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评价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中西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方泰明,喻敬东,谢友利,吴沁芬[1](2021)在《肛周穴位注射加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肛窦炎的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采用肛周穴位注射+中西药保留灌肠+适宜抗生素口服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肛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肛肠科门诊收治的105例肛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适宜抗生素口服治疗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用肛周穴位注射+中西药保留灌肠+适宜抗生素口服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或延迟复发时间等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肛周穴位注射+中西药保留灌肠+适宜抗生素口服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肛窦炎,比采用中西药灌肠+适宜抗生素口服的治疗方法在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或延迟复发时间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结论:肛周穴位注射+中西药保留灌肠+适宜抗生素口服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肛窦炎,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或延迟复发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周鹤[2](2020)在《慢性鼻窦炎临床用药的疗效分析及药学服务路径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中药口服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增量成本-效果分析对不同中药口服制剂进行经济学评价。基于Meta分析建设“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并验证其在慢性鼻窦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系统评价部分: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18年3月25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中药口服制剂的系统评价部分: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3月28日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生物医学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RCTs,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利用药物经济学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不同用药方案的经济学差异。3.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的验证部分: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路径组和非路径组。在患者就诊时对路径组患者遵照“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对其进行药学服务,对非路径组患者进行常规药学服务,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有效率及主观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和SNOT-22评分)的变化。结果: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系统评价部分:共纳入25项RCTs,包括2106例患者。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有效率[OR=5.33,95%CI(4.03,7.04),P=0.000]、显效率[OR=2.65,95%CI(2.20,3.20),P=0.000]等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und-Kennedy评分[SMD=-2.18,95%CI(-5.61,1.26),P=0.214]、不良反应发生率[OR=0.81,95%CI(0.40,1.65),P=0.569]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中药口服制剂的系统评价部分:共纳入69项RCTs,包括5种中药口服制剂(苍耳子鼻炎胶囊、鼻窦炎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香菊片、鼻渊舒口服液),包括10385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鼻窦炎口服液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排序最高(MeanRank=1.7),且鼻窦炎口服液在提高有效率方面优于鼻渊舒口服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91,95%CI(1.05,3.50)]。与基础治疗相比,各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鼻窦炎口服液22.87、香菊片393.5、鼻渊通窍颗粒37.66、苍耳子鼻炎胶囊25.90、鼻渊舒口服液27.12,以鼻窦炎口服液△C/△E最低。3.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的验证部分:路径组和非路径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在VAS评分和各SNOT-22评分上均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后SNOT-2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P<0.05),各主要症状的SNOT-22评分在“流脓鼻涕”(t=-3.02,P<0.05)、“头面部疼痛或压迫感”(t=-4.34,P<0.05)、“难以入睡”(t=-2.47,P<0.05)、“工作效率下降”(t=-2.14,P<0.05)、“注意力不集中”(t=-2.14,P<0.05)、“沮丧、焦躁、易怒”(t=-2.18,P<0.05)、“忧虑”(t=-4.35,P<0.05)、“感觉不安或难堪”(t=-2.68,P<0.05)、“鼻塞”(t=-2.41,P<0.05)9项症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13项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在VAS评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路径组与非路径组相比具有降低VAS评分,提高有效率的趋势。结论: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系统评价部分: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着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纤毛清除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少复发,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2.中药口服制剂的系统评价部分:中药口服制剂联合基础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提高有效率方面,5种中药制剂以鼻窦炎口服液最佳,其次为香菊片、鼻渊通窍颗粒、苍耳子鼻炎胶囊、鼻渊舒口服液。在经济学方面,以鼻窦炎口服液最优,其次为苍耳子鼻炎胶囊、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香菊片。3.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的验证部分:应用“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进行药学服务与常规的药学服务相比,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预后,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主观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症状上。

