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开发苹果和梨套袋技术提高果树经济效益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开发苹果梨套袋技术提高果树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史中胜[1](2020)在《新乡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果树产业作为河南省新乡市具有优势的特色传统农业形式,近年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本文针对该区域主要果树进行产业问题调研,在考察果树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基础上,基本厘清了制约果树产业发展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为产业调整、升级与转型提供参考依据。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弄清了果树产业的集中分布区域、主栽树种种类、经营主体变化、种植历史演变过程与结构现状等问题。在收集整理的2007-2018年间新乡市果树产业中的基础数据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结果发现新乡市果树产业主要集中在沿太行山区的辉县市、卫辉市,地处黄河滩区的原阳县、封丘县以及处于黄河故道区的延津县;以桃、核桃、苹果、柿子、梨为主栽果树树种;果树产业经历了从单一商品种植阶段到延伸为加工旅游融合发展阶段,再到目前的三产融合协调、有机有序的多层次发展阶段;经营主体从以家庭经营为主发展为家庭、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并存的新形式。近十余年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新乡市果树产业结构趋于“大集中、小分散”,果树种类更加丰富;桃、梨等大宗果品产业发展稳步推进,猕猴桃、樱桃、树莓等新兴果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型逐步向市场导向型、质量效益型转变。新乡市果树产业整体效益不高,优质果品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传统优势果树种类在果树产业中仍占有较大比重。果树产业在新乡市各县区发展不均衡。2.调研了桃产业关键问题。对桃产业发展模式、销售情况、经营者群体素质、管理与技术水平、经营成本、组织化程度等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制约桃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销售模式被动、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品种同质化严重、栽培模式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等因素。3.提出了应对策略。针对产业调研发现关键问题,提出新乡市果树产业应采取提高营销水平、推广适度规模的标准化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果树品牌、重视政策支持、加强协会建设等措施,推动产业节本增效和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实现整个果树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王春荣,李琳[2](2019)在《果树栽培特点与管理措施》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将科学技术合理应用于果树栽培中,可以在保证果实品质前提下,有效提高果园产量,增加果园的经济收益。该文对果树栽培特点和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栽培环境和种植区域选择、品种选择、配套技术、肥力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除草等管理措施,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借鉴。

袁斌[3](2018)在《劳动成本上升背景下桃农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鲜桃等果品的农药施用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作为我国未来劳动力变化的主要特征及趋势,劳动力价格上涨已然成为我国农业生产所必须面对的现实约束。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园艺作物而言,由于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最佳方式,不仅在于缓解劳动力的约束瓶颈,更在于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市场价格。然而,实际中由于农产品具有典型的经验品属性,因此购买者很难对产品质量水平进行准确地判断,进而影响其对农产品,尤其是高质量农产品的支付价格,致使农户难以获得应有的“质量溢价”。那么,作为鲜桃等果品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用工环节,在要素与产品替代性相对较弱的背景下,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对果品栽培农户的精细管理技术投入产生何种影响?是低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即生产低质量水平产品的农户逐步退出?抑或高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即生产高质量水平产品的农户逐步退出?为何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不同农户的影响呈现异质性?与此同时,以修剪等技术为构成的果园精细管理技术对果品生产,尤其是对果品的质量究竟又有何种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本文以桃产业为例,对劳动力价格上涨背景下,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变化及其对果品生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影响:整体趋势与差异分化。该部分的研究目标是分析果树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主要构成及特点,梳理与明确在当前劳动力价格冲击下,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变化及趋势,并从农户交易特征的视角出发,力求分析与明确劳动力价格对不同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影响呈现异质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果树的机械投入量呈逐步增长趋势,但劳动投入数量并未明显下降,且受作物属性、起始禀赋的制约,对于多数种植农户而言,在整形修剪等精细管理技术环节,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存在较大难度,因而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对其精细管理技术投入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局部性。