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辉[1](2021)在《肉鸡呼吸道病常见致病因素及科学防治》文中指出肉鸡呼吸道病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引发的以呼吸道病变为主的一类肉鸡疾病,病因主要为呼吸道致病性病原感染,诱因与应激因素、营养缺乏、滥用兽药、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漏洞等有关;预防本病需要从病因和诱因为切入点,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做好环境病原管控工作,消除生产中的各种诱发因素;本病治疗应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类型选择对应的药物,同时做好对症用药。
王敏杰,武艳玲[2](2021)在《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文中提出肉鸡腹水综合征是发生于肉鸡的一种内科疾病,常发于料肉比较低的白羽肉鸡群,冬季发病率高于夏季,饲养管理水平低的鸡场发病率更高;该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先天性的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发育同步性差是主要原因,后期饲养过程中的疾病因素和环境因素也会引发该病;病鸡的共有特征是腹部膨大,内部充满液体,影响行走和采食,心脏、肺、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受到影响;提升鸡场整体管理水平是预防该病的最有效措施,病鸡治疗时要以强心肺功能,减缓腹水为治疗方向。
李树凡,陈志远,高建利,张宇名,迟丽丽,王君娜,尹燕博,徐守振[3](2020)在《规模化肉鸡场化学药物及中药安全用药》文中提出现代肉鸡规模化养殖模式下肉鸡场安全用药至关重要,用药安全与否关系到肉鸡的生命安全、生产力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和环境保护。本文章对大量规模化肉鸡场进行了调查,对规模化肉鸡场常用化学药物和中药种类、不同药物的用药原则、不同用药模式等进行了综述。
许婷,严雪晴,冯静怡,潘永莲[4](2020)在《肉鸡标准化养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肉鸡产业迅速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标准化养殖模式不断扩大,肉鸡产量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肉鸡标准化养殖已经成为肉鸡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肉鸡标准化养殖现状和养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通过政府的适度引导、行业协会的积极疏导、企业真正地主导,从而促进肉鸡的标准化养殖和生产安全的肉鸡产品,使得肉鸡地生产技术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肉鸡的品质,加快肉鸡产业健康、高效、绿色发展,提高肉鸡的市场竞争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从而增加经济收入。
李在银[5](2020)在《白羽肉鸡采食量不增的原因及防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羽肉鸡采食量不增是养殖临床较为常见的现象,由多种因素所引起,常见的因素为霉菌毒素中毒、慢性小肠球虫感染和肠毒综合症等;霉菌毒素超标时,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蒙脱石、硫酸铜溶液等制霉产品进行防控;慢性小肠球虫病可口服球虫药进行防控;肠毒综合症需使用抗厌氧菌药进行防控。
王猛,王敏[6](2019)在《肉鸡腹水、腹泻症状与防治》文中认为肉鸡腹水症通常是发生在肉鸡上的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腹水症通常发生在肉鸡20~40日龄。同时肉鸡腹泻也是影响肉鸡健康养殖的一个关键问题。该文将对肉鸡腹水和肉鸡腹泻的疾病症状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改善肉鸡饲养状况,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带来帮助。
杨风英,同小宁[7](2019)在《不同肉鸡种类的疾病防控管理》文中指出肉鸡是为市场提供肉用动物蛋白的专用鸡品种,在我国大致分为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肉杂鸡3种;白羽肉鸡需要做好鸡白痢、呼吸道病、肠道病和病毒病的防控;黄羽肉鸡主要做好肌腺胃炎、肠炎和球虫病的防控;肉杂鸡除了做好和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共性疾病外,还要多重视鸡场管理和消毒工作。