钟朝官,郑云开,刘字[3](2017)在《内外联合保守治疗小儿鼻-鼻窦炎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外联合保守治疗小儿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小儿鼻-鼻窦炎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鼻窦正负压置换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8.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07%,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鼻-鼻窦炎应用内外联合保守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钟晓凤[4](2012)在《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100例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100例的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鼻窦炎病例中选取100例患者,其中男性有65例,女性有35例,他们的年龄在55-70岁之间。随机将这100例老年鼻窦炎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50例患者。这些患者中,有30例蝶窦炎患者,有35例上颌窦炎患者,有25例病发筛窦炎患者,有10例颌窦炎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主要采取西药常规性的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利鼻片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药制成分利鼻片进行治疗,比单纯地利用西药进行治疗的疗效要好,治疗时间逐步缩短,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

王武章[5](2012)在《迎香穴治疗鼻渊指压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采用文献研究,系统回顾中西医对鼻渊的认识,综述针灸迎香穴治疗鼻渊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对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客观评价指压迎香穴对鼻渊的临床疗效,将其与药物苍耳散和搓鼻疗法治疗鼻渊进行疗效比较,为寻求疗效快、无副作用且操作性强的保健治疗方式提供科学的临床证据。方法:一、文献研究:采用系统回顾的方法,主要从现代医学对鼻渊的认识、中医对鼻渊的认识、古文献中迎香穴主治病症概述、迎香穴治疗鼻渊的临床研究进展四个方面,总结中医、西医对鼻渊的认识,综述针灸迎香穴治疗鼻渊的临床研究文献。二、质量评价研究:采用国际公认的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来评价国内针灸治疗鼻渊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文献纳入标准:①采用随机分配,在文中有提示性术语如“随机分配”、“随机”、“对照”等。②同期比较的两种或多种干预措施,将受试者分入不同处理组③采用针灸或针灸与其他疗法结合为试验组治疗手段。文献排除标准:①综述、评论、探讨等不属于临床试验。②动物实验。③非随机对照试验。④病例/对照(疾病组与非疾病组的比较)研究。⑤重复发表文献。⑥非中、英文文献。文献获取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2),中国知网(CNKI,1979-2012),维普(VIP,1989-2012),万方(1998-2012)。检索词为“鼻渊、鼻窦炎”及“针灸、针刺、针刺疗法、电针”。手工检索:所有中文针灸期刊、中医药核心期刊及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日期均截至到2012-03-31。检索结果下载后用NoteExpress2.2进行管理,用Excel进行文献资料提取分析。检测策略为:#1.缺省状态下“针灸”or“针刺”or“电针”or“灸”or“穴位”or“针灸疗法”or“针”or“磁疗”or“激光”or“红外线”#2.缺省状态下“鼻渊”or“鼻窦炎”#3.#1and#2#4.主题词:鼻渊/穴位疗法,针灸疗法#5.#3or#4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NSORT的25条标准及STRICTA的6条标准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前,对研究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评价标准进行仔细理解和讨论。然后,两位研究人员采用CONSORT和STRICTA的每一条目根据文献作者是否报告,各自作出“是”或“否”的回答,当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位研究员决定。最后,计算CONSORT和STRICTA标准中每一条目报告的数目及所占百分比。三、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鼻渊患者随机分为3组,指压组30例,药物组30例,撮鼻组30例,其中搓鼻组脱落2例。药物组采用汪昂《医方集解》之苍耳散为药物组处方。各组操作方法如下:(1)指压组:首先双手中指轻掐鼻翼两旁迎香穴药1-2分钟,再轻揉穴道,以消除因指掐引起之不适感。其次做颤动式地点按约1分钟。最后自迎香穴沿鼻翼下方底部,做轻揉抚摩,双指相碰于鼻子准头下(人中穴)药1-2分,抚摩时双指轻触鼻翼更有疗效,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按摩迎香具有通鼻窍、散风热作用。指压按摩手法要轻,避免皮肤受伤,一般病患自己每日指压早、中、晚、睡前四次。(2)药物组:取汪昂《医方集解》之苍耳散为药物组处方。白芷主手足阳明,上行头面,通窍表汗,除湿散风。辛夷通九窍散风热,助胃中清气上行头脑。