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不同烟区烤烟钾含量差异的初步研究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不同烟区烤烟含钾量差异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麒[1](2021)在《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施肥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巨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匮乏,烤烟连作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烤烟也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在长期连作和大量施肥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生产问题,如烟地生产力下降,连作障碍严重,土壤理化、生物学性质恶化,养分不均衡积累,肥料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等。为了维持连作高产,烟农不得不加大肥料用量,造成恶性循环。但是,有关烤烟种植施肥的研究一般以短期试验为主,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长期种植施肥条件下,烟地生产力和肥力肥效的演变规律。为此,贵州省遵义市烟草公司于2004年在三岔烟草科技园建立了烟地长期肥力肥效监测基地,试验处理涵盖了当地的主要种植模式(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和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本文基于2004~2020年遵义市烟地肥力肥效长期定位监测数据(本人采集近4年的数据),以烟地作物产量、养分输入(施肥和降雨)、养分输出(包括淋溶和作物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为切入点,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对烟地生产力、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变化展开研究,揭示它们的变化趋势,了解当地主要种植施肥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的影响,为保持当地烤烟生产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烟叶产量和品质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发生病害是连作烤烟在某些年份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轮连作的烟地土壤上,冬季均种植黑麦草,可能有益于消减烤烟连作障碍。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两种施肥处理中,作物(指烤烟、玉米和黑麦草的统称,下同)的产量在初期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显着差异,随后前者的作物产量逐渐高于后者;在不施肥的处理中,作物产量最低。因此,在供试土壤上,施肥对烤烟产量的影响大于种植模式,化肥有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有益作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在不施肥条件下,尽管作物产量最低,但仍然维持一定产量,说明长期不施肥条件下土壤仍具有一定的供肥能力。(2)烟地作物的养分吸收量的变化规律类似作物产量,即在轮连作处理之间,作物养分吸收量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不施肥作物的养分吸收量最低;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处理中,作物养分吸收量初期无显着差异,后逐渐表现为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就肥料经济效益(施用单位肥料获得的经济产量)而言,施肥处理的肥料经济效益在前期无显着差异,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化肥有机肥配施逐渐高于单施化肥。(3)土壤养分淋失以硝态氮和钾为主,分别为22.69~39.70 kg ha-1和16.35~32.39 kg ha-1,占施肥量的19.10%~40.54%和7.76%~18.65%。经地下径流淋失的磷可忽略不计。黄壤富含铁、铝,对磷的固定作用较强,但土壤胶体对硝态氮和钾的吸附能力较弱,这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化肥有机肥配施的土壤中,氮钾淋失量显着低于单施化肥,原因之一可能与长期施用有机肥促进形成大团聚体有关,从而减少了氮钾的淋溶损失。(4)降雨输入烟地的磷钾较少,对作物营养的贡献可以忽略;年降雨中氮的输入量为20.8923.20 kg ha-1,占烤烟施肥量的16.02%16.85%。其中,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分别占总氮沉降量的39.65%49.37%、24.74%32.29%和24.12%30.33%。说明氮的湿沉降对烟地作物的氮素营养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尤其对不施肥土壤(对照)有重要贡献。(5)在施肥处理中,土壤全量和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种植时间延长而提高,说明在施肥的土壤中,养分输入大于养分输出;而在轮连作的土壤中,土壤养分含量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亏盈无显着影响。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0.25 mm)比例,尤其是大团聚体内部的0.0530.25 mm团聚体的数量,前者(>0.25 mm大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分别由51.52%、52.31%和62.56%(单施化肥)提高至55.34%、57.27%和63.92%(化肥有机肥配施);后者(0.0530.25 mm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则分别由28.27%、28.85%和30.33%(单施化肥)提高至30.36%、33.49%和31.54%(化肥有机肥配施)。因此,化肥有机肥配施改变了烟地土壤养分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促进了土壤养分的保蓄。(6)与烤烟连作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烤烟-玉米轮作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增加,说明施用有机肥和合理轮作改善了微生物生存的土壤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群落结构优化,有益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此外,土壤微生物合成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有关通路的相对丰度也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和H+增多,有益于土壤碳氮转化和难溶性磷酸盐溶解。综上所述,“烤烟-玉米轮作(冬季种植黑麦草)+化肥有机肥配施”的生产模式能够促进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多样性,活化土壤难溶性磷,减少土壤硝态氮和钾淋失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因此,该种施肥种植模式可考虑在当地烟区推广应用。

黄丹[2](2021)在《不同品种烤烟钾离子流动累积特点及生长性状与品质差异》文中指出龙江烟区是东北代表性的烤烟栽培与种植区域,但由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龙江烟区种植收获的烟叶一直存在钾离子浓度偏低的问题,这使得烤烟的品质无法得到提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在盆栽试验中运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实时定量PCR(qRT-PCR)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探究钾离子在烤烟中流动及累积特点,同时结合大田试验比较7个烤烟品种的生长农艺性状、光合速率、烤烟化学成分积累等的差异,并运用因子分析对烤烟品种进行评价,以期为龙江重点烟区烤烟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qRT-PCR检测钾离子转运相关基因NtKC1、NTORK1、NtHAK1的表达情况,结合NMT技术的测定结果,我们发现LJ0520无论是在硝态氮氮源还是在铵态氮氮源条件下,其根部的钾离子流动情况均为吸收,且钾离子内流通道基因NtKC1的表达量相对高于外流通道基因NTORK1,其中在铵态氮氮源条件下这一品种表现的钾离子吸收能力更强;LJ911在两种不同氮源条件下的钾离子吸收情况表现出相反趋势,在硝态氮氮源条件下其根部能够对钾离子进行较好的吸收,且NtKC1基因的表达量相对高于NTORK1基因,但在铵态氮氮源条件下其根部却出现了钾离子外排的现象,且NtKC1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低于NTORK1基因。所以推测,LJ911使用硝态氮氮源形态的氮肥,LJ0520使用铵态氮氮源形态的氮肥更能促进两种烤烟对钾离子的吸收。2、烤烟叶片钾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LJ911和LJ0520的叶片钾离子累积情况受到营养液中氮源形态以及钾离子有无的影响。当营养液中钾离子含量充足时,氮素形态为硝态氮的处理组更有利于两种烤烟对钾离子进行累积;当营养液中缺少钾离子时,LJ0520叶片钾离子积累能力较LJ911更强。3、分析7个品种烤烟的光合速率和生长特性发现:光合速率方面LJ0520相对优于其他品种。生长特性方面,LJ911、LJ986烟株大小适中,且根部生长相对旺盛;LJ982烟株较为矮小,但其叶片长势十分密集;LJ0520植株较高、叶片较大且茎秆粗壮,但其根部生长长势相对较弱;LJ237生长势强,植株高度、叶片大小相对较好;K326植物地上部生长较弱;LY2829植株相对高大粗壮,后期叶面积系数相对较高。4、通过对钾离子、氯离子、总氮和全磷含量的测定,发现团棵期LJ0520、LJ237、LY2829这三个品种对于总氮和全磷的累积较多,为其迅速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对烤后烟叶的钾离子、氯离子、烟碱、等进行测定,并计算相关指标的比值,通过因子分析对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发现7个烤烟品种中部叶得分相对更高,结合代表钾离子含量的第3公因子排序,发现LJ237的下部叶、LJ982的中部叶、LY2829的中部叶化学品质表现相对较好,这一结果可为烤烟富钾优质品种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彭韬屹[3](2019)在《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省广元市是中国重要的烟草种植区之一,但实际生产中可供使用的烟草品种较少,优良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适应性分析将为形成广元特色的烤烟生产提供种质保障。本研究以烤烟新品系09011为例,探究其在广元3个区县的4个不同生态环境植烟区的环境指标、农艺性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病害发生、感官评吸、外观质量等特性,通过引入熵权-Topsis法评价综合生态适宜性和烤烟综合质量,为后续09011制种适宜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不同施氮量的各种品质和经济指标的研究为09011在广元地区种植提供先期的栽培技术基础,为“围绕品牌做原料”的战略规划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广元市剑阁乡4个植烟点的生态环境调查表明,广元植烟区土壤类型主要以山地黄壤暗紫泥土、灰棕紫泥土和黄红紫泥土为主,其中大部分为中性或微酸性(8.5≥ph>7.5,占比66.82%),有机质含量丰富(均值16.18g/kg),氮含量适宜(全氮均值1.05g/kg,碱解氮均值79mg/kg),磷(速效磷均值13mg/kg)、钾(速效钾均值110mg/kg)、硼(有效硼均值0.31mg/kg)和氯(氯离子均值0.04g/kg)含量偏低。广元市常年日照时数1337.6-1560.5小时,≥0℃有效积温5698℃,≥10℃有效积温4863℃,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烤烟大田生长期光、热、水匹配协调,烤烟旺长、成熟期雨热同季,气温日较差大。利用熵权-TOPSIS法对部分的生态指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根据综合生态指标值的聚类广元四个植烟区大体被分为两类,高分值的城北为生态A区,低分值的高阳、江石、磨滩为生态B区。通过对农艺性状、病害发生、各项烤烟质量指标的测定和分析表明,09011的农艺和植物性状良好,抗病性、物理特性、单价、上等烟、中上等烟占比、和其他经济指标均优于对照云烟87。利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四个植烟点的农艺性状、物理、化学、感官、病害、经济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明09011在各项指标上的综合得分和总体评价均优于对照,广元市四个植烟区在各单项指标的综合排序并没有统一的趋势,但是09011总的综合质量评分显示江石>城北>磨滩>高阳的排序,说明对生态环境的部分指标的综合预测与实际的09011的产质量并不存在相关性。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在对09011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烤烟综合品质(综合化学、外观和物理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在广元烟区江石乡的试验条件下,烤烟新品系09011施纯氮7kg/亩时综合品量评价最佳,农艺性状、经济指标较佳,为后续09011栽培措施的制定打下了研究基础;同一个施氮水平中,09011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对照云烟87更适合在广元市种植,验证了之前的综合评价结论。

