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强[1](2006)在《CD40、Caspase-9表达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D40及Caspase-9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脏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脏和15例正常脾脏中CD40及Caspase-9的表达情况。 结果:CD40、Caspase-9在正常脾脏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和26.7%;在巨脾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36.0%和76%,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肝功Child A级(正常脾脏组织)中CD40阳性表达率为86.7%,Child B级和Child C级的脾脏组织中分别为39.5%和25.0%。阳性表达率随肝功能不全的加重逐渐降低。Ⅰ级巨脾组织中CD40阳性表达率为45.5%,Ⅱ级和Ⅲ级中分别为37.5%和30.4%。阳性表达率亦随巨脾分级增高而逐渐降低。CD40表达与肝功能Child分级及巨脾病理分级均呈负相关,且P<0.05。肝功Child A级(正常脾脏组织)中Caspase-9阳性表达率为26.7%,Child B级和Child C级的脾脏组织中分别为71.1%和83.3%。阳性表达率随肝功能不全的加重逐渐增加。Ⅰ级巨脾组织中Caspase-9阳性表达率为54.5%,Ⅱ级和Ⅲ级中分别为75.0%82.6%。阳性表达率亦随巨脾分级增高而逐渐增加。Caspase-9表达与肝功能Child分级及巨脾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且P<0.05。巨脾CD40及Caspase-9二者同时表达阳性为24%,同时表达阴性为12%,差异表达率为64%。二者具有负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365(P<0.05)。 结论:
王月香[2](2004)在《超声造影在脾大脾亢微波定量消融中的应用及治疗对脾亢、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超声造影在微波定量消融脾组织治疗脾大脾亢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在微波定量消融脾组织治疗脾大脾亢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将13只健康成年杂种犬(体重15-17Kg)通过结扎脾静脉主干根部及其在脾门处的主要属支(LSV,ligation of the splenic vein)的方法建立淤血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动物模型。于LSV术后3周时在开腹状态下行脾组织微波消融治疗(splenic microwave ablation therapy)。术中将2~6根微波电极在与脾长轴垂直的方向依次插入脾组织,微波电极远离脾门大血管处。微波消融的能量时间组合分别为60W 300s,50W 360s,40W 450s。分别在术后即刻、1周、4周、8周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TM在低机械指数灰阶成像条件下对30个凝固区行超声造影检查,判断脾凝固区的大小、边界、坏死程度,并与常规超声对比以评价其在判断脾组织凝固区范围、坏死程度的应用价值。术后取出脾脏,顺脾凝固区的长轴切开凝固灶,测量凝固区的范围,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不同时间凝固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1) SonoVueTM结合低机械指数造影成像可清晰显示脾组织微波凝固区的边界,对边界的显示优于常规灰阶超声;超声造影状态下所测凝固区的长径、宽径与术后大体标本所测数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2) 超声造影判断脾组织不完全凝固性坏死的敏感性90%,特异性100%,敏感性高于彩色多普勒(70%),但无显着性差异(P=0.582)。(3) 10个不完全坏死灶均为脾组织微波消融术后即刻标本,病理学显示凝固区呈大片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内仍残存少量、散在的白髓,其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内可见中央动脉,中央动脉尚未发生完全坏死;20个完全性坏死灶分别为脾组织微波消融术后1、4、8周后标本,病理学显示凝固区为完全性凝固性坏死,血管壁发生凝固性坏死,其内见血栓形成,术后1周凝固区周围开始形成纤维包膜,术后4、8周凝固区周围见完整的纤维包膜。结论:(1)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sonoVueTM在低机械指数灰阶造影成像条件下可清晰显示凝固区的边界,为一形态规则、边界平滑的近椭圆形凝固区,对凝固区边界的显示优于常规灰阶超声。(2)S。noVueTM对判断微波凝固区的坏死程度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其判断凝固区未完全坏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100%。
李志平,张留贵,苏新保,许兵,张丽琼,陈海燕[3](2003)在《脾全切大网膜包肺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脾全切大网膜包肺术术式 ,并与黄凤瑞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并大网膜包肺术比较。方法 :对 8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全切大网膜包肺术治疗 ,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经随访 1年~ 3年 ,均无术后再出血。术后 4个月钡察复查 ,1例轻度食道静脉曲张者已完全消失 ;5例中度曲张者 ,有 4例完全消失 ,1例减轻 ;2例重度曲张者明显减轻。腹水消失 ,肺功能改善 ,白细胞上升 ,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论术式具有操作简单 ,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而与黄凤瑞术式疗效相同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符号说明 |
| 前言 |
| 材料和方法 |
| 结果 |
| 讨论 |
| 结论 |
| 附图 |
| 参考文献 |
| 综述 |
| 致谢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 缩略词表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前言 |
| 第一部分 超声造影在微波定量消融脾组织治疗脾大脾亢中的应用 |
| 第二部分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及脾脏血流状态对脾组织微波消融影响的分析 |
| 第三部分 微波定量消融脾组织治疗脾大脾亢的临床疗效及对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 |
| 第四部分 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Tuftsin的变化及意义 |
| 插图 |
| 综述 |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 致谢 |
| 1 临床资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手术方法 |
| 2 结果 |
| 3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