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65例诊治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65例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唐晓丽[1](2021)在《血浆对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在基层医院常见,死亡率也相对较高,通过给予重症患者输注冰冻血浆治疗,观察输血浆的临床效果,借此评估能否改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预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5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中毒患者均符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2016)》的诊断标准。依据患者是否输血浆分为血浆组(n1=28)和无血浆组(n2=27),血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入院后一周之内给予了200~800m L不等的冰冻血浆输注。以入院后第7天为疗效终点,观察患者第7天血浆胆碱酯酶水平、第7天脱机拔管率,以及出院时复能剂的总使用量,平均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入院时在性别、年龄、中毒剂量、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毒物种类等基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输血浆后胆碱酯酶水平较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组患者复能剂的使用量与无血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浆组入院后第7天脱机拔管率、平均住院时间及预后与无血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输注血浆可以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提供外源胆碱酯酶,提升血浆胆碱酯酶水平减少,从而复能剂的用量。虽然本实验的结果未能证实血浆输注可以缩短患者的第7天的脱机拔管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通过血浆输注能提供外源胆碱酯酶,特别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同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时,或胆碱酯酶复活缓慢时,在复能剂及阿托品充分使用的前提下,更应该尝试早期给予血浆治疗。

肖康[2](2019)在《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流行病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5年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急性农药中毒提供依据,为本地区急性农药中毒的诊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急性农药中毒的466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描述分析其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人来源、居住地、毒物种类、中毒时间、中毒原因、中毒途径、住院时间和转归。结果共收集了近5年466名急性农药中毒住院病人。其中,2014年105例,2015年115例,2016年97例,2017年74例,2018年75例。急性农药中毒住院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纳入的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中,男性有211人(45.28%),女性有255人(54.72%),男女比例为1∶1.21。病人年龄分布在50-69岁者居多,占35.62%。中毒病人主要来自农村地区(90.99%)。中毒病人中农民人数超过一半(56.87%)。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及以下学历者(61.16%)。急性农药中毒的原因分为自杀和意外,自杀是急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73.39%)。口服是最常见的中毒方式(94.64%)。急性农药中毒的主要毒物为抗凝血类杀鼠剂(29.40%),其次为有机磷杀虫剂(25.75%)。急性农药中毒以夏季多发。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6.04±5.30)天。有150人接受了血液净化治疗(32.19%)。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治疗有效率达92.27%。治愈率为47.85%,好转率为42.27%,死亡率为2.36%,拒绝治疗率为6.44%,转诊率为1.07%。死亡的病人主要是有机磷杀虫剂中毒6人(5.00%)和百草枯中毒4人(33.33%)。结论急性农药中毒病人以老年人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农村地区多发,夏季多发,中毒病人多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者。自杀是急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方式主要为口服中毒。最常见的毒物为抗凝血类杀鼠剂,其次为有机磷杀虫剂。可根据这些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童武进,黄星,汤彦,吉春风,陆伟荣[3](2019)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IMS)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3月15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致IMS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抬头困难、合并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是急性有机磷中毒致IM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洗胃时间、血流灌注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是影响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IM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上述影响因素,对IMS进行早期规避或预防,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于玲家,菅向东,李秀芹,王文君,吴煜峥[4](2019)在《农药中毒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肾损伤是农药中毒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早,持续时间长,轻度农药中毒性肾病通过临床治疗大多可以痊愈,而中、重度农药中毒性肾病往往病死率高,预后差。