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美国覆盆子的栽培管理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美国树莓的栽植及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程果[1](2019)在《不同地区种植时间对秋果型树莓生长和结果的影响》文中认为树莓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能,得到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冻果相比鲜果口感更佳,但国内露地鲜果的供应期比较短,鲜果的贮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国外进口鲜果售价高。此外,国外公司也逐渐占领国内树莓鲜食生产市场。为了满足国内对树莓鲜果的需求,在不同地区开展树莓保护地栽培研究尤为迫切。洛阳市、北京市通州区、安徽省灵璧县三地属于不同的气候类型,且交通发达。为此本研究以上述三地为试验地点,利用近年新引进的优良秋果型品种“波尔卡”和“伊瑞卡”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不同定植时期(4月和5月),定植在不同的设施条件(温室、大棚、露地)下,来建立起这些地区秋果型树莓的设施栽培技术。结论如下:(1)洛阳地区大棚栽培条件下,树莓综合表现好于露地和温室,其果实采收期最长、植株结果部位长度最长、果实的产量最高。(2)在三个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种植条件下,4月定植树莓的果实采收期、植株长势、产量等均好于5月份定植,4月定植的树莓从定植到花期和结果期的天数要少于5月定植的少,但洛阳和通州5月定植的平均单果重高于4月份定植的。综合表现来看,4月份定植的更好。(3)在通州区,温室种植的波尔卡和伊瑞卡的平均单果重和产量好于其他品种(BP-1、44、R31、R32)。就波尔卡和伊瑞卡而言,在通州地区这两个品种没有太多的差异;在洛阳地区波尔卡比伊瑞卡表现的更好,波尔卡的植株长势更好,单果重最大,产量最高;在灵璧地区伊瑞卡的表现好于波尔卡,其植株长势更好,果实品质更佳,单果重和产量更大。

孙美乐[2](2019)在《12个树莓品种在新疆的引种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树莓(Rubus spp)是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灌木类落叶果树,被誉为第三代小浆果,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发展,但目前在多数地区尚未进行大面积栽培,形成种植规模主要在东北地区,且树莓果大部分出口国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多样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各种果品间的市场供求极大的不平衡,以桃子、梨、苹果等为代表的大宗果品历经长时间的研究利用,发展迅猛,产业链已非常成熟。小浆果发展起步晚,尤其是树莓的发展远不及草莓、蓝莓等其他小浆果的发展速度,开发利用滞后,有很大的市场缺口。具有优良特性的树莓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新疆因其所处的地理纬度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是树莓的主要适生区,沿天山北坡伊犁河谷一带,均有野生树莓分布。但到目前为止,大规模、标准化的栽培还很少,当地的主栽品种多为野生驯化品种,存在产量不高、不耐储运、成熟期较为集中等问题,因此在乌鲁木齐开展树莓新优品种引种试验,观察其在本区的生态适应性,筛选适合新疆乃至我国西北地区栽植的优良品种,以期能够丰富本生态区的优质树莓栽培种资源,并根据本区的气候条件和消费需求,为不同品种不同模式的搭配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乌鲁木齐市北郊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小浆果基地开展,采取田间生物学及生态学调查手段,并结合室内测试分析法,对引进的12个树莓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系统地调查分析各个品种的抗逆性、物候期、枝条生长特性、果实品质、结实能力及产量、储藏性状等指标,以了解引进品种在本生态区的生态反应及生长发育状况,评价其生态适应性。[结果]:(1)12个树莓品种均可在本区正常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顺利完成整个生育期,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病性,在生长季加强水肥管理及修剪措施,均可不覆土自然越冬。基生枝、结果枝枝条的增粗生长和加长生长趋势一致,且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期集中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到花期生长基本停止。夏果型品种在开花结果后,基生枝有一个短时间的生长期。(2)在本生态区,引进的12个树莓品种与引种地相比,生长季延长,从枝条萌芽开始到果实采收都早于黑龙江地区10-15天,落叶时间一致。本区果实成熟时间错开了国内树莓主产区上市高峰期,保证价格稳定。且在本生态型区,果实成熟期光热资源充足,降雨较少,有利于果实的采收和运输,适宜大规模种植发展。(3)综合评价,秋果型品种秋福、寒莓、杨2号果期长、产量高、植株长势强、耐储运,可搭配其它夏果型品种种植延长采收期;菲尔都德、维拉米特、秋福、红孩风味佳,硬度适中、维C含量较高,长势强,较丰产、果实出汁率高,可作为夏季结果的鲜食或加工品种种植;寒莓口感酸,籽粒大,风味偏酸,但硬度大,耐储运,出汁率高,可作为加工品种推广种植;欧洲红,北京19果粒小、结实能力差、产量不高,不推荐在本区种植。

