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卢扬,孙铭媚[1](2019)在《军队院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意义]旨在为军队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过程]以陆军工程大学近10年来3次全校范围内抽样调查为例,分析该校学员信息素质教育的变化趋势,总结现阶段军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提出构建以基本信息应用能力为主的基础信息素质教育、以"三个面向"为导向的专业信息素质教育、以军民融合为主要形式的通用信息素质教育的军队院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并从应对信息素质教育边缘化、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完善配套资源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董捷[2](2014)在《美国西点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美国西点军校十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从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人文精神三个层面设置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采取校训激励、课堂教育、第二课堂、实践砥砺和典型引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从物质环境、优良传统、社会资源、舆论环境四个方面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系统地构建了一个主题导向鲜明、系统教化力颇高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美国西点军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但其中包含着一些有益经验,对我军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李丹,徐晓利,宋延屏[3](2014)在《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探析》文中指出军人的人文素质影响着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文化软实力。本文结合军事院校实际,从更新人文教育理念、调整人文课程体系、开展人文活动、提高教员人文素养等4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对于当前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军队战斗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张敏[4](2012)在《中国古代诗歌与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文中研究说明人文素质是军校学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校教育实践的重要方面。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厚的精神养料,滋养着军校学员的精神世界。在军校学员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入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对学员人文素质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晏湘涛,张青卫,刘增明[5](2011)在《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增强军队文化软实力、推进军事院校改革的迫切需要。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其中,培养目标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培养内容横跨人文知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途径则要依托"评价—教学—提升"系统、连贯、协调的多个环节来完成。
张敏[6](2011)在《精英教育视野下的军校人文素质培养》文中指出精英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衡量标准,也是高等教育精英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在精英视野下重新审视军校教育正是当前国防建设的需要。人文素质的培养同军事精英人才的养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探索精英教育视野下的军校人文素质的培养同高素质军事精英产生的关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王晓东[7](2011)在《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文中认为人文精神是军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提高学员人文素质是时代赋予军校教育的基本职责。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军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基本手段、帮助军校学员树立正确思想的有效途径,对军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我军官兵在人文素质上存在的问题,使加强学员人文素质教育更加迫切。把学员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推进,对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崔静,魏学民[8](2011)在《军校图书馆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文中提出本文概述了信息素质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信息素质是军校培养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军校图书馆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出了培养学员信息素质的策略。
代海树,王东武[9](2010)在《军校信息素质教育探析》文中提出为提高军校学员信息素质,分析了信息素质与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以及军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明确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培养和加强学员信息素质的途径与措施.
丁义峰,李爱莉[10](2009)在《大力加强军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加强军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研究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切实提高军校研究生人文素质,需要树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现代教育理念,提升教员、导师和教学管理者人文素质,改革课程结构。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0 引言 |
| 1 军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辨析 |
| 1.1 军队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 |
| 1.2 军队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 |
| 2 军校学员信息素质的现状 |
| 2.1 信息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 |
| 2.2 信息意识不强 |
| 2.3 信息获取能力有待提高 |
| 3 构建分层次的军队院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
| 3.1 以基本信息应用能力为主的基础信息素质教育 |
| 3.2 以“三个面向”为导向的专业信息素质教育 |
| 3.3 以军民融合为主要形式的通用信息素质教育 |
| 4 提升军队院校信息素质教育水平的建议 |
| 4.1 扭转军校信息素质教育边缘化现状 |
| 4.2 改进军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
| 4.3 加强军校信息素质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
| 4.4 完善军校信息素质教育配套资源建设 |
| 5 结语 |
| 一、西点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 |
| (一) 层次递进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
| (二) 灵活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 |
| (三) 自成体系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
| 二、西点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经验的启示 |
| (一) 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上突出针对性 |
| (二) 在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上突出实效性 |
| (三) 在人文素质教育环境上突出整体性 |
| 一、军校学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
| (一) 加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是新军事变革时期人才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
| (二) 加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是世界军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
| 二、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模式 |
| (一) 更新人文教育理念 |
| (二) 调整人文课程体系 |
|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 |
| (四) 提高教员的人文素养 |
| 三、结语 |
| 一、人文素质培养是军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一) 人文素质教育是学员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 |
| (二) 人文素质教育能激发学员的责任感 |
| (三) 人文素质教育包含着多方面的要求 |
| 二、中国古代诗歌蕴藏着丰厚的人文内涵 |
| (一) 蕴涵在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
| (二) 潜藏在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怀 |
| (三) 包蕴在诗歌中的无私奉献的崇高信念 |
| 三、将古代诗歌学习融入军校人文素质培养 |
| (一) 结合学员日常思想教育工作, 发挥中国古代诗歌的教育作用 |
|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中国古代诗歌的熏陶作用 |
| (三) 提升教员的古代文学修养, 将诗歌学习融入课堂教学 |
| 一、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内涵 |
| 二、科学设定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 |
| 1、政治素质培养目标 |
| 2、道德素质培养目标 |
| 3、文化素质培养目标 |
| 4、心理素质培养目标 |
| 三、构建人文知识、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相互贯通的培养内容 |
| 四、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评价—教学—提升”环节 |
| 一、精英教育与当代军校人才培养 |
| 1. 精英教育的内涵 |
| 2. 精英教育是当代军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
| 二、军校的精英教育需要人文素质教育 |
| 1. 军校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
| 2. 精英教育视野下军校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 |
| 三、精英教育视野下军校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
| 1. 坚持精英教育理念, 明确精英教育地位 |
| 2. 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
| 3. 建设高水平的教员队伍 |
| 一、加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
| (一)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军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基本手段 |
| (二) 深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帮助军校学员树立正确思想的有效途径 |
| (三)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 |
| 二、军队官兵人文素质现状迫切需要加强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
|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学员人文素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 |
| (一)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 |
| (二) 寓人文素质教育于军事训练中 |
| (三) 寓人文素质教育于学员管理方式中 |
| 1. 信息素质基本理论 |
| 2. 信息素质是军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
| 2.1 培育信息素质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
| 2.2 培育信息素质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
| 2.3 培育信息素质是提升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
| 3. 军校图书馆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
| 3.1 军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物质保障 |
| 3.2 军校图书馆的综合资源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支持 |
| 3.3 军校图书馆具备信息素质培育的环境和氛围 |
| 4. 军校学员信息素质培育的策略 |
| 4.1 确立信息素质培育目标 |
| 4.2 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 |
| 4.3 提升馆员信息素养 |
| 4.4 创建良好的信息环境 |
| 5. 总结 |
| 1 信息素质与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 |
| 2 军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
| 2.1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 |
| 2.2 提高广大官兵信息素质的客观要求 |
| 2.3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
| 3 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
| 3.1 信息意识的教育 |
| 3.2 信息能力教育 |
| 3.3 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教育 |
| 4 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
| 4.1 提高认识, 把学员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摆在军校教学工 |
| 4.2 加大信息人才和技术教育培养力度, 努力提高学员的信息能力 |
| 4.3 军校图书馆是推动军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 4.4 加强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 |
| 一、 充分认识加强军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
| 二、 构建加强军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