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心源性双肺水肿1例报告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心源性双肺水肿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全[1](2020)在《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在临床当中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且是AMI死亡的主要病因。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AMI合并CS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具有风险性,仍有很高的死亡风险。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n Pumping,IABP),具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氧耗及心脏后负荷功能,有研究认为将其与PCI联合应用能够提升AMI合并CS的治疗效果,优化预后,但循证支持不足,尚未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目的评价IABP联合PCI治疗AMI合并CS的疗效,为临床中AMI合并CS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8例,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行51例行PCI治疗,设置为对照组;另外47例于PCI术后联合应用IABP治疗,设置为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尿量、乳酸、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临床疗效、预后随访情况(术后30d及术后6个月的死亡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再次心肌梗死率),综合评价IABP联合PCI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1.急救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Rate,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BP后1h,治疗组患者MAP显着升高、HR显着降低;治疗后1d,治疗组MAP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急救前,两组患者LVEF、NT-pro BNP、尿量、乳酸、c Tn I、c Tn T、CK-M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治疗组LVEF、NT-pro BNP、乳酸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量显着高于对照组,c Tn I、c Tn T、CK-MB显着低于对照组,催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d,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68.63%),差异显着(P<0.05)。4.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患者死亡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患者再次心肌梗死率、MACE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患者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率、MACE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ABP联合PCI在AMI合并CS治疗当中具有应用优势,能够平稳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肌损伤、增加尿量、提升近期疗效、改善预后。

侯云刚,张敏[2](2017)在《尿毒症的胸部影像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尿毒症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其发生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确诊为尿毒症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结果肺部改变46例:肺淤血征10例、肺间质性肺水肿34例、肺泡性肺水肿14例、肺间质纤维化4例,34例不同程度心脏增大,心包积液24例,胸腔积液33例,骨改变1例,各种征象常合并存在。结论深入认识尿毒症的胸部影像学改变,可为临床医生观察病情变化、鉴别诊断提供帮助,进而指导临床有效治疗。

殷小兰[3](2015)在《电击伤后急性肺水肿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电击伤在急救病例中较为常见,其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烧伤、横纹肌溶解、骨折等,但合并急性肺水肿者甚为少见,现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42岁,于2014年7月28日因在家误触220 V交流电后从约2米高处坠落,伤后昏迷约10 min,醒后无明显头昏、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因发现双手掌各有一枚硬币大小烧伤就医。入院查体:体温36.3℃,心率74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

郭鹏举[4](2014)在《急慢性心源性肺水肿的X线与CT对比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慢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进而提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100例发病24 h内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别行X线与CT检查。结果慢性心源性肺水肿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在肺部X线和CT影像学下都表现为肺野透光度降低,小叶间隔线增厚如克氏线、胸膜下线出现和肺实质膜玻璃样变等间质性肺水肿改变,肺血重新分布,肺纹理增重、增多等现象,比较征象检查率结果显示肺部CT的征象分辨率高于X光的征象分辨率,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则主要表现为肺泡性水肿,在X线与CT影像学下均表现为腺泡斑片状、结节以及大片融合影。空气支气管像,病变边缘模糊的现象也时而可见。病变进展时除少数典型者出现"蝶翼征"现象,大多数均为双肺出现广泛的密度均匀实变阴影。二者在病变征象检出率方面结果接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源性肺水肿通过肺部CT检查的征象检出率较高,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更多诊断信息,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通过对肺部进行X线与CT征象表现相似,临床诊断率相当,无特别区分意义。

张同军,孙学飞,靳红绪,王福朝,王志斌,王忠义,刘学峰[5](2013)在《围麻醉期负压性肺水肿误漏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围麻醉期负压性肺水肿(negative pressure pulmonary edema,NPPE)的误诊原因及诊治要点,以减少误漏诊。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诊治的5例NPP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大多表现为气道梗阻解除后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初步诊断为肺栓塞可疑、误吸性肺水肿各2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1例,误诊时间均未超过48 h。基于患者有上呼吸道梗阻病史,梗阻解除后肺水肿迅速发生,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并甲泼尼松、呋塞米治疗,5例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在12~24 h内改善,结合医技检查排除其他类型肺水肿同时,明确诊断为NPPE。结论临床应对NPPE加强认识,树立正确的诊断思维模式,减少误漏诊。

梁国梅,孙莎,范永卫[6](2012)在《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张性肺水肿指继发于多种疾病造成肺叶长时间萎陷,经治疗患肺复张后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单侧肺水肿,是少见的较危险的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笔者现就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因素及与护理有关的问题综述如下。