张广英,米秋菊,王洁,米勇[3](2018)在《清西陵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清西陵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自2007年建设以来,现已建成科普教育展示区、水土流失防治示范区、水土保持科研监测区及生态休闲观光区四大功能区。介绍了各功能区的建设内容与成效,并针对园区目前存在的宣传力度不足、与旅游结合不紧密、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将园区打造成为"生态、科研、文化、旅游"的综合体和新型现代化的水土保持生态科教示范园区。

张琪[4](2018)在《不同树莓品种光合特性及耐高温研究》文中指出树莓是风靡世界的“第三代水果”,其色香味美、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保健功能强大,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各地积极进行引种栽培。安徽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但夏季常出现3540℃的高温天气,对于性喜冷凉的树莓来说,高温已成为制约其推广种植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树莓各品种的耐高温研究报道较少。为探讨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及耐热性,为生产上正确选择栽培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3个红树莓品种‘秋福’、‘中林18号’、‘红宝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耐热性强的‘赫尔’黑莓和野生树莓黄果悬钩子为对照,测定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以及在高温胁迫下,不同树莓品种的生理生化变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红树莓品种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5个树莓品种光合参数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于9:00、15: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与非气孔限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与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方向相反,气孔限制值的增加与树莓午休现象密切相关。2.5个树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为:黄果悬钩子>赫尔>秋福>中林18号>红宝石;黑莓和野生树莓的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光能利用效率(LUE)高于3个红树莓品种,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相反;光合作用受生理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较大,Tr、Gs是影响树莓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3.3个红树莓品种光饱和点(LSP)在839898μmol·m-2·s-1,光补偿点(LCP)在1724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在0.0280.044,CO2饱和点(CSP)在14751500μmol·mol-1,CO2补偿点(CCP)在6090μmol·mol-1,羧化效率(CE)在0.0390.057 mol·m-2·s-1之间;秋福的LSP、CSP最高,中林18号LCP、CE最高,CCP最低,红宝石的AQY最高,LSP最小;红树莓属耐阴的C3植物。4.在高温胁迫过程中,3个红树莓品种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长,中林18号、红宝石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幅较大,秋福Pro含量增幅较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秋福增幅最大,红宝石降幅最大;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温度越高,降幅越大,秋福降幅小于中林18号与红宝石。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红树莓品种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根据6个因子的得分值及贡献率得出:秋福0.782>中林18号0.309>红宝石-0.241,秋福树莓的耐热性较强,中林18号与红宝石树莓,耐热性较弱。

何伟娜[5](2017)在《封丘县树莓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封丘县地理、区位、气候、日照、水文等自然优势条件明显,非常适宜树莓产业发展。树莓作为高效经济作物,农业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封丘树莓作为后起之秀,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种植面积、标准化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冷藏冷链能力、精深加工等方面已具备竞争优势,消费市场对树莓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封丘树莓产业虽然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综合生产能力有限,农技推广力度不足,果品质量安全建设不到位,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趋缓,市场营销体系不够健全。如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大环境中,推动封丘树莓产业发展或转型,促进产业可持续良性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以产业现状为出发点,深入封丘县多个乡镇,走访多家单位,对树莓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开展了实地调查研究,基于文献资料查证,统计分类排序,收集相关资料,同时咨询科研专家,对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开展技术层面分析。目前封丘县树莓种植主要分布在黄德镇、留光镇、城关乡、鲁岗镇、荆隆宫乡、应举镇等乡镇,品种以红莓为主,主要品种为赫尔特兹、菲尔杜德等;以黑莓为辅,品种有沙尼,卡依娃,三冠王,赫尔等,进入盛果期的树莓约为1533公顷。本研究运用SWOT态势分析方法,对封丘树莓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推广实施生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政府积极协助农民合作组织提升组织化程度,大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在打造知名品牌的同时,不断提升产业化程度,延伸产业化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产业健康、稳步、良性发展的总体格局。

