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朱雅静[1](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真实世界研究》文中提出

兰鑫鹏[2](2021)在《张佩青教授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105例HSPN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分析运用张佩青教授经验治疗HSPN的疗效情况。同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深度挖掘导师张佩青教授的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HSPN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方法:1.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肾二科、肾八科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10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Cr)等疗效变化情况。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张佩青教授中医辨证论治HSPN的遣方用药规律。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本课题共纳入105例HSPN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例(32.38%),女性患者71例(67.62%),男女比例为1:2.08,患者年龄集中在46-60岁,平均年龄42.43岁。2.中医证型分布的比较:本课题纳入的105例HSPN患者的中医证型共分为7种证型。其中,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证33例(31.43%);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证26例(24.76%);血热内瘀,脉络损伤证、湿热内蕴证各14例(13.33%);肾阴亏虚,内热瘀滞11例(10.48%);气血不足,血失统摄6例(5.71%);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证1例(0.95%)。3.实验室疗效指标比较:3.1治疗前后(治疗4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4周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5)。3.2肾小球滤过率(e GFR)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血肌酐(Cr)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4.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第4周临床缓解率总有效率为98.10%,中医临床主要证候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5.治疗方案疗效比较:一共有9种治疗方案,“单纯中药”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案,其次为“中药+激素”。前者的总体效果最佳,后者次之。6.根据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统计,其中用药频率最高的是甘草、黄芪和党参,然后是白花蛇舌草、茯苓、金樱子、柴胡、半枝莲、当归、牡丹皮等,从中不难看出,整体上看主要以补气、滋阴为主,并通过进一步的提取和临床测试,形成了不同的药组和新处方。结论:1.从中医角度来看,HSPN患者大致可以分为7种证型,第一证型是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证;第二证型是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证;第三证型血热内瘀,脉络损伤证;第四证型是湿热内蕴证;第五证型是肾阴亏虚,内热瘀滞证;第六证型是气血不足,血失统摄证;第七证型为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前两种证型在HSPN患者最为常见。2.疗效结果显示,HSPN患者经张佩青教授治疗后,其在降低蛋白尿及血尿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可见,对于保护肾脏功能、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确有显着效果。3..治疗方案中有效率最高的是“单纯中药”方案,显效率最高的是“中药+激素”方案。4.张佩青教授治疗HSPN清补兼施,时时顾护脾胃,强调调达肝脾气机;用药以甘味、寒凉性、肝、脾经药物为主;用药核心药组有白茅根-茜草-侧柏叶;党参-苦参-知母;熟地黄-山茱萸-泽泻;枳壳-生龙骨-首乌藤;血余炭-生地榆-藕节等。

邓颖[3](2021)在《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目前辨证使用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并为中药复方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支持。方法:对7个中英文数据库(CNKI、Wan Fang DATA、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ct)近6年(2015.1.1至2020.12.31)来公开发表的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随机对照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排标准,利用Endnote X9软件管理文献,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应用Jadad量表及Revman5.3软件提供的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进一步提取数据资料,并应用Stata16.0软件作Meta分析。结果:依据研究方案,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共25篇,均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22篇文献报告了总有效率[RR=0.21,95%CI(0.17,0.25),P=0.000];(2)有12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RR=-0.41,95%CI(-0.76,-0.07),P=0.002];(3)有8篇文献报告了复发率[RR=-1.52,95%CI(-2.12,-0.92),P=0.000];(4)有6篇文献报告了中医证候积分[S MD=-1.25,95%CI(-1.71,-0.78),P=0.000];(5)有11篇文献报告了尿红细胞计数[SMD=-2.87,95%CI(-3.77,-1.97),P=0.000];(6)有11篇文献报告了24h尿蛋白定量[SMD=-0.89,95%CI(-1.28,-0.50),P=0.000];(7)有6篇文献报告了尿β2-微球蛋白[SMD=-1.79,95%CI(-2.53,-1.04),P=0.000];(8)有4篇文献报告了尿微量白蛋白[SMD=-2.02,95%CI(-2.94,-1.11),P=0.000];(9)有4篇文献报告了纤维蛋白原,进行疗程的亚组分析,“疗程≤8周”[SMD=-1.47,95%CI(-1.83,-1.12),P=0.000];“疗程>8周”[SMD=-0.61,95%CI(-0.89,-0.33),P=0.000]。以上Meta分析结果,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中药复方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善血尿、蛋白尿及凝血功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两方面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较单用西药或中成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血尿、蛋白尿,降低机体高凝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复发率。但因所纳入文献的文献质量不高,临床使用该证据时仍需审慎。尚待下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提供更为严谨的证据。

