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杨春,罗英瑾,高艳[1](2015)在《提高留学生系统解剖学实习课全英文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及与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已成为首都医科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解剖学是留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多元化的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研室在新形式下深入探讨的新课题。通过几年的探索,教研室分别从加强师资培养、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德育教育及改良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美思,钟鸣,王兆元,范玉,薛庆蕊,王天禹[2](2014)在《双语教学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课中的应用与分析》文中指出教育部2001年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生物医学等专业[1]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已经陆续开展了双语教学课程。为了探讨双语教学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本教研组首先在实习课上开展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2007级口腔专业本科生29人(2011年上班学期上课)和口
杨畅,唐莹,刘海兴,梁栋阳,金春峰,崔勇[3](2012)在《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认识和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语教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高素质、具备综合能力人才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考验。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措施,要求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我校2004年开始在专业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我们
宋翠荣,田静,张海峰,赵文涛[4](2009)在《浅谈涉外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的双语教学》文中提出涉外护理专业是面向国外市场培养高级护理人员的专业,其教学中必定要采用双语教学以适应将来护理人员走出国门的需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大量的解剖名词是学生将来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
范艳,王金德,巴迎春,刘承杏,陈绍春,郭家智[5](2008)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中认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其重要性早就不言而喻.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我国同世界其它国家的联系越发紧密.为了与世界接轨,
熊鲲,黄良,曾志成[6](2003)在《人体解剖学实习课双语教学浅谈》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四种心得体会介绍 ,探索上好一堂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实习课的可能方法 ,为促进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依据。
唐兴国,任春丽,刘宏伟,李斌斌[7](2013)在《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体会》文中认为承德护理职业学院由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院校后,对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外护理专业是我院重点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国际护理人才,使护理人员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并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护理人才国际化的形势。同时涉外护理专业必须开展双语
张永杰,顾振,李敏,肖明,丁炯[8](2012)在《人体解剖学“双语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文中认为为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的新型医学人才,探索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开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双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辅建设、教学方法及考试改革等方面精心组织与凝练,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杨伯宁,韦力,劳明,郭灵[9](2007)在《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现况与思考》文中认为
王金德,范艳,巴迎春,李雪涛,孟步亮,李仲铭[10](2007)在《关于我院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我院双语教学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提出了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和师资培训的几点建议,并对初期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建设高素质并与国际接轨的师资队伍 |
| 2优化教学方法,较多使用“提问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及适当渗入“双语”教学 |
| 3注重留学生德育教育,加强课堂管理,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 2 结果和讨论 |
| 2.1 考试成绩, 问卷调查结果 |
| 2.2 讨论 |
| 1“双语教学”的定义和施行的必要性 |
| 2 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 |
| 2.1 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开展双语师资培训 |
| 2.2 科学地选用教材和合适的教学方法 |
| 2.3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 |
| 2.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 1 理论课 |
| 1.1 课前认真备课 |
| 1.2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
| 1.3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
| 1.3.1 以母语为主, 攻克英语专业词汇 |
| 1.3.2 采用全英语教学 |
| 1.3.3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
| 1.3.4 安排预习 |
| 1.3.5 用英语提问及回答 |
| 2 实验课 |
| 3 开展双语教学应加强和改善的方面 |
| 1 课前认真进行双语教学备课 |
| 2 选用一本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 |
| 3 实习课的双语教学要密切结合标本、课件等 |
| 4 实习课后安排专业英语材料作为下一章节预习内容 |
| 1 理论课教学 |
| 1.1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
| 1.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 1.3 双语教学 |
| 1.4 采用全英语教学 |
| 1.5 强调比较、标志、复习, 加强记忆 |
| 2 实验课教学 |
| 一、教学理念革新 |
| 二、教学条件改革 |
| (一) 软件建设。 |
| 1.教辅建设。 |
| 2.网络教学建设。 |
| (二) 硬件建设。 |
| 三、教学过程改革 |
| (一) “指导式”课前自学。 |
| (二) “讨论式”理论教学。 |
| (三) “小组式”实验教学。 |
| 四、考试制度改革 |
| 五、教学改革效果 |
| (一) 学生反馈。 |
| (二) 考试成绩。 |
| 六、讨 论 |
| 1 双语教学的内涵和尺度上, 还没有公认的标准 |
| 2 教学对象 |
| 3 教学模式上百花齐放 |
| 4 教学时数差异很大 |
| 5 师资严重缺乏 |
| 6 考评缺少可比性 |
| 7 学生的反应 |
| 1 唤醒广大师生的双语教学意识 |
| 2 引入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投入, 完善质量监控 |
| 3 师资培训 |
| 4 双语教学的层次 |
| 5 初期双语教学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