刘海林[7](2010)在《非心源性肺水肿2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非心源性肺水肿原因复杂,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不能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往往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介绍1例中枢性肺水肿,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性肺水肿并结合文献探疗及预防误诊措施。

孙悦[8](2010)在《利用无创心功能仪监测PEEP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无创心功能仪监测PEEP(呼气末正压)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从而辅助设定PEEP值。方法:4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机械通气,应用无创心功能仪监测不同呼吸末正压(0、3、7、lO和13 cm H2O) (1 cm H2O=0.098 kPa)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监测指标包括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心率(HR),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结果:4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不同水平PEEP(呼气末正压)(0、3、7、lO和13 cm H2O) (1 cm H2O=0.098 kPa)给予呼吸机支持后,心率较前下降(P<0.05),平均动脉压(MAP)较前下降(P<0.05)。不同PEEP时CO、CI值的变化呈曲线,0~7 cm H2O CO、CI值无明显变化;10~13 cm H2O时C0、CI值降低。SVR先下降、后显着升高;随PEEP增高,CVP明显升高。结论:急性左心衰病人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结合血流动力学变化选择适当PEEP,可利用无创心功能仪监测。PEEP应根据实际情况个体化选择,以PEEP 3~7 cm H2O(一般<10 cm H20)为宜。

杨永义,李鸽,胡刚[9](2009)在《围产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X线影像特点分析(附19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围产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严重危及孕妇生命。临床上对此病的发生发展及程度难以估计,而X线检查则是有特除的价值。本文通过对19例围产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X线影像特点分析,目的是探讨围产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X线诊断价值及X线基本特征,以达到对本病的早诊断早治疗。

吴蕊,徐颖,保健媛[10](2004)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4年第16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二、心源性双肺水肿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源性双肺水肿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尿毒症的胸部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尿毒症肺的诊断标准
    3.2 鉴别诊断
        3.2.1 尿毒症肺与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
        3.2.2 尿毒症肺水肿与心源性肺水肿的影像学鉴别

(3)电击伤后急性肺水肿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历资料
2讨论

(4)急慢性心源性肺水肿的X线与CT对比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围麻醉期负压性肺水肿误漏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误诊情况
    1.4 诊治经过及预后
    1.5 典型病例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
    2.2 诊治原则
    2.3 误诊原因分析
    2.4 防范误诊对策
    2.5 预防措施

(6)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原因
    1.1 胸腔穿刺抽气、抽液和胸腔闭式引流术
    1.2 开胸手术
    1.3 胸腔镜手术
    1.4 气管镜检查治疗
2 临床特点
    2.1 基础疾病及肺萎陷程度和时间
    2.2 医疗技术和治疗肺萎陷疾病的关系
    2.3 发生时间
    2.4 临床表现及体征
    2.5 治疗效果
3 护理干预
    3.1 加强治疗后的护理巡视和病情观察
    3.2 陪伴患者和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3.3 保持气道通畅和迅速纠正缺氧
    3.4 迅速建立或确保静脉液路通畅
    3.5 加强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3.6 复张性肺水肿成功救治后相关问题的护理

(7)非心源性肺水肿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8)利用无创心功能仪监测PEEP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
    1.2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发展
第2章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治疗方法
        2.2.5 监测方法
        2.2.6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论文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9)围产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X线影像特点分析(附1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2 X线表现
3 讨论

四、心源性双肺水肿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D]. 周文全.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2]尿毒症的胸部影像学分析[J]. 侯云刚,张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17(11)
  • [3]电击伤后急性肺水肿1例报告[J]. 殷小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S1)
  • [4]急慢性心源性肺水肿的X线与CT对比研究分析[J]. 郭鹏举. 中国实用医药, 2014(36)
  • [5]围麻醉期负压性肺水肿误漏诊分析[J]. 张同军,孙学飞,靳红绪,王福朝,王志斌,王忠义,刘学峰. 临床误诊误治, 2013(01)
  • [6]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 梁国梅,孙莎,范永卫. 临床误诊误治, 2012(06)
  • [7]非心源性肺水肿2例报告[J]. 刘海林.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06)
  • [8]利用无创心功能仪监测PEEP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D]. 孙悦. 汕头大学, 2010(05)
  • [9]围产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X线影像特点分析(附19例报告)[J]. 杨永义,李鸽,胡刚.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9(03)
  • [10]《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4年第16卷关键词索引[J]. 吴蕊,徐颖,保健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12)


肺水肿论文 影像学论文

上一篇:做好乡镇基层站管理整改工作
下一篇:动脉鞘膜切除术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