张亚运[4](2019)在《提高广元烟叶钾含量的施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广元烟区70%的植烟土壤pH值超过7.5,土壤总体偏碱,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偏低,土壤有效钙含量较高,且与钾素形成竞争关系,从而限制烤烟对钾素的吸收,使广元烟叶含钾量低影响其内在品质。本研究通过开展钾肥基施和追施用量分配、施用不同形态钾肥、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减量追施、不同氮施用量及不同施肥配方等研究,确定提升广元烟叶钾含量和产质量的最佳施肥技术。结论如下:(1)钾肥不同基追比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L2(4:6)处理的中、上部烟叶含钾量较对照分别提高4.48%和7.19%;L1(5:5)处理的中部烟叶含钾量较对照提高了2.99%。L1、L2两个处理感官质量优于对照。整体而言,基追比以4:6时能提高烟叶钾含量和烟叶内在质量。(2)施用不同形态钾肥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钾肥的处理产量、产值优于施用无机态钾肥;施用有机态钾烟叶的上、中部烟叶的含钾量分别增加了6.78%、4.35%;且烟叶评吸结果优于追施无机态钾肥烟叶。(3)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减量追施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钾肥且按施钾量基追比例为4:6条件下;T1(追肥钾素减少5%)处理较对照增产9.23kg/666.7m2,增收194.98元/666.7m2;T1处理烟叶钾含量提高最明显,中上部分别提高4.76%和5%,烟叶感官质量优于其他处理。(4)追施不同氮肥用量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钾肥且按施钾量基追比例4:6条件下,K2(1.7kg/666.7m2)较K0(常规1.3kg/666.7m2)增产3.34kg/666.7m2,增收64.54元/666.7m2,K2处理烟叶全钾含量提高最明显,中上部分别提高3.81%和6.67%。K1(2kg/666.7m2)、K2处理的感官质量均优于常规对照,其中以K2处理烟叶感官质量最好。(5)不同施肥配方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2(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模式)、B1(有机无机复混肥+普通有机肥模式)分别较B0(常规模式,烟草专用复合肥+普通有机肥+化学肥料)增产12㎏/666.7m2、10㎏/666.7m2和244元/666.7m2、210元/666.7m2。B2、B1中上部烟叶钾含量分别较B0分别提高9.31%、10.73%和7.35%、6.21%B2、B1经济效益较B0分别提高161元/666.7m2、145元/666.7m2;B2、B1的感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整体而言B2施肥配方最好。

王勇[5](2017)在《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及钾积累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钾素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其中各个重要环节。烟草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喜好钾素的作物,而钾素除了参与其生长代谢之外,还能增强其抗虫抗病能力和抗逆境的能力。此外,钾素含量还影响烟叶的品质,是衡量烟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然而,我国的钾资源匮乏、土壤钾素利用率低等客观因素对提高烟叶含钾量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收集了70份烤烟种质材料,进行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筛选富钾基因型烤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特征、根系响应特征和植株生理生化特性,以明确烤烟钾富集生理机制;同时,进行了烤烟移栽后各生育期内钾积累规律研究,通过RNA-seq测序,明确烤烟不同钾积累阶段的相关基因(簇)差异,发掘与钾积累阶段相符合的特征性基因表达量模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个不同烤烟品种不同生育期各部位烟叶含钾量和钾积累量均呈“双峰”状变化,分别在旺长后期和中部叶成熟期达到钾吸收、积累的高峰,其中下部叶钾的积累峰出现在烟株中部叶成熟期;中、上部烟叶的2个积累峰分别出现在旺长后期及中部叶成熟期,其积累峰出现的具体时间因品种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烟叶钾素积累的动态特征对于针对性地调整钾肥追施时期、最大化提高烟叶含钾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经大田验证,在烟叶钾素积累高峰期适时补充钾肥可使烟株各部位烟叶含钾量提高2%以上,效果显着。2、供试70份烤烟品种的烟叶含钾量在基因型间差异显着。两种施钾处理下,嘎吉红大、长叶红大、K326、KRK26四种烤烟材料在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中均表现出稳定的富钾特征,既可以直接应用于烟叶生产,亦可为高钾烤烟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的后备资源。3、相同施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根际土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显着高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不同施钾处理下,两类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缓效钾含量则因基因型的不同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根际土壤缓效钾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表现为根际土缓效钾含量低于非根际土。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两类基因型根际土与非根际土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pH值逐渐降低,而蔗糖酶活性逐渐升高。在钾肥施用量较低时(75 mg kg-1土与150 mg kg-1土),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根际土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低于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不同基因型间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显着。4、随着供钾水平的增加,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显着增加,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无显着变化。根系活力随供钾水平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比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的降幅更大,当供钾浓度为0.02 mmol L-1时,根系活力存在着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基因型差异和供钾水平对烤烟根系CEC均未产生显着影响。供钾水平是影响烤烟根系H+分泌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供钾水平越高,根系H+分泌能力越低;对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供钾水平为中等(0.20 mmol L-1)时根系H+分泌能力最强;在相同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根系H+分泌能力显着地低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5、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叶片钾含量在不同施钾水平下均高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叶绿素含量在低钾条件下仍保持与正常施钾相当水平,而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叶绿素含量显着下降。在旺长期和中部叶成熟期,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SOD活性均高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随着施钾量的降低,SOD活性均显着降低,旺长期烟株SOD活性对低钾更为敏感,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较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更为敏感。在旺长期和中部叶成熟期,两种基因型NR活性均表现为随着施钾量下降而显着降低;而INV活性随施钾量升高而显着升高。6、通过对川烟1号和Coker176的RNA测序,发现不同钾积累阶段样品检测原始片段(Raw reads)均在14801735(4.4 Gb)以上,测序效果良好,以N.tabacum K326为参考基因组进行组装和基因预测,检测到不同钾积累阶的已知基因数目数为49255,占参考基因组的基因总数的比率为97.14%;检测到1362个新基因。对川烟1号和Coker176进行5个钾积累阶段的WGCNA分析,最终得到基因共表达程度高的22个模块,进一步与烟草钾积累表型进行关联性分析,发掘出4个与两种烟草基因型的5个钾积累阶段相符合的特征性模块,第1、2个模块的基因整体表现的趋势与钾积累过程相一致,但第2个模块内,两种基因型的表达量恰好相反,既表明了钾积累过程中含有共性调控基因(簇),也显示了两种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差异性;第3、4个模块则显示了钾积累过程的阶段性差异。

郑传刚[6](2015)在《攀西烟区烤烟质量分区及其提质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作物之一,攀西烟区是我国优质烤烟的最适宜产区。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室内分析和专家评鉴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攀西烟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共17县市区)烤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致香物质含量等及其质量分区,并探讨了烤烟质量与主要气象要素(温度、光照、降雨量等)的相关性,分析了攀西烟区各植烟区的质量特征和影响烤烟质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围绕彰显攀西烟区风格特色,研究了彰显烤烟质量风格特色的关键栽培技术及其原理,优化集成了提升攀西烟区烟叶质量的关键栽培技术体系。结果如下:1.攀西烟区烟叶的质量风格特征是:烤烟烟叶外观金黄,光泽鲜明、纯净,组织稍松,油份适中,化学成分协调,下部叶吸食品质“中等”,中上部叶吸食品质“中偏上”,清香风格明显,甜香较为明显,略带焦香,浓度较高,细腻度中等,烟气冲击力较强。根据攀西烟区烟叶质量特征,分为典型区、类型区和次类型区。其典型区在德昌县、宁南县、布拖县、美姑县、仁和区;其类型区在会东县、米易县、普格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其次类型区在会理县、盐边县、盐源县、西昌市、冕宁县、甘洛县。攀西烟区气候类型可分为3类:I类区为会理县植烟区。烤烟大田生长期平均温度20.4℃,降雨量824.5mm,日照时数1345.3h,与津巴布韦烟区生态条件极为接近,具有生产优质烤烟的气候特征。II类区包括昭觉县、宁南县、西昌市、盐源县、盐边县、仁和区、布拖县、会东县、德昌县、米易县、普格县等11个植烟区。相比津巴布韦烟区,降雨量偏少,只有745.84mm。III类区包括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喜德县、美姑县等5个植烟区。相比津巴布韦烟区,降雨量偏少(726.6mm),温度偏低(平均温度19.5℃),但均处于生产优质烟叶的范围内。攀西烟区烟叶质量风格特征明显且较为稳定,影响烟叶质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温度和光照。攀西烟区高温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不显着,低温的影响显着。低温影响烤烟生长的时期和区域是:团棵期(昭觉县、美姑县、盐源县、越西县、冕宁县、布拖县),旺长期(昭觉县、布拖县、盐源县),成熟期(冕宁县、越西县、喜德县、美姑县、昭觉县、盐源县、布拖县)。和优质烤烟产区相比,在移栽期至旺长期,攀西烟区日照时数普遍偏高,在10.4%~65.7%至87.9%~181.9%范围内,在成熟期,大部分烟区日照时数在适宜范围内。导致烟区气候适宜性与烟叶质量分布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除气候因子外,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也是影响其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且传统烟叶质量评价体系偏重于外观质量,造成原烟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的不协调、不一致。2.通过清香型烤烟品种适应性筛选,结果表明:K326、NC71、云烟105、云烟203、云烟317、NC102、09011、红花大金元等8个品种均能适应攀西烟区生态环境要求;烤烟新品种云烟105、NC102和09011,可以在攀西烟区示范推广。3.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表现为:(1)提前移栽(提前14 d)、推迟采收(中上部烟叶推迟5 d)可促进烟株生长,降低烟碱含量,促进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以及致香物质等成分的协调。(2)结合攀西烟区的生态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烟苗移栽应在4月15日至4月30日。下部烟叶适期采收,中上部烟叶推迟5 d采收为宜。(3)攀西烟区高海拔区域选用耐寒品种并配套小苗膜下移栽、干旱区域选择抗旱品种配套相应抗旱栽培技术,能充分利用攀西烟区的生态优势,同时有利于品种的“清甜香”风格特性的形成。4.钾肥是影响烤烟质量的关键因素,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在攀西烟区“前干后湿”的气候条件下,采用180 kg/hm2供K水平、施钾比例以基肥:追肥为3:7处理有利于改善叶片性状、提高光合能力,使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增加上、中等烟比例,优化烟叶结构,兼顾烟叶产量和质量。5.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有显着影响,施氮量和留叶数的交互效应对烤烟产量、产值以及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达显着水平,攀西烟区烤烟适宜施氮量为75 kg/hm2,留叶数为18~20片。6.集成了彰显攀西烟区“清甜香”风格特色,以“品种选择为基础、以钾氮运筹为核心,以早栽迟收为重点”的“提升攀西烟区烟叶质量关键栽培技术体系”。

