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误诊异位输尿管囊肿一例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异位输尿管囊肿误诊1例(论文文献综述)

石志康[1](2020)在《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诊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重复肾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其发病率大约为0.8%,女性发病率较高,可达男性发病率的2倍,大部分重复肾为单侧,单侧重复肾是双侧重复肾的6倍,左侧发病率是右侧的1.5-2倍,完全型重复肾是不完全型重复肾的4倍。而且重复肾经常会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反流及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等异常。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患儿在其母亲孕检行彩超检查时即可发现。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女孩大多有会阴部持续滴尿的表现而去就诊,而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囊肿、输尿管膀胱反流及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患儿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常因偶然发现的发热性泌尿系感染、腰腹痛或血尿前去医院就诊发现。由于重复肾及其合并异常畸形的复杂性,其诊断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泌尿系彩超、计算机断层扫描尿路成像技术(CTU)、核磁共振水尿路成像技术(MRU)、排泄性膀胱尿道X线造影术(VCUG)、静脉肾盂造影(IVP)、放射性核素检查等。其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大部分无症状的且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患儿可采取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的策略。手术方法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手术方法包括内镜下输尿管囊肿经尿道切开(TUI)、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UU),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及输尿管上端夹闭术等。近年来,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等微创技术也逐渐的应用到重复肾的诊疗当中,但其仍未普及,开放手术仍然是一项不错的选择。本研究收集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行手术治疗的重复肾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国内外文献,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发病机制、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诊断进行分析,进一步比较开放和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的手术治疗和预后。方法本研究所纳入病例数50例,他们均在2017年0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患儿均被确诊为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并行手术治疗。手术时平均年龄17.16±12.36月,男性17例,女性33例;左侧33例,右侧15例,双侧2例;完全型46例,不完全型4例。其发现原因:孕检17例,体检16例,反复泌尿系感染9例,排尿异常6例,腹痛2例。其合并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情况:输尿管异位开口 14例,输尿管囊肿12例,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6例,输尿管膀胱反流(VUR)10例,输尿管囊肿并VUR5例,输尿管异位并囊肿2例,输尿管异位并VUR1例。本组研究患儿术前检查行泌尿系彩超50例,CTU50例,排泄性膀胱尿道X线造影术(VCUG)46例,肾动态30例。根据病情行重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和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经过家属同意后再将其分别随机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均在全麻下完成,腹腔镜手术组均采用经腹途径进行手术,交代患儿于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门诊常规行泌尿系彩超及尿常规检查复查随访。结果50例重复肾患儿中均行彩超检查,发现重复肾45例(90%),行CTU者均发现重复肾;有19例存在输尿管囊肿,除1例来源于下位输尿管外均来源于上位输尿管,17例存在输尿管异位,均来源于重复肾上位输尿管,16例存在VUR(1例上下输尿管均反流,1例上位输尿管反流),14例来源于下位肾输尿管。行开放重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A组)17例,气膀胱下经腹腔镜重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B组)10例,开放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C组)16例,腹腔镜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D组)6例,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E组)1例,术后A组和B组分别出现1例泌尿系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后治愈;C组出现1例输尿管残端感染再次行手术切除输尿管残端。余患儿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复查彩超发现输尿管囊肿较前减小或消失,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程度也均较前明显缓解。结论1.泌尿系彩超、CTU、肾动态显像、VCUG检查相互补充,基本可以明确诊断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2.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中,上位肾主要合并症为输尿管囊肿和输尿管异位开口,而下位肾主要合并症为VUR。3.重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和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是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主要手术方法,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各有利弊,两者均可有效的用于其治疗。