程婉红,熊维建[4](2021)在《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势》文中研究表明过敏性紫癜是儿童临床发病率最高的血管炎之一,且患儿中儿童紫癜性肾炎发病率40%~50%,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本文通过梳理临床上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现状,发现该病在诊断上存在诊断标准不统一,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复杂多样等问题;在治疗上存在大部分药物疗效暂无明确依据,各种药物具有众多不良反应等问题及难点。中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具有个性化阶段化治疗、减轻西药不良反应等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要发掘发挥中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优势,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思路。

刘灿[5](2021)在《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总结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经验并挖掘其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录入方药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次、频率统计,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总结高频药对,基于复杂的熵聚类算法归纳组方规律、核心组合,将最终结果导出后进一步分析高频用药及经验。结果:(1)HSPN是以皮肤紫癜、蛋白尿、血尿为主,伴有咽痛、咳嗽、腰膝酸软、皮肤瘙痒、疲乏、纳差等症。马鸿斌主任医师基于“饮食及体质是先决、风湿热瘀虚是关键、病因及病机常变化”的认识,认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将其分为七大证型:风热犯肺证、风湿瘀热证、脾虚湿热证、肾虚湿热证、中气不足证、肺胃阴伤证、气阴两虚证,分别用桑菊饮合喉科六味、赵氏方、肾炎四味汤、自拟萆薢分清饮、己丑六君汤、沙参麦冬汤、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列出治疗HSPN常用特色药物有槐米、水红花子、地锦草,常用特色药对有蝉蜕-僵蚕、槲寄生-续断、萹蓄-瞿麦。(2)基于频次统计分析得出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HSPN的高频药物前十位有甘草、白茅根、丹参、生地黄、荆芥、紫草、茯苓、防风、芦根、地榆;其常用使用剂量为分别为6g、10g、10g、15g、6g、10g、15g、6g、10g、10g;高频药物功效分类前六类是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止血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常将疏风解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与益气健脾相结合,清利之中兼有补益,标本兼顾。基于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得出以甘寒、苦寒为主,辛温为辅,多用平性药;多归于肺、胃、脾、肾、肝、心经。基于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得出,高频药对有32组,前十组是“甘草,白茅根”、“丹参,白茅根”、“荆芥,防风”、“地榆,丹参”、“生地黄,甘草”、“槐花,白茅根”、“丹参,防风,”、“丹参,荆芥”、“白茅根,茜草”、“地榆,槐花”。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有14味药物关联度最高。基于复杂熵聚类挖掘药物核心新组合有12组,进一步提取组合得出新配伍有6个。结论:(1)马鸿斌主任医师基于对HSPN病因病机的认识,强调辨证分型治疗本病,常注重祛风湿、清郁热、化瘀血、消紫癜的灵活应用,并提出宣肺气、护脾胃、重清补、倡健行的核心治疗思想。(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通过数据挖掘进一步验证,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HSPN的常用方剂是赵氏方。临证时紧紧把握“风、湿、热、瘀、虚”发病关键,常将疏风解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药与益气健脾相结合,清利之中兼有补益,标本兼顾。