薛刚[7](2015)在《烟草根系分泌有机酸对土壤钾素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钾是烟草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北方土壤固钾能力强,土壤钾素不易被烟株吸收利用,在低钾营养胁迫条件下,烟株通过提高根系分泌有机酸的量对土壤钾素进行活化利用。本文从根系分泌有机酸对根际土壤钾素的活化、有机酸分泌基因表达、外源有机酸对土壤钾作用和有机酸活化钾机制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根系分泌有机酸对土壤钾素的作用机制,为筛选高分泌有机酸烟草品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烟草品种根系分泌有机酸对根际土壤钾素作用的差异对4个烤烟品种根系分泌物GC-MS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烟草品种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种类不同。正常供钾条件下,ND202钾积累量最高,为442.19mg,其次是NC628和NC89,以K326最低,缺钾条件下,钾积累量从高到低顺序为:NC628、ND202、NC89和K326,分析表明品种ND202和NC628钾积累量高于NC89和K326,是高积累钾品种(高钾品种)。在两种供钾条件下,高钾品种的根系分泌有机酸量高于NC89和K326,在缺钾条件下其差异显着。两种供钾处理下,根际土壤缓效钾含量最高的品种均为K326,其次为NC89,以农大202最低;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正常供钾处理下以农大202最高,缺钾处理下以NC89最高,其值分别为456.1 1mg/kg和99.42mg/kg,而均以NC628含量最低,其值为218.72mg/kg和88.40mg/kg。分析发现,高钾品种的根系分泌有机酸含量高,而其根际土壤缓效钾含量低,NC89和K326的根系分泌有机酸含量低,而其根际土壤缓效钾含量高,说明根系有机酸的分泌量对土壤钾形态的转化有影响,其中高钾品种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对根际土壤钾素作用能力高于NC89和K326。在缺钾条件下,各品种的根干重和根体积比正常供钾条件下都低,K326和NC89的根体积显着变小,NC628和ND202根体积变小不显着,4个品种的根系活力、ATP酶活性和阳离子交换量都都显着降低,说明缺钾胁迫对各品种根系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活动有阻碍作用。2不同烟草品种根系分泌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对不同品种烟草根系分泌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分析表明,品种K326根系分泌柠檬酸含量与Y12无显着差异,与其他品种达显着差异,是红花大金元的近10倍。品种K326根系分泌苹果酸量与宜中90无显着差异,与其他品种达显着差异,是Y12的近20倍,表明不同烟草品种间根系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差异较大。通过对烟草MATE和ALMT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缺钾胁迫条件下,各烟草品种MATE和ALMT基因相对表达量都显着增高,其中洛宁3号的MATE基因表达量增高近6倍,说明缺钾胁迫能够造成烟株根系柠檬酸通道蛋白和苹果酸通道蛋白打开,引起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外流,以此抵御逆境胁迫。正常条件下,品种K326的MATE基因表达量高于洛宁3号,ALMT基因表达量高于NC89,与K326分泌柠檬酸量高于洛宁3号,分泌苹果酸量高于NC89的差异规律相符,表明烟草品种MATE和ALMT基因表达对根系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有一定的作用。在缺钾胁迫条件下,同一品种的根长显着缩短,其中K326和洛宁3号的根长比正常供钾条件下短50%左右,说明钾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3个品种根逆境酶活性均高于正常供钾条件,其中NC89和洛宁3号根逆境酶活性变化较大,K326的根逆境酶活性变化较小说明缺钾处理提高了烟株体内的抗氧化防御机制。3外源有机酸对烟草生理变化和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分析了施用苹果酸和柠檬酸对烟叶钾含量、叶绿素含量、烟叶逆境酶活性、根系活力、根系逆境酶活性和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处理过的烟叶钾含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土壤速效钾含量都高于未施用有机酸处理,烟株逆境酶活性低于未施用有机酸处理,说明施用有机酸能促进烟草的生长,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烟叶钾含量。4有机酸对土壤速效钾释放的作用研究各无机酸、有机酸和有机酸盐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在各个培养时间内均高与对照,培养第1、3、7和18天后盐酸和柠檬酸分别比对照高了 49.13%、67.93%、81.54%、81.10%和64.49%、78.68%、87.63%、87.03%,处理土壤18天后,苹果酸、柠檬酸和盐酸等分别较对照高出1.19%、2.16%和3.64%,柠檬酸钠和苹果酸钠分别较对照高出0.74%和0.71%,说明连续用无机酸活化土壤有较强的释钾作用,其中酸性越强,释钾能力越强,无机酸较有机酸和有机酸盐有较强的释钾作用,有机酸盐之间的释钾能力差异不大,酸化作用释放土壤钾含量高于络合作用。相同浓度的柠檬酸盐、苹果酸盐与盐酸施用顺序不同,活化释放土壤钾含量没有显着差异,说明酸化作用和络合作用互作对土壤钾释放是不分先后顺序。当提高无机酸浓度时,酸化作用加强,土壤释放钾离子快速提高,且释放量也增加较多,说明酸化作用对土壤钾素的释放是快速的,能够有效提高土壤钾含量。

夏凯[8](2014)在《烤烟高钾基因型创制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钾素含量是影响烤烟品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烤烟钾的含量,本研究利用花粉管导入法将高钾植物商陆的DNA导入烟草胚囊得到钾高效烤烟材料,成功选育出钾高效烤烟新品系,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克服物种间杂交障碍,实现远缘物种间遗传信息的转移。通过田间试验队所获株系的农艺性状、钾吸收效率、生态适应性、钾素响应能力及经济性状进行研究,从中筛选出3个表现较优的品系,用其作父本配组5个组合,从中筛选出优势强、钾高效和综合性状较好的组合MYK5。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证明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钾植物商陆的总体DNA导入烤烟品种K326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其钾素含量,该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物种问杂交障碍,实现远缘物种间遗传信息的转移。为烤烟基因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有效的技术平台。2.首次探索出一种钾高效基因导入效果的快速鉴定方法。通过对12个钾素营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和烟叶钾含量分析的结果发现:5个高钾品系中基因TORK1和NtTPK1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另外CIPK23基因的表达水平也相对较高,根据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选育高钾品种以提高其品质,并作为导入效果快速有效的鉴定方法。3.采用盆栽的方式对烟草钾高效基因型K2、K3、K5、K7、K9和K326(CK)的表型差异及钾素营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供钾水平条件下,高钾基因型烤烟根系吸收能力优于对照;在钾胁迫条件下,高钾基因型烤烟抗逆性比对照好,钾素吸收和累积能力明显优于对照。通过对各钾高效基因型烤烟农艺性状、根系吸收特性,钾素的吸收与积累特性,根系钾吸收动力学参数以及抗病性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本试验认为K5是比较理想的高钾基因型烤烟选育目标。4.通过对不同烤烟新品系的生态适应性、肥料敏感性以及烟叶成熟特性进行试验表明:K2、K5、K7在烟株的生长前期均表现较强的生长势。三个新品系的经济性状在相同的生态区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最好的是K5,K2次之,K7最差;烟叶化学成分中,三个新品系烟叶钾的增效性最明显。5.以K2、K5和K7为父本,配制5个杂交组合(MK2、MK5、MK7、MYK7和NYK5)对高钾基因型烤烟的农艺性状以及黑胫病抗性进行改良。结果表明:基因遗传因素虽然对抗病性很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通过合理的杂交配组可以有效的改良高钾基因型烤烟的抗性;遗传因素对烟叶钾含量影响较大,5个杂交组合不同部位烟叶的钾含量都显着高于对照。5个组合中,MYK5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且遗传了钾高效基因型亲本的高钾特性,是理想的高钾基因型烤烟选育目标。通过对各钾高效基因型烤烟钾素营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烤后烟叶钾含量、大田农艺性状、产值产量以及抗病抗逆性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本试验成功筛选出以高钾品系K5作为父本的杂交组合MYK5。该组合于2013参加了湖南省烤烟新品种区域试验表现良好并被推荐继续参加2014年湖南省品种区域试验,有望在近年被培育成具有钾高效特征的烟草新品种。

李洋[9](2014)在《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研究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钾吸收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中合理采用施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上的支持。按照追施钾肥方法不同,设置B1:常规施肥(对照)、B2:常规施肥+一次追肥(3周)、B3:常规施肥+两次追肥(3周、5周)B4:常规施肥+叶面喷施钾肥(3、5、7和9周)四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生长以及氮磷钾烟碱养分的吸收规律,分析其烟叶内在的化学成分,并对烟叶质量进行工业评吸验证,结果表明:1.在生育期内,烤烟株高于移栽后13周时,烟株直径以B3处理最大,较对照提高了10.45%;株高B3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8.81%,B2处理最低,较B1处理降低了4.93%;收获时,烟株的最大叶长表现为对照超过其他施用钾肥的处理;烟株最大叶宽B3处理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31.84%,B2处理最低,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7.36%;烟株最大叶面积B1处理最大,较B2、B3和B4处理分别提高了13.31%、8.84%和4.17%。表明在黑钙土中B3处理除了对最大叶长的生长提高效果不明显外,对其他物理性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烤烟收获时,根系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B3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6.09%;B3处理茎内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了16.25%;13周时,叶内干物质积累量为B4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9.46%。表明分次追施2次钾肥的处理有利于烤烟根茎干物质的积累,叶面喷施钾肥有利于烤烟烟叶内干物质的积累。3.烤烟到采收期时,追施钾肥的各处理根系中钾积累量均显着高于B1,其中B3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49.08%;茎内钾积累量表现为B2、B3和B4处理均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7.10%、101.80%和21.54%;烟叶内钾积累量规律与根茎相似,13周时,叶内钾积累量B3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22.18%。表明分次追施2次钾肥的处理有利于烤烟各器官内钾的积累。4.整个生育期内,茎内烟碱积累收获时表现B3处理最高,较B1处理提高了55.12%,B2和B4处理较B1处理提高了51.97%和41.93%;13周时,叶内烟碱积累表现为B3和B4处理分别较B1处理提高了21.78%和22.85%,而B2处理较B1处理降低了1.78%。表明追施一次钾肥的处理不会显着提高烤烟叶内烟碱积累量,而这几种追施钾肥的方法均可以提高烤烟茎内烟碱的积累量。5.烟株总氮积累收获时表现为B4处理较B1处理提高了12.65%,B3和B2处理分别较B1处理提高了12.01%和3.70%,B3和B4处理与B1处理之间的差异性达到极显着水平,B2处理与B1处理差异性也达到显着水平,表明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会显着改变烤烟总氮积累的基本规律。6.随着生育期的延后,各处理烤烟磷积累在收获时表现为B3处理较B1处理提高了33.39%,B2和B4处理较B1处理增加了6.49%和26.16%,B3和B4处理与B1处理差异性达到极显着水平。表明追施2次钾肥的处理B3和叶面喷施钾肥的处理B4会显着改变烤烟内磷的积累规律。7.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中,B2和B3处理与B1处理相比较来看对提高烟叶产量的差异性不显着,B4处理产量最高,并且其上等烟比例也是最高,高于常规施肥处理3803.38元hm-2。