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经络感应现象与现代磁疗研究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经络传感现象与现代磁疗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林,张超凤,李德根,曹玉霞[1](2021)在《曹玉霞采用磁圆梅针叩刺结合耳穴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经验》文中认为假性近视是一种以视力下降为体征的眼科常见病,发病率高,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是困扰我国公共卫生的一大难题。长时间视近物可使睫状肌持续性痉挛而调节能力下降。曹玉霞主任医师认为,"持续性视物、痉挛"分别契合了中医学对于近视"血虚不荣、瘀滞不通"的病机认识,治宜养血活络,选穴时一方面选取具有生血、藏血、主血功效的耳穴肝、脾、心穴,另一方面选取眼周穴以疏通眼部气血经络,在此基础上采用磁圆梅针叩刺活血通络,结合耳穴按摩,提高低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该文介绍曹玉霞主任医师运用磁圆梅针叩刺结合耳穴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经验。

赵文[2](2021)在《基于中医状态辨识的《伤寒论》诊疗思维与逻辑及智能诊疗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对于优化医疗技术、增强健康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作为重要驱动力量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带来契机。中医只有借助新一轮科技的力量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结合是时代需要与必然趋势。目的:凝练《伤寒论》诊疗的中医思维与现代逻辑,基于中医状态辨识方法建立具有《伤寒论》特点的中医规范化诊疗电子数据集,并构建一个体现《伤寒论》诊疗特点的中医智能化辅助诊疗模型,实现从中医症状数据到临床用药的计算机智能化推荐过程。方法:1.通过文献书籍、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文献学研究,以“伤寒论”或含“伤寒杂病论”或含“张仲景”或含“经方”并且“思维”为主要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参考百度学术、卫生主管部门等相关文件资料,对含有《伤寒论》条文与经方研究的书籍与文献进行挖掘梳理,凝练出《伤寒论》的中医诊疗思维规律。2.通过现代逻辑学方法研究,对《伤寒论》经文进行深度挖掘,进一步厘清《伤寒论》所潜藏的现代诊疗逻辑规律。3.通过中医状态辨识方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对《伤寒论》经文中含有方药的条文进行逐一筛选,分纲别目,进一步明晰经文中的病位、病性信息,进而建立规范化《伤寒论》电子诊疗数据集。4.依据计算机图神经网络算法(GNN)和多层感知机技术(MLP)构建中医诊疗算法模型,实现从中医症状数据到临床用药的计算机智能化推荐,并以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三个评价指标对所建模型进行性能评估。结果:1.《伤寒论》的中医诊疗思维主要有汤方辨证思维、平脉辨证思维、症状辨证思维、动态辨证思维以及状态辨识思维。具体地,汤方辨证思维为最核心的诊疗思维。平脉辨证思维有证似脉异、证异脉同、一证多脉之分。症状辨证思维有症状相关、症状比较和症状真假之分。动态辨证思维有脉症动态和时相辨证之分。状态辨识思维是对人体不同疾病阶段所表现出的病证信息进行辨识,以病位与病性信息为最终辨识结果。2.《伤寒论》中主要潜藏了定义逻辑、归纳与演绎逻辑、分析与综合逻辑以及具体与抽象逻辑。各类逻辑往往在同一条文中同时出现,互为前提,共为一体,难以分割。3.所建《伤寒论》诊疗数据集共计358条,包含中医症状数据1407个、中医证型数据416个、状态要素(病位、病性)数据1823个、中药数据1846个,4个维度信息共计数据5492个。4.构建了一个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中医智能诊疗模型,主要涵盖中医数据特征聚合模块和中药预测模块。GNN模块的隐藏层数量最优设置为800,对于MLP模块的隐藏层数量最优设置为1000,对于特征提取模块,Se图中的N值最优设置为3,图卷积层数最优设置为1。5.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中医智能诊疗模型性能最优,K值为5时的精确率为63.04%,K值为10时的精确率为39.04%,K值为5时的召回率为74.10%,K值为10时的召回率为87.05%,K值为5时的F1分数为68.07%,K值为10时的F1分数为53.84%。结论:1.通过文献研究,凝练了《伤寒论》的中医诊疗思维,具体涵盖汤方辨证思维、平脉辨证思维、症状辨证思维、动态辨证思维以及状态辨识思维。五种辨证思维均体现了《伤寒论》以六经分纲判定病位、以八纲别目判定病性的普适性中医诊疗规律。2.通过现代逻辑学研究,梳理了《伤寒论》的现代逻辑方法,具体涵盖定义逻辑、归纳与演绎逻辑、分析与综合逻辑以及具体与抽象逻辑。3.通过中医状态辨识方法,建立了一个规范化的《伤寒论》电子诊疗数据集。4.通过计算机算法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中医智能诊疗模型,主要涵盖中医数据特征聚合模块和中药预测模块。5.通过模型评价指标间的对比,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中医智能诊疗模型性能优于传统中医诊疗模型。