金彩元[6](2021)在《补肾健脾摄血汤治疗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摄血汤治疗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总量(U-TP)、尿蛋白(PRO)、尿潜血(BLD)及尿沉渣红细胞(RBC)计数的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部,且符合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缬沙坦胶囊)及治疗组(对照组+补肾健脾摄血汤),经过8周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总量(U-TP)、尿蛋白(PRO)、尿潜血(BLD)、尿沉渣红细胞(RBC)计数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总结。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6.67%),两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积分(皮肤紫癜、腰脊酸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大便不调、夜尿增多、面色少华、脘腹胀满)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在皮肤紫癜、腰脊酸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大便不调及夜尿增多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面色少华和脘腹胀满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24 h尿蛋白总量、尿蛋白、尿潜血和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总量、尿蛋白、尿潜血及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比较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分析: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1)补肾健脾摄血汤能降低紫癜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患者的24 h尿蛋白总量、尿蛋白、尿潜血及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补肾健脾摄血汤能改善紫癜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患者的皮肤紫癜、腰脊酸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大便不调、夜尿增多、面色少华及脘腹胀满的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王静[7](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儿童紫癜性肾炎血清代谢物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研究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健康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与气虚血瘀证患儿的血清代谢物,为紫癜性肾炎及其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样本收集与分组: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紫癜性肾炎患儿15例为紫癜肾组(N),其中包括气虚血瘀证5例(N1)、热毒伤络证10例(N2)。收集上述患儿静脉血标本,同时招募1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H),详细告知其家长所参加的研究项目目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得到辽宁中医药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进行全面的扫描与检测,结合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血清代谢物进行探究分析,将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导入相关软件,对所得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使用多元统计和模式判别分析方法,查找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健康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和气虚血瘀证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代谢物;通过代谢组学数据库对差异性代谢物进行筛选比对,初步确定相关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1.在PLS-DA、OPLS-DA模式判别图中,紫癜肾组、健康对照组样本各自呈组内聚集分布;紫癜肾组与健康对照组样本分别分布于中心轴两侧,两组样本在图中明显区分,说明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健康儿童代谢状态有显着差异。2.在PLS-DA、OPLS-DA模式判别图中,热毒伤络组、气虚血瘀组也各自呈组内聚集分布;热毒伤络组与气虚血瘀组样本分布于中心轴两侧,两组样本在图中明显区分,说明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与气虚血瘀证的代谢状态也存在显着差异。3.紫癜肾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代谢物对比研究发现,鉴定出7种差异性代谢产物,分别为:三羟基异丁酸、胞二磷胆碱、苯丙氨酸、脱氧腺苷三磷酸、精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其中,这7种差异性代谢产物与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有关。4.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组和气虚血瘀组血清代谢物对比研究发现,鉴定出4种差异性代谢产物,分别为:色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胞二磷胆碱。这4种差异性代谢物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酪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有关。