上等烟比例B4和B3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了9.6和3.2个百分点。综合看来,叶面喷施钾肥有利于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李明[10](2014)在《龙岩烟区烤烟磷钾配比及施肥方式、肥料形态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良好的烟叶品质是包括肥料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协调的结果。完善的施肥技术既注重氮磷钾的配比对优质烟叶生产的重要性,又结合土壤和烟株生长的需肥规律,选择恰当的施肥方式与肥料形态,从而提高烟叶品质。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龙岩烟区不同烤烟专用肥磷钾配比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在龙岩烟区不同类型土壤上专用肥磷钾适宜配比;并研究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形态肥料对烤烟生长发育及肥料响应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种烟后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较种烟前减少1.8%,土壤中有效磷平均含量较种烟前增加10.2%,土壤中有效钾的平均含量较种烟前增加109.61%,说明施用烤烟专用肥’在烤烟采收结束后植烟土壤中有效氮变化较小,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钾含量整体上增加。2、黄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黄底灰泥田(有效磷含量为30.42mg/kg,速效钾含量为52.01mg/kg)以P2K3(N:P2O5:K2O=10:7:21)处理烟株的株高与有效叶数较大,分别为125.9cm、18.67片,P2K2(N:P2O5:K2O=10:7:18)处理烟株的株高与有效叶数分别为124.93cm、18.00片,与P2K3处理差异不显着。P2K2处理上部叶还原糖与总糖含量分别为19.08%、21.71%,在适宜范丨韵内,其他处理上部叶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都偏低;各处理中部叶与P3K3(N:P2O5:K2O=10:9:21)、P2K2和P1K3(N:P2O5:K2O=10:5:21)处理下部叶总糖含量在适宜范围内(18%~24%),其余处理下部叶总糖含景都偏低;P2K2处理的上、中、下部叶钾氯比分别为12.48、10.57和10.26,都较接近适宜值10。黄底灰泥田以P2K2(N:P2O5:K20=10:7:18)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比例较协调。以P2K2处理的烤烟亩产值最高,为2251.97元/亩,显着高于P3K3、P3K2(N:P2O5:K2O=10:9:18)和 P3K1(N:P2O5:K2O=10:9:15)处理,分别高出 17.89%、26.42%和15.41%,而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着;以P2K3处理烤烟亩产量最高,显着高于P3K3、P3K2、P2K1(N:P2O5:K2O=10:7:15)和 P1K1(N:P2O5:K2O=10:5:15)处理的烟株,分别高出21.78%、21.87%、13.49%和13.27%,而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着。3、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灰泥田(有效磷含量为 12.23mg/kg,速效钾含量为211.93mg/kg)以P3K1(N:P205:K2O=10:9:15)处理烟株株高最高,为 123.60cm,与 P2K1(N:P205:K2O=10:7:15)处理无显着性差异,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以P3K2(N:P205:K2O=10:9:18)处理烤烟的亩产值、亩产量最高,分别为2968.86元/亩、132.00kg/亩;其次是P3K1处理,其烤烟的亩产值与亩产量分别为2930.35元/亩、127.77kg/亩,都与P3K2处理差异不显着。仅P3K3(N:P2O5:K2O=10:9:21)、P3K1(N:P2O5:K2O=10:9:15)、P2K2(N:P2O5:K2O=10:7:18)、P1K3(N:P2O5:K2O=10:5:21)处理的上部叶总烟碱含量在适宜范围内,其余处理的上部叶总烟碱含量都超过3.5%;各处理上部叶糖碱比都偏低,其中以P3K1的值较高,为7.79;P3K1、P2K1(N:P2O5:K20=10:7:15)、P1K2(N:P2O5:K20=10:5:18)和 P1K1(N:P2O5:K2O=10:5:15)处理上部叶的总氯含量在适宜范围内(0.3%-0.8%),其余处理上部叶总氯含量偏低;各处理中部叶与下部叶的总氯含量都偏低。各处理中部叶与下部叶的钾氯比都偏高,以P3K1处理中部叶的钾氯比较低,为12.68;以P3K1与P1K1处理下部叶的钾氯比较低,分别为13.80、13.26。4、青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青底灰泥田(有效磷含量为62.20mg/kg,速效钾含量为118.84mg/kg)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处理烤烟株高、茎围、节距和有效叶数差异不显着。以P1K3(N:P2O5:K2O=10:5:21)处理烤烟亩产值与上等烟比例最高,分别为2742.91 元/亩、30.2%;P1K2(N:P2O5:K2O=10:5:18)处理烤烟亩产值与上等烟比例分别为2726.90元/亩、28.10%,与P1K3处理差异不显着。仅P1K2(N:P205:K2O=10:5:18)处理上部叶糖碱比在适宜范围内,其余处理上部叶糖碱比偏低;P1K1(N:P2O5:K2O=10:5:15)与 P3K3(N:P2O5:K2O=10:9:21)处理中部叶糖碱比偏高,其余处理中部叶糖碱比都在适宜范围内(8-12);P3K3、P1K3、P1K2和P1K1处理下部叶糖碱比在适宜范围内(8~12),其余处理下部叶糖碱比偏高。P1K2上、中、下部叶的钾氯比分别为9.83、10.81、10.88,较接近最佳值10。青底灰泥田以P1K2(N:P205:K20=10:5:18)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的含量较适宜,比例较协调。5、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生长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不同施肥方式的研究表明,在烟株移栽后60d,处理4(基肥采用全层施肥法+常规追肥)烟株的株高最大,为129.97cm,处理6(基肥双条施用)和7(条沟施肥法)烟株株高分别为124.43、127.20cm,与处理4差异不显着;处理7烟株的有效叶数最多,为21.00片,处理6烟株有效叶数为20.67片,与处理7差异不显着。处理1(条沟施肥法)的亩产量与亩产值最高,分别为132.3kg/亩、2061.77元/亩,处理6的亩产量与亩产值分别为127.70kg/亩、2,027.63元/亩,与处理1差异不显着。处理1(条沟施肥法)与处理6(基肥双条施用)的上部叶总烟碱含量分别为3.19%、3.37%,在适宜范围内,其余各处理上部叶的总烟碱含量都偏高;处理1、3(条沟肥分层施)、5(分次施肥法)中部叶的氮碱比大于1,超出优质烟叶的范围((?)1),其余处理中部叶氮碱比在适宜范围内;各处理中部叶总糖含量偏高,都超出适宜范围(18%-24%),其中总糖含量较低的是处理6,为24.37%;仅处理1、6、7中部叶还原糖含量在适宜范围内(16%-22%),其余处理中部叶还原糖含量偏高;各处理上部叶的糖碱比都偏低,其中,处理6上部叶糖碱比高于其他各处理,为6.53;处理1、3和4下部叶的糖碱比过高,超过适宜范围(8-12),其他处理下部叶糖碱比在适宜范围内。上部叶钾氯比以处理3最低,为9.82,与处理6上部叶差异不显着;处理1、2(穴施法)、6中部叶的钾氯比较接近适宜值,分别为11.52、8.35和11.06;处理7的下部叶钾氯比较接近适宜值,为9.66。6、不同形态肥料对土壤氮磷钾含量及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施用不同形态肥料的试验表明,在烟株移栽后45d,处理A(颗粒肥)的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最大叶长与宽都最大,分别为87.47cm、8.00cm、9.59cm、21.67片、70.97cm和32.93cm,都显着大于处理B(BB肥)的烟株,而与处理C(水溶液肥)的烟株差异不显着。在烟株移栽后60d,处理A(颗粒肥)的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数、最大叶长和宽都较大,分别为122.50cm、9.53cm、17.67片、79.77cm和34.6cm,显着大于施用水溶液肥料的烟株,而与处理B(BB肥)的烟株差异不显着。处理A烤烟的亩产量与亩产值分别为125.13Kg/亩、2197.33元/亩,处理B(BB肥)的烟株亩产量与亩产值分别为117.67Kg/亩、2097.45元/亩,两处理差异不显着。处理C(水溶液肥)上部叶的总氮含量偏高,为3.52%,其余两处理上部叶总氮含量在适宜范围内;各处理中部叶和下部叶总氮含量都在适宜范围内。处理A(颗粒肥)的上部叶与中部叶氮碱比在适宜范围内((?)1),而下部叶的氮碱比大于1;处理B与处理C中部叶氮碱比在适宜范围内,上部叶与下部叶氮碱比都大于1。处理A(颗粒肥)上部叶总糖含量在适宜范围内,为22.23%,其余两处理上部叶的总糖含量偏低;各处理中部叶与下部叶的总糖含量都在适宜范围内。处理A上、中、下部叶还原糖含量都在适宜范围内;分别为16.23%、18.94%、16.28%。

二、不同烟区烤烟含钾量差异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烟区烤烟含钾量差异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研究概况
        1.1.1 国外研究概况
        1.1.2 国内研究概况
    1.2 长期种植施肥下作物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1.2.1 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2.2 施肥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2.3 长期种植施肥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研究进展
        1.3.1 土壤养分淋失及其影响因素
        1.3.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1.4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1.4.1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4.2 降雨养分输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1.5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1.5.1 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5.2 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5.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养分的影响
    1.6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1.6.1 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6.2 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7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1.7.1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1.7.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7.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8 长期种植施肥下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研究进展
        1.8.1 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特征
        1.8.2 长期种植施肥对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的影响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种植施肥对烟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烤烟产量与品质
        3.3.2 玉米产量与品质
        3.3.3 黑麦草产量与品质
    3.4 讨论
        3.4.1 作物产量
        3.4.2 作物品质
    3.5 小结
第4章 烟地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烤烟养分吸收量
        4.3.2 玉米养分吸收量
        4.3.3 黑麦草养分吸收量
        4.3.4 肥料的经济效益
    4.4 讨论
        4.4.1 作物养分吸收量
        4.4.2 肥料的经济效益
    4.5 小结
第5章 烟地土壤养分淋失与降雨输入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5.3.2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5.3.3 降雨养分输入
        5.3.4 降雨中各形态氮的月均变化
    5.4 讨论
        5.4.1 土壤养分淋失
        5.4.2 降雨养分输入
    5.5 小结
第6章 烟地养分含量及其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4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6.3.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6.3.3 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
        6.3.4 土壤团聚体对养分的贡献率
    6.4 讨论
        6.4.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6.4.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6.4.3 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6.4.4 土壤氮、磷、钾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6.5 小结