陈程[3](2021)在《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干预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本次临床试验,观察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的干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今后全面推广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防控青少年近视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病例主要招募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南湖华锦花园艾耳堂诊所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招募患者前制定相关标准,按照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64名患者(124只患眼)纳入本次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62只患眼)。对照组予以单纯穴位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予以磁珠耳穴贴贴压耳穴。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接受健康宣教,需坚持执行用眼卫生要求。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结束1个月随访时的裸眼视力、临床症状评分作为观察指标予以统计分析,评价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干预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结果:1.完成本研究病例情况:经过筛选后有64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在试验过程中,因未遵循相关规定,对其中2例患者进行了剔除、脱落处理,最终观察组有31例(61只患眼)、对照组有31例(60只患眼)坚持完成了此次研究。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基线数据比较,p值均大于0.05,表明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具有可比性。3.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干预后、随访期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呈上升趋势,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随访期与干预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干预后、随访期的裸眼视力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裸眼视力,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干预后、随访期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与干预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干预后、随访期的临床症状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整体疗效分析: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4.8%、80.6%,对照组、观察组随访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8.4%、80.6%。比较干预后、随访期两组整体疗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本次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1.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与单纯穴位按摩均能改善近视青少年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裸眼视力,在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方面均能起到确切疗效。2.在改善近视青少年的临床症状和裸眼视力方面,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的短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穴位按摩。3.耳穴磁疗法、穴位按摩法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利于广泛推广以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生、进展。

李书雅[4](2020)在《磁圆梅针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磁圆梅针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本病提供一种有效、费用低、副作用少的方法。方法:将82例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康复科的符合标准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磁圆梅针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磁圆梅针叩刺主穴:患侧上肢肩髁、肩髎、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中渚,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一般叩刺部位皮肤微红为度,时间共20分钟。中药外敷的部位为整个患肢外侧,同时予以TDP灯照射,时间30分钟。每组每天均治疗1次,周6次,共3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均采用VAS评分、患侧上肢FMA评分、患手水肿评分、SHSS评分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对各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基线比较:本课题共纳入82例患者,由于某些原因脱落3例,最终收集有效病例79例,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及VAS、患侧上肢FMA、患手水肿及SHSS评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治疗3周后,对照组患者的VAS、患侧上肢FMA、患手水肿及S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可以减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症状;治疗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的VAS评分、患侧上肢FMA评分、患手水肿评分及S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磁圆梅针结合中药外敷有助于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期患者的症状。3)组间比较:经过3周的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组间的VAS评分、患侧上肢FMA评分、患手水肿评分及S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疗效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7.50%,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1)磁圆梅针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期的患者,具有针对性,可以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减轻患肢疼痛水肿的症状。(2)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及在此基础上采用磁圆梅针结合中药外敷的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减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症状,且后者临床疗效优于前者,值得临床推广。

张琨[5](2020)在《磁圆针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磁圆针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仓房沟分部针灸病房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30例试验组(磁圆针配合针刺治疗)和3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VAS与JOA评分变化并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在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JOA评分在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磁圆针配合针刺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前者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疗效较明显。

