。
    2.2 科学整形修剪。
    2.3 注重花果管理。
    2.4 预防病虫害和自然灾害。

(4)陕北山地苹果“大小年”现象的成因及修剪防御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小年”现象及其危害
2 “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营养竞争
    2.2 内源激素平衡失调
    2.3 恶劣的气候条件
        (1)霜冻。
        (2)干旱。
        (3)多雨。
        (4)强紫外线。
        (5)灾害性天气。
    2.4 水肥管理不当
    2.5 修剪不合理
    2.6 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不到位
    2.7 病虫害防治不当
    2.8 品种特性造成
    2.9 授粉树配置比例不当
3 防治“大小年”结果的修剪措施
    3.1 “大年”树的修剪措施
        3.1.1 冬季修剪。
        (1)量化修剪。
        (2)优中选优。
        (3)“三套枝”修剪。
        (4)短截串花枝。
        (5)更新复壮。
        (6)适当重剪。
        3.1.2 花前复剪。
        (1)短截。
        (2)回缩衰弱的结果枝组。
        3.1.3 疏花疏果。
        3.1.4 夏季修剪。
        3.1.5 秋季修剪。
    3.2 “小年”树的修剪措施
        3.2.1 冬季修剪。
        (1)适当轻剪,尽量保留花芽。
        (2)重截营养枝。
        (3)更新复壮。
        3.2.2 花前复剪。
        3.2.3 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
        3.2.4 夏季修剪。
        3.2.5 秋季修剪。
4 小结

(5)利用库源关系调控油茶大小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油茶概述
    1.2 果树大小年现象
        1.2.1 营养物质与果树大小年的关系
        1.2.2 激素与果树大小年的关系
    1.3 油茶库源关系研究进展
    1.4 同化物运输研究进展
        1.4.1 同化物运输分配研究方法
        1.4.2 果树同化物的运输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内容
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1 不同库源关系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
        2.3.1.1 花芽分化率的调查
        2.3.1.2 内源激素的测定
        2.3.2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营养差异性
        2.3.2.1 光合的测定
        2.3.2.2 干物质量的测定
        2.3.2.3 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测定
        2.3.2.4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2.3.3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光合差异性
        2.3.3.1 叶绿素的测定
        2.3.3.2 光合参数的测定
        2.3.3.3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2.3.4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光合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2.3.4.1 13C同位素标记法
        2.3.4.2 各器官13C同位素分配率的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库源关系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
        3.1.1 不同库源关系对新梢花芽分化率的影响
        3.1.2 不同库源关系对芽体及叶片赤霉素浓度的影响
        3.1.3 不同库源关系对芽体及叶片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1.4 不同库源关系对芽体及叶片玉米素浓度的影响
        3.1.5 不同库源关系对芽体及叶片脱落酸浓度的影响
    3.2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营养差异性
        3.2.1 不同时期各种类型新梢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总量(MMOL)比较分析
        3.2.2 不同时期各种类型新梢的干物质量比较分析
        3.2.3 不同类型新梢可溶性糖浓度比较分析
        3.2.4 不同类型新梢淀粉浓度比较分析
        3.2.5 不同类型新梢可溶性蛋白浓度比较分析
    3.3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光合差异性
        3.3.1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叶片叶绿素浓度的差异
        3.3.2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叶片光合参数的差异
        3.3.2.1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
        3.3.2.2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叶片气孔导度的差异
        3.3.2.3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叶片胞间CO2浓度的差异
        3.3.2.4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叶片蒸腾速率的差异
        3.3.3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
        3.3.3.1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差异
        3.3.3.2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实际光量子产量的差异
        3.3.3.3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的差异
    3.4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光合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3.4.1 花芽分化前期新梢同化物的分配
        3.4.2 果实迅速膨大期新梢同化物的分配
        3.4.3 油脂合成期新梢同化物的分配
        3.4.4 果实采收期新梢同化物的分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不同库源关系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
        4.1.2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营养差异性
        4.1.3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的光合差异性
        4.1.4 油茶不同类型新梢光合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4.2 讨论
5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调研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荔枝大小年结果现象
        1.1.1 品种特性与大小年结果的关系
        1.1.2 气候条件与大小年结果的关系
        1.1.3 栽培管理技术与大小年结果的关系
        1.1.4 树体营养与荔枝大小年结果的关系
    1.2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
        1.2.1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特点
        1.2.2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休闲树修剪前后树高、冠幅、树冠投影面积调查
        2.2.2 休闲树枝梢生长情况调查
        2.2.3 树体养分含量动态变化比较
        2.2.4 坐果、落果和裂果规律观察
        2.2.5 产量和果实品质测定、成花率统计
        2.2.6 隔年交替结果园与常规管理果园的对比
        2.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在荔枝生产中应用案例调研
        3.1.1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特点
        3.1.2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应用效果
    3.2 冬季修剪对矮冠开心树形控制调查
    3.3 休闲树枝梢生长情况调查与分析
    3.4 结果树与休闲树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比较
        3.4.1 可溶性糖含量
        3.4.2 淀粉含量
    3.5 结果树与休闲树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比较
        3.5.1 N含量
        3.5.2 P含量
        3.5.3 K含量
        3.5.4 Ca含量
        3.5.5 Mg含量
        3.5.6 Zn含量
        3.5.7 B含量
    3.6 隔年交替结果树产量、采前落果裂果和果实品质比较
        3.6.1 结果树的产量
        3.6.2 采前落果和裂果比较
        3.6.3 果实品质
        3.6.4 成花率
4 讨论
    4.1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4.2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对矿质营养含量变化的影响
    4.3 隔年交替结果园与常规园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对比
    4.4 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运用于荔枝栽培的探讨
致谢
参考文献