张吉[8](2018)在《辽北地区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肉鸡消费和生产大国,但由于贸易壁垒和质量安全的原因,我国鸡肉的国际竞争力却很弱,出口数量远少于美国、巴西等出口大国,这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量和生产量严重失衡。尤其近年来禽流感、速成鸡等质量安全问题事件频发,严重影响肉鸡产业健康发展和我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兽药使用不规范造成的兽药残留是鸡肉产品质量安全最主要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养殖户作为肉鸡产品的首要提供者和关键责任人,其兽药使用行为安全与否先行决定了肉鸡食品的安全与否。为了规范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从源头上保证鸡肉食品质量安全,本研究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农户行为理论、政府规制理论等相关理论和已有文献的梳理,构建影响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的理论框架;以辽宁省辽北地区355户肉鸡养殖户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兽药使用行为现状,发现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药物滥用、超量用药、不遵守休药期等不安全的兽药使用行为;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得知肉鸡养殖户对安全使用兽药的认知水平高低对其使用兽药行为影响最大,进一步运用简单OLS回归对肉鸡养殖户安全使用兽药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是否安全受其兽药使用法律法规认知、安全使用兽药意义认知、兽药残留危害认知、文化程度、养殖年限和规模、培训、销售方式、养鸡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影响,且是正向显着的;而肉鸡养殖户对兽药安全使用的认知水平受其文化程度、信息获取能力和政府对安全使用兽药的宣传教育正向影响,与产业组织合作的养殖户,其安全使用兽药认知水平相对越低。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分别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养殖户层面提出对规范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提高其兽药使用行为安全程度、促进鸡肉食品质量安全和肉鸡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陈雅丽[9](2018)在《肉鸡养殖中的“通肾”与“护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在肉鸡养殖中疾病防控问题仍是养殖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商品肉鸡由于其养殖周期和养殖特点决定了这一生要大量的使用各种药物。而肉鸡本身肾脏代谢功能就差,中药还好,大量使用西药会严重破坏肉鸡的肝肾功能,故在疾病防控中肾脏的病变是我们最为常见的病理变化之一。对于肉鸡肾脏病变,无论是
李翠霞[10](2017)在《浅析肉鸡肠毒综合症及其防治》文中研究表明肉鸡肠毒综合症是一种近几年普遍流行于商品肉鸡群中,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下降、增重缓慢和脱水为特征的肠道综合性疾病。它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例如外界环境变化、饲养管理不善、滥用药物等不良因素均可造成肉鸡小肠病变,从而引起球虫、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病原菌及病毒的混合感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常见病因 |
| 1.1 应激因素 |
| 1.2 营养缺乏 |
| 1.3 滥用药物 |
| 1.4 生物安全管理漏洞 |
| 2 本病的预防 |
| 2.1 做好环境病原管控工作 |
| 2.2 消除生产中的各种诱发因素 |
| 3 本病的治疗 |
| 4 讨论 |
| 1 本病简介 |
| 2 发病特点 |
| 3 发病原因 |
| 3.1 先天因素 |
| 3.2 疾病因素 |
| 3.3 环境因素 |
| 4 临床表现 |
| 5 防治 |
| 5.1 提升鸡场管理水平 |
| 5.2 疾病防治 |
| 1 常用药物 |
| 1.1 化学药物 |
| 1.2 中药 |
| 2 用药原则 |
| 2.1 抗微生物药的用药原则 |
| 2.1.1 根据实际选用抗生素 |
| 2.1.2 正规购买途径 |
| 2.1.3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
| 2.1.4 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 |
| 2.1.5 注意配伍禁忌 |
| 2.1.6 重视联合用药 |
| 2.2 抗寄生虫药的用药原则 |
| 2.2.1 选择恰当的药物种类 |
| 2.2.2 避免药物中毒 |
| 2.2.3 防止寄生虫产生耐药性 |
| 2.2.4 保护人体健康 |
| 2.3 消毒防腐药的用药原则 |
| 2.3.1 根据应用需求准确选择消毒防腐药 |
| 2.3.2 注意消毒药的配伍禁忌 |
| 2.3.3 注意消毒防腐药的理化性质 |
| 2.3.4 注意人和肉鸡安全 |
| 2.4 中药的用药原则 |
| 2.4.1 辨证论治 |