相比于粗放管理的农户而言,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精细管理农户的影响更大。从具体环节技术来看,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农户减少整形修剪、疏花(果)环节以及套袋环节劳动投入,且影响程度因农户投入水平的差异而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农户交易对象质量识别能力与重复交易次数的提高,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与购买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将果品质量信息传递给购买者,使农户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进而在有效提高农户精细管理技术的投入水平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弱化劳动力价格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农户鲜桃销售时长、农户是否拥有品牌以及农户销售对象集中度对提高农户重复交易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相比之下,鲜桃质量水平的改善则并不能显着提高购买者重复购买农户鲜桃行为的发生。研究内容二:不同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下的桃农农药施用行为分析。该部分的研究目标是基于当前桃树栽培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演变特点,从农户农药每亩施用总量与单次施用量两方面,评估与分析其对果品生产的影响。首先,从每亩单次农药施用量来看,农户通过增加精细管理技术投入,能够有效改善树体的通风与操作环境,进而降低单次农药的施用量;其次,从每亩农药施用总量来看,虽然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的提高能够显着降低农户每亩农药的单次施用量,但伴随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提高,农户农药施用的次数亦明显提高,因而其对农户每亩农药的施药总量并未呈现出显着影响。研究内容三:不同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下的桃农产出分析。该部分的研究目标是基于当前桃树栽培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演变特点,从果品结构调整与农户栽培收益效应两方面,梳理、明确其对果品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现有鲜桃等级标准条件下,农户精细管理技术环节的劳动投入能够显着提高果园优质果产出比重,进而改善果品的产出结构。而从总体上看。虽然精细管理技术的劳动投入的增加能够提高农户单位面积的产值水平,但这种产值的增加必须依靠化肥、农药等相关要素的配套投入,即农户总产值的增加则更多的是源于高成本的推动。值得注意的是,农户难以从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的增加中,获取更高的栽培收益,即随着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的增加,其鲜桃栽培的净收益呈现下降趋势。基于以上研究内容,从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提高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的角度来看,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应优化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第二,加强企业农产品品牌的扶持、监管与保护工作;第三,搭建“互联网+”综合政策与基础设施平台;第四,鼓励与培育社会综合管理服务体系;第五,增强生物农药等新兴农药的推广与试点工作。

孙璐阳[4](2018)在《套袋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在我国,火龙果是一种新兴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主要产地集中于华南地区。火龙果的产期可从夏季持续到冬季,在高温多雨季节,潮湿的环境极易滋生病菌,此时成熟的火龙果病害严重。在秋冬季,火龙果果实成熟期较长,易招鸟害和鼠害,且着色不良。套袋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栽培手段,既可以为火龙果提供一层物理屏障,减少病、虫、鼠、鸟对火龙果果实的危害,又可以提高火龙果的果实品质。本研究以‘红冠1号’(红皮红肉)火龙果和‘红宝石’(红皮白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对白色尼龙网袋(白色网袋)、黑色尼龙网袋(黑色网袋)、营养用无纺布袋(营养袋)、荔枝专用无纺布袋、黑色无纺布袋、白色蜡纸袋、黄色蜡纸袋、外黄内黑双层袋(双层袋)、葡萄专用纸袋、硫酸纸袋10种果袋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得到3种适宜于火龙果的果袋(黑色无纺布袋、黄色蜡纸袋与黑色网袋),并测定了这3种套袋处理后果肉中甜菜素、总酚、总黄酮、有机酸的含量,以及套袋后在果实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双层袋和黑色无纺布袋进行套袋处理的果皮亮度较高,用黄色蜡纸袋进行套袋处理的果皮最红,色泽最佳。除白色网袋、营养袋与双层袋外,其余果袋均能有效减少果实虫害发生。研究发现用黄色蜡纸袋与营养袋进行套袋处理可使‘红宝石’火龙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升高,且显着高于对照;用黄色蜡纸袋与黑色网袋进行套袋处理可轻微提高‘红冠1号’火龙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无显着差异。综合10种套袋材料处理后对火龙果果实外观、食用品质及田间表现分析,发现黑色无纺布袋、黄色蜡纸袋与黑色网袋对火龙果品质有改善作用。2、对优选出的三种果袋进行比较试验,发现用黑色无纺布袋和黄色蜡纸袋进行套袋处理可提高果肉中总抗氧化活性、甜菜素和总酚含量,且显着高于对照(P<0.05);用黑色无纺布袋与黄色蜡纸袋进行套袋处理,可显着提高‘红冠1号’火龙果果肉中柠苹酸含量(P<0.05);用黑色无纺布袋对‘红宝石’火龙果进行套袋处理,苹果酸含量、Vc含量和柠檬酸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而用黄色蜡纸袋进行套袋处理仅使得柠檬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用黑色网袋进行套袋处理可以提高果苹果酸的含量(P<0.05)。3、在冬季,火龙果套黑色无纺布袋和黄色蜡纸袋后,果实着色和成熟期明显提前,果实外观显着改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贮藏实验表明,不套袋果实的硬度下降速度比套袋果实更快。贮藏前期(0-28d),用黄色蜡纸袋与黑色网袋进行套袋处理的火龙果果肉Vc含量高于对照。

徐莉莉[5](2017)在《分析果树栽培特点与果树管理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果树经济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主要方面,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们对水果品质愈发注重,所以,对果树经济的影响也愈发明显,通过对果树栽培特点的分析,提出果树管理措施。