李泽丽,华颖,田青[6](2019)在《揿针结合磁疗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多导图睡眠图(PSG)监测睡眠结构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分值变化,探讨揿针结合磁疗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揿针内关穴结合磁疗涌泉穴疗法,对照组32例患者口服佐匹克隆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结构及PSQI分值变化,并于4周后进行随访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PSG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睡眠总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次数下降,观察组变化的幅度更显着;PSQI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各项分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0.05);疗效上:观察组有效率90.3%,对照组仅83.3%(P<0.05)。结论:揿针结合磁疗能有效地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且不破坏睡眠结构,临床效果明确,应用更有价值。

韦丽娇,谢祥勇,何碧华,程子昂,黎清兰[7](2019)在《磁疗棒与手法眼周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及低度近视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观察磁疗棒与手法眼周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及低度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经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后确诊为假性近视或低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磁疗棒眼周穴位按摩,对照组予手法眼周穴位按摩,两组按摩取穴、按摩时间及疗程均相同。治疗前、治疗1月及治疗2月对各组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及调节功能各项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后2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1月后治疗组视力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屈光度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双眼调节幅度、调节反应量改善、正负相对调节及调节灵活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显着提高(P<0.05),其中调节反应量、负相对调节及调节灵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佳。结论眼周穴位按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假性及低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及裸眼视力,且磁疗棒按摩改善视力起效时间较手法按摩快,在改善调节功能上优于手法按摩,但两种按摩方法在屈光度改变上无明显疗效。

杨彦茹[8](2019)在《磁极美容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磁极美容针和毫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Chloasma)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其优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中心门诊的72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在面部斑片区和体部的其他腧穴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6个疗程。6个疗程结束后对黄褐斑患者的皮损程度及伴随症状进行记录,通过填写皮损的面积积分、颜色积分、气滞血瘀证中医证候量化总积分,计算并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1、6个疗程后,两组黄褐斑的面积积分、颜色积分、气滞血瘀证中医证候量化总积分同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磁极美容针组降低的幅度更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比较:6个疗程后,磁极美容针组总有效率(91.4%)显着高于毫针组(68.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较:磁极美容针组总有效率(94.3%)显着高于毫针组(74.3%),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毫针疗法相比,磁极美容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更加显着,而且能够进一步改善中医证候的表现,疼痛刺激较轻、患者依从性好且安全性高,远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推广。

漆欣[9](2018)在《磁极美容针治疗Bell’s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磁极美容针治疗Bell’s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并与毫针针刺治疗Bell’s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相比较,探究磁极美容针治疗Bell’s面瘫是否具有临床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本病开展新思路。方法:将70例来自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中心门诊的Bell’s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磁极美容针治疗组和普通毫针对照组。治疗Bell’s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时,治疗组给予磁极美容针局部针刺患侧上下眼睑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穴位普通毫针治疗,余面针体针两组相同。对两组Bell’s面瘫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两侧眼裂在睁眼时的差值对比、进针时患者VAS疼痛评分和治疗后眼周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本研究课题选用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同时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的70例受试者,分为两组,各35例,普通毫针组脱落1例,实际纳入69例受试者,根据H-B功能分级,磁极美容针组(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普通毫针组(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9.4%。两组有效率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磁极美容针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毫针组。3.H-B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在患侧面部活动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比较:磁极美容针组共有3例受试者起针后眼周出血、淤青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普通毫针组有8例受试者起针后眼周皮下血肿、淤青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23.5%。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磁极美容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毫针组。5.治疗前和治疗后,患侧与健侧眼裂差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眼裂恢复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6.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磁极美容针组和普通毫针组针刺时疼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疼痛积分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极美容针组较普通毫针组进针时疼痛较轻。结论:1.磁极美容针治疗Bell’s面瘫眼睑闭合不全临床疗效优于普通毫针组,眼裂恢复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小。2.磁极美容针针刺时较普通毫针刺激小,进针时疼痛较轻,适合血管神经丰富,且比较肌肉层浅薄的敏感的眼周部位。

李姿儒,姜晨宇,胡玉立,解秸萍[10](2016)在《背俞穴磁疗紧身保健衣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今社会亚健康人群增多,保健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文章以中医经络腧穴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磁疗技术,设计一款背俞穴磁疗紧身保健衣,通过磁性纤维刺激背俞穴,以达防病治病目的;为广大百姓的保健提供更多选择。