周莹[2](2020)在《阴道斜隔综合征5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oblique vaginal septum syndrome,OVS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比较不同类型OVSS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55例OVSS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4型:I型(无孔斜隔型)、II型(有孔斜隔型)、III型(无孔斜隔合并宫颈瘘管型)、IV型(无孔斜隔合并斜隔侧子宫颈闭锁型),比较不同类型OVSS患者发病特点、就诊情况、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合并泌尿系畸形情况差别,随访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1.55例OVSS患者,I型23例(41.8%)、II型24例(43.6%)、III型2例(3.6%)、IV型6例(10.9%)。2.就诊平均年龄为(18.38±6.24)岁,I~IV型患者就诊平均年龄分别为(13.57±3.50)岁、(21.58±5.57)岁、(21.50±2.12)岁、(23.00±6.07)岁。初潮至发现该病间隔中位时间1.5年。I~IV型患者初潮至发现该病间隔中位时间分别为0.4年、7年、7年、7.5年。I型和II型患者就诊平均年龄及初潮至发现该病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5例患者均行妇科查体、盆腔及泌尿系超声检查。55例OVSS患者入院血常规检查率100%,白细胞计数平均为(7.99±2.86)*10^9/L。其中I~IV型白细胞计数分别为(8.23±2.00)*10^9/L、(7.38±2.38)*10^9/L、(5.10±0.14)*10^9/L、(10.43±5.68)*10^9/L,I型与II型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OVS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I型、III型、IV型主要以周期性下腹痛就诊,分别占69.6%(16/23)、50%(1/2)、33.3%(2/6);II型主要就诊原因为周期性下腹痛、经期淋漓出血或异常分泌物,分别占33.3%(8/24)、16.7%(4/24)、16.7%(4/24)。5.OVSS患者最长经期平均(6.9±2.70)天、阴道壁囊肿28例,囊肿最大直径中位数为6(5.0,8.0)cm、阴道积血量有效病例数为15例,其中I型8例、II型7例,积血量中位数分别为40(21.25,125.0)ml、30(10.0,50.0)ml。I型和II型最长经期、阴道壁囊肿最大直径、阴道积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5例OVSS中,63.6%(35/55)为右侧斜隔,36.4%(20/55)为左侧斜隔。87.3%(48/55)合并泌尿系畸形中,以肾脏缺如最多见,均为斜隔同侧,其中54.5%(30/55)合并右肾缺如,27.3%(15/55)合并左侧肾脏畸形。I型与II型肾脏缺如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方法:均行手术治疗,手术率为100%。其中I型60.9%(14/23)主要为宫腔镜下斜隔切除术,II型手术方式多样,III型100%(2/2)为直接经阴道斜隔切除术,IV型100%(6/6)为阴道斜隔切除+腹腔镜患侧子宫切除术。8.随访:55例患者随访43例,失访12例,随访率为78.2%(43/55),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I~IV型痛经缓解率分别为100(18/18)、90.9%(10/11)、100(1/1)、100%(3/3)。41.9%(18/43)患者已婚,其中术后有生育要求者10例,60%(6/10)成功受孕,均于斜隔对侧子宫受孕。结论:1.OVSS发病主要在青春期初潮后,症状严重程度与梗阻程度有关,完全性梗阻发病年龄早于不完全梗阻患者。I型发病年龄小于II~IV型,I型发病距初潮时间短于II~IV型。2.OVSS临床表现以周期性下腹痛、阴道淋漓出血为主,缺乏特异性,临床注意鉴别,防止误诊、漏诊。3.OVSS常合并泌尿系畸形,以肾脏缺如为主,右侧肾脏缺如多于左侧肾脏缺如。4.OVSS的治疗首选阴道斜隔切除,需结合盆腹腔状况及合并症,制定个性化方案。5.加强对OVSS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保护患者生育力,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纪慧[3](2019)在《胎儿先天性泌尿系异常的MRI诊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胎羊磁共振成像(MRI)与手术解剖结构相对照,探讨产前磁共振成像对胎儿正常泌尿系统结构评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产前MRI对胎肾结构显示的敏感性并通过测量肾脏长度、肾脏信号强度及肾脏ADC,从而来评估磁共振成像对胎肾发育评估的可行性,进一步分析研究产前MRI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选取孕28-36周孕羊3只,麻醉后行MR各序列扫描后手术解剖胎羊,分析MR显示泌尿系结构清晰度。2.并将所用MRI检查序列和方法分别用于胎儿泌尿系扫描。选取100例泌尿系统发育正常胎儿(16-38周)MRI资料,测量冠状位的长度及肾实质与肾盂信号比值,同时测量肾实质平均ADC值,并得出肾脏长度、肾实质与肾盂信号比、肾脏平均ADC值三者分别与孕周之间的相关性。3.选取182例经出生后证实为先天性泌尿系异常胎儿MRI资料,将胎儿MRI、超声(US)与随访结果对照,随访结果包括出生后影像学(超声,增强CT,MR尿路成像)、手术或引产后尸解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1.妊娠21周胎儿肾脏基本轮廓和肾门结构可显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MRI测得胎儿肾脏长度(RL)为13.52~43.08mm,与孕期有一定相关性,胎肾平均ADC为1.18~3.2mm2/sec,于16-30周间与孕齢成一定的相关性,在孕31-38周其两者无明显相关性。2.182例泌尿系异常中,29例产前US诊断不准确而MRI诊断准确,5例US和MRI均不完全正确,US不完全诊断正确而MRI诊断正确4例,另外,25例羊水过少致胎肺发育不良产前US均未提示。产前US和MRI诊断泌尿系异常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在中晚孕期可较好分辨泌尿系统结构,不受母体和胎儿因素的干扰,可动态量化评估肾脏发育情况。与超声相比,MRI对胎儿泌尿系异常的诊断更有优势,具体量化肾脏发育和信号强度。胎儿在合并羊水少泌尿系异常当中,能更早且更准的诊断异常。