李红锐[6](2017)在《曲靖市红地球葡萄套袋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于2016年4-8月在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翠峰街道一个树龄为5年的中等管理水平的葡萄园内进行,供试品种为单篱式栽培,株行距为1x3米的红地球葡萄,供试果袋材质分别为自制报纸袋、葡萄专用袋。试验目的在于通过套袋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套袋可促进葡萄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能有效防止裂果的发生。在不同处理中,套报纸袋、套专用袋葡萄果穗的果面着色率分别为70%、98%,不套袋的着色过深呈深紫红色。套报纸袋、专用袋、不套袋的果穗、果粒裂果率分别为40%、20.83%、13%、6.25%、100%、59.5%。2.套袋提高了葡萄果实的总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果实总酸,套袋果实风味明显优于不套袋,在曲靖地区,红地球葡萄盛花期后30天-50天进行套袋,葡萄果实的品质好。3.不同材质果袋对葡萄产量的影响不大,但选择不同的套袋时间对单穗、单粒重有差异,以5月10日套袋效果最佳;在葡萄收获10天前摘袋与不摘袋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对外观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收获前不摘袋果面着色均匀、粉层厚,收获前摘袋的果面易被刮花。4.曲靖地区种植葡萄易受鸟、白腐病、夜蛾的为害,不同材质果袋防治鸟、白腐病、夜蛾为害效果有差异,其中套专用袋效果最好。套报纸袋、套专用袋、未套袋、果穗受鸟害的比例分别为14%、0、22%;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21.3、5.2、40.2,葡萄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后,病情指数可下降10.8、3.4、23;受夜蛾为害的果穗、果粒比例依次分别为8.0%、8.5%、0.0%、0.0%、11.9%、12.5%。综上所述,套袋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使果实色泽均匀、鲜艳;提高了葡萄果实的总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口感好。5月10日进行套袋,可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选择适当材质的果袋是解决鸟、白腐病、夜蛾为害的有效途径。套袋可带来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夏娟[7](2017)在《果实套袋取袋撑口机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食物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果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健食品,为提高水果果品的品质,套袋技术应运而生。水果套袋技术是提高水果外观品质、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残害的有效途径。目前水果套袋仍处于人工操作阶段,对于果农来说是季节性强,时效性要求高,短时间内要完成大量作业的劳动。为了减轻果农的劳动负担,提高果品的质量,增加果农收益,大力研究和发展套袋机械符合我国的水果产量大国的实际利益。根据手工套袋的动作过程,可以分为取袋、撑袋、套袋、折袋和拧袋。取袋和撑袋部分作为整个套袋过程的独立组成部分和关键一环,是套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取袋和撑袋部分进行设计研究。针对非串型中小型球形果实进行双层纸袋套袋过程中取袋撑口机构的研究,为后续的封口机构做准备,为不管是人工辅助套袋还是果实套袋装备的研制和应用奠定基础。机构将取袋部分和撑袋部分合为一体,简化装置,减少成本,便于操作。取袋撑口机构中针对取袋撑口执行机构创新提出一种撑口手爪,利用连杆机构的变型可应用于实现纸袋的入袋和撑口两个动作,减少动力源。本文设计一种取袋撑口装置,包括取袋撑口执行机构、纸袋盒、辅助开口装置、驱动控制系统和机架。将一摞纸袋装入纸袋盒内并使纸袋有一个初始开口,在辅助开口装置小风扇的作用下增大纸袋初始开口便于撑口手爪伸入纸袋实现取袋撑口动作,驱动取袋撑口执行机构中的XY两轴同步带模组实现撑口手爪XY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进行伸入纸袋取袋撑口动作。本文旨在利用黑箱法对取袋撑口机构进行功能分析,找出最优技术物理解决方案,进行取袋撑口执行机构的机构设计和尺度设计;对设计的取袋撑口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学建模、pro/e运动学仿真和基于RecurDyn V7R2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针对取袋撑口系统撑口过程进行刚柔耦合仿真分析,研究执行机构在取袋撑口过程中的运动特性及撑口过程中对纸袋的作用效果;对取袋撑口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并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装置进行建模仿真分析,验证装置有无干涉,进行控制系统设计,选型控制元件并进行控制系统硬件和流程设计;制作取袋撑口物理样机进行对取袋撑口效果及效率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因素及水平,记录试验数据并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该取袋撑口装置的可行性。

韩松淇[8](2016)在《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绿色水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所以,如何保证水果生产质量安全可靠以及推广此项技术就成为本文论证的焦点问题。水果套袋技术推广是将针对果实进行的周期性保护的一项技术措施,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平台,推广应用于果业生产中。该措施的优点就在于可以使果实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减少果面锈斑,使果点变浅,防止果面受到外界污染,进一步促进果实着色,有效地减少果实农药残留量,也便于果实成熟时分期分批采收,同时还可以提高水果耐贮性等。因此,水果套袋技术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提高果实品质和降低水果农药残留量的先进技术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发展绿色果品不可缺少的有效技术措施。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于了解水果套袋技术的推广现状以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强有力的解决措施,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水果果实质量安全。