(7)柑橘大小年差异分析及生化参数估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域及实验设计
    2.2 柑橘树冠层高光谱数据获取与提取
    2.3 叶片水分、氮、磷、钾数据的获取
    2.4 产量数据获取
第3章 柑橘大小年差异分析
    3.1 柑橘大小年分析
    3.2 柑橘大小年产生的原因
    3.3 产量差异分析
    3.4 叶片水分、氮、磷、钾含量的差异分析
    3.5 萌芽期生化参数及光谱差异分析
        3.5.1 生化参数差异分析
        3.5.2 光谱差异分析
第4章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精度检验
    4.1 生化参数与光谱数据相关分析
    4.2 基于光谱数据的水分、氮、磷、钾含量的预测模型
    4.3 模型精度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试论果树大小年结果形成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 修剪是克服果树大小年结果的重要手段。
(二) 疏花疏果是克服果树大小年结果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 加强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果优质、高产和连年丰产的物质保证。

(9)苹果树产生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产生原因
    1.1 营养的竞争
    1.2 栽培技术不合理
    1.3 不良自然条件
    1.4 品种的影响
    1.5 植物激素的影响
2 克服措施
    2.1 大年树的管理措施
        2.1.1 加强综合管理
        2.1.2 适当重剪
        2.1.3 科学疏花疏果
        2.1.4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
        2.1.5 应用生长调节剂
    2.2 小年树的管理措施
         2.2.1 合理肥水
        2.2.2 适当轻剪
        2.2.3 保花保果
        2.2.4 避免不良条件危害
        2.2.5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

(10)内源激素、水分和氮磷钾含量与银杏大小年结实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银杏概况及其经济应用价值
    1.2 银杏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果树大小年结果的研究进展
        1.3.1 果树花芽形成机理的研究
        1.3.2 果树大小年结果的原因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采样
        2.2.3 样品的采后处理
        2.2.4 内源激素的测定
        2.2.4.1 样品中激素的提取
        2.2.4.2 样品的ELISA比色测定
        2.2.5 水分和矿质元素的测定
        2.2.5.1 水分测定
        2.2.5.2 全氮的测定
        2.2.5.3 磷的测定
        2.2.5.4 钾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小年结果对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3.1.1 果芽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3.1.1.1 果芽中IAA水平的变化
        3.1.1.2 果芽中ZR水平的变化
        3.1.1.3 果芽中GA水平的变化
        3.1.1.4 果芽中ABA水平的变化
        3.1.2 叶芽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3.1.2.1 叶芽中IAA水平的变化
        3.1.2.2 叶芽中ZR水平的变化
        3.1.2.3 叶芽中GA水平的变化
        3.1.2.4 叶芽中ABA水平的变化
        3.1.3 相同内源激素在果芽和叶芽间的含量比值
        3.1.4 果芽中不同内源激素间含量比值
        3.1.4.1 果芽ZR/GA比值的变化
        3.1.4.2 果芽ZR/IAA比值的变化
        3.1.4.3 果芽ZR/ABA比值的变化
        3.1.4.4 果芽ABA/GA比值的变化
        3.1.4.5 果芽ABA/IAA比值的变化
        3.1.4.6 果芽IAA/GA比值的变化
        3.1.5 叶芽中不同内源激素间含量比值
        3.1.5.1 叶芽ZR/GA比值的变化
        3.1.5.2 叶芽ZR/IAA比值的变化
        3.1.5.3 叶芽ZR/ABA比值的变化
        3.1.5.4 叶芽ABA/GA比值的变化
        3.1.5.5 叶芽ABA/IAA比值的变化
        3.1.5.6 叶芽IAA/GA比值的变化
        3.1.6 果叶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3.1.7 营养叶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3.1.8 果枝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3.1.9 新梢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3.1.10 营养枝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3.1.11 年周期中营养转换期各器官内源激素水平的比较
    3.2 大小年结果对营养器官水分及氮、磷、钾水平的影响
        3.2.1 营养器官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3.2.2 营养器官中全氮水平的变化
        3.2.3 营养器官中全磷水平的变化
        3.2.4 营养器官中全钾水平的变化
        3.2.5 果叶(果芽)中磷氮比和钾氮比的变化
4 讨论
    4.1 银杏芽中内源激素与大小年结实的关系
    4.2 银杏叶片内源激素与大小年结实的关系
    4.3 银杏枝条内源激素与大小年结实的关系
    4.4 银杏种实中内源激素与来年结实的关系
    4.5 银杏营养器官中水分与大小年结实的关系
    4.6 银杏营养器官中氮磷钾与大小年结实的关系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果树大小年可以克服(论文参考文献)

  • [1]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和植株营养对挂果量响应研究[D]. 邱芳颖. 西南大学, 2021(01)
  • [2]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瓶颈与产业技术研发进展[J]. 向旭.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3]果树“大小年”研究进展与生产实践[J]. 刘志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7)
  • [4]陕北山地苹果“大小年”现象的成因及修剪防御措施[J]. 白岗栓,庞录侠,燕志辉,王建平,强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5)
  • [5]利用库源关系调控油茶大小年技术研究[D]. 贾婷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调研与分析[D]. 赖旭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柑橘大小年差异分析及生化参数估测研究[D]. 余天霞. 西南大学, 2014(10)
  • [8]试论果树大小年结果形成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J]. 王鹏彦. 陕西林业, 2010(01)
  • [9]苹果树产生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办法[J]. 李烨,赵和平. 果农之友, 2009(03)
  • [10]内源激素、水分和氮磷钾含量与银杏大小年结实的关系[D]. 沙波. 广西大学, 2006(01)


柑橘论文 光合速率论文 桂味荔枝论文 果树论文 水果论文

上一篇:论师范院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下一篇: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