苍耳疏风散热,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薄荷泄肺疏肝,清利头目。葱白升阳通气。茶苦寒下行,清升浊降,风热散脑液固。服药方式:使用顺天制药厂之汉方浓缩药剂,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3.5克,时间为1个月。(3)搓鼻组:搓揉鼻根部及鼻的两侧并在迎香穴呆稍微久一点。双眼轻轻的闭合,用双手食指指腹由上至下,缓慢地搓揉鼻根部及鼻的两侧并在迎香穴呆稍微久一点,重复几次至鼻部出现胀、酸感为止,症状就消失或减轻,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注意轻轻搓揉,避免皮肤受伤,病患自己每天至少搓揉4次(早、中、晚、睡前),搓揉后喝1杯热开水。以鼻渊之鼻塞、鼻涕、脸痛、头痛、口臭、嗅觉减损、鼻脓涕、鼻粘膜及鼻窦开口9种鼻渊症状及其总积分为观察指标。观察时间点是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及治疗后21天,观察周期为1个月。试验结束后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P109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一、文献研究显示:迎香穴是针灸治疗鼻渊的重要腧穴之一。其中针灸大全,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三本书籍强调鼻渊不知香臭皆以迎香穴为主。刺激迎香穴可以疏通手阳明经气,宣通鼻窍。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常规针刺、电针、耳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多种针灸干预方法均可用于鼻渊的治疗。二、质量评价研究显示: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国内外针灸治疗鼻渊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文献质量普遍较低。这给读者了解研究设计的合理性、研究实施的正确性、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在临床推广应用造成一定困难。纳入的14篇文献中大部分存在随机方法描述不清和无随机隐藏、无意向治疗分析、针刺细节报道不充分等问题。且样本含量偏小,得出的结论不可靠。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指压组、药物组和搓鼻组三组治疗前后9种鼻渊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三种疗法均能明显改善鼻渊症状;治疗后三组间9种鼻渊症状积分及其总积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三种疗法对9种鼻渊症状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别。搓鼻组治疗鼻渊疗效稍差,原因可能深透力不如指压,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汪昂的《医方集解》之苍耳散用来治疗鼻渊是有一定疗效的,不过临床运用时,辨证论治很重要。结论: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指压组、药物组和撮鼻组三组治理前后鼻渊症状积分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即三组疗法对鼻渊症状均具有改善。可以说指压疗法治疗鼻渊效果明显。同样运用手法,指压组和搓鼻组疗效差异不大。两者在迎香穴治疗鼻渊有一个共同作用,就是具有祛风通窍,理气止痛,改善局部及其临近组织的血液回流,增强局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病邪的防御能力。二、病因方面以患者抵抗力差最多。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迅速,体内免疫能力生长未能跟上脚步,容易感染鼻渊。指压按摩迎香穴,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回流,增强适应气候变化和抵抗病邪的能力。三、三组各诊次间鼻塞、鼻涕、脸痛、头痛、口臭、嗅觉减损、鼻脓涕、鼻粘膜、鼻窦开口等症状积分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的疗法均值得临床选择运用。四、搓鼻组治疗鼻渊疗效差一点,经疗效观察统计结果显示勉强可使用,原因可能深透力不如指压,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五、汪昂的《医方集解》之苍耳散用来治疗鼻渊是有一定疗效的,不过临床运用时,辨证论治很重要。六、古代在《针灸大全》、《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中均有迎香穴治疗鼻渊之嗅觉减退、不知香臭的记载。本研究结果显示,确有一定的疗效。目前西医治疗鼻渊以磺胺药、抗生素及滴鼻剂为主,首选是抗生素的治疗,但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产生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患者与家属会有疑虑而怯步,故用指压来治疗鼻渊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治疗方式。七、鼻渊在治疗过程相当漫长的,鼻渊不只是鼻粘膜肿胀而己,由于鼻腔的发炎反应而造成,如果迟延治疗会导致很多并发症的产生,宜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根除后患。鼻渊主要是鼻腔发炎,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形成的,会影响患者生活品质及健康,宜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若采用指压的方式,疗效上简、便、快、效、廉、验且患者接受度高,临床上多加运用,再以适当的运动,规律的生活,均匀的营养和环境管控的配合,可以期待获得减缓鼻渊症状。