中国树莓产业发展联盟[6](2016)在《树莓知识早知道》文中研究表明树莓的生物学特征树莓是多年生小灌木,茎分地上茎与地下茎两部分,而地下茎是树茎的主干。茎在地上部分的干型因品种不同有差异,有直立型、半直立型和匍匐型等。干皮和成熟枝颜色一般为灰褐色或紫褐色,嫩枝多为绿色。干、枝及叶柄有具刺和无刺两种类型。

芦霞,郭翠萍,郭浩,车秀珍,车志友[7](2016)在《‘海尔特兹’在宁夏银川的引种表现》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树莓在宁夏地区的适应性,2012年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引进秋果型红树莓‘海尔特兹’,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其生长习性进行研究。4a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露地栽培条件下,‘海尔特兹’无需特殊保护就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及越冬;引种当年即开花结果,采收期34个月;进入盛果期的单株结实力约为140颗,单株产果量可达到310g左右;果实口感好,保质期47d;萌蘖能力较强;可以在pH值高达8.59.0的土壤中正常生长,适应性极好。

李艳霞,郭红霞[8](2015)在《河北省前南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浅析》文中提出河北省前南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五大功能区及扩展功能区,形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形成了适度规模的生态特色产业,成为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典型,发挥了水土保持的科技支撑、典型示范、宣传教育等作用。1.园区概况河北省前南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地处东经113°56′06″北纬37°09′57″,距邢台市区60km,距202省道1km,距322省道8km,交通便利。园区总面积719.1hm2,其中耕地50hm2,山

陈彦亮[9](2014)在《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树莓被誉为保健水果、第三代黄金水果、水果之王,市场价格将会持续走高,树莓的市场需求也将逐年增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法库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树莓产业的各项资源,法库县发展以树莓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十分适宜。本文首先阐明了法库县的地理、水文、气候条件适合树莓产业的发展,从市场需求、法库县市场情况、资源情况介绍了法库县发展树莓产业的优越条件,以及发展树莓产业对于法库地区的重大意义。文章从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现状、发展阶段、发展特征三个方面介绍了法库县树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由此提出了树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植、深加工产品、市场营销、产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原因,最后经过深入分析问题和总结经验,从政府政策,质量、技术体系和市场等方面给出了应对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由于国内对于树莓产业在某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理论方法单一,本文在此领域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并对树莓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胆建议,为树莓产业发展规划了宏伟的蓝图。本文依托经济学的理论和视角研究树莓产业,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树莓产业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分析,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法库县本地的树莓产业发展现状,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产业集群理论深入剖析了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并对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使树莓产业成为法库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培育新产业、挖掘新市场、开发新商机、带动新经济增长都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实践工作的总结,结合理论的指导升华,形成一个完整的树莓产业发展理论,指导法库树莓产业的科学发展。

潘哲[10](2014)在《栽秧泡繁殖特性及人工栽植方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栽秧泡(Rubus ellipticus var. obcordatus)是一种还未开发的野生树莓,它具有优良的果实特性,极具开发价值,但国内外还没有关于其人工栽培和育种方面的研究。本实验对栽秧泡的生物学基础和繁殖特性两方面做了调查和试验,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应栽培管理措施。调查研究了栽秧泡的枝条生长过程、开花特性和果实生长等。结果可知,栽秧泡主干的生长季是4-5月,年龄可以达到4年;侧枝生长时期在7-8月;花期持续约一个月,主干开花平均数量为1062;主干平均结实841个,果实产量与主干年龄有一定关系。为研究栽秧泡(Rubus ellipticus var. obcordatus)的繁殖特性,本实验利用采集于云南省龙陵县的栽秧泡种子和插穗,通过控制实验条件,研究了不同的种子储藏方式和种皮处理方式对栽秧泡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生根粉种类和扦插时期对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0-4℃)是栽秧泡种子储藏的关键条件,且能提高种子萌发率;机械处理对提高萌发率也有一定作用;遮光条件对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abtl号生根粉可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1-3月的扦插苗成活率最高,5月的扦插苗成活率最低;栽秧泡的扦插繁殖便捷快速但成活率低、幼苗质量差;压条繁殖不易操作但成苗率高、幼苗质量好。