5.紫癜性肾炎与健康对照组、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组与气虚血瘀组有2种相同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分别为胞二磷胆碱和酪氨酸。结论:1.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健康对照儿童对比,存在7种差异性代谢产物,三羟基异丁酸、胞二磷胆碱、苯丙氨酸、脱氧腺苷三磷酸、精氨酸、脯氨酸、酪氨酸。涉及6条代谢通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甘油磷脂的代谢、苯丙氨酸的代谢、嘌呤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酪氨酸代谢,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等代谢有关,为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完善了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诊断体系。2.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组与气虚血瘀组相比,存在4种差异性代谢物:色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胞二磷胆碱,涉及4条代谢通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酪氨酸代谢,可为儿童紫癜性肾炎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陈晨[8](2021)在《愈肾煎剂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气虚血瘀型)的舌苔微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儿童紫癜性肾炎(以下简称HSPN)的舌苔微生态治疗前后的比较研究,评价舌苔作为儿童肾脏病中医生物标本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病历资料:临床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HSPN患儿,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制订的《紫癜性肾炎诊治循证指南(2016)》,中医诊断标准根据汪受传主编的《中医儿科学》,在导师辨证论治指导下将16例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型(简称S组)的儿童进行入组治疗,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11.75±2.81)岁,儿童性别、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入组儿童服用愈肾煎剂治疗2个疗程后,将治疗后痊愈儿童(简称N组)予出组,与治疗前儿童自身相对比并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舌苔的微生态的差异进行研究,健康组儿童11例(K组),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10.18±2.75)岁,儿童性别、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舌苔的采集方法:由两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导师指导下按照中医规范的方法观察舌象,记录舌象相关信息,采集自然光线下图像,按照五点采样法将采集的舌苔样本放置于收集管内。每位儿童舌苔采集3份,置于-80℃冰箱冷冻保存待用。3.舌苔菌群测试方法:将收集到的舌苔样本使用干冰严格包装后寄送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公司,通过DNA检测提取、PCR扩增及DNA测序对舌苔菌群测试。4.分析方法:通过16S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舌苔菌群进行OTU聚类分析,物种组成的Venn图及Bar图分析、Heatmap图分析,物种多样性的Alpha及Beta多样性分析以及物种间差异分析,根据不同分类水平的聚类结果进行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比对。结果:1.西医临床分型及舌象分布:西医临床分型:孤立性血尿型例10例(62.5%),血尿蛋白尿型例5例(41.25%),孤立性蛋白尿型例1例(6.25%)。舌象分布:入组时舌苔为白苔11例,薄白苔3例,薄黄苔2例。出组时为薄白苔12例,白苔3例,薄黄苔1例。2.舌苔菌群微生态样本分析:多样性分析:S组与N组在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上无明显差异。S组与K组在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性分析:S组与N组比较发现Veillonella(韦荣球菌)有显着差异;Rothia(盲肠罗斯氏菌)有差异;Gemella(挛生球菌)有显着差异。S组与K组比较发现Veillonella(韦荣球菌)有非常显着差异;Porphyromonas(卟啉单胞菌)有差异;Solobacterium(索罗魔菌)。S组的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Campilobacterota,Patescibacteria(髌骨细菌门),明显高于N组,N组中的Actinobacteriota及Cyanobacteria明显高于S组。S组与K组比较发现S组的Campilobacterota,unclassified_Bacteria(未命名细菌),Actinobacteriota明显高于K组。结论:1.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HSPN患儿舌苔微生态存在菌群失调现象。2.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HSPN患儿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舌苔菌群微生态存在差异主要有Veillonella(韦荣球菌)、Rothia(盲肠罗斯氏菌)、Gemella(挛生球菌),说明愈肾煎剂对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HSPN患儿口腔微生态有积极意义。3.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HSPN患儿与正常儿童相比较舌苔菌群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有Veillonella(韦荣球菌)、Porphyromonas(卟啉单胞菌)、Solobacterium(索罗魔菌)。