杨斌,张明聪,程伟[4](2018)在《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诊治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诊断与治疗方法 ,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9例患者中男1例,女8例,年龄6~68(40.4±20.6)岁;左侧3例,右侧4例,双侧2例;完全性重复输尿管3例,不完全性6例。影像学检查阳性分别为B超3/9、静脉肾盂造影(IVU)7/8、CT 5/9、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0/1、逆行肾盂造影(RPG)2/2。结果 1例合并尿路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1例合并输尿管下段结石者给予药物排石治疗,均治愈;1例合并上位肾结石伴重度积脓行后腹腔镜下肾全切术,1例合并马蹄肾、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行马蹄肾峡部离断术+肾盂成形术,2例合并输尿管口囊肿行经尿道内镜下囊肿切除术,所有手术方案疗效确切,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3例无并发症及其他畸形,给予保守治疗,随访观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IVU具有明显优势,RPG对疑难病例特异性高。治疗应根据临床症状、并发症及是否合并其他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杨斌,刘久华,张明聪,程伟,辛锋[5](2018)在《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输尿管囊肿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输尿管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9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63岁,平均37.3岁;男性4例,女性5例;囊肿位于左侧3例,右侧4例,双侧2例,1例合并双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1例合并同侧肾输尿管完全重复畸形;均经B超、IVU、膀胱镜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2 min,平均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5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 d。术后随访3个月~3年,定期行B超、IVU。患者未见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临床症状消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无输尿管囊肿复发。结论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输尿管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尹振洙,崔光筠[6](2018)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输尿管末端囊肿15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输尿管末端囊肿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输尿管末端囊肿患者15例,均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20 min,术后平均住院4 d,术后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系B超、膀胱造影,随访时间1347个月。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输尿管末端囊肿的一种简便、效果显着的方式,且经济、安全。

许海华,徐国栋,张富义,陈子英,王晓佳[7](2016)在《婴幼儿重复肾畸形56例诊治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婴幼儿重复肾畸形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复肾畸形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除1例患儿对碘过敏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检查外,均行B超联合CT泌尿系造影三维重建(CTU)检查。并根据患儿病情实施个性化手术方案,38例行患侧上半肾及输尿管切除术;6例行患侧输尿管部分切除与膀胱再吻合术,6例行下半肾肾盂、输尿管吻合术;4例行经尿道腔镜下输尿管囊肿内切开术;1例因双输尿管汇合处狭窄行输尿管-输尿管斜行吻合术;1例行患侧肾全切术。结果 56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手术探查结果与术前诊断一致,准确率100%。术后恢复良好,46例患儿获随访6个月至5年,其中2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儿于术后6个月内复查尿常规,多次出现无症状菌尿,半年后好转,3例半肾切除患儿出现输尿管残端感染,其中2例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未再发作,1例予以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婴幼儿重复肾畸形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B超联合CTU检查准确可靠,优于单独MRU检查,可以作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最佳检查组合。实施个体化手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杨建军,杨关天,杨振平[8](2016)在《肾积水误诊为肾囊肿8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肾积水与肾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经验,以期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误诊为肾囊肿的8例肾积水病例的资料。结果:3例重复肾患者中,1例术中逆行造影证实为重复肾(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另2例手术后肾周引流管中有较多尿液,行引流管造影证实为重复肾(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再次手术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上盏颈口结石伴肾上盏重度积水患者,1例术后1周引流管造影证实为上盏颈口结石伴肾上盏重度积水,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引流管内无尿液引出;另1例术中改开放手术取石加肾部分切除术。1例肾中盏狭窄伴重度积水,经术中输尿管导管注入美兰,见美兰从切除的囊肿口流出而证实,予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同时腹腔镜下缝合囊壁。2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伴肾积水手术前误诊为肾盂旁囊肿,腹腔镜手术中证实为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行肾盂成形术。结论:对肾囊肿需要手术患者,术前检查除了B超、CT外,必须行静脉肾盂造影(IVU);如果IVU发现肾积水、肾盂或输尿管没有显影、1个或1个以上肾盏缺少等情况,必须行逆行造影,以有效避免将肾积水误诊为肾囊肿。

