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倩[1](2020)在《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分析(2018.1.8-2019.1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尤其在经济建设领域和科技领域等,为记录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风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播了一部大型财经人物报道专题片即《财经人物周刊》,推出后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便是以该节目为话语分析案例,选取了自2018年1月8日节目开播到2019年10月14日播放结束,共87期节目作为语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大幕下分析财经人物媒体呈现的镜像特征、意义及其影响。本文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个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依据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即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再结合梵·迪克的新闻图示结构理论以及学者曾庆香的新闻叙事学理论对节目展开具体的话语分析。在对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中关于财经人物报道的主题选择、领域分布、话语时长进行宏观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再对话语的新闻图示结构、修辞策略、词汇选择和使用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鉴于是电视财经人物报道节目,本文还从视听视角和叙事视角对话语建构模式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分析,《财经人物周刊》在报道中呈现两大特色:一是节目于话语中强化精神引领作用,通过呈现财经故事,塑造精神偶像;通过建构“大国重器”形象,传递主流价值观;通过挖掘历史矛盾,记录时代精神;二是在报道中记者“隐退”,达到了以人为本,丰满展现采访对象、以退为进,增强节目纪实性、以虚为实,牢牢掌控话语权的效果。结合传播语境和话语语境发现节目在话语建构中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主流媒体需要彰显舆论引导功能,二是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担当,三是满足高知受众群信息接收偏好。最后,论文就《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呈现的不足加以总结,并提出论者的反思,认为提高财经人物报道的传播价值和力度要从“一汲取”、“两转化”、“三贴近”策略入手,即要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弘扬传统文化中的财经智慧;注重专业术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化、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平台的转化;牢牢坚守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以期为其他媒体的同类报道提供有益借鉴,提高财经人物报道的表达力和传播力,引起社会各界对财经人物群体更多关注和重视,帮助受众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于东来[2](2017)在《第15届全国连锁商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主题演说(一)》文中研究表明演说主题:分享商业人生(于东来演说实录):真的很惭愧,本身都是很普通的人,我就像一个炒作高手一样。(笑声)说实话,来参加我们的会,以前也组织过,参加过几次,那是很多年以前了,现在说实话不太愿意来参加,为什么?觉得还不是时候,觉得自己跟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界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我们看东西可能站
王均豪[3](2017)在《眼睛一闭,企业怎么办?》文中研究表明吃在嘴里,看在碗里,想在锅里均瑶集团成立20周年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做百年老店"这一愿景。为什么要做百年老店?上世纪90年代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三兄弟一无所有,就是为了赚点钱,让家里过得好一点。到1994年、1995年的时候,想一想这辈子钱用不完了,赚钱干嘛?所以三兄弟正式坐下来思考,希望做一个品牌。我大哥走了以后,我们正式提出做百年老店。所以均瑶集团成立20周年的时候,我们发表了一篇"做百年老店的探索者"的文章。
王均豪[4](2015)在《二代接班很残酷,成功率只有3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外的数据,第一代传承给二代的成功率是30%。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但这是规律均瑶集团成立20周年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做百年老店"这一愿景。为什么要做百年老店?90年代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三兄弟一无所有,就是为了赚点钱,让家里过得好一点。到1994、1995年的时候,想
佚名[5](2015)在《柳传志的“品牌理想国”》文中认为打造一个民族品牌、百年老店是柳传志最大的梦想,但不是他全部的梦想,他希望培养出更多的"柳传志"在商业江湖戎马半生的柳传志,并不喜欢别人称他"教父",却格外愿意听人叫他"老大哥",一是年纪和辈分摆在那,二是老大哥听起来亲热不生分。十年前,为救联想,"老大哥"两退两出,鞠躬尽瘁;十年后,再征新途,柳传志谋定而动,雄心未老。打造一个民族品牌、百年老店是"老大哥"最大的梦想,但
卢旭成[6](2014)在《京东的边界——牛文文对话刘强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5月22日,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平台京东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以21.75美元开盘,较19美元发行价涨14.47%,市值达297亿美元。5月30日该公司市值涨至341亿美元,在所有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三,次于腾讯、百度。京东上市后,《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采访了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要点如下:
陈叶青[7](2011)在《公司疯狂的扩张,企业经营管理的出路在哪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在没有雄厚资金支撑的情况下,顺势而行的疯狂扩张,是不是能让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没有人希望自已创造的企业是短命的,做百年老店是每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最大梦想,但是在
桑燕[8](2010)在《“让我们共同锻造百年老店”》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4月23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由《经济视点报》、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百年老店的共同基因与个性成长”论坛在郑州裕达国贸举行。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辅仁药业董事长朱文臣、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董事长段玉贤、开封清明上河园有限公司总经
周艳丽,蔡东宏[9](2008)在《新希望 做有信仰的企业》文中研究说明企业信仰是企业文化的升华,企业要持续发展,要基业常青,就要建立企业自己的信仰。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企业,关键是要依靠管理者的智慧去凝聚每一位员工的信心,再把这种强大的信念转化成生产力,这样的企业才是有希望的企业。
金焕明,凌龙,朱惠[10](2006)在《走近陈育新》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无论国有、集体或者是民营,大都难以逃脱盛极必衰、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命运。因此,审视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史令人振奋,审视中国企业发展史却令人顿感悲壮。在屈指可数的长盛不衰的中国企业中,希望集团是最耀眼的企业之一。希望集团在长达23年的发展中,不仅一次次逾越了宏观经济调整造成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且几乎抓住了每一次宏观经济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应该说,多年的实践证明,希望集团的管理与操作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绪论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 一、选题背景 |
| 二、选题意义 |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 一、国内外话语与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
| 二、电视节目话语分析文献综述 |
| 三、财经人物报道研究现状 |
| 第三节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现状 |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 一、研究思路 |
| 二、研究方法 |
| 第一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宏观话语分析 |
| 第一节 报道主题选择 |
| 第二节 报道领域分布 |
| 第三节 报道话语时长 |
| 第二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微观话语分析 |
| 第一节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新闻图示结构 |
| 一、《财经人物周刊》新闻图示结构 |
| 二、新闻图示之概述 |
| 三、新闻图示之故事情景 |
| 四、新闻图示之故事评价 |
| 第二节 新闻话语的修辞应用 |
| 一、事实修辞—增强可信度 |
| 二、设置悬念—增强趣味性 |
| 三、细节修辞—增强可视性 |
| 四、重复报道—深化议程 |
| 第三节 词汇的选择与使用 |
| 第三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建构 |
| 第一节 视听话语建构 |
| 一、主持人形象与演播室设置 |
| 二、多场景呈现建构人物形象 |
| 三、“声音”对新闻话语的建构 |
| 第二节 叙事话语建构 |
| 一、多维度叙事视角分析 |
| 二、话语角色叙事特点分析 |
| 第四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特色 |
| 第一节 节目话语强化精神引领作用 |
| 一、呈现创业故事,塑造精神“偶像” |
| 二、建构“大国重器”形象,传递主流价值观 |
| 三、挖掘历史矛盾,记录时代精神 |
| 第二节 记者采写巧妙凸显报道对象 |
| 一、以退为进,极大地增强纪实性 |
| 二、以人为本,丰满地展现采访对象 |
| 三、以虚为实,牢牢掌控话语权 |
| 第五章 影响《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建构的因素 |
| 第一节 主流媒体需要彰显舆论引导功能 |
| 第二节 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担当 |
| 第三节 满足高知受众群的信息接收偏好 |
| 第六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不足和反思 |
| 第一节 多重缺位:关于节目话语建构的不足 |
| 第二节 转化、贴近、汲取:关于节目话语建构的反思 |
| 结语 |
| 参考文献 |
| 附录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87 期节目样本统计表 |
| 个人简历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 致谢 |
| 两退两出, 鞠躬尽瘁 |
| 再征新途做百年老店 |
| 做多少事情赚多少钱 |
| 不欺压品牌商也能赚钱 |
| 未来要进入的领域 |
| 京东能超越阿里吗? |
| 马云在“来往”上谈控制权 |
| 1 A集团的发展路程 |
| 1.1 最初的梦想 |
| 1.2 妥托代工,由主动变成被动 |
| 1.3 蛋糕分得不均匀?公司制度如同废纸 |
| 1.4 做市场还是做质量? |
| 1.5 裙带关系,企业发展的拦路石 |
| 2 A企业经营管理的出路在哪里 |
| 2.1 精简机构,减少费用的支出 |
| 2.2 组织公司科长级别以上的员工进行企业管理的学习 |
| 2.3 定期招聘新员工和引进技术人才 |
| 2.4 全员的质量意识 |
| 2.5 公司高层的决策学习 |
| 2.6 以制度管理公司,以良好的企业文化留住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