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以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为例,通篇论述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在推广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现有的农业推广现状进行综述和梳理,对主要研究成果及其观点进行评述。第二章首先阐明了水果套袋技术的概念,其次对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理论以及推广程序、步骤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三章为本文的研究背景,以辽宁省的水果套袋技术现状分析该技术的推广手段,方法,范围,亩数,面积等。第四章探究水果套袋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分析水果套袋技术属于推广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第六章针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要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对水果套袋技术推广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

高晓莹[9](2016)在《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苹果是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冠,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种植。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生产大国,而山西省是中国主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苹果产业经济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山西运城的苹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中,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0之后,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小规模的农户契约生产模式与社会化大规模消费市场的冲突,苹果的种类需求不断扩大和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苹果品质的需求不断上升,以及在苹果种植中出现的产前、产中、产后各阶段服务的脱节等等,都有待于解决和提高。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山西运城苹果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基于此观点,本研究以山西运城万荣县高村乡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当地的苹果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促进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简单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苹果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综述。对苹果产业相关的一些理论,如农业产业化理论、苹果产业化理论、苹果产业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述,并对国外发达国家的苹果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第三部分,对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包括万荣县高村乡的自然、气候、地理和土壤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地苹果产业化发展的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针对上一章的分析,对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制约当地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对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化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应的策略和建议。第六部分,结论。对论文探讨的问题的总结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金建芳[10](2016)在《不同果袋及疏果次数对桃采前落果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果实的疏花疏果及套袋是生产优质、高档果品的重要措施,已在桃、苹果、梨、葡萄等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但由于品种、地域、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与品种相配套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管理,从而造成采前落果、果实商品性和营养品质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市近几年新引进的桃品种‘赤月’和‘迟湖景’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一次性、二次性、三次性三种不同疏果次数,白色、黄色、报纸三种不同纸质果袋套袋,结合果实生长发育进程监测,研究不同处理对两个桃品种采前生理落果、成熟期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本地桃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如下:1、在不同果袋使用上,三种套袋果实均无裂果,都表现为套报纸袋单果重略大,但含可溶性固形物低、色泽差、成熟晚,落果率高。‘赤月’套黄袋落果率最低,且果实综合品质优,成熟早,推荐使用黄色果袋。‘迟湖景’套白袋落果率最低,果实综合品质优,成熟略早于报纸袋,推荐使用白色果袋。2、在疏果次数上,认为三次疏果较为合适。‘赤月’疏果时间分别在花后38天、47天、55天左右,‘迟湖景’疏果时间分别在花后40天、49天、60天左右。3、桃果实发育过程中采前落果的趋势逐渐加重,进入成熟期后表现明显,特别是‘赤月’品种尤为显着。建议‘赤月’7月上中旬完成果实采收(盛花期后107天左右),‘迟湖景’8月上中旬完成果实采收(盛花期后140天左右)。

二、开发苹果梨套袋技术提高果树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苹果梨套袋技术提高果树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新乡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果树产业研究综述
        1.3.1 国外果树产业发展经验研究
        1.3.2 国内果树产业发展研究
        1.3.3 河南省果树产业发展研究
第二章 新乡市果树产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新乡市果树产业发展历程
        2.2.2 近十余年新乡市果树产业发展变化