不同种类的农药所引起的中毒性肾病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通过文献复习,对常见的肾脏损伤机制进行了回顾分析,认为其机制包括:横纹肌溶解致肾小管堵塞,肾小管细胞线粒体损伤导致脂质过氧化应激反应,乙酰胆碱积聚致血管强烈收缩-缺血缺氧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毒物蓄积对肾小管细胞的损害,继发性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致间质性肾炎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周汝宁,宋倩,康莹[5](2018)在《路径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ID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路径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各护理项目时间、住院费用、预后情况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清洁肠道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达到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中间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可优化工作流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管重严[6](2017)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SOPP)患者的早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为ASOPP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急救医学科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213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得到符合研究标准的ASOPP患者130例,收集患者的预后、性别、年龄、服药剂量、服药种类、服药至洗胃时间、是否血液灌流治疗(HP),入院即刻的血常规、胆碱酯酶、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尿素氮(BUN)、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淀粉酶、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碳酸氢根(HCO3-)、血钙检测结果,记录脏器损害的种类和数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 II)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107)与死亡组(n=23),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预后的相关程度,将与预后相关程度强的指标绘制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以评估各指标对ASOP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130例ASOPP患者中,存活107例,死亡23例,病死率17.69%,男性61例(46.9%),女性69例(53.1%),男:女=0.88:1;存活组男性47例(43.9%),女性60例(56.1%),死亡组男性14例(60.9%),女性9例(39.1%),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在1484岁之间,平均年龄47.21±16.50岁,中毒人群中以青年人居多58例(44.62%),中毒死亡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13例(56.52%);死亡组平均年龄58±18.638岁,存活组平均年龄44.89±15.121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2)130例ASOPP患者,服药剂量在10500ml之间,平均服药剂量102.19±88.388ml;存活组的服药剂量为50(50,100)ml,死亡组的服药剂量为100(100,250)ml,死亡组的服药剂量多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3)死亡组的服药至洗胃时间长于存活组,HP所占比例低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4)入院即刻的实验室检查中,死亡组的胆碱酯酶、血钙、PH、Pa O2、HCO3-水平均低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死亡组的血糖、ALT、CRE、血淀粉酶、肌酸激酶同工酶、Lac、Pa CO2水平均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死亡组的GCS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APACHE II评分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6)ASOPP时,损害的主要脏器种类包括脑、肺、心脏、循环、肝脏、肾、胰腺、胃肠道,以脑、肺、心脏最常受累,其次为胰腺;存活组脏器损害发生率由高到低的脏器种类为:脑、肺、胰腺、心脏、肝脏、循环、肾,死亡组脏器损害发生率由高到低的脏器种类为:脑、心脏、肺、胃肠道、循环、胰腺、肝脏、肾;两组胰腺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脏器损害发生率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死亡组早期同时出现脏器损害的个数为4(4,5)个,明显高于存活组的脏器损害数目1(0,1)个,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7)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与预后相关性强(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0.4)的指标为血糖(r=0.417)、血钙(r=-0.415)、PH(r=-0.469)、Lac(r=0.469)、Pa O2(r=-0.409)、GCS评分(r=-0.649)、APACHE II评分(r=0.592)、脏器损害数目(r=0.661),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血糖、Lac、APACHE II评分、脏器损害数目均与预后呈正相关,血钙、PH、Pa O2、GCS评分均与预后呈负相关;(8)用于评估各指标对ASOP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由大到小依次为:脏器损害数目[AUC=0.981,可信区间(95%CI)=0.9591.0,P<0.01]、GCS评分[AUC=0.951,可信区间(95%CI)=0.9130.989,P<0.01]、APACHE II评分[AUC=0.947,可信区间(95%CI)=0.9060.988,P<0.01]、Lac[AUC=0.855,可信区间(95%CI)=0.7810.928,P<0.01]、PH[AUC=0.855,可信区间(95%CI)=0.7520.958,P<0.01]、血糖[AUC=0.815,可信区间(95%CI)=0.7200.911,P<0.01]、血钙[AUC=0.813,可信区间(95%CI)=0.7340.893,P<0.01]、Pa O2[AUC=0.810,可信区间(95%CI)=0.7210.898,P<0.01]。结论:(1)ASOPP时,年龄、服药剂量、服药至洗胃时间、入院即刻的胆碱酯酶、血糖、ALT、CRE、血钙、血淀粉酶、肌酸激酶同工酶、PH、Lac、Pa O2、Pa CO2、HCO3-、GCS评分、APACHE II评分、脏器损害数目为评估预后的早期预警指标;(2)经ROC曲线分析,对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的指标为脏器损害数目、GCS评分、APACHE II评分,其次为PH、Lac、血糖、血钙、Pa O2;(3)HP可降低ASOPP的病死率;(4)ASOPP时,脏器损害以脑、肺、心脏最常受累,死亡组脏器损害的发生率较高。