第7章 烟地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及种群变化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概况
        7.2.2 试验设计
        7.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7.3.2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7.3.3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及pH
        7.3.4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机酸
        7.3.5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分析
        7.3.6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门
        7.3.7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属
        7.3.8 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
    7.4 讨论
        7.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7.4.2 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
        7.4.3 细菌、真菌群落结构
    7.5 小结
第8章 长期种植施肥下烟地生产力与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8.1 烟地生产力
    8.2 养分状况
        8.2.1 氮
        8.2.2 磷
        8.2.3 钾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专利及课题成果展示

(2)不同品种烤烟钾离子流动累积特点及生长性状与品质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钾离子的研究进展
        1.2.1 钾离子的作用
        1.2.2 钾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1.2.3 NMT在研究钾离子及其他离子流动中的应用
    1.3 烤烟种质创新及富钾优质烤烟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1.3.1 烤烟种质创新的主要途径
        1.3.2 富钾优质烤烟品种的评价与筛选方法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不同品种烤烟钾离子流动与累积特点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钾离子在烤烟根部的流动
        2.2.2 钾离子通道基因的表达
        2.2.3 烤烟叶片钾离子的累积
        2.2.4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不同品种烤烟钾离子吸收能力的差异
        2.3.2 不同品种烤烟钾离子通道基因表达的差异
        2.3.3 不同品种烤烟钾离子累积的差异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品种烤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差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1生育期和主要农艺措施记载
        3.2.2 主要农艺性状记载
        3.2.3 根系形态特征测定
        3.2.4 叶面积系数的测定
        3.2.5 烟叶SPAD值测定
        3.2.6 光合参数测定
        3.2.7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不同品种烤烟各时期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
        3.3.2 不同品种烤烟烟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
        3.3.3 不同品种烤烟根系生长发育的差异
        3.3.4 不同品种烤烟叶面积系数的差异
        3.3.5 不同品种烤烟烟叶SPAD值的差异
        3.3.6 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光合特性的差异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品种烤烟化学品质的差异及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1 测定方法
        4.2.2 数据分析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品种烤烟各时期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
        4.3.2 不同品种烤烟烤后烟叶营养元素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
        4.3.3 不同品种烤烟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重要比值的差异
        4.3.4 不同品种烤烟烤后化学成分综合评价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不同品种烤烟钾离子吸收及累积的特点
    5.2 不同品种烤烟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差异
    5.3 不同品种烤烟光合特性的差异
    5.4 不同品种烤烟各部位营养元素积累的差异
    5.5 不同品种烤烟烤后化学品质的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品种对烟叶生产的重要性
    1.2 我国烤烟品种选育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1.2.1 我国烤烟品种选育历程
        1.2.2 我国烤烟种植和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
    1.3 烤烟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现状
    1.4 烤烟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1.4.1 烤烟质量评价
        1.4.2 影响烤烟质量特色的因素
    1.5 统计分析方法在研究新品种生态适应性中的运用
        1.5.1 回归分析
        1.5.2 相关分析
        1.5.3 主成分分析
        1.5.4 灰色系统综合评价
        1.5.5 主成分回归分析
        1.5.6 TOPSIS法在生态适应性中的应用
    1.6 广元烟区植烟环境
        1.6.1 广元烟区植烟土壤特征
        1.6.2 广元烟区气候资源特征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四植烟地生态资源调查
        2.2.2 烤烟新品系09011 生长适应性试验
        2.2.3 烤烟新品系09011 施氮水平试验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赋权模型
        2.3.2 评价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元烟区四个植烟区的生态环境评价
        3.1.1 海拔分析
        3.1.2 气象分析
        3.1.3 土壤肥力
        3.1.4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生态环境综合适应性研究
    3.2 烤烟新品系09011 在广元市四个植烟区的生长适应性研究
        3.2.1 农艺性状
        3.2.2 田间自然发病率
        3.2.3 外观质量
        3.2.4 化学品质
        3.2.5 感官质量
        3.2.6 经济性状
        3.2.7 物理特性
        3.2.8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品种综合适应性能力研究
    3.3 烤烟新品系09011 施氮水平研究
        3.3.1 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3.3.2 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3.3.3 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熵权法赋权代码
    附录2 :逼近理想点排序法代码
致谢
作者简历

(4)提高广元烟叶钾含量的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钾对烟草的生理作用
        1.2.2 烟草对钾吸收、循环、分配、积累规律
        1.2.3 钾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4 影响烟叶钾含量的因素
        1.2.5 提高烟叶钾含量的方法
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时间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3.1 钾肥不同基追比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3.3.2 不同形态钾肥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3.3.3 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减量追施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3.3.4 追施不同氮肥用量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3.3.5 不同施肥配方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3.4 试验方法
        3.4.1 农艺性状测量
        3.4.2 经济性状测量
        3.4.3 烟叶含钾量测量
        3.4.4 感官质量测量
    3.5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钾肥不同基追比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4.1.1 烟叶含钾量分析
        4.1.2 产值产量及烟叶等级比例分析
        4.1.3 烟叶感官质量评定分析
        4.1.4 农艺性状分析
    4.2 施用不同形态钾肥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4.2.1 烟叶含钾量分析
        4.2.2 产量产值及烟叶等级比例分析
        4.2.3 烟叶感官质量评定分析
        4.2.4 农艺性状分析
    4.3 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减量追施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4.3.1 烟叶钾含量分析
        4.3.2 产值产量及烟叶等级比例分析
        4.3.3 烟叶感官质量评定分析
        4.3.4 农艺性状分析
    4.4 追施不同氮肥用量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4.4.1 烟叶含钾量分析
        4.4.2 产值产量及烟叶等级比例分析
        4.4.3 烟叶感官质量评定分析
        4.4.4 农艺性状分析
    4.5 不同施肥配方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4.5.1 烟叶钾含量分析
        4.5.2 产值产量分析
        4.5.3 经济效益分析
        4.5.4 烟叶感官质量分析
        4.5.5 农艺性状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钾肥不同基追比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5.2 施用不同形态钾肥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5.3 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减量追施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5.4 追施不同氮肥用量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5.5 不同施肥配方对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及钾积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立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钾肥资源与土壤钾素研究现状
        2.1.1 钾肥资源现状
        2.1.2 土壤钾素形态与平衡
        2.2 烟草钾素营养功能
        2.2.1 植物钾素生理功能
        2.2.2 钾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2.3 烟草钾素营养代谢规律
        2.3.1 钾的吸收与积累规律
        2.3.2 钾的分配规律
        2.3.3 转录组学水平钾的代谢机理
        2.4 烟草富钾营养特性
        2.4.1 烟草钾积累基因型差异
        2.4.2 烟草富钾的生理生化特性
        2.4.3 烟草富钾的根系形态特征
        2.4.4 烟草富钾的根际特性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烟草钾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3.1.2 烤烟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评价筛选