        2.2.3 产业构成现状
    2.3 小结
第三章 新乡市果树产业关键问题调研——以桃产业为例
    3.1 调查区域与内容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3.2.2 销售情况分析
        3.2.3 经营者群体分析
        3.2.4 管理与技术分析
        3.2.5 经营成本分析
        3.2.6 组织化程度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新乡市果树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 加强市场环境建设,提高营销水平
    4.2 提高经营者素质,推行标准化生产
    4.3 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4.4 打造果树品牌,提高果品知名度
    4.5 重视政策支持,增加发展动能
    4.6 加强协会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新乡果树产业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果树栽培特点与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果树栽培特点
    1、栽培周期长
    2、不同种类果树生长习性存在很大差异
    3、果树个体间存在砧穗关系
二、果树种植技术要点
    1、矮化密植技术
    2、无毒苗木技术
    3、机械化种植技术
三、果树栽培管理措施
    1、栽培环境和种植区域的选择
    2、科学选种
    3、套袋技术
    4、施肥管理
    5、病虫害防治技术
    6、除草管理
四、结语

(3)劳动成本上升背景下桃农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果品质量差异
        2.1.2 精细管理技术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柠檬市场理论
        2.2.3 声誉理论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农村劳动力价格变化趋势及成因
        2.3.2 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农户生产的影响
        2.3.3 果品生产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数据说明
    3.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3.1.1 劳动力价格对桃农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影响
        3.1.2 劳动力价格对不同交易特征桃农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3.1.3 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对果品生产的影响分析
    3.2 微观数据来源与说明
        3.2.1 试验站数据说明
        3.2.2 随机样本的选取
    3.3 调查问卷设计与说明
        3.3.1 问卷调查内容
        3.3.2 问卷设计及说明
第四章 我国桃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4.1 我国桃生产概况
        4.1.1 栽培面积与产量
        4.1.2 栽培区域与布局
        4.1.3 区域性发展差异
        4.1.4 栽培的成本收益
    4.2 农户果园精细管理技术现状
        4.2.1 果园精细管理技术的总体现状
        4.2.2 不同地区桃农精细管理技术投入
    4.3 我国桃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
        4.3.1 单产水平的持续增加
        4.3.2 生产成本的快速增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劳动力价格对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影响:整体趋势与差异分化
    5.1 精细管理技术的要素结构
        5.1.1 作物属性与要素替代差异
        5.1.2 起始禀赋与要素替代差异
    5.2 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影响:整体趋势
        5.2.1 模型与变量说明
        5.2.2 估计方法的选择
        5.2.3 整体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影响
        5.2.4 不同精细管理子技术投入的影响
    5.3 劳动力价格影响的异质性分析:基于交易对象差异
        5.3.1 交易主体的多样性
        5.3.2 模型与变量说明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4 中间商渠道的内部再探讨
    5.4 劳动力价格影响的异质性分析:基于重复交易差异
        5.4.1 交易次数的频繁性
        5.4.2 模型与变量说明
        5.4.3 内生性分析
        5.4.4 估计方法的选取
        5.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下的桃农农药施用行为分析
    6.1 桃农农药施用现状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6.2.1 内生性分析
        6.2.2 模型构建
    6.3 估计方法的选取
        1.模型识别
        2.估计方法
    6.4 模型估计与结果
        6.4.1 单次农药施用量的影响分析
        6.4.2 每亩农药施用总量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下的桃农产出分析
    7.1 鲜桃产品结构划分现状
        7.1.1 鲜桃产品结构划分主体
        7.1.2 鲜桃产品结构划分依据
    7.2 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对鲜桃产出的调整效应分析
        7.2.1 模型与变量设定
        7.2.2 内生性分析
        7.2.3 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对产值水平影响的实证结果
        7.2.4 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对果品结构影响的实证结果
    7.3 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对农户栽培的经济效益分析
        7.3.1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收益比较
        7.3.2 不同果品结构下的成本收益比较
        7.3.3 模型与变量设定
        7.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7.4 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对化学要素边际收益的影响
        7.4.1 肥料边际效益分析