二、经络传感现象与现代磁疗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络传感现象与现代磁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曹玉霞采用磁圆梅针叩刺结合耳穴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假性近视的病因病机
    1.1 经络阻滞,不得荣养
    1.2 血虚为本,目不得养
    1.3 肾精不足,脑髓不充
2 磁圆梅针叩刺结合耳穴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作用机制
3 取穴及操作方法
4 病案举隅
5 小结

(2)基于中医状态辨识的《伤寒论》诊疗思维与逻辑及智能诊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时代发展需要
    2 理论挖掘需要
    3 技术革新需要
第一部分 《伤寒论》诊疗的中医思维与现代逻辑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学方法
        2.2 逻辑学方法
    3 《伤寒论》医书基本信息探析
        3.1 医书名称作者分析
        3.2 医书版本分析
        3.3 医书价值分析
    4 《伤寒论》诊疗的中医思维探析
        4.1 《伤寒论》诊疗中医思维挖掘概述
        4.2 《伤寒论》的汤方辨证思维
        4.3 《伤寒论》的平脉辨证思维
        4.4 《伤寒论》的症状辨证思维
        4.5 《伤寒论》的动态辨证思维
        4.6 《伤寒论》的状态辨识思维
    5 《伤寒论》诊疗的现代逻辑探析
        5.1 《伤寒论》诊疗现代逻辑挖掘概述
        5.2 《伤寒论》的定义逻辑
        5.3 《伤寒论》的归纳与演绎逻辑
        5.4 《伤寒论》的分析与综合逻辑
        5.5 《伤寒论》的具体与抽象逻辑
    6 小结
第二部分 《伤寒论》诊疗数据集构建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中医状态辨识方法
        2.2 数据标注方法
    3 数据集构建结果
        3.1 中医症状数据
        3.2 中医证型数据
        3.3 状态要素(病位、病性)数据
        3.4 中药数据
第三部分 《伤寒论》智能化辅助诊疗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智能诊疗模型构建
        2.2 模型评估
    3 中医辅助诊疗研究
        3.1 中医辅助诊疗研究概述
        3.2 中医状态辨识在中医辅助诊疗中的应用
    4 “图神经网络”与“多层感知机算法”介绍
        4.1 图神经网络
        4.2 多层感知机算法
    5 MGNN智能诊疗模型构建
        5.1 中医数据特征聚合模块
        5.2 中药预测模块
    6 MGNN智能诊疗模型实验验证
        6.1 模型训练及软件实现
        6.2 数据拆分
        6.3 预测过程
        6.4 实验分组
        6.5 模型功能
        6.6 评价标准
        6.7 实验结果
    7 讨论
        7.1 中医诊疗规律研究层面
        7.2 中医诊疗数据集构建层面
        7.3 中医诊疗智能模型构建层面
总结展望
    1 本研究主要成果与创新
    2 本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伤寒论》诊疗数据集
    附录 2:中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中医辅助诊疗与《伤寒论》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干预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标准
        1.6 脱落病例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干预措施
        2.3 注意事项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不良反应观察
        2.7 质量控制方法
        2.8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基线水平比较
        3.3 疗效比较
        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近视的认识
        1.1 我国青少年近视流行现状
        1.2 影响因素
        1.3 发病机制
        1.4 西医治疗
    2 中医学对近视的认识
        2.1 病名溯源
        2.2 病因分析
        2.3 病机探讨
        2.4 中医治疗
    3 中医“治未病”理念
        3.1 “治未病”理念的渊源
        3.2 “治未病”理念在防治青少年近视中的体现
    4 干预方法选择依据
        4.1 选择耳穴磁疗的理论依据
        4.2 耳穴磁疗取穴依据
        4.3 穴位按摩作用机理
        4.4 穴位按摩选穴依据
    5 疗效分析
    6 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近视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3 用眼卫生要求
    附录4 临床症状评分表
致谢