        3.1.3 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特征研究
        3.1.4 富钾基因型烤烟根系响应特征研究
        3.1.5 富钾基因型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3.1.6 烤烟钾积累规律的转录组分析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烟草钾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小区试验
        1.1.2 钾肥运筹小区示范试验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2.1 小区试验
        1.2.2 钾肥运筹小区示范试验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1.3.1 小区试验
        1.3.2 大田示范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叶含钾量的动态变化
        2.2 烟叶钾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2.2.1 烟叶钾积累总量
        2.2.2 不同烤烟品种各叶位烟叶钾积累量
        2.3 烟叶钾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品种间烟叶钾含量差异
        2.5 品种间烟叶钾积累量的差异
        2.6 钾肥运筹对烤烟产量和含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烟叶含钾量动态变化
        3.2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钾积累规律
    4 小结
第三章 烤烟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评价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制备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烤烟品种材料含钾量的变化特征
        2.1.1 烤烟材料间含钾量差异
        2.1.2 不同烤烟品种材料含钾量的统计分布特征
        2.2 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
        2.3 不同基因型烤烟间烟叶含钾量差异
        2.4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含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烟叶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
        3.2 环境因素对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富钾基因型烤烟土壤根际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制备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钾形态的影响
        2.1.1 速效钾
        2.1.2 缓效钾
        2.2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2.1 脲酶(URE)
        2.2.2 过氧化氢酶(CAT)
        2.2.3 蔗糖酶(INV)
        2.3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pH的影响
    3 讨论
        3.1 施钾处理与土壤钾形态的关系
        3.2 土壤钾形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3.3 土壤钾形态与pH的关系
    4 小结
第五章 富钾基因型烤烟根系响应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供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的生物量与钾含量
        2.1.1 生物量
        2.1.2 钾含量
        2.2 不同供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形态
        2.2.1 根系吸收面积
        2.2.2 根系形态特征
        2.3 不同供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生理特性
        2.3.1 根系活力
        2.3.2 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
        2.3.3 根系H~+分泌能力
    3 讨论
        3.1 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形态特征
        3.2 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生理特征
    4 小结
第六章 富钾基因型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生物量
        2.2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钾含量
        2.3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叶绿素含量
        2.4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酶活性
        2.4.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2.4.2 硝酸还原酶(NR)
        2.4.3 蔗糖酶(INV)
    3 讨论
        3.1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生长与钾含量的影响
        3.2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叶绿色含量的影响
        3.3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第七章 烤烟钾积累过程中的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RNA提取与文库构建
        1.6 测序
        1.7 数据处理
        1.7.1 表型数据处理
        1.7.2 转录组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烟叶片钾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2.2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测序与序列组装分析
        2.2.1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RNA提取与纯度检测
        2.2.2 测序与序列组装
        2.2.3 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分析
        2.3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基因表达统计分析
        2.3.1 基因表达结果统计
        2.3.2 样品间重复效果分析
        2.4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2.4.1 相同钾积累阶段的基因差异分析
        2.4.2 不同钾积累阶段性的差异分析
        2.5 不同阶段烤烟钾积累过程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3 讨论
        3.1 烟草转录组测序及应用
        3.2 不同钾积累阶段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模式
    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1 全文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情况

(6)攀西烟区烤烟质量分区及其提质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烤烟在攀西地区的发展及生产优势
        1.1.1 自然资源丰富
        1.1.2 市场优势明显
        1.2 攀西地区干旱气候发生规律研究
        1.3 烤烟育苗方式的发展及应用
        1.4 烤烟抗旱生理研究
        1.5 清香型烤烟新品种研究
        1.6 烤烟栽培技术研究
        1.7 烤烟施肥技术研究
        1.8 清香型烟叶特色品种的风格特色研究
    2 研究切入点
    3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攀西烟区烟叶风格特色及其质量分区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1.2.1 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测定
        1.2.2 致香物质含量的测定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烟外观质量分析
        2.1.1 上部叶外观质量分析
        2.1.2 中部叶外观质量分析
        2.1.3 下部叶外观质量分析
        2.2 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2.2.1 上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2.2.2 中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2.2.3 下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2.3 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2.3.1 上部叶感官质量评价
        2.3.2 中部叶感官质量评价
        2.3.3 下部叶感官质量评价
        2.4 攀西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2.5 攀西烟叶质量分区
        2.6 攀西烟区主要气象因子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2.6.1 攀西烟区气候类型划分
        2.6.2 影响烤烟质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分析
        2.6.3 光照和温度对攀西烤烟大田生长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攀西烟叶的外观质量
        3.2 攀西烟叶的化学成分
        3.3 攀西烟叶的感官质量
        3.4 攀西烟叶的主要致香物质含量变化
        3.5 攀西烟区烟叶综合质量分区
        3.6 攀西烟区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4 小结
第三章 攀西烟区烤烟提质栽培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1.2 试验设计及测定指标与方法
        1.2.1 品种鉴选及生态适应性试验
        1.2.2 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1.2.3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鉴选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2.1.1 植物学性状
        2.1.2 生育期和农艺性状
        2.1.3 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2.1.4 经济性状
        2.1.5 原烟外观质量差异
        2.1.6 原烟主要化学成分
        2.2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2.2.1 生育期
        2.2.2 农艺性状
        2.2.3 光合特性
        2.2.4 经济性状
        2.2.5 外观质量评价
        2.2.6 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2.2.7 不同移栽期对烟叶降解产物的影响
        2.2.8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2.2.9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
        2.3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3.1 钾肥调控对叶片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2.3.2 钾肥调控对产量、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2.3.3 钾肥调控对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2.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4.1 施氮量及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2.4.2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含氮量的影响
        2.4.3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2.4.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糖类物质与烟碱含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3.2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2.1 钾肥调控对烤烟烟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3.2.2 钾肥调控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3.2.3 钾肥调控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3.2.4 钾肥调控方式的优化选择