二、美国树莓的栽植及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树莓的栽植及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地区种植时间对秋果型树莓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树莓概述
        1.1.1 树莓品种类型
        1.1.2 树莓生物学特性
        1.1.3 树莓的营养成分及价值
        1.1.4 树莓产业发展
    1.2 树莓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1.2.1 国外树莓设施栽培研究概况
        1.2.2 国内树莓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苗木定植
    2.4 苗木定植后的栽培管理
    2.5 测定内容与方法
        2.5.1 设施环境调查
        2.5.2 物候期的观测
        2.5.3 树莓树体发育调查
        2.5.4 果实结实力、产量的调查
        2.5.5 果实品质的调查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洛阳地区秋果型树莓生长发育状况
        3.1.1 洛阳地区不同栽培条件下的环境变化
        3.1.2 不同栽培条件和定植时期对树莓物候期进程影响
        3.1.3 不同栽培条件和定植时期对树莓树体发育状况影响
        3.1.4 不同栽培条件和定植时期对树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3.1.5 不同栽培条件和定植时期对树莓产量的影响
    3.2 通州地区秋果型树莓生长发育状况
        3.2.1 通州地区秋果型红树莓生长的环境变化
        3.2.2 通州树莓物候期进程
        3.2.3 通州树莓树体发育状况
        3.2.4 通州树莓果实品质状况
        3.2.5 通州树莓产量状况
    3.3 灵璧地区秋果型树莓生长发育状况
        3.3.1 灵璧地区秋果型红树莓生长的环境变化
        3.3.2 灵璧树莓的物候期进程
        3.3.3 灵璧树莓树体发育状况
        3.3.4 灵璧树莓果实品质状况
        3.3.5 灵璧树莓产量状况
4 讨论
    4.1 定植时期对秋果型树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栽培条件对秋果型树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本研究下一步工作及生产建议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12个树莓品种在新疆的引种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树莓的分类
        1.1.2 树莓的生态习性
        1.1.3 树莓的用途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树莓分布及栽培概况
        1.2.2 国内外树莓研究概况
        1.2.3 国内外树莓生产及市场供求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树莓的抗逆性调查
    3.2 不同品种树莓的物候期调查
    3.3 不同品种树莓枝条生长量调查
        3.3.1 不同品种树莓基生枝株高生长量调查
        3.3.2 不同品种树莓基生枝茎粗增长量调查
        3.3.3 不同品种树莓结果枝枝长生长量调查
        3.3.4 不同品种树莓结果枝茎粗增长量调查
    3.4 不同品种树莓基生枝抽生数量
    3.5 不同品种树莓的果实性状
        3.5.1 不同品种树莓果实外观品质性状
        3.5.2 不同品种树莓果实内在品质性状
    3.6 不同品种树莓结实力及丰产性调查
    3.7 不同品种树莓果实储藏性状调查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品种树莓的适应性
    4.2 不同品种树莓的物候期
    4.3 不同品种树莓的植株特性
        4.3.1 基生枝特性
        4.3.2 结果枝特性
    4.4 不同品种树莓的品质
    4.5 不同品种树莓的结实能力及产量评价
    4.6 不同品种树莓的储藏性状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致谢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清西陵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园区建设内容
2 园区建设成效
3 存在的问题
4 对策建议
5 结语