向彩云[6](201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93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3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治疗组93例和西药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西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西药组为91.4%,西药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

粟红燕,杜再坪,杨登权,张进[7](2011)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更好的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方法将6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7.81%高于对照组的5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着,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大铮,刘敏,张勤修,李晓琴,鲜昆仑,李菊兰,蔡华成,邓宇[8](2011)在《中药冲洗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恢复效果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液冲洗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恢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1~2009.1)、MEDLINE(1980~2009)、EBSCOhost(1975.1~2009.1)、CALIS外文期刊网(1984~2009)、CNKI(1979~2007)、VIP(1989~2009)、CBM(1978~2009),并手工检索《中华耳鼻咽喉头颈科杂志》(1990~2008)、《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8~2008)、《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0~2008)、《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2008)等,收集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使用中药冲洗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而后采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个亚组共纳入32篇中文文献,合计6272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组治愈率[OR=1.99,95%CI(1.78,2.23)],总有效率[OR=2.66,95%CI(2.20,3.22)],术后症状Ⅰ级改善率[OR=2.22,95%CI(1.60,3.06)],术后症状总改善率[OR=8.77,95%CI(1.09,70.64)],术腔清洁时间[OR=2.54,95%CI(1.70,3.79)],术腔上皮化时间[OR=–29.46,95%CI(–37.73,–21.18)],鼻腔纤毛运动速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OR=1.14,95%CI(0.22,2.06)]均优于对照组。安全性评价共纳入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25,95%CI(0.00,33.78)],而局部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3,95%CI(0.01,0.12)]。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治疗中,采用中药液冲洗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但由于纳入试验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评价指标较完善的文献较少,尚需进一步开展设计科学、指标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经过筛选,本课题组建议使用如下中药组成冲洗液:黄芩、薄荷、鱼腥草、金银花、辛夷、白芷、黄芪、当归、荆芥。

宋姝娇[9](201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中西药组采用西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西药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西药组93.3%,西药组73.3%,对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中西药组与西药组对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张大铮[10](2010)在《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中药液冲洗术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循证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中药液冲洗治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术腔恢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和手工检索重要期刊的方式,收集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使用中药液冲洗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研究质量、提取文献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4.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亚组共纳入32篇中文文献,经过以疗效为主要终点指标和以术后症状改善评级、黏膜形态、鼻腔纤毛运动速率、术腔清洁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鼻腔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等次要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后,结果提示鼻内镜术后使用中药液冲洗术腔的疗效优于单纯生理盐水或西药液冲洗的可能性较高。安全性方面,由于本文中纳入的关于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较少,在现有研究结果下尚不能证明中药液冲洗术腔治疗方法存在优于单纯生理盐水或西药液冲洗的可能。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治疗中,采用中药液冲洗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但由于纳入试验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评价指标合理的文献较少,尚需进一步开展设计科学、指标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

二、中西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肛周穴位注射加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肛窦炎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2.2 复发情况
    2.3 安全性
3 讨论

(2)慢性鼻窦炎临床用药的疗效分析及药学服务路径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Meta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检索策略
        2.2.1 检索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选与提取
        2.4 质量评价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数据分析
        3.3.1 有效率
        3.3.2 辅助指标
        3.3.3 安全性
        3.3.4 网状meta分析
        3.4 偏倚分析
        3.5 敏感性分析
    4 讨论
第二部分 中药口服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网状Meta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检索策略
        2.2.1 检索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选与提取
        2.4 质量评价
        2.5 经济学指标观察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数据分析
        3.3.1 有效率的网状Meta分析
        3.3.2 辅助指标
        3.3.3 安全性
        3.3.4 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4 讨论
第三部分 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的验证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
        2.4.1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
        2.4.2 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评价标准
        2.4.3 安全性评价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
        3.2 疗效比较
        3.2.1 VAS评分
        3.2.2 SNOT-22评分
        3.2.3 有效率
    4 讨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内外联合保守治疗小儿鼻-鼻窦炎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纳入标准:
    3. 治疗方法:
    4. 疗效评价指标[4]:
    5.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2.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讨论