        3.3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小结
        4.1 品种鉴选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4.2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4.3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提升攀西烟区烟叶质量的关键栽培技术集成
    1 植烟区域选择
        1.1 种植海拔
        1.2 优化种烟地(田)块
    2 品种选择与种植布局
    3 育苗技术关键
        3.1 总体要求
        3.2 壮苗标准
        3.3 技术关键
    4 烤烟移栽技术
        4.1 移栽期
        4.2 移栽方法
    5 N、K 肥施用技术
        5.1 施肥原则
        5.2 因土施肥
        5.3 肥料运筹
        5.4 土壤酸碱度调整
    6 田间管理技术
        6.1 查苗补缺
        6.2 揭膜
        6.3 培土施肥
        6.4 适时打顶,合理留叶
        6.5 化学抑芽
        6.6 调控水肥,提高大田整齐度
    7 烟叶采收技术
        7.1 总体原则
        7.2 采收标准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及展望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件2.在读期间出版专着
附件3.在读期间获得国家专利
附件4.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7)烟草根系分泌有机酸对土壤钾素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文献综述
    1 土壤钾素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
        1.1 土壤钾素形态
        1.2 土壤不同形态钾的相互转化
        1.3 土壤钾素的固定与释放
    2 根系分泌物
        2.1 根系分泌物种类
        2.2 根系分泌系统
        2.3 根系分泌物作用
    3 烟草钾营养
        3.1 钾素对烟草的作用
        3.2 钾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3.3 烟叶钾含量的影响因素
        3.4 提高烟叶钾含量途径
    4 柠檬酸和苹果酸通道蛋白基因
        4.1 MATE基因
        4.2 ALMT基因种类及功能
        4.3 过量表达MATE和ALMT基因提高有机酸分泌
第一章 烟草根系分泌有机酸对根际土壤钾素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烟草品种根系分泌物质种类差异
        2.2 不同烟草品种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含量差异
        2.3 不同烟草品种根际土壤不同形态钾素的含量差异
        2.4 不同烟草品种钾积累量的差异
        2.5 不同施钾处理对烟草品种根系生理学差异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烟草品种根系分泌有机酸与土壤钾素的关系
        3.2 不同施钾处理对烟草品种根系生理学差异
    4 结论
第二章 外源有机酸对烟草生理和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有机酸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
        2.2 外源有机酸对烟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外源有机酸对烟叶逆境酶活性的影响
        2.4 外源有机酸对烟草根系活力的影响
        2.5 外源有机酸对烟草根系逆境酶的影响
        2.6 外源有机酸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施用柠檬酸和苹果酸提高烟草生理代谢
        3.2 施用柠檬酸和苹果酸提高烟草抗逆性
        3.3 施用柠檬酸和苹果酸提高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
    4 结论
第三章 有机酸对土壤速效钾释放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酸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活化土壤速效钾总量差异比较
        2.3 酸化作用和络合作用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2.4 增加无机酸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酸化和络合作用活化土壤速效钾
        3.2 酸化和络合协同作用对土壤速效钾的活化
    4 结论
第四章 烟草根系分泌有机酸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品种和试剂
        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根系分泌柠檬酸差异分析
        2.2 不同品种根系分泌苹果酸差异分析
        2.3 筛选后不同品种根长外观及差异
        2.4 筛选后品种根抗逆酶活性
        2.5 MATE基因引物确定
        2.6 ALMT基因引物确定
        2.7 MATE基因在烟草品种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2.8 ALMT基因在烟草品种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烟草品种的根系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差异较大
        3.2 在缺钾胁迫条件下烟草根长和根抗逆酶活性变化较大
        3.3 缺钾胁迫和高分泌品种促进了烟草MATE和ALMT基因的表达上调
    4 结论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与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ABSTRACT

(8)烤烟高钾基因型创制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烟草钾素营养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2.1.1 烟草钾素营养生理
        2.1.2 钾与烟叶品质关系
        2.2 烟草对钾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
        2.2.1 烟草对钾素的吸收和积累
        2.2.2 钾素在烟株中的分配规律
        2.3 提高烟叶含钾量的技术途径
        2.3.1 改进栽培措施
        2.3.2 合理运用调控技术
        2.3.3 基因型对烤烟钾素吸收和烟叶钾含量的影响
        2.4 高钾基因型烟草的根系特性
        2.4.1 烟草根系形态特征的基因型差异与烟叶钾含量
        2.4.2 烟草根系活力的基因型差异与烟叶钾含量
        2.4.3 对烟草钾钾素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基因型差异
        2.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高钾基因型烟草培育中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
        3.1 应用外源DNA花粉管通道法筛选烤烟高钾新材料的有效性研究
        3.2 钾代谢相关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分析
        3.3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株系)的表型差异及钾素营养特性研究
        3.4 不同高钾基因型的烤烟新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研究
        3.5 不同高钾基因型的烤烟新品系对不同肥料水平响应研究
        3.6 不同高钾基因型的烤烟新品系的烟叶成熟特性研究
        3.7 高钾基因型烤烟的改良与应用研究
    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应用外源DNA直接导入法筛选烤烟高钾新材料的有效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药品及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第三章 高钾植物DNA导入烤烟后钾代谢相关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烟苗培养和砂培试验
        1.3 取样和RNA提取
        1.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基因表达特性
        1.5 烟株根系钾吸收动力学测定
        1.6 烟株钾素利用率
        1.7 不同基因型烤烟的种植及其钾含量的测定
        1.8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钾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品系中的表达分析
        2.2 高钾基因型中各个钾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2.3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根系钾吸收动力学参数差异
        2.4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钾素利用效率分析
        2.5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烟叶钾含量的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株系)的表型差异及钾素营养吸收积累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烟株农艺性状的测定
        1.3.2 烟株干物质测定
        1.3.3 烟株钾含量测定
        1.3.4 烟株钾素利用率
        1.3.5 根系吸收面积和根系体积
        1.3.6 根系活力的测定
        1.3.7 取样方法
        1.3.8 黑胫病病源的制备与接种方法
        1.4 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烟农艺性状在钾基因型间的比较
        2.1.1 高钾条件下不同钾基因型烤烟的生长差异
        2.1.2 不同钾水平下不同钾基因型烤烟(株系)的生长差异
        2.2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2.2.1 高钾供应下烟株干物质积累
        2.2.2 在不同供钾水平下不同基因型烤烟对干物质积累的响应
        2.2.3 在钾胁迫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烤烟根系和莲叶分别对干物质积累的响应
        2.3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根系特性的差异
        2.3.1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活力差异
        2.3.2 钾胁迫条件下不同钾基因型烤烟根系吸收差异
        2.4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钾素积累差异及对供钾水平的响应
        2.4.1 相同生育时期不同钾基因型烤烟含钾量差异
        2.4.2 相同钾基因型烤烟在不同生育时期含钾量差异
        2.4.3 钾胁迫条件下不同钾基因型烤烟含钾量差异
        2.5 不同钾基因型烤烟抗病性比较
    3 结论
第五章 不同高钾基因型的烤烟新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系)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1 外观质量
        1.4.2 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高钾新品系农艺性状的表现
        2.2 不同新品系植物学表现
        2.3 不同新品系对烤烟主要病虫害抗性表现
        2.4 不同新品系烤后原烟经济性状表现
        2.5 不同新品系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表现
        2.6 化学成分分析
    3 结论
第六章 不同高钾基因型的烤烟新品系对不同肥料水平响应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主要生育期分析
        2.2 植物学性状分析
        2.3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2.4 抗病性分析
        2.5 经济性状分析
        2.6 原烟外观质量分析
        2.7 化学成分分析
    3 结论
第七章 不同高钾基因型的烤烟新品系的烟叶成熟特性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主要生育期分析
        2.2 植物学性状分析
        2.3 经济性状分析
        2.4 原烟外观质量评价分析
        2.5 化学成分分析
    3 结论
第八章 高钾基因型烤烟的改良与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组合植物学性状分析
        2.2 杂交组合抗病性分析
        2.3 杂交组合钾含量分析
        2.4 湖南省烤烟新品种区域试验中MYK5经济性状分析
        2.4.1 产量分析
        2.4.2 产值分析
