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材料科学与技术第 11 卷(2003 年)总目录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材料科学与工艺第11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新[1](2004)在《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 ——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文中提出一般认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个被国际政治经济学视为经典的霸权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美国以其压倒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居于霸主地位,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向资本主义世界提供了稀缺的国际公共物品,譬如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国际安全和对外援助等,从而给国际体系带来了稳定。这正是以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和罗伯特?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的核心观点。冷战结束以后,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发生急剧变动,霸权体系从内、外部均受到严重挑战。由于在外交上“敌我”关系日益模糊,以及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已经丧失了绝对优势,在美国维持霸权体系的意愿和行动能力之间出现了不平衡,这突出表现为克林顿政府在国际安全领域减少了承诺,在国际贸易领域减少了自由贸易的全球供给。克林顿任期八年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全面推行“多轨战略”而着称,其目标是通过促进美国经济增长重建世界霸权。在这种方针指导下,霸权体系的基本功能已不是为国际体系提供公共物品,而是充当服务于国内经济增长的政策性工具,经济增长化为扶霸力量,因此霸权体系和经济增长形成了互动机制。本文通过对克林顿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经验研究,既揭示了霸权体系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又对霸权稳定论的元理论提出了重要质疑,其目的是为霸权之后的国际合作寻找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全文共 24 万字,主要内容共八章 28 节,第八章是结论。下面是各章主题及其要点。第一章题为“美国贸易政策分析范式:体系、社会和国家”。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长期指导美国学术界研究美国贸易政策的三种理论范式,即体系、社会和国家。体系(包括国际规制)范式重视体系层次的权力分配,强调来自民族国家外部的贸易机会,以及体系变量对民族国家贸易政策行为的影响和制约,因而贸易政策被理解为美国在国际体系中比之其他国家的自主性、行为能力或国家特性;国家(制度)范式认为对外经济政策受到根深蒂固的国内体制关系的高度制约,同时也受到政府官僚在国际国内因素约束下实现目标能力的制约。该方法重视研究国家的制度结构,以及身居要职的官僚政客们的治国之策;社会(或国内政治)范式认为,美国贸易政策反映了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集团和阶级的偏好,或者源于各种利益集团及政党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这种方法把对外经济政策看作是国内政治的功能之一。第二章题为“贸易政策的多层次博弈:总统、国会和政党”。本章着重讨论在美国贸易政策决策过程中以宪法为基础的权力分配问题。美国宪法规定,总 1<WP=7>统和国会分享贸易政策决策权,对外缔约权由总统和国会共享,对外谈判权赋予总统,贸易立法权赋予国会。从 1789 年到 1930 年,美国国会主导贸易政策长达142 年之久;1934 年以后,国会把贸易决策权授予总统,从此总统实际上独享了对外贸易决策权,国会对贸易政策决策的影响有所弱化。总统和国会均有政党背景,因此政党偏好强烈地影响着贸易政策选择。 第三章着重讨论了“克林顿主义”和“克林顿经济学”的内涵。克林顿主义反映了克林顿总统所遵循的外交哲学。克林顿反复强调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构建必须立足于国内经济的重建,以内促外,以外助内,求取内外政策的良性互动和基本平衡。克林顿主义的基本内涵是:重视冷战后美国经济安全,把经济问题从“低级外交”提升为“高级外交”,目的是缩小美国霸权地位与经济实力之间的差距;逐步减少国际承诺,在安全上实行防务分担,通过盟国的多边行动实行领导;美国必须“领导”冷战后世界。 美国要想继续在冷战后保持世界领导地位,就必须“重建美国经济”。因此克林顿总统提出了一整套经济政策,统称为“克林顿经济学”。其基本要点是:重新定义政府—企业关系;通过平衡预算和削减政府开支以促进经济增长,最终消灭巨额的“双赤字”;运用“多轨”政策)促进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投资未来,帮助美国人民在全球竞争。 第四章阐述了克林顿总统的“多轨”政策及冷战后贸易政策的主要议程。“多轨”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以多边主义为主,兼顾地区主义、双边主义和单边主义,并且以地区主义、双边主义和单边主义推动多边主义,从而增进美国的贸易利益。冷战后美国贸易政策的主要议程是:继续推动乌拉圭回合谈判,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以地区主义促进多边主义;树立公平贸易大旗,运用“部门对部门”的双边战略,逐个解决贸易争端。 第五章讨论了克林顿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首先回顾了自亚当?斯密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演变轨迹。接着,对克林顿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详细讨论。本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克林顿政府在贸易政策上既非自由主义,又非保护主义,而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之间。 第六章“克林顿政府的地区主义贸易政策”集中论述了在克林顿政府“多轨”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地区主义政策。地区主义是克林顿政府“多轨”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代表着克林顿总统任职初期在外交和贸易政策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本章首先探讨了美国回归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动机及其目的,分析了各种利益集团围