        7.4.2 农药边际效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全文结论
    8.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套袋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套袋技术的应用情况
        1.2.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1.2.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1.2.3 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1.2.4 不同果袋材料的影响
        1.2.5 不同套袋时间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果实发育环境测定
        2.2.2 果实外观品质
        2.2.3 果实内在品质
        2.2.4 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2.5 病、虫果分级与统计
        2.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套袋材料的初步筛选
        3.1.1 各果袋透光率比较
        3.1.2 夏季套袋果实外观品质
        3.1.3 夏季套袋果实内在品质
        3.1.4 田间表现
    3.2 三种果袋对果实生长品质的影响
        3.2.1 对生长过程的影响
        3.2.2 果实外观品质
        3.2.3 果实内在品质
    3.3 三种果袋微域环境比较
    3.4 贮藏果实外观品质变化
        3.4.1 转色情况统计
        3.4.2 贮藏果实的色泽变化
        3.4.3 贮藏果实内在品质变化
4 讨论与结论
    4.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4.1.1 套袋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4.1.2 套袋对病、虫等危害的影响
        4.1.3 套袋对果实大小及单果重的影响
    4.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4.3 套袋对贮藏品质的影响
    4.4 火龙果套袋经济效益的评价
致谢
参考文献

(5)分析果树栽培特点与果树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果树栽培的特点
    1.1 不同果树生长习性差别较大
    1.2 栽培周期长
    1.3 果树栽培具备持续性
    1.4 果树开花结果的多样性
2 果树栽培的管理措施
    2.1 在挑选树苗中的管理措施
    2.2 果园选址方面的管理措施
    2.3 学习并运用完整的果实套袋技术
    2.4 果树的病虫害防治
3 结语

(6)曲靖市红地球葡萄套袋技术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1.1.1 套袋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1.1.2 套袋与日灼的研究
        1.1.3 其他研究
        1.1.4 果袋研究方向
    1.2 曲靖水果产业发展状况
        1.2.1 发展环境
        1.2.2 发展规划
        1.2.3 机遇和挑战
    1.3 套袋技术在葡萄栽培上的应用
        1.3.1 曲靖葡萄产业概况
        1.3.2 葡萄套袋技术推广应用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葡萄套袋与果实外观品质比较试验
        2.2.2 葡萄套袋与果实内在品质比较试验
        2.2.3 葡萄套袋与果实产量试验
        2.2.4 葡萄套袋与鸟害的比较试验
        2.2.5 葡萄套袋与白腐病的比较试验
        2.2.6 葡萄套袋与夜蛾危害的比较试验
    2.3 试验测定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葡萄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3.1.1 葡萄套袋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3.1.2 葡萄套袋对果实光洁度的影响
    3.2 葡萄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3.2.1 套袋对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3.2.2 套袋对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2.3 葡萄套袋时间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3.3 葡萄套袋对产量的影响
        3.3.1 葡萄套袋时间与产量的影响和分析
        3.3.2 葡萄收获前摘袋与不摘袋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和分析
        3.3.3 葡萄不同套袋材质与产量的影响与分析
    3.4 葡萄套袋对鸟、病、虫害的影响
        3.4.1 葡萄套袋与鸟害的情况与分析
        3.4.2 葡萄套袋与白腐病的比较试验
        3.4.3 葡萄套袋与夜蛾危害的影响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葡萄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4.1.1 葡萄套袋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4.1.2 对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4.2 葡萄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4.2.1 对果实糖、酸、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
        4.2.2 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4.3 套袋对葡萄产量的影响
        4.3.1 套袋时间对产量的影响
        4.3.2 葡萄采收前摘袋与不摘袋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3.3 不同套袋材质对葡萄产量的影响
    4.4 葡萄套袋对果实鸟、病虫害的影响
        4.4.1 葡萄套袋对鸟害的影响
        4.4.2 葡萄套袋对白腐病的影响
        4.4.3 葡萄套袋与夜蛾危害的影响
第五章 曲靖市葡萄套袋推广情况
    5.1 基本情况
    5.2 套袋技术要点
        5.2.1 果袋的选择
        5.2.2 套袋前的管理
        5.2.3 套袋
    5.3 果实套袋技术推广综合效益分析
        5.3.1 经济效益分析
        5.3.2 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果实套袋取袋撑口机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人工套袋动作过程解析