| 2.4.2 剂量准确 |
| 2.4.3 注意配伍禁忌 |
| 3 用药模式 |
| 3.1 笼养 |
| 3.2 网养 |
| 3.3 地养 |
| 4 展望 |
| 一、肉鸡标准化养殖的现状 |
| 二、肉鸡标准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
| (一)质量控制不能完全从源头抓起 |
| (二)生物卫生安全措施不健全 |
| (三)重治轻防,忽视管理和环境因素 |
| (四)鸡病暴发、疾病较多,药物残留超标 |
| (五)标准化规模养殖设施和技术落后 |
| 三、发展对策 |
| (一)政府方面——适度引导 |
| (二)行业协会——积极疏导 |
| (三)企业方面——真正主导 |
| 四、总结 |
| 1 发生原因 |
| 1.1 霉菌毒素中毒 |
| 1.2 慢性小肠球虫感染 |
| 1.3 肠毒综合症 |
| 2 防控对策 |
| 2.1 霉菌毒素中毒 |
| 2.2 慢性小肠球虫病 |
| 2.3 肠毒综合症的防控措施 |
| 3 讨论 |
| 0 引言 |
| 1 肉鸡腹水症 |
| 1.1 病因 |
| 1.2 防治措施 |
| 2 腹泻原因 |
| 2.1 霉菌毒素引起 |
| 2.2 饲料含盐量过高 |
| 2.3 环境因素 |
| 2.4 滥用药物 |
| 2.5 病毒引起 |
| 2.6 疾病引起 |
| 3 结束语 |
| 1 肉鸡种类简介 |
| 2 白羽肉鸡的疾病防控 |
| 3 黄羽肉鸡的疾病防控 |
| 4 肉杂鸡疾病的防控 |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一章 绪论 |
| 1.1 研究背景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 1.2.1 研究目的 |
| 1.2.2 研究意义 |
| 1.3 文献回顾与述评 |
| 1.3.1 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研究 |
| 1.3.2 农户行为的相关研究 |
| 1.3.3 兽药使用的相关研究 |
| 1.3.4 兽药残留危害的相关研究 |
| 1.3.5 文献研究述评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 1.4.1 研究内容 |
| 1.4.2 研究方法 |
| 1.5 技术路线 |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 2.1 概念界定 |
| 2.1.1 肉鸡养殖户 |
| 2.1.2 安全兽药使用行为 |
| 2.1.3 兽药残留及药残控制 |
| 2.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 2.2.3 农户身份的假设 |
| 2.2.4 政府规制理论 |
| 2.2.5 影响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 |
| 第三章 调研方案设计及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 3.1 调研方案设计 |
| 3.1.1 问卷设计 |
| 3.1.2 调研地点选择 |
| 3.1.3 数据来源 |
| 3.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 3.2.1 养殖户个人及养殖特征 |
| 3.2.2 养殖户使用兽药情况 |
| 3.2.3 政府规制及购销组织要求 |
| 3.2.4 交叉表分析 |
| 3.2.5 小结 |
| 第四章 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的实证分析 |
| 4.1 模型构建 |
| 4.1.1 提出假说 |
| 4.1.2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 4.1.3 模型构建 |
| 4.2 模型估计 |
| 4.3 估计结果 |
| 4.4 养殖户对安全使用兽药认知水平的实证分析 |
| 4.4.1 模型构建 |
| 4.4.2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 5.1 研究结论 |
| 5.2 建议 |
| 5.2.1 政府层面 |
| 5.2.2 企业层面 |
| 5.2.3 养殖户层面 |
|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 参考文献 |
| 附录 |
| 致谢 |
| 一、肾脏的构造及病变诱因 |
| 1. 鸡肾脏结构。 |
| 2. 肾病发生的诱因。 |
| 二、市场上常见的“通肾”方法 |
| 1. 用碱类或酸类药物制剂配合 |
| 2. 乌洛托品配合氯化铵或碳酸 |
| 三、“通肾”的几点注意事项 |
| 1. 肾脏健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
| 2. 肾药的投喂方式。 |
| 3. 雏鸡千万不要急于通肾, 话 |
| 4. 因磺胺药损害泌尿系统, 出现结晶尿; |
| 四、护肾 |
| 1. 保护肾功能、调节离子平衡。 |
| 2. 预防肝肾疾病。 |
| 3. 护肾药物建议使用纯中药成分的肝肾康。 |
| 4. 护肾药物使用时机。 |
| 1 发病病原 |
| 1.1 病毒感染 |
| 1.2 细菌感染 |
| 1.3 原虫因素 |
| 1.4 非传染性因素 |
| 2 流行特点 |
| 3 临床症状 |
| 4 病理变化 |
| 5 预防 |
| 6 治疗 |
| 7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