(4)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100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标准
2 结果
3 探讨

(5)迎香穴治疗鼻渊指压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鼻渊的认识
        一、鼻渊的概念
        二、鼻渊的发病原因
        三、鼻渊的发病机理
        四、鼻渊的临床表现
        五、鼻渊的临床治疗
    第二节 中医对鼻渊的认识
        一、鼻渊的病因病机
        二、古代对鼻渊的治疗
        三、现代中医对鼻渊的治疗
    第三节 古代文献中迎香穴主治病症概述
        一、腧穴含义
        二、腧穴定位
        三、主治病症
    第四节 迎香穴治疗鼻渊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常规针灸
        二、电针疗法
        三、耳穴疗法
        四、刮痧疗法
        五、灸法
        六、穴位激光照射
        七、穴位埋线
        八、穴位透刺
        九、穴位注射
        十、子午流注
        十一、针药结合
        十二、综合治疗
第二章 质量评价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见图1)
        二、评价结果
        三、具体分析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第二节 试验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三、随机分组
        四、操作方法
        五、疗效的评定标准
        六、数据录入、管理与统计
    第三节 结果
        一、三组基线资料比较
        二、三组治疗前各主症及总积分的比较(X±SD)
        三、三组治疗前后各主症及总积分的比较
        四、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第四节 讨论
        一、强调慢性鼻渊的重要性
        二、指压法在鼻渊之运用
        三、取穴的立足点
        四、有关方剂的抉择
        五、医师及患者注意事项
第四章 研究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93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7)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1]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2.2 不良反应
3 讨 论

(9)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1]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评定[2, 3]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10)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中药液冲洗术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循证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检索方法
    1.3 文献的筛选与提取方法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方法
    1.5 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临床疗效
        2.3.1 治愈率
        2.3.2 总有效率
    2.4 术后症状改善评级
        2.4.1 术后Ⅰ级改善率
        2.4.2 总改善率
    2.5 术后恢复时间
        2.5.1 术腔清洁化率
        2.5.2 术腔上皮化时间
    2.6 鼻腔纤毛运动速率MTR
    2.7 黏膜形态
    2.8 免疫学变化
    2.9 安全性分析(不良反应)
        2.9.1 胃肠道反应
        2.9.2 局部反应
3.讨论
    3.1 结果小结
    3.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3.3 评价指标
    3.4 干预措施
    3.5 卫生经济学分析
    3.6 展望
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中西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肛周穴位注射加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肛窦炎的临床效果[J]. 方泰明,喻敬东,谢友利,吴沁芬.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4)
  • [2]慢性鼻窦炎临床用药的疗效分析及药学服务路径验证[D]. 周鹤.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3]内外联合保守治疗小儿鼻-鼻窦炎临床效果分析[J]. 钟朝官,郑云开,刘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06)
  • [4]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100例疗效分析[J]. 钟晓凤.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11)
  • [5]迎香穴治疗鼻渊指压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探讨[D]. 王武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6]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93例疗效观察[J]. 向彩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1(30)
  • [7]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粟红燕,杜再坪,杨登权,张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17)
  • [8]中药冲洗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恢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 张大铮,刘敏,张勤修,李晓琴,鲜昆仑,李菊兰,蔡华成,邓宇.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05)
  • [9]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J]. 宋姝娇.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0(05)
  • [10]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中药液冲洗术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循证医学研究[D]. 张大铮.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3)


慢性鼻窦炎论文 鼻渊舒口服液论文 上颌窦炎论文 中医论文 鼻渊论文

上一篇:实行粮食企业分类管理
下一篇:不动点集是一个光滑流形,在不同维度的有限实射影空间的并集中对合