    1.3 国内外水果套袋装置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手工辅助型套袋装置研究简述
        1.3.2 半自动型套袋装置研究简述
        1.3.3 全自动型套袋装置研究简述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2 取袋撑口机构设计
    2.1 取袋撑口技术要求
    2.2 取袋撑口机构方案综合
        2.2.1 利用黑箱法寻找取袋撑口机构总功能的转换关系
        2.2.2 总功能分解
        2.2.3 寻找原理解法和原理解组合
    2.3 取袋撑口执行机构方案设计
        2.3.1 机构原理方案
        2.3.2 撑口手爪尺度综合
    2.4 本章小结
3 取袋撑口执行机构仿真分析
    3.1 手爪撑口过程运动学建模
        3.1.1 撑口手爪运动坐标系
        3.1.2 撑口手爪运动学模型
        3.1.3 撑口手爪与纸袋作用中心点运动分析
    3.2 取袋撑口执行机构运动学仿真
        3.2.1 仿真方法
        3.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3 撑口过程刚柔耦合仿真分析
        3.3.1 仿真方法
        3.3.2 不同速度撑口过程仿真
        3.3.3 不同行程撑口过程仿真
        3.3.4 撑口过程纸袋变形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取袋撑口装置设计
    4.1 关键部件设计
        4.1.1 取袋撑口执行机构结构设计
        4.1.2 纸袋盒的设计
        4.1.3 辅助开口装置设计
        4.1.4 机架的设计
        4.1.5 整机结构仿真
    4.2 控制系统设计
        4.2.1 控制元件选型
        4.2.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2.3 控制系统流程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取袋撑口装置试验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设计
        5.2.1 因素分析
        5.2.2 评价指标
        5.2.3 试验步骤
    5.3 撑口手爪撑板材料试验
        5.3.1 撑板材料摩擦系数测定
        5.3.2 不同撑板材料取袋撑口试验
    5.4 运动轨迹取袋撑口试验
        5.4.1 试验结果
        5.4.2 试验结果分析
    5.5 运行速度取袋撑口试验
        5.5.1 试验结果
        5.5.2 试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B 不同因素水平取袋撑口试验结果记录
附录C TC55运动控制器编程

(8)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技术推广
        2.1.2 水果套袋技术
    2.2 理论基础
        2.2.1 “创新扩散”理论
        2.2.2 “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2.3 农业推广模式
        2.3.1 政府主导型
        2.3.2 公司带动农户型
        2.3.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
        2.3.4 大学为依托型
    2.4 农业推广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章 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的现状
    3.1 水果套袋技术现状
    3.2 水果套袋技术推广机构及人员现状
    3.3 水果套袋技术推广方法
    3.4 水果套袋技术推广面积、区域及规模情况
第四章 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4.1 现有水果套袋技术存在的问题
        4.1.1 害虫进袋危害
        4.1.2 幼果脱落
        4.1.3 果袋封口不严
        4.1.4 着色不均
    4.2 水果套袋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4.2.1 国产果袋质量差异悬殊,良莠不齐
        4.2.2 果袋质量低,损伤果实严重
        4.2.3 套袋技术不过关
第五章 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5.1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5.2 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推广效率低下
    5.3 农业技术推广手段不完善
    5.4 生产中只重视套袋,轻视配套措施
第六章 促进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6.1 提高各级干部和果农对水果套袋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6.2 抓好农民科技培训与指导
    6.3 强化政府职能,正确引导果农应用套袋技术
        6.3.1 加强水肥管理技术
        6.3.2 病虫害管理技术
        6.3.3 树体修剪
        6.3.4 摘袋后管理技术
    6.4 建立示范园,扩大宣传效应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2.1 苹果产业化相关理论
        2.1.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1.2 比较优势理论
        2.1.3 技术创新理论
        2.1.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苹果种植
        2.1.5 农业产业化对苹果产业的指引
    2.2 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2.2.1 龙头企业
        2.2.2 服务社会化
        2.2.3 市场化一体化运作
        2.2.4 农民、技术、培训相结合
    2.3 可持续发展
    2.4 国外苹果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有关经验
        2.4.1 美国苹果产业化发展经验
        2.4.2 日本的苹果品种改良经验
        2.4.3 法国酒葡萄区域化栽培模式
        2.4.4 西欧的IFP制度
第三章 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3.1 万荣县高村乡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地理环境
        3.1.3 土壤条件
        3.1.4 社会经济现状
    3.2 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3.2.1 苹果种植户经营状况调查