(4)不同树莓品种光合特性及耐高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树莓的研究概况
        1.1.1 树莓的生物学特性
        1.1.2 树莓的栽培历史及种质资源分布
        1.1.3 树莓产业概况
        1.1.4 树莓价值及作用
    1.2 树莓的抗性研究
        1.2.1 抗寒性研究
        1.2.2 抗旱性研究
        1.2.3 耐水湿研究
    1.3 树莓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1.3.1 红树莓类群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1.3.2 黑莓类群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1.3.3 野生树莓类群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1.4 浆果类植物高温胁迫研究进展
        1.4.1 树莓高温胁迫研究
        1.4.2 蓝莓高温胁迫研究
        1.4.3 黑穗醋栗高温胁迫研究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树莓光合特性的测定
        3.3.2 树莓相关耐热性指标的测定
    3.4 试验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树莓品种光合特性比较分析
        4.1.1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4.1.2 蒸腾速率日变化
        4.1.3 气孔导度日变化
        4.1.4 细胞间隙CO_2浓度日变化
        4.1.5 水分利用效率(WUE)
        4.1.6 光能利用效率(LUE)
        4.1.7 3 个红树莓品种光合响应曲线比较
        4.1.8 3 个红树莓品种CO_2响应曲线比较
        4.1.9 环境因子日变化特征
        4.1.10 5个树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2 不同树莓品种的耐高温研究
        4.2.1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4.2.2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丙二醛的影响
        4.2.3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4.2.4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脯氨酸的影响
        4.2.5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4.2.6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7 高温胁迫下3个红树莓品种的耐热性主成分分析
        4.2.8 高温胁迫下3个红树莓品种耐热性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5.1.2 不同树莓品种的耐高温研究
    5.2 讨论
        5.2.1 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5.2.2 不同树莓品种的耐高温研究
        5.2.3 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与耐热性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封丘县树莓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现代农业推广理论
        1.2.2 区域优势产业理论
        1.2.3 农业专业合作社理论
        1.2.4 农产品市场营销理论
    1.3 研究内容、方法、依据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依据
    1.4 封丘县树莓产业发展背景
        1.4.1 产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1.4.2 产业发展的基础战略
        1.4.3 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2 封丘县树莓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2.1 产业发展现状
    2.2 SWOT-S (Strengths)优势分析
        2.2.1 具有便捷的交通环境和便利的通讯条件
        2.2.2 丰富的水资源占据了明显的水文优势
        2.2.3 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相关产业发展
        2.2.4 科研持续开发力量雄厚
        2.2.5 当地劳动力资源富足
    2.3 SWOT-W((Weakness))劣势分析
        2.3.1 品种结构仍需优化
        2.3.2 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服务化程度较低
    2.4 SWOT-O (Opportunity)机遇分析
        2.4.1 中原经济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4.2 鲜果及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
    2.5 SWOT-T (Threats)威胁分析
        2.5.1 拓展国内外销售市场有一定阻碍
        2.5.2 其他树莓产区的竞争日益加剧
        2.5.3 树莓产业的辅助产业发展几乎空白
3 封丘县树莓产业优果计划的实施
    3.1 测土配方施肥
        3.1.1 有机肥施肥现状
        3.1.2 化肥施用现状
        3.1.3 封丘县土壤养分十一年(2005—2015)变化监测数据
    3.2 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
    3.3 推行无公害、绿色食品栽培技术
4 封丘县树莓产业发展问题及原因
    4.1 产业规划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
    4.2 树莓综合生产能力有限
    4.3 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足
    4.4 果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不完备
    4.5 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迟缓
    4.6 市场营销体系不够健全
    4.7 金融体系提供服务欠缺
5 封丘县树莓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5.1 强化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主要职能
    5.2 推广实施果品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
    5.3 协助农民合作组织努力提升组织化程度
    5.4 扶持龙头企业壮大辐射带动能力
    5.5 打造知名品牌,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5.6 健全信息网络的服务体系
    5.7 提升产业化程度,延伸树莓产业化链条
    5.8 金融信贷和财政补贴的大力支持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树莓知识早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温度
二、光照
三、水分
四、风
五、土壤
六、树莓园的几种类型
    1. 清除血液中存在的氧自由基;帮助机体阻止自由基的生成;增强血管壁的完整性。
    2. 阻抑胶原酶和弹性蛋白酶对结缔组织的降解作用。因而有利于保持皮肤的弹性。发挥抗皮肤衰老的功效。
    3. 能增强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和四肢末梢毛细血管的微循环。
    4. 通过维持血管的健康和改善微循环,使各器官和组织得到更充足的血液供应。

(8)河北省前南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三是科普教育区, 以宣传教育为主, 包括水土保持科教馆1座, 展出照片120多张、文件12份、影像资料6个, 全景模型沙盘1个。
    3. 扩展功能
四是建成了新兴产业示范区, 在名、优、特品果树引种示范区基础上, 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 建成果树国外引种示范园区、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优种苗木繁育园区及有机食品生产园区、干鲜果品加工园区等。
    4. 园区管理
    5. 园区发展建议