(4)磁圆梅针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B 上肢FMA量表
致谢
作者简介

(5)磁圆针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临床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试验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LDH的研究近况
    2 中医对LDH的认识
    3 磁圆针治疗LDH的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与思考
    5 不足与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揿针结合磁疗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6 治疗方法
        1.6.1 口服西药对照组
        1.6.2 揿针结合磁疗观察组
    1.7 观察指标
        1.7.1 PSG睡眠结构
        1.7.2 PSQI评分
    1.8 疗效判定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PSG睡眠结构变化比较
    2.3 PSQI评分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7)磁疗棒与手法眼周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及低度近视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2 纳入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临床资料
    4 治疗方法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5.1 调节幅度
        5.2 调节灵活度
        5.3 调节滞后量
        5.4 正、负相对调节 (NRA、PRA)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8)磁极美容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复发情况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方法
        2.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评分标准
        3.2 疗效判定标准
        3.3 安全性评价
        3.4 不良反应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与分析
        5.1 病例完成情况
        5.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5.3 两组患者治疗前皮损积分和兼证积分比较
        5.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和兼证积分比较
        5.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差值和兼证积分差值比较
        5.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5.7 两组患者兼证疗效比较
        5.8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6 讨论
        6.1 黄褐斑与气滞血瘀
        6.2 磁极美容针的选择依据
        6.3 本课题研究选穴原则
        6.4 平补平泻法的选用
        6.5 安全性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 知情同意书
附件二 中医兼证观察评分方法和标准
附件三 黄褐斑皮损评分标准
附件四 不良反应记录表
附件五 病例资料收集表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的认识
    2 西医对黄褐斑的治疗
    3 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4 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
        4.1 内治法
        4.2 外治法
        4.3 联合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磁极美容针治疗Bell’s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随机方法
        2.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
        3.2 测量两侧眼裂在睁眼时的差值
        3.3 针刺时VAS指标
        3.4 不良反应
    4 疗效评价
    5 统计学处理
    6 结果
        6.1 病例收集情况
        6.2 两组受试者平均年龄、病程及性别分布比较
        6.3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6.4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双侧眼睑差值比较
        6.5 两组受试者疗效比较
        6.6 两组受试者针刺时视觉模拟评分比较(VAS)
        6.7 两组受试者眼周不良反应比较
    7 讨论
        7.1 中医对Bell’s面瘫认识概况
        7.2 Bell’s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认识
        7.3 磁极美容针治疗方式的选择依据
        7.4 磁极美容针在面部损美性疾病的应用
        7.5 安全性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背俞穴磁疗紧身保健衣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背俞穴
    1.1 穴位刺激作用
    1.2 背俞穴刺激作用
2 穴位磁疗
    2.1 中国磁疗历史
    2.2 磁疗技术的作用原理
    2.3 磁疗的作用
3 磁性纤维
4 磁疗背俞穴紧身保健衣
    4.1 保健衣模型
    4.2 市场前景

四、经络传感现象与现代磁疗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曹玉霞采用磁圆梅针叩刺结合耳穴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经验[J]. 张艳林,张超凤,李德根,曹玉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21(17)
  • [2]基于中医状态辨识的《伤寒论》诊疗思维与逻辑及智能诊疗模型研究[D]. 赵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
  • [3]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干预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D]. 陈程.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磁圆梅针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观察[D]. 李书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磁圆针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琨.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揿针结合磁疗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疗效研究[J]. 李泽丽,华颖,田青. 世界中医药, 2019(11)
  • [7]磁疗棒与手法眼周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及低度近视疗效对比[J]. 韦丽娇,谢祥勇,何碧华,程子昂,黎清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06)
  • [8]磁极美容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杨彦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磁极美容针治疗Bell’s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研究[D]. 漆欣.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背俞穴磁疗紧身保健衣的设计[J]. 李姿儒,姜晨宇,胡玉立,解秸萍. 健康研究, 2016(04)


中医论文 中医按摩论文 穴位按摩论文 现代中医论文 健康论文

上一篇:我国各地引进的无碳复写纸生产线质量达到国际中等水平
下一篇:蛋重与鸡性别比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