        3.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3 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3.2.4 数据与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4.1 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苹果产品优质率低下
        4.1.2 先进生产技术普及水平较低
        4.1.3 营销组织化程度低缺少品牌影响力
        4.1.4 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发展保障能力弱
    4.2 制约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的因素
        4.2.1 小规模分散经营
        4.2.2 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结合不紧密
        4.2.3 政府对果农再生产的督促引导不到位
        4.2.4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苹果产业化发展
第五章 促进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 万荣县高村乡苹果具体的发展思路
        5.1.1 制定可持续目标
        5.1.2 建设生态果园
    5.2 万荣县高村乡苹果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5.2.1 开拓新模式,提倡新技术
        5.2.2 强化科技推广,确保优质果品种植
        5.2.3 调节果园产量,控制果园面积
        5.2.4 推进绿色果品基地建设
        5.2.5 夯实苹果品牌战略,促进品牌效应
        5.2.6 培育专业农业技术人员
        5.2.7 实现企业互动,促进龙头企业发展
        5.2.8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10)不同果袋及疏果次数对桃采前落果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桃疏花疏果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1.1 日本桃疏花疏果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1.2 我国桃疏花疏果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1.3 桃疏花疏果研究进展
    2 桃果实套袋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2.1 日本桃果实套袋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2.2 我国桃套袋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2.3 桃果实套袋的研究进展
        2.3.1 套袋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2.3.2 套袋对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2.3.3 套袋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2.3.4 套袋对果实糖酸等含量的影响
        2.3.5 套袋对果实香味的影响
        2.3.6 套袋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2.3.7 果实套袋对防病虫害效果及农药残留的影响
        2.3.8 套袋对桃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的影响
        2.3.9 套袋对桃果实采前落果的影响
    3 研究目的与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类型果袋对桃品质及采前生理落果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果袋对‘赤月’和‘迟湖景’桃果实外观质量的影响
        2.2. 不同类型果袋对‘赤月’和‘迟湖景’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类型果袋对‘赤月’和‘迟湖景’桃果实成熟度的影响
        2.4 不同类型果袋和疏果次数对‘赤月’、‘迟湖景’桃果实采前生理落果的影响
    3 小结
第三章 桃果实发育进程中采前生理落果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疏果次数和疏果率对桃采前生理落果的影响
        2.2 ‘赤月’和‘迟湖景’桃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落果规律
        2.3 ‘赤月’和‘迟湖景’果实落果趋势
    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1 不同种类果袋对‘赤月’和‘迟湖景’桃果实的的品质影响
    2 不同种类果袋对‘赤月’和‘迟湖景’桃采前生理落果的影响
    3 不同疏果次数和疏果率对桃采前落果的影响
    4 ‘赤月’和‘晚湖景’桃果实生长发育进程中采前落果趋势
    5 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四、开发苹果梨套袋技术提高果树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乡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 史中胜.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2)
  • [2]果树栽培特点与管理措施[J]. 王春荣,李琳. 农业工程技术, 2019(32)
  • [3]劳动成本上升背景下桃农精细管理技术投入及其影响研究[D]. 袁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4)
  • [4]套袋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D]. 孙璐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分析果树栽培特点与果树管理措施[J]. 徐莉莉. 农业与技术, 2017(24)
  • [6]曲靖市红地球葡萄套袋技术推广应用研究[D]. 李红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5)
  • [7]果实套袋取袋撑口机构设计与试验研究[D]. 夏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研究[D]. 韩松淇. 吉林大学, 2016(03)
  • [9]万荣县高村乡苹果产业发展研究[D]. 高晓莹.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10]不同果袋及疏果次数对桃采前落果及品质的影响[D]. 金建芳. 浙江大学, 2016(09)


果树论文 葡萄种植技术论文 水果营养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上一篇:西瓜病毒病综合防治
下一篇:华主席会见了全国科学大会筹备会和测绘等会议的代表——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副主席王东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