李天华[2](2003)在《高速切削中刀具联接系统应力变形分析》文中认为切削技术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传统基础工艺之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制造技术的全面进步,已把切削技术推向高速/超高速切削的新阶段。加工系统由三大部分构成,即机床、刀具联接系统和刀具切削部分。其中大功率、高速、高刚性机床已经上市,同时高性能的切削刀具材料也已研制成功,相比之下,刀具的联接系统成为整个加工系统的最薄弱环节之一。作为机床主轴与切削刀片之间的联接,刀具联接系统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定位,二是夹紧。它在工作时,几个联接表面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间隙,这就会影响加工精度,并导致微小振动,使得加工表面质量差,刀具寿命缩短,尤其是在高速旋转时更为明显。所以,刀具联接系统的性能提高对于整个加工系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速/超高速切削技术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刀具联接系统的研究现状;并从机床技术(如高速主轴部件、进给部件及其控制系统、加工测试技术等)和刀具技术(如刀具材料、涂层技术等)两个方面介绍了高速/超高速切削技术相关设备的发展、应用。 然后应用弹塑性力学理论,通过平衡方程、弹性本构方程、几何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的确立,建立了高速状态下刀具联接系统理论分析模型,对离心力作用下的模型的变形做了理论分析,并计算出了高速旋转状态下刀柄的弹塑性极限转速。 最后,通过选取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7/24联接系统和最具有发展前景的HSK联接系统,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多项式拟合,研究了在高速状态下,离心力成为主要载荷的情况下典型刀具联接系统的应力和应变情况,并分析了由于刀柄和主轴膨胀变形的不同,而对于刀具联接系统的刚度和定位精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HSK联接系统比7/24联接更适合于高速加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轴向预紧力的大小,公差及过盈量的变化对HSK刀具联接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材料科学与工艺第11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材料科学与工艺第11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 ——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次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 论
第一章 美国贸易政策分析范式:体系、社会和国家
    贸易政策的国际体系理论
    贸易政策的社会理论
    贸易政策的制度理论
第二章 贸易政策的多层次博弈:总统、国会和政党
    总统:贸易是外交的重要分支
    国会:贸易政策的旋转之门
    政党分野和贸易政策偏好
第三章 克林顿主义和克林顿经济学
    新民主党人的第三条道路
    克林顿主义:美国必须领导
    克林顿经济学:投资和增长
第四章 多轨战略和贸易政策议程
    多轨战略:追求贸易安全
    冷战后贸易政策议程
    冷战后美国贸易政策的基本特点
第五章 克林顿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从静态理论到动态理论
    战略性贸易理论
    历史环境的变迁和战略性贸易博弈
    克林顿政府的产业政策
    克林顿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六章 克林顿政府的地区主义贸易政策
    走向地区主义:NAFTA
    贸易政策的门罗主义:FTAA
第七章 克林顿政府的多边主义贸易政策
    全球化的国际体系
    新中世纪主义的国际体系
    经济全球化
    社会倾销和反全球化
    乌拉圭回合的奥德塞
    美国在乌拉圭回合中的贸易利益
第八章 霸权体系、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
    霸权体系和自由贸易
    全球主义和自由贸易
    地区主义和自由贸易
中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2)高速切削中刀具联接系统应力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高速/超高速切削技术综述
    §1.3 高速切削中的刀具联接系统
        §1.3.1 标准7/24锥度联接
        §1.3.2 替代型设计
        §1.3.3 改进型设计
    §1.4 论文内容简介
    §1.5 小结
第二章 高速切削技术
    §2.1 高速/超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
    §2.2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关键技术
    §2.3 高速切削刀具及刀具材料
        §2.3.1 刀具材料
        §2.3.2 刀具涂层技术
        §2.3.3 超高速切削刀具几何参数和结构设计
    §2.4 小结
第三章 高速状态下刀具联接系统理论分析模型
    §3.1 弹塑性理论
        §3.1.1 基本方程
        §3.1.2 屈服条件
    §3.2 高速旋转状态下刀柄的弹塑性极限转速计算
        §3.2.1 应力应变计算
        §3.2.2 极限转速计算
    §3.3 离心力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数值模拟技术及有限元方法
    §4.1 有限元方法
    §4.2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4.2.1 ANSYS简介
        §4.2.2 ANSYS分析的主要步骤
第五章 高速状态下联接系统有限元分析
    §5.1 传统7/24锥度联接
        §5.1.1 离心力作用下的主轴及刀柄变形
        §5.1.2 变形对径向刚度的影响
        §5.1.3 变形对轴向定位精度的影响
    §5.2 HSK联接系统
        §5.2.1 有限元模型
        §5.2.2 离心力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5.2.3 预紧力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分析
        §5.2.4 公差与过盈量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材料科学与工艺第11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 ——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D]. 张建新. 复旦大学, 2004(01)
  • [2]高速切削中刀具联接系统应力变形分析[D]. 李天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2)


刀具角度论文 美国总统论文

上一篇:电磁场对水平连铸铜管表面质量和组织的影响
下一篇: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