高珣,李爱焕,李娜,张玮,李雅琴,王岚,王维展[7](2015)在《血浆B型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及心肌酶评估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血浆B型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评估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价值。方法:128例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患者为有机磷中毒组,并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亚组41例,中度中毒亚组47例,重度中毒亚组40例。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给以受试者常规治疗后第1、3、5、7天进行静脉取血,检测血浆B型利钠肽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浓度。结果:四个时间点有机磷中毒组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有机磷中毒组患者随着中毒程度的加深,血浆B型利钠肽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浓度随之显着性增高(P<0.05)。结论:血浆B型利钠肽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浓度随着有机磷中毒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增大,可用于有机磷中毒并发心肌损害的及时、有效的诊断和评估。

周宗宝[8](2013)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中毒患者发生心脏损害时可出现心律失常,严重者易造成猝死。本文通过早期检查5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电图,并观察其变化,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特点,以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心律失常患者5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7例;年龄1563岁,平均(41.6±4.3)岁。中毒农药:甲胺磷22例,乐果21例,敌

王浩春,张锡刚,何跃忠,李光,汤雪萍,江云,刘鹏,林景厚[9](2010)在《6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不同种类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接触农药种类,将32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中毒农药种类分为6组,A组:氧乐果;B组:乐果;C组:甲拌磷;D组:甲胺磷;E组:敌敌畏;F组:对硫磷。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中毒剂量、诊断分级和呼吸衰竭发生率。结果:①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中毒剂量无明显差异。②呼吸衰竭总体发生率为41.85%,各组间差异明显。③重度中毒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为62.10%,各组间差异明显。结论:不同种类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毒剂的毒理学特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早期预测,并在救治的早期阶段采取预见性救治措施,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高嗣惠,刘辉,付平[10](2008)在《19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病学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年,795例的部分资料。[结果]农村,青壮年,女性,经口中毒,中毒剂量增大,晚上及下午(天),春末,夏,冬季(月)等是发病及死亡的主要窗口(P﹤0.01),中毒后接受正规医疗时间越晚死亡越多(P﹤0.01);1992年后发病率,1990年后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与科普宣传和提高了诊治水平有关;农村住校学生,儿童,误服误食误用,田间农药作业,农药运输,驱蚊,不明原因的昏迷,肺炎,精神障碍,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反复等与发病或死亡有一定关系。[结论]了解及掌握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及死亡的流行病学趋势,对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防治水平有益。

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65例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65例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血浆对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收集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急性农药中毒病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3.2 急性农药中毒的中毒原因、中毒方式
    3.3 急性农药中毒的毒物种类分析
    3.4 急性农药中毒的季节分布
    3.5 急性农药中毒病人的住院时间
    3.6 急性农药中毒病人的治疗后转归
第4章 讨论
    4.1 急性农药中毒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4.2 中毒原因与中毒方式
    4.3 急性农药中毒的毒物种类
    4.4 急性农药中毒的季节分布
    4.5 病人的住院时间
    4.6 病人的治疗后转归
    4.7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资料收集
    1.4 观察指标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IMS的单因素分析
    2.2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IM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影响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IMS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4 影响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IMS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4)农药中毒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药中毒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1.1 肾脏自身易感性
        1.1.1 生理方面
        1.1.2 解剖方面
        1.1.3 生化方面
    1.2 常见的肾脏损伤机制
        1.2.1 横纹肌溶解致肾小管堵塞
        1.2.2 肾小管细胞线粒体损伤导致脂质过氧化应激反应
        1.2.3 乙酰胆碱积聚致缺血缺氧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1.2.4 毒物蓄积对肾小管细胞的损害
        1.2.5 继发性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致间质性肾炎
        1.2.6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 农药中毒性肾病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的研究
    2.1 农药中毒的一般处理
    2.2 农药中毒性肾病预后评估
    2.3 农药中毒性肾病肾功能改善措施
        2.3.1 肌苷的应用
        2.3.2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2.3.3 避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
        2.3.4 积极处理并发症
        2.3.5 营养支持
3 小结

