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佳琦[1](2019)在《原发性肝腺鳞癌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腺鳞癌在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少见,国外内文献报道以个案形式为主。现通过对浙江大学湖州医院收治的一例病例进行分析,同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原发性肝腺鳞癌的相关文献,从而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了解,降低误诊、误治概率。方法:对2017年经浙江大学湖州医院收治的一例原发性肝腺鳞癌患者进行报道。采取检索Pubmed外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的方式,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以上数据库自建刊以来牧录发表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并且提供可分析的相关临床资料的原发性肝腺鳞癌的相关病例进行汇总,对该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诊断、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结果:一名54岁男性因上腹痛1月来我院就诊,门诊查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左叶占位。入院后查体提示右上腹压痛,影像学诊断为胆管细胞癌伴胆管扩张。排除禁忌后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同时存在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及黏液腺癌,排除其他部位原发恶性肿瘤后最终诊断为原发性肝腺鳞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化疗,术后9个月死于肿瘤进展。国内外共36篇文献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加上本例患者共纳入49例。男性34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2.27:1,中位发病年龄63岁。多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发热、胃纳减退、体重下降和乏力是常见症状,体格检查阳性体征主要为腹部触及肿块和腹部压痛。实验室检查中肝功能不同程度异常,癌胚抗原、鳞癌相关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可升高,除1例外其余甲胎蛋白均为阴性,通常不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性肝炎。术前影像学检查特异性低,常误诊为肝脓肿、原发性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等疾病。共12例曾进行术前经皮肝穿刺活检,仅2例能够被正确诊断。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中位复发时间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5.5个月。结论:原发性肝腺鳞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病,好发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主,发热、厌食和消瘦等是常见症状,腹部触及肿块及腹部压痛阳性是常见体征。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足,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术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依据,治疗方式首选外科手术切除,但术后短期内便可出现复发转移,预后差。
刘凯,段纪成,常颜信,范明明,杨家和[2](2016)在《胆囊鳞癌、腺鳞癌的诊断和治疗(附33例病例分析和78例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总结胆囊鳞癌、腺鳞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72014年间收治的14例胆囊鳞癌、19例胆囊腺鳞癌,并对国内20例胆囊鳞癌、58例胆囊腺鳞癌进行复习。结果随访到的24例中生存时间6个月以内的8例,其中围术期死亡2例;生存时间6个月到1年内的6例;1年到2年的6例,2年到3年的2例;超过4年的2例。随访到的有6例仍健在,术后至随访时间分别为12个月、12个月、18个月、31个月、51个月、54个月。结论对于胆囊鳞癌及腺鳞癌患者的治疗应与一般胆囊癌的治疗类似,即使出现周围脏器受侵,仍应力争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练庆武,叶斌,周桃梅[3](2012)在《胆囊鳞癌6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胆囊鳞癌的发病情况、特点、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胆囊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手术治疗,1例放疗;6例均获随访,存活均不超过5年,其中5例小于1年。结论胆囊鳞癌以中老年为主,与结石有关,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早期无特异症状,诊断时多已属晚期,手术效果欠佳,预后差。
崔云龙,李强[4](2003)在《胆囊鳞癌6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胆囊鳞癌的发病情况、特点、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方法 :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分析6例胆囊鳞癌的病例。结果 :5例行手术治疗 ,术后两月内死亡3例 ,另两例至今存活 ,分别为术后8个月 ,3个月。1例行B超引导穿刺活检 ,入院后两周死亡。结论 :胆囊鳞癌早期无特异症状 ,诊断时多已属晚期 ,手术效果较差。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有助于胆囊鳞癌的预后
刘远致,古丽努尔·沙,刘涛,吴新卫[5](2008)在《胆囊鳞癌及腺鳞癌的临床特点(附2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冷怀明[6](2002)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刘子文,张建希,陈杰,马颂章[7](1997)在《胆囊腺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附3例报告)》文中认为
俞凯杰,王金胜[8](2021)在《原发性胆囊腺鳞癌1例报道》文中认为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六位,主要见于老年人。我国胆囊癌的发生率占胆道疾病的2%~5%,女性较常见,男女发生比例为1∶1.98[1],5年累计总体生存率为24.7%[2]。胆囊腺鳞癌为胆囊癌的一种病理组织学亚型,较为少见,约占所有胆囊癌的2%,术前的影像学检查结合术后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可以确诊,预后差。现报道2021年1月我科收检女性患者胆囊腺鳞癌标本1例,以探讨原发性胆囊腺鳞癌的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经验。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致谢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缩略词表 |
| 前言 |
| 1. 病例报告 |
| 2. 文献复习 |
| 3. 讨论 |
| 4.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综述一 |
| 参考文献 |
| 综述二 |
| 参考文献 |
| 作者简历 |
| 1 一般资料 |
| 2 随访资料 |
| 3 讨论 |
| 3.1 胆囊鳞癌、胆囊腺鳞癌发病率及病因 |
| 3.2 胆囊鳞癌、胆囊腺鳞癌临床表现及诊断 |
| 3.3 胆囊鳞癌、胆囊腺鳞癌的治疗 |
| 1 临床资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影像学检查 |
| 1.3 治疗 |
| 1.4 病理形态 |
| 1.5 随访 |
| 2 讨论 |
| 2.1 发病情况 |
| 2.2 发病因素 |
| 2.2 临床表现及诊断 |
| 2.3 治疗 |
| 2.4 预后及预防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情况 |
| 1.2 影像学检查 |
| 1.3 实验室检查 |
| 2 结果 |
| 2.1 分期 |
| 2.2 手术方式及术中所见 |
| 2.3 病理形态 |
| 2.4 预后 |
| 3 讨论 |
| 3.1 发病情况 |
| 3.2 发病因素 |
| 3.3 胆囊鳞癌特点 |
| 3.4 诊断 |
| 3.4 治疗及预后 |
| 3.5 预防 |
| 1 临床资料 |
| 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 3 讨论 |
| 3.1 鉴别诊断 |
| 3.2 诊断难点及经验 |
| 3.3 治疗及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