李季阳[9](2020)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潘月丽教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总结》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潘月丽教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总结潘月丽教授临证思路及用药经验,以期为临床诊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共收集569张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由潘月丽教授治疗的“紫癜性肾炎”患儿处方,采用双人双录的方法,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通过软件中“数据分析”模块的“组方分析”功能,对录入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用药经验,并提出探索新方。结果:导师治疗本病所用中药频率前10位的依次为:黄柏、威灵仙、石韦、川芎、仙鹤草、桔梗、泽泻、延胡索、桃仁、茜草;常用的中药功效类型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为主;中药四气归类:寒凉、温热药物较平均;中药五味以:苦、甘、辛味居多;中药归经以:肝、心、脾、肾经为主。对常用药组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后获得24个药物核心组合,经进一步熵聚类获得12个新方组合。结论:导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临证注重“热、瘀、湿、虚”的病机特点,故用药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为主;强调外感对本病的影响,故多以疏风清热及时对症处理。

李成琴[10](2020)在《基于VEGFA/VEGFR2探讨止衄化斑汤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和意义:评价止衄化斑汤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检测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 VEGF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水平,由此在VEGFA/VEGFR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信号通路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理论基础上探索止衄化斑汤的作用机理及过敏性紫癜发病的生物学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新的药物靶点,为研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止衄化斑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芦丁片和维生素C片口服治疗,分别治疗3周,随访1个月,记录两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复发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VEGFA水平。最后统计分析两组差异,血清VEGFA结果可与文献中健康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对比。结果:1、疾病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8%(P<0.01)。两组均能显着减少证候总积分(P<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复发率13.9%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7.2%(P<0.01)。2、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均能显着减少皮肤紫癜(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当(P>0.05)。试验组可明显缩短皮肤紫癜病程(P<0.01),延缓皮肤紫癜复发(P<0.05)。两组均能显着减少次症积分(P<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室指标:两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VEGFA水平(P<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血清VEGFA与主症积分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P<0.01),且高度相关(R=0.879),与年龄、性别、病程均不存在直线回归关系(P>0.05)。急性期试验组、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组(P<0.01),恢复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试验组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对照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和意义:止衄化斑汤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证疗效良好,在治疗皮肤紫癜方面与芦丁片和维生素C片疗效相当,在抑制血管炎症、促进血管修复、缩短病程、延缓复发、降低复发率、改善整体状况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血清VEGFA水平与皮肤紫癜高度相关,对血管内皮具有损伤和修复的双重作用,其恢复较皮肤紫癜滞后,可作为过敏性紫癜血管损伤、恢复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VEGFA/VEGFR2通路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生物学机制、止衄化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理,可进一步研究其下游机制。血清VEGFA 水平除受皮肤紫癜影响外,可能与年龄、性别、病程等因素有关,这可能与体内不同程度的雌激素水平有关,结合有关文献研究成果,提出小剂量的雌激素可能通过调节血清VEGFA的适量表达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新假说,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2)张佩青教授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1.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感受外邪
        1.2 瘀热阻络
        1.3 毒邪伤络
        1.4 脏腑虚损
    2.中医治疗
        2.1 分期辨证论治
        2.2 专方论治
        2.3 名医经验
        2.4 临床研究
    3.中西医结合治疗
        3.1 西药联合中成药治疗
        3.2 西药联合中药复方治疗
    4.总结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
        2.1 IgA在HS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2 补体及旁路系统在HSPN中的作用
        2.3 细胞免疫在HSPN发病中的作用
        2.4 炎症机制
        2.5 凝血机制
        2.6 遗传机制
    3.紫癜性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4.影响紫癜性肾炎预后的因素
    5.治疗
        5.1 一般治疗
        5.2 糖皮质激素治疗
        5.3 免疫抑制剂治疗
        5.4 其他疗法
    6.小结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
        2.2 数据挖掘
        2.3 观察项目及方法
        2.4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综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5 数据处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
    2.临床资料
        2.1 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2.2 治疗前后尿红细胞计数比较
        2.3 治疗前后血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情况
        2.4 临床疗效分析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治疗方药的分析
        3.1 HSP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3.2 用药频次统计
        3.3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3.4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3.5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3.6 基于熵聚类法分析处方规律
讨论
    1.导师中医辨证论治紫癜性肾炎的学术思想
        1.1 毒热蕴结,迫血妄行为其发病的关键
        1.2 血热内瘀,脉络损伤为其病理之机转
        1.3 气血不足,脾肾亏虚为其病势之转归
    2.HSPN临床资料的分析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中医证型分布比较
        2.3 实验室疗效指标的比较
        2.4 治疗方案疗效的比较
    3.中医辨证论治方药讨论
        3.1 用药频次
        3.2 药物归属四气五味、归经频次
        3.3 药物组合频次
        3.4 药物关联度
        3.5 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组合
    4.导师用药经验体会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中医主要证候积分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3)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纳排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文献检索方案
        2.1 检索范围
        2.2 检索词
        2.3 检索策略
    3 文献筛选
    4 资料提取
    5 方法质量评价
    6 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1 基本情况
        2.2 期刊来源
        2.3 样本大小
        2.4 基线特点
        2.5 证型分布
        2.6 诊断标准
        2.7 疗效标准
        2.8 不良反应
        2.9 随访情况
    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1 Jadad评分
        3.2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
    4 Meta分析
        4.1 主要结局指标
        4.2 次要结局指标
    5 发表偏倚
第三部分 讨论和分析
    1 文献质量分析
        1.1 样本大小
        1.2 诊断标准
        1.3 随访情况
        1.4 方法质量评价
    2 疗效分析
        2.1 结局指标选择
        2.2 结果分析
        2.3 异质性分析
        2.4 发表偏倚分析
    3 安全性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断现状
    1.1 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诊断
    1.2 肾组织穿刺活检是金标准
    1.3 临床诊断
    1.4 尿液实验室指标的研究为早期诊断提供新进展
        1.4.1 尿微量白蛋白系列
        1.4.2 尿酶
        1.4.3 其他实验室指标
2 临床治疗
    2.1 治疗现状
        2.1.1 药物治疗
        2.1.2 血浆置换
        2.1.3 扁桃体切除术
    2.2 疗效评价
3 中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优势及研究发展趋势
    3.1 中医药的优势
        3.1.1 辨证论治,个性化阶段化治疗
        3.1.2 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延缓肾损害进展
        3.1.3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
        3.1.4 减轻西药不良反应,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3.1.5 不良反应小,患者可长期服药治疗
    3.2 中医药存在的问题
    3.3 中医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展建议