(5)路径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苏醒时间、用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2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6)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常规治疗
        2.1.1 一般处理
        2.1.2 催吐
        2.1.3 洗胃
        2.1.4 导泻
    2.2 特效解毒剂
        2.2.1 胆碱受体拮抗药
        2.2.2 胆碱酯酶复能药
    2.3 血液净化治疗
        2.3.1 血液灌流
        2.3.2 血浆置换
    2.4 对症支持治疗
        2.4.1 机械通气治疗
        2.4.2 高压氧治疗
        2.4.3 新鲜冰冻血浆
        2.4.4 其他
    2.5 其他药物
        2.5.1 苯二氮卓类药物
        2.5.2 碳酸氢钠
        2.5.3 脂肪乳
        2.5.4 硫酸镁
    2.6 新方法
        2.6.1 对氧磷酶
        2.6.2 烟碱受体拮抗剂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相关诊断标准
    3.2 治疗方法
    3.3 预后标准
    3.4 研究方法
    3.5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ASOPP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4.1.1 两组性别的比较
        4.1.2 两组年龄的比较
        4.1.3 两组服药相关情况的比较
    4.2 两组实验室检查的比较
        4.2.1 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胆碱酯酶、血糖水平的比较
        4.2.2 两组肝功、生化水平的比较
        4.2.3 两组血淀粉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比较
        4.2.4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的比较
    4.3 两组GCS评分、APACHE II评分的比较
    4.4 两组脏器损害情况的比较
    4.5 相关性分析
    4.6 ROC曲线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年龄、性别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2 服药剂量、农药毒性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3 服药至洗胃时间、HP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4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5 胆碱酯酶与 ASOPP 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6 血糖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7 ALT、TBIL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8 CRE、BUN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9 血淀粉酶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10 肌酸激酶同工酶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11 血钙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12 动脉血气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13 GCS评分、APACHE II评分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14 脏器损害数目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血浆B型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及心肌酶评估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2.1血浆B型利钠肽浓度检测结果
    2.2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检测情况
    2.3血清心肌酶浓度检测结果
3讨论

(8)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观察
        1.2.1 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1.2.2 心电图表现
        1.2.3 心律失常特点
    1.3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脏的影响
    3.2 心律失常发生特点
    3.3 治疗与预后

(9)6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间性别比例和年龄构成
    2.2 各组间中毒剂量对比
    2.3 不同种类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发生率对比
        2.3.1 中毒程度分级
        2.3.2 呼吸衰竭总体发生率
        2.3.3 各组间呼吸衰竭发生率对比
        2.3.4 各组间重度中毒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3.1 不同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发生率差异的原因分析
    3.2 临床意义

(10)19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年龄, 性别, 职业分布
    2.2 中毒途径, 品种与剂量
    2.3 中毒时间分布
        2.3.1 按天统计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死亡晚上及下午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及发病的高峰时段 (P﹤0.01) 。见图2。
        2.3.2 按月统计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死亡
        2.3.3 按年统计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与死亡
    2.4 中毒后正规急救时间与转归
3 讨论

四、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65例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浆对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D]. 唐晓丽.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流行病学分析[D]. 肖康. 南华大学, 2019(01)
  • [3]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童武进,黄星,汤彦,吉春风,陆伟荣.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9(03)
  • [4]农药中毒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 于玲家,菅向东,李秀芹,王文君,吴煜峥.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01)
  • [5]路径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 周汝宁,宋倩,康莹.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06)
  • [6]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 管重严. 吉林大学, 2017(01)
  • [7]血浆B型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及心肌酶评估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研究[J]. 高珣,李爱焕,李娜,张玮,李雅琴,王岚,王维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5(03)
  • [8]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J]. 周宗宝. 海南医学, 2013(17)
  • [9]6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J]. 王浩春,张锡刚,何跃忠,李光,汤雪萍,江云,刘鹏,林景厚. 临床急诊杂志, 2010(02)
  • [10]19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J]. 高嗣惠,刘辉,付平. 现代预防医学, 2008(09)


有机磷论文 有机磷农药论文 农药中毒论文 血浆置换论文 胆碱酯酶论文

上一篇:癌症发病机制假说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江泽民选人用人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