(9)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概念
        2.1.2 产业的特点
        2.1.3 产业的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产业化理论
第3章 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现状
    3.1 法库县树莓产业的发展条件
        3.1.1 气候条件
        3.1.2 土壤条件
        3.1.3 水文条件
        3.1.4 区位条件
    3.2 发展阶段
        3.2.1 起步阶段
        3.2.2 壮大阶段
        3.2.3 高潮、低谷阶段
        3.2.4 平稳发展阶段
    3.3 法库县树莓产业的区域分布
    3.4 法库县树莓产业的发展现状
        3.4.1 生产现状
        3.4.2 加工现状
        3.4.3 营销现状
        3.4.4 同行业对比现状
    3.5 法库县树莓产业的特点
        3.5.1 地域栽植的适应性
        3.5.2 品种选择的科学性
        3.5.3 市场前景的可观性
        3.5.4 经济效益的显着性
第4章 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区域规划不合理
        4.1.2 种植模式不规范
        4.1.3 产业化道路不完善
        4.1.4 市场没有打开
        4.1.5 营销力度不够
    4.2 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群众对树莓的认识不足
        4.2.2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4.2.3 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4.2.4 政府的保障力度不够
第5章 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需出台扶持政策
        5.1.1 保护树莓产业资源
        5.1.2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5.2 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5.3 探索树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5.4 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要与国际接轨
        5.4.1 技术要与国际接轨
        5.4.2 质量检验要与国际接轨
    5.5 引导和培养消费市场
第6章 结论
    6.1 法库县适宜发展树莓产业
    6.2 发展树莓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6.3 法库县发展树莓产业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
    6.4 法库县树莓产业的发展与政府支持密不可分
    6.5 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规模需进一步扩大
    6.6 法库县树莓产业产业化领域需拓宽
    6.7 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可以解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栽秧泡繁殖特性及人工栽植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树莓发展概述
        1.1.1 国外树莓产业概述
        1.1.2 国内树莓产业概述
    1.2 国内外树莓种植技术与品种开发
    1.3 研究目的
2. 栽秧泡优良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
    2.1 栽秧泡分布地点
    2.2 栽秧泡利用价值
        2.2.1 栽秧泡果实各项指标
        2.2.2 优良的枝干特性
        2.2.3 结果调查及市场价格
    2.3 栽秧泡植物学研究进展
        2.3.1 栽秧泡形态分类研究
        2.3.2 栽秧泡地理分布
        2.3.3 栽秧泡核型研究
        2.3.4 栽秧泡孢粉学研究
3. 栽秧泡生物学基础研究
    3.1 试验地自然概况
    3.2 枝条营养生长规律研究
        3.2.1 试验方法及材料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与讨论
    3.3 开花习性研究
        3.3.1 栽秧泡物候观测
        3.3.2 开花习性观察
        3.3.3 小结与讨论
    3.4 授粉实验
        3.4.1 实验材料
        3.4.2 试验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小结与讨论
    3.5 栽秧泡果实研究
        3.5.1 果实生长过程研究
        3.5.2 结果量调查
        3.5.3 结果特性与主干年龄关系
        3.5.4 小结与讨论
4. 种子繁殖实验
    4.1 露天播种试验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小结与讨论
    4.2 不同储藏方式与基质培养对种子萌发影响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小结与讨论
    4.3 不同种子处理对种子萌发影响
        4.3.1 试验材料
        4.3.2 试验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3.4 遮光处理与正常光照处理幼苗的生长调查
        4.3.5 小结与讨论
5. 营养繁殖试验
    5.1 扦插繁殖试验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结果与分析
        5.1.4 小结与讨论
    5.2 压条繁殖试验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3 结果与分析
        5.2.4 小结与讨论
    5.3 扦插苗与压条苗生长对比
        5.3.1 实验材料
        5.3.2 试验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小结与讨论
6 栽秧泡人工种植管理
    6.1 花芽分化期管理
    6.2 花期管理
    6.3 果实发育期管理
    6.4 果实收获期管理
    6.5 主干生长期管理
    6.6 侧枝生长期管理
    6.7 扦插繁殖
    6.8 压条繁殖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美国树莓的栽植及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地区种植时间对秋果型树莓生长和结果的影响[D]. 程果.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0)
  • [2]12个树莓品种在新疆的引种适应性研究[D]. 孙美乐.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3]清西陵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 张广英,米秋菊,王洁,米勇. 中国水土保持, 2018(11)
  • [4]不同树莓品种光合特性及耐高温研究[D]. 张琪.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5]封丘县树莓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何伟娜.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7)
  • [6]树莓知识早知道[J]. 中国树莓产业发展联盟.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43)
  • [7]‘海尔特兹’在宁夏银川的引种表现[J]. 芦霞,郭翠萍,郭浩,车秀珍,车志友. 河北林果研究, 2016(02)
  • [8]河北省前南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浅析[J]. 李艳霞,郭红霞. 河北水利, 2015(09)
  • [9]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研究[D]. 陈彦亮. 吉林大学, 2014(03)
  • [10]栽秧泡繁殖特性及人工栽植方式的研究[D]. 潘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山莓论文 红树莓论文 光合速率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上一篇:7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术后护理探讨
下一篇:肺隔离症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