(5)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学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1 传统中医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 近现代中医对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辨治研究
        2.1 审因论治
        2.2 分期辨治
        2.3 病位辨治
    3 展望及不足
第二部分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证经验
    2 马鸿斌主任医师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2.1 饮食及体质是先决
        2.2 风湿热瘀虚是关键
        2.3 病因及病机常变化
    3 马鸿斌主任医师对紫癜性肾炎的辨证治疗
        3.1 风热犯肺证
        3.2 风湿瘀热证
        3.3 脾虚湿热证
        3.4 肾虚湿热证
        3.5 中气不足证
        3.6 肺胃阴伤证
        3.7 气阴两虚证
    4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特色用药经验浅析
        4.1 治疗紫癜性肾炎特色药物浅析
        4.2 治疗紫癜性肾炎特色药对浅析
    5 马鸿斌主任医师对于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特点
        5.1 祛风湿、清郁热、化瘀血、消紫癜
        5.2 宣肺气、护脾胃、重清补、倡健行
    6 小结
第三部分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用药经验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建立数据库
    3 结果
        3.1 药物及剂量的频次、频率统计
        3.2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3.4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4 讨论
        4.1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用药经验规律分析
        4.2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高频药物浅析
        4.3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高频药对浅析
    5 小结
第四部分 验案举隅
    1、验案一
    2、验案二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紫癜性肾炎的现代医学治疗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主要成果
    一、论文发表
    二、获奖情况
致谢

(6)补肾健脾摄血汤治疗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安全性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治疗前数据
        3.3 治疗后数据
        3.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导师经验总结
        1.1 病因分析
        1.2 病机分析
    2 补肾健脾摄血汤
        2.1 中药组成
        2.2 方义分析
        2.3 单味中药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基本情况分析
        3.2 中医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3.3 实验室指标及疾病疗效评价
        3.4 安全性评价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2.1 不足
        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补肾健脾摄血汤治疗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进展
        1.1 HSPN的概念
        1.2 流行病学
        1.3 HSPN的病因及病机的研究
        1.4 HSPN的临床治疗
    2 中医学对HSPN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1 中医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3 现代医家着名论治
    4 中西医结合论治
    5 中西外治法
        5.1 穴位贴敷
        5.2 针灸治疗
        5.3 穴位注射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校期间研究成果

(7)基于代谢组学的儿童紫癜性肾炎血清代谢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血的代谢组学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愈肾煎剂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气虚血瘀型)的舌苔微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浅谈从儿童紫癜性肾炎探究舌苔微生态的意义及探讨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生物样本库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潘月丽教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及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方剂来源
    2 病例选取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病例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软件介绍
    4 研究方法
        4.1 收集处方
        4.2 数据预处理
        4.3 数据录入与核对
        4.4 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1 病历资料
        1.1 基本信息
        1.2 证型分型
    2 药物统计
        2.1 药物频次统计
        2.2 药物分类统计
        2.3 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
    3 组方规律
        3.1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3.2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3.3 基于熵聚类的新方组合
讨论
    1 病历资料
        1.1 基本信息
        1.2 辨证分型
    2 中药应用
        2.1 药物频次
        2.2 药物性味归经
        2.3 药物分类
    3 组方规律分析
    4 新方分析
    5 导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10)基于VEGFA/VEGFR2探讨止衄化斑汤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探讨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进展
        1 免疫损伤
        2 凝血异常
        3 氧化应激
        4 炎症反应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研究对象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选择标准
    二 研究方法
        1 试验方案
        2 服药方法
        3 处置原则
        4 样本处理
        5 试剂仪器
        6 观察指标
        7 疗效标准
        8 统计分析
        9 技术路线
    三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疗效
        3 血清VEGFA
        4 结果分析
    四 结论
    五 讨论
        1 理法方药
        2 试验结果
        3 VEGFA的临床意义
        4 VEGFA的影响因素
        5 试验设计
        6 创新点
        7 质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真实世界研究[D]. 朱雅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张佩青教授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用药规律分析[D]. 兰鑫鹏.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1(02)
  • [3]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 邓颖.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势[J]. 程婉红,熊维建. 中医临床研究, 2021(10)
  • [5]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D]. 刘灿.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补肾健脾摄血汤治疗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金彩元.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代谢组学的儿童紫癜性肾炎血清代谢物研究[D]. 王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愈肾煎剂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气虚血瘀型)的舌苔微生态研究[D]. 陈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潘月丽教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总结[D]. 李季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基于VEGFA/VEGFR2探讨止衄化斑汤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D]. 李成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紫癜性肾炎论文 中医论文 儿童过敏性紫癜论文 肾炎症状论文 药物代谢论文

上一篇:生物覆盖技术值得推广
下一篇:带着春天的心态走过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