张少丹,朱永胜[9](2015)在《输尿管囊肿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研究彩超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外科就诊的30例输尿管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的患者均采取超声诊断,并同时行手术病理活检判断肿块的性质,然后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彩色超声检查共发现29例输尿管囊肿,其总得检出率为96.67%,而漏检率为3.33%。结论对怀疑输尿管囊肿患者通过彩超进行检查,不仅具有高的确诊率,而且操作简便快捷、患者损伤小、费用低,因此推荐输尿管囊肿患者采取超声检查。

胡钢峰,王凯,陈寅[10](2014)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spiral CT urography,CTU)对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及其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15例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泌尿系检查,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后,在工作站使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CTU明确诊断15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其中单侧13例,双侧2例。并发输尿管结石2例,急性肾盂肾炎伴肾旁感染1例;合并肾癌、肾盂及输尿管癌各1例,输尿管下段囊肿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3例,肾融合1例,单纯性肾囊肿5例。结论 CTU能为诊断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及其并发症、合并症提供确切依据。

二、异位输尿管囊肿误诊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位输尿管囊肿误诊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前言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阴道斜隔综合征5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阴道斜隔综合征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胎儿先天性泌尿系异常的MRI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胎羊泌尿系MRI和肾脏成熟度发育研究
    1.1 引言
        1.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2 结果
        1.1.3 胎羊MR各扫描合适序列及临床意义
    1.2 胎儿肾脏发育评估和肾实质信号MRI量化评估方法
        1.2.1 MRI图像分析和测量
        1.2.2 数据分析
        1.2.3 结果
        1.2.4 讨论
第二部分 胎儿MRI对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2.2.3 胎儿MRI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2.2.4 胎儿MR检查技术
        2.2.5 胎儿超声和MRI对泌尿系统的正常评价
    2.3 结果
        2.3.1 182 例泌尿系畸形结果汇总
        2.3.2 各类异常MRI表现及产前US、MRI与随访结果对照
讨论
    3.1 肾缺如
        3.1.1 胚胎学和病因学
        3.1.2 胎儿MRI对肾缺如的诊断价值
    3.2 异位肾
        3.2.1 胚胎和病因学
        3.2.2 MRI诊断异位肾的诊断价值
    3.3 肾积水
        3.3.1 胚胎和病因学
        3.3.2 胎儿MRI对肾积水的诊断价值
    3.4 重复肾
        3.4.1 胚胎及病因学
        3.4.2 胎儿MRI对重复肾的诊断价值
    3.5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
        3.5.1 胚胎学和病因学
        3.5.2 MRI对ARPKD的诊断价值
    3.6 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3.6.1 胚胎学和病因学
        3.6.2 胎儿MRI对多囊性发育不良肾的诊断价值
    3.7 中胚叶肾瘤
        3.7.1 病因学和胚胎发育
        3.7.2 胎儿MRI对中胚胎叶肾瘤的诊断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课题及科技奖励目录

(6)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输尿管末端囊肿1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7)婴幼儿重复肾畸形56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治疗方法
        1.4.1 手术方法
        1.4.2 再手术治疗情况
2 结果
3 讨论
    3.1 临床表现
    3.2 辅助检查
    3.3 治疗方法
        3.3.1 完全性重复肾畸形的治疗
        3.3.2 不完全型重复肾的治疗
        3.3.3 重复肾并发输尿管囊肿的治疗

(8)肾积水误诊为肾囊肿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1. 2 结果
2 讨论

(9)输尿管囊肿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查方法[5]
    1.3 分析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异位输尿管囊肿误诊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诊疗分析[D]. 石志康. 郑州大学, 2020(02)
  • [2]阴道斜隔综合征55例临床分析[D]. 周莹.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3]胎儿先天性泌尿系异常的MRI诊断研究[D]. 纪慧.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诊治分析[J]. 杨斌,张明聪,程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12)
  • [5]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输尿管囊肿的疗效分析[J]. 杨斌,刘久华,张明聪,程伟,辛锋.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8(04)
  • [6]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输尿管末端囊肿15例报告[J]. 尹振洙,崔光筠. 中国社区医师, 2018(13)
  • [7]婴幼儿重复肾畸形56例诊治体会[J]. 许海华,徐国栋,张富义,陈子英,王晓佳. 广东医学, 2016(11)
  • [8]肾积水误诊为肾囊肿8例临床分析[J]. 杨建军,杨关天,杨振平. 现代医学, 2016(02)
  • [9]输尿管囊肿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J]. 张少丹,朱永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10)
  • [10]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J]. 胡钢峰,王凯,陈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09)


输尿管论文 胎儿肾盂分离论文 重复肾论文 泌尿感染论文 肾切除术论文

上一篇: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论文_王严
下一篇:舌癌根治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