    3 结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9)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烟草钾的含量及研究现状
    1.3 钾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1.3.1 钾素营养对烟草产量的影响
        1.3.2 钾素对烤烟品质的作用
    1.4 钾对烤烟的生理作用
        1.4.1 钾能提高植物体内酶的活性
        1.4.2 促进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运输
        1.4.3 钾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及同化物输送中的作用
        1.4.4 钾对细胞的渗透和气孔的调节作用
        1.4.5 钾在植物体中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中的作用
        1.4.6 钾素与烟草的抗病性
        1.4.7 钾素与烟草的抗旱性
    1.5 钾在烟株中运输和分配的研究
        1.5.1 钾在烟株中运输的研究
        1.5.2 钾在烟株中分配的研究
    1.6 烤烟缺钾障碍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6.1 烤烟缺钾障碍的主要原因
        1.6.2 目前生产上提高烟草钾含量的方法
    1.7 钾素对烟株中烟碱、氮素、磷素含量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以及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2.4 测定项目以及方法
        2.4.1 土壤分析
        2.4.2 植株样品分析
        2.4.3 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茎径的影响
        3.1.2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株高的影响
        3.1.3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最大叶长的影响
        3.1.4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最大叶宽的影响
        3.1.5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最大叶面积的影响
    3.2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2.1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茎干物质积累积累的影响
        3.2.4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下部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5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中部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6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上部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7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3.3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钾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3.1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钾积累的影响
        3.3.2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根内钾积累的影响
        3.3.3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茎内钾积累的影响
        3.3.4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下部叶钾积累的影响
        3.3.5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中部叶钾积累的影响
        3.3.6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上部叶钾积累的影响
        3.3.7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各器官钾素含量的影响
        3.3.8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钾分配的影响
    3.4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烟碱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4.1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地上部分烟碱积累的影响
        3.4.2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茎内烟碱积累的影响
        3.4.3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下部叶烟碱积累的影响
        3.4.4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中部叶烟碱积累的影响
        3.4.5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上部叶烟碱积累的影响
        3.4.6 不同追施钾的方法对烟叶不同部位烟碱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氮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5.1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总氮积累的影响
        3.5.2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氮在不同器官中分配的影响
        3.5.3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不同部位烟叶中氮含量的影响
    3.6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磷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6.1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磷积累的影响
        3.6.2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磷分配的影响
    3.7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7.1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产值的影响
        3.7.2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作用
        3.7.3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烟叶评吸结果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4.1.2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3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钾积累的影响
        4.1.4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烟碱的影响
        4.1.5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氮积累的影响
        4.1.6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磷积累的影响
        4.1.7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 本论文创新点
    4.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龙岩烟区烤烟磷钾配比及施肥方式、肥料形态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烤烟磷钾营养及化肥施用方式、肥料形态研究进展
    1 烤烟磷、钾营养研究现状
        1.1 烤烟磷素营养研究现状
        1.2 烤烟钾素营养研究现状
    2 烤烟化肥施用方式及形态的研究进展
        2.1 施肥方式
        2.2 烤烟化肥施用的形态研究
    3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龙岩烟区种烟前后土壤有效养分变化状况的测定
    2 烤烟专用肥磷钾适宜配比的调整
    3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4 不同肥料形态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龙岩烟区烤烟磷钾配比及施肥方式、肥料形态效应
    1 种植烤烟前后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变化情况
        1.1 植烟土壤种烟前后碱解氮含量的变化状况
        1.2 植烟土壤种烟前后有效磷含量的变化状况
        1.3 植烟土壤种烟前后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状况
    2 龙岩烟区烤烟专用肥磷钾适宜配比的效果
        2.1 黄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2.2 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2.3 青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3 龙岩烟区烤烟不同施肥方式的效应
        3.1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3.2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3.3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干重及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3.4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4 龙岩烟区烤烟施用不同形态肥料的效应
        4.1 不同形态肥料对植烟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4.2 不同形态肥料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4.3 不同形态肥料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4.4 不同形态肥料对烤烟干重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4.5 不同肥料形态肥料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1 种植烤烟前后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变化情况
    2 龙岩烟区烤烟专用肥磷钾适宜配比的效果
        2.1 黄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2.2 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2.3 青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3 龙岩烟区烤烟不同施肥方式的效应
    4 龙岩烟区烤烟施用不同形态肥料的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不同烟区烤烟含钾量差异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D]. 王亚麒. 西南大学, 2021
  • [2]不同品种烤烟钾离子流动累积特点及生长性状与品质差异[D]. 黄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D]. 彭韬屹.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提高广元烟叶钾含量的施肥技术研究[D]. 张亚运.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5]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及钾积累特性研究[D]. 王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6]攀西烟区烤烟质量分区及其提质栽培技术研究[D]. 郑传刚. 四川农业大学, 2015(05)
  • [7]烟草根系分泌有机酸对土壤钾素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 薛刚.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5)
  • [8]烤烟高钾基因型创制及其应用研究[D]. 夏凯.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9]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李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4(08)
  • [10]龙岩烟区烤烟磷钾配比及施肥方式、肥料形态效应的研究[D]. 李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基因型论文 土壤改良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 土壤分层论文 农业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骨龄和力量训